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推公务员制度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将手中的奏折放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海瑞果然是海瑞,这才几天,这弹劾的奏折就送上来了。伸手将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陷入了沉思。
“看来公务员要提上日程了!”朱翊钧想了想,对张和说道:“传旨,明天廷议。”
公务员不是小事情,推行下去是需要得到内阁认可的,毕竟牵扯到了文官集团。不过朱翊钧认为推行的阻力不会太大,说起来还是对文官集团有利的。
“奴婢明白!”
廷议的旨意到了内阁,申时行就是一皱眉头,他实在是对廷议提不起什么兴趣来。张四维走了之后,申时行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可是申时行也感觉到了压力。
这压力不光是来自朝廷和官员,同时也是来自皇帝的。
对于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皇帝,申时行一直都没想好,自己是该顺从皇帝,还是该站在反对的立场上。到了现在,申时行已经看出来了,当今皇帝受到张居正的影响是深远的。
或者说,作为帝师,张居正是成功的,他将自己的很多想法灌输给了皇帝。
如果到现在都看不出来皇上要改制,要改革,他就不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了。养士银的推行还不知道结果,但是申时行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决心。
真的到了推行的时候,恐怕朝廷又是多事之秋了,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怕是不会落好啊!
内阁里面现在四位内阁大学士,申时行是首辅,余有丁是次辅。相比起余有丁,申时行更担心的是陈炌。同为内阁大学士的潘晟,没那么大火气,也没那么大权力欲望。
不过陈炌不同,他既然能为了入阁和张四维搞到一起,那么他为了巴结皇帝,怕是也没什么底线。
余有丁虽然次辅,可是申时行有信心能够压住他。除了四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啊!
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这难道就是皇上想看到的局面?
第二天上午,廷议如期举行了。
朱翊钧扫过四位内阁大学士,在看了看六部尚书,开口说道:“朝廷有一顽疾,便是胥吏,对于胥吏的危害,朕就不赘述了,诸位爱卿心里面也清楚。”
“朝廷每隔几年就需要整饬胥吏,可是每隔今年就复发,也不见成效。”
“朕为此也忧心忡忡,要知道百姓接触的不是朝廷的官员,不是在座的诸位,更不是朕,而是那些胥吏。胥吏腐朽严苛,受损的是朝廷,是朕。”
“在百姓的眼里,胥吏是朝廷的人,胥吏危害地方,百姓恨的是朝廷。”
大臣们盯着朱翊钧的话,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胥吏问题一直都是朝廷的弊病。这个弊病的严重性他们也能认识得到,不过也有人不在意。
文官连武将勋贵都看不上,更别提胥吏了,不过皇上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在地方为官的大臣,吃过胥吏亏的也不是一个两个,除非是像申时行这样的,科举考得好,然后入翰林,直接转任六部侍郎,然后入阁。
一辈子没外放,一辈子没在地方为官,他们的感触就更不深了。
“朕想改胥吏制度!”朱翊钧声音前所未有的严肃,目光扫过大臣们说道。
虽然刚刚就想到了,可是现在听到这句话,大臣们还是心中一沉。改革胥吏,他们的脑海中直接浮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改革的名声之大,文官没有不知道的。
做官的研究王安石,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尤其是王安石的那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实在是太有名了,大家都听过。
王安石变法里面,有针对胥吏的改革,而且很详细。
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大概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点就是胥吏的考核和选拔。王安石认为胥吏的考核选拔应该纳入朝廷官员的考核之中,像官员一样,每年都进行考核。
第二点是关于胥吏的升迁,打通胥吏升迁为官员的通路,使得胥吏能够有升迁的途径,让他们有理想,而不是让他们看不到前途,只顾着捞钱。
第三点,王安石认为朝廷官吏当熟悉地方事务,凡是做官,应该先从胥吏做起。
朱翊钧对于王安石改革胥吏的三点也很清楚,不过看了一遍之后,朱翊钧就知道王安石做不到。不但王安石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这只能是理想。
或许在很多年之后,自己能够做到,在得到胥吏官员的支持之后,但是直接实施这种政策,那是绝对不行的。
第一点还说的过去,官员和会同意,考核胥吏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反而还增加了手里面的权利。为何吏部权力大,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不就是因为他们手里面捏着官员的考绩。
第二点官员就不会赞同,我们十年寒窗考过来的,当官有多不容易,你直接就提拔胥吏了,这让我们情何以堪?让那些挤在仕途大门外的士子情何以堪?
在加上胥吏和士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让一群卑贱人物和我等同朝为官,那怎么行?
大宋的士人连狄青都瞧不起,都各种排挤,会看得起胥吏?根本不可能。在全国官吏都是士人的情况下,推行胥吏为官,怎么可能推得动。
至于第三点,那就更不行了,士人都是高大上的人群,读的是圣贤书,怎么能去做胥吏?
读书做官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做胥吏,那怎么可以?
从这个角度看,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绝对会遭到所有士人集团的抵制。朱翊钧研究过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之后,心里面明白按照王安石那样改革是不行的。
“朕准备建立公务员制度!”朱翊钧见大臣们没有说话的一起,直接开口说道。
“所谓公务员,取自‘言行为公,执政为民,代天子安抚百姓’,公务员将纳入朝廷的官员体系,入职公务员便为九品,受仕佐郎,朝廷给予俸禄。”
“公务员朝廷考绩,三年一转,可升迁。”
朱翊钧的话一出,众人的脸色就是一变,真的要学王安石?
仕佐郎是文官的九品散阶,三年一转,可升迁,这就是说朝廷要把胥吏纳入官员体系了。关键是可以升迁,这个就了不得了,胥吏可做官了啊!
“陛下,臣以为不妥啊!”
别人还没说话,作为吏部尚书的王国光先开口了。
“如果按照此法,朝廷每年的开支都将会大增,是会造成冗官的。虽然这几年朝廷的财政有所好转,可是行此法,朝廷怕是会入不敷出啊!”
“胥吏为人奸猾,为胥吏已经祸乱地方了,升迁为官,为祸岂不更为猛烈?”
内阁次辅余有丁也开口说道:“陛下,胥吏皆为不读圣贤书之辈,心中不知忠君爱国,岂可为官?胥吏一旦为官,置苦读士子于何地?陛下,不妥啊!”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开口了,态度都一样,那就是反对。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王安石当年强推这个政策了,结果失败了。
朱翊钧虽然也想达到王安石的改革目的,可是朱翊钧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至少现在是不现实的。看了一眼在场的大臣,朱翊钧陈炌面色有异。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老家伙估计是想赞成,他也没什么底线存在。
不过朱翊钧知道,即便是陈炌赞成,这件事情想推下去也不容易。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让一群胥吏在士人的手下管着,然后被提拔,那等于痴人说梦。
除非让士人自己去做胥吏,这也是王安石想出来的办法,可是这种办法更难推。
“众卿稍安勿躁!”朱翊钧目光扫过众人,笑着说道:“朕不是想将胥吏纳为公务员,胥吏为人如何,朕岂能不知,就是因为胥吏不行,所以朕才想改胥吏。”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想明白朱翊钧这话是什么意思。
“爱卿们可知道大明有多少秀才?这些秀才有作何营生?”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觉得这些秀才放置于乡野,是一种浪费啊!所以朕想招秀才为公务员。”
“一来可以让秀才有一个为官的途径,不至于闲散在家。”
“二来,也可让秀才有一个营生,不至于因穷困而读不起书。”
“三来,秀才皆是读过圣贤书的儒门弟子,比起胥吏自然更加忠君爱国,也知道爱惜百姓。”
“四来,秀才为公务员,也可提前接触百姓民生,对将来为官也是有益处的。”
朱翊钧的话一出,大臣们顿时默然,心里面在琢磨着这件事情。让秀才为胥吏,不对,是公务员,这个就不好办了。如果说是胥吏,肯定没人愿意干。
可是公务员不一样,那是有品阶的,九品,赐散阶仕佐郎,这吸引力就不一样了。
加上三年一转,这吸引力就更大了,虽然会有很多秀才不屑一顾,可是对很多穷苦的秀才,那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皇上这招狠啊!
朱翊钧将手中的奏折放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海瑞果然是海瑞,这才几天,这弹劾的奏折就送上来了。伸手将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陷入了沉思。
“看来公务员要提上日程了!”朱翊钧想了想,对张和说道:“传旨,明天廷议。”
公务员不是小事情,推行下去是需要得到内阁认可的,毕竟牵扯到了文官集团。不过朱翊钧认为推行的阻力不会太大,说起来还是对文官集团有利的。
“奴婢明白!”
廷议的旨意到了内阁,申时行就是一皱眉头,他实在是对廷议提不起什么兴趣来。张四维走了之后,申时行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可是申时行也感觉到了压力。
这压力不光是来自朝廷和官员,同时也是来自皇帝的。
对于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皇帝,申时行一直都没想好,自己是该顺从皇帝,还是该站在反对的立场上。到了现在,申时行已经看出来了,当今皇帝受到张居正的影响是深远的。
或者说,作为帝师,张居正是成功的,他将自己的很多想法灌输给了皇帝。
如果到现在都看不出来皇上要改制,要改革,他就不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了。养士银的推行还不知道结果,但是申时行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决心。
真的到了推行的时候,恐怕朝廷又是多事之秋了,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怕是不会落好啊!
内阁里面现在四位内阁大学士,申时行是首辅,余有丁是次辅。相比起余有丁,申时行更担心的是陈炌。同为内阁大学士的潘晟,没那么大火气,也没那么大权力欲望。
不过陈炌不同,他既然能为了入阁和张四维搞到一起,那么他为了巴结皇帝,怕是也没什么底线。
余有丁虽然次辅,可是申时行有信心能够压住他。除了四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啊!
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这难道就是皇上想看到的局面?
第二天上午,廷议如期举行了。
朱翊钧扫过四位内阁大学士,在看了看六部尚书,开口说道:“朝廷有一顽疾,便是胥吏,对于胥吏的危害,朕就不赘述了,诸位爱卿心里面也清楚。”
“朝廷每隔几年就需要整饬胥吏,可是每隔今年就复发,也不见成效。”
“朕为此也忧心忡忡,要知道百姓接触的不是朝廷的官员,不是在座的诸位,更不是朕,而是那些胥吏。胥吏腐朽严苛,受损的是朝廷,是朕。”
“在百姓的眼里,胥吏是朝廷的人,胥吏危害地方,百姓恨的是朝廷。”
大臣们盯着朱翊钧的话,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胥吏问题一直都是朝廷的弊病。这个弊病的严重性他们也能认识得到,不过也有人不在意。
文官连武将勋贵都看不上,更别提胥吏了,不过皇上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在地方为官的大臣,吃过胥吏亏的也不是一个两个,除非是像申时行这样的,科举考得好,然后入翰林,直接转任六部侍郎,然后入阁。
一辈子没外放,一辈子没在地方为官,他们的感触就更不深了。
“朕想改胥吏制度!”朱翊钧声音前所未有的严肃,目光扫过大臣们说道。
虽然刚刚就想到了,可是现在听到这句话,大臣们还是心中一沉。改革胥吏,他们的脑海中直接浮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改革的名声之大,文官没有不知道的。
做官的研究王安石,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尤其是王安石的那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实在是太有名了,大家都听过。
王安石变法里面,有针对胥吏的改革,而且很详细。
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大概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点就是胥吏的考核和选拔。王安石认为胥吏的考核选拔应该纳入朝廷官员的考核之中,像官员一样,每年都进行考核。
第二点是关于胥吏的升迁,打通胥吏升迁为官员的通路,使得胥吏能够有升迁的途径,让他们有理想,而不是让他们看不到前途,只顾着捞钱。
第三点,王安石认为朝廷官吏当熟悉地方事务,凡是做官,应该先从胥吏做起。
朱翊钧对于王安石改革胥吏的三点也很清楚,不过看了一遍之后,朱翊钧就知道王安石做不到。不但王安石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这只能是理想。
或许在很多年之后,自己能够做到,在得到胥吏官员的支持之后,但是直接实施这种政策,那是绝对不行的。
第一点还说的过去,官员和会同意,考核胥吏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反而还增加了手里面的权利。为何吏部权力大,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不就是因为他们手里面捏着官员的考绩。
第二点官员就不会赞同,我们十年寒窗考过来的,当官有多不容易,你直接就提拔胥吏了,这让我们情何以堪?让那些挤在仕途大门外的士子情何以堪?
在加上胥吏和士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让一群卑贱人物和我等同朝为官,那怎么行?
大宋的士人连狄青都瞧不起,都各种排挤,会看得起胥吏?根本不可能。在全国官吏都是士人的情况下,推行胥吏为官,怎么可能推得动。
至于第三点,那就更不行了,士人都是高大上的人群,读的是圣贤书,怎么能去做胥吏?
读书做官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做胥吏,那怎么可以?
从这个角度看,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绝对会遭到所有士人集团的抵制。朱翊钧研究过王安石关于胥吏的改革之后,心里面明白按照王安石那样改革是不行的。
“朕准备建立公务员制度!”朱翊钧见大臣们没有说话的一起,直接开口说道。
“所谓公务员,取自‘言行为公,执政为民,代天子安抚百姓’,公务员将纳入朝廷的官员体系,入职公务员便为九品,受仕佐郎,朝廷给予俸禄。”
“公务员朝廷考绩,三年一转,可升迁。”
朱翊钧的话一出,众人的脸色就是一变,真的要学王安石?
仕佐郎是文官的九品散阶,三年一转,可升迁,这就是说朝廷要把胥吏纳入官员体系了。关键是可以升迁,这个就了不得了,胥吏可做官了啊!
“陛下,臣以为不妥啊!”
别人还没说话,作为吏部尚书的王国光先开口了。
“如果按照此法,朝廷每年的开支都将会大增,是会造成冗官的。虽然这几年朝廷的财政有所好转,可是行此法,朝廷怕是会入不敷出啊!”
“胥吏为人奸猾,为胥吏已经祸乱地方了,升迁为官,为祸岂不更为猛烈?”
内阁次辅余有丁也开口说道:“陛下,胥吏皆为不读圣贤书之辈,心中不知忠君爱国,岂可为官?胥吏一旦为官,置苦读士子于何地?陛下,不妥啊!”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开口了,态度都一样,那就是反对。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王安石当年强推这个政策了,结果失败了。
朱翊钧虽然也想达到王安石的改革目的,可是朱翊钧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至少现在是不现实的。看了一眼在场的大臣,朱翊钧陈炌面色有异。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老家伙估计是想赞成,他也没什么底线存在。
不过朱翊钧知道,即便是陈炌赞成,这件事情想推下去也不容易。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让一群胥吏在士人的手下管着,然后被提拔,那等于痴人说梦。
除非让士人自己去做胥吏,这也是王安石想出来的办法,可是这种办法更难推。
“众卿稍安勿躁!”朱翊钧目光扫过众人,笑着说道:“朕不是想将胥吏纳为公务员,胥吏为人如何,朕岂能不知,就是因为胥吏不行,所以朕才想改胥吏。”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想明白朱翊钧这话是什么意思。
“爱卿们可知道大明有多少秀才?这些秀才有作何营生?”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觉得这些秀才放置于乡野,是一种浪费啊!所以朕想招秀才为公务员。”
“一来可以让秀才有一个为官的途径,不至于闲散在家。”
“二来,也可让秀才有一个营生,不至于因穷困而读不起书。”
“三来,秀才皆是读过圣贤书的儒门弟子,比起胥吏自然更加忠君爱国,也知道爱惜百姓。”
“四来,秀才为公务员,也可提前接触百姓民生,对将来为官也是有益处的。”
朱翊钧的话一出,大臣们顿时默然,心里面在琢磨着这件事情。让秀才为胥吏,不对,是公务员,这个就不好办了。如果说是胥吏,肯定没人愿意干。
可是公务员不一样,那是有品阶的,九品,赐散阶仕佐郎,这吸引力就不一样了。
加上三年一转,这吸引力就更大了,虽然会有很多秀才不屑一顾,可是对很多穷苦的秀才,那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皇上这招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