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玉溪村的诸人不管如何,都姓着一个谢字,又正寄住在谢府,这样的日子,自然也要叫了他们一起团聚。
寄住在谢兰馨家的那些玉溪村的秀才们,除了刚来那日,谢安歌与他们接风洗尘外,平日里只是常去指点他们的文章,多由着他们苦读,并不打扰,饮食都是分开,由厨房按时送饭菜过去。钟湘体贴入微,常常遣人问候寒暖,正餐之外,又常送去各色点心茶水并时令瓜果,倒也没甚怠慢处,两个远房的妯娌也只偶尔来寻钟湘说话,平日只是照顾自己丈夫,做些针线,并不聒噪,相处和睦。钟湘因此也乐意为他们操劳一番。
谢兰馨见她娘在中秋前几日便开始忙碌,便跑去跟她娘说::“娘,我来给你帮忙。”
钟湘本就想叫她来学着点,见她这样积极主动,便笑着答应:“好啊,不过可不许耽误功课,也不许喊累啊。”
谢兰馨皱了皱鼻子:“阿凝才没有那么没用呢!”便在在念书之余,都随着她娘准备着各家的节礼。
到了中秋这日,谢兰馨不必去上学了,更是早早地起来,整日跟着娘前后忙碌——不过指挥着仆从们搬动花木,布置桌案,摆设瓜果,整治宴席之类。
钟湘见女儿做得不错,便放手让她做,自己只是盯着。
谢兰馨兴致勃勃,又有钟湘指给她的人帮忙,便做得井井有条,没有多少缺失。
待准备得差不多了,谢兰馨挨到自家娘亲身边求表扬:“娘,阿凝做得不错吧!”
钟湘怕她翘尾巴,保守道:“嗯,差强人意吧!”嘴边却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
谢兰馨却已经看到她娘的微笑,知道她满意,便嘟着嘴道:“娘真是的,明明心里高兴满意得很,偏要说我做得‘差强人意’!”
“这还没开席呢,你事情只能算做了一半。要让我满意呀,至少也要等宴席结束呀。”
谢兰馨便自信地道:“那娘你就瞧着吧,这已经准备得这样充分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这可说不定。”钟湘这样说,只是想要谢兰馨不要自满,却也不想在谢家族人面前丢脸,所以,尽管面上说让谢兰馨放手去做,有什么漏缺之类的,她也会马上派人补上的,准备等宴席结束以后,再拿出来教导兰馨。
而谢兰馨话虽说得满,也担心说嘴打嘴,做事便更细致了几分。
这日谢安歌也早早就回了家,亲自带人去接了应考的秀才们回来,让人伺候他们洗沐后,便邀他们到第二进的东暖阁里赏花吃酒。
因人并不多,便在一处吃,只分了男女,拿个屏风隔了里外。
如今秀才们考完了,不管结果如何,也暂时可稍放松一二,眼前又有良辰美景,又有美酒佳肴,不管之前心绪如何,几杯黄汤下去,几个秀才便都放开了怀,和谢安歌对着明月,对着窗外的桂子飘香,对着席间的几盆菊花,开始论诗作文。
这边开怀,另一边女眷们也热闹。
中秋故有拜月的习俗,只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都是女子的事,乡下也多不重视,中秋不过一家子聚在一块儿吃个团圆饭,至多吃着月饼上个月算完,富贵人家却是没事也要找点事来乐的,这样的佳节,自然更要热闹一番。
谢府家中便有巧匠做了几盏应节的兔儿灯、画着嫦娥奔月的宫灯之类的花灯挂了满堂。又在暖阁外的两株大桂花树间对月设了香案,钟湘便领着谢兰馨庄重的祭拜,谢月牙等三个玉溪村来的女眷便也跟着祭拜。
拜完了,把个大月饼均匀地切成十几份,送了一半到另一席,余者大家分食了,女眷们才一道说笑着坐席。
俗话说:菊黄蟹肥秋正浓,此时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时,甘香流油的蟹黄、白嫩鲜甜的蟹肉,正是此时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因正巧江南又送了螃蟹来,这日谢府便整治了一席螃蟹宴。
这时节的江南却正是食蟹的时候,只要家事过得去,往往会去买几只蟹来吃,便是家事一般的,也有去捉蟹来吃的,但京城附近不产这些,价钱自然也贵上几分,且富贵人家,多是庄子上直接送来,或别家送来,寻常市集也不会卖这个,因而玉溪村诸人都从来没吃到过。
钟湘她们坐席时,酒菜都上得差不多了,她便招呼着大家动筷:“来来,各位不要客气,在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
诸人客气几句,便也开动,因许多菜色都没见过的,那两个妇人便也问些菜名,如何做得之类,听钟湘一一介绍,不免暗暗咂舌。
等看到蒸好的螃蟹拿上来时,玉溪村的诸人都有些傻眼,这玩意儿可怎么吃?便都回避着不去夹。
幸而钟湘也早料到了,每人身边都有侍女服侍,见诸人都面有难色不动手,侍女们便极有眼色地帮忙剥壳剔黄,沾了酱醋奉上。
但诸人都是不惯这般服侍的,有些缩手缩脚的,吃得倒不尽兴。因蟹凉,又烫了酒,外面谢安歌劝饮,里面钟湘也招待两个远房的妯娌,两人都不狠劝,侍女们也都服侍了一回,便退在一边。
有了这么一次示范,大多数人便也知道怎么吃了,有些变便跟着笨手笨脚地吃着,有些便觉得不大雅观,还是回避着这道菜。
钟湘见了,便笑着招呼:“你们要是觉得吃那道螃蟹麻烦呢,吃这一道也是一样的,此菜名为‘赛螃蟹’,吃着和螃蟹也差不多。”
这道名曰“赛螃蟹”的菜,却是以鱼肉为主料,加了鸡蛋和别的调料,炒制而成,鱼肉雪白似蟹肉,鸡蛋金黄如蟹黄。这菜不是螃蟹,胜似蟹味,故名“赛螃蟹”。
众人听了,便夹起来吃了一口,这菜果然如钟湘所说,跟刚才吃的螃蟹也差不离,且口感很是滑嫩,还不用像吃螃蟹那么麻烦。
大家很是喜欢,便都朝这盘菜夹了起来,说起来,也是吃了螃蟹了不是。
谢月牙也吃了一些,与谢兰馨道:“这赛螃蟹,以前还从未听说过,果真挺好吃的。”虽然只是普通的鸡蛋和鱼肉在一起炒制而成的,但那味儿却真不知如何形容,她夹了好几筷子。见谢兰馨只专心地对付真螃蟹,并不吃这道菜,就问她,“阿凝,你怎么不吃这个?”
“赛螃蟹”哪有真的螃蟹好吃呀!”谢兰馨在此之前,已经吃许多回螃蟹了,所以她并不要人服侍,觉得自家动手吃更好,拿着蟹八件把个螃蟹大卸八块。
谢月牙看她熟练摆弄手里的蟹八件,看得眼花缭乱:什么小勾子、小锤子、小剪刀、小勺子的,用得那是得心应手,剥出来的蟹壳是壳,肉是肉,那壳合回去还是一只完整的蟹呢!不由心中暗暗称奇,心道:真是有钱人,会摆弄,吃个东西也这么多花样,要是被玉溪村的姐妹看见,肯定要说这东西又吃不饱,也不好吃,那么麻烦,做甚?嘴里却赞道:“阿凝你好厉害啊!”
“这有什么呀,我不过瞎摆弄罢了,其实很简单的。”谢兰馨便教她,“月牙姐姐,你先把这个蟹脚剪开,然后嘴巴只要一吸,就能把肉吸出来了。”
谢月牙便照着她说的去做,没想象中的容易,不过比自己胡乱用牙齿咬要好多了,再加上边上的丫鬟已经帮她把螃蟹的腮啊什么都处理干净,剥开剔出蟹黄来了,谢月牙夹了蘸了姜醋来吃,果然滋味不错!
旁边谢月牙的娘见此,不免称赞道:“阿凝真是会照顾人呢!这么一衬,我们家月牙倒成了妹妹。不过她们姐妹这么亲近,和亲姐妹也差不多了。”
另一个秀才娘子知道今天这桌宴席置办也有谢兰馨的功劳,也对着钟湘夸道:“是啊,阿凝真是懂事呢!才这么点年纪,就知道帮你分忧了。”
钟湘心里高兴,嘴上还要谦虚:“什么呀,她也只是小孩子瞎胡闹,硬逞能呢。”
谢兰馨也在一旁做出羞涩的模样。
谢月牙听了,不知怎么,觉得有点泛酸,这菜肴吃进嘴里也没刚才那么香了。
大家一边闲谈一边各自吃了几只,因为寒凉,钟湘便提醒着大家不可多吃,又叫他们饮酒,谢兰馨因年幼,不得饮酒,早就被劝着不吃了,便只好去吃那个“赛螃蟹”,聊胜于无。
待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侍女们便端了几个小盆子上来,第一便送到了在座女眷中最年长的谢月牙的娘那儿,然后由客及主,最后才到谢兰馨。
谢月牙怕闹笑话,一切只看着谢兰馨,谢月牙的娘因是最先,又没多想,见那盆子里浮着些菊花菊叶,香气扑鼻,汤水颜色也好看,那盆子也精致,便当是喝的汤水,正巧吃着这螃蟹之类的有些油腻,便接过来就舀了一勺在碗里,侍女忙道:“这是洗手的水!”总算没叫她喝下去。
谢月牙的娘便庆幸自家到了谢府来斯文许多,没有直接端着碗就喝,倒还勉强可以掩饰过去,却也有些尴尬。
旁边秀才娘子却已经笑话她了,弄得谢月牙觉得很丢脸,瞪了自家娘亲好几眼,好险忍住了指责的话。
钟湘便忙拿了别的话岔开,有意无意的,便都没拿那水洗手。
一时吃罢,大家各自回住处,谢月牙这日便也没跟谢兰馨回去,跟着她爹娘到了外头,背地里埋怨了她娘好久:“娘也真是的,不懂就先看着别人,干嘛要抢上前去,把人家洗手的水当成喝的了,人家一定在背后嘲笑咱们没见识呢!你让我的脸面往哪里摆?”
她娘只是讪讪的,由着闺女责备,也没别的话说。却听外间谢安远咳嗽起来,她娘便忙借口说:“我去给你爹炖冰糖雪梨。”便脱了身。
谢月牙便又跟着出去服侍她爹,也埋怨了几句她爹咳嗽了不该喝那么多酒的话。
谢安远却不像他媳妇那么好说话,便训斥了谢月牙几句,说:“你在谢府呆了几日,却真把自己当大小姐了,见谁谁不顺眼了。”
惹得谢月牙气恼了便自又回里头去了。
不想,半夜外头就闹起来了,谢安远一家子都肚痛难忍,上了几回茅房,还是止不住,谢月牙的娘叫嚷起来,惊动了外院的值夜的管事媳妇,连夜叫了大夫来,又把信递进来,谢安歌夫妇惊醒了,谢月牙也惊醒了,谢兰馨自然也没睡好。
因是半夜秋凉,且她爹娘都赶过去了,徐妈就不许她去,只叫天青去打听消息。
一会儿天青就打听了消息回来:“只远老爷、远太太并他们家的小少爷吃坏了,旁人都好。”
谢兰馨便放下了一半的心。
天青又告诉她究竟,原来是谢月牙的娘,冰糖梨子煮得多,一家三口都吃了,后又吃了几个橘子,这才遭了罪。旁人都回去不久便歇下了,便一点事也没有。
谢兰馨便后悔:“却是我们家不周到,忘了同他们说一声,这螃蟹和梨、橘子什么的是相克的,不能同食呢!如今他们如何了?”
天青却有些恼怒道:“小姐不必自责,他们好着呢,远太太精精神神地在那儿吵嚷,说话间倒像是我们家故意下毒害他们一样,远老爷和他们家少爷有些中气不足,并也没什么大碍。”
谢兰馨也有些不高兴,但是说起来却是在她家吃坏了肚子的,便道:“好了,这有什么,只怕他们也是吓到了,说几句不好听的话有什么啊。”
第二日,谢兰馨自然要去寻谢月牙道歉,又与她一起去看过她爹娘和弟弟,大家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却也便把这事揭过去了。
过了中秋,京郊的齐贤书院也开始招生,谢云轩和谢兰轩都去报了名,钟子枢也去报了,顾谨却没去考。
未等乡试放榜,齐贤书院的考试结果先出了炉,谢家两兄弟都考中了,钟子枢却没考上去。
从此谢云轩和谢兰轩就开始了住校生涯,一月仅回一次家。
谢兰馨觉得少了两个哥哥,呆在家里一下子就觉得寂寞起来,幸好还有谢月牙陪伴。
不久之后,乡试也终于放了榜。
谢月牙的父亲谢安远如愿顺利地考中了举人,而其他几个同来的秀才则落榜了,不过毕竟还年轻,虽然沮丧,倒也没十分悲伤,祝贺了谢安远,便都收拾东西回了家,谢家自有程仪相送。
至于谢安远,则继续留下来准备明年二月的会试。
谢安歌看过他的文章后觉得还薄弱了点,只怕考中进士还有点难度,就算侥幸中了,恐怕也就只能中个同进士。
谢安远却不肯听,他觉得凭自己努力,再加上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去搏一搏的。于是,接下去几个月他继续努力攻读备考,又时常向谢安歌请教,谢安歌也都认真指导。
因为打算留下,到明年二月还有好几个月,谢月牙的兄弟不能因此耽误功课,便也托情送到了宁国府读书。钟子枢看在谢兰馨的面上,也还算照顾,因而也没怎么被人欺负。
谢家的日子算是平和,略有波折也容易就过了,宁国府却不大安宁。
钟母最近一直很是烦恼。
先是排行第二、第三的两个孙子又一次没考中秀才,再是钟子枢也没考上齐贤书院,再有便是文柔、文楚二人的婚事,三媳妇还是不吐口。
那两个大孙子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钟母已经很郁闷了,但还可再稍稍拖一拖;但两个孙女明明很受欢迎的,如今又有许多的年轻举子新鲜出炉,这些举子中,也不乏门第不错的,正可许门好亲,却不知道为何,冯氏就是推三阻四。
说到这些,钟母就不免跟钟湘倒了好几盆苦水,钟湘也是无奈,只能安慰她娘几句罢了。
转眼有风声传出来宫里要选秀,钟湘终于知道为什么她三嫂一直都没给她女儿定亲了,不免冷笑一声:原来她的三嫂心这样大。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马上结束了,好伤心,求安慰求鼓励……
大家来点评论吧,感觉最近好冷清啊。
小修了一下,新章要晚上更
☆、第六十二章 选秀
此时是咸宁八年。大夏朝的当今皇帝十岁登基,今年方十八岁,还正年少,后宫只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皇后,尚无别的妃嫔,更无皇子公主。
此次选秀,定的是在京七品官十四岁到十八岁未定亲的闺女,目的一是为了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二也是为了宗室中未定亲的子弟婚配。因而选秀的风声传出,便有不少人家心动,准备把女儿送去待选,当然也有不少人家,急急忙忙地准备在名额定下来之前,赶紧把自家闺女许出去。
宁国公钟源初听得消息,便把自家弟弟叫来,吩咐他:“赶紧把两个侄女都许出去,咱们家富贵已极,不必去争这份荣光。”
钟三舅却带着几分不以为然,道:“怎么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就算文柔姐妹没能入选皇妃,许配给哪位宗室子弟也不错啊,何必匆匆忙忙婚配?再说,有夷安公主帮忙,还怕她们不入选么?”
钟三舅觉得自家赶上好时机了,女儿这般出色,许给谁,都觉得是下嫁,若能做个皇妃,才算不辜负了她们的好才情,再说,如今后宫尚无子嗣,女儿入宫后,抢在头里,生个一男半女,岂不是好?女儿前程好,自家也光彩,虽然宁国府富贵,但锦上添花,又有什么不好的?
大抵想送女儿入宫的都如钟三舅这般想的,只想着进宫后的好处,却未想过进宫后的风险。
钟源面色一沉,直骂弟弟糊涂:“你倒是想得好!你也不想想,皇后是谁家闺女?她背后连了太师和左丞相两家!”
小皇后名讳刘彤儿,是左丞相刘正明的孙女,太师韩鹏举的外孙女,这两位可都是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若不是有这身份,当年刘彤儿又怎么能小小年纪成了皇后?
皇后如今不过年纪小,才未生育,但等她过两年生下皇子来,太子还能是别人?叫钟源说,此时送女入宫才是傻子呢,不过平白得罪了刘韩两家,落不到一点好。
钟三舅却想不到这么远,十分不服气地道:“凭他什么太师、丞相,咱们家差他们么?文柔文楚可都是国公府嫡女,夷安长公主又是她们舅妈,她们又如此出色,哪里争竞不过刘家闺女了?”他深憾皇帝封后太早,自己闺女最多只能做个贵妃。不过也没什么,自古以来,贵妃成了太后的也不是少数。
钟源有些气急败坏:“这是咱们家争竞不争竞得过的问题么?得罪他们两家,受些排挤,便也罢了。我却知道你想要侄女做皇妃,是打着她将来生皇子,立太子,自己好做皇帝的外家,却也不想想,万事哪能都如你想得这般好?不说别的,刘皇后可也是夷安公主立的,你怎么知道她便站在侄女这边?”
寄住在谢兰馨家的那些玉溪村的秀才们,除了刚来那日,谢安歌与他们接风洗尘外,平日里只是常去指点他们的文章,多由着他们苦读,并不打扰,饮食都是分开,由厨房按时送饭菜过去。钟湘体贴入微,常常遣人问候寒暖,正餐之外,又常送去各色点心茶水并时令瓜果,倒也没甚怠慢处,两个远房的妯娌也只偶尔来寻钟湘说话,平日只是照顾自己丈夫,做些针线,并不聒噪,相处和睦。钟湘因此也乐意为他们操劳一番。
谢兰馨见她娘在中秋前几日便开始忙碌,便跑去跟她娘说::“娘,我来给你帮忙。”
钟湘本就想叫她来学着点,见她这样积极主动,便笑着答应:“好啊,不过可不许耽误功课,也不许喊累啊。”
谢兰馨皱了皱鼻子:“阿凝才没有那么没用呢!”便在在念书之余,都随着她娘准备着各家的节礼。
到了中秋这日,谢兰馨不必去上学了,更是早早地起来,整日跟着娘前后忙碌——不过指挥着仆从们搬动花木,布置桌案,摆设瓜果,整治宴席之类。
钟湘见女儿做得不错,便放手让她做,自己只是盯着。
谢兰馨兴致勃勃,又有钟湘指给她的人帮忙,便做得井井有条,没有多少缺失。
待准备得差不多了,谢兰馨挨到自家娘亲身边求表扬:“娘,阿凝做得不错吧!”
钟湘怕她翘尾巴,保守道:“嗯,差强人意吧!”嘴边却带着一丝满意的笑容。
谢兰馨却已经看到她娘的微笑,知道她满意,便嘟着嘴道:“娘真是的,明明心里高兴满意得很,偏要说我做得‘差强人意’!”
“这还没开席呢,你事情只能算做了一半。要让我满意呀,至少也要等宴席结束呀。”
谢兰馨便自信地道:“那娘你就瞧着吧,这已经准备得这样充分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这可说不定。”钟湘这样说,只是想要谢兰馨不要自满,却也不想在谢家族人面前丢脸,所以,尽管面上说让谢兰馨放手去做,有什么漏缺之类的,她也会马上派人补上的,准备等宴席结束以后,再拿出来教导兰馨。
而谢兰馨话虽说得满,也担心说嘴打嘴,做事便更细致了几分。
这日谢安歌也早早就回了家,亲自带人去接了应考的秀才们回来,让人伺候他们洗沐后,便邀他们到第二进的东暖阁里赏花吃酒。
因人并不多,便在一处吃,只分了男女,拿个屏风隔了里外。
如今秀才们考完了,不管结果如何,也暂时可稍放松一二,眼前又有良辰美景,又有美酒佳肴,不管之前心绪如何,几杯黄汤下去,几个秀才便都放开了怀,和谢安歌对着明月,对着窗外的桂子飘香,对着席间的几盆菊花,开始论诗作文。
这边开怀,另一边女眷们也热闹。
中秋故有拜月的习俗,只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月都是女子的事,乡下也多不重视,中秋不过一家子聚在一块儿吃个团圆饭,至多吃着月饼上个月算完,富贵人家却是没事也要找点事来乐的,这样的佳节,自然更要热闹一番。
谢府家中便有巧匠做了几盏应节的兔儿灯、画着嫦娥奔月的宫灯之类的花灯挂了满堂。又在暖阁外的两株大桂花树间对月设了香案,钟湘便领着谢兰馨庄重的祭拜,谢月牙等三个玉溪村来的女眷便也跟着祭拜。
拜完了,把个大月饼均匀地切成十几份,送了一半到另一席,余者大家分食了,女眷们才一道说笑着坐席。
俗话说:菊黄蟹肥秋正浓,此时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时,甘香流油的蟹黄、白嫩鲜甜的蟹肉,正是此时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因正巧江南又送了螃蟹来,这日谢府便整治了一席螃蟹宴。
这时节的江南却正是食蟹的时候,只要家事过得去,往往会去买几只蟹来吃,便是家事一般的,也有去捉蟹来吃的,但京城附近不产这些,价钱自然也贵上几分,且富贵人家,多是庄子上直接送来,或别家送来,寻常市集也不会卖这个,因而玉溪村诸人都从来没吃到过。
钟湘她们坐席时,酒菜都上得差不多了,她便招呼着大家动筷:“来来,各位不要客气,在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
诸人客气几句,便也开动,因许多菜色都没见过的,那两个妇人便也问些菜名,如何做得之类,听钟湘一一介绍,不免暗暗咂舌。
等看到蒸好的螃蟹拿上来时,玉溪村的诸人都有些傻眼,这玩意儿可怎么吃?便都回避着不去夹。
幸而钟湘也早料到了,每人身边都有侍女服侍,见诸人都面有难色不动手,侍女们便极有眼色地帮忙剥壳剔黄,沾了酱醋奉上。
但诸人都是不惯这般服侍的,有些缩手缩脚的,吃得倒不尽兴。因蟹凉,又烫了酒,外面谢安歌劝饮,里面钟湘也招待两个远房的妯娌,两人都不狠劝,侍女们也都服侍了一回,便退在一边。
有了这么一次示范,大多数人便也知道怎么吃了,有些变便跟着笨手笨脚地吃着,有些便觉得不大雅观,还是回避着这道菜。
钟湘见了,便笑着招呼:“你们要是觉得吃那道螃蟹麻烦呢,吃这一道也是一样的,此菜名为‘赛螃蟹’,吃着和螃蟹也差不多。”
这道名曰“赛螃蟹”的菜,却是以鱼肉为主料,加了鸡蛋和别的调料,炒制而成,鱼肉雪白似蟹肉,鸡蛋金黄如蟹黄。这菜不是螃蟹,胜似蟹味,故名“赛螃蟹”。
众人听了,便夹起来吃了一口,这菜果然如钟湘所说,跟刚才吃的螃蟹也差不离,且口感很是滑嫩,还不用像吃螃蟹那么麻烦。
大家很是喜欢,便都朝这盘菜夹了起来,说起来,也是吃了螃蟹了不是。
谢月牙也吃了一些,与谢兰馨道:“这赛螃蟹,以前还从未听说过,果真挺好吃的。”虽然只是普通的鸡蛋和鱼肉在一起炒制而成的,但那味儿却真不知如何形容,她夹了好几筷子。见谢兰馨只专心地对付真螃蟹,并不吃这道菜,就问她,“阿凝,你怎么不吃这个?”
“赛螃蟹”哪有真的螃蟹好吃呀!”谢兰馨在此之前,已经吃许多回螃蟹了,所以她并不要人服侍,觉得自家动手吃更好,拿着蟹八件把个螃蟹大卸八块。
谢月牙看她熟练摆弄手里的蟹八件,看得眼花缭乱:什么小勾子、小锤子、小剪刀、小勺子的,用得那是得心应手,剥出来的蟹壳是壳,肉是肉,那壳合回去还是一只完整的蟹呢!不由心中暗暗称奇,心道:真是有钱人,会摆弄,吃个东西也这么多花样,要是被玉溪村的姐妹看见,肯定要说这东西又吃不饱,也不好吃,那么麻烦,做甚?嘴里却赞道:“阿凝你好厉害啊!”
“这有什么呀,我不过瞎摆弄罢了,其实很简单的。”谢兰馨便教她,“月牙姐姐,你先把这个蟹脚剪开,然后嘴巴只要一吸,就能把肉吸出来了。”
谢月牙便照着她说的去做,没想象中的容易,不过比自己胡乱用牙齿咬要好多了,再加上边上的丫鬟已经帮她把螃蟹的腮啊什么都处理干净,剥开剔出蟹黄来了,谢月牙夹了蘸了姜醋来吃,果然滋味不错!
旁边谢月牙的娘见此,不免称赞道:“阿凝真是会照顾人呢!这么一衬,我们家月牙倒成了妹妹。不过她们姐妹这么亲近,和亲姐妹也差不多了。”
另一个秀才娘子知道今天这桌宴席置办也有谢兰馨的功劳,也对着钟湘夸道:“是啊,阿凝真是懂事呢!才这么点年纪,就知道帮你分忧了。”
钟湘心里高兴,嘴上还要谦虚:“什么呀,她也只是小孩子瞎胡闹,硬逞能呢。”
谢兰馨也在一旁做出羞涩的模样。
谢月牙听了,不知怎么,觉得有点泛酸,这菜肴吃进嘴里也没刚才那么香了。
大家一边闲谈一边各自吃了几只,因为寒凉,钟湘便提醒着大家不可多吃,又叫他们饮酒,谢兰馨因年幼,不得饮酒,早就被劝着不吃了,便只好去吃那个“赛螃蟹”,聊胜于无。
待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侍女们便端了几个小盆子上来,第一便送到了在座女眷中最年长的谢月牙的娘那儿,然后由客及主,最后才到谢兰馨。
谢月牙怕闹笑话,一切只看着谢兰馨,谢月牙的娘因是最先,又没多想,见那盆子里浮着些菊花菊叶,香气扑鼻,汤水颜色也好看,那盆子也精致,便当是喝的汤水,正巧吃着这螃蟹之类的有些油腻,便接过来就舀了一勺在碗里,侍女忙道:“这是洗手的水!”总算没叫她喝下去。
谢月牙的娘便庆幸自家到了谢府来斯文许多,没有直接端着碗就喝,倒还勉强可以掩饰过去,却也有些尴尬。
旁边秀才娘子却已经笑话她了,弄得谢月牙觉得很丢脸,瞪了自家娘亲好几眼,好险忍住了指责的话。
钟湘便忙拿了别的话岔开,有意无意的,便都没拿那水洗手。
一时吃罢,大家各自回住处,谢月牙这日便也没跟谢兰馨回去,跟着她爹娘到了外头,背地里埋怨了她娘好久:“娘也真是的,不懂就先看着别人,干嘛要抢上前去,把人家洗手的水当成喝的了,人家一定在背后嘲笑咱们没见识呢!你让我的脸面往哪里摆?”
她娘只是讪讪的,由着闺女责备,也没别的话说。却听外间谢安远咳嗽起来,她娘便忙借口说:“我去给你爹炖冰糖雪梨。”便脱了身。
谢月牙便又跟着出去服侍她爹,也埋怨了几句她爹咳嗽了不该喝那么多酒的话。
谢安远却不像他媳妇那么好说话,便训斥了谢月牙几句,说:“你在谢府呆了几日,却真把自己当大小姐了,见谁谁不顺眼了。”
惹得谢月牙气恼了便自又回里头去了。
不想,半夜外头就闹起来了,谢安远一家子都肚痛难忍,上了几回茅房,还是止不住,谢月牙的娘叫嚷起来,惊动了外院的值夜的管事媳妇,连夜叫了大夫来,又把信递进来,谢安歌夫妇惊醒了,谢月牙也惊醒了,谢兰馨自然也没睡好。
因是半夜秋凉,且她爹娘都赶过去了,徐妈就不许她去,只叫天青去打听消息。
一会儿天青就打听了消息回来:“只远老爷、远太太并他们家的小少爷吃坏了,旁人都好。”
谢兰馨便放下了一半的心。
天青又告诉她究竟,原来是谢月牙的娘,冰糖梨子煮得多,一家三口都吃了,后又吃了几个橘子,这才遭了罪。旁人都回去不久便歇下了,便一点事也没有。
谢兰馨便后悔:“却是我们家不周到,忘了同他们说一声,这螃蟹和梨、橘子什么的是相克的,不能同食呢!如今他们如何了?”
天青却有些恼怒道:“小姐不必自责,他们好着呢,远太太精精神神地在那儿吵嚷,说话间倒像是我们家故意下毒害他们一样,远老爷和他们家少爷有些中气不足,并也没什么大碍。”
谢兰馨也有些不高兴,但是说起来却是在她家吃坏了肚子的,便道:“好了,这有什么,只怕他们也是吓到了,说几句不好听的话有什么啊。”
第二日,谢兰馨自然要去寻谢月牙道歉,又与她一起去看过她爹娘和弟弟,大家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却也便把这事揭过去了。
过了中秋,京郊的齐贤书院也开始招生,谢云轩和谢兰轩都去报了名,钟子枢也去报了,顾谨却没去考。
未等乡试放榜,齐贤书院的考试结果先出了炉,谢家两兄弟都考中了,钟子枢却没考上去。
从此谢云轩和谢兰轩就开始了住校生涯,一月仅回一次家。
谢兰馨觉得少了两个哥哥,呆在家里一下子就觉得寂寞起来,幸好还有谢月牙陪伴。
不久之后,乡试也终于放了榜。
谢月牙的父亲谢安远如愿顺利地考中了举人,而其他几个同来的秀才则落榜了,不过毕竟还年轻,虽然沮丧,倒也没十分悲伤,祝贺了谢安远,便都收拾东西回了家,谢家自有程仪相送。
至于谢安远,则继续留下来准备明年二月的会试。
谢安歌看过他的文章后觉得还薄弱了点,只怕考中进士还有点难度,就算侥幸中了,恐怕也就只能中个同进士。
谢安远却不肯听,他觉得凭自己努力,再加上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去搏一搏的。于是,接下去几个月他继续努力攻读备考,又时常向谢安歌请教,谢安歌也都认真指导。
因为打算留下,到明年二月还有好几个月,谢月牙的兄弟不能因此耽误功课,便也托情送到了宁国府读书。钟子枢看在谢兰馨的面上,也还算照顾,因而也没怎么被人欺负。
谢家的日子算是平和,略有波折也容易就过了,宁国府却不大安宁。
钟母最近一直很是烦恼。
先是排行第二、第三的两个孙子又一次没考中秀才,再是钟子枢也没考上齐贤书院,再有便是文柔、文楚二人的婚事,三媳妇还是不吐口。
那两个大孙子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钟母已经很郁闷了,但还可再稍稍拖一拖;但两个孙女明明很受欢迎的,如今又有许多的年轻举子新鲜出炉,这些举子中,也不乏门第不错的,正可许门好亲,却不知道为何,冯氏就是推三阻四。
说到这些,钟母就不免跟钟湘倒了好几盆苦水,钟湘也是无奈,只能安慰她娘几句罢了。
转眼有风声传出来宫里要选秀,钟湘终于知道为什么她三嫂一直都没给她女儿定亲了,不免冷笑一声:原来她的三嫂心这样大。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马上结束了,好伤心,求安慰求鼓励……
大家来点评论吧,感觉最近好冷清啊。
小修了一下,新章要晚上更
☆、第六十二章 选秀
此时是咸宁八年。大夏朝的当今皇帝十岁登基,今年方十八岁,还正年少,后宫只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皇后,尚无别的妃嫔,更无皇子公主。
此次选秀,定的是在京七品官十四岁到十八岁未定亲的闺女,目的一是为了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二也是为了宗室中未定亲的子弟婚配。因而选秀的风声传出,便有不少人家心动,准备把女儿送去待选,当然也有不少人家,急急忙忙地准备在名额定下来之前,赶紧把自家闺女许出去。
宁国公钟源初听得消息,便把自家弟弟叫来,吩咐他:“赶紧把两个侄女都许出去,咱们家富贵已极,不必去争这份荣光。”
钟三舅却带着几分不以为然,道:“怎么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就算文柔姐妹没能入选皇妃,许配给哪位宗室子弟也不错啊,何必匆匆忙忙婚配?再说,有夷安公主帮忙,还怕她们不入选么?”
钟三舅觉得自家赶上好时机了,女儿这般出色,许给谁,都觉得是下嫁,若能做个皇妃,才算不辜负了她们的好才情,再说,如今后宫尚无子嗣,女儿入宫后,抢在头里,生个一男半女,岂不是好?女儿前程好,自家也光彩,虽然宁国府富贵,但锦上添花,又有什么不好的?
大抵想送女儿入宫的都如钟三舅这般想的,只想着进宫后的好处,却未想过进宫后的风险。
钟源面色一沉,直骂弟弟糊涂:“你倒是想得好!你也不想想,皇后是谁家闺女?她背后连了太师和左丞相两家!”
小皇后名讳刘彤儿,是左丞相刘正明的孙女,太师韩鹏举的外孙女,这两位可都是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若不是有这身份,当年刘彤儿又怎么能小小年纪成了皇后?
皇后如今不过年纪小,才未生育,但等她过两年生下皇子来,太子还能是别人?叫钟源说,此时送女入宫才是傻子呢,不过平白得罪了刘韩两家,落不到一点好。
钟三舅却想不到这么远,十分不服气地道:“凭他什么太师、丞相,咱们家差他们么?文柔文楚可都是国公府嫡女,夷安长公主又是她们舅妈,她们又如此出色,哪里争竞不过刘家闺女了?”他深憾皇帝封后太早,自己闺女最多只能做个贵妃。不过也没什么,自古以来,贵妃成了太后的也不是少数。
钟源有些气急败坏:“这是咱们家争竞不争竞得过的问题么?得罪他们两家,受些排挤,便也罢了。我却知道你想要侄女做皇妃,是打着她将来生皇子,立太子,自己好做皇帝的外家,却也不想想,万事哪能都如你想得这般好?不说别的,刘皇后可也是夷安公主立的,你怎么知道她便站在侄女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