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陈奇瑜之死
陈奇瑜的手,被王欢托着,僵在空中,一直不肯放下去,手指无力却又倔犟的犹自颤抖着指向前方,像一根风中摇摆的芦苇。
“哐啷”一声,陈琨碰翻了药罐,口中大叫着:“大夫、大夫!大人动了!”一边跌跌撞撞的,闯出门外寻郎中去了。
许铁柱站在王欢身后,语带哽咽的悲声道:“陈先生一定是知道大人来了,所以才恢复了一点意识,之前无论我们怎么呼唤,他都没有反应,连药都是撬开嘴灌下去的。”
他又道:“陈先生能抬手都是奇迹,昏迷这么长时间,他从来没有动过哪怕一根手指头。”
王欢端坐凳上,神情悲戚,看着陈奇瑜五味杂全,这个手势,他懂。
陈奇瑜的心里,仍然挂念着大明江山,他拉着王欢的手放在心口,然后又指着北方,用意不言而喻。
这是要拉着王欢托孤啊。
这个孤,不是陈奇瑜的儿孙子辈,而是他心中装着的那一颗忠于明廷、报效国家的忠心。
他要王欢继承他的遗志,今后永远身为大明臣子,为明朝江山奋战一生。
王欢托着陈奇瑜的手,掌心里感受着那一丝微弱的脉搏,不禁长叹,这位被崇祯狠狠从五省总督宝座上赶下来流放千里的名臣,到了烛光暮年,不但不心怀怨恨、徒叹冷暖,反而依然怀着偏执的忠胆,即使在重病之中弥留之际还想着为大明把自己牢牢拴住,王欢的重要,别人不知道,陈奇瑜可是清楚得很。
陈奇瑜的果然快要油尽灯枯,抬手这么一个小动作,纵然在王欢的帮衬下也坚持不了多久,不一会就无力疲软,王欢轻轻把他的手放下来时,仍然能感觉到陈奇瑜还在强撑着想要继续抬手,不过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不认真感受,真的觉察不到。
这是不甘心啊,王欢不答应,他就死不瞑目。
王欢轻轻拍拍他的手,低下头去,靠近陈奇瑜的耳边,缓缓说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你且放心,我王欢发誓,身为汉人,死为汉鬼,一生断然不会做那附庸异族的败类!”
陈奇瑜的眼皮跳了几下,手指微微颤动,仿佛有什么话,梗在喉咙里。
然后他的胸膛深深的起伏,好似一声叹息,无声的他胸间响起。
恰在此时,房门被猛地推开,刚刚冲出去的陈琨,领着一个白胡子郎中风风火火的回来了,那郎中被陈琨拖着手,似被牵着一般半走半跑,衣衫上全是泥泞,狼狈不堪。
王欢从凳子上站起来,把位子让给郎中。
他最后看了一眼两眼紧闭的陈奇瑜一眼,转身走开,迈步到屋外小院中。
院子里西侧种有一丛翠竹,绿意盎然,一座用石头精心堆砌的鱼池修筑在竹子旁边,假山居中,竹叶映衬下的池水里,水波涟涟,有鱼儿游荡,不时浮出水面,溅起涟漪阵阵,灵动的鱼与恬静的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极为怡心的画卷。
空气有些沉闷,王欢抬起头,看了看天。
烈日被一片突如其来的乌云遮蔽,天色昏暗,天上连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在拼了命的鸣叫,隐隐有雷声在远处翻滚。
夏日的暴雨,说来就来啊。
身上闷得很不舒服,王欢扯了扯领口,长吐了一口气。
刚才对陈奇瑜的话,他是斟酌之后,才开口说的。
忠于汉家而不是朱家,收复河山为的是苍生而不是明廷,是王欢的底线,他不可能对一个垂死之人撒谎,也不可能昧着自己的本意发下不切实际的誓言。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看着天上漂浮的黑云,王欢只觉心头堵得慌,有什么东西咯在心头,很不舒服。
明末的书生,平日里吵吵得厉害,看什么都不顺眼,为了一些鸡毛蒜皮般的事情可以将朝堂变成菜市场,把皇帝不当回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将文臣坏事、不知兵事非要装周瑜的恶习发挥得淋漓尽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别人时什么都懂,自己上阵时什么都不懂,大事不会做小事不屑做,所以崇祯临死前痛呼:“文臣皆可杀!”
但又有一些书生,事到临头关键时刻,却表现得无比坚贞,宁死不屈,如何腾蛟如此小肚鸡肠,多次与堵胤锡闹个人矛盾导致大局败坏,可谓能臣也是妄臣,却在兵败被俘后坚决不投降,死在了屠刀下;又如刘宗周,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为人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正直得连清廷都佩服,却因政见不合而不顾大局,上疏弹劾领兵大将拖后腿,同样在明亡后绝食而死。
这些人,不是栋梁之才却是大义之人,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让人又爱又恨。
追求心中的正道和不顾一切的愚忠,是这类人的两大特点。
陈奇瑜同样是这类人物。
王欢的心里,觉得匪夷所思,政见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了心中所谓正道而不顾存亡大局,人家外敌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内讧不休,这样的正道,与自我灭亡何异?
摇摇头,王欢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就听屋中一声哭喊声骤然响起。
“大人!”
“陈先生!”
这是陈琨和许铁柱的声音。
整个院落的气氛随着哭喊顿时无比悲痛起来,王欢心中一颠,立刻明白,陈奇瑜死了。
他挺着一口气,是要见王欢一面,托付自己放不下的心事。
雷声滚到了头顶,乌云压顶的天空,顿时电闪霹雳,绿豆大小的雨滴,说来就来。
噼里啪啦的雨声中,王欢闭上眼睛,站在雨地里,感受着雨滴的冲击,仿佛那一颗颗水滴,能冲去心里的烦恼和悲凉,洗去乱世的铅华。
与陈奇瑜相见的一幕幕,电影回放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明末一代奇人,就此如流星滑落。
陈奇瑜是卢象升的老师,跟名传后世的袁承焕、孙传庭、洪承畴、乃至学生卢象升比起来,他是一个并不那么出彩的悲剧人物,车厢峡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阴霾,与人笑柄,但客观的说,此人一身本事,进士出身跻身武将,能文能武,并不比任何明末名臣差。
能得到他的辅佐,实属幸事,故而他的死去,王欢深深感到失落和痛心。
“哐啷”一声,陈琨碰翻了药罐,口中大叫着:“大夫、大夫!大人动了!”一边跌跌撞撞的,闯出门外寻郎中去了。
许铁柱站在王欢身后,语带哽咽的悲声道:“陈先生一定是知道大人来了,所以才恢复了一点意识,之前无论我们怎么呼唤,他都没有反应,连药都是撬开嘴灌下去的。”
他又道:“陈先生能抬手都是奇迹,昏迷这么长时间,他从来没有动过哪怕一根手指头。”
王欢端坐凳上,神情悲戚,看着陈奇瑜五味杂全,这个手势,他懂。
陈奇瑜的心里,仍然挂念着大明江山,他拉着王欢的手放在心口,然后又指着北方,用意不言而喻。
这是要拉着王欢托孤啊。
这个孤,不是陈奇瑜的儿孙子辈,而是他心中装着的那一颗忠于明廷、报效国家的忠心。
他要王欢继承他的遗志,今后永远身为大明臣子,为明朝江山奋战一生。
王欢托着陈奇瑜的手,掌心里感受着那一丝微弱的脉搏,不禁长叹,这位被崇祯狠狠从五省总督宝座上赶下来流放千里的名臣,到了烛光暮年,不但不心怀怨恨、徒叹冷暖,反而依然怀着偏执的忠胆,即使在重病之中弥留之际还想着为大明把自己牢牢拴住,王欢的重要,别人不知道,陈奇瑜可是清楚得很。
陈奇瑜的果然快要油尽灯枯,抬手这么一个小动作,纵然在王欢的帮衬下也坚持不了多久,不一会就无力疲软,王欢轻轻把他的手放下来时,仍然能感觉到陈奇瑜还在强撑着想要继续抬手,不过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不认真感受,真的觉察不到。
这是不甘心啊,王欢不答应,他就死不瞑目。
王欢轻轻拍拍他的手,低下头去,靠近陈奇瑜的耳边,缓缓说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你且放心,我王欢发誓,身为汉人,死为汉鬼,一生断然不会做那附庸异族的败类!”
陈奇瑜的眼皮跳了几下,手指微微颤动,仿佛有什么话,梗在喉咙里。
然后他的胸膛深深的起伏,好似一声叹息,无声的他胸间响起。
恰在此时,房门被猛地推开,刚刚冲出去的陈琨,领着一个白胡子郎中风风火火的回来了,那郎中被陈琨拖着手,似被牵着一般半走半跑,衣衫上全是泥泞,狼狈不堪。
王欢从凳子上站起来,把位子让给郎中。
他最后看了一眼两眼紧闭的陈奇瑜一眼,转身走开,迈步到屋外小院中。
院子里西侧种有一丛翠竹,绿意盎然,一座用石头精心堆砌的鱼池修筑在竹子旁边,假山居中,竹叶映衬下的池水里,水波涟涟,有鱼儿游荡,不时浮出水面,溅起涟漪阵阵,灵动的鱼与恬静的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极为怡心的画卷。
空气有些沉闷,王欢抬起头,看了看天。
烈日被一片突如其来的乌云遮蔽,天色昏暗,天上连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知了在拼了命的鸣叫,隐隐有雷声在远处翻滚。
夏日的暴雨,说来就来啊。
身上闷得很不舒服,王欢扯了扯领口,长吐了一口气。
刚才对陈奇瑜的话,他是斟酌之后,才开口说的。
忠于汉家而不是朱家,收复河山为的是苍生而不是明廷,是王欢的底线,他不可能对一个垂死之人撒谎,也不可能昧着自己的本意发下不切实际的誓言。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看着天上漂浮的黑云,王欢只觉心头堵得慌,有什么东西咯在心头,很不舒服。
明末的书生,平日里吵吵得厉害,看什么都不顺眼,为了一些鸡毛蒜皮般的事情可以将朝堂变成菜市场,把皇帝不当回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将文臣坏事、不知兵事非要装周瑜的恶习发挥得淋漓尽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别人时什么都懂,自己上阵时什么都不懂,大事不会做小事不屑做,所以崇祯临死前痛呼:“文臣皆可杀!”
但又有一些书生,事到临头关键时刻,却表现得无比坚贞,宁死不屈,如何腾蛟如此小肚鸡肠,多次与堵胤锡闹个人矛盾导致大局败坏,可谓能臣也是妄臣,却在兵败被俘后坚决不投降,死在了屠刀下;又如刘宗周,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为人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正直得连清廷都佩服,却因政见不合而不顾大局,上疏弹劾领兵大将拖后腿,同样在明亡后绝食而死。
这些人,不是栋梁之才却是大义之人,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让人又爱又恨。
追求心中的正道和不顾一切的愚忠,是这类人的两大特点。
陈奇瑜同样是这类人物。
王欢的心里,觉得匪夷所思,政见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了心中所谓正道而不顾存亡大局,人家外敌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内讧不休,这样的正道,与自我灭亡何异?
摇摇头,王欢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就听屋中一声哭喊声骤然响起。
“大人!”
“陈先生!”
这是陈琨和许铁柱的声音。
整个院落的气氛随着哭喊顿时无比悲痛起来,王欢心中一颠,立刻明白,陈奇瑜死了。
他挺着一口气,是要见王欢一面,托付自己放不下的心事。
雷声滚到了头顶,乌云压顶的天空,顿时电闪霹雳,绿豆大小的雨滴,说来就来。
噼里啪啦的雨声中,王欢闭上眼睛,站在雨地里,感受着雨滴的冲击,仿佛那一颗颗水滴,能冲去心里的烦恼和悲凉,洗去乱世的铅华。
与陈奇瑜相见的一幕幕,电影回放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明末一代奇人,就此如流星滑落。
陈奇瑜是卢象升的老师,跟名传后世的袁承焕、孙传庭、洪承畴、乃至学生卢象升比起来,他是一个并不那么出彩的悲剧人物,车厢峡是他一辈子抹不去的阴霾,与人笑柄,但客观的说,此人一身本事,进士出身跻身武将,能文能武,并不比任何明末名臣差。
能得到他的辅佐,实属幸事,故而他的死去,王欢深深感到失落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