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第82章 会试(下)
叶信芳虽然没有淋雨,但仍然觉得有些不太舒服,回到小院后洗完澡,喝了一碗姜汤这才睡去。
刘俊彦倒是神色正常,除了脸上长出了一些青色的胡茬,跟一个没事人一样,叶信芳一问才知道,对方的考棚完好无损,连条缝隙都没有,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宋修之还未到家,也顾不得脏污,在马车中抱着毡毯昏昏沉沉的睡去。
宋夫人本在家中等候,见得院子里的马车许久没有动静,掀开帘子一看,唬了她一跳,赶忙让下人将人抱了下来,一摸额头,宋夫人眼泪都要掉了下来。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这两日下了雨,感染风寒的人多,特别是参加会试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过了许久方才请到大夫。
宋修之迷迷糊糊醒过来的时候,跳动的烛火中,看见床前抱着小妹的宋夫人,问道:“娘,什么时辰?”
“亥时了。”宋夫人将睡熟的小女儿交给下人,嘱咐两句之后,转身帮宋修之压了压被角,“你今天真的吓到娘了。”
“我洗澡了吗?”宋修之闻着自己身上,好像没有太重的味道,有些疑惑。
“你晕乎着的时候,娘亲自帮你洗的,没让别人动手。”宋夫人解释道。
宋修之顿时小脸涨得通红,“你怎么能这样!我都这么大了,你应该把我喊起来自己洗!”
宋夫人掩唇笑道,“再大都是娘的孩子,有什么看不得,你难道还害羞了?”
“你,你以后别这样了!”宋修之有些委屈。
“知道了,知道了。”病人最大,宋夫人敷衍着应了两声。
宋修之睡了一觉,感觉舒服了一些,又说道:“娘,我再睡一会,等到差不多了,你再让人喊我起来。”
“我不许你再去了!这次不考,还有下次,我儿这般聪慧,怎么会考不过!”宋夫人急了。
“我不想再等了。”宋修之两眼瞪大,看着宋夫人。
宋夫人叹了一口气,刚想说什么,这时下人端过来一直在熬煮的药汁,“你先喝药。”
“我先漱口,总感觉嘴巴里不干净。”
宋夫人知道他的毛病,也没有强求,就见着儿子先漱口,再一口喝掉药汁,再次漱口……
“您别忘了让人喊我。”临睡前宋修之睁大着眼睛强调。
宋夫人笑着应承,看着他再次闭上眼睛。
喊他起床,不存在的,宋夫人也没有离开房间,命下人在外间的榻上铺好被褥,为了怕他再爬起来,整夜就守着自己这个别扭儿子。
依旧是十分繁琐的搜检程序,叶信芳倒是没有遇到第一场那个单纯小士兵,后面的几个搜检士兵都是老油子,动作十分熟稔。一场春雨,大约少了几百个考生,叶信芳也看到有许多脸色苍白,咳嗽不止的考生,强忍着病痛也要坚持考试,他心中想着何必如此,若自己生病了,必然不会继续考下去。
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次次不成大不了就不考了,当个举人不也挺好的,照样能做官,照样受人尊敬。
依旧是原来的考棚,隔壁却不再传来咳嗽声,叶信芳想着也许是这人放弃这一场了吧,他想到今日同样没有看到的宋修之,心中不禁为之惋惜,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也许宋修之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元,若是中了会元,为了一个六元及第的好意头,皇帝也会许他状元之位。
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叶信芳整个人都愣住了,这是什么鬼?这种题目你也敢出?
其他题目都还算正常,唯独那道策论题,真的是要了亲命。
“宋东昭开国兵力论”。
叶信芳满脑门子黑线,考官你出来,我们谈谈心,这种题目出了真的大丈夫?
要是被人举报,当今若是严苛,很有可能一场文字狱。
叶信芳一个穿越者看到题目都觉得头痛,可想而知其他的书生心中是多少头草泥马狂奔而过,且不说一介书生如何知晓兵事,你这将宋朝、东朝、昭朝放在一起就算了,还将本朝放在最后,怕不是要被皇帝给脑壳打破。
叶信芳丝毫不知,这一题的出题人,就是他第一场以为的那个老实人出的。
老实人考官王朗:不好意思,第一次出题,想了想还是搞个大新闻吧。
照实了写,可以,那怕不是要将东朝吹上天,东朝这个由穿越者建立的皇朝,在军事作战中,除了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良了火器,造出了威力极强的□□,还有各种骚操作,什么围点打援、以弱胜强,去掉“武器”的光环加持,照样有很多场经典战役,叶信芳猜测此人也许是个军事迷,不然怎么会这么游刃有余。
光大东皇朝的兵力随便写写,答卷就放不下了。
话虽如此,但令人觉得可惜的是,除了□□进一步精准,据史书记载,那些曾经伴随着东朝太祖出征的“神器”纷纷下落不明。关于这一点,叶信芳其实也非常不解。他猜测史书中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因为书中的那些描写,东朝太祖用的那些武器,简直可以媲美现代的那些枪支了,而最后却都没留下,这让人觉得非常费解。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叶信芳相信只要是个华夏人,都会竭尽全力避免这场灾难,那为何这些武器不曾传承下来?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留下来?火器不经过传承改良,如何在数百年后抵御外族入侵?
叶信芳不认为东朝太祖,这个四百年前的穿越者老乡,会是如此鼠目寸光之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叶信芳忽然听到有人高声背诗。
紧接着,传来军士们的走动之声,似乎有低声的呵斥声传来。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那有些苍老的声音却没有停下来,语气中满是怅惘与不甘。
军士又呵斥了几句,那人此时已经是高声嘶吼了,“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谁笑腹空虚!谁笑腹空虚!吾不甘,吾不……”
像是没有说完,就被堵住了嘴。
叶信芳心中一时惴惴,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整个人的思绪终于从东朝太祖的瞎想中清醒过来。
叶信芳很想满篇都夸奖李元齐这个穿越者,但是策论能这么写吗?当然不行,他先是概述了三朝兵力,再分别阐述优缺点,写到本朝时,当然只用花式夸赞,这样写,他觉得就算出题人被举报了,他的答卷也没有问题。
第三场考试除了第一天晚上下了点雨,后面两天全都放晴了,也算是一件幸事,叶信芳走出考场之时,正巧遇到两个军士拖着一个头发散开,神情呆滞面容苍老的老人出贡院。
那老人家的仆人见到此情景之后,整个人都吓住了,“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那小仆满脸都是焦急,老举人看见他,却咧开嘴笑了笑,开口道:“皓首穷经,一无所得……”
不等小仆开口,就见那老举人又高声喊道:“一无所得!吾不甘!吾不甘!”
喊完就哈哈大笑,神情癫狂。
“又疯了一个。”叶信芳身旁的书生摇了摇头,叹息道。
第83章 思故高塔
叶信芳考完试,在家中足足睡了一天,会试实在是太折腾人了,叶信芳真的有点害怕经历第二次。
此次会试考生多,录取少,考试结果如何,叶信芳心中也没底,总归是已经竭尽全力,其他一切全赖天意。
第三日清晨,叶信芳方才有了闲情逸致,约上好友诸人,在这京师之地逛上一逛。
说来京师重地,在诸多景点之中,最有名的却是那座名为思故的高塔,这座高塔从建立之初,就历经争议,此后风风雨雨数百年,最终成为大东皇朝上下的信仰所在,这笼罩着神秘色彩的高塔,哪怕是本朝开国的先帝爷,在率军队打进皇城时也不敢妄动。
当日东朝覆灭,末帝自尽于思故塔,未曾成功逃离的李氏宗亲纷纷涌入思故塔中寻求庇佑。
先帝爷不敢入思故塔开杀戒,最后派兵围塔数日,恩威并施,这才将那帮软骨头的宗亲逼出来,先帝爷对于逃亡在外的李氏宗亲下了诛杀令,对这些人却采取了怀柔策略。
思故高塔就建在东城区,占地面积极广,是那位穿越者皇帝的手笔,据说当日建塔要拆迁东城区的一些房屋,遭到了居住在此的臣属们的一致反对,哪怕如太祖李元齐,也是拿出不少好处,才换得了这块地皮。
叶信芳所读的史书记载,东太祖皇帝登基之后,先是定年号为启元,五年后又莫名其妙的改为思故,大臣本来极力反对这个年号,奈何这位昭朝太祖一意孤行,不止如此,他还从自己的私库中出钱,建造了这座思故高塔。这思故之意,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李元齐的父母亲族大多在战乱中过世,这是思念故亲之意,又有人说李元齐一生风流不羁,这是思念故人之意,且这故人一定是位风华绝代的佳人。
叶信芳却猜测,这思故,也许就是单纯的思念故乡。男人都是非常健忘的生物,白月光或许的确存在,但对于李元齐这样的种马来说,白月光会有一些分量,却不会有这么重的分量。
这座塔高八十九米,一共有二十层,高塔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河”四个大字,颇有气魄,据说是李元齐亲笔。塔内没有供奉佛道神像,而是存放了不少李元齐的雕像、人物画像,另外存放了许多他的遗物,这些遗物本应该陪葬皇陵的,但继位者太宗皇帝遵循李元齐的旧旨,将这些东西全都封存于此,在大昭皇朝建国之后,出于对东朝太祖这位千古一帝的尊敬,没有对塔中情形做出改动。
叶信芳心中腹诽,李元齐这个人真的很自恋,专门造了一座塔来放自己的雕像和旧物。
高塔在前朝时归李家宗室管理,待到今朝,由礼部派遣专人来维护此塔。
现代人也许会觉得旅游景点坑爹,因为收取老贵的门票,但叶信芳穿越之后才发现,古代景点也没有多朴实。
据说收费模式在宋朝时就出现了,但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一直到太祖李元齐这个钱串子上位之后……
思故高塔建成后三十年里,据说整个国朝风调雨顺,没有任何旱涝洪灾,一直到李元齐的儿子东朝太宗皇帝对高塔动了心思,这个不孝子试图将自己的雕像也放进塔内……
东太宗李衡暗戳戳供奉自己雕像后的第二日,京师大地震,思故高塔安然无恙,里面的东西都在震中安然度过,唯独太宗李衡的雕像出了事。
而后再过一月,又传来江南水患的消息,算一算水患开始的日子,恰巧临近存放太宗雕像的日子。
就想跟在亲爹身后装个逼的太宗皇帝心里苦,也不用大臣们苦劝,十分自觉的将自己的雕像移了出来。
闹了这么一出之后,东朝历代皇帝都很乖觉,只用心维护高塔,却不敢随意的变动其中的东西,如此安稳的过了四百年,直到东朝末帝上位之后,这人是个神级败家子外加资深小作精,先是将国库消耗一空,然后就将注意打到了思故高塔之上。
本来这座高塔对外开放底下两层,供百姓参拜,每次收取五文钱的门票钱,普通老百姓咬咬牙也能进来参拜一二,这个价位是李元齐定下的,后人也一直没改,这些门票钱用来支付维护人员的俸禄,这些维护人员就相当于现代的博物馆管理员,但这差事比管理员抢手多了,东朝有个传说,每个高塔维护人员都能一生顺遂,甚至许多著名的名人大家,都曾在高塔干过维护工作。
例如著名的常胜将军杜璟、文人李若、书画家王九成,这些人早年就曾供职于此,将军也没有百战而死,而是难得的寿终正寝,文人也没有一生郁郁不得志,而是高中状元后挂印而去成为大文豪,书画家也没有生前潦倒死后成名这样的常规遭遇,而是一生画作受众人追捧。
而在东朝时,要想成为高塔管理员,经过层层的考试筛选,其程序真的一点不比科举中进士少。
思故高塔这座皇朝的象征,因香火灵验闻名于世,通过低廉的收费模式,自给自足之余,还能给管理高塔的宗室人员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十分合理的管理方式,运行了四百年,虽然中间也出过恶劣的贪腐事件,但整体还说还是健康运转。
后来在败家子手上,先从宗室手中抢了管理权,接着是门票大涨,四百年没有变动的门票,平地起高楼一般涨到一百文,败家子发现提高收费之后,这国家好像也没出什么大事啊,然后就开始花式作死了。
为了进一步开源节流,败家子先是提价,后是裁员,更甚至开放第三层,将原本第三层的太祖遗物移动到第四层,然后最骚气的操作来了。
历史教训告诉败家子不能放雕像,然后他就放画像,将自己的画像放在第三层,作为独立一层单独收费。
当时有多少人参拜第三层不得而知,但最后的东朝江山易主,东朝皇室甚至连放抗之力都没有,部分后人仓皇北顾,跟死狗一样被追得满地图乱窜。
叶信芳几人交了银钱之后,又兴冲冲的买了几束香,门票不贵,但香火价格比许多大寺庙外的都要昂贵。
高塔底层安放的是李元齐的雕像,出于尊敬,几人焚香祷告之后,才细细的打量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像们。
几乎所有雕像里的李元齐头发束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物被雕刻得器宇轩昂、英武不凡,唯独正东方向的那座雕像,长发披散,眺望着远方,雕像上依旧是俊朗的面容,但脸庞上却带着一丝莫名的悲伤。
那雕像的左手左手拿着一张似帕子一般的东西,而看着右手的那个手势。
叶信芳:???
穿越大佬,兰花指什么的真的大丈夫吗?
真是城会玩,饶是如此,叶信芳也能看出,这雕刻之人,应该是名家大师,又下了十分的苦工,不然不会有如此传神的雕像问世。
相比较刘俊彦夫妇俨然如同最虔诚的信徒,病愈不久的宋修之则小脸凝重,看着高大的雕像,满是思索之色。
“为何不拜?”纵使是叶信芳,也随波逐流的朝拜,唯独宋修之未曾参拜。
“他真的那么神吗?若真有神力,为何东朝会覆灭?难道仅仅因为前朝末帝的不孝之举?”宋修之小脸上都是质疑。
“噤声!”刘俊彦立马说道,“修之,不得对东太祖皇帝无礼,他终归是庇佑了东朝数百年安康。”
“信与不信这不重要,既入了他的道场,还是入乡随俗吧。”叶信芳拍了拍小少年的肩膀,补充道:“你可以求他保佑你,下次科考无病无灾。”
宋修之额角抽了抽,气鼓鼓的瞪了叶信芳一眼,还是不情不愿的跪拜起来。
待走上第二层,这一层只安排了蒲团供人跪拜,为了防止画像受损,并未安排香炉之物。
这些画像从第一幅一直到最后一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被李元齐的后人统称为《太祖承天图》,概括了这位太祖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天下大乱□□起事,到承天之命黄袍加身之后。
叶信芳虽然没有淋雨,但仍然觉得有些不太舒服,回到小院后洗完澡,喝了一碗姜汤这才睡去。
刘俊彦倒是神色正常,除了脸上长出了一些青色的胡茬,跟一个没事人一样,叶信芳一问才知道,对方的考棚完好无损,连条缝隙都没有,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宋修之还未到家,也顾不得脏污,在马车中抱着毡毯昏昏沉沉的睡去。
宋夫人本在家中等候,见得院子里的马车许久没有动静,掀开帘子一看,唬了她一跳,赶忙让下人将人抱了下来,一摸额头,宋夫人眼泪都要掉了下来。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这两日下了雨,感染风寒的人多,特别是参加会试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过了许久方才请到大夫。
宋修之迷迷糊糊醒过来的时候,跳动的烛火中,看见床前抱着小妹的宋夫人,问道:“娘,什么时辰?”
“亥时了。”宋夫人将睡熟的小女儿交给下人,嘱咐两句之后,转身帮宋修之压了压被角,“你今天真的吓到娘了。”
“我洗澡了吗?”宋修之闻着自己身上,好像没有太重的味道,有些疑惑。
“你晕乎着的时候,娘亲自帮你洗的,没让别人动手。”宋夫人解释道。
宋修之顿时小脸涨得通红,“你怎么能这样!我都这么大了,你应该把我喊起来自己洗!”
宋夫人掩唇笑道,“再大都是娘的孩子,有什么看不得,你难道还害羞了?”
“你,你以后别这样了!”宋修之有些委屈。
“知道了,知道了。”病人最大,宋夫人敷衍着应了两声。
宋修之睡了一觉,感觉舒服了一些,又说道:“娘,我再睡一会,等到差不多了,你再让人喊我起来。”
“我不许你再去了!这次不考,还有下次,我儿这般聪慧,怎么会考不过!”宋夫人急了。
“我不想再等了。”宋修之两眼瞪大,看着宋夫人。
宋夫人叹了一口气,刚想说什么,这时下人端过来一直在熬煮的药汁,“你先喝药。”
“我先漱口,总感觉嘴巴里不干净。”
宋夫人知道他的毛病,也没有强求,就见着儿子先漱口,再一口喝掉药汁,再次漱口……
“您别忘了让人喊我。”临睡前宋修之睁大着眼睛强调。
宋夫人笑着应承,看着他再次闭上眼睛。
喊他起床,不存在的,宋夫人也没有离开房间,命下人在外间的榻上铺好被褥,为了怕他再爬起来,整夜就守着自己这个别扭儿子。
依旧是十分繁琐的搜检程序,叶信芳倒是没有遇到第一场那个单纯小士兵,后面的几个搜检士兵都是老油子,动作十分熟稔。一场春雨,大约少了几百个考生,叶信芳也看到有许多脸色苍白,咳嗽不止的考生,强忍着病痛也要坚持考试,他心中想着何必如此,若自己生病了,必然不会继续考下去。
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次次不成大不了就不考了,当个举人不也挺好的,照样能做官,照样受人尊敬。
依旧是原来的考棚,隔壁却不再传来咳嗽声,叶信芳想着也许是这人放弃这一场了吧,他想到今日同样没有看到的宋修之,心中不禁为之惋惜,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也许宋修之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会元,若是中了会元,为了一个六元及第的好意头,皇帝也会许他状元之位。
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叶信芳整个人都愣住了,这是什么鬼?这种题目你也敢出?
其他题目都还算正常,唯独那道策论题,真的是要了亲命。
“宋东昭开国兵力论”。
叶信芳满脑门子黑线,考官你出来,我们谈谈心,这种题目出了真的大丈夫?
要是被人举报,当今若是严苛,很有可能一场文字狱。
叶信芳一个穿越者看到题目都觉得头痛,可想而知其他的书生心中是多少头草泥马狂奔而过,且不说一介书生如何知晓兵事,你这将宋朝、东朝、昭朝放在一起就算了,还将本朝放在最后,怕不是要被皇帝给脑壳打破。
叶信芳丝毫不知,这一题的出题人,就是他第一场以为的那个老实人出的。
老实人考官王朗:不好意思,第一次出题,想了想还是搞个大新闻吧。
照实了写,可以,那怕不是要将东朝吹上天,东朝这个由穿越者建立的皇朝,在军事作战中,除了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良了火器,造出了威力极强的□□,还有各种骚操作,什么围点打援、以弱胜强,去掉“武器”的光环加持,照样有很多场经典战役,叶信芳猜测此人也许是个军事迷,不然怎么会这么游刃有余。
光大东皇朝的兵力随便写写,答卷就放不下了。
话虽如此,但令人觉得可惜的是,除了□□进一步精准,据史书记载,那些曾经伴随着东朝太祖出征的“神器”纷纷下落不明。关于这一点,叶信芳其实也非常不解。他猜测史书中也许有夸张的成分,因为书中的那些描写,东朝太祖用的那些武器,简直可以媲美现代的那些枪支了,而最后却都没留下,这让人觉得非常费解。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叶信芳相信只要是个华夏人,都会竭尽全力避免这场灾难,那为何这些武器不曾传承下来?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留下来?火器不经过传承改良,如何在数百年后抵御外族入侵?
叶信芳不认为东朝太祖,这个四百年前的穿越者老乡,会是如此鼠目寸光之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叶信芳忽然听到有人高声背诗。
紧接着,传来军士们的走动之声,似乎有低声的呵斥声传来。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那有些苍老的声音却没有停下来,语气中满是怅惘与不甘。
军士又呵斥了几句,那人此时已经是高声嘶吼了,“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谁笑腹空虚!谁笑腹空虚!吾不甘,吾不……”
像是没有说完,就被堵住了嘴。
叶信芳心中一时惴惴,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整个人的思绪终于从东朝太祖的瞎想中清醒过来。
叶信芳很想满篇都夸奖李元齐这个穿越者,但是策论能这么写吗?当然不行,他先是概述了三朝兵力,再分别阐述优缺点,写到本朝时,当然只用花式夸赞,这样写,他觉得就算出题人被举报了,他的答卷也没有问题。
第三场考试除了第一天晚上下了点雨,后面两天全都放晴了,也算是一件幸事,叶信芳走出考场之时,正巧遇到两个军士拖着一个头发散开,神情呆滞面容苍老的老人出贡院。
那老人家的仆人见到此情景之后,整个人都吓住了,“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那小仆满脸都是焦急,老举人看见他,却咧开嘴笑了笑,开口道:“皓首穷经,一无所得……”
不等小仆开口,就见那老举人又高声喊道:“一无所得!吾不甘!吾不甘!”
喊完就哈哈大笑,神情癫狂。
“又疯了一个。”叶信芳身旁的书生摇了摇头,叹息道。
第83章 思故高塔
叶信芳考完试,在家中足足睡了一天,会试实在是太折腾人了,叶信芳真的有点害怕经历第二次。
此次会试考生多,录取少,考试结果如何,叶信芳心中也没底,总归是已经竭尽全力,其他一切全赖天意。
第三日清晨,叶信芳方才有了闲情逸致,约上好友诸人,在这京师之地逛上一逛。
说来京师重地,在诸多景点之中,最有名的却是那座名为思故的高塔,这座高塔从建立之初,就历经争议,此后风风雨雨数百年,最终成为大东皇朝上下的信仰所在,这笼罩着神秘色彩的高塔,哪怕是本朝开国的先帝爷,在率军队打进皇城时也不敢妄动。
当日东朝覆灭,末帝自尽于思故塔,未曾成功逃离的李氏宗亲纷纷涌入思故塔中寻求庇佑。
先帝爷不敢入思故塔开杀戒,最后派兵围塔数日,恩威并施,这才将那帮软骨头的宗亲逼出来,先帝爷对于逃亡在外的李氏宗亲下了诛杀令,对这些人却采取了怀柔策略。
思故高塔就建在东城区,占地面积极广,是那位穿越者皇帝的手笔,据说当日建塔要拆迁东城区的一些房屋,遭到了居住在此的臣属们的一致反对,哪怕如太祖李元齐,也是拿出不少好处,才换得了这块地皮。
叶信芳所读的史书记载,东太祖皇帝登基之后,先是定年号为启元,五年后又莫名其妙的改为思故,大臣本来极力反对这个年号,奈何这位昭朝太祖一意孤行,不止如此,他还从自己的私库中出钱,建造了这座思故高塔。这思故之意,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李元齐的父母亲族大多在战乱中过世,这是思念故亲之意,又有人说李元齐一生风流不羁,这是思念故人之意,且这故人一定是位风华绝代的佳人。
叶信芳却猜测,这思故,也许就是单纯的思念故乡。男人都是非常健忘的生物,白月光或许的确存在,但对于李元齐这样的种马来说,白月光会有一些分量,却不会有这么重的分量。
这座塔高八十九米,一共有二十层,高塔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河”四个大字,颇有气魄,据说是李元齐亲笔。塔内没有供奉佛道神像,而是存放了不少李元齐的雕像、人物画像,另外存放了许多他的遗物,这些遗物本应该陪葬皇陵的,但继位者太宗皇帝遵循李元齐的旧旨,将这些东西全都封存于此,在大昭皇朝建国之后,出于对东朝太祖这位千古一帝的尊敬,没有对塔中情形做出改动。
叶信芳心中腹诽,李元齐这个人真的很自恋,专门造了一座塔来放自己的雕像和旧物。
高塔在前朝时归李家宗室管理,待到今朝,由礼部派遣专人来维护此塔。
现代人也许会觉得旅游景点坑爹,因为收取老贵的门票,但叶信芳穿越之后才发现,古代景点也没有多朴实。
据说收费模式在宋朝时就出现了,但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一直到太祖李元齐这个钱串子上位之后……
思故高塔建成后三十年里,据说整个国朝风调雨顺,没有任何旱涝洪灾,一直到李元齐的儿子东朝太宗皇帝对高塔动了心思,这个不孝子试图将自己的雕像也放进塔内……
东太宗李衡暗戳戳供奉自己雕像后的第二日,京师大地震,思故高塔安然无恙,里面的东西都在震中安然度过,唯独太宗李衡的雕像出了事。
而后再过一月,又传来江南水患的消息,算一算水患开始的日子,恰巧临近存放太宗雕像的日子。
就想跟在亲爹身后装个逼的太宗皇帝心里苦,也不用大臣们苦劝,十分自觉的将自己的雕像移了出来。
闹了这么一出之后,东朝历代皇帝都很乖觉,只用心维护高塔,却不敢随意的变动其中的东西,如此安稳的过了四百年,直到东朝末帝上位之后,这人是个神级败家子外加资深小作精,先是将国库消耗一空,然后就将注意打到了思故高塔之上。
本来这座高塔对外开放底下两层,供百姓参拜,每次收取五文钱的门票钱,普通老百姓咬咬牙也能进来参拜一二,这个价位是李元齐定下的,后人也一直没改,这些门票钱用来支付维护人员的俸禄,这些维护人员就相当于现代的博物馆管理员,但这差事比管理员抢手多了,东朝有个传说,每个高塔维护人员都能一生顺遂,甚至许多著名的名人大家,都曾在高塔干过维护工作。
例如著名的常胜将军杜璟、文人李若、书画家王九成,这些人早年就曾供职于此,将军也没有百战而死,而是难得的寿终正寝,文人也没有一生郁郁不得志,而是高中状元后挂印而去成为大文豪,书画家也没有生前潦倒死后成名这样的常规遭遇,而是一生画作受众人追捧。
而在东朝时,要想成为高塔管理员,经过层层的考试筛选,其程序真的一点不比科举中进士少。
思故高塔这座皇朝的象征,因香火灵验闻名于世,通过低廉的收费模式,自给自足之余,还能给管理高塔的宗室人员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十分合理的管理方式,运行了四百年,虽然中间也出过恶劣的贪腐事件,但整体还说还是健康运转。
后来在败家子手上,先从宗室手中抢了管理权,接着是门票大涨,四百年没有变动的门票,平地起高楼一般涨到一百文,败家子发现提高收费之后,这国家好像也没出什么大事啊,然后就开始花式作死了。
为了进一步开源节流,败家子先是提价,后是裁员,更甚至开放第三层,将原本第三层的太祖遗物移动到第四层,然后最骚气的操作来了。
历史教训告诉败家子不能放雕像,然后他就放画像,将自己的画像放在第三层,作为独立一层单独收费。
当时有多少人参拜第三层不得而知,但最后的东朝江山易主,东朝皇室甚至连放抗之力都没有,部分后人仓皇北顾,跟死狗一样被追得满地图乱窜。
叶信芳几人交了银钱之后,又兴冲冲的买了几束香,门票不贵,但香火价格比许多大寺庙外的都要昂贵。
高塔底层安放的是李元齐的雕像,出于尊敬,几人焚香祷告之后,才细细的打量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像们。
几乎所有雕像里的李元齐头发束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物被雕刻得器宇轩昂、英武不凡,唯独正东方向的那座雕像,长发披散,眺望着远方,雕像上依旧是俊朗的面容,但脸庞上却带着一丝莫名的悲伤。
那雕像的左手左手拿着一张似帕子一般的东西,而看着右手的那个手势。
叶信芳:???
穿越大佬,兰花指什么的真的大丈夫吗?
真是城会玩,饶是如此,叶信芳也能看出,这雕刻之人,应该是名家大师,又下了十分的苦工,不然不会有如此传神的雕像问世。
相比较刘俊彦夫妇俨然如同最虔诚的信徒,病愈不久的宋修之则小脸凝重,看着高大的雕像,满是思索之色。
“为何不拜?”纵使是叶信芳,也随波逐流的朝拜,唯独宋修之未曾参拜。
“他真的那么神吗?若真有神力,为何东朝会覆灭?难道仅仅因为前朝末帝的不孝之举?”宋修之小脸上都是质疑。
“噤声!”刘俊彦立马说道,“修之,不得对东太祖皇帝无礼,他终归是庇佑了东朝数百年安康。”
“信与不信这不重要,既入了他的道场,还是入乡随俗吧。”叶信芳拍了拍小少年的肩膀,补充道:“你可以求他保佑你,下次科考无病无灾。”
宋修之额角抽了抽,气鼓鼓的瞪了叶信芳一眼,还是不情不愿的跪拜起来。
待走上第二层,这一层只安排了蒲团供人跪拜,为了防止画像受损,并未安排香炉之物。
这些画像从第一幅一直到最后一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被李元齐的后人统称为《太祖承天图》,概括了这位太祖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天下大乱□□起事,到承天之命黄袍加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