第581章 (1)
  第581章 (1)
  骊山,华清宫。
  太阳映照在骊山上,显得懒洋洋的。
  秋日的阳光是最和煦的,和煦得好像是情人的手。
  照射在树叶的上面,再倒映出来,光怪陆离,令人迷失。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实在是出来散步的最好时机。
  生活在骊山的每个人,都喜欢出来散步。
  刘鼎每天早上,都要沿着华清宫门口的小路,走到老君庙。
  这段路景色怡人,空气清新,只要走过的人,都会觉得心旷神怡。
  骊山的枫叶,已经有些微红,点缀在一片的翠绿当中,显得煞是好看。
  微风从山岭间吹来,有丝丝的凉意,同时带来清新的树木花草的气息,给人强大的生命力。
  走在这样的山岭间,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鹰扬军的其他高层,也很喜欢这样的散步方式,刚好可以思考问题,三三两两之间,也可以商讨问题。在散步道路的两侧,又有凉亭,又有座椅,甚至还有随时可以喝茶的地方,每一次的散步,都像是在游山玩水,就差没有人在刘鼎的背后打伞了,那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
  由于骊山的生活实在是太安逸,甚至有人暗中嘟囔,为什么不将未来的都城定在长安,这样就可以天天到骊山来消热避暑了。洛阳固然是个好地方,可是夏天却还是比较炎热的,而且附近的嵩山上也没有温泉。在一天的疲惫以后,能够在温泉里面泡一泡,实在是最舒服的事情。
  刘鼎、朱有泪等人沿着山路慢慢的走着,最后在白龙潭的边上的凉亭坐下来。
  白龙潭不是单独的一个潭,是前后相连的三个潭。在最里面的水潭,有瀑布飞流直下,水花打在中间突出的岩石上,纷纷碎裂开来,如同是天女散花一般,飞溅起层层的水雾。因此,最里面的白龙潭,是非常灵动的,水面上总是飞溅起层层的烟雾,其实是非常细小的水珠。
  中间的白龙潭,则显得要平静了很多,从里面飞溅下来的溪水,到达了这里以后,慢慢的沉静下来。水流在缓缓的流动,水面的颜色就不断的变化,一会儿纯净无比,一会儿却又显得似乎有些发白,最后又有些湛蓝湛蓝的,有时候倒映着两边的绿叶,又显得异常的翠绿。因此,这个潭有被叫做“百变魔潭”,当年的玄宗曾经有亲笔题词,可惜被刘鼎的老爸派人毁掉了。
  紧靠凉亭的,是第三个潭。溪水来到这里,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流动,整个潭宛若静止一样。由于是秋天,天空蔚蓝蔚蓝的,一尘不染,只有稀疏的几朵白云在飘动。天空倒影在静静的白龙潭水面上,使得潭水看起来也是蔚蓝蔚蓝的。水面平静如镜,根本看不到丝毫的波动,犹如是蓝色的绸缎,平缓的舒展开来。只有天上的白云飘荡的时候,才能隐隐间察觉到水面上荡漾起的丝丝涟漪。
  刘鼎坐在石凳上,依靠着栏杆,看着白龙潭古井不波的水面。
  远处的水雾,依然在轻轻的飘动,感觉好像是仙境一样。
  要是西游记在这里拍摄水帘洞,兴许要比电视剧里面更加的诱人。
  遗憾的是,那个水帘洞是无法靠近的,除非是跳入白龙潭里面。
  但是白龙潭顾名思义白龙潭,就是有些古怪的,据说里面有白色的蛇出没,要是游泳的人被咬到了,还没有来得及上岸,就会一命呜呼。刘鼎相信这些都是谣传,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要是自己下去游一次,结果没有白蛇的出没,大家就会说,这时候因为自己有九五之尊的气象,所以白蛇不敢出来。
  “大人,你看,白蛇出来恭迎圣驾了!”忽然间,朱有泪似乎很不经意的叫起来。
  刘鼎举目看过去,果然看到第二个水潭那里,似乎有一条白线在晃动,也不知道白线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有泪先入为主,将其认定为白蛇,并且装作漫不经意的说出圣驾两个字,当然是有深意的。
  在打败了突厥人以后,鹰扬军内部,要求刘鼎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朱有泪就是这些人的代言人。
  朱有泪曾经直言不讳的指出,长安的朝廷,已经完全是傀儡,就连皇帝李杰,都已经准备好了禅让诏书,刘鼎就没有必要推辞了。改朝换代,乃是大势所趋,相信是绝对不会有人反对的。朱有泪他们甚至连国号都准备好了,就叫做“汉”。
  但是刘鼎始终都没有答应。
  他不是推辞,只是暂时不想被禁锢在洛阳的皇宫里面。
  说实在的,他现在是鹰扬军节度使,韩王殿下,还有较多的活动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若是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就没有那么自由了。只怕在准备出行的仪式方面,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也要耗费大量的钱财。皇位是要坐的,不过没有必要那么猴急,他还想享受享受难得的自由空间。
  待那条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白线消失以后,刘鼎慢悠悠的问道:“耶律撒刺那里的动静如何?”
  朱有泪说道:“现在双方正在白狼水南北两岸对峙。”
  白狼水是营州附近的河流,契丹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白狼水的周围。据说最初的契丹人,是生长在白山黑水里面的,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交流都是通过手势进行的。后来,他们渐渐的强大了,就慢慢的向西南方扩展,最终迁移到了白狼水的周围。契丹人在白狼水周围生活的时间,粗略算起来,应该也有三百多年了。
  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契丹人的势力已经相当的强大,能够对身边的突厥人造成一定的威胁。契丹人常常起来闹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和他们的实力不相称。后来武则天让契丹人负责对付突厥人,并且给予一定的照顾,契丹人才逐渐的安分下来。所以,契丹人和突厥人的恩怨,不是现在才产生的,那完全是两百多年间结下来的深仇。
  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出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本身有突厥人血统,对契丹人当然不会客气。他本身出身游牧民族,当然对契丹人很熟悉。他对临近的契丹人、奚族人、吐谷浑人采取武力和暗算手段齐下的方式,曾经在某次宴会上,一次就毒杀了十多个契丹人的高级首脑,同时在契丹人的内部造成内讧,才暂时将契丹人的势力遏制下去。
  后来,安禄山造反,需要借助契丹人的力量,于是改变了和契丹人的敌对关系,暗中拉拢契丹人首脑。宰相杨国忠就是从这个关系的转变,推测到安禄山试图谋反,可惜唐玄宗不相信。为了确保造反成功,安禄山给了契丹人相当部分的物资和武器,结果使得契丹人在安史之乱以后,很快就再次强大起来。若非是为了解决东南方的两个邻国:渤海国和新罗,契丹人占领幽州的时间,可能还要提早一些。
  在白狼水两岸生活了数百年的契丹人,首次在白狼水对峙,说明契丹人的内讧,终于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这在契丹人的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少数民族的内讧,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就如同现代社会生存在最底层的阶级一样,因为他们除了暴力,一无所有,当然只能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
  不过,在这一次的内讧之前,契丹人已经有上百年没有内讧过了,白狼水流淌的河水,还是非常纯净的,河流的两边,都是丰美的水草,大量的马牛羊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活动。在密集的马牛羊中间,偶尔能够看到一面绣着狼头的旗帜,那就是契丹人的狼旗。
  刘鼎说道:“朱温的情况如何?”
  朱有泪说道:“他牢牢的抱着耶律安糯亦的大腿。”
  刘鼎不经意的点点头。
  从某个方面来讲,朱温的确是个合格的搞阴谋的专家。
  耶律安糯亦等人,这么快就迫使耶律撒刺不得不起来造反,肯定有朱温的莫大功劳。
  这次契丹人内讧,无论是哪一方胜出,契丹人的总体实力,都要受到严重的削弱,这对于鹰扬军来说,当然是好事一件。要是连朱温也死在了乱军里面,那就更好了。不过从之前朱温的逃命本领来看,似乎不太可能。沧州是唯一一次抓到他的,可惜却因为契丹人的关系,不得不放走他。现在他背靠着白山黑水,背后就是偌大的东北大森林,要是他有心逃窜的话,鹰扬军要抓到他,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