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听说连宝珠嫁过去一个月后,陈书吏就要纳二房了,但愿她也能好好的跟自己的姐妹相处。也不枉她觉得自己哥哥房里的女人不够而撺掇着连太太送人的情谊了。
田大人这次过来的时候,还把田蒙的先生也一起带来了,顺带跟着学习的也有田荀,李梨花和赵水生商量,把自己家的小子瑾哥儿也送了过去,束修另外算一份。
单独请先生,他们也是能请,不过小孩子有个伴儿,在一起更快活一些。
田太太自然巴不得这样呢。两家孩子的关系越亲近越好。
李梨花亲自给瑾哥儿做了一个小书袋,后面跟着一个书童,就去了田家那边读书去了。
田家跟赵家隔得地方特别近,也就是一个胡同的距离,瑾哥儿带着书童澄心,另外几个身高体壮的长随,一起去了田家。
田蒙年纪大一些,也稳重一些,先生给他教的和两个小的不同。
田荀呢,和瑾哥儿年纪差不多大,正是调皮的时候,而且他读书的兴趣没有自己的哥哥大。
瑾哥儿正在向荀哥儿展示自己那个好看的书袋,小孩子喜欢好看的东西,荀哥儿也不例外。
“瑾哥儿谁给你做的?难道是你姐姐?”荀哥儿问过这话,田蒙也竖起了耳朵听起来。
荀哥儿之所以问起这个,是因为以前他姐姐就给他做过荷包之类的东西呢。
“不是,是我娘给我做的,好看吧,里面还有好几个内袋,能装好多东西呢。”
瑾哥儿特别得瑟,他娘缝的东西都特别好看,而且只给他们几个缝,别人都没有份儿。
正因为瑾哥儿在炫耀他娘给他做的书袋,所以荀哥儿在下学后,也要缠着自家娘,非要他娘给他也做个一模一样的书袋。
田太太头疼,她别的什么都可以,可是女红上面,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小时候她娘也不是没有为这个,让她下苦功,可是手指头被针扎了那么多下,还是没有把女红给学会。
还好找的婆家没有嫌弃自己这方面,就是丈夫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瞧不起自己。
正因为自己不会,所以从小她就把蓉姐儿请人给教了起来,就是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够为自己一雪前耻呢。
结果,蓉姐儿不负自己所望,果然从小针线就出色,她也不用为她担心了。
可是说到她自己,那就是心塞。
好在她这把年纪了,也不怕被人嫌弃。可是,今天儿子的话,又是揭伤疤啊,她哪里会啊,简直是要命,她小儿子还非要自己亲手做给他,让绣娘做,都不乐意。
“瑾哥儿就是他娘给他做的,娘你为什么就不能替我做呢,难道是因为娘你不喜欢我了吗?”田荀这小子,可真是会说,好像他娘不给他做书袋,就是不喜欢他了一样。
田蒙这个大儿子一点儿要帮忙的意思也没有,这个臭小子,老娘还在为了你的媳妇努力,你和小子就不帮你娘了,以后娶不到好媳妇,可别怪你娘我!
“既然荀哥儿非要娘做,那娘就勉为其难的做了吧,只是到时候要是不好看,你不能嫌弃。”事先已经提醒了,可别以后还不喜欢。
田荀点头,“只要是娘做的,我都喜欢!”好像他娘从来没有给他单独做过东西,荀哥儿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哥哥面前扳回一城,得意的看着自己的哥哥。
“大哥,以后我有你没有。”不要太羡慕啊。
田蒙说道:“大哥真是羡慕死了,以后你可就要天天背着你那书袋了。”可怜的小子,现在得意吧,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我当然会天天背啊,我还要和瑾哥儿一样。”人家瑾哥儿天天背着那书袋,美滋滋的,他也要那样。
只是,现在,田荀美不起来了!他看着这个书袋,好吧,是能称为书袋,但是上面这绣的是什么啊,这到底是鸭子还是鸡啊。
“这不是燕子吗?春天燕子在天上飞。”田太太解释说道,她觉得自己这个算是绣的好的了,怎么自己的儿子还一脸的嫌弃。
“荀哥儿不喜欢吗?那娘可要伤心了,这是为娘的用了好几天,天天熬夜给咱们荀哥儿绣的啊。”
“喜欢,喜欢!”荀哥儿只能咬着牙说喜欢。
“喜欢就好,”田太太松了一口气,“那以后就背着它去先生那里去吧。”
荀哥儿真是差点没有趴下,他好郁闷那,为什么会是这样,早知道就不让娘给他做这个了,如今顶着这个东西去学堂上学,到时候瑾哥儿问起来,那可怎么办那。
尤其是瑾哥儿今天又换了一个好看的书袋,荀哥儿把自己的书袋朝后面藏了过去。
只是瑾哥儿已经看到了,笑眯眯的说道:“荀哥儿,你也有了书袋那,那好,我娘多给我做了一个,我还想先送给你的,既然你已经有了,那我就把这个给了田蒙哥了。”
荀哥儿看着那个本来属于自己的书袋,就到了自家大哥的手里,他的心里吐出了一口血。郁闷的上完课。瑾哥儿也没有再和荀哥儿开玩笑,又让书童拿了另一个书袋,递给荀哥儿,“咯,给你,我娘肯定要做都一起做了,哪里能少了你的?其实田伯母早就暗地里和我娘说了,让我娘也给你和田蒙哥做一个的。”
田荀突然觉得瑾哥儿怎么这样好了?
还有他娘也同样好啊,原来娘是一直和自己开玩笑啊。
不过费力的是赵家婶婶,“替我谢谢你娘。”
“我娘说,让我们好好念书,这样才不辜负大人们的期望。”
田荀重重的点头。
等先生教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他也明白了,不是每个人什么都会,也不是每个人什么都不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内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去年李梨花的母亲才过世,今年的清明节,她也不能回去,所以约好了几家太太,去林州城外的鸡鸣寺上香。给去世的亲人点长明灯。
知府夫人要去鸡鸣寺上香,城里有名头的人听说了,都跟着去凑热闹,何况,本来就快清明节了,谁家没有个亲人已经不在人世的?
何况,跟在知府夫人身边,也能露个脸呢。
鸡鸣寺,是林州最大的寺庙,历经了两百多年,如今还保存完好,鸡鸣寺的佛塔里,据说供奉着佛主的舍利,一共有十六层高。很是壮观,不过这个佛塔是不对外人开放的,只能让香客们在佛塔底下观看。
因为前一天已经跟鸡鸣寺打过招呼,所以这一天鸡鸣寺就只迎接林州城里的贵客们。
李梨花倒是没有说什么,让不要关了寺门,可以让老百姓们一起进来。因为这些人家不只是他们一家,还有别人家,万一真的混进来一个什么浑人,那就不好了。
所以提前一天让鸡鸣寺安排好了,也免得增加大家的麻烦。
鸡鸣寺的主持是了空大师,穿着袈裟,在寺院门口迎接李梨花等人,方外之人,是不分男女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避讳。
了空大师慈眉善目的,请各位夫人太太进去山门,一路上有知客僧在给各位讲解鸡鸣寺的典故,因为知道知府夫人是第一次来到这和鸡鸣寺,所以才要好好的讲,知府夫人觉得鸡鸣寺好了,以后在知府大人任职期间,他们鸡鸣寺就更会香火鼎盛了。
鸡鸣寺供奉的就是佛主释迦摩尼,庄严的大殿上,佛主微笑着俯瞰众生。李梨花上了头柱香,站在了一边,下面的女眷们,按照顺序,一一进了香。
然后就是布施,每个人至少都捐了二十两的银子,这些女眷们都不缺钱,只要让他们觉得心安,那么出多少钱也无所谓了。
李梨花想着给自己这辈子的娘点个长明灯,所以就让人去问了,该点多少斤的香油。这钱都不是现给的,而是等各府的管事们,直接再送上来。
了空大师亲自给李梨花沏了茶,听鸡鸣寺的得道高僧讲佛经,然后就是各位女眷自行活动的时间。
鸡鸣寺也有给各位女眷准备的厢房,然后配得有才五六岁的小沙弥,到时候有什么事儿,可以让这些小沙弥叫人去。
黄太太来过鸡鸣寺的次数多,对鸡鸣寺不算陌生,看着这些年纪小的小沙弥,也是很心疼。
原来这些小沙弥,大部分都是被人遗弃在这山门口的,被寺里收养,从小就成了僧人。连自己的家人父母都不知道在哪里。
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吃过肉是什么滋味。
“哟,孙太太,您看这个小和尚,是不是很眼熟?”有个一起来的太太,看见给他们上素斋的小沙弥,突然就说道。
孙太太也朝那边看了过去,不由得心里一震,不过她却不动声色的说道:“眼熟?我怎么不觉得?难道王太太认识他?”
王太太笑道:“可能是我看错了吧。”就没有再说话了,不过刚才那个小沙弥,真的长得很像孙太太家的老二啊,该不会这小沙弥是孙家的什么私生子吧。
不过这种事儿,她可不敢乱说,免得最后不是,还弄得和孙家闹僵了。
他们王家,也不过是中等人家,和孙家是没法比的。
李梨花与田太太正在吃着素斋,听见一阵喧哗声,李梨花头也不太,对知春说道:“出去看看,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儿,就不用说了。”怎么到了寺里都不得安生呢?
田太太道:“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这鸡鸣寺好歹是个名寺,如果随便就闯进啦一个人,它这个名头也保不住了。”
“我就担心或许是寺里的什么人,这还真说不定。”今天是她这个知府夫人过来,保不住有什么人有什么冤屈,这个时候想着能豁出去告告状,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孙太太觉得自己右眼一直在跳,从看到那个眼熟的小沙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过。
正当她觉得胸闷的时候,就有知府夫人身边的丫鬟请她过去一趟。
孙太太不知道为什么,这心里就砰砰砰的跳。
等进了知府夫人的厢房的时候,就看见屋子里跪着个少妇,知府夫人正端着一杯茶坐在上首,剩下的几个都是知府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和婆子。
孙太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只好问道:“见过赵夫人,不知道夫人换老身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孙太太请坐。”对这个孙太太,李梨花还是觉得她很有可取之处的。
孙太太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李梨花对知春说道:“你跟孙太太说说是怎么回事儿吧。孙太太不要慌,这事儿因为是关系到你家,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又怕被别人都知道了,孙太太听了,请孙太太自己决定怎么办吧。”
知春对孙太太行了礼,然后说道:“今天我们夫人在厢房歇息,就有人在外面喧哗,然后夫人就让奴婢过去看了,就见这位妇人嚷嚷着要见孙太太。我们夫人怕事情闹大了,对大家都不好,所以就先把这位小妇人请了进来,谁知道这位妇人见到我们夫人,以为是孙太太,就说了一件事关孙家子嗣的事儿。”
原来这位以前是孙家一个庄子上的佃户的女儿,有一天孙二爷去了这庄子上,看见了这个姑娘,一下子就看中了,然后接二连三的去庄子上,最后两个人有了关系,可是孙二爷却再也没有过去过,而这位姑娘却珠胎暗结,被她父母知道了,要把这姑娘活活给打死了,这姑娘却舍不得肚子里的骨肉,偷偷的给生了下来,然后丢到了这鸡鸣寺,因为知道鸡鸣寺这样的弃婴多的是,只要看见了,绝对不会放着不管的。
现在五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这位小妇人不忍心自己的儿子一直在寺庙里当和尚,所以这才拼了这个机会,想要找到孙太太,希望孙家能接纳她。
孙太太听了不知道怎么又气有恼的,这种丑事儿,竟然被知府夫人给听到了,那到时候还不会以为自己家就是那种不着调的?
李梨花说道:“不如孙太太把人带过去,自己私底下问吧。”别人家的*,她还真是不想听,不知道这个小妇人是不是故意的,就闻到了她这边了。
孙太太忙摆手,说道:“赵夫人,我就在这里问吧。”反正已经家丑外露了,还不如坦坦荡荡的,该是自家的责任,自家就承担,这样也会给知府夫人一个好印象。
“如果真是我家那个孽障的原因,我一定会把人安排好!”
“还请赵夫人给我做个见证。”孙太太躬身请求道。
看在上次孙太太给自己提醒的份上,李梨花也就答应了下来,她已经知道了一些了,在孙太太眼里,就已经是知情人了,就是现在不在场,恐怕孙太太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就依了孙太太的要求,听下去好了。
“你抬起头来,我看一看。”孙太太对那妇人说道。
那妇人抬起头来,看着不过是寻常,脸上还有一道疤,孙太太道:“你说你给我儿子生了一个儿子,现在是鸡鸣寺的小和尚,那么孙家在林州城里,一直都在,你当时生了孩子,怎么没有过去直接找我们,反而躲了这么些年,现在才捅出来?”
那妇人低声说道:“当时我怀了身孕,也求了人去告诉二爷的,可是二爷一直没有回信,后来,我就听说二爷娶了二奶奶了,我就更不敢了。等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才知道,凭着我自己的本事,实在是养不活,就只好把孩子放倒了鸡鸣寺,这些年,我一直在鸡鸣寺附近打杂,一来是可以养活自己,二来,也是想着能看到孩子。”
“既然是这样,怎么现在你又想把事情说出来了?”孙太太问道。
“因为那孩子越长越像二爷,我知道孙家是大户人家,来到鸡鸣寺的大户人家也多,到时候见了那孩子,不定会传出什么话来,到时候就不知道那孩子会不会被人利用。而这个寺里的一个知客僧,在俗家的时候,是我的一个表叔,我告诉了他这个事儿,他帮着我的。还请太太不要责怪他,他也是因为看着我们娘俩可怜,才动了恻隐之心,”这小妇人大概是怕事后这些人找通风报信的人的麻烦,所以才求情了。
孙太太听她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信了。因为刚才王太太就已经见到,并且有怀疑了。
孙太太心道,入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哦孙子,那么带回家去也未尝不可,老二到现在都还没有个孩子,有了这个儿子,她也不用替二儿子担心了,况且,现在二儿媳妇那个德行,总不能让她一直得意下去,生不出孩子来,还不许别人一生出来?
现成的一个大孙子,不要才怪。
虽然这事儿很丢人,可是已经在赵夫人面前丢人了,也顾不得什么了,而且把事情办的坦坦荡荡的,说不定还让赵夫人另眼相看呢。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认回
田大人这次过来的时候,还把田蒙的先生也一起带来了,顺带跟着学习的也有田荀,李梨花和赵水生商量,把自己家的小子瑾哥儿也送了过去,束修另外算一份。
单独请先生,他们也是能请,不过小孩子有个伴儿,在一起更快活一些。
田太太自然巴不得这样呢。两家孩子的关系越亲近越好。
李梨花亲自给瑾哥儿做了一个小书袋,后面跟着一个书童,就去了田家那边读书去了。
田家跟赵家隔得地方特别近,也就是一个胡同的距离,瑾哥儿带着书童澄心,另外几个身高体壮的长随,一起去了田家。
田蒙年纪大一些,也稳重一些,先生给他教的和两个小的不同。
田荀呢,和瑾哥儿年纪差不多大,正是调皮的时候,而且他读书的兴趣没有自己的哥哥大。
瑾哥儿正在向荀哥儿展示自己那个好看的书袋,小孩子喜欢好看的东西,荀哥儿也不例外。
“瑾哥儿谁给你做的?难道是你姐姐?”荀哥儿问过这话,田蒙也竖起了耳朵听起来。
荀哥儿之所以问起这个,是因为以前他姐姐就给他做过荷包之类的东西呢。
“不是,是我娘给我做的,好看吧,里面还有好几个内袋,能装好多东西呢。”
瑾哥儿特别得瑟,他娘缝的东西都特别好看,而且只给他们几个缝,别人都没有份儿。
正因为瑾哥儿在炫耀他娘给他做的书袋,所以荀哥儿在下学后,也要缠着自家娘,非要他娘给他也做个一模一样的书袋。
田太太头疼,她别的什么都可以,可是女红上面,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小时候她娘也不是没有为这个,让她下苦功,可是手指头被针扎了那么多下,还是没有把女红给学会。
还好找的婆家没有嫌弃自己这方面,就是丈夫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瞧不起自己。
正因为自己不会,所以从小她就把蓉姐儿请人给教了起来,就是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够为自己一雪前耻呢。
结果,蓉姐儿不负自己所望,果然从小针线就出色,她也不用为她担心了。
可是说到她自己,那就是心塞。
好在她这把年纪了,也不怕被人嫌弃。可是,今天儿子的话,又是揭伤疤啊,她哪里会啊,简直是要命,她小儿子还非要自己亲手做给他,让绣娘做,都不乐意。
“瑾哥儿就是他娘给他做的,娘你为什么就不能替我做呢,难道是因为娘你不喜欢我了吗?”田荀这小子,可真是会说,好像他娘不给他做书袋,就是不喜欢他了一样。
田蒙这个大儿子一点儿要帮忙的意思也没有,这个臭小子,老娘还在为了你的媳妇努力,你和小子就不帮你娘了,以后娶不到好媳妇,可别怪你娘我!
“既然荀哥儿非要娘做,那娘就勉为其难的做了吧,只是到时候要是不好看,你不能嫌弃。”事先已经提醒了,可别以后还不喜欢。
田荀点头,“只要是娘做的,我都喜欢!”好像他娘从来没有给他单独做过东西,荀哥儿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哥哥面前扳回一城,得意的看着自己的哥哥。
“大哥,以后我有你没有。”不要太羡慕啊。
田蒙说道:“大哥真是羡慕死了,以后你可就要天天背着你那书袋了。”可怜的小子,现在得意吧,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我当然会天天背啊,我还要和瑾哥儿一样。”人家瑾哥儿天天背着那书袋,美滋滋的,他也要那样。
只是,现在,田荀美不起来了!他看着这个书袋,好吧,是能称为书袋,但是上面这绣的是什么啊,这到底是鸭子还是鸡啊。
“这不是燕子吗?春天燕子在天上飞。”田太太解释说道,她觉得自己这个算是绣的好的了,怎么自己的儿子还一脸的嫌弃。
“荀哥儿不喜欢吗?那娘可要伤心了,这是为娘的用了好几天,天天熬夜给咱们荀哥儿绣的啊。”
“喜欢,喜欢!”荀哥儿只能咬着牙说喜欢。
“喜欢就好,”田太太松了一口气,“那以后就背着它去先生那里去吧。”
荀哥儿真是差点没有趴下,他好郁闷那,为什么会是这样,早知道就不让娘给他做这个了,如今顶着这个东西去学堂上学,到时候瑾哥儿问起来,那可怎么办那。
尤其是瑾哥儿今天又换了一个好看的书袋,荀哥儿把自己的书袋朝后面藏了过去。
只是瑾哥儿已经看到了,笑眯眯的说道:“荀哥儿,你也有了书袋那,那好,我娘多给我做了一个,我还想先送给你的,既然你已经有了,那我就把这个给了田蒙哥了。”
荀哥儿看着那个本来属于自己的书袋,就到了自家大哥的手里,他的心里吐出了一口血。郁闷的上完课。瑾哥儿也没有再和荀哥儿开玩笑,又让书童拿了另一个书袋,递给荀哥儿,“咯,给你,我娘肯定要做都一起做了,哪里能少了你的?其实田伯母早就暗地里和我娘说了,让我娘也给你和田蒙哥做一个的。”
田荀突然觉得瑾哥儿怎么这样好了?
还有他娘也同样好啊,原来娘是一直和自己开玩笑啊。
不过费力的是赵家婶婶,“替我谢谢你娘。”
“我娘说,让我们好好念书,这样才不辜负大人们的期望。”
田荀重重的点头。
等先生教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他也明白了,不是每个人什么都会,也不是每个人什么都不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内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去年李梨花的母亲才过世,今年的清明节,她也不能回去,所以约好了几家太太,去林州城外的鸡鸣寺上香。给去世的亲人点长明灯。
知府夫人要去鸡鸣寺上香,城里有名头的人听说了,都跟着去凑热闹,何况,本来就快清明节了,谁家没有个亲人已经不在人世的?
何况,跟在知府夫人身边,也能露个脸呢。
鸡鸣寺,是林州最大的寺庙,历经了两百多年,如今还保存完好,鸡鸣寺的佛塔里,据说供奉着佛主的舍利,一共有十六层高。很是壮观,不过这个佛塔是不对外人开放的,只能让香客们在佛塔底下观看。
因为前一天已经跟鸡鸣寺打过招呼,所以这一天鸡鸣寺就只迎接林州城里的贵客们。
李梨花倒是没有说什么,让不要关了寺门,可以让老百姓们一起进来。因为这些人家不只是他们一家,还有别人家,万一真的混进来一个什么浑人,那就不好了。
所以提前一天让鸡鸣寺安排好了,也免得增加大家的麻烦。
鸡鸣寺的主持是了空大师,穿着袈裟,在寺院门口迎接李梨花等人,方外之人,是不分男女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避讳。
了空大师慈眉善目的,请各位夫人太太进去山门,一路上有知客僧在给各位讲解鸡鸣寺的典故,因为知道知府夫人是第一次来到这和鸡鸣寺,所以才要好好的讲,知府夫人觉得鸡鸣寺好了,以后在知府大人任职期间,他们鸡鸣寺就更会香火鼎盛了。
鸡鸣寺供奉的就是佛主释迦摩尼,庄严的大殿上,佛主微笑着俯瞰众生。李梨花上了头柱香,站在了一边,下面的女眷们,按照顺序,一一进了香。
然后就是布施,每个人至少都捐了二十两的银子,这些女眷们都不缺钱,只要让他们觉得心安,那么出多少钱也无所谓了。
李梨花想着给自己这辈子的娘点个长明灯,所以就让人去问了,该点多少斤的香油。这钱都不是现给的,而是等各府的管事们,直接再送上来。
了空大师亲自给李梨花沏了茶,听鸡鸣寺的得道高僧讲佛经,然后就是各位女眷自行活动的时间。
鸡鸣寺也有给各位女眷准备的厢房,然后配得有才五六岁的小沙弥,到时候有什么事儿,可以让这些小沙弥叫人去。
黄太太来过鸡鸣寺的次数多,对鸡鸣寺不算陌生,看着这些年纪小的小沙弥,也是很心疼。
原来这些小沙弥,大部分都是被人遗弃在这山门口的,被寺里收养,从小就成了僧人。连自己的家人父母都不知道在哪里。
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吃过肉是什么滋味。
“哟,孙太太,您看这个小和尚,是不是很眼熟?”有个一起来的太太,看见给他们上素斋的小沙弥,突然就说道。
孙太太也朝那边看了过去,不由得心里一震,不过她却不动声色的说道:“眼熟?我怎么不觉得?难道王太太认识他?”
王太太笑道:“可能是我看错了吧。”就没有再说话了,不过刚才那个小沙弥,真的长得很像孙太太家的老二啊,该不会这小沙弥是孙家的什么私生子吧。
不过这种事儿,她可不敢乱说,免得最后不是,还弄得和孙家闹僵了。
他们王家,也不过是中等人家,和孙家是没法比的。
李梨花与田太太正在吃着素斋,听见一阵喧哗声,李梨花头也不太,对知春说道:“出去看看,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儿,就不用说了。”怎么到了寺里都不得安生呢?
田太太道:“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这鸡鸣寺好歹是个名寺,如果随便就闯进啦一个人,它这个名头也保不住了。”
“我就担心或许是寺里的什么人,这还真说不定。”今天是她这个知府夫人过来,保不住有什么人有什么冤屈,这个时候想着能豁出去告告状,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孙太太觉得自己右眼一直在跳,从看到那个眼熟的小沙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过。
正当她觉得胸闷的时候,就有知府夫人身边的丫鬟请她过去一趟。
孙太太不知道为什么,这心里就砰砰砰的跳。
等进了知府夫人的厢房的时候,就看见屋子里跪着个少妇,知府夫人正端着一杯茶坐在上首,剩下的几个都是知府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和婆子。
孙太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只好问道:“见过赵夫人,不知道夫人换老身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孙太太请坐。”对这个孙太太,李梨花还是觉得她很有可取之处的。
孙太太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李梨花对知春说道:“你跟孙太太说说是怎么回事儿吧。孙太太不要慌,这事儿因为是关系到你家,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又怕被别人都知道了,孙太太听了,请孙太太自己决定怎么办吧。”
知春对孙太太行了礼,然后说道:“今天我们夫人在厢房歇息,就有人在外面喧哗,然后夫人就让奴婢过去看了,就见这位妇人嚷嚷着要见孙太太。我们夫人怕事情闹大了,对大家都不好,所以就先把这位小妇人请了进来,谁知道这位妇人见到我们夫人,以为是孙太太,就说了一件事关孙家子嗣的事儿。”
原来这位以前是孙家一个庄子上的佃户的女儿,有一天孙二爷去了这庄子上,看见了这个姑娘,一下子就看中了,然后接二连三的去庄子上,最后两个人有了关系,可是孙二爷却再也没有过去过,而这位姑娘却珠胎暗结,被她父母知道了,要把这姑娘活活给打死了,这姑娘却舍不得肚子里的骨肉,偷偷的给生了下来,然后丢到了这鸡鸣寺,因为知道鸡鸣寺这样的弃婴多的是,只要看见了,绝对不会放着不管的。
现在五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这位小妇人不忍心自己的儿子一直在寺庙里当和尚,所以这才拼了这个机会,想要找到孙太太,希望孙家能接纳她。
孙太太听了不知道怎么又气有恼的,这种丑事儿,竟然被知府夫人给听到了,那到时候还不会以为自己家就是那种不着调的?
李梨花说道:“不如孙太太把人带过去,自己私底下问吧。”别人家的*,她还真是不想听,不知道这个小妇人是不是故意的,就闻到了她这边了。
孙太太忙摆手,说道:“赵夫人,我就在这里问吧。”反正已经家丑外露了,还不如坦坦荡荡的,该是自家的责任,自家就承担,这样也会给知府夫人一个好印象。
“如果真是我家那个孽障的原因,我一定会把人安排好!”
“还请赵夫人给我做个见证。”孙太太躬身请求道。
看在上次孙太太给自己提醒的份上,李梨花也就答应了下来,她已经知道了一些了,在孙太太眼里,就已经是知情人了,就是现在不在场,恐怕孙太太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就依了孙太太的要求,听下去好了。
“你抬起头来,我看一看。”孙太太对那妇人说道。
那妇人抬起头来,看着不过是寻常,脸上还有一道疤,孙太太道:“你说你给我儿子生了一个儿子,现在是鸡鸣寺的小和尚,那么孙家在林州城里,一直都在,你当时生了孩子,怎么没有过去直接找我们,反而躲了这么些年,现在才捅出来?”
那妇人低声说道:“当时我怀了身孕,也求了人去告诉二爷的,可是二爷一直没有回信,后来,我就听说二爷娶了二奶奶了,我就更不敢了。等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才知道,凭着我自己的本事,实在是养不活,就只好把孩子放倒了鸡鸣寺,这些年,我一直在鸡鸣寺附近打杂,一来是可以养活自己,二来,也是想着能看到孩子。”
“既然是这样,怎么现在你又想把事情说出来了?”孙太太问道。
“因为那孩子越长越像二爷,我知道孙家是大户人家,来到鸡鸣寺的大户人家也多,到时候见了那孩子,不定会传出什么话来,到时候就不知道那孩子会不会被人利用。而这个寺里的一个知客僧,在俗家的时候,是我的一个表叔,我告诉了他这个事儿,他帮着我的。还请太太不要责怪他,他也是因为看着我们娘俩可怜,才动了恻隐之心,”这小妇人大概是怕事后这些人找通风报信的人的麻烦,所以才求情了。
孙太太听她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信了。因为刚才王太太就已经见到,并且有怀疑了。
孙太太心道,入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哦孙子,那么带回家去也未尝不可,老二到现在都还没有个孩子,有了这个儿子,她也不用替二儿子担心了,况且,现在二儿媳妇那个德行,总不能让她一直得意下去,生不出孩子来,还不许别人一生出来?
现成的一个大孙子,不要才怪。
虽然这事儿很丢人,可是已经在赵夫人面前丢人了,也顾不得什么了,而且把事情办的坦坦荡荡的,说不定还让赵夫人另眼相看呢。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