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众人只好应喏。
穆子期觉得官府这一招真是用得好啊,把大家族拆开分散真是个好办法。看他们村就知道了,一路上被不同的人管着,到了地方又有村长管,算是习惯了。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村长代表的是官府,代表的是权威,大家相互间不熟悉,不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所以只能顺从安排了。
大家还知道村长是有俸禄的,可以随时到镇上去见以前的里正,呃,现在叫做镇长了。
穆子期拍拍穆子清的脑袋,轻声说道:“大哥出去后,家里就交给你了,记得听奶奶的话,帮忙干活。”估摸着分宅基地还有好一番折腾。
穆子清一听,小脸很是激动,忙挺起胸脯道:“大哥,你放心,我在家里会好好听话的,我还能帮忙干活,我去捡柴火。”在逃荒的路上,他经常帮忙干这个。
当然,那时的柴火非常容易找,不像现在,估计还得上后山去砍。
分宅基地的事出乎意料地顺利,大概是先前郝村长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家有点怕他,也认为抓阄很是公平。而且这不是按人口分,而是每户平均分配,并且还言明等孩子长大成亲,还会分到一块地建房子。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得测量土地的面积,毕竟每户一亩地,得靠测量工具才行,免得村民有意见,认为自家的地少了。
看到村长拿出卡尺来测量,穆子期赶紧跑过去,笑道:“村长,我来帮你。”这卡尺就算他没用过,但他相信,只要看一下很快就能学会。
郝村长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于是,在其他人的关注下,穆子期和郝村长一起合作测量土地,他只是打下手,具体的计算工作还是靠郝村长在纸上写写算算。
穆子期看到他写的阿拉伯数字,心里一喜,问道:“这些数字和我学的《九章算术》不同,是外国那边传过来的吗?”他突然间想到,这算不算自己的金手指啊?
“这你都知道。”郝村长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又看到他稚嫩的面容,想了想,还是教道,“这是我在军队中学到的计算方式,你看这个符号代表‘壹’,用这种符号计算比较容易,有一套口诀可用。”
穆子期点点头,在之后干活的时间里,厚着脸皮跟在郝村长身边,见缝插针地朝他请教问题,一步一步地展现出他在计算方面的“才能”和学习的速度。
果然,他这一步走对了。等宅基地和每人二亩地分好后,他和郝村长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亲密了。
第27章 村里闲话
“大郎, 我明天要到镇上开会,你有没有空跟我一起去?”这天中午, 穆子期扛着锄头牵着牛,路过郝家门口时, 正在和村民说话的郝村长一看到他, 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穆子期一愣,擦了把汗, 笑道:“当然有空,我家的草刚拔完, 我明天正好得去镇上买黄豆的种子。”
“大郎家不种水稻吗?”刚才和郝村长说话的许大爷笑问,脸上的皱纹和瘦小的身材述说着他的年纪和艰辛,但他眼中慈祥的光芒又让人不觉得害怕。
“嗯,我们家今年就不种水稻了, 先种大豆肥田。”三四月份正是南方种植黄豆的好时机, 穆子期听取郝村长的建议,干脆先种这个。
种水稻他们家同样没有经验, 想到要育秧、插秧、除草、抢收等一系列的活,穆子期就觉得头皮发麻,这几天的农活真的是让他累极。
他以前就知道种田累,可他不知道会那么累!
小时候他觉得练武挺累的, 每天扎马步,练习拳法,再加上跑步,天天挥汗如雨, 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错,在林县养了几个月,虽然在船上和来的路上受了点罪,其实底子还在,但现在这种种田的累完全和练武不同!
至于不种水稻,也是因为他们家的地还不够肥沃。
穆家四口人一共可以分到八亩地,六亩水田两亩旱地。这方面男女是平等的,大夏这点做得好,只要是超过三周岁的小孩目前都能免费分到地,至于之后就不知道了。穆子期估计等大夏的人口越来越多,优惠政策就会越来越少,除非肯被官府送去南洋。
“不种水稻夏收怎么有米吃?”许大爷看着他,暗暗摇摇头,“买米吃不划算,咱们能三年免税呢,就算收成不好总好过不种。”他只要一想到家里欠官府钱庄的那些钱,晚上差点睡不着,会一直想着。
“我们家壮劳力太少,又是刚逃荒过来,身体不大好,今年就只种秋收那一季。”本地水稻可以种两季,穆子期觉得大夏的粮食充裕,南洋、琼州那边年年丰收,他打听过了,现在四百文钱就可以买一石中等米,够他们家吃一个月了。
“你说得对。”许大爷一听觉得有理,“你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是费劲了点,不过你们家有牛啊,这可帮上大忙了!”
这话一出,旁边扛着锄头经过的村民就停下来,说道:“是啊,穆家大郎真是聪明,你们在港口买下的牛,比在平安县买划算多了。”
“咱们村就只有三户人家有牛,大郎,等你们家耕好地了,能不能把牛借给我家使一使?”有人问,怕他不放心,又拍拍胸脯保证道,“你放心,你家的牛我们一定不会乱折腾,肯定给它吃好睡好,不敢糟蹋。”
这时候,有些人如果黑心点,借牛回来耕田时会拼命地让牛干活,再不让吃饱的话,那牛可就受大罪了。
当然,一般的村民不会做得这么绝,要不然别人不会再借给你第二次。
“到时再看,我家的牛不一定有空,还得借给陈家和刘家使。”穆子期婉拒,“如果到时牛有空,我再第一个借给黄叔。不过你还不如问问袁家,他们家壮劳力多,可能地会耕得比较快。”
经过观察,黄家人还算厚道,不是那些奸猾之人,要不然他可不敢借,他们家这头水牛今年才一岁半,是头母牛,因为到配种的年龄了,价格要高一点,足足花了他们家八两又八百文钱。
他想到牛如果养得好的话能活四十年,四十年他不指望,毕竟牛辛苦得很,有个二十年他就满足了。
这可是他们家的壮劳力,也是一大财富,借给其他人使用还得收钱呢,不说多的,一天五六文钱还是可以的。
整个清溪村一共有三头牛,除了穆家就是袁家和郝家。现在穆子期这话一出,有些人觉得有理。毕竟袁家不是穆家,穆家和刘家、陈家是抱团的,人家相互认识,是老乡,肯定会优先借给对方。
至于村长家的牛?人家是村长,可是分到了二十亩地,等他们家用完,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在村长家门口,大家就着耕牛的话题说到了今年该到镇上的种子店买什么种。郝村长也会根据大家的话给出点意见,他能识文断字,又有村长的权威身份,大家还是很尊重他的,尤其是那些从北方来的村民,他们不懂当地的气候,从没种过水稻,更会遵从。
穆子期趁此和郝村长说定明天出发的时间,抬眼看了看天色,摸摸自己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和大家告辞了。
还没走到草棚子门口,穆子期就听到别人在谈论他家的事。
“听说穆家用青砖建房子,他们家是什么来头?一帮老老少少都能平安到达这里,你看他们家的小孩子,脸上有血色,看起来受的罪不大啊。”
“我听袁家媳妇说过,他们是从江省的林县过来的,至于老家在哪里就不知道了,这事只有村长才知道。”
“穆家大郎真是聪明啊,你看他跟村长学得多快,数数一眨眼就算出来了。村长对谁都是板着脸,就是对他亲亲热热的,方才我还听到村长说明天要带他去镇上开会!”
“穆大郎真会拍村长马屁……”这人说话的语气酸溜溜的。
穆子期暗暗记住这人的声音。
“人家当然聪明了,穆大郎的爷爷是大金国那边的举人,父亲是秀才,这样的少爷出身,以前又念过学堂,学东西快得很,村长喜欢他跟什么似的,就是种地……嘿嘿。”
“哈哈,竟然不种粮食,种什么黄豆,我听说他们还想在旱地上种果树,唉,好好的地都被他们给糟蹋了,到底年纪小,经事少。”
穆子期:“……”他还能说什么?至于家世,不知道是谁不小心说出去的。不过他觉得没什么,他们家势单力薄,有点让人顾忌的东西也好。
在乡下生活过的穆子期知道,农民并不都是淳朴的,相反,他们很狡猾,有着小聪明和自己的小心思。在乡下,如果你自己不立起来的话,那谁都不介意来踩一脚。
他只是不喜欢自家的一点小事传得沸沸扬扬。他就奇怪了,大家每天辛苦劳作,怎么自己每天回到家就想睡觉,他们反而还有心思说别人的闲话?
穆子期绕过说话的人群,把牛牵回陈香分到的草棚后,直接迈步回到自家的草棚里。走进家门前,他抹了把汗,脸上露出微笑。
记得不知从哪看来的一句话,男人回家时最好不要把在外面工作的辛苦、疲惫等情绪带回家,这对家庭气氛的营造并不好,穆子期姑且一试。
“大郎回来了!”老叶氏看到他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迎上来,再拿起布巾拍拍他身上的尘土,低声道,“先喝水,饭快好了,等三郎他们回来就可以吃饭了。”
穆子期把手中装着野菜的篮子递给她,这是他拔草的时候顺便挖的,这样就不用家里特意去找了。
他顺便阻止她的动作,笑道:“奶奶,不用拍,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在河边洗好了。”他可不想一脚泥踩回来。
他们家的六亩水田有三亩连在一起,正好在河边。至于另外三亩,就在他们家宅基地附近,以后照看方便。
“辛苦咱家大郎了。”老叶氏看着晒得小脸通红的穆子期,心里很是难受,“唉,如果是在宁安县,哪要你做这些事?”
“奶奶,这种话以后就不必说了,我们现在已经是清溪村的村民,除了家里多出一头牛,和其他村民没什么区别。”穆子期制止她,搂着她的胳膊,笑道,“奶奶,我知道你心疼我干活,可到了如今这地步,不干活是不行的,而且我也没敢让自己太辛苦,我还在长身体呢,可不会太过于劳累。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嗯,这还差不多。”老叶氏被他这么一揉搓,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连连点头道,“就是,咱们家大不了买粮吃,你的身体要紧,可不许跟隔壁的袁二郎、袁三郎一般,把自己当牛使。”
“哈哈,奶奶,这个你放心就好,身体最重要,我可不会糟蹋自己。”穆子期笑呵呵道,他们家又不是快吃不上饭了,何必那么拼呢?他可不像袁家二郎、三郎那般不爱惜自己,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拼命干活就是为了让身体好端端的袁大郎和袁宏图少干点。
遇到这种偏心眼的父母,也是袁家二郎、三郎倒霉,偏偏他们还逆来顺受。
罢了,不想他们了,一想他们就想到他那已经死去的父母,心情会变得不好。
“奶奶,你自己在家也要注意,太累的话你就歇一歇,等我们回来再做。”穆子期劝说道。
他们家是分有任务的,老叶氏年纪大了,穆子期不肯让她到田地忙活,就留她在家做饭收拾东西,顺便看管家当。陈香去他分到的四亩地干活,瑞珠每天早上洗了全家人的衣裳后再去陈香那里帮忙。
至于穆子清和穆圆圆,穆子期并不娇惯他们,每天都让他们跟着村里的小孩上山砍柴,如果背不回来的话,傍晚他再用牛车拉回来。
前两天要除草,穆子期还把穆子清带到地里帮忙拔了几天,要不是用粗布包着手,小家伙指定把皮给弄出水泡。
总而言之,他们一家都很忙,各人有各人的事做。大概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比起逃荒的日子,大家对此毫无怨言,忙碌得兴致勃勃。
两人正说着话,陈香他们就回来了。这下子,狭窄的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第28章 镇上见闻
穆子期环视一周简陋的草棚, 笑道:“等春忙一过,我们家就马上建房子, 我明天去镇上的砖窑厂提前订好砖块,奶奶, 要不我们订青砖?”这种漏风的草棚不能久住, 万一下雨,春风一吹,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住得难受。
据说青砖比红砖要保暖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之前在宁安县的房子就是青砖的,主要会让老叶氏他们觉得熟悉。
他的计划是房子的墙壁用不同的材料来砌,下层用青砖, 上层用黄泥, 顶上不用茅草,直接盖瓦片。南方这边每年的降雨量多, 如果用黄泥砌墙的话,他怕房子容易倒塌,而且这里沿海,每年不知道有没有台风来袭。
“不是说红砖比较便宜?”老叶氏却有些犹豫, 在港口那里买了牛车和其他东西后,家里的二十四两银子就剩下十三两多,如果他们家不借钱,这么点钱还不知道能起几间屋子。
再说了, 还得留下买种子的钱呢。最重要的是,还要留出钱来给大郎读书。
“就买红砖。”老叶氏想到读书的问题,最终还是下定决心。
“嗯,听你的。不过建房子的钱我打算去镇上借贷,钱庄的利息很低,只有三厘利,不借白不借。”穆子期没打算露富,那十三两银子不可能全部砸在房子上,正好现在官府有这项政策,还不如借钱来盖。
至于三厘利息,比如说借一两银子,那每个月就要还三文钱,一年还三十六文钱,这点利息不是相当于白借吗?这可是朝廷的仁政,错过这个店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老叶氏一听,虽然觉得欠钱不好,但一听到利息那么低,还是心动了。
“大郎,那我也去借钱建房。”一旁的陈香正在帮瑞珠分饭,此时听到这话就忍不住叫道,“这么低的月息我以前从未见过。”民间的借贷一般是几分利,而不是几厘。
“你当然要去,你不建房子怎么成亲?”穆子期瞪了他一眼。
陈香一听,嘿嘿一笑,忍不住看了看红着脸的瑞珠。
“大郎,我的地快整好了,等我忙完就过去帮你。”陈香又忍不住劝说,“你身体还未长成,重活记得留给我,我身子骨强壮。”
“嗯,我明白的,耕地一定留给你,我这几天就是除草和把地里的石块搬走而已。”穆子期点点头,“到时我们请个人来教我们如何耕田,还得去镇上买犁回来。”他自己也要跟着学,技多不压身。
“大哥,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建好房子?”穆子清和穆圆圆把大家的碗从角落的篮子里拿出来,用清水过了一遍,听到这里就插嘴道,“我听袁四郎说他们家马上就要建房了。”村里其他人都没有动静呢。
“快了,等我把黄豆种完就建房。”穆子期想快点建好,这草棚子住久了到底不舒服,又狭窄,大家吃饭都得蹲着,屋里连张桌子都没有。
说话间,穆子期等老叶氏端过饭碗,自己才伸出去接瑞珠递过来的碗,低头一看,嗯,还是和昨天一样。底下是干饭,面上是水煮的马头兰、荠菜、野葱等野菜,比别家好一点的是,他们家的干饭管饱,水煮野菜时也会滴上足够的芝麻油,这样闻起来才有点香味。
“奶奶,你的手艺又变好了。”穆子期捡起一根荠菜吃下去,不由得赞道,“比一开始好太多了。”
这话一出,穆子清和陈香等人连忙开口称赞,个个吃得喷香,活像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食物似的。
穆圆圆和瑞珠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再吃下一口,咦,是好吃了点,不过这不是今天放多油的缘故吗?
再看老叶氏,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夸大了夸大了。”老叶氏心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会做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想到你们干活辛苦,就想着多放点油。唉,可惜没有肉。”她就是舍得放油而已,水煮野菜有什么难的,还能称得上是手艺?
一说起肉,在场的人包括穆子期全都暗暗吞口水。上一次能大口吃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哦,是刚从隔离院出来的时候,那时他们早上吃肉包子,中午偶尔会点一碗猪肉。
真是怀念。
“奶奶,我们家的腊肉没有了?”穆子期忙追问,出发来清溪村前,他们采购物资时就买了三斤腊肉,路上吃了些,这几天做饭的时候偶尔会放几片。
穆子期觉得官府这一招真是用得好啊,把大家族拆开分散真是个好办法。看他们村就知道了,一路上被不同的人管着,到了地方又有村长管,算是习惯了。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村长代表的是官府,代表的是权威,大家相互间不熟悉,不可能联合起来对抗,所以只能顺从安排了。
大家还知道村长是有俸禄的,可以随时到镇上去见以前的里正,呃,现在叫做镇长了。
穆子期拍拍穆子清的脑袋,轻声说道:“大哥出去后,家里就交给你了,记得听奶奶的话,帮忙干活。”估摸着分宅基地还有好一番折腾。
穆子清一听,小脸很是激动,忙挺起胸脯道:“大哥,你放心,我在家里会好好听话的,我还能帮忙干活,我去捡柴火。”在逃荒的路上,他经常帮忙干这个。
当然,那时的柴火非常容易找,不像现在,估计还得上后山去砍。
分宅基地的事出乎意料地顺利,大概是先前郝村长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家有点怕他,也认为抓阄很是公平。而且这不是按人口分,而是每户平均分配,并且还言明等孩子长大成亲,还会分到一块地建房子。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得测量土地的面积,毕竟每户一亩地,得靠测量工具才行,免得村民有意见,认为自家的地少了。
看到村长拿出卡尺来测量,穆子期赶紧跑过去,笑道:“村长,我来帮你。”这卡尺就算他没用过,但他相信,只要看一下很快就能学会。
郝村长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于是,在其他人的关注下,穆子期和郝村长一起合作测量土地,他只是打下手,具体的计算工作还是靠郝村长在纸上写写算算。
穆子期看到他写的阿拉伯数字,心里一喜,问道:“这些数字和我学的《九章算术》不同,是外国那边传过来的吗?”他突然间想到,这算不算自己的金手指啊?
“这你都知道。”郝村长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又看到他稚嫩的面容,想了想,还是教道,“这是我在军队中学到的计算方式,你看这个符号代表‘壹’,用这种符号计算比较容易,有一套口诀可用。”
穆子期点点头,在之后干活的时间里,厚着脸皮跟在郝村长身边,见缝插针地朝他请教问题,一步一步地展现出他在计算方面的“才能”和学习的速度。
果然,他这一步走对了。等宅基地和每人二亩地分好后,他和郝村长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亲密了。
第27章 村里闲话
“大郎, 我明天要到镇上开会,你有没有空跟我一起去?”这天中午, 穆子期扛着锄头牵着牛,路过郝家门口时, 正在和村民说话的郝村长一看到他, 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穆子期一愣,擦了把汗, 笑道:“当然有空,我家的草刚拔完, 我明天正好得去镇上买黄豆的种子。”
“大郎家不种水稻吗?”刚才和郝村长说话的许大爷笑问,脸上的皱纹和瘦小的身材述说着他的年纪和艰辛,但他眼中慈祥的光芒又让人不觉得害怕。
“嗯,我们家今年就不种水稻了, 先种大豆肥田。”三四月份正是南方种植黄豆的好时机, 穆子期听取郝村长的建议,干脆先种这个。
种水稻他们家同样没有经验, 想到要育秧、插秧、除草、抢收等一系列的活,穆子期就觉得头皮发麻,这几天的农活真的是让他累极。
他以前就知道种田累,可他不知道会那么累!
小时候他觉得练武挺累的, 每天扎马步,练习拳法,再加上跑步,天天挥汗如雨, 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错,在林县养了几个月,虽然在船上和来的路上受了点罪,其实底子还在,但现在这种种田的累完全和练武不同!
至于不种水稻,也是因为他们家的地还不够肥沃。
穆家四口人一共可以分到八亩地,六亩水田两亩旱地。这方面男女是平等的,大夏这点做得好,只要是超过三周岁的小孩目前都能免费分到地,至于之后就不知道了。穆子期估计等大夏的人口越来越多,优惠政策就会越来越少,除非肯被官府送去南洋。
“不种水稻夏收怎么有米吃?”许大爷看着他,暗暗摇摇头,“买米吃不划算,咱们能三年免税呢,就算收成不好总好过不种。”他只要一想到家里欠官府钱庄的那些钱,晚上差点睡不着,会一直想着。
“我们家壮劳力太少,又是刚逃荒过来,身体不大好,今年就只种秋收那一季。”本地水稻可以种两季,穆子期觉得大夏的粮食充裕,南洋、琼州那边年年丰收,他打听过了,现在四百文钱就可以买一石中等米,够他们家吃一个月了。
“你说得对。”许大爷一听觉得有理,“你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是费劲了点,不过你们家有牛啊,这可帮上大忙了!”
这话一出,旁边扛着锄头经过的村民就停下来,说道:“是啊,穆家大郎真是聪明,你们在港口买下的牛,比在平安县买划算多了。”
“咱们村就只有三户人家有牛,大郎,等你们家耕好地了,能不能把牛借给我家使一使?”有人问,怕他不放心,又拍拍胸脯保证道,“你放心,你家的牛我们一定不会乱折腾,肯定给它吃好睡好,不敢糟蹋。”
这时候,有些人如果黑心点,借牛回来耕田时会拼命地让牛干活,再不让吃饱的话,那牛可就受大罪了。
当然,一般的村民不会做得这么绝,要不然别人不会再借给你第二次。
“到时再看,我家的牛不一定有空,还得借给陈家和刘家使。”穆子期婉拒,“如果到时牛有空,我再第一个借给黄叔。不过你还不如问问袁家,他们家壮劳力多,可能地会耕得比较快。”
经过观察,黄家人还算厚道,不是那些奸猾之人,要不然他可不敢借,他们家这头水牛今年才一岁半,是头母牛,因为到配种的年龄了,价格要高一点,足足花了他们家八两又八百文钱。
他想到牛如果养得好的话能活四十年,四十年他不指望,毕竟牛辛苦得很,有个二十年他就满足了。
这可是他们家的壮劳力,也是一大财富,借给其他人使用还得收钱呢,不说多的,一天五六文钱还是可以的。
整个清溪村一共有三头牛,除了穆家就是袁家和郝家。现在穆子期这话一出,有些人觉得有理。毕竟袁家不是穆家,穆家和刘家、陈家是抱团的,人家相互认识,是老乡,肯定会优先借给对方。
至于村长家的牛?人家是村长,可是分到了二十亩地,等他们家用完,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在村长家门口,大家就着耕牛的话题说到了今年该到镇上的种子店买什么种。郝村长也会根据大家的话给出点意见,他能识文断字,又有村长的权威身份,大家还是很尊重他的,尤其是那些从北方来的村民,他们不懂当地的气候,从没种过水稻,更会遵从。
穆子期趁此和郝村长说定明天出发的时间,抬眼看了看天色,摸摸自己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和大家告辞了。
还没走到草棚子门口,穆子期就听到别人在谈论他家的事。
“听说穆家用青砖建房子,他们家是什么来头?一帮老老少少都能平安到达这里,你看他们家的小孩子,脸上有血色,看起来受的罪不大啊。”
“我听袁家媳妇说过,他们是从江省的林县过来的,至于老家在哪里就不知道了,这事只有村长才知道。”
“穆家大郎真是聪明啊,你看他跟村长学得多快,数数一眨眼就算出来了。村长对谁都是板着脸,就是对他亲亲热热的,方才我还听到村长说明天要带他去镇上开会!”
“穆大郎真会拍村长马屁……”这人说话的语气酸溜溜的。
穆子期暗暗记住这人的声音。
“人家当然聪明了,穆大郎的爷爷是大金国那边的举人,父亲是秀才,这样的少爷出身,以前又念过学堂,学东西快得很,村长喜欢他跟什么似的,就是种地……嘿嘿。”
“哈哈,竟然不种粮食,种什么黄豆,我听说他们还想在旱地上种果树,唉,好好的地都被他们给糟蹋了,到底年纪小,经事少。”
穆子期:“……”他还能说什么?至于家世,不知道是谁不小心说出去的。不过他觉得没什么,他们家势单力薄,有点让人顾忌的东西也好。
在乡下生活过的穆子期知道,农民并不都是淳朴的,相反,他们很狡猾,有着小聪明和自己的小心思。在乡下,如果你自己不立起来的话,那谁都不介意来踩一脚。
他只是不喜欢自家的一点小事传得沸沸扬扬。他就奇怪了,大家每天辛苦劳作,怎么自己每天回到家就想睡觉,他们反而还有心思说别人的闲话?
穆子期绕过说话的人群,把牛牵回陈香分到的草棚后,直接迈步回到自家的草棚里。走进家门前,他抹了把汗,脸上露出微笑。
记得不知从哪看来的一句话,男人回家时最好不要把在外面工作的辛苦、疲惫等情绪带回家,这对家庭气氛的营造并不好,穆子期姑且一试。
“大郎回来了!”老叶氏看到他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迎上来,再拿起布巾拍拍他身上的尘土,低声道,“先喝水,饭快好了,等三郎他们回来就可以吃饭了。”
穆子期把手中装着野菜的篮子递给她,这是他拔草的时候顺便挖的,这样就不用家里特意去找了。
他顺便阻止她的动作,笑道:“奶奶,不用拍,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在河边洗好了。”他可不想一脚泥踩回来。
他们家的六亩水田有三亩连在一起,正好在河边。至于另外三亩,就在他们家宅基地附近,以后照看方便。
“辛苦咱家大郎了。”老叶氏看着晒得小脸通红的穆子期,心里很是难受,“唉,如果是在宁安县,哪要你做这些事?”
“奶奶,这种话以后就不必说了,我们现在已经是清溪村的村民,除了家里多出一头牛,和其他村民没什么区别。”穆子期制止她,搂着她的胳膊,笑道,“奶奶,我知道你心疼我干活,可到了如今这地步,不干活是不行的,而且我也没敢让自己太辛苦,我还在长身体呢,可不会太过于劳累。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嗯,这还差不多。”老叶氏被他这么一揉搓,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连连点头道,“就是,咱们家大不了买粮吃,你的身体要紧,可不许跟隔壁的袁二郎、袁三郎一般,把自己当牛使。”
“哈哈,奶奶,这个你放心就好,身体最重要,我可不会糟蹋自己。”穆子期笑呵呵道,他们家又不是快吃不上饭了,何必那么拼呢?他可不像袁家二郎、三郎那般不爱惜自己,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拼命干活就是为了让身体好端端的袁大郎和袁宏图少干点。
遇到这种偏心眼的父母,也是袁家二郎、三郎倒霉,偏偏他们还逆来顺受。
罢了,不想他们了,一想他们就想到他那已经死去的父母,心情会变得不好。
“奶奶,你自己在家也要注意,太累的话你就歇一歇,等我们回来再做。”穆子期劝说道。
他们家是分有任务的,老叶氏年纪大了,穆子期不肯让她到田地忙活,就留她在家做饭收拾东西,顺便看管家当。陈香去他分到的四亩地干活,瑞珠每天早上洗了全家人的衣裳后再去陈香那里帮忙。
至于穆子清和穆圆圆,穆子期并不娇惯他们,每天都让他们跟着村里的小孩上山砍柴,如果背不回来的话,傍晚他再用牛车拉回来。
前两天要除草,穆子期还把穆子清带到地里帮忙拔了几天,要不是用粗布包着手,小家伙指定把皮给弄出水泡。
总而言之,他们一家都很忙,各人有各人的事做。大概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比起逃荒的日子,大家对此毫无怨言,忙碌得兴致勃勃。
两人正说着话,陈香他们就回来了。这下子,狭窄的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第28章 镇上见闻
穆子期环视一周简陋的草棚, 笑道:“等春忙一过,我们家就马上建房子, 我明天去镇上的砖窑厂提前订好砖块,奶奶, 要不我们订青砖?”这种漏风的草棚不能久住, 万一下雨,春风一吹,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住得难受。
据说青砖比红砖要保暖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之前在宁安县的房子就是青砖的,主要会让老叶氏他们觉得熟悉。
他的计划是房子的墙壁用不同的材料来砌,下层用青砖, 上层用黄泥, 顶上不用茅草,直接盖瓦片。南方这边每年的降雨量多, 如果用黄泥砌墙的话,他怕房子容易倒塌,而且这里沿海,每年不知道有没有台风来袭。
“不是说红砖比较便宜?”老叶氏却有些犹豫, 在港口那里买了牛车和其他东西后,家里的二十四两银子就剩下十三两多,如果他们家不借钱,这么点钱还不知道能起几间屋子。
再说了, 还得留下买种子的钱呢。最重要的是,还要留出钱来给大郎读书。
“就买红砖。”老叶氏想到读书的问题,最终还是下定决心。
“嗯,听你的。不过建房子的钱我打算去镇上借贷,钱庄的利息很低,只有三厘利,不借白不借。”穆子期没打算露富,那十三两银子不可能全部砸在房子上,正好现在官府有这项政策,还不如借钱来盖。
至于三厘利息,比如说借一两银子,那每个月就要还三文钱,一年还三十六文钱,这点利息不是相当于白借吗?这可是朝廷的仁政,错过这个店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老叶氏一听,虽然觉得欠钱不好,但一听到利息那么低,还是心动了。
“大郎,那我也去借钱建房。”一旁的陈香正在帮瑞珠分饭,此时听到这话就忍不住叫道,“这么低的月息我以前从未见过。”民间的借贷一般是几分利,而不是几厘。
“你当然要去,你不建房子怎么成亲?”穆子期瞪了他一眼。
陈香一听,嘿嘿一笑,忍不住看了看红着脸的瑞珠。
“大郎,我的地快整好了,等我忙完就过去帮你。”陈香又忍不住劝说,“你身体还未长成,重活记得留给我,我身子骨强壮。”
“嗯,我明白的,耕地一定留给你,我这几天就是除草和把地里的石块搬走而已。”穆子期点点头,“到时我们请个人来教我们如何耕田,还得去镇上买犁回来。”他自己也要跟着学,技多不压身。
“大哥,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建好房子?”穆子清和穆圆圆把大家的碗从角落的篮子里拿出来,用清水过了一遍,听到这里就插嘴道,“我听袁四郎说他们家马上就要建房了。”村里其他人都没有动静呢。
“快了,等我把黄豆种完就建房。”穆子期想快点建好,这草棚子住久了到底不舒服,又狭窄,大家吃饭都得蹲着,屋里连张桌子都没有。
说话间,穆子期等老叶氏端过饭碗,自己才伸出去接瑞珠递过来的碗,低头一看,嗯,还是和昨天一样。底下是干饭,面上是水煮的马头兰、荠菜、野葱等野菜,比别家好一点的是,他们家的干饭管饱,水煮野菜时也会滴上足够的芝麻油,这样闻起来才有点香味。
“奶奶,你的手艺又变好了。”穆子期捡起一根荠菜吃下去,不由得赞道,“比一开始好太多了。”
这话一出,穆子清和陈香等人连忙开口称赞,个个吃得喷香,活像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食物似的。
穆圆圆和瑞珠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再吃下一口,咦,是好吃了点,不过这不是今天放多油的缘故吗?
再看老叶氏,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夸大了夸大了。”老叶氏心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会做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想到你们干活辛苦,就想着多放点油。唉,可惜没有肉。”她就是舍得放油而已,水煮野菜有什么难的,还能称得上是手艺?
一说起肉,在场的人包括穆子期全都暗暗吞口水。上一次能大口吃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哦,是刚从隔离院出来的时候,那时他们早上吃肉包子,中午偶尔会点一碗猪肉。
真是怀念。
“奶奶,我们家的腊肉没有了?”穆子期忙追问,出发来清溪村前,他们采购物资时就买了三斤腊肉,路上吃了些,这几天做饭的时候偶尔会放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