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杨鸿只是笑笑,从秋吟手里拿过扇子,又道:“你去炖些冰糖雪梨银耳汤来,不好总让雁回喝薄荷水。”
秋吟便去炖银耳汤去了。
杨鸿给妹妹轻轻打起扇子。看杨雁回重又兴致缺缺的拿起了针线,一时有些不忍,轻声问道:“雁回,你怪不怪大哥让你学着做这些?”
杨雁回一边低头做绣活,一边头也不抬道:“大哥这是教我学好呢,女红学好了,也能博世人两声好不是?”
她这话模棱两可,也不知道是讽刺,还是真心,杨鸿反倒怔住,不知该如何回话了。
杨雁回半天听不见声响,也不见身旁的扇子动,便抬头去看杨鸿。见他如此,不由笑道:“我知道大哥疼我,大哥让我做的事,定是为着我好的,我又怎会不知好歹,怨怪大哥呢?”
杨鸿这才笑了笑,又小心翼翼问道:“雁回,娘把昨儿个晚上的事,都告诉你了吧?”
杨雁回看大哥清亮的眸子里,似是有愧疚之色,想了一想,便噗嗤笑了,又压低声音道:“大哥,我觉得你昨夜劝爹娘的话很好,我很欢喜你那样说。我见多了自私自利,为着自己的贪欲坑害别人的人。大哥能如此,我只有佩服的。更何况,我巴不得秀云姐和离了才好。那文正龙便是有回头的一天,也不值得原宥。”
杨鸿这才算将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
杨雁回心中不由一暖。她白白得来的这位大哥,真真是将小妹当至宝一样呵护。
说起来,连她这个名字,还是他给取的呢。
闵氏曾对她说起她幼年的事。据说,杨鹤才生下来不久,就讨了大哥的嫌。杨鸿跟小大人似的对父母告状,直说弟弟太淘气,已是顽劣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到了闵氏怀雁回时,杨鸿便说,弟弟太淘气、太顽劣,还是妹妹好,让娘再生个妹妹。
闵氏果真给他生了个妹妹,杨鸿十分宝贝。可是没想到,这个妹妹比弟弟还要淘气、顽劣。可是杨鸿一点也不嫌妹妹,还是十分宝贝她。
杨雁回刚出生那几年,是没有名字的。家里人最初不过是“丑儿”啊“妮儿”啊的叫她。村里很多小闺女,都是被人叫着这样的小名长大的。
有一年,正逢着春暖花开的时节,杨鸿说,去岁腊月时,妹妹都过了四岁生辰了,也该有个像样的名字才好。
杨崎只当这是儿子无心的一句话,便随口问道:“那你说咱家丑儿叫个什么名儿好呢?”
杨鸿抬着小脑袋想了一想,只见蓝汪汪的天空上,白云悠然,大雁北归。他便指着群雁说:“就叫雁回吧。”
雁回?杨崎道:“这个名儿听着倒是不难听,也正和了鸟字辈,那就这么叫吧。”
从此,杨家的小丑儿才算是有大名了。
杨雁回如今想想,甚是感激大哥哥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儿,没让自己被随便塞个桃花、梨花、杏花、三丫之类的名儿,从小叫到大。
现如今,她还是很感激杨鸿。
这世道,女儿家命贱。便是养尊处优的高门小姐,往往也难逃被父兄当做棋子的命运。就是金尊玉贵的公主,还有被远嫁和亲的。政治联姻更是寻常事。
杨鸿看似让她吃亏了,实则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压根没动过借着这个漂亮妹子攀高门的心思。若他有那么一丝丝想法,也不会应庄大爷应得那么痛快,还反过来说服心存顾虑的父母幼弟。
他虽擅自替她做了两回主张,但还不是小心翼翼来哄她开心了?生怕她有一丝丝不高兴了。
只听杨鸿又笑道:“你才多大,话说得好像历尽沧桑。”
杨雁回便道:“不用历尽沧桑。我只看看杜家,看看大伯家,再看看镇日里为了谁养老娘争来吵去的二狗家和三剩家,便知晓这些道理了。”
杨鸿打量妹妹一眼。明明她伤好后,平日里也是活泼泼的讨人喜欢,可如今安安静静坐在这里刺绣,怎么就不像以前的那个雁回了呢?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杨鸿脑海里,忽然便跳出这么一句话,虽然这话出自兵法。
杨雁回忽又朝他调皮的眨眨眼,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大哥,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学刺绣,娘再去秦府时,我也会跟着过去,我会讨秦家老太太欢心的。”
杨鸿给她一语道破心思,忽然间就跟个害了羞的大姑娘一般红了脸。
是的,他不甘心终老乡野,他要居庙堂之高,施展一番抱负!
可是除了一个天生就适合读书的头脑和勤奋好读之外,他什么助力都没有。
若是能跟秦家的老太太说上话,日后虽然未必有用,但总好过连个话都说不上。是以,他才想着法儿劝父亲同意母亲接了这差事。
只是要靠着母亲辛勤刺绣换来这么一点点微乎其微,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借得上的助力,他颇觉不好意思。
杨雁回看他如此,便笑道:“大哥不必觉得不好意思。《礼记·大学》里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志向是好事。我做妹妹的,自当全力助你。”顺便,也帮自己。
杨鸿又怔住了。这真的是他的妹妹吗?这是杨雁回能说出来的话吗?
杨雁回却是心道,若是爹娘和二哥有什么心愿,她也会全力助他们的。
她白白得了人家这么多疼爱,心中有愧,却又不敢将实情相告,唯有以真心相待,方不负了这一世亲缘。
作者有话要说: 有妹子说女主思想好前卫。
这还是愿意留评的妹子说的,不愿意留评的妹子里,说不定也有很多这么想的。
那杨雁回到底算不算前卫呢?
先谈一谈杨雁回想有一份职业的想法。
古代也有工作养家的女性。比如卓文君当垆卖酒~~ 水浒传中的王婆还开茶坊,做媒婆、接生婆呢。明清古典小说里,女子谋生养家的挺多,卖豆腐花的,卖茶叶蛋的,卖花的。《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姐妹俩养家的“职业”更无语。竟然被后母逼着出去乞讨,赚钱养家。多可怜哪。跟现在的丐帮里的小孩子似的……
杨雁回只是想在工作的基础上,找一个既赚钱又受世人尊敬的体面职业而已嘛~
再说杨雁回的平等思想。
众生平等,本就是古时佛家就有的说法了。虽然跟现在的众生平等不能算一个意思,但也是一种启发。而且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印度是种姓制度(貌似现在依然存在),各个种姓之间地位相差悬殊。释迦摩尼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才提出的众生平等。
其实,人类从等级森严的古代就开始追求平等了,只不过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实现。
所以,杨雁回有这样的想法,不能算多么奇葩吧?
另外,女主好歹死过一次了,死了一次才晓得,她身份再高贵,也一样的人死如灯灭。
在生死面前,身份地位算根毛。你是小姐有本事你别跟下人一样生老病死。
作者个人觉得,杨雁回这些想法,是从一个被洗脑十几年的贵族大小姐,慢慢向平民的思想靠拢而已。
毕竟古代贵族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似乎还是“正常”现象。指路→_→《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看看出身仕宦小姐的妙玉是怎么对刘姥姥的。
但是劳动人民之间,并不是互相看不起的,不然大家别过日子了,天天互相讽刺吧。当然劳动人民也有看不起的人,比如娼妓、戏子之类。
即使如此,也有例外。
《卖油郎独占花魁》里的男主人公并没有看不起妓女莘瑶琴,反而将她视为天仙,十分爱慕她尊敬她。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作者冯梦龙是真实存在的。写出这样的故事,就足以说明冯梦龙的思想了。
事实上,冯梦龙本身就有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
冯梦龙受李卓吾影响很深。
李卓吾是个儒学“异端”,根本不讲存天理灭人欲。李卓吾不仅承认个人私欲,他还说,“天尽世道以交”,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
并且,李卓吾十分推崇《西厢记》《水浒传》,认为是古今至文。
另外,李卓吾先生还是妇女之友,他提倡婚姻自由,反对歧视妇女。
深的就不谈了,再谈就要扯到明中晚期的思想解放和儒学流派了。
李卓吾、冯梦龙等人,在当世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李卓吾讲学,听众动辄相聚数千人,而且请注意——其中不分男女老幼!
他们的思想未必被统治阶级和当世的主流承认,但不管怎么说,肯定也是相当有存在感的。
本文的故事背景,大致类似明清,更偏向明,但有很多粮食谷物和职业,是清朝才出现或者普及的。
当然这些都不能深究,深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错误,跟明清时期对不上。
所以,杨雁回的种种思想,应该是比较大胆的,但还称不上多么前卫。而且她的离奇身世决定了,她的思想确实会和整个故事所处的大背景格格不入。
作者认为,杨雁回有这些想法,至少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这都是作者自认为的。根据“作者已死”理论,作者我自己也管不着读者的想法tot
☆、婉转相劝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读着上章好累,于是就把上章拆分成两章了。本章原是上一章的后半章,被我略作修改后重发。看过的就不用重复了。
“雁回。”门外有人柔声唤了杨雁回的名字。
却是庄秀云母女来了。此时的庄秀云已是憔悴不堪,半分不见往日的明媚鲜妍。
村里的媳妇们嘴快,才半天不到的工夫,杨雁回再次被摔伤的事就传遍了全村。庄氏母女听说此事后,便赶来看雁回。
秀云进得杨雁回屋中时,眼睛还是红的,显是刚刚才哭过。看来她已在闵氏那里,听到了那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杨鸿和杨雁回这边,却是一点声儿也没听到,可见她是怎样克制自己的。
杨雁回忙招呼她母女二人坐下,杨鸿很识趣的退开床边,起身问庄大娘好。
庄秀云坐到绣床边上,瞧着雁回的模样,甚是心疼,蹙眉道:“怎么这么不小心?都怪杨鹤那个混小子。”
杨雁回好似没看到她眼角的泪痕,只是笑道:“又不是什么大伤,如今二哥都快成全家的罪人了。爹娘教训过了不算,于妈妈、何妈妈也说了他。如今姐姐也要说他。我看他改明儿都不敢出街门了。村里的长辈见到了,还不都得训他一顿才好。”
庄氏母女没心情说笑,听杨雁回故意说俏皮话,都只是应景的咧咧唇角。
杨雁回见她二人如此,一个想法从心头转过,便又道:“秀云姐,我今儿个才又去上学,便听到了一宗趣事,我给你说说吧。”
庄秀云温声笑道:“往常都是你缠着我说故事,现在你到有故事给我讲讲了?”
因怜她受了伤,庄秀云虽然兴致缺缺,但还是依着她道:“那你也给我们说说。”
杨雁回便装模作样讲了起来:“说是前些日子,京里有个独自出远门做生意的人,在回家的船上,竟发现他的娘子与人通奸。”
庄秀云奇道:“不是说独自出远门么?这是如何发现的?”
杨雁回便解释道:“那生意人在船上结识了个友人,二人把盏言欢。那友人便在酒后向这个生意人说,他在京里认识了一个独守空房的小媳妇,自己如何如何的爱那小媳妇,那小媳妇也愿同自己一同逃去。只是自己还没有安排好落脚之处,便让那小媳妇再等等。他回乡选好了落脚之处,再悄悄来接那小媳妇一同逃去。生意人原本只当个笑话听,结果那友人酒后发热,便解了外衣,露出里头的汗衫。那生意人一看,这不是自己的汗衫么?方知友人口中的小媳妇是他的娘子。”
庄秀云母女都被这事给吓到了。
庄秀云心中一紧,问道:“那……那后来呢?那生意人岂不是要将她的娘子打个半死?”
打个半死还不算,只怕还要开祠堂审那女子,当着族人的面再拷打她。最后不是将她沉塘,就是要逼她自尽。
哎,如此耐不住寂寞,与人通奸还被丈夫发现,能有什么好下场?
杨雁回便摇了摇头,故作高深道:“若是如你说的那般,这也就不算是一宗有趣的新鲜事了。奇就奇在,那生意人回家后,只是哄着他娘子回娘家住几日,却又悄悄留了一封休书给了送他娘子回岳家的婆子,让婆子将休书交给了他的岳父岳母。就这么悄悄的休了妻。”
庄秀云呆了半晌,这才轻声道:“如此……也算厚道了。没有将他娘子做的丑事张扬出去,也算是给双方留了面子。那小媳妇好糊涂呀。这样好的丈夫,却不知珍惜。”
杨雁回却道:“倒是那个男人觉得自己不好,贪图蝇头小利,撇下娘子在家,独自出门那许多日子。”
庄秀云听了这话,一个没忍住,扑簌簌落了一串眼泪下来。
想想人家的丈夫,再想想她自己的丈夫……
刚成婚时,文正龙待她温柔宠溺,甜言蜜语说了一箩筐,她还满心以为自己掉进了福窝。可是没想到,他变心变得那样快……
秋吟便去炖银耳汤去了。
杨鸿给妹妹轻轻打起扇子。看杨雁回重又兴致缺缺的拿起了针线,一时有些不忍,轻声问道:“雁回,你怪不怪大哥让你学着做这些?”
杨雁回一边低头做绣活,一边头也不抬道:“大哥这是教我学好呢,女红学好了,也能博世人两声好不是?”
她这话模棱两可,也不知道是讽刺,还是真心,杨鸿反倒怔住,不知该如何回话了。
杨雁回半天听不见声响,也不见身旁的扇子动,便抬头去看杨鸿。见他如此,不由笑道:“我知道大哥疼我,大哥让我做的事,定是为着我好的,我又怎会不知好歹,怨怪大哥呢?”
杨鸿这才笑了笑,又小心翼翼问道:“雁回,娘把昨儿个晚上的事,都告诉你了吧?”
杨雁回看大哥清亮的眸子里,似是有愧疚之色,想了一想,便噗嗤笑了,又压低声音道:“大哥,我觉得你昨夜劝爹娘的话很好,我很欢喜你那样说。我见多了自私自利,为着自己的贪欲坑害别人的人。大哥能如此,我只有佩服的。更何况,我巴不得秀云姐和离了才好。那文正龙便是有回头的一天,也不值得原宥。”
杨鸿这才算将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
杨雁回心中不由一暖。她白白得来的这位大哥,真真是将小妹当至宝一样呵护。
说起来,连她这个名字,还是他给取的呢。
闵氏曾对她说起她幼年的事。据说,杨鹤才生下来不久,就讨了大哥的嫌。杨鸿跟小大人似的对父母告状,直说弟弟太淘气,已是顽劣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到了闵氏怀雁回时,杨鸿便说,弟弟太淘气、太顽劣,还是妹妹好,让娘再生个妹妹。
闵氏果真给他生了个妹妹,杨鸿十分宝贝。可是没想到,这个妹妹比弟弟还要淘气、顽劣。可是杨鸿一点也不嫌妹妹,还是十分宝贝她。
杨雁回刚出生那几年,是没有名字的。家里人最初不过是“丑儿”啊“妮儿”啊的叫她。村里很多小闺女,都是被人叫着这样的小名长大的。
有一年,正逢着春暖花开的时节,杨鸿说,去岁腊月时,妹妹都过了四岁生辰了,也该有个像样的名字才好。
杨崎只当这是儿子无心的一句话,便随口问道:“那你说咱家丑儿叫个什么名儿好呢?”
杨鸿抬着小脑袋想了一想,只见蓝汪汪的天空上,白云悠然,大雁北归。他便指着群雁说:“就叫雁回吧。”
雁回?杨崎道:“这个名儿听着倒是不难听,也正和了鸟字辈,那就这么叫吧。”
从此,杨家的小丑儿才算是有大名了。
杨雁回如今想想,甚是感激大哥哥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儿,没让自己被随便塞个桃花、梨花、杏花、三丫之类的名儿,从小叫到大。
现如今,她还是很感激杨鸿。
这世道,女儿家命贱。便是养尊处优的高门小姐,往往也难逃被父兄当做棋子的命运。就是金尊玉贵的公主,还有被远嫁和亲的。政治联姻更是寻常事。
杨鸿看似让她吃亏了,实则他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压根没动过借着这个漂亮妹子攀高门的心思。若他有那么一丝丝想法,也不会应庄大爷应得那么痛快,还反过来说服心存顾虑的父母幼弟。
他虽擅自替她做了两回主张,但还不是小心翼翼来哄她开心了?生怕她有一丝丝不高兴了。
只听杨鸿又笑道:“你才多大,话说得好像历尽沧桑。”
杨雁回便道:“不用历尽沧桑。我只看看杜家,看看大伯家,再看看镇日里为了谁养老娘争来吵去的二狗家和三剩家,便知晓这些道理了。”
杨鸿打量妹妹一眼。明明她伤好后,平日里也是活泼泼的讨人喜欢,可如今安安静静坐在这里刺绣,怎么就不像以前的那个雁回了呢?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杨鸿脑海里,忽然便跳出这么一句话,虽然这话出自兵法。
杨雁回忽又朝他调皮的眨眨眼,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大哥,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学刺绣,娘再去秦府时,我也会跟着过去,我会讨秦家老太太欢心的。”
杨鸿给她一语道破心思,忽然间就跟个害了羞的大姑娘一般红了脸。
是的,他不甘心终老乡野,他要居庙堂之高,施展一番抱负!
可是除了一个天生就适合读书的头脑和勤奋好读之外,他什么助力都没有。
若是能跟秦家的老太太说上话,日后虽然未必有用,但总好过连个话都说不上。是以,他才想着法儿劝父亲同意母亲接了这差事。
只是要靠着母亲辛勤刺绣换来这么一点点微乎其微,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借得上的助力,他颇觉不好意思。
杨雁回看他如此,便笑道:“大哥不必觉得不好意思。《礼记·大学》里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志向是好事。我做妹妹的,自当全力助你。”顺便,也帮自己。
杨鸿又怔住了。这真的是他的妹妹吗?这是杨雁回能说出来的话吗?
杨雁回却是心道,若是爹娘和二哥有什么心愿,她也会全力助他们的。
她白白得了人家这么多疼爱,心中有愧,却又不敢将实情相告,唯有以真心相待,方不负了这一世亲缘。
作者有话要说: 有妹子说女主思想好前卫。
这还是愿意留评的妹子说的,不愿意留评的妹子里,说不定也有很多这么想的。
那杨雁回到底算不算前卫呢?
先谈一谈杨雁回想有一份职业的想法。
古代也有工作养家的女性。比如卓文君当垆卖酒~~ 水浒传中的王婆还开茶坊,做媒婆、接生婆呢。明清古典小说里,女子谋生养家的挺多,卖豆腐花的,卖茶叶蛋的,卖花的。《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姐妹俩养家的“职业”更无语。竟然被后母逼着出去乞讨,赚钱养家。多可怜哪。跟现在的丐帮里的小孩子似的……
杨雁回只是想在工作的基础上,找一个既赚钱又受世人尊敬的体面职业而已嘛~
再说杨雁回的平等思想。
众生平等,本就是古时佛家就有的说法了。虽然跟现在的众生平等不能算一个意思,但也是一种启发。而且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印度是种姓制度(貌似现在依然存在),各个种姓之间地位相差悬殊。释迦摩尼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才提出的众生平等。
其实,人类从等级森严的古代就开始追求平等了,只不过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实现。
所以,杨雁回有这样的想法,不能算多么奇葩吧?
另外,女主好歹死过一次了,死了一次才晓得,她身份再高贵,也一样的人死如灯灭。
在生死面前,身份地位算根毛。你是小姐有本事你别跟下人一样生老病死。
作者个人觉得,杨雁回这些想法,是从一个被洗脑十几年的贵族大小姐,慢慢向平民的思想靠拢而已。
毕竟古代贵族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似乎还是“正常”现象。指路→_→《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看看出身仕宦小姐的妙玉是怎么对刘姥姥的。
但是劳动人民之间,并不是互相看不起的,不然大家别过日子了,天天互相讽刺吧。当然劳动人民也有看不起的人,比如娼妓、戏子之类。
即使如此,也有例外。
《卖油郎独占花魁》里的男主人公并没有看不起妓女莘瑶琴,反而将她视为天仙,十分爱慕她尊敬她。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作者冯梦龙是真实存在的。写出这样的故事,就足以说明冯梦龙的思想了。
事实上,冯梦龙本身就有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
冯梦龙受李卓吾影响很深。
李卓吾是个儒学“异端”,根本不讲存天理灭人欲。李卓吾不仅承认个人私欲,他还说,“天尽世道以交”,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
并且,李卓吾十分推崇《西厢记》《水浒传》,认为是古今至文。
另外,李卓吾先生还是妇女之友,他提倡婚姻自由,反对歧视妇女。
深的就不谈了,再谈就要扯到明中晚期的思想解放和儒学流派了。
李卓吾、冯梦龙等人,在当世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李卓吾讲学,听众动辄相聚数千人,而且请注意——其中不分男女老幼!
他们的思想未必被统治阶级和当世的主流承认,但不管怎么说,肯定也是相当有存在感的。
本文的故事背景,大致类似明清,更偏向明,但有很多粮食谷物和职业,是清朝才出现或者普及的。
当然这些都不能深究,深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错误,跟明清时期对不上。
所以,杨雁回的种种思想,应该是比较大胆的,但还称不上多么前卫。而且她的离奇身世决定了,她的思想确实会和整个故事所处的大背景格格不入。
作者认为,杨雁回有这些想法,至少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这都是作者自认为的。根据“作者已死”理论,作者我自己也管不着读者的想法tot
☆、婉转相劝
作者有话要说: 我自己读着上章好累,于是就把上章拆分成两章了。本章原是上一章的后半章,被我略作修改后重发。看过的就不用重复了。
“雁回。”门外有人柔声唤了杨雁回的名字。
却是庄秀云母女来了。此时的庄秀云已是憔悴不堪,半分不见往日的明媚鲜妍。
村里的媳妇们嘴快,才半天不到的工夫,杨雁回再次被摔伤的事就传遍了全村。庄氏母女听说此事后,便赶来看雁回。
秀云进得杨雁回屋中时,眼睛还是红的,显是刚刚才哭过。看来她已在闵氏那里,听到了那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杨鸿和杨雁回这边,却是一点声儿也没听到,可见她是怎样克制自己的。
杨雁回忙招呼她母女二人坐下,杨鸿很识趣的退开床边,起身问庄大娘好。
庄秀云坐到绣床边上,瞧着雁回的模样,甚是心疼,蹙眉道:“怎么这么不小心?都怪杨鹤那个混小子。”
杨雁回好似没看到她眼角的泪痕,只是笑道:“又不是什么大伤,如今二哥都快成全家的罪人了。爹娘教训过了不算,于妈妈、何妈妈也说了他。如今姐姐也要说他。我看他改明儿都不敢出街门了。村里的长辈见到了,还不都得训他一顿才好。”
庄氏母女没心情说笑,听杨雁回故意说俏皮话,都只是应景的咧咧唇角。
杨雁回见她二人如此,一个想法从心头转过,便又道:“秀云姐,我今儿个才又去上学,便听到了一宗趣事,我给你说说吧。”
庄秀云温声笑道:“往常都是你缠着我说故事,现在你到有故事给我讲讲了?”
因怜她受了伤,庄秀云虽然兴致缺缺,但还是依着她道:“那你也给我们说说。”
杨雁回便装模作样讲了起来:“说是前些日子,京里有个独自出远门做生意的人,在回家的船上,竟发现他的娘子与人通奸。”
庄秀云奇道:“不是说独自出远门么?这是如何发现的?”
杨雁回便解释道:“那生意人在船上结识了个友人,二人把盏言欢。那友人便在酒后向这个生意人说,他在京里认识了一个独守空房的小媳妇,自己如何如何的爱那小媳妇,那小媳妇也愿同自己一同逃去。只是自己还没有安排好落脚之处,便让那小媳妇再等等。他回乡选好了落脚之处,再悄悄来接那小媳妇一同逃去。生意人原本只当个笑话听,结果那友人酒后发热,便解了外衣,露出里头的汗衫。那生意人一看,这不是自己的汗衫么?方知友人口中的小媳妇是他的娘子。”
庄秀云母女都被这事给吓到了。
庄秀云心中一紧,问道:“那……那后来呢?那生意人岂不是要将她的娘子打个半死?”
打个半死还不算,只怕还要开祠堂审那女子,当着族人的面再拷打她。最后不是将她沉塘,就是要逼她自尽。
哎,如此耐不住寂寞,与人通奸还被丈夫发现,能有什么好下场?
杨雁回便摇了摇头,故作高深道:“若是如你说的那般,这也就不算是一宗有趣的新鲜事了。奇就奇在,那生意人回家后,只是哄着他娘子回娘家住几日,却又悄悄留了一封休书给了送他娘子回岳家的婆子,让婆子将休书交给了他的岳父岳母。就这么悄悄的休了妻。”
庄秀云呆了半晌,这才轻声道:“如此……也算厚道了。没有将他娘子做的丑事张扬出去,也算是给双方留了面子。那小媳妇好糊涂呀。这样好的丈夫,却不知珍惜。”
杨雁回却道:“倒是那个男人觉得自己不好,贪图蝇头小利,撇下娘子在家,独自出门那许多日子。”
庄秀云听了这话,一个没忍住,扑簌簌落了一串眼泪下来。
想想人家的丈夫,再想想她自己的丈夫……
刚成婚时,文正龙待她温柔宠溺,甜言蜜语说了一箩筐,她还满心以为自己掉进了福窝。可是没想到,他变心变得那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