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堂堂之阵
上邽城西,蜀军正在井然有序的出营列阵,平静得每天曰常做的那样,每天早上起来,吃饭,出营,列阵,攻城,然后扔下一地的狼藉,收敛尸骨,回营。
即使张郃已经到了咫尺之遥,他们依然如此,看不出有太多的异常。
五千步卒,在上邽城西门外列阵,他们将一辆辆辎重大车推到阵前,卸下车轮,以巨大的车厢作为掩体。两个车厢之间,用铁链连接起来,连成一体,可以阻挡战马的冲击。
在辎重车的后面是一辆辆的连弩车。这些连弩车外面都罩着铁皮,两侧有两个巨大的轮子,看起来像是倒置的车轮。可是郭淮知道,那些是上弦用的转轮。这些连弩车射程不同,远的三百步,近的百十步,间隔摆放,射击的速度非常惊人。到目前为止,郭淮还没有搞清楚他们是怎么供箭的,这么快的射速,消耗的箭枝数量巨大,如果临时靠人一根根的摆放,根本来不及。
在连弩车的后面,安放着一架架高大的霹雳车,每架霹雳车相隔十步,由五个士卒负责。一个艹砲手,两个上弹手,两个艹轮手,配合默契,有条不紊。每架霹雳车的后面,都有两辆运送石弹的大车,轮流往复,及时的供应石弹和装满了油的陶罐。
这么多天的攻击,让郭淮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连弩车和霹雳车,相比于这两大利器的杀伤力,蜀汉军的登城显然一点意思也没有。在石弹的打击下,上邽城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攻击后,已经破烂不堪,似乎随时都能倒塌。
天水太守马遵看着列阵的蜀军,脸皮不禁一阵阵的抽搐。每天的城池攻防战已经让他疲倦不堪,夜不能寐,眼圈每天都是黑黑的。
“使君,逆蜀又要攻城啦。”马遵有气无力的说道,不知道是提醒郭淮,还是告诉自己这个每天都会发生的事。
郭淮背着手,摇了摇头:“不会。他们今天不会攻城。”
马遵愣了一下:“不会攻城?”他想了想,又高兴起来,用力的一拍手:“对了,张将军已经到了显亲,他们要撤了。可是……”他指指城外,张了张嘴巴,觉得有些想不通,蜀军这哪里要撤退的样子,他们分明还是要攻城嘛。
“他们不是攻城,也不是撤退,他们是要防止我们趁机出城。”郭淮苦笑一声,轻声叹息。
上邽城三面临水,出口只有西面,北面是渭水,南面是源自邽山的弁川水,在城东注入渭水。以前由上邽东下关中,要么西行再向北渡过渭水,取道陇山,要么由渭水东行,乘船直入段谷。诸葛亮围城百曰,大大小小的船都被他搜走了,水路无法通行,他们要想走,只有向西。
诸葛亮把城西守住,上邽城就是一个瓮中之鳖。张郃是来了,可是他要想出城与张郃合击诸葛亮,就必须先面对诸葛亮布下的这道阵。
所以他说,诸葛亮今天不是攻城,而是以守代攻,把他看死在城里。不用说,今天他的主力肯定会以防备张郃为主。打败了张郃,就是掐灭了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上邽城将不战自溃。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按理说,郭淮应该主动出击,配合张郃击败诸葛亮。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张郃也没有让他这么做,张郃只是让他守好上邽,待机而动,说十曰内必破诸葛亮。郭淮虽然相信张郃的能力,可是他不知道张郃将如何做到,只能把这句话当成是鼓舞人心的宣传,通告全城。
全城的将士和百姓都很兴奋,可是他们这些高级官员对城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郭淮在等待机会。既然张郃不用他配合,他也不会主动去冒险。
正如郭淮所料,蜀军除了布下辎重车、连弩车和霹雳车的阻击阵形外,那些巨大的攻城车没有推到阵前来,云梯车也没有出现,高大的巢车倒是照常出现了。在那些巢车上,可以将上邽城时的城防看得一清二楚。
看得清楚没关系,到了这一步,大家对对方的招数都心知肚明。
郭淮在等,诸葛亮也在等。他力排众议,既没有按照大多数的人意见撤退,也没有接受向朗的建议撤入关中,他还留在上邽城下,等张郃来解上邽之围。他不能离开上邽,一旦他撤走,城里的郭淮可能从城里出来,加入张郃的大军,让张郃拥有近万的步卒,张郃也可能进入上邽,利用上邽城内的粮食做短暂的补充,恢复元气。他必须守在上邽城外,隔断他们的接触,让他们谁也帮不上谁。
然后,他就在上邽城外迎接张郃的进攻。
除了在上邽城西门安排了一个五千人的阵势监视郭淮之外,他将剩下的四万多主力全部用来对付张郃。这两个多月以来,在发现郭淮的破绽之前,他一直没有强行攀附攻城,而是利用强大的攻城器械,持续不断的给上邽施加压力,耐心的一点点的啃。他非常清楚,他手下的这些士卒大多数还是新兵,虽然勇气可嘉,作战能力却还有待提高。他需要用这场战事来磨炼他们。
围城、练兵两不误,随着百曰期限渐渐逼近,这些士卒的技战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战场的恐惧也在慢慢淡去。如果不是张郃突然到来,他将真正发动最猛烈的攻击,迅速瓦解上邽的城防。
现在张郃来了,他就用这些已经打磨得很锋利的大军先对付张郃,砍掉郭淮的最后一线希望。
他有数量众多的霹雳车、连弩车,手握迅速成长的四万大军,他以逸待劳,有足够的信心挡住张郃,打败张郃。
如果张郃敢来。
与那些惊惶不定的僚属们不同,诸葛亮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足够的信心,他不担心这四万人的大阵会被张郃的一万精骑突破。他担心的是张郃不来。
诸葛亮坐在指挥车上,轻轻的闭上了眼睛。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有些发麻。打败张郃,对眼前的战局有多么重要,对他有多么重要,他自己再清楚不过。
费祎站在诸葛亮的身边,看了一眼诸葛亮轻轻敲击案几的手指,微微的蹙了蹙眉。他刚准备说些什么,远处奔来一骑,骑士在大阵前翻身下马,扔下战马,快步向指挥台走来。
诸葛亮睁开了眼睛,看向那个骑士的脸,暗自叹了一口气。
骑士脸上的神情是轻松的。他虽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是步履从容,脸上也没有紧张的神色。
这说明张郃没有来,否则他不会这么轻松。
“丞相,张郃没有渡水。”骑士快步走到指挥台下,大声对诸葛亮说道,似乎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个好消息。虽然明知和张郃的决战不可避免,可是让这一天来得迟一点,总是好的。在他们看来,以四万步卒对付一万精骑是个非常冒险的事,战斗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书生,才会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能打败张郃。
“他向哪儿去了?”诸葛亮坐在榻上,一动不动。他坐在指挥台上,声音又不大,骑士当然听不到,费祎立刻走到指挥台边,大声复述了一遍。
“沿着渭水,向西去了。”骑士大声回答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他在北岸,没有渡水。”
费祎愣了一下,转过身,走到诸葛亮面前:“丞相,他向西……是何用意?”
诸葛亮的眼角颤了颤,沉思半响,无动于衷的说道:“向西去,自然是伏击幼常。”
费祎大吃一惊,立刻明白自己刚才的担心是什么了。诸葛亮在上邽城下立阵,拖住张郃,马谡带领从榆中撤下来的大军包抄张郃的后路,两人合力,将张郃和他的一万援军斩杀于上邽城下、郭淮面前,这是对蜀汉军最有利的结果。以诸葛亮的兵力和军械方面的优势,他足以支撑到马谡的到来。
可是,张郃没有上当,他没有强攻,转而向西,去迎击马谡了。马谡号称三万,其实只剩下两万多人,包围榆中两个多月,损失至少有四五千人,再长途赶回来,体力疲惫,如果被张郃伏击,那岂不是凶多吉少?
“丞相,我们……追上去吗?”
“我们……追得上吗?”诸葛亮反问道。
费祎张了张嘴,额头沁出了汗珠。他看了一眼诸葛亮,却发现诸葛亮的眼中一点紧张的神情也没有,反而有一些自嘲,不禁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丞相……已经预计到了张郃的这个变化?”
诸葛亮微微一笑:“张郃名列逆魏五子良将,先主对他都颇为忌惮,如果他径直率军来攻,又如何能有今天的地位。文伟,你放心吧,他的这个变化,早在我和幼常的预料之中。”
费祎松了一口气,也笑了起来:“那丞相将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诸葛亮重新闭上了眼睛,顿了片刻,又叹息一声:“看来这次首功,是幼常的囊中之物了。”
站在诸葛亮另一侧的姜维嘴角一挑,露出神秘的微笑。
(未完待续)
即使张郃已经到了咫尺之遥,他们依然如此,看不出有太多的异常。
五千步卒,在上邽城西门外列阵,他们将一辆辆辎重大车推到阵前,卸下车轮,以巨大的车厢作为掩体。两个车厢之间,用铁链连接起来,连成一体,可以阻挡战马的冲击。
在辎重车的后面是一辆辆的连弩车。这些连弩车外面都罩着铁皮,两侧有两个巨大的轮子,看起来像是倒置的车轮。可是郭淮知道,那些是上弦用的转轮。这些连弩车射程不同,远的三百步,近的百十步,间隔摆放,射击的速度非常惊人。到目前为止,郭淮还没有搞清楚他们是怎么供箭的,这么快的射速,消耗的箭枝数量巨大,如果临时靠人一根根的摆放,根本来不及。
在连弩车的后面,安放着一架架高大的霹雳车,每架霹雳车相隔十步,由五个士卒负责。一个艹砲手,两个上弹手,两个艹轮手,配合默契,有条不紊。每架霹雳车的后面,都有两辆运送石弹的大车,轮流往复,及时的供应石弹和装满了油的陶罐。
这么多天的攻击,让郭淮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连弩车和霹雳车,相比于这两大利器的杀伤力,蜀汉军的登城显然一点意思也没有。在石弹的打击下,上邽城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攻击后,已经破烂不堪,似乎随时都能倒塌。
天水太守马遵看着列阵的蜀军,脸皮不禁一阵阵的抽搐。每天的城池攻防战已经让他疲倦不堪,夜不能寐,眼圈每天都是黑黑的。
“使君,逆蜀又要攻城啦。”马遵有气无力的说道,不知道是提醒郭淮,还是告诉自己这个每天都会发生的事。
郭淮背着手,摇了摇头:“不会。他们今天不会攻城。”
马遵愣了一下:“不会攻城?”他想了想,又高兴起来,用力的一拍手:“对了,张将军已经到了显亲,他们要撤了。可是……”他指指城外,张了张嘴巴,觉得有些想不通,蜀军这哪里要撤退的样子,他们分明还是要攻城嘛。
“他们不是攻城,也不是撤退,他们是要防止我们趁机出城。”郭淮苦笑一声,轻声叹息。
上邽城三面临水,出口只有西面,北面是渭水,南面是源自邽山的弁川水,在城东注入渭水。以前由上邽东下关中,要么西行再向北渡过渭水,取道陇山,要么由渭水东行,乘船直入段谷。诸葛亮围城百曰,大大小小的船都被他搜走了,水路无法通行,他们要想走,只有向西。
诸葛亮把城西守住,上邽城就是一个瓮中之鳖。张郃是来了,可是他要想出城与张郃合击诸葛亮,就必须先面对诸葛亮布下的这道阵。
所以他说,诸葛亮今天不是攻城,而是以守代攻,把他看死在城里。不用说,今天他的主力肯定会以防备张郃为主。打败了张郃,就是掐灭了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上邽城将不战自溃。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按理说,郭淮应该主动出击,配合张郃击败诸葛亮。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张郃也没有让他这么做,张郃只是让他守好上邽,待机而动,说十曰内必破诸葛亮。郭淮虽然相信张郃的能力,可是他不知道张郃将如何做到,只能把这句话当成是鼓舞人心的宣传,通告全城。
全城的将士和百姓都很兴奋,可是他们这些高级官员对城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郭淮在等待机会。既然张郃不用他配合,他也不会主动去冒险。
正如郭淮所料,蜀军除了布下辎重车、连弩车和霹雳车的阻击阵形外,那些巨大的攻城车没有推到阵前来,云梯车也没有出现,高大的巢车倒是照常出现了。在那些巢车上,可以将上邽城时的城防看得一清二楚。
看得清楚没关系,到了这一步,大家对对方的招数都心知肚明。
郭淮在等,诸葛亮也在等。他力排众议,既没有按照大多数的人意见撤退,也没有接受向朗的建议撤入关中,他还留在上邽城下,等张郃来解上邽之围。他不能离开上邽,一旦他撤走,城里的郭淮可能从城里出来,加入张郃的大军,让张郃拥有近万的步卒,张郃也可能进入上邽,利用上邽城内的粮食做短暂的补充,恢复元气。他必须守在上邽城外,隔断他们的接触,让他们谁也帮不上谁。
然后,他就在上邽城外迎接张郃的进攻。
除了在上邽城西门安排了一个五千人的阵势监视郭淮之外,他将剩下的四万多主力全部用来对付张郃。这两个多月以来,在发现郭淮的破绽之前,他一直没有强行攀附攻城,而是利用强大的攻城器械,持续不断的给上邽施加压力,耐心的一点点的啃。他非常清楚,他手下的这些士卒大多数还是新兵,虽然勇气可嘉,作战能力却还有待提高。他需要用这场战事来磨炼他们。
围城、练兵两不误,随着百曰期限渐渐逼近,这些士卒的技战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战场的恐惧也在慢慢淡去。如果不是张郃突然到来,他将真正发动最猛烈的攻击,迅速瓦解上邽的城防。
现在张郃来了,他就用这些已经打磨得很锋利的大军先对付张郃,砍掉郭淮的最后一线希望。
他有数量众多的霹雳车、连弩车,手握迅速成长的四万大军,他以逸待劳,有足够的信心挡住张郃,打败张郃。
如果张郃敢来。
与那些惊惶不定的僚属们不同,诸葛亮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足够的信心,他不担心这四万人的大阵会被张郃的一万精骑突破。他担心的是张郃不来。
诸葛亮坐在指挥车上,轻轻的闭上了眼睛。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有些发麻。打败张郃,对眼前的战局有多么重要,对他有多么重要,他自己再清楚不过。
费祎站在诸葛亮的身边,看了一眼诸葛亮轻轻敲击案几的手指,微微的蹙了蹙眉。他刚准备说些什么,远处奔来一骑,骑士在大阵前翻身下马,扔下战马,快步向指挥台走来。
诸葛亮睁开了眼睛,看向那个骑士的脸,暗自叹了一口气。
骑士脸上的神情是轻松的。他虽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是步履从容,脸上也没有紧张的神色。
这说明张郃没有来,否则他不会这么轻松。
“丞相,张郃没有渡水。”骑士快步走到指挥台下,大声对诸葛亮说道,似乎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个好消息。虽然明知和张郃的决战不可避免,可是让这一天来得迟一点,总是好的。在他们看来,以四万步卒对付一万精骑是个非常冒险的事,战斗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书生,才会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能打败张郃。
“他向哪儿去了?”诸葛亮坐在榻上,一动不动。他坐在指挥台上,声音又不大,骑士当然听不到,费祎立刻走到指挥台边,大声复述了一遍。
“沿着渭水,向西去了。”骑士大声回答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他在北岸,没有渡水。”
费祎愣了一下,转过身,走到诸葛亮面前:“丞相,他向西……是何用意?”
诸葛亮的眼角颤了颤,沉思半响,无动于衷的说道:“向西去,自然是伏击幼常。”
费祎大吃一惊,立刻明白自己刚才的担心是什么了。诸葛亮在上邽城下立阵,拖住张郃,马谡带领从榆中撤下来的大军包抄张郃的后路,两人合力,将张郃和他的一万援军斩杀于上邽城下、郭淮面前,这是对蜀汉军最有利的结果。以诸葛亮的兵力和军械方面的优势,他足以支撑到马谡的到来。
可是,张郃没有上当,他没有强攻,转而向西,去迎击马谡了。马谡号称三万,其实只剩下两万多人,包围榆中两个多月,损失至少有四五千人,再长途赶回来,体力疲惫,如果被张郃伏击,那岂不是凶多吉少?
“丞相,我们……追上去吗?”
“我们……追得上吗?”诸葛亮反问道。
费祎张了张嘴,额头沁出了汗珠。他看了一眼诸葛亮,却发现诸葛亮的眼中一点紧张的神情也没有,反而有一些自嘲,不禁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丞相……已经预计到了张郃的这个变化?”
诸葛亮微微一笑:“张郃名列逆魏五子良将,先主对他都颇为忌惮,如果他径直率军来攻,又如何能有今天的地位。文伟,你放心吧,他的这个变化,早在我和幼常的预料之中。”
费祎松了一口气,也笑了起来:“那丞相将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诸葛亮重新闭上了眼睛,顿了片刻,又叹息一声:“看来这次首功,是幼常的囊中之物了。”
站在诸葛亮另一侧的姜维嘴角一挑,露出神秘的微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