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你喊吧,人越多越好,也让他们看看你淫荡的样子,哈哈!”
周大志正要再次扑过来,门被打开了,沈母拿着笤帚气汹汹的闯进来,“周大志,你个畜生,竟敢沾染我女儿,今天我跟你拼了。”
“张姨,你听我说,我是真心喜欢容音的,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哎呦,张姨,您把女儿交给我,我是绝对不会亏待了她的!”
“你做梦!”
周大志被沈母张素玲追着打,一边跑一边跳的,最终跑出了沈家。
张素玲将笤帚扔到了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还没缓过来就将沈容音拉了过来,关切的问,“容音,你没事吧?那个混蛋有没有欺负你。”
“没有,没有,妈!”
面对真实的母亲,沈容音更多的是思念和感动,忍不住哭着喊了一声妈,她已经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眼前的人真的是母亲,她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是真实的,重回1983,母亲真的复活了。
前世周大志一直纠缠着沈容音,她出门就被村里的人戳着脊梁骨,母亲张素玲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女儿的清白,临死前,她最放不下的还是沈容音。
如果真实是老天眷顾,让她重活一世,她一定要好好的尽孝,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妈,是女儿不孝,女儿对不起您!”
张素玲忍者眼里的泪水,欣慰的看着女儿,似乎经过了这件事,女儿更加懂事了,她站在沈容音的面前,比女儿矮一头,脊背也佝偻不少,伸出手来将女儿遮住眼睛的刘海拨到一边,慈爱的看着她。
“傻孩子,妈就你这一个女儿,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孝顺我了。”
再见母亲,她还是那么慈爱,那么温柔,待自己那么好,沈容音暗暗的发誓,这一世,一定要好好的对待母亲。
“妈,容音,你们这都在呢!”
第3章分家
沈容音回头一看,乌压压的一圈人挡住了这间小屋子,大伯母和她家的大女儿沈容珍,大哥大嫂,刚才说话的人正是大嫂。
张素玲应了一声,大家都还没说话,沈容珍倒是先开口了,“姐,我刚才怎么瞅着周大志从你屋里跑了出去啊?”
沈容珍此言一出,房间里立刻鸦雀无声,张素玲的脸色也变了,大伯母立刻将孩子拉到了身边,苛责的瞪着她,“你这孩子,会不会说话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容音看着两人的表情,心里暗笑,这母子俩是唱双簧呢!只是她可不是软弱的小白兔,任由人家怎么捏都行!
张素玲刚要开口,沈容音却按住了她的手,自己上前,眼神直直的盯着沈容珍,“容珍妹妹,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谁,你应该最清楚不过了吧?”
“你胡说,不是我!”
沈容珍急于辩解,沈容音也不是好惹的,迅速接上了沈容珍的话,“我说是你了吗!”
沈容珍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顿时哑口无言,自己的行为是摆明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她心虚的揪着自己的裙子,那是她今天心情好特意换上的裙子。
沈容音不屑的扫了眼沈容珍,前世的事情她记得清清楚楚,在尚林和自己解除婚约后,沈容珍亲自落井下石,将事情在沈容音的面前说了出来。
沈容珍自幼就嫉妒沈容音的美貌,尤其是还有一个大学生的未婚夫,她哪里比沈容音差了,凭什么她就那么好命,于是她设计将沈容音和周大志约到了小树林,并且叫来了一众证人。
大伯母看形势不对,立刻笑脸上前,眉目慈祥的道,“容音啊,容珍年纪小不会说话,她是无心的,你别跟她计较,我回去后一定好好的教训她。”
“大伯母,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妹妹啊,不然村头的那块地,可就没有了。”
听着沈容音这话,大伯母的脸色也瞬间变了,拉着闺女的衣服离开,她无处泄恨,临走的时候骂骂咧咧的,“死丫头,我平时怎么教你的,啊?”
她一边戳着沈容珍的脑袋一边出门,沈容音在后面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来。
在农村里过日子,靠的无非是一亩三分地,虽然不是什么大产业,却是乡土人的命根子。
沈容音的爷爷去世前,将自己的田地分给了两个儿子,一块是村东头的黑土地,靠着村子里的小河,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好,一块就是村西头的沙土,靠着海边,这块地面积是不小,但都是沙土,干燥缺水,自从沈容音的父亲死后就荒废了。
这大伯母已经和村里的书记走了关系,准备将这块地划到大伯父的名下。
不过既然她沈容音回来了,就绝对不会任人宰割。
嫂子王梅看了出好戏,扭捏着身子走到沈容音面前,亲切的拉着她的手,“容音啊,周大志的事情比也别放在心上,不就失去了个尚林吗?这有什么的,你要是想嫁人啊,嫂子给你找,村里的老李头不是挺有钱的吗,他老伴刚死,我跟你说,他家底是真的厚实,你要是嫁过去……”
沈容音推开了王梅的手,一副巨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嫂子,我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
“不劳我费心?!呵!还不劳我费心,你这么大的姑娘还赖在娘家,吃的穿的都是谁的,还不是我和你哥的!”
王梅的脸色一变,哪里还有刚才的亲切,看那样子好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了一样。
沈建国听媳妇这么说,偷偷的看了眼脸色不太好的母亲,小心的拉拉王梅的衣角,“你少说两句。”
王梅挣开了沈建国,“我少说什么,哦,你心疼你妹妹,就不心疼你媳妇了!”
她听见了锅里煮粥的咕嘟咕嘟声,立刻回头,眼更加红了,“你看看你妹妹,天天在家不干活,每天都是百米白面的伺候着,你看咱在家吃的是什么,红薯窝窝头,就连你儿子每天也只能喝点米汤,这不是我王梅胡说,咱妈就是偏心也不能这么离谱,也就你这个冤大头会不吱声。”
“行了!别说了!”
沈建国仿佛是使出了令人颤抖的力气吼了一句,不吼还好,这一吼,王梅更不依不饶了。
她指着沈建国就打,“沈建国,你欺负我,呜呜,结婚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什么都依着我,这才过了多久啊,你就变样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呜呜,呜呜。”
王梅打骂着丈夫,嘴里又骂又哭的,看着直叫人头疼,自始至终,母亲张素玲都没说什么话,只是脸色越发的凝重,最终化为了平静。
“分家吧!”
这句话一说出口,狭小的屋子立刻安静下来了,张素玲继续说,“我们分家,我和容音到村西头去,我们就要你爸留下的茅草屋和那块地,别的都留给你们。”
“妈,这怎么行呢!——啊!”
沈建国刚要说话,王梅就拧他的胳膊一下,瞪了他一眼,“咱妈就是想换个地方住,怎么不行?等着咱妈缺什么,送过去就行,也耽误不了你尽孝,对吧,妈?”
“就这么定吧!”
张素玲很平静的回答,自己一个人出了屋子。
“妈!”
沈建国想追出去,却被王梅拦着,两个人拉拉扯扯的。
虽然表面上没什么波澜,可是沈容音却从她的声音和背影读出了一丝凄凉和落寞,她进随着母亲出去,看着她坐在门槛上,没说什么话。
沈容音早就想过要分家了,只是她怕母亲受不了。
都说养儿防老,虽然沈母受了不少儿媳妇的气,但是儿子总归是一个依靠,也是心灵的慰藉,张素玲自从十八岁嫁到沈家,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即使是丈夫早逝,也没有再嫁,如今已经快五十岁了,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级,可是却落下了一个“净身出户”的结局,心里的落寞可想而知。
第4章母亲带来的惊喜
就仿佛着一直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弦,砰地一声断了。
沈容音下了门槛,在张素玲的身边坐下来,握着她的手,信誓旦旦的道,“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
张素玲慈祥的笑着,“妈相信你!”
两个人坐在门槛上,亲昵的靠在一起。
沈容音和张素玲打包了仅有的几件衣服,都是洗的褪色打着补丁的,和一些七七八八的家伙用什,无非是些破旧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些简单日常用品
背着包袱走出家门,沈容音看了看自己家的房子,墙体是红色的砖头,屋顶盖着藏青色的瓦,经受无数个风吹日晒后,有些褪色,她从来没想到有招一日自己还会回到老房子里来,只是这么快就要离开了。
沈容音回头看看母亲,她对这里的感情恐怕要用深入骨髓来形容了吧。
张素玲深深的吸一口气,拎起包袱直直的往前走,头也没有回一下。
沈容音看着那坚定瘦小的背影跟了上去。
时值初秋季节,风吹麦浪,扑面而来,比起来现代的雾霾,这80年代的空气真是让人怀念。
中间经过红砖藏瓦的庄户人家,经过生长着各种农作物的田野。
沈容音她们终于从村东头走到了村西头,也就是她们未来的“家。”
村西头正靠近海滩,沈家传下来的那块荒地也在这,在靠近海滩的一面,是两间木头垒起来来的屋子,这是当时沈容音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搭建的。
因为这里靠近海滩,会有出海打渔的人,有时候会在这靠岸歇脚什么的,沈容音的父亲就一边锄地一边在这里搭了个棚子,平时给人搁点东西,赚个块儿八毛的。
这里居住的条件是不怎么好,交通闭塞,旁边也多是荒芜的沙土地,就单单是饮水都很困难。
柳河村虽然以河为名,却不是水源富裕的村子,柳河也是村子中唯一的一条河,家庭妇女门聚在河边洗洗衣服,唠唠家常什么的,唯一出彩的是,河边种满了垂柳,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
但是这条河只流过村东头,所以村子中的人大都聚居在村东头,至于村西头,虽然靠海,可是人们总不能喝海水吧,而且那个时候,人们对大海的开发还少之又少,偶尔能够看见一两个打渔的,还是为了打发时间。
那时候的乡村,接近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聚落,商品流通性太小,整个柳河村的商品流通几乎都是靠着小李商铺,商铺的老板小李初中没毕业就去了县城,回来的时候倒腾了不少的新鲜玩意,于是开起了小卖部。
村子中不管是东家缺点的确良布料了,还是西家缺少了缺了包盐,都是在小李铺子买的,实在不行,就拿自己家产的鸡蛋大米去换。小李从县城里搞来了一台收音机,在村里算是个稀罕玩意了,每个蝉鸣的夏夜,村头的铺子外的那棵垂柳下,都会坐着一群扇着蒲扇听稀奇事的老汉。
村子中的人在此聚居着,当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偶尔有几个出息的人走出了村子,也是奔着“大城市”发展了,没几个再回到这阴山的小村沟里的。
总而言之,村子中买卖商品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沈容音张开双臂,尽情的吹着海风,这要是在现代,这么好的旅游风景区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日后把这里改造成滨海风景区,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不过眼下她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当务之急就是先找到填饱肚子的方法。
她一边想着,一边捡起了柴火,在那个家家户户点柴火烧大炕的时代,就连柴火也是抢手的,非得走到大老远才能捡回一抱柴火。
当沈容音抱着一抱柴火出来的时候,已经快日落了,回家时,正好看见母亲正在洗红薯,张素玲抬头一看,笑呵呵的道,“回来了,正好,我去挖了红薯,咱们煮着吃,对了,我还摘回来些果子,你自己洗着吃。”
她说完去接沈容音手里的柴火,看着女儿灰头土脸的,既欣慰又心疼,闺女身子虚弱,以前哪里做过这些事,以前总想着将女儿养大的,说个好婆家,没想到生了这种变故,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让张素玲欣慰的是,女儿醒来之后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妈了,也更加独立了。
沈容音放下了柴火,去洗了两个果子,放在了灶台上,说了一声就自己出去了。
她是准备去捉几条鱼,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就算母亲没说,沈容音也知道她弄那些东西的难处,母亲那么骄傲的人,从哥哥那里走出来了,是断然不会再回去讨吃的,那这些红薯和果子就只有一个来源了,那就是村子后头的那座山。
山路远且不说,就是山路的崎岖,山上的荆棘,也让人生畏,山上野兽出没,平时村里的人上山,都是结伴而行的。
沈容音心疼母亲,可是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就是抓条鱼都抓不到,她拿着小树枝乱叉一痛,最终除了搅浑了水以外,一条鱼也没有打到。
越气越急,鱼没抓到,水花倒是激起了一层又一层。
“容音哪,抓鱼哪有你那么抓的啊!”
沈容音被吓了一跳,手里的树枝啪嗒一声掉到了水里,“妈,您怎么来了?红薯煮好了吗?”
“这天都要黑了,再煮就煮糊了!”
张素玲看着闺女的脸上蹭着水,在加上刚才见柴火蹭的土,现在就像个小花猫似的,真让人苦笑不得,张素玲摇摇头,“打鱼哪有你这么没耐心的。”
</div>
</div>
周大志正要再次扑过来,门被打开了,沈母拿着笤帚气汹汹的闯进来,“周大志,你个畜生,竟敢沾染我女儿,今天我跟你拼了。”
“张姨,你听我说,我是真心喜欢容音的,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哎呦,张姨,您把女儿交给我,我是绝对不会亏待了她的!”
“你做梦!”
周大志被沈母张素玲追着打,一边跑一边跳的,最终跑出了沈家。
张素玲将笤帚扔到了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还没缓过来就将沈容音拉了过来,关切的问,“容音,你没事吧?那个混蛋有没有欺负你。”
“没有,没有,妈!”
面对真实的母亲,沈容音更多的是思念和感动,忍不住哭着喊了一声妈,她已经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眼前的人真的是母亲,她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是真实的,重回1983,母亲真的复活了。
前世周大志一直纠缠着沈容音,她出门就被村里的人戳着脊梁骨,母亲张素玲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女儿的清白,临死前,她最放不下的还是沈容音。
如果真实是老天眷顾,让她重活一世,她一定要好好的尽孝,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妈,是女儿不孝,女儿对不起您!”
张素玲忍者眼里的泪水,欣慰的看着女儿,似乎经过了这件事,女儿更加懂事了,她站在沈容音的面前,比女儿矮一头,脊背也佝偻不少,伸出手来将女儿遮住眼睛的刘海拨到一边,慈爱的看着她。
“傻孩子,妈就你这一个女儿,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孝顺我了。”
再见母亲,她还是那么慈爱,那么温柔,待自己那么好,沈容音暗暗的发誓,这一世,一定要好好的对待母亲。
“妈,容音,你们这都在呢!”
第3章分家
沈容音回头一看,乌压压的一圈人挡住了这间小屋子,大伯母和她家的大女儿沈容珍,大哥大嫂,刚才说话的人正是大嫂。
张素玲应了一声,大家都还没说话,沈容珍倒是先开口了,“姐,我刚才怎么瞅着周大志从你屋里跑了出去啊?”
沈容珍此言一出,房间里立刻鸦雀无声,张素玲的脸色也变了,大伯母立刻将孩子拉到了身边,苛责的瞪着她,“你这孩子,会不会说话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容音看着两人的表情,心里暗笑,这母子俩是唱双簧呢!只是她可不是软弱的小白兔,任由人家怎么捏都行!
张素玲刚要开口,沈容音却按住了她的手,自己上前,眼神直直的盯着沈容珍,“容珍妹妹,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谁,你应该最清楚不过了吧?”
“你胡说,不是我!”
沈容珍急于辩解,沈容音也不是好惹的,迅速接上了沈容珍的话,“我说是你了吗!”
沈容珍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顿时哑口无言,自己的行为是摆明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她心虚的揪着自己的裙子,那是她今天心情好特意换上的裙子。
沈容音不屑的扫了眼沈容珍,前世的事情她记得清清楚楚,在尚林和自己解除婚约后,沈容珍亲自落井下石,将事情在沈容音的面前说了出来。
沈容珍自幼就嫉妒沈容音的美貌,尤其是还有一个大学生的未婚夫,她哪里比沈容音差了,凭什么她就那么好命,于是她设计将沈容音和周大志约到了小树林,并且叫来了一众证人。
大伯母看形势不对,立刻笑脸上前,眉目慈祥的道,“容音啊,容珍年纪小不会说话,她是无心的,你别跟她计较,我回去后一定好好的教训她。”
“大伯母,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妹妹啊,不然村头的那块地,可就没有了。”
听着沈容音这话,大伯母的脸色也瞬间变了,拉着闺女的衣服离开,她无处泄恨,临走的时候骂骂咧咧的,“死丫头,我平时怎么教你的,啊?”
她一边戳着沈容珍的脑袋一边出门,沈容音在后面看着,嘴角不由的勾起来。
在农村里过日子,靠的无非是一亩三分地,虽然不是什么大产业,却是乡土人的命根子。
沈容音的爷爷去世前,将自己的田地分给了两个儿子,一块是村东头的黑土地,靠着村子里的小河,土地肥沃,地理位置好,一块就是村西头的沙土,靠着海边,这块地面积是不小,但都是沙土,干燥缺水,自从沈容音的父亲死后就荒废了。
这大伯母已经和村里的书记走了关系,准备将这块地划到大伯父的名下。
不过既然她沈容音回来了,就绝对不会任人宰割。
嫂子王梅看了出好戏,扭捏着身子走到沈容音面前,亲切的拉着她的手,“容音啊,周大志的事情比也别放在心上,不就失去了个尚林吗?这有什么的,你要是想嫁人啊,嫂子给你找,村里的老李头不是挺有钱的吗,他老伴刚死,我跟你说,他家底是真的厚实,你要是嫁过去……”
沈容音推开了王梅的手,一副巨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嫂子,我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
“不劳我费心?!呵!还不劳我费心,你这么大的姑娘还赖在娘家,吃的穿的都是谁的,还不是我和你哥的!”
王梅的脸色一变,哪里还有刚才的亲切,看那样子好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了一样。
沈建国听媳妇这么说,偷偷的看了眼脸色不太好的母亲,小心的拉拉王梅的衣角,“你少说两句。”
王梅挣开了沈建国,“我少说什么,哦,你心疼你妹妹,就不心疼你媳妇了!”
她听见了锅里煮粥的咕嘟咕嘟声,立刻回头,眼更加红了,“你看看你妹妹,天天在家不干活,每天都是百米白面的伺候着,你看咱在家吃的是什么,红薯窝窝头,就连你儿子每天也只能喝点米汤,这不是我王梅胡说,咱妈就是偏心也不能这么离谱,也就你这个冤大头会不吱声。”
“行了!别说了!”
沈建国仿佛是使出了令人颤抖的力气吼了一句,不吼还好,这一吼,王梅更不依不饶了。
她指着沈建国就打,“沈建国,你欺负我,呜呜,结婚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什么都依着我,这才过了多久啊,你就变样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呜呜,呜呜。”
王梅打骂着丈夫,嘴里又骂又哭的,看着直叫人头疼,自始至终,母亲张素玲都没说什么话,只是脸色越发的凝重,最终化为了平静。
“分家吧!”
这句话一说出口,狭小的屋子立刻安静下来了,张素玲继续说,“我们分家,我和容音到村西头去,我们就要你爸留下的茅草屋和那块地,别的都留给你们。”
“妈,这怎么行呢!——啊!”
沈建国刚要说话,王梅就拧他的胳膊一下,瞪了他一眼,“咱妈就是想换个地方住,怎么不行?等着咱妈缺什么,送过去就行,也耽误不了你尽孝,对吧,妈?”
“就这么定吧!”
张素玲很平静的回答,自己一个人出了屋子。
“妈!”
沈建国想追出去,却被王梅拦着,两个人拉拉扯扯的。
虽然表面上没什么波澜,可是沈容音却从她的声音和背影读出了一丝凄凉和落寞,她进随着母亲出去,看着她坐在门槛上,没说什么话。
沈容音早就想过要分家了,只是她怕母亲受不了。
都说养儿防老,虽然沈母受了不少儿媳妇的气,但是儿子总归是一个依靠,也是心灵的慰藉,张素玲自从十八岁嫁到沈家,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即使是丈夫早逝,也没有再嫁,如今已经快五十岁了,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级,可是却落下了一个“净身出户”的结局,心里的落寞可想而知。
第4章母亲带来的惊喜
就仿佛着一直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弦,砰地一声断了。
沈容音下了门槛,在张素玲的身边坐下来,握着她的手,信誓旦旦的道,“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
张素玲慈祥的笑着,“妈相信你!”
两个人坐在门槛上,亲昵的靠在一起。
沈容音和张素玲打包了仅有的几件衣服,都是洗的褪色打着补丁的,和一些七七八八的家伙用什,无非是些破旧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些简单日常用品
背着包袱走出家门,沈容音看了看自己家的房子,墙体是红色的砖头,屋顶盖着藏青色的瓦,经受无数个风吹日晒后,有些褪色,她从来没想到有招一日自己还会回到老房子里来,只是这么快就要离开了。
沈容音回头看看母亲,她对这里的感情恐怕要用深入骨髓来形容了吧。
张素玲深深的吸一口气,拎起包袱直直的往前走,头也没有回一下。
沈容音看着那坚定瘦小的背影跟了上去。
时值初秋季节,风吹麦浪,扑面而来,比起来现代的雾霾,这80年代的空气真是让人怀念。
中间经过红砖藏瓦的庄户人家,经过生长着各种农作物的田野。
沈容音她们终于从村东头走到了村西头,也就是她们未来的“家。”
村西头正靠近海滩,沈家传下来的那块荒地也在这,在靠近海滩的一面,是两间木头垒起来来的屋子,这是当时沈容音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搭建的。
因为这里靠近海滩,会有出海打渔的人,有时候会在这靠岸歇脚什么的,沈容音的父亲就一边锄地一边在这里搭了个棚子,平时给人搁点东西,赚个块儿八毛的。
这里居住的条件是不怎么好,交通闭塞,旁边也多是荒芜的沙土地,就单单是饮水都很困难。
柳河村虽然以河为名,却不是水源富裕的村子,柳河也是村子中唯一的一条河,家庭妇女门聚在河边洗洗衣服,唠唠家常什么的,唯一出彩的是,河边种满了垂柳,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
但是这条河只流过村东头,所以村子中的人大都聚居在村东头,至于村西头,虽然靠海,可是人们总不能喝海水吧,而且那个时候,人们对大海的开发还少之又少,偶尔能够看见一两个打渔的,还是为了打发时间。
那时候的乡村,接近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聚落,商品流通性太小,整个柳河村的商品流通几乎都是靠着小李商铺,商铺的老板小李初中没毕业就去了县城,回来的时候倒腾了不少的新鲜玩意,于是开起了小卖部。
村子中不管是东家缺点的确良布料了,还是西家缺少了缺了包盐,都是在小李铺子买的,实在不行,就拿自己家产的鸡蛋大米去换。小李从县城里搞来了一台收音机,在村里算是个稀罕玩意了,每个蝉鸣的夏夜,村头的铺子外的那棵垂柳下,都会坐着一群扇着蒲扇听稀奇事的老汉。
村子中的人在此聚居着,当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偶尔有几个出息的人走出了村子,也是奔着“大城市”发展了,没几个再回到这阴山的小村沟里的。
总而言之,村子中买卖商品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沈容音张开双臂,尽情的吹着海风,这要是在现代,这么好的旅游风景区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日后把这里改造成滨海风景区,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不过眼下她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当务之急就是先找到填饱肚子的方法。
她一边想着,一边捡起了柴火,在那个家家户户点柴火烧大炕的时代,就连柴火也是抢手的,非得走到大老远才能捡回一抱柴火。
当沈容音抱着一抱柴火出来的时候,已经快日落了,回家时,正好看见母亲正在洗红薯,张素玲抬头一看,笑呵呵的道,“回来了,正好,我去挖了红薯,咱们煮着吃,对了,我还摘回来些果子,你自己洗着吃。”
她说完去接沈容音手里的柴火,看着女儿灰头土脸的,既欣慰又心疼,闺女身子虚弱,以前哪里做过这些事,以前总想着将女儿养大的,说个好婆家,没想到生了这种变故,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让张素玲欣慰的是,女儿醒来之后变得懂事了,知道心疼妈了,也更加独立了。
沈容音放下了柴火,去洗了两个果子,放在了灶台上,说了一声就自己出去了。
她是准备去捉几条鱼,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就算母亲没说,沈容音也知道她弄那些东西的难处,母亲那么骄傲的人,从哥哥那里走出来了,是断然不会再回去讨吃的,那这些红薯和果子就只有一个来源了,那就是村子后头的那座山。
山路远且不说,就是山路的崎岖,山上的荆棘,也让人生畏,山上野兽出没,平时村里的人上山,都是结伴而行的。
沈容音心疼母亲,可是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就是抓条鱼都抓不到,她拿着小树枝乱叉一痛,最终除了搅浑了水以外,一条鱼也没有打到。
越气越急,鱼没抓到,水花倒是激起了一层又一层。
“容音哪,抓鱼哪有你那么抓的啊!”
沈容音被吓了一跳,手里的树枝啪嗒一声掉到了水里,“妈,您怎么来了?红薯煮好了吗?”
“这天都要黑了,再煮就煮糊了!”
张素玲看着闺女的脸上蹭着水,在加上刚才见柴火蹭的土,现在就像个小花猫似的,真让人苦笑不得,张素玲摇摇头,“打鱼哪有你这么没耐心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