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收获的时候
  又是一个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自从小站稻的名声打出去之后,一年之内,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二十万亩,八月份收获的时候,足足收获了六十万石稻谷,扣除百姓的口粮,供应天津三十万石,京城十五万石。
  与此同时,稻田又出产了两百多万只稻田鸭,畅销京城,广受百姓欢迎。
  唐毅在小站不到两年的时间,名不见经传的小站,就出现了三样拳头产品,苇席、水稻、鸭子,小站的户口增加了几十倍,变成了一个拥有两三万人的繁华小镇。平心而论,小站能发展起来,还是靠着地里位置,加上土地肥沃,得天独厚。
  不过世人不会在乎这些,他们把功劳都记在唐毅的头上。
  认为唐大人治理地方有法,而且小站的成功,反过头来又证明唐学的正确。小站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吸引着天南海北的读书人前来,尤其是心学士子,更是怀着朝圣的心里,来拜见心目中的偶像。
  唐毅没有什么架子,他隔三差五,就会开课讲课,每一次都有几百人前来,多的时候,甚至上千人。
  看起来人数比不得李贽他们,在东南聚众讲课,一下子就来了几万人,徐阶在京城讲课也有几千人。
  如果知道内情,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前来唐毅这里听课,要经过筛选,要么是阳明学会推荐来的优秀后生,要么就是交通行推荐的金融商业人才,再有就是徐渭王世贞等人荐举的国子监生和年轻翰林,剩下的也是京津等地的士绅名流。
  算起来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下子能聚齐上千人,足见唐毅的号召力。
  这帮人可不是寻常百姓,几句热情鼓舞的话就让他们飘飘然了,你要拿出真东西,要不然人家看着面子来一次,来两次,可不会来第三次,第四次。
  只是唐毅就有本事,让这些人听得如醉如痴,顶礼膜拜,每一次讲课,都有无数人争抢着前来,甚至都必须限制名额,一票难求……
  “还以为是躲清净呢,天天累得要死,干脆回京算了。”王悦影低声抱怨着。
  “还不是时候啊,不过也快了。”唐毅突然笑道:“夫人,刚刚弄出了一样好东西,把平安和平凡叫来,咱们一起去看看景色。”
  王悦影点头,“嗯,让琉莹妹妹也跟着吧,咱们家的两个皮猴子,我一个人可管不来。”王悦影起身去叫人,唐毅看着媳妇的背影,张了张嘴,老脸微红,想不出来说什么……赛马大会之后,唐毅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候,人一安静就容易懈怠,懈怠了就忘了自律,有一次他喝得过了,竟然摸到了琉莹的房中。
  等到第二天醒来,唐毅的脑子还晕乎乎的,他只记得琴声,如怨如诉的琴声……琉莹端着醒酒汤,缓缓走了进来。
  “喝点汤吧。”
  唐毅脸上发烧,闷着头把醒酒汤喝干,琉莹收起了碗,起身到了门口。
  “昨天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弹了一夜的琴。”琉莹大方笑道:“对了,师父,琉璃苑据说被人家超过了,都跌出了京城的前三名,明天我就准备回京,去好好教训那帮饭桶……”
  她还要说下去,突然觉得肩头一紧,一双大手搂住了她。
  啥时间,就好像无数的电流从身体里蹿过,琉莹的身躯变得僵直,不会动弹……
  “傻丫头,都是我这个人演戏久了,竟然自欺欺人起来,来吧,欢迎进入唐家的大门!”
  唐毅用力抱住琉莹,两个人都满心的感慨,为了这一天,两个人都等得太久了。琉莹是个爱惜体面,又十分自尊自贵的女孩子,她认识唐毅比王悦影更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里都被这个人装满了。
  只是琉莹很聪明,她知道两个人身份天差地远,没法成为唐家明媒正娶的夫人,不能得到,又不舍得放手,这些年来,琉莹的心里,其实是很苦,很矛盾的。
  反观唐毅,他也有很多顾忌,比如琉莹的身份,比如王悦影,比如上辈子的观念……不过说到底,就是一个问题!
  “我不会再逃避,该是我的责任,一定会扛起来的!”唐毅的臂膀更加用力了。
  “嗯。”琉莹声音颤抖,用力点头,“老爷,夫人哪……”
  唐毅爽朗一笑,“她还敢造反不成?”
  唐大人说得大气,可一转头,就抱着搓衣板,去找夫人认罪去了。
  ……
  算起来琉莹进入唐家也有一个月了,一家人还没在一起出去过,也不知道会不会习惯?
  唐毅满心疑惑,可是一抬头,王悦影拉着琉莹,一人牵着一个孩子,四个人甜甜蜜蜜,欢声笑语,仿佛他这个当家人才是多余的一般。
  王悦影只是在门口喊了一声,“快点走吧。”
  转身,她们两个拉着平凡先走了,只剩下平安,鬼兮兮地跑进来,抱着唐毅的脖子。
  “爹爹好,平安喜欢爹爹,抱抱……”小家伙张开了双臂。
  唐毅哼了一声,“你个臭小子,是看你娘抱不动你了,才跑我这卖好的!”
  虽然嘴上说着,唐毅还是把儿子抱在怀里,从书房出来,一路到了后院。唐毅在小站的住处,经过了两次扩建,差不多有几十间房子,虽然不算奢华,却十足宽敞干净,后面是专门的马房。
  在院子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东西,上面用苇席覆盖着。
  琉莹好奇之下,和王悦影一起扯去苇席,露出了里面的庐山真面目。
  看过之后,两个人都满脸的失望。
  “还当是什么宝贝儿呢,原来就是马车啊!”
  “马车和马车可不一样,睿智的夫人没有看出不同之处吗?”唐毅笑道.
  “不同,不就是四个轮子吗?路上又不是没有。”王悦影随口说道,唐毅没有多说,拉着她上了马车,琉莹抱着平凡也上去了,两个人并排而坐,中间坐着乖巧的平凡,和他哥不一样,小平凡不声不响,从来都是安安静静,和丫头似的。不过小家伙脑筋却很好,简直堪称天才,刚刚三岁,就能背诵一百多首诗词,唐毅颇为得意。
  安排妻儿坐好,唐毅亲自牵来了两匹高头大马,准备妥当,他抄起鞭子,轻轻一挥儿,马车就启动了,快速向外面跑去。
  王悦影坐在马车上,先是皱了皱眉,随机叹道:“的确有些不同,好像这个马车更平稳了。"
  琉莹点头称是,又走了一会儿,她突然眼前一亮,“姐姐,你注意没有,咱们方才走的是村子里的路,七拐八拐的就出来了,这马车的确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
  这可是唐毅几个月来的辛苦成果,当然这么说有些不要脸,实际上还是有一大帮工匠,大家一起努力,唐毅最多提出一点建议而已。
  自从准备发展马匹,顺理成章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马车!
  在汽车出现之前,马车都是最高效的运载工具,尤其是四轮马车,更是运量大,十分平稳,堪称一大利器,只是在大明却不多见。
  唐毅吸取之前的经验,没有急着指手画脚,他查了一番,结果发现四轮马车中国古已有之,两汉的时候就出现了,甚至更早的春秋战国就有了。
  还记得那幅《清明上河图》吗,唐毅就在上面发现好多四轮马车。
  只不过这些四轮马车,和唐毅设想中的并不一样。
  唐毅让人从京城弄到了一辆大明版的四轮马车,亲自驾驶,走了一圈下来,就明白差别在哪了,没有转向装置,要想转弯,就要绕非常大的一个圈,绕的人都头晕了。而且缺少减震弹簧,遇到了一点不平整,屁股就遭殃了。
  唐毅找来了工匠,交流之后,他们纷纷拍着胸脯保证,都说能做出转向架。
  果然,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有人拿出了成品,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起来,能够灵活转动,而且前轮要比后轮小一圈,十分精巧。
  唐毅又坐上了马车,走了一圈,的确方便多了,可怎么还是有些不舒服,他百思不解,恰巧平安跑来喊老爹吃饭,脱口而出,“拉车的马好小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唐毅仔细看了看,突然恍然大悟,他把平安抱在了怀里,狠狠亲了好几口!
  小家伙帮他解开了一个难题,中国的四轮马车落后,问题不在马车,而在马!
  由于缺少力量足够的挽马,四轮马车即便是做了出来,也没有能拉得动的马。如今大明的街头,四轮马车都是在特定的道路上运行,要求路面宽敞,平坦,没有上坡下坡。体型单薄的马儿才能拉得动。
  因此,四轮马车只能在城里使用,出了城也就玩不转了。
  使用的范围那么点,谁还在四轮马车上下功夫啊!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西方的国家很小,运输距离短,而且地形平坦,又有高大强壮的挽马,发展四轮马车,得天独厚。
  大明可不行,光是漕粮北运,要经过两千里的大运河,期间山川道路,河网交错,有多少困难?要是用马车运输,还不一定累死多少马匹呢!故此选择运河,才是王道!
  发展道路的不同,完全是地理环境和经济需要决定的,根本不需要自卑,甚至是妄自菲薄。
  马匹——最大的困难在唐毅这里根本不是困难。
  很快,能工巧匠就制作出了一辆唐毅心目中的四轮马车,有灵活的转向装置,工匠们甚至耗费功夫,制作出了弹簧。
  四轮马车一下子变得平稳灵活,坐在上面,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王悦影和琉莹兴奋地撩开车帘,看着两旁的风景,一望无际的稻田收获完毕了,只剩下一堆堆的稻草,显示着丰收的成果。
  又走出了一段距离,就看到了马场。
  低矮的山丘,草色微黄,时不时能看到马儿往来,悠闲地吃草。
  唐毅摆着手指头算了算,年初的时候,引入的阿拉伯马,差不多十个月出头,该有结果了!
  “驾!”
  马车飞驰,一口气跑出了十里远,到了马场的外面,离着好远,就有卫兵主动跑了过来,如临大敌的模样。
  “有什么事情吗?”
  “回禀大人,生了,马要生了!”卫兵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满脸得意的笑。
  唐毅同样大喜,让卫兵带路,兴匆匆到了俞大猷的住处,唐毅一家子刚进去,就见俞大猷抱着一匹小马,从外面跑了进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见到唐毅,献宝儿般喊道:“大人快看,这是咱们马场的第一匹小马,快看看,小东西的腿多长啊,长大了保证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