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得授散官
京师官场形势一日三变,让人们一时间目不暇接,镇虏卫送来的献礼首级悉数被确认为真,同时一名程姓千总在兵部侍郎循例接见嘉奖的时候,为自家总兵鸣冤叫屈。
指责高山卫指挥使姚正隆在鞑子围城之际,怯战逃跑,同时又状告大同知府枉为父母之官,有数万灾民投靠而来,他不但不加收留,反而以武力驱逐至阳和卫、镇虏卫一带,在武力驱逐过程中,有难以计数的灾民不是死在瘟疫的魔爪之下,而是死在了大明官军的手中。
而李信实际上是凭借一己之力克服重重困难,击退了来犯之敌,接着又殚精竭虑的应付突然而至的鼠疫,到现在不但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还妥当的安抚了被赶至三卫的灾民。
末了,这位程姓千总伏地痛哭,为自家总兵鸣冤不已,弄的那位兵部右侍郎两手一摊,不知该如何是好。区区一个侍郎在这片浑水面前无能为力,但是李信部下反告大同知府和高山卫指挥使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京师大大小小的每一个角落。
舆论的倒向很一致,在李信尽斩蒙古鞑兵首级的佐证之下,高山卫指挥使曝出李信勾结鞑子意图谋害他的这一论断很难再站住脚,不但匪夷所思,而且也不合乎常理。
退一万步讲,人家以弱胜强斩了林丹汗之弟粆图的功劳实实在在的摆在面上,姚正隆只有一颗丘龚的首级和苍白的口供,很难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
很快皇帝的旨意便传了下来,令司礼监秉笔高时明为钦差前赴大同府调查此事,然后朝廷再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置。可是内阁的票拟连程序还没走完,皇帝的一道中旨又从文华殿送到了仅有两门之隔的内阁大堂。
面对这道中旨,内阁里的行走官员们差点被惊掉了下巴,谁都不敢做主,直接便呈递给了首辅杨嗣昌。杨嗣昌览毕,则大笔一挥直接拟了票。
高时明还是代表大明天子赴大同的钦差,但却多了一项任务,此番赴大同还带着朝廷对李信的封赏。让群臣们瞠目结舌的重点是在封赏的规格,皇帝亲授李信为昭勇将军,并明确职官范围,以总兵一职令军政差遣,同时协助大同知府指挥大同各州县进行防疫,同时有权要求各级文武官员一力配合,并授天子剑以示威信。
此前碍于群臣强大的压力,朱由检虽然超拔李信为三品总兵,但是却没有授予相应官阶的散官。其时,朝廷分置职官和散官。散官明官阶品级,职官明职务差遣,所以不论地方还是朝廷,一个实权官员散官与职官缺一不可。到了明代,这种制度虽有所松动,但授职官者以散官仍旧是皇帝对臣下以示恩遇一种的一种体现,获授散官更是代表了朝廷对其职官功绩的认可。
所以,皇帝即便没有明说自己的意思,但这道中旨已经摆明了告诉群臣,李信是有功无过的。
皇帝的态度因何从摇摆突然变的坚决起来,这让群臣们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据说,当天午时过后,张四知曾单独入宫奏对,整整一个时辰才出来。
莫不是张四知从中起了作用?揣测纷纷的同时,群臣们也都确信了一点,那就是三卫总兵李信的圣眷犹在。皇帝之所以没有取消高时明的调查之旅,那是不好朝令夕改,所以便以授散官的举动昭示对李信的恩宠。最了不得的是,中旨里还赋予了李信一项只能由文官来完成的任务,表面上是协助大同知府治理瘟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子剑是授给李信的,主导此事的也定然是李信。李信分担了大同知府熊开元责任的同时,也分了他的权力。
这道中旨被送进内阁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师官场。皇帝终于还是彻彻底底站在了自己一手超拔的李信一边。这回,刚刚返回内阁,屁股还没坐稳的刘宇亮恐怕又要失宠了。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群臣们幸灾乐祸的同时,京师往西五百余里的一处谷地中,一群没有任何旗帜特征的骑兵如海潮入江一般涌向一支仅有十几人组成的马队。
马队中一名老仆声音带着哭腔,催促着年轻的公子尽速离开。
“公子快走,去白登,老仆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保得公子平安。”
年轻公子正是女扮男装的黄妸,面对数百不表明身份的贼人,却见她脸上丝毫没有女儿家的惊骇之色。
“事已至此,贼人势众,凭你们几个又能拖多久?我哪也不去,就和你们一道!若是图财,许他们便是,未必便是绝路了……”
“公子……”
忽然,背后又传来了阵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之声。老仆连连叹息,竟是连后路都被挡住了。
眨眼的功夫破空之声嗖嗖传来,马队当先立即边有人惨呼倒地。中箭者身上的箭杆极短而又没至腹腔,之露出了尾羽。
“是弩箭!”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弩箭生产保养都极为复杂,可不是普通贼人能装备得上的,通常山贼响马们能有几柄长弓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武器了。这伙人究竟是官是匪?
黄妸心底猛然一沉,贼人们大多求财而少害命,这伙骑兵不由分说,上来就下杀手,显然不应该是山贼响马,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便是自己这些人。
就是眨眼的功夫,又是一轮箭雨之后,对方狂飙而至,她甚至能隐隐听到他们的狂喊之声。
“杀光……一个不留……”
恍然间,黄妸想到了清晨前来送信的黄家家丁,似乎行为颇为奇怪,心中陡然明了,中计了!有人要除她而后快!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后有追兵,前有堵截,黄妸不禁轻出了一口气,再不刻意粗着嗓子,自然吐出清脆的字句,似自言自语一般。
“可惜,答应了李兄的事做不到了……”
马队已然与贼兵交锋,金铁交击之声霍霍传来,这些人技击之术都是顶尖的高手,战阵搏杀却落了下乘,纷纷跌落马下。黄妸智计过人虽不输男儿,却仍旧是女儿之身,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她眼见支撑不住,神色复杂的回望镇虏卫方向,身后马队亦杀到近前,正准备闭目就戮,一张熟悉无比的面庞跃然眼前。
黄妸失笑,又是一阵低语。
“如何都产生幻觉了?”
不由得又多看了一眼,这回倒是真真切切,黄妸猛然一震,失声道:“李兄!如何是你?”一双眸子顿时便浮起了一层水汽,也不知是伤心还是高兴……
来人不是李信还能有谁,战阵之上马速飞快,亦来不及回答,只用惊鸿一瞬的眼神告诉她,我来了!镇虏军自他以下雁翎刀横扫,如狂风一般在黄妸身侧卷过。
这伙贼人显然没料到黄妸一行人竟然还有援兵,而且打的是大明边军的旗号,情知不妙亦不恋战,数声呼啸之后,留下十几具尸体消失在山谷之中。李信救下黄妸等人,目的达到,便不再追赶,任由那伙贼人逃走。
仅仅是片刻功夫就在死生之间走了一遭,黄家商队的骑手们纷纷感慨劫后余生,纷纷拜谢李信等人的救命之恩。
双方下马,李信大剌剌来到黄妸面前,见她眼中似有泪光,便笑道:“如何变哭鼻子小弟了?也不等李信回来再走……眼下灾民纷纷聚众作乱者不计其数……”
黄妸只是低头不语,李信这才发现她脸上竟然挂了几分羞赧之色,这与以往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截然不同,不觉有趣,便想再调侃一番。但瞬间的功夫,她便恢复自然,抬起头来抿嘴一笑。
“这些人不是灾民,他们是冲我来的!”
李信这才注意到贼人们丢下的尸体具具膀大腰圆,可不是那些一脸菜色的啸聚之徒可比,心中猛然一动,嘴上却继续笑道:“小弟又哭又笑,成什么样子……”
黄妸终是敌不过,一跺脚道:“你哪只眼睛看见人家哭过了,说正事……”黄家商队的家丁护卫们,何时见过公子这番作态,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如所料不差,朝廷的钦差高时明几日件便要到了,此人与熊开元蛇鼠一窝,勾结连环,李兄想好了该如何应付吗?”
看到到黄妸一脸认真的样子,李信顿时心生感动,黄妸刚刚生死间走了一圈,居然一脱险便想着自己的安危。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给他的印象颇深,崇祯十一年,在京师的几日,此人一直百般刁难于他,此刻派了这货来,只能让他乱上加乱。
黄妸又道:“李兄人缘怎么这么差,到大同来的几个家伙,好像都对你充满了敌意呢……”说到此处,话锋又是一转,“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高时明此人贪财,同来副使高铿一贯与之不睦……”
李信心下感慨,黄妸不过是一介商人之女,便能对朝中种种变化了若指掌……
指责高山卫指挥使姚正隆在鞑子围城之际,怯战逃跑,同时又状告大同知府枉为父母之官,有数万灾民投靠而来,他不但不加收留,反而以武力驱逐至阳和卫、镇虏卫一带,在武力驱逐过程中,有难以计数的灾民不是死在瘟疫的魔爪之下,而是死在了大明官军的手中。
而李信实际上是凭借一己之力克服重重困难,击退了来犯之敌,接着又殚精竭虑的应付突然而至的鼠疫,到现在不但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还妥当的安抚了被赶至三卫的灾民。
末了,这位程姓千总伏地痛哭,为自家总兵鸣冤不已,弄的那位兵部右侍郎两手一摊,不知该如何是好。区区一个侍郎在这片浑水面前无能为力,但是李信部下反告大同知府和高山卫指挥使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京师大大小小的每一个角落。
舆论的倒向很一致,在李信尽斩蒙古鞑兵首级的佐证之下,高山卫指挥使曝出李信勾结鞑子意图谋害他的这一论断很难再站住脚,不但匪夷所思,而且也不合乎常理。
退一万步讲,人家以弱胜强斩了林丹汗之弟粆图的功劳实实在在的摆在面上,姚正隆只有一颗丘龚的首级和苍白的口供,很难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
很快皇帝的旨意便传了下来,令司礼监秉笔高时明为钦差前赴大同府调查此事,然后朝廷再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置。可是内阁的票拟连程序还没走完,皇帝的一道中旨又从文华殿送到了仅有两门之隔的内阁大堂。
面对这道中旨,内阁里的行走官员们差点被惊掉了下巴,谁都不敢做主,直接便呈递给了首辅杨嗣昌。杨嗣昌览毕,则大笔一挥直接拟了票。
高时明还是代表大明天子赴大同的钦差,但却多了一项任务,此番赴大同还带着朝廷对李信的封赏。让群臣们瞠目结舌的重点是在封赏的规格,皇帝亲授李信为昭勇将军,并明确职官范围,以总兵一职令军政差遣,同时协助大同知府指挥大同各州县进行防疫,同时有权要求各级文武官员一力配合,并授天子剑以示威信。
此前碍于群臣强大的压力,朱由检虽然超拔李信为三品总兵,但是却没有授予相应官阶的散官。其时,朝廷分置职官和散官。散官明官阶品级,职官明职务差遣,所以不论地方还是朝廷,一个实权官员散官与职官缺一不可。到了明代,这种制度虽有所松动,但授职官者以散官仍旧是皇帝对臣下以示恩遇一种的一种体现,获授散官更是代表了朝廷对其职官功绩的认可。
所以,皇帝即便没有明说自己的意思,但这道中旨已经摆明了告诉群臣,李信是有功无过的。
皇帝的态度因何从摇摆突然变的坚决起来,这让群臣们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据说,当天午时过后,张四知曾单独入宫奏对,整整一个时辰才出来。
莫不是张四知从中起了作用?揣测纷纷的同时,群臣们也都确信了一点,那就是三卫总兵李信的圣眷犹在。皇帝之所以没有取消高时明的调查之旅,那是不好朝令夕改,所以便以授散官的举动昭示对李信的恩宠。最了不得的是,中旨里还赋予了李信一项只能由文官来完成的任务,表面上是协助大同知府治理瘟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子剑是授给李信的,主导此事的也定然是李信。李信分担了大同知府熊开元责任的同时,也分了他的权力。
这道中旨被送进内阁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师官场。皇帝终于还是彻彻底底站在了自己一手超拔的李信一边。这回,刚刚返回内阁,屁股还没坐稳的刘宇亮恐怕又要失宠了。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群臣们幸灾乐祸的同时,京师往西五百余里的一处谷地中,一群没有任何旗帜特征的骑兵如海潮入江一般涌向一支仅有十几人组成的马队。
马队中一名老仆声音带着哭腔,催促着年轻的公子尽速离开。
“公子快走,去白登,老仆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保得公子平安。”
年轻公子正是女扮男装的黄妸,面对数百不表明身份的贼人,却见她脸上丝毫没有女儿家的惊骇之色。
“事已至此,贼人势众,凭你们几个又能拖多久?我哪也不去,就和你们一道!若是图财,许他们便是,未必便是绝路了……”
“公子……”
忽然,背后又传来了阵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之声。老仆连连叹息,竟是连后路都被挡住了。
眨眼的功夫破空之声嗖嗖传来,马队当先立即边有人惨呼倒地。中箭者身上的箭杆极短而又没至腹腔,之露出了尾羽。
“是弩箭!”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弩箭生产保养都极为复杂,可不是普通贼人能装备得上的,通常山贼响马们能有几柄长弓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武器了。这伙人究竟是官是匪?
黄妸心底猛然一沉,贼人们大多求财而少害命,这伙骑兵不由分说,上来就下杀手,显然不应该是山贼响马,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便是自己这些人。
就是眨眼的功夫,又是一轮箭雨之后,对方狂飙而至,她甚至能隐隐听到他们的狂喊之声。
“杀光……一个不留……”
恍然间,黄妸想到了清晨前来送信的黄家家丁,似乎行为颇为奇怪,心中陡然明了,中计了!有人要除她而后快!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后有追兵,前有堵截,黄妸不禁轻出了一口气,再不刻意粗着嗓子,自然吐出清脆的字句,似自言自语一般。
“可惜,答应了李兄的事做不到了……”
马队已然与贼兵交锋,金铁交击之声霍霍传来,这些人技击之术都是顶尖的高手,战阵搏杀却落了下乘,纷纷跌落马下。黄妸智计过人虽不输男儿,却仍旧是女儿之身,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她眼见支撑不住,神色复杂的回望镇虏卫方向,身后马队亦杀到近前,正准备闭目就戮,一张熟悉无比的面庞跃然眼前。
黄妸失笑,又是一阵低语。
“如何都产生幻觉了?”
不由得又多看了一眼,这回倒是真真切切,黄妸猛然一震,失声道:“李兄!如何是你?”一双眸子顿时便浮起了一层水汽,也不知是伤心还是高兴……
来人不是李信还能有谁,战阵之上马速飞快,亦来不及回答,只用惊鸿一瞬的眼神告诉她,我来了!镇虏军自他以下雁翎刀横扫,如狂风一般在黄妸身侧卷过。
这伙贼人显然没料到黄妸一行人竟然还有援兵,而且打的是大明边军的旗号,情知不妙亦不恋战,数声呼啸之后,留下十几具尸体消失在山谷之中。李信救下黄妸等人,目的达到,便不再追赶,任由那伙贼人逃走。
仅仅是片刻功夫就在死生之间走了一遭,黄家商队的骑手们纷纷感慨劫后余生,纷纷拜谢李信等人的救命之恩。
双方下马,李信大剌剌来到黄妸面前,见她眼中似有泪光,便笑道:“如何变哭鼻子小弟了?也不等李信回来再走……眼下灾民纷纷聚众作乱者不计其数……”
黄妸只是低头不语,李信这才发现她脸上竟然挂了几分羞赧之色,这与以往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截然不同,不觉有趣,便想再调侃一番。但瞬间的功夫,她便恢复自然,抬起头来抿嘴一笑。
“这些人不是灾民,他们是冲我来的!”
李信这才注意到贼人们丢下的尸体具具膀大腰圆,可不是那些一脸菜色的啸聚之徒可比,心中猛然一动,嘴上却继续笑道:“小弟又哭又笑,成什么样子……”
黄妸终是敌不过,一跺脚道:“你哪只眼睛看见人家哭过了,说正事……”黄家商队的家丁护卫们,何时见过公子这番作态,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如所料不差,朝廷的钦差高时明几日件便要到了,此人与熊开元蛇鼠一窝,勾结连环,李兄想好了该如何应付吗?”
看到到黄妸一脸认真的样子,李信顿时心生感动,黄妸刚刚生死间走了一圈,居然一脱险便想着自己的安危。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给他的印象颇深,崇祯十一年,在京师的几日,此人一直百般刁难于他,此刻派了这货来,只能让他乱上加乱。
黄妸又道:“李兄人缘怎么这么差,到大同来的几个家伙,好像都对你充满了敌意呢……”说到此处,话锋又是一转,“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高时明此人贪财,同来副使高铿一贯与之不睦……”
李信心下感慨,黄妸不过是一介商人之女,便能对朝中种种变化了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