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也没什么,就是一颗药,据说是用七种毒草和七种毒虫所制。平日并无异样,就是毒发之时,要疼七天七夜人才会死。”
喜公公骤然变色。
骆怀远嘿嘿一笑,给他解开手脚上的绳子:“放心,这会儿不会死人的。以后我一年给你一次解药,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我保你寿终正寝。”
喜公公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想骂一千遍面前这人狼心狗肺,亏他事事为他遮掩,居然对他下这种听都未听说过的毒/药。
可这种事是能拿出来说的吗?
他说了四皇子会信吗?毕竟他可是皇后的人。
罢了罢了,反正他是来养老的,日后继续‘养老’吧。只是不知道这四皇子到底要干甚,居然如此大的动作。
“殿下需要老奴做什么?”
嘿,这老货识相!骆怀远很满意。
“也没什么,我要离开京城一趟,府里的事就偏劳喜公公了。”
喜公公牙疼得只想晕过去。
☆、第77章
临走前,骆怀远又去了一次汤泉庄子。
这次严嫣没再劝他,给了他一封信和一个人。
信是镇国公的手书,福建都指挥使司的谢都指挥使是镇国公以前的门下。手书上内容极为简单,大体就是持手书之人是子侄辈的,望多与照顾之类。
这是严嫣亲自去了一趟镇国公府问外公要的,她并没有说是谁用,估计就算不说镇国公也知道。
而人,则是蕙娘。
这是严嫣想了又想才下的决定,蕙娘武艺高强,哪怕真出了个什么事儿,捞着骆怀远一人跑出来也是没问题的。更何况蕙娘早年行走江湖,对在外行走也是懂得甚多,总比几个从未出过京的人出去瞎跑一气的强。
骆怀远嘿嘿傻笑着,将感激之意埋藏于心,问了一句,“阿嫣妹妹,你那儿有银子吗?”
严嫣以为他是没银子,简直想把他拎出去打一顿。想去赚银子,居然没有银子,这人脑子里到底是在想什么。
被严嫣看得很尴尬的骆怀远,摸摸鼻子,小声道:“我有银子,只是不多。”
这几个月烤串的生意也给他赚了不少,有三万多两的样子。这点银子看似很多,真拿去做什么却是不够看。当然,他这么问严嫣也不光是因为缺银子的缘故。
严嫣没说话,扭身回归雁阁搬了一个小箱子出来给他。
“这是我从小到大攒的银子,都给你了。”
打开箱子一看,里头全是金银等物,有金银锭子,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金银锞子,俱是严嫣从小到大长辈们给的。最上面还有几张银票,这箱子里所有加起来大概有五千多两的样子,是严嫣能自己做主的所有现银。
严陌也去搬了个小箱子出来,他人小力气小,还是严嫣过去帮他拎出来放在桌上,严陌默默的将箱子推向骆怀远。
这个小箱子里的内容和严嫣那只差不多,但严陌比严嫣穷多了,加起来不过只有几百两。
“骆哥哥,阿陌没什么钱,这个给你。”
看着这两个小箱子,骆怀远揉了又揉鼻子,干笑:“那啥,我给算到启动资金里,到时候给你们算红利。”
几辈子加起来,他尝尽了人情冷暖,还没有像眼前这姐弟俩如此干脆的。要说不感动是假的,他这会儿已经快要泪奔了,可他历来做不出那怂样。只能笑,笑得像一朵花儿似的。
别人看不出那笑容里的含义,严嫣却是看懂了。
她呸了一口,凶巴巴的:“行了,别装相了。我在这里也用不上,放着也是躺那里睡觉,又没有多少。那啥,蕙姨是我武艺师傅,我把人借给你,你给我好好的带着人回来。”
蕙娘浅笑,“姑娘不用担心,蕙娘早前去过福建那片儿,对那里很熟悉,就算真有个什么意外,护着骆少爷和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
骆怀远老老实实去了蕙娘前面,鞠躬行礼,“以后就麻烦蕙姨了。”这货什么时候都不往顺着竿子往上爬。
蕙娘连连摆手,“骆少爷千万不当这样。”
骆怀远向严嫣两人告辞,准备去抱那两个箱子,两个箱子看似不大,实则很重,他居然没抱起来。
蕙娘抿嘴一笑,接过来捧着。
骆怀远这会儿才明白小王妃口里那武艺师傅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还是个武林高手?
也不及他多想,他对严嫣严陌两个挥手告别,“你们等着哈,骆哥哥去给你们造个会下金鸡蛋的母鸡。”
……
骆怀远偷摸的走了,临行就带了四个侍卫和小安子,还有一个蕙娘。
除了带着他自己的三万两多银子,还有严嫣严陌两个的小金库。对了,还有沈祁的。沈祁提前来送过他,给他了一大叠银票。差不多有一万多两的样子,这是沈祁这月刚分的红利和他所有的小金库。
带着这些与其说是银子,还不如说是沉甸甸的情义,骆怀远远赴福州。这一路的前方全是未知,骆怀远却越来越觉得信心倍增。
银子是次,关键是怀里的这封信。有了这个,只要利用得当,所图应该不是为难。
阿嫣妹妹你等着我,等我攒够老婆本回来娶你!
*
骆怀远走后,严嫣的生活再度恢复了平静。
没几日,沈奕瑶给严陌请的启蒙先生找来了。
这先生姓吴,是个五十多岁须发花白的干瘦老头儿。据说早年也是天纵英才,无奈运气不好,屡试不中,便一气之下转为开馆育人。他身上只有秀才的功名,教出的学生却是出了不少举人,进士也有出过一两个,所以颇为抢手。
沈奕瑶这次能把他请来,不光是出了大价钱,也是沾了这温泉庄子的光。
老头儿听说不光一年束脩不少,四季衣裳皆有,更是包吃包住还有汤泉可泡,立马收拾收拾就来了。
早些年,他老妻为了供他考科举,辛苦持家,落了一身的病,看过许多大夫,俱说问题不大,好好调养就是。他也是以前给大户人家做西席的时候,听说汤泉具有养生治病疗效。无奈这东西平常人见都见不到,哪能泡什么汤泉。所以一听说庄子上有汤泉,他二话不说就拍板决定来了。
幸好他与老妻这辈子就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老两口相依为命,也不拘是住在哪里。
吴老先生来后,就被安排住在安园外的庄子上。一进的小院子,还有一个小丫头和老婆子服侍,老两口很满意。
这庄子上的汤泉眼有几个,可不光安园里头有,庄子其他处也有。当初建安园的时候,圈了两个个泉眼进去,外面还留了一个,建了两个大池子,分了男女池,也就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人才能享受一下。
吴老先生的老妻来后当日,便被乔荣浑家带着去泡汤泉了。老妻泡了回来说,很舒服,感觉浑身都轻松不少。吴老先生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这个小少爷,要长远的留下。
严陌便开始了上学的日子,每日只上半日,严陌很用心也很认真。
吴老先生教了严陌几日,与沈奕瑶说少爷天资聪慧,勤学几载,拿个功名回来定不在话下。
沈奕瑶沉默不语。
这吴老先生来此时间尚短,并不知晓这户人家的身家背景,只知道是个富贵人家,不是简单人。当然,对于这孤儿寡母几人住在这庄子上,也是颇有疑问。只是他常年在大户人家做西席,深谙慎言之道,才不曾问起。
直到之后,听庄子上人谈起,才知道这是侯府家的主母与少爷。
顿时扼腕感叹,说可惜了。他那话并不是逢迎之言,严陌确实是天资聪慧,在读书方面颇有天赋。可惜大熙有规定,皇亲国戚及勋贵人家子弟俱不能参加科举,可不是可惜了。
转念一想,这些勋贵人家子弟天生就高人一等,不用科举就能谋出身。他替人可惜不是荒唐,再不有这种想法。
沈奕瑶如今除了教导女儿以外,闲暇之余也开始做些衣裳往镇国公府那边送。虽娘家那边什么反应也无,但能收下就足以让她开心了。
沈祁再来的时候,偷偷的说了一句,祖父将小姑送的衣裳穿上了。沈奕瑶连着高兴了几日,之后更是积极。
越认清出现实,沈奕瑶越是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就算家里人依旧不原谅她,能让她尽几分孝心也是好了。
而严霆自那日来之后,却是再也没来过这里了。除了薛氏偶尔往这里送点东西顺便带点府里消息外,威远侯府那里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仿佛严家人已经将沈奕瑶母子几人忘记,而沈奕瑶母子三人也忘记了他们。
可严嫣却一直未放松威远侯府那里的消息,沈祁每次来总会给她一些消息。
她知晓严霆和承恩侯府攀上了,如今很得意。也知晓严霆带回去的那个女人有了身子,老夫人对她另眼相看,提了姨娘……
这事严嫣有和沈奕瑶说过,沈奕瑶很平静。
时间宛如流水般匆匆滑过,一转眼便是三年多过去了。
这三年里发生了许多事,严嫣和严陌都长大了,再过几个月严嫣便要过十四岁的生日,严陌如今也快十岁了,比当初那会儿还病弱瘦小的他,不光长高了两头,人也壮实许多。
这会儿再不像以前那样,担心害怕受凉生病吃药了,除了不能和那些壮实的男童相比,他几乎与其他同龄男孩没什么区别。日日与先生念书,与姐姐打拳健身,闲暇之余在庄子上也交了几个同龄的好朋友。
庄子上的一些孩子,一开始还有些不敢接近严陌的,觉得这是少爷。之后久了,也明白这少爷是个没有架子的,也会和他们一起到处跑着玩耍,上树模鸟蛋,下河摸鱼。
除了有一个长得非常好看又非常厉害的姐姐。
这种观念是来自于见过严嫣来找严陌回家时候的情形,看平时总是指挥他们分两拨玩骑马打仗、官兵抓盗匪游戏的少爷,见到那个姐姐,突然就变成了鹌鹑,这群熊孩子不由自主便产生了敬畏。
当然还不止这些,那就要提到之前。
每个庄子名下都有很多佃户,这些佃户大多是出身农家却自己没有田的农户。佃户佃了庄子上的地,每年自己耕种,到时候往上头交租。一般这种租子都是交六成,下面佃户得四成,沈奕瑶是个善心的,所以她名下的庄子只收五成租子。
这些佃户们自是感激涕零,纷纷说庄子上的夫人是个善心人。可自古以来,人都不能一概论之的,人分百种,各有不同。例如有些人勤劳肯干,自然安居乐业,有些人天生懒惰,自然衣食无着,枚不胜举。
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从来不会出现佃户交不起租子或者拖欠租子之人。偏偏今年庄子上出了十几户人家拖欠租子的,人家也不是不交租子,就是到了时候家中有事没来,庄子上派人去催,人家也好言好语解释,找些七七八八的借口,说过两日便交上来。
既然是来催租子的,自然是与这群人经常打交道的,庄头只是一看,便知晓这拖租子的人家打得什么主意。只是也不好当着人面明说,便扭头走了。
之后这些佃户一直拖拖拉拉,没有交上来租子。
彼时,严嫣刚从沈奕瑶手里将庄子上的事接过来,事情自然就报到了她这里。
按理说,这些事下面的庄头便可以处理,再不行还有乔管事。
可之前也说了,沈奕瑶是个善心的,平时每年都会有一两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交不上租子的。下面人报上来后,沈奕瑶可怜农民困苦,想着那些粮食也不多,便能免则免了。
因有前例可循,每次碰到这样的事,管事们都会报上来,以前在府里是管事去禀事时一起报上去,如今主子搬来庄子上住,自然当时便知晓了。
沈奕瑶搬到庄子上来住的第一年,明明是个丰收季节,下面庄头也知晓佃户们收成都不错,突然便多了几家交不上租子的佃户。报给乔荣了,乔荣心里头也有数,往上报的时候,便提了一句可能是有意拖欠。
沈奕瑶的想法是,何必与穷苦老百姓计较,也许别人家真的有困难才交不上呢?而且确实各有各的理由,什么孩子生病了,儿子娶媳妇了之类的等等,她便吩咐下去,将租子免了。
第二年,还是风调雨顺,交不上租子的佃户又多了几家。
庄头们报上来,乔荣立即吩咐下去,采取措施。这种情况有几种解决方式,强制收租子,实在交不出,要么推迟明年一起交,要么视情况而定将佃田收回来。
有一两家胆子小的,马上就把租子交了,还有几家则是一直赖着不交,见了有人来收租子,便坐在自己门前哭。
夫人如今在,又明知道她是个善心的,乔荣也不敢使用强硬手段,便将事情报了上去,沈奕瑶又给免了。
然后便是第三年,这一年是严嫣管家。
其实去年严嫣便知晓了这件事,当时她就不赞同她娘那般行事。
不过她也懂她娘想的是什么,一来确实不缺那点,就好比你有一座金山,今天丢了几个铜板,根本不会在意,就当是做善事了,许多大户人家的妇人都有这种心态。
按理说,这样也不为过。可严嫣也知道,很多时候纵容便是混乱之始。就好比这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然后越来越多。
这些佃户可能都不是坏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坏事。也许确实是因为家中穷苦,见了主家夫人善心,便起了占小便宜的心思,想着能赖就赖过去了。
喜公公骤然变色。
骆怀远嘿嘿一笑,给他解开手脚上的绳子:“放心,这会儿不会死人的。以后我一年给你一次解药,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我保你寿终正寝。”
喜公公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想骂一千遍面前这人狼心狗肺,亏他事事为他遮掩,居然对他下这种听都未听说过的毒/药。
可这种事是能拿出来说的吗?
他说了四皇子会信吗?毕竟他可是皇后的人。
罢了罢了,反正他是来养老的,日后继续‘养老’吧。只是不知道这四皇子到底要干甚,居然如此大的动作。
“殿下需要老奴做什么?”
嘿,这老货识相!骆怀远很满意。
“也没什么,我要离开京城一趟,府里的事就偏劳喜公公了。”
喜公公牙疼得只想晕过去。
☆、第77章
临走前,骆怀远又去了一次汤泉庄子。
这次严嫣没再劝他,给了他一封信和一个人。
信是镇国公的手书,福建都指挥使司的谢都指挥使是镇国公以前的门下。手书上内容极为简单,大体就是持手书之人是子侄辈的,望多与照顾之类。
这是严嫣亲自去了一趟镇国公府问外公要的,她并没有说是谁用,估计就算不说镇国公也知道。
而人,则是蕙娘。
这是严嫣想了又想才下的决定,蕙娘武艺高强,哪怕真出了个什么事儿,捞着骆怀远一人跑出来也是没问题的。更何况蕙娘早年行走江湖,对在外行走也是懂得甚多,总比几个从未出过京的人出去瞎跑一气的强。
骆怀远嘿嘿傻笑着,将感激之意埋藏于心,问了一句,“阿嫣妹妹,你那儿有银子吗?”
严嫣以为他是没银子,简直想把他拎出去打一顿。想去赚银子,居然没有银子,这人脑子里到底是在想什么。
被严嫣看得很尴尬的骆怀远,摸摸鼻子,小声道:“我有银子,只是不多。”
这几个月烤串的生意也给他赚了不少,有三万多两的样子。这点银子看似很多,真拿去做什么却是不够看。当然,他这么问严嫣也不光是因为缺银子的缘故。
严嫣没说话,扭身回归雁阁搬了一个小箱子出来给他。
“这是我从小到大攒的银子,都给你了。”
打开箱子一看,里头全是金银等物,有金银锭子,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金银锞子,俱是严嫣从小到大长辈们给的。最上面还有几张银票,这箱子里所有加起来大概有五千多两的样子,是严嫣能自己做主的所有现银。
严陌也去搬了个小箱子出来,他人小力气小,还是严嫣过去帮他拎出来放在桌上,严陌默默的将箱子推向骆怀远。
这个小箱子里的内容和严嫣那只差不多,但严陌比严嫣穷多了,加起来不过只有几百两。
“骆哥哥,阿陌没什么钱,这个给你。”
看着这两个小箱子,骆怀远揉了又揉鼻子,干笑:“那啥,我给算到启动资金里,到时候给你们算红利。”
几辈子加起来,他尝尽了人情冷暖,还没有像眼前这姐弟俩如此干脆的。要说不感动是假的,他这会儿已经快要泪奔了,可他历来做不出那怂样。只能笑,笑得像一朵花儿似的。
别人看不出那笑容里的含义,严嫣却是看懂了。
她呸了一口,凶巴巴的:“行了,别装相了。我在这里也用不上,放着也是躺那里睡觉,又没有多少。那啥,蕙姨是我武艺师傅,我把人借给你,你给我好好的带着人回来。”
蕙娘浅笑,“姑娘不用担心,蕙娘早前去过福建那片儿,对那里很熟悉,就算真有个什么意外,护着骆少爷和自己是没什么问题的。”
骆怀远老老实实去了蕙娘前面,鞠躬行礼,“以后就麻烦蕙姨了。”这货什么时候都不往顺着竿子往上爬。
蕙娘连连摆手,“骆少爷千万不当这样。”
骆怀远向严嫣两人告辞,准备去抱那两个箱子,两个箱子看似不大,实则很重,他居然没抱起来。
蕙娘抿嘴一笑,接过来捧着。
骆怀远这会儿才明白小王妃口里那武艺师傅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还是个武林高手?
也不及他多想,他对严嫣严陌两个挥手告别,“你们等着哈,骆哥哥去给你们造个会下金鸡蛋的母鸡。”
……
骆怀远偷摸的走了,临行就带了四个侍卫和小安子,还有一个蕙娘。
除了带着他自己的三万两多银子,还有严嫣严陌两个的小金库。对了,还有沈祁的。沈祁提前来送过他,给他了一大叠银票。差不多有一万多两的样子,这是沈祁这月刚分的红利和他所有的小金库。
带着这些与其说是银子,还不如说是沉甸甸的情义,骆怀远远赴福州。这一路的前方全是未知,骆怀远却越来越觉得信心倍增。
银子是次,关键是怀里的这封信。有了这个,只要利用得当,所图应该不是为难。
阿嫣妹妹你等着我,等我攒够老婆本回来娶你!
*
骆怀远走后,严嫣的生活再度恢复了平静。
没几日,沈奕瑶给严陌请的启蒙先生找来了。
这先生姓吴,是个五十多岁须发花白的干瘦老头儿。据说早年也是天纵英才,无奈运气不好,屡试不中,便一气之下转为开馆育人。他身上只有秀才的功名,教出的学生却是出了不少举人,进士也有出过一两个,所以颇为抢手。
沈奕瑶这次能把他请来,不光是出了大价钱,也是沾了这温泉庄子的光。
老头儿听说不光一年束脩不少,四季衣裳皆有,更是包吃包住还有汤泉可泡,立马收拾收拾就来了。
早些年,他老妻为了供他考科举,辛苦持家,落了一身的病,看过许多大夫,俱说问题不大,好好调养就是。他也是以前给大户人家做西席的时候,听说汤泉具有养生治病疗效。无奈这东西平常人见都见不到,哪能泡什么汤泉。所以一听说庄子上有汤泉,他二话不说就拍板决定来了。
幸好他与老妻这辈子就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老两口相依为命,也不拘是住在哪里。
吴老先生来后,就被安排住在安园外的庄子上。一进的小院子,还有一个小丫头和老婆子服侍,老两口很满意。
这庄子上的汤泉眼有几个,可不光安园里头有,庄子其他处也有。当初建安园的时候,圈了两个个泉眼进去,外面还留了一个,建了两个大池子,分了男女池,也就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人才能享受一下。
吴老先生的老妻来后当日,便被乔荣浑家带着去泡汤泉了。老妻泡了回来说,很舒服,感觉浑身都轻松不少。吴老先生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这个小少爷,要长远的留下。
严陌便开始了上学的日子,每日只上半日,严陌很用心也很认真。
吴老先生教了严陌几日,与沈奕瑶说少爷天资聪慧,勤学几载,拿个功名回来定不在话下。
沈奕瑶沉默不语。
这吴老先生来此时间尚短,并不知晓这户人家的身家背景,只知道是个富贵人家,不是简单人。当然,对于这孤儿寡母几人住在这庄子上,也是颇有疑问。只是他常年在大户人家做西席,深谙慎言之道,才不曾问起。
直到之后,听庄子上人谈起,才知道这是侯府家的主母与少爷。
顿时扼腕感叹,说可惜了。他那话并不是逢迎之言,严陌确实是天资聪慧,在读书方面颇有天赋。可惜大熙有规定,皇亲国戚及勋贵人家子弟俱不能参加科举,可不是可惜了。
转念一想,这些勋贵人家子弟天生就高人一等,不用科举就能谋出身。他替人可惜不是荒唐,再不有这种想法。
沈奕瑶如今除了教导女儿以外,闲暇之余也开始做些衣裳往镇国公府那边送。虽娘家那边什么反应也无,但能收下就足以让她开心了。
沈祁再来的时候,偷偷的说了一句,祖父将小姑送的衣裳穿上了。沈奕瑶连着高兴了几日,之后更是积极。
越认清出现实,沈奕瑶越是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就算家里人依旧不原谅她,能让她尽几分孝心也是好了。
而严霆自那日来之后,却是再也没来过这里了。除了薛氏偶尔往这里送点东西顺便带点府里消息外,威远侯府那里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仿佛严家人已经将沈奕瑶母子几人忘记,而沈奕瑶母子三人也忘记了他们。
可严嫣却一直未放松威远侯府那里的消息,沈祁每次来总会给她一些消息。
她知晓严霆和承恩侯府攀上了,如今很得意。也知晓严霆带回去的那个女人有了身子,老夫人对她另眼相看,提了姨娘……
这事严嫣有和沈奕瑶说过,沈奕瑶很平静。
时间宛如流水般匆匆滑过,一转眼便是三年多过去了。
这三年里发生了许多事,严嫣和严陌都长大了,再过几个月严嫣便要过十四岁的生日,严陌如今也快十岁了,比当初那会儿还病弱瘦小的他,不光长高了两头,人也壮实许多。
这会儿再不像以前那样,担心害怕受凉生病吃药了,除了不能和那些壮实的男童相比,他几乎与其他同龄男孩没什么区别。日日与先生念书,与姐姐打拳健身,闲暇之余在庄子上也交了几个同龄的好朋友。
庄子上的一些孩子,一开始还有些不敢接近严陌的,觉得这是少爷。之后久了,也明白这少爷是个没有架子的,也会和他们一起到处跑着玩耍,上树模鸟蛋,下河摸鱼。
除了有一个长得非常好看又非常厉害的姐姐。
这种观念是来自于见过严嫣来找严陌回家时候的情形,看平时总是指挥他们分两拨玩骑马打仗、官兵抓盗匪游戏的少爷,见到那个姐姐,突然就变成了鹌鹑,这群熊孩子不由自主便产生了敬畏。
当然还不止这些,那就要提到之前。
每个庄子名下都有很多佃户,这些佃户大多是出身农家却自己没有田的农户。佃户佃了庄子上的地,每年自己耕种,到时候往上头交租。一般这种租子都是交六成,下面佃户得四成,沈奕瑶是个善心的,所以她名下的庄子只收五成租子。
这些佃户们自是感激涕零,纷纷说庄子上的夫人是个善心人。可自古以来,人都不能一概论之的,人分百种,各有不同。例如有些人勤劳肯干,自然安居乐业,有些人天生懒惰,自然衣食无着,枚不胜举。
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从来不会出现佃户交不起租子或者拖欠租子之人。偏偏今年庄子上出了十几户人家拖欠租子的,人家也不是不交租子,就是到了时候家中有事没来,庄子上派人去催,人家也好言好语解释,找些七七八八的借口,说过两日便交上来。
既然是来催租子的,自然是与这群人经常打交道的,庄头只是一看,便知晓这拖租子的人家打得什么主意。只是也不好当着人面明说,便扭头走了。
之后这些佃户一直拖拖拉拉,没有交上来租子。
彼时,严嫣刚从沈奕瑶手里将庄子上的事接过来,事情自然就报到了她这里。
按理说,这些事下面的庄头便可以处理,再不行还有乔管事。
可之前也说了,沈奕瑶是个善心的,平时每年都会有一两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交不上租子的。下面人报上来后,沈奕瑶可怜农民困苦,想着那些粮食也不多,便能免则免了。
因有前例可循,每次碰到这样的事,管事们都会报上来,以前在府里是管事去禀事时一起报上去,如今主子搬来庄子上住,自然当时便知晓了。
沈奕瑶搬到庄子上来住的第一年,明明是个丰收季节,下面庄头也知晓佃户们收成都不错,突然便多了几家交不上租子的佃户。报给乔荣了,乔荣心里头也有数,往上报的时候,便提了一句可能是有意拖欠。
沈奕瑶的想法是,何必与穷苦老百姓计较,也许别人家真的有困难才交不上呢?而且确实各有各的理由,什么孩子生病了,儿子娶媳妇了之类的等等,她便吩咐下去,将租子免了。
第二年,还是风调雨顺,交不上租子的佃户又多了几家。
庄头们报上来,乔荣立即吩咐下去,采取措施。这种情况有几种解决方式,强制收租子,实在交不出,要么推迟明年一起交,要么视情况而定将佃田收回来。
有一两家胆子小的,马上就把租子交了,还有几家则是一直赖着不交,见了有人来收租子,便坐在自己门前哭。
夫人如今在,又明知道她是个善心的,乔荣也不敢使用强硬手段,便将事情报了上去,沈奕瑶又给免了。
然后便是第三年,这一年是严嫣管家。
其实去年严嫣便知晓了这件事,当时她就不赞同她娘那般行事。
不过她也懂她娘想的是什么,一来确实不缺那点,就好比你有一座金山,今天丢了几个铜板,根本不会在意,就当是做善事了,许多大户人家的妇人都有这种心态。
按理说,这样也不为过。可严嫣也知道,很多时候纵容便是混乱之始。就好比这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然后越来越多。
这些佃户可能都不是坏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坏事。也许确实是因为家中穷苦,见了主家夫人善心,便起了占小便宜的心思,想着能赖就赖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