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婚
朱楧也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在这皇城内,全心全意记挂他的,怕是只有他的母亲了,道:“母亲,最近过的可好?”
郜氏一脸慈祥地说道:“好,好。为娘什么都好,你不必挂念,倒是我听说,你不等陕西行都司兵马齐备便跑到张掖了,你怎可如此孟浪?让为娘好生担心啊。”
害慈母整日担心,朱楧不觉惭愧,道:“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只是众将士为孩儿辛苦守藩,孩儿如何能扔下他们自己在后方享清福啊?”
郜氏摸着朱楧的头,慈爱地说道:“孩子啊,你说的道理娘都懂,可是娘就是不放心你啊,你现在手里有多少兵力?够不够保护你的安全啊?”
朱楧笑着安慰她,道:“母亲请放心吧,孩儿麾下现有五万雄兵,不管是北虏还是西藩,都不敢来惹孩儿。”
郜氏略有一丝宽慰,但还是忍不住想嘱托朱楧,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要记得,万一要是打起仗来,可千万别往前面冲啊,你是王爷,坐在后面指挥就行了。”
朱楧微微笑道:“母亲请放心吧,孩儿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咱们不说这么沉重的话题了,听父皇说你们给孩儿定了一门亲事,是不是真的?”
一提到儿子的婚事,郜氏就喜笑颜开,道:“当然是真的,你父皇还能骗你不成?那姑娘我也见了,当真不错,你将来要好好待她。”
既然父皇和母亲都这么说,那看来自己的未婚妻当真是个不错的女子,谁不愿意娶个好媳妇儿,朱楧十分开心地说道:“是。孩儿谨遵母亲之命。”
郜氏又看了一眼黛奴,见她早已是妇人打扮,料想自己的儿子年轻力壮,怕是早已将这个小丫头收入房中,道:“黛奴这孩子心地善良,你也要好好待她,有她在,为娘就不担心你的饮食起居。”
黛奴一阵感动,哭道:“娘娘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服侍王爷的。”
朱楧在京城里过完了新年,这里到底要比河西热闹繁华多了。但朱楧并不向往这里纸醉金迷的生活,因为这里毕竟不是他的土地,他的土地在河西,他要把那里建成世上最繁华的地方。
正月十六,是钦天监给朱楧选定的大婚的日子,古代的婚姻流程跟现在差不多,分为六步,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明朝藩王娶亲的礼仪与皇太子纳太子妃的礼仪相同,十分的隆重。
朱元璋以洪武二十一年他钦点的状元,时任礼部尚书的任亨泰为傧者,以武定侯郭英为使者,去孙家纳采、问名。
先是老朱下制:奉制纳孙氏女为肃王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
随后使者武定侯郭英到孙继达家中,宣旨为王行纳征礼,并赐给定亲、纳征礼物。孙继达一家设香案跪受。
使者又行册封礼,王妃家除了设香案以外,另设一案,王妃孙云琦拜受。使者奉命赐予发册礼物及催妆礼物。
接下来就是迎亲了,迎亲之前,王妃家人要先行将床帐等物送到王府铺房,亲王在宫中醮戒,王妃在家中醮戒。
迎亲之日,朱楧受老朱之命后,便到王妃家行迎亲礼。老朱好面子,自己的儿子娶亲,排场肯定不会比别人家小。朱楧的迎亲队伍一路上都是吹吹打打,引得无数百姓侧目。
孙家早已经将院子翻修一新,以迎接肃王朱楧。朱楧下舆后,走进孙家大门。在引导官的引导下走进会宴的地方。
孙家后院里,孙继达的妻子赵氏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便知道是朱楧迎亲来了。坦白来说,她的女儿能嫁给王孙,她还是很高兴的,不管是古代的丈母娘还是现在的丈母娘都会看门第,在大明朝还有谁家的门第能高过他们老朱家?
赵氏也知道,女儿嫁过去后,肯定要跟着肃王去河西那个偏远之地,虽然有些不舍,但看到自己的女儿成了堂堂藩王的正妃,赵氏还是很高兴的,道:“肃王来了,你快把衣服穿好,准备出去了。记住娘之前跟你说的话。”
女儿出嫁最舍不得的就是娘亲,更何况孙云琦要嫁到河西那么远的地方,这辈子不知道还能见娘亲几面,忍不住哭了出来,扑到赵氏的怀里,哭道:“娘,女儿舍不得你。”
赵氏的眼睛里也闪出了泪花,抚摸着爱女的头,道:“傻孩子,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你和你妹妹能嫁给藩王做正妃,这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为娘也就知足了。”
孙云琦不说话,仍旧是哭。
这时候,外面的吹打声又喧嚣起来,孙家请的教养嬷嬷掀开帘子,急道:“哎呀,我的大小姐,吉时马上就要到了,还不赶快穿好衣服,别再拖了。”
赵氏也催促孙云琦穿衣,无论什么时候,女子对自己的婚姻都是很憧憬的,孙云琦也不敢误了吉时,当下开始整理衣服,然后下地穿上鞋子,带上冠冕,走出了屋子。
朱楧正在会宴的地方跟孙继达说话,老实说这种场景挺尴尬的,翁婿二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场面略有些尴尬。吉时到了之后,孙继达整理了一下朝服,站起来,道:“臣引导殿下。”说罢,往门外走去。
朱楧忙作了一揖,跟着走出了大门,面向西站着。
孙云琦则穿着大红婚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走进内阁,拐到北面,向南站立。
傧者任亨泰又与主婚者进行了复杂的交流,然后朱楧再次走进内阁,和孙云琦面对面站着。
皇家不兴盖红盖头,孙云琦只是带了一个珠帘,轻轻遮住脸部。没有谁对自己的新媳妇儿不好奇,朱楧偷偷抬眼看了一眼孙云琦,虽然有帘子挡着,但还是能看出她的端庄秀美。
朱楧心头一喜,老朱眼光不错,没坑自己。孙云琦也注意到了朱楧在看她,羞的脸一红,将头低了下去。
郜氏一脸慈祥地说道:“好,好。为娘什么都好,你不必挂念,倒是我听说,你不等陕西行都司兵马齐备便跑到张掖了,你怎可如此孟浪?让为娘好生担心啊。”
害慈母整日担心,朱楧不觉惭愧,道:“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只是众将士为孩儿辛苦守藩,孩儿如何能扔下他们自己在后方享清福啊?”
郜氏摸着朱楧的头,慈爱地说道:“孩子啊,你说的道理娘都懂,可是娘就是不放心你啊,你现在手里有多少兵力?够不够保护你的安全啊?”
朱楧笑着安慰她,道:“母亲请放心吧,孩儿麾下现有五万雄兵,不管是北虏还是西藩,都不敢来惹孩儿。”
郜氏略有一丝宽慰,但还是忍不住想嘱托朱楧,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要记得,万一要是打起仗来,可千万别往前面冲啊,你是王爷,坐在后面指挥就行了。”
朱楧微微笑道:“母亲请放心吧,孩儿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咱们不说这么沉重的话题了,听父皇说你们给孩儿定了一门亲事,是不是真的?”
一提到儿子的婚事,郜氏就喜笑颜开,道:“当然是真的,你父皇还能骗你不成?那姑娘我也见了,当真不错,你将来要好好待她。”
既然父皇和母亲都这么说,那看来自己的未婚妻当真是个不错的女子,谁不愿意娶个好媳妇儿,朱楧十分开心地说道:“是。孩儿谨遵母亲之命。”
郜氏又看了一眼黛奴,见她早已是妇人打扮,料想自己的儿子年轻力壮,怕是早已将这个小丫头收入房中,道:“黛奴这孩子心地善良,你也要好好待她,有她在,为娘就不担心你的饮食起居。”
黛奴一阵感动,哭道:“娘娘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服侍王爷的。”
朱楧在京城里过完了新年,这里到底要比河西热闹繁华多了。但朱楧并不向往这里纸醉金迷的生活,因为这里毕竟不是他的土地,他的土地在河西,他要把那里建成世上最繁华的地方。
正月十六,是钦天监给朱楧选定的大婚的日子,古代的婚姻流程跟现在差不多,分为六步,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明朝藩王娶亲的礼仪与皇太子纳太子妃的礼仪相同,十分的隆重。
朱元璋以洪武二十一年他钦点的状元,时任礼部尚书的任亨泰为傧者,以武定侯郭英为使者,去孙家纳采、问名。
先是老朱下制:奉制纳孙氏女为肃王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
随后使者武定侯郭英到孙继达家中,宣旨为王行纳征礼,并赐给定亲、纳征礼物。孙继达一家设香案跪受。
使者又行册封礼,王妃家除了设香案以外,另设一案,王妃孙云琦拜受。使者奉命赐予发册礼物及催妆礼物。
接下来就是迎亲了,迎亲之前,王妃家人要先行将床帐等物送到王府铺房,亲王在宫中醮戒,王妃在家中醮戒。
迎亲之日,朱楧受老朱之命后,便到王妃家行迎亲礼。老朱好面子,自己的儿子娶亲,排场肯定不会比别人家小。朱楧的迎亲队伍一路上都是吹吹打打,引得无数百姓侧目。
孙家早已经将院子翻修一新,以迎接肃王朱楧。朱楧下舆后,走进孙家大门。在引导官的引导下走进会宴的地方。
孙家后院里,孙继达的妻子赵氏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便知道是朱楧迎亲来了。坦白来说,她的女儿能嫁给王孙,她还是很高兴的,不管是古代的丈母娘还是现在的丈母娘都会看门第,在大明朝还有谁家的门第能高过他们老朱家?
赵氏也知道,女儿嫁过去后,肯定要跟着肃王去河西那个偏远之地,虽然有些不舍,但看到自己的女儿成了堂堂藩王的正妃,赵氏还是很高兴的,道:“肃王来了,你快把衣服穿好,准备出去了。记住娘之前跟你说的话。”
女儿出嫁最舍不得的就是娘亲,更何况孙云琦要嫁到河西那么远的地方,这辈子不知道还能见娘亲几面,忍不住哭了出来,扑到赵氏的怀里,哭道:“娘,女儿舍不得你。”
赵氏的眼睛里也闪出了泪花,抚摸着爱女的头,道:“傻孩子,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你和你妹妹能嫁给藩王做正妃,这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为娘也就知足了。”
孙云琦不说话,仍旧是哭。
这时候,外面的吹打声又喧嚣起来,孙家请的教养嬷嬷掀开帘子,急道:“哎呀,我的大小姐,吉时马上就要到了,还不赶快穿好衣服,别再拖了。”
赵氏也催促孙云琦穿衣,无论什么时候,女子对自己的婚姻都是很憧憬的,孙云琦也不敢误了吉时,当下开始整理衣服,然后下地穿上鞋子,带上冠冕,走出了屋子。
朱楧正在会宴的地方跟孙继达说话,老实说这种场景挺尴尬的,翁婿二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场面略有些尴尬。吉时到了之后,孙继达整理了一下朝服,站起来,道:“臣引导殿下。”说罢,往门外走去。
朱楧忙作了一揖,跟着走出了大门,面向西站着。
孙云琦则穿着大红婚服,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走进内阁,拐到北面,向南站立。
傧者任亨泰又与主婚者进行了复杂的交流,然后朱楧再次走进内阁,和孙云琦面对面站着。
皇家不兴盖红盖头,孙云琦只是带了一个珠帘,轻轻遮住脸部。没有谁对自己的新媳妇儿不好奇,朱楧偷偷抬眼看了一眼孙云琦,虽然有帘子挡着,但还是能看出她的端庄秀美。
朱楧心头一喜,老朱眼光不错,没坑自己。孙云琦也注意到了朱楧在看她,羞的脸一红,将头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