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军令
听完兵部尚书的话,其他的几位大学士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而且是极有可能发生。
兵部侍郎彭碧最后站了出来,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急智,但是一向老成持重,在兵部多年对天下的形势了如指掌,如果让他使奇谋破大军,那是难为他了,但是让他出一些防守的策略却正是拿手。
“陛下不必忧虑,京师方面有15万大兵,这些人虽然久不经战事,但是却装备精良,让其出城破敌可能为难,但是据城而守却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鞑靼人没有四五十万人马,别想颠覆京城。”侍郎彭碧对于京城的防守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毕竟京师城高墙后,再加上防守设施十分齐全。历来攻破京师的,从来就没有正面成功过,都是使用计谋,或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侍郎雷英也出班奏道:“至于山西的防守,朝廷可发文前往。那山西是天下富庶之地,商贾财阀云集,而且这些人都在自己家乡建有小城堡,再有他们的家丁侍卫也是不少,只要发文一道,他们就可以凭险自守,再加上山西兵马的支援。守到冬天是不成问题的。”
皇帝听完他们的策略,又重新回到地图上仔细观看,从宣府镇到山西腹地,不但有吕梁太行两座大山,而且关隘林立,鞑靼人要想突破,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反过来宣府镇离京师很近,他如果是鞑靼人大汗,一定会全力攻击京师,而且京师附近的财富比山西也差不了多少,最主要的是一旦京师受到骚扰天下就要震动。
皇帝这时对京中的防守,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对京师三大营也是有些了解的,要时在开国的时候,这三只部队的精锐天下罕见,有他们在京师镇守,敌人便是来了百万也不惧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当时的老兵已经都不在了。现在新上来的这些人,恐怕比九边的精兵还要相差一些。
于是就对他们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兵部下文,内阁批示,朕也用玺等候派八百里加急,把文书给贾珂送到,等他全力牵制鞑靼人。”
潘永这时候又站出来,说道:“皇上还是要三思呀,这一次虽然能退了鞑靼人,但是明年他们还要来,不如就此议和,双方罢兵休战,永结同盟岂不是更好。”
皇帝看到他的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只手死死的抓着御案,但是却面色平静的说:“他们来一次,朕就和他们打一次,看谁最后坚持不住。如果这样退让了,他们才会把本朝视为肥肉,想什么时候吃一口就什么时候吃一口。朕意已决,就不要再说了。”
潘永也是老奸巨猾,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必然触犯皇帝的逆鳞,于是恭敬的退回班内不在说话。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有一匹快马从京城而出,直奔开平镇而去。
再说贾珂自从送走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快马,救命令范康整顿装备,收拾粮草,随时等候命令。不管是朝廷的命令,还是宣府镇的军令。只要有一样到来,他立即发兵前往救援。
贾珂在守备府一直等到三天,已经到了黄昏还没有消息。贾珂焦急万分,但是他又不敢私自出兵。如果他私自出兵不管是胜是败,最后都难保人头落地。
贾珂在府中实在等不及了,穿戴整齐来到了南门的城头上,向远处眺望,希望能看到传递命令的人到来。
贾珂正在城投向远眺望,突然旁边有人说道:“主公不必担心,如果我料不差,半个时辰之内必定有消息。”
贾珂早就知道范康来到身边,这时候听他说话也不惊讶,而是问道:“先生怎么能这么肯定?”
“这有什么难猜的,从这里八百里加急到京城,连一日功夫都不到。朝中诸公还要商量一阵,还有各种手续,等到快马再从京城出发,到了咱们这里,也就是这个时辰了,现在没有来定是其中出了一些原故,不过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儿。”范康自信的说道。
贾珂听了他的话,和自己猜测的一样,不过他还有一层担心,就顺便问了出来,“如果朝廷不从咱们这里调兵,那该怎么办?”
“主公,你这是当局者迷,朝廷现在是到处都在被鞑靼人骚扰,除了咱们这里还哪有兵可调。”
贾珂一听到这话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果然是当局者迷,我的眼界还是太小。只关注咱们宣府镇这一块,没有把眼光放到整个天下。”
“主公,朝廷让主公出兵的事我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主公去的人少,如何从十几万鞑靼人对战。”
贾珂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忧愁,他上一次以少胜多击败鞑靼人,不过是以逸待劳,依靠开平镇城高墙厚,鞑靼人又不善于攻城这才取胜。这一次去确实要和鞑靼人野战,而双方兵力相差又是十倍。他实在是想不出能够击败对方的办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机行事。
其实贾珂心中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这一次就是不能取胜,自己也能得到足够多的威望。而且凭借自己胯下马,掌中方天画戟,就是在鞑靼人万马军中也能来去自如,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开平镇自己的老巢,留下一部分精锐种子,等到明年的时候自己又能恢复实力,如此一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贾珂这次就要用几千人马,为自己搏一个加官进爵。从古至今哪一个大将不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是说笑的。
贾珂和范康正在城楼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一人背后好插着一只令字旗。
贾珂你看这样的打扮便知道,他期盼已久的军令道了,贾珂不敢怠慢马上命令军兵下去接应。
只一小会儿,下去打军士就扶着一人上来,只见这人风尘仆仆,满脸都是灰,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背后别着一个竹筒。
这人见了贾珂等人,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哪一位是贾守备,我有兵部的军令。”
贾珂赶忙上前一步对他说:“我就是开平镇守备贾珂,你有什么军令,赶快给我。”
这人并没有马上给他,而是说道:“按规矩,我要验看大人的腰牌。”
贾珂知道这是规矩,于是便从腰间取出一块铜牌。这是上边发放的,开平镇守备的随身信物。贾珂把铜牌递给那位士兵。
士兵接过铜牌上下仔细查看一遍,这才有还给贾珂。然后又从身上解下那个竹筒,双手递给贾珂。
贾珂接过竹筒,你有马上打开。而是仔细观看竹筒的封口,只见上面的印泥和封印没有一丝的毁坏,然后又把竹筒交给旁边的范康让他再看一遍。
范康是开平镇的县令,天生就有监督贾珂的责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是一体的。
范康也接过竹筒,仔细验看一遍,然后又还给贾珂,然后郑重的说道:“大人,所有印信完好无损,并且没有假冒的痕迹。大人可以开封了。”
贾珂这才又接过竹筒把它打开,里面是一卷锦布,贾珂把锦布取出,先看颈部下方的印信,上面盖着兵部的大印,还有三位大学生的官印,最后还有皇帝的皇帝之宝。
看完这些贾珂才看,锦布上的内容,只见上面的大意是:命令贾珂立刻出兵救援宣府镇。沿途所遇官兵,不论官职大小,兵力多寡,皆由贾珂节制。如有不从,不问情由就地处决。
贾珂看到这份命令,大喜过望。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它盼到了。有一次分命令,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兵了。这一次去主要目的不是击败鞑靼人,而是为了解救宣府镇,顺便为自己加官进爵。
贾珂刚看完锦书,正要和范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突然看到冯陌快步从城下上来。
贾珂正要招呼他,让他也看一看这份锦书,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冯陌就先开口说道:“大人,刚刚巡逻的探马,在咱们开平镇南三十里处,发现几个可疑人员,他们说是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快来求援的士兵。”
贾珂一听心里有些发笑,他刚接到兵部的命令,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就也派人送来了命令。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贾珂马上说道:“把人带上来,我要亲自问一问。”
冯陌立马下城去,我一会儿就带上一个衣衫褴褛,乞丐模样的人。
贾珂也没有问宣府镇的情况,而是问道:“一路上鞑靼人游骑众多。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那乞丐一件贾珂,马上跪倒在地对着贾珂哭诉道:“大人,我冲出鞑靼人的大营后,骑着马,昼夜不停的往开平镇赶。可只走了一天,就差点被鞑靼人发现,最后只好假扮乞丐。走路来到开平镇,耽误了的时间,请大人恕罪。”
兵部侍郎彭碧最后站了出来,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急智,但是一向老成持重,在兵部多年对天下的形势了如指掌,如果让他使奇谋破大军,那是难为他了,但是让他出一些防守的策略却正是拿手。
“陛下不必忧虑,京师方面有15万大兵,这些人虽然久不经战事,但是却装备精良,让其出城破敌可能为难,但是据城而守却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鞑靼人没有四五十万人马,别想颠覆京城。”侍郎彭碧对于京城的防守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毕竟京师城高墙后,再加上防守设施十分齐全。历来攻破京师的,从来就没有正面成功过,都是使用计谋,或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侍郎雷英也出班奏道:“至于山西的防守,朝廷可发文前往。那山西是天下富庶之地,商贾财阀云集,而且这些人都在自己家乡建有小城堡,再有他们的家丁侍卫也是不少,只要发文一道,他们就可以凭险自守,再加上山西兵马的支援。守到冬天是不成问题的。”
皇帝听完他们的策略,又重新回到地图上仔细观看,从宣府镇到山西腹地,不但有吕梁太行两座大山,而且关隘林立,鞑靼人要想突破,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反过来宣府镇离京师很近,他如果是鞑靼人大汗,一定会全力攻击京师,而且京师附近的财富比山西也差不了多少,最主要的是一旦京师受到骚扰天下就要震动。
皇帝这时对京中的防守,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对京师三大营也是有些了解的,要时在开国的时候,这三只部队的精锐天下罕见,有他们在京师镇守,敌人便是来了百万也不惧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当时的老兵已经都不在了。现在新上来的这些人,恐怕比九边的精兵还要相差一些。
于是就对他们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兵部下文,内阁批示,朕也用玺等候派八百里加急,把文书给贾珂送到,等他全力牵制鞑靼人。”
潘永这时候又站出来,说道:“皇上还是要三思呀,这一次虽然能退了鞑靼人,但是明年他们还要来,不如就此议和,双方罢兵休战,永结同盟岂不是更好。”
皇帝看到他的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只手死死的抓着御案,但是却面色平静的说:“他们来一次,朕就和他们打一次,看谁最后坚持不住。如果这样退让了,他们才会把本朝视为肥肉,想什么时候吃一口就什么时候吃一口。朕意已决,就不要再说了。”
潘永也是老奸巨猾,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必然触犯皇帝的逆鳞,于是恭敬的退回班内不在说话。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有一匹快马从京城而出,直奔开平镇而去。
再说贾珂自从送走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快马,救命令范康整顿装备,收拾粮草,随时等候命令。不管是朝廷的命令,还是宣府镇的军令。只要有一样到来,他立即发兵前往救援。
贾珂在守备府一直等到三天,已经到了黄昏还没有消息。贾珂焦急万分,但是他又不敢私自出兵。如果他私自出兵不管是胜是败,最后都难保人头落地。
贾珂在府中实在等不及了,穿戴整齐来到了南门的城头上,向远处眺望,希望能看到传递命令的人到来。
贾珂正在城投向远眺望,突然旁边有人说道:“主公不必担心,如果我料不差,半个时辰之内必定有消息。”
贾珂早就知道范康来到身边,这时候听他说话也不惊讶,而是问道:“先生怎么能这么肯定?”
“这有什么难猜的,从这里八百里加急到京城,连一日功夫都不到。朝中诸公还要商量一阵,还有各种手续,等到快马再从京城出发,到了咱们这里,也就是这个时辰了,现在没有来定是其中出了一些原故,不过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儿。”范康自信的说道。
贾珂听了他的话,和自己猜测的一样,不过他还有一层担心,就顺便问了出来,“如果朝廷不从咱们这里调兵,那该怎么办?”
“主公,你这是当局者迷,朝廷现在是到处都在被鞑靼人骚扰,除了咱们这里还哪有兵可调。”
贾珂一听到这话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果然是当局者迷,我的眼界还是太小。只关注咱们宣府镇这一块,没有把眼光放到整个天下。”
“主公,朝廷让主公出兵的事我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主公去的人少,如何从十几万鞑靼人对战。”
贾珂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忧愁,他上一次以少胜多击败鞑靼人,不过是以逸待劳,依靠开平镇城高墙厚,鞑靼人又不善于攻城这才取胜。这一次去确实要和鞑靼人野战,而双方兵力相差又是十倍。他实在是想不出能够击败对方的办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见机行事。
其实贾珂心中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这一次就是不能取胜,自己也能得到足够多的威望。而且凭借自己胯下马,掌中方天画戟,就是在鞑靼人万马军中也能来去自如,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开平镇自己的老巢,留下一部分精锐种子,等到明年的时候自己又能恢复实力,如此一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贾珂这次就要用几千人马,为自己搏一个加官进爵。从古至今哪一个大将不是如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是说笑的。
贾珂和范康正在城楼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一人背后好插着一只令字旗。
贾珂你看这样的打扮便知道,他期盼已久的军令道了,贾珂不敢怠慢马上命令军兵下去接应。
只一小会儿,下去打军士就扶着一人上来,只见这人风尘仆仆,满脸都是灰,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背后别着一个竹筒。
这人见了贾珂等人,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哪一位是贾守备,我有兵部的军令。”
贾珂赶忙上前一步对他说:“我就是开平镇守备贾珂,你有什么军令,赶快给我。”
这人并没有马上给他,而是说道:“按规矩,我要验看大人的腰牌。”
贾珂知道这是规矩,于是便从腰间取出一块铜牌。这是上边发放的,开平镇守备的随身信物。贾珂把铜牌递给那位士兵。
士兵接过铜牌上下仔细查看一遍,这才有还给贾珂。然后又从身上解下那个竹筒,双手递给贾珂。
贾珂接过竹筒,你有马上打开。而是仔细观看竹筒的封口,只见上面的印泥和封印没有一丝的毁坏,然后又把竹筒交给旁边的范康让他再看一遍。
范康是开平镇的县令,天生就有监督贾珂的责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是一体的。
范康也接过竹筒,仔细验看一遍,然后又还给贾珂,然后郑重的说道:“大人,所有印信完好无损,并且没有假冒的痕迹。大人可以开封了。”
贾珂这才又接过竹筒把它打开,里面是一卷锦布,贾珂把锦布取出,先看颈部下方的印信,上面盖着兵部的大印,还有三位大学生的官印,最后还有皇帝的皇帝之宝。
看完这些贾珂才看,锦布上的内容,只见上面的大意是:命令贾珂立刻出兵救援宣府镇。沿途所遇官兵,不论官职大小,兵力多寡,皆由贾珂节制。如有不从,不问情由就地处决。
贾珂看到这份命令,大喜过望。他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它盼到了。有一次分命令,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兵了。这一次去主要目的不是击败鞑靼人,而是为了解救宣府镇,顺便为自己加官进爵。
贾珂刚看完锦书,正要和范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突然看到冯陌快步从城下上来。
贾珂正要招呼他,让他也看一看这份锦书,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冯陌就先开口说道:“大人,刚刚巡逻的探马,在咱们开平镇南三十里处,发现几个可疑人员,他们说是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快来求援的士兵。”
贾珂一听心里有些发笑,他刚接到兵部的命令,宣府镇节度使王涛就也派人送来了命令。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贾珂马上说道:“把人带上来,我要亲自问一问。”
冯陌立马下城去,我一会儿就带上一个衣衫褴褛,乞丐模样的人。
贾珂也没有问宣府镇的情况,而是问道:“一路上鞑靼人游骑众多。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那乞丐一件贾珂,马上跪倒在地对着贾珂哭诉道:“大人,我冲出鞑靼人的大营后,骑着马,昼夜不停的往开平镇赶。可只走了一天,就差点被鞑靼人发现,最后只好假扮乞丐。走路来到开平镇,耽误了的时间,请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