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肃再见王休
且不说苏辰在幽州扩军备战,苦练内功,远在长安的西汉朝廷倒是迎来了短暂的宁静。
董卓迁都长安,刘协入主长安未央宫,董卓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防在三辅各地,阻挡关东联军继续西进。
而此时关东联军已经开始商议立刘虞为帝,无暇追击董卓,董卓看到关东联军没有继续追击,便开始耽于享乐。
他在长安城东修筑堡垒居住,又在郿县修筑坞堡,里面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物,并有三十年粮食储备,董卓自己说:“我平定关东后,即雄踞天下,失败了,我也能在守在郿坞活到老。”
而董卓到了长安之后,行事也越发肆无忌惮,有幕僚为了拍马屁,提出董卓可比姜尚(字子牙),可称“尚父”。董卓向百官求教,百官则劝说董卓需要等到平定叛乱,返回雒阳后才能讨论,董卓听从。
某日,董卓要去郿坞,公卿大臣到长安城横门外为其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宴会上的人吓得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却饮食自若。
下属将领如果言语有冒犯董卓的,马上就会当场处死,董卓又以叛逆的罪名诛杀了一些关中旧族。
因为万金堂的铜钱大部分都被苏辰偷出皇宫了,董卓迁都长安之后缺乏银钱使用,于是毁坏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洛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一时间导致长安及三辅地区市场紊乱,物价飞涨。
董卓让司隶校尉刘嚣抓捕“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之人,统统以死刑加没收全部财产的方式惩办,引发了大量的冤案。
初平二年(中兴二年)六月二十三日,长安发生地震,董卓向王允询问应对,王允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董卓非常喜欢车师王侍子,而这位侍子多次犯法,被司隶校尉赵谦抓来判罪斩杀了,董卓非常生气,但是一直很敬畏赵谦,而是把都官从事抓来杀害报复。
十月,太史令望气,汇报说不久会有大臣会被诛杀。董卓害怕预言会应验在自己身上,想起卫尉张温曾与自己不和,便指使他人诬陷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抓到长安的集市上活活鞭死。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忠于汉室的老臣愤慨,派出董卓亲近的越骑校尉伍孚担任刺客,试图刺杀董卓。
行刺当日,伍孚在衣服里藏了一把佩刀去拜见董卓。董卓也不怀疑,亲切接见伍孚。会见结束后,董卓还亲自为伍孚送行,在阁道中,董卓还搂着伍孚的肩膀,十分亲密。伍孚突然抽出佩刀刺向董卓,董卓反应迅速,连退几步,并疾呼周围的卫兵将伍孚制服。
董卓大骂:“你想造反吗?!”
伍孚大声说:“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言罢,当场遇害。
董卓遭遇刺杀之后,对自己的安全看得十分重要,平日里除了让吕布随行护卫之外,也住进了西凉军重重守护的郿邬之中,凡是朝廷大事奏章,都必须送到郿邬让董卓批阅。
司徒王允亦有心刺董,可董卓龟缩在郿邬不出,他又没有帮手,一时间很难成行。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中郎将李肃找到了王允。
李肃在董卓还是护匈奴中郎将的时候就因为苏辰的举荐跟随董卓,这么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他为董卓劝降了吕布,自以为功劳甚大。
可当初汜水关一战,华雄被杀,董卓牵连他,要不是吕布求情,李肃只怕已经命丧黄泉,所以自那之后,他对董卓越来越不满。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只信任他麾下的西凉将领,即便强如吕布也只能担当护卫角色,吕布多次向董卓建议领兵出战关东诸侯,却都被董卓一一拒绝,由此可见,董卓对于非西凉军出身的外人还是诸多不信任。
李肃心中不是没有后悔过,想当初他若是依附苏辰,那他现在至少也是一郡郡守之位,而不是顶着个有名无实的中郎将,须臾度日。
李肃早就关注这些汉室忠臣了,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他的进身之阶,伍孚刺董之后,他奉命协助调查,就发现这背后有王允的影子,他没有去给董卓邀功,而是暗地里找到了王允。
王允对李肃的到访很是诧异,不过却还是以礼相待,奉茶之后问道:“不知李将军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李肃也是个老狐狸,他知道自己若是和盘托出,王允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怀疑他是董卓派来的探子,所以假装叹气般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李某整日里闲着,无所事事,骨头都要发霉了,到王司徒府上讨一杯薄酒喝,司徒该不会吝惜一杯美酒吧?”
“当然不会,李将军能够到访,令王某蓬荜生辉,来人啊,吩咐厨房,今日我要好好款待李将军。”
“那就先行谢过司徒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李肃自那之后经常去王允府上讨酒喝,每一次都有限度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对董卓亏待有功之臣的不满。
而王允对董卓非常恭敬,时常拍他的马屁,董卓也没有丝毫怀疑王允对他的忠心,更何况王允乃是太原王氏子弟,乃是世家中人,也是董卓极力争取的对象。
这一日下朝之后,王允说他有个老家的侄子来长安拜访他,他这个侄子也在九原待过,所以邀请李肃去府中赴宴。
李肃没有多想,欣然前往。
来到王府之后,他赫然发现王允的这个侄子竟然是老熟人:“没想到今日在长安遇见王休公子,多年不见,王休公子别来无恙?”
董卓迁都长安,刘协入主长安未央宫,董卓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防在三辅各地,阻挡关东联军继续西进。
而此时关东联军已经开始商议立刘虞为帝,无暇追击董卓,董卓看到关东联军没有继续追击,便开始耽于享乐。
他在长安城东修筑堡垒居住,又在郿县修筑坞堡,里面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物,并有三十年粮食储备,董卓自己说:“我平定关东后,即雄踞天下,失败了,我也能在守在郿坞活到老。”
而董卓到了长安之后,行事也越发肆无忌惮,有幕僚为了拍马屁,提出董卓可比姜尚(字子牙),可称“尚父”。董卓向百官求教,百官则劝说董卓需要等到平定叛乱,返回雒阳后才能讨论,董卓听从。
某日,董卓要去郿坞,公卿大臣到长安城横门外为其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宴会上的人吓得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却饮食自若。
下属将领如果言语有冒犯董卓的,马上就会当场处死,董卓又以叛逆的罪名诛杀了一些关中旧族。
因为万金堂的铜钱大部分都被苏辰偷出皇宫了,董卓迁都长安之后缺乏银钱使用,于是毁坏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洛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一时间导致长安及三辅地区市场紊乱,物价飞涨。
董卓让司隶校尉刘嚣抓捕“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之人,统统以死刑加没收全部财产的方式惩办,引发了大量的冤案。
初平二年(中兴二年)六月二十三日,长安发生地震,董卓向王允询问应对,王允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董卓非常喜欢车师王侍子,而这位侍子多次犯法,被司隶校尉赵谦抓来判罪斩杀了,董卓非常生气,但是一直很敬畏赵谦,而是把都官从事抓来杀害报复。
十月,太史令望气,汇报说不久会有大臣会被诛杀。董卓害怕预言会应验在自己身上,想起卫尉张温曾与自己不和,便指使他人诬陷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抓到长安的集市上活活鞭死。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忠于汉室的老臣愤慨,派出董卓亲近的越骑校尉伍孚担任刺客,试图刺杀董卓。
行刺当日,伍孚在衣服里藏了一把佩刀去拜见董卓。董卓也不怀疑,亲切接见伍孚。会见结束后,董卓还亲自为伍孚送行,在阁道中,董卓还搂着伍孚的肩膀,十分亲密。伍孚突然抽出佩刀刺向董卓,董卓反应迅速,连退几步,并疾呼周围的卫兵将伍孚制服。
董卓大骂:“你想造反吗?!”
伍孚大声说:“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言罢,当场遇害。
董卓遭遇刺杀之后,对自己的安全看得十分重要,平日里除了让吕布随行护卫之外,也住进了西凉军重重守护的郿邬之中,凡是朝廷大事奏章,都必须送到郿邬让董卓批阅。
司徒王允亦有心刺董,可董卓龟缩在郿邬不出,他又没有帮手,一时间很难成行。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中郎将李肃找到了王允。
李肃在董卓还是护匈奴中郎将的时候就因为苏辰的举荐跟随董卓,这么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他为董卓劝降了吕布,自以为功劳甚大。
可当初汜水关一战,华雄被杀,董卓牵连他,要不是吕布求情,李肃只怕已经命丧黄泉,所以自那之后,他对董卓越来越不满。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只信任他麾下的西凉将领,即便强如吕布也只能担当护卫角色,吕布多次向董卓建议领兵出战关东诸侯,却都被董卓一一拒绝,由此可见,董卓对于非西凉军出身的外人还是诸多不信任。
李肃心中不是没有后悔过,想当初他若是依附苏辰,那他现在至少也是一郡郡守之位,而不是顶着个有名无实的中郎将,须臾度日。
李肃早就关注这些汉室忠臣了,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他的进身之阶,伍孚刺董之后,他奉命协助调查,就发现这背后有王允的影子,他没有去给董卓邀功,而是暗地里找到了王允。
王允对李肃的到访很是诧异,不过却还是以礼相待,奉茶之后问道:“不知李将军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李肃也是个老狐狸,他知道自己若是和盘托出,王允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怀疑他是董卓派来的探子,所以假装叹气般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李某整日里闲着,无所事事,骨头都要发霉了,到王司徒府上讨一杯薄酒喝,司徒该不会吝惜一杯美酒吧?”
“当然不会,李将军能够到访,令王某蓬荜生辉,来人啊,吩咐厨房,今日我要好好款待李将军。”
“那就先行谢过司徒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李肃自那之后经常去王允府上讨酒喝,每一次都有限度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对董卓亏待有功之臣的不满。
而王允对董卓非常恭敬,时常拍他的马屁,董卓也没有丝毫怀疑王允对他的忠心,更何况王允乃是太原王氏子弟,乃是世家中人,也是董卓极力争取的对象。
这一日下朝之后,王允说他有个老家的侄子来长安拜访他,他这个侄子也在九原待过,所以邀请李肃去府中赴宴。
李肃没有多想,欣然前往。
来到王府之后,他赫然发现王允的这个侄子竟然是老熟人:“没想到今日在长安遇见王休公子,多年不见,王休公子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