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密使暗探
对于皇帝而言,朝中大臣之间政见不和,相互争斗并不完全是坏事。只要在可控制的范围以内,反而有利于对朝政、国家的控制,以分权而集权。
赵顼明白这个道理,宰相、翰林学士们并非一条心,甚至明争暗斗,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人对他,对大宋朝尽忠的原则不变即可。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司马光等人的反驳并不在此列,让赵顼很是烦恼。
改革变法,富国强兵是他目前最迫切的愿望,也是计划中的第一要务。其他的一切都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或者在过程中进行。然而眼下反对的声势太大,掣肘太多,根本难有作为,甚至会寸步难行。
大宋朝看似一片繁荣,但赵顼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仁宗老爷子做了一辈子太平天子,留下了好名声,却给子孙留下个烂摊子。国朝各项弊政ri益严重,已然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父亲宋英宗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寿元不长,在位不过短短四年。加之并非仁宗皇帝亲子,与曹太后之间又有嫌弃,朝中隐约还有暗流蠢蠢yu动。在位短短数年,大部分的jing力都放到巩固地位上,其他事情根本来不及。
现在皇位交到自己手里,难道还是无所作为,做个守成之君,眼睁睁看着国家继续衰败下去?赵顼绝不愿意的,他有志向,不甘碌碌无为,他希望成为汉武帝、唐太宗那样名垂青史的大有为之君。
但现实却与之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就拿上次辽国使臣死在汴京一事,当时那个紧张,殚jing竭虑,生恐辽国大军南下,趁火打劫。甚至连辽国国内有叛乱都不曾察觉,闹到最后虚惊一场,颜面大失。这些都深深刺激着赵顼,唯有富国强兵,战胜敌人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眼下这诸多的特殊全部集中到阿云案之上,赵顼很清楚大臣们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场博弈涉及到切身利益,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支持王安石。
之前很苦恼如何服众,如何让朝臣们心服口服。否则万一自己再次圣裁,再被驳回,御史再不断上书,那可就麻烦了。前车之鉴,不得不慎重……
现在林昭带来好消息,一切都迎刃而解。赵顼沉思许久,思索这件事到底该如何利用?
既然另有隐情,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查清是何隐情?还有就是派什么人去呢?
理论上自然是刑部或大理寺负责,可是如此一来,那些人为了对付政敌,中间是否会有小动作呢?
不只如此,赵顼暂时不想透露风声,所谓的隐情对他而言兴许是个大杀器,关键时候,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关于变法的试探和争论持续了太久,他已经没有多少耐心。正好趁着这次的机会,让某些人闭嘴,取得阶段xing突破……
只是何人前往合适呢?赵顼的目光不由落到林昭身上。此子之前去过登州,见过阿云,证人鸣冤也是找的他,却并未参与之前的侦查和争论。置身事外,却又联系颇多,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同时他也想给林昭一个机会,登基不久,身边缺少得力助手,尚无嫡系。林昭才能不错,人又年轻,最为重要的是出身低微,若是这个时候加以恩赐笼络,有道是知遇之恩,是否能培养成心腹呢?
林昭不知道,不经意间,自己已经被皇帝如此亲睐,这下真要前途无量了。
赵顼道:“东阳,你就辛苦一趟,不要声张,跑一趟登州查清此案如何?”
呃……不是吧?林昭有些无语,此事不敢在紫宸殿的大朝上说,就是不想牵扯进漩涡之中。心想着查证的事情有三法司,自己只需要提个醒就是了,却没想到皇帝却来了这么一招……
官家啊,不按规矩出牌可不好!我还要赶回江宁陪舅舅过年呢,这下去一趟登州,不知要耽误多久了!
若是如此,卷入其中不可避免了!难免会得罪人。想想以后大宋朝激烈的党争,林昭还真有些害怕!
“陛下,小臣去不合适吧?”林昭首先想到的是推辞。
赵顼却道:“眼下若是大张旗鼓派别人去,必定又会闹出动静,恐有变数啊!你林东阳胆大心细,而且擅长刑狱,此事应该得心应手。委派他人朕不放心,你就辛苦一趟!记住,朕很欣赏你,好好干!”
皇帝当面以表字相称,说欣赏你,勉励你,还好言相劝委派你个任务,这是什么节奏?任谁都会受宠若惊的。
至于任务,要是拒绝,那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皇帝的面子敢不给吗?可不敢拿自家xing命和前程开玩笑。
林昭无奈道:“多谢陛下厚爱,臣遵旨!”与此同时,心中盘算是具体应当如何cāo作,付出最少获益最多……
赵顼则是满怀期待,对此子的考验正式开始,希望他能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林昭走后不久,皇帝赵顼又秘密接见了一人,此人是皇城司亲从官,身份颇有些见不得光。
皇城司的责任是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每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派遣亲事卒伺察臣民动静,报告皇帝。
说白了,皇城司就是大宋朝的特务机构,类似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当然了,其权力和影响都远远不如后者。
皇城司最主要的任务是刺探消息,为皇帝监视留意官民的行为。名为皇城司,主要的活动的范围也就在都城汴京。
“近ri朝臣们可有什么异动?”赵顼登基之初,朝政不稳,因此对于朝臣们并不是绝对放心,暗地里会派人盯着。
“回陛下,无异动,一切平稳!”
“好,继续盯着,有异动及时禀报朕……对了,留意一下林昭,再查查他的底细是否清白?”
亲从随口问道:“陛下说的可是鸿胪寺主簿林昭,林东阳?”
“不错,你们对他有留意?”赵顼有些惊奇,林昭官职地位,按理说不至于引起皇城司注意啊?
亲从道:“是个巧合……”
原来皇城司探听消息,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汴京城内各大酒楼,风月场所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盖因为这些地方常有达官贵人出没,有许蛛丝马迹可寻。
江南居近半年来在汴京迅速出名,生意兴隆,也成为皇城司新近关注的对象。江南居主人之一的林昭,也就理所应当进入皇城司的视野。
那亲从随即道:“林昭出身平反、清白,之前有过了解,林昭自小父母双亡,与舅父在江宁孟府为奴。去岁孟家公子遇害,是林昭帮着查明真相,报仇雪恨。孟家感激,不仅给了他ziyou之身,还与之一道经商。相国寺附近名冠汴京的江南居酒楼就是他开的。”清查底细的任务也就这样轻松交差了。
“哦!”这些细节赵顼并不知晓,平常经历也不曾引起他的注意,随即又问道:“他平ri都和什么人来往?”
“太国舅之孙曹建、文相公之子文及甫、进士黄庭坚等与之都有来往,最亲密的当属于王学士之子王雱,昨ri下午还前往探望过!”
“王雱昨ri见过林昭?”这个细节引起了赵顼的注意。
“是的,似乎是听闻林昭负伤归来,赶去探望的,待了一个时辰便离开了!”
赵顼沉吟片刻,又问道:“昨ri可有其他人去见林昭?”
“其他……对了,在此之前有个落魄书生前去,还与伙计起了冲突,后来林昭出面似乎认识那人,此后就一直留在江南居……”事无巨细,皇城司都会有留意。
“原来如此!”赵顼已然了然于心,吩咐道:“给朕继续留意着,对了,稍后他回去登州,派人跟着……”
“是!”
可怜的林昭并不知道,自己已然被到大宋朝的特务机构盯上了。
“朕想用你,你就不能再与其他人暗通款曲,所以……”赵顼似乎喃喃自语,眼神也变得愈发复杂,谁也不知道年轻的皇帝在想些什么……
ps:感谢书友炎黄忠、abccd5432、千川百壑、srqg的打赏,谢谢!
赵顼明白这个道理,宰相、翰林学士们并非一条心,甚至明争暗斗,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人对他,对大宋朝尽忠的原则不变即可。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司马光等人的反驳并不在此列,让赵顼很是烦恼。
改革变法,富国强兵是他目前最迫切的愿望,也是计划中的第一要务。其他的一切都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或者在过程中进行。然而眼下反对的声势太大,掣肘太多,根本难有作为,甚至会寸步难行。
大宋朝看似一片繁荣,但赵顼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仁宗老爷子做了一辈子太平天子,留下了好名声,却给子孙留下个烂摊子。国朝各项弊政ri益严重,已然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父亲宋英宗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寿元不长,在位不过短短四年。加之并非仁宗皇帝亲子,与曹太后之间又有嫌弃,朝中隐约还有暗流蠢蠢yu动。在位短短数年,大部分的jing力都放到巩固地位上,其他事情根本来不及。
现在皇位交到自己手里,难道还是无所作为,做个守成之君,眼睁睁看着国家继续衰败下去?赵顼绝不愿意的,他有志向,不甘碌碌无为,他希望成为汉武帝、唐太宗那样名垂青史的大有为之君。
但现实却与之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就拿上次辽国使臣死在汴京一事,当时那个紧张,殚jing竭虑,生恐辽国大军南下,趁火打劫。甚至连辽国国内有叛乱都不曾察觉,闹到最后虚惊一场,颜面大失。这些都深深刺激着赵顼,唯有富国强兵,战胜敌人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眼下这诸多的特殊全部集中到阿云案之上,赵顼很清楚大臣们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场博弈涉及到切身利益,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支持王安石。
之前很苦恼如何服众,如何让朝臣们心服口服。否则万一自己再次圣裁,再被驳回,御史再不断上书,那可就麻烦了。前车之鉴,不得不慎重……
现在林昭带来好消息,一切都迎刃而解。赵顼沉思许久,思索这件事到底该如何利用?
既然另有隐情,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查清是何隐情?还有就是派什么人去呢?
理论上自然是刑部或大理寺负责,可是如此一来,那些人为了对付政敌,中间是否会有小动作呢?
不只如此,赵顼暂时不想透露风声,所谓的隐情对他而言兴许是个大杀器,关键时候,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关于变法的试探和争论持续了太久,他已经没有多少耐心。正好趁着这次的机会,让某些人闭嘴,取得阶段xing突破……
只是何人前往合适呢?赵顼的目光不由落到林昭身上。此子之前去过登州,见过阿云,证人鸣冤也是找的他,却并未参与之前的侦查和争论。置身事外,却又联系颇多,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同时他也想给林昭一个机会,登基不久,身边缺少得力助手,尚无嫡系。林昭才能不错,人又年轻,最为重要的是出身低微,若是这个时候加以恩赐笼络,有道是知遇之恩,是否能培养成心腹呢?
林昭不知道,不经意间,自己已经被皇帝如此亲睐,这下真要前途无量了。
赵顼道:“东阳,你就辛苦一趟,不要声张,跑一趟登州查清此案如何?”
呃……不是吧?林昭有些无语,此事不敢在紫宸殿的大朝上说,就是不想牵扯进漩涡之中。心想着查证的事情有三法司,自己只需要提个醒就是了,却没想到皇帝却来了这么一招……
官家啊,不按规矩出牌可不好!我还要赶回江宁陪舅舅过年呢,这下去一趟登州,不知要耽误多久了!
若是如此,卷入其中不可避免了!难免会得罪人。想想以后大宋朝激烈的党争,林昭还真有些害怕!
“陛下,小臣去不合适吧?”林昭首先想到的是推辞。
赵顼却道:“眼下若是大张旗鼓派别人去,必定又会闹出动静,恐有变数啊!你林东阳胆大心细,而且擅长刑狱,此事应该得心应手。委派他人朕不放心,你就辛苦一趟!记住,朕很欣赏你,好好干!”
皇帝当面以表字相称,说欣赏你,勉励你,还好言相劝委派你个任务,这是什么节奏?任谁都会受宠若惊的。
至于任务,要是拒绝,那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皇帝的面子敢不给吗?可不敢拿自家xing命和前程开玩笑。
林昭无奈道:“多谢陛下厚爱,臣遵旨!”与此同时,心中盘算是具体应当如何cāo作,付出最少获益最多……
赵顼则是满怀期待,对此子的考验正式开始,希望他能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林昭走后不久,皇帝赵顼又秘密接见了一人,此人是皇城司亲从官,身份颇有些见不得光。
皇城司的责任是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每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派遣亲事卒伺察臣民动静,报告皇帝。
说白了,皇城司就是大宋朝的特务机构,类似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当然了,其权力和影响都远远不如后者。
皇城司最主要的任务是刺探消息,为皇帝监视留意官民的行为。名为皇城司,主要的活动的范围也就在都城汴京。
“近ri朝臣们可有什么异动?”赵顼登基之初,朝政不稳,因此对于朝臣们并不是绝对放心,暗地里会派人盯着。
“回陛下,无异动,一切平稳!”
“好,继续盯着,有异动及时禀报朕……对了,留意一下林昭,再查查他的底细是否清白?”
亲从随口问道:“陛下说的可是鸿胪寺主簿林昭,林东阳?”
“不错,你们对他有留意?”赵顼有些惊奇,林昭官职地位,按理说不至于引起皇城司注意啊?
亲从道:“是个巧合……”
原来皇城司探听消息,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汴京城内各大酒楼,风月场所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盖因为这些地方常有达官贵人出没,有许蛛丝马迹可寻。
江南居近半年来在汴京迅速出名,生意兴隆,也成为皇城司新近关注的对象。江南居主人之一的林昭,也就理所应当进入皇城司的视野。
那亲从随即道:“林昭出身平反、清白,之前有过了解,林昭自小父母双亡,与舅父在江宁孟府为奴。去岁孟家公子遇害,是林昭帮着查明真相,报仇雪恨。孟家感激,不仅给了他ziyou之身,还与之一道经商。相国寺附近名冠汴京的江南居酒楼就是他开的。”清查底细的任务也就这样轻松交差了。
“哦!”这些细节赵顼并不知晓,平常经历也不曾引起他的注意,随即又问道:“他平ri都和什么人来往?”
“太国舅之孙曹建、文相公之子文及甫、进士黄庭坚等与之都有来往,最亲密的当属于王学士之子王雱,昨ri下午还前往探望过!”
“王雱昨ri见过林昭?”这个细节引起了赵顼的注意。
“是的,似乎是听闻林昭负伤归来,赶去探望的,待了一个时辰便离开了!”
赵顼沉吟片刻,又问道:“昨ri可有其他人去见林昭?”
“其他……对了,在此之前有个落魄书生前去,还与伙计起了冲突,后来林昭出面似乎认识那人,此后就一直留在江南居……”事无巨细,皇城司都会有留意。
“原来如此!”赵顼已然了然于心,吩咐道:“给朕继续留意着,对了,稍后他回去登州,派人跟着……”
“是!”
可怜的林昭并不知道,自己已然被到大宋朝的特务机构盯上了。
“朕想用你,你就不能再与其他人暗通款曲,所以……”赵顼似乎喃喃自语,眼神也变得愈发复杂,谁也不知道年轻的皇帝在想些什么……
ps:感谢书友炎黄忠、abccd5432、千川百壑、srqg的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