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故人相见
新昌城距离辽队城只有七十多里的路程,骑禄需一日便可抵达。鲜于银率军攻占了新昌之后,便立即派出快马前往辽队报讯,邀请邴原一家人速来新昌避祸,以免遭受公孙度的迫害。
这些马匹是鲜于银攻下沓氏、平郭、汶县和新昌之后从四处县城内缴获来的战利品,加起来竟然有两千匹之多。辽东大量出产上等战马,这些年因为幽州的崛起阻挡了公孙度与中原地区的战马交易,所以只要是有公孙度派兵驻守的地方,总是有不少的战马可用,现在却是白白便宜了鲜于银。
度辽军的步兵虽然类似于后世的海军陆战队,但这些士兵大多都是幽州汉子,他们打小就开始与马匹接触,虽然不似幽州骑兵那般马术精湛,但骑在马上奔跑却是一点也不困难。这就好像学会了骑自行车的人,就算十几年不摸自行车把,但只要想骑的时候,跨上车座便能骑着跑起来。
鲜于银派往辽队城的这支骑兵小队人数为五十人,他们身上穿着新昌城守军的服饰,带着新昌城守军头领的信物,就连说话的口音都是地道的辽东味,所以毫不费力便进了辽队城。
在此之前,鲜于银在指挥部队攻占平郭、汶县、新昌三城时,每次都是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身穿公孙度士兵的服装,混进城内之后里应外合,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城门,然后迎接大军入城。尽管这一招有些老土,但却是屡试不爽,十分好用。
当年公孙度派出两万大军与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麾下三万部队合在一起,围攻蓟城,结果被刘和设计全部歼灭和俘获。被俘的辽东降兵当中有四成最终成为刘和麾下的士兵,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和教育,已经彻底忠于刘和。度辽军中便有当初俘获的辽东降兵两千多人。如今他们返回故土,自然成为鲜于银最好的向导和攻城的先锋。
五十人的小队进入辽队城后,在队率李云聪的带领下很快便来到了名士邴原居住的院落门前。
李云聪想起临来之前主将鲜于银的交待。
“邴学士是大公子极为看重的名士,与吾亦有私谊,你们这些肚子里面没墨水的家伙,见到邴学士之后一定要恭敬,说话不能粗俗,不可大声大气,但务必要将邴学士请到新昌城来。”
“若是邴学士不肯前来呢?”
“笨蛋!邴学士要是不来,你们不会‘硬’请啊!”
李云聪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尽量装出一副人畜无害,客气恭敬的模样,然后伸手拍响了邴家的院门。
不多时,一个小书童拉开院门,探出半个身子来,有些疑惑地看着门口的李云聪。
“这位好汉何事叩门?”
“敢问这位小丈夫,邴学士在家么?”李云聪一脸讨好地问道。
被人唤作“小丈夫”,书童心里有些暗自得意。“我家丈夫正在后院看书注疏,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打搅。”
“小丈夫。某这里有一封书信,是邴学士的故交让我送来的,还请转交丈夫,就说某有急事要面见丈夫。”
“那你先在门口候着吧。”小书童拿了书信。关上院门,快步向后院走去。
“丈夫,门外来了一群骑马的壮汉,为首一人说是受人之托前来送信。看样子十分着急,不知丈夫见还是不见?”
正在提笔书写的邴原,听到门外书童的问话。有些不悦地放下毛笔,对着屋外说道:“书信何在?”
书童于是推门而入,将李云聪带来的书信呈于邴原的面前书案之上。
邴原拆信细看,然后皱紧了眉头。“公孙度这次只怕是难逃覆灭了啊。只是没有想到刘家公子如此了得,刚刚在幽州西北大破胡人,紧接着便挥师东进前来对付公孙度,这辽东今后只怕是难得安生了。”
“小五,你去将那门外为首的汉子请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奴婢晓得了,还请丈夫稍候。”
片刻之后,李云聪跟随小书童进了邴原的书房。
“小人度辽军左部前营队率李云聪,见过邴学士!”
“鲜于将军为何派你前来?”
“只因小人加入度辽军之前便是辽队人氏,对这附近比较熟悉,所以将军特遣某来迎接丈夫移步新昌城。”李云聪恭敬回答。
邴原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既是辽队人氏,为何却要在度辽军中任事,帮着别人对付公孙将军?”
“回学士的话,辽东之地本就属于幽州管辖,并非公孙度之私产,如今吾等奉太傅大人之命前来征伐有意自立的公孙度,上乘天意,下顺民心,是以占有大义名份。”
“呵呵,小小一个军中兵头,竟然知道大义名份,这度辽军不简单啊。你且稍候,容我收拾一下,便随你前往新昌城。”
“还请学士见谅,鲜于将军说了,因为时间紧迫,丈夫只需带上这些年来的注疏所得便可,其余的家什财产皆可不顾,等平了公孙度之后,大公子会亲来辽东赔给您的!”
“哦,大公子还会亲来辽东?那我到时候可要问他要一套蔡学士家中藏书的副本!”
邴原一辈子喜好藏书,后世更是被人称为东汉藏书家,他早就听说蔡邕家中藏书丰厚,这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问刘和要一套蔡邕所藏书籍的誊抄副本。刘和是蔡邕的女婿,又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邴原问他要书正是要对了人。
当日傍晚,李云聪护送着邴原一家坦然离开辽队城。守在城门的士兵只以为是新昌守将要请邴学士前去讲学,所以并不阻拦。
度辽军选择上岸的地方太过隐蔽,如今整个辽东的军民只以为辽西的大军会从医巫闾山那边打过来,加之从鲜于银完全封锁了辽东半岛那边的消息,所以直到现在,襄平附近的守军都还不知道度辽军已经逼近到襄平城近百里的地方。
两日之后,李云聪护送着邴原一家安全抵达新昌。鲜于银十分热情地迎接了邴原,然后将邴原安置在城中早已准备好的一处宽大院落之中。
“根矩丈夫,当初大辽水边一别就是五年,如今再见面时,丈夫看上去更加的气度不凡!”
“鲜于将军过奖了,当初将军与韩子佩前来辽东时,可是小心翼翼,如今却是率领万余虎贲之士睥睨辽东,人生之机遇变化,真是变幻莫测啊。”
“这次我来辽东,却是奉了大公子之令,只为铲除公孙氏盘踞在辽东的势力,将这片疆土再度纳入我大汉版图之中!丈夫乃饱学之士,在辽东声名远播,还请助我一臂之力。”
“不知将军需要邴某如何相助?”
鲜于银一脸严肃地说道:“出征之前,公子特意对我叮嘱,大军此来辽东,不在杀伤掳掠,只为剪除异心公孙氏虽有不臣之罪,然祸不及辽东军民,只要辽东军民愿意脱离公孙氏的统治,不与吾军作对,便不会有刀兵加僧祸。”
邴原点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听懂将军的话了。将军是想借我之名,联络辽东士族,安抚辽东人心,对否?”
“还请丈夫成全!”
“呵呵,能为辽东百姓减轻少许血光之灾,这样的好事,邴某自当全力而为。”
当日夜里,邴原向同样避祸辽东的好友王烈、管宁和国渊等人写下书信,鲜于银则派人扮成普通百姓,携带着书信前往襄平、辽阳和险渎等地,秘密联络辽东各地的士族。
邴原、王烈、管宁和国渊四人堪称客居辽东的“四大学士”,只要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声援,度辽军在收复城池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就会大大降低,而在这个过程中度辽军的伤亡自然会减轻不少,这对于后续的行动显得十分重要。
按照刘和的要求,这次东征辽东,度辽军要尽量以最为温和的方式解决掉公孙度,然后将公孙度手下的部队特别是辽东水师收为己用,最终将辽东四郡之地并入幽州,使得幽州的实力再上一层,战略纵深则向东推进一千多里。
鲜于银虽然不是武力值爆表的猛将,但他却是刘和手下最为听话的将领,刘和说要怎么办,他就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所以这次平定辽东,鲜于银每一步都做得稳妥扎实,直到现在都是不急不躁,并未立即对襄平城发起攻击。
公孙度在辽东虽然是个“土皇帝”,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在辽东的西北方向有辽东鲜卑人闹事,在辽东的北方则有凶猛的夫余人盘踞,在辽东的东面还有一个十分难缠的高句丽国。如果这次刘和调动大军将辽东之地打个稀巴烂,将公孙度麾下的部队全都消耗在战场上,那么就算得到了辽东之地,刘和也是得不偿失,立即就要面临群狼环伺的危险境地。
辽东就像一块大肥肉,公孙度便是这肉中刺,鲜于银要做的事情就是替大公子小心翼翼地将肉刺拔掉,而且是要尽量不将肉刺附近的好肉给带出来浪费了,最终让刘和吃得满嘴流油。(未完待续……)
这些马匹是鲜于银攻下沓氏、平郭、汶县和新昌之后从四处县城内缴获来的战利品,加起来竟然有两千匹之多。辽东大量出产上等战马,这些年因为幽州的崛起阻挡了公孙度与中原地区的战马交易,所以只要是有公孙度派兵驻守的地方,总是有不少的战马可用,现在却是白白便宜了鲜于银。
度辽军的步兵虽然类似于后世的海军陆战队,但这些士兵大多都是幽州汉子,他们打小就开始与马匹接触,虽然不似幽州骑兵那般马术精湛,但骑在马上奔跑却是一点也不困难。这就好像学会了骑自行车的人,就算十几年不摸自行车把,但只要想骑的时候,跨上车座便能骑着跑起来。
鲜于银派往辽队城的这支骑兵小队人数为五十人,他们身上穿着新昌城守军的服饰,带着新昌城守军头领的信物,就连说话的口音都是地道的辽东味,所以毫不费力便进了辽队城。
在此之前,鲜于银在指挥部队攻占平郭、汶县、新昌三城时,每次都是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身穿公孙度士兵的服装,混进城内之后里应外合,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城门,然后迎接大军入城。尽管这一招有些老土,但却是屡试不爽,十分好用。
当年公孙度派出两万大军与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麾下三万部队合在一起,围攻蓟城,结果被刘和设计全部歼灭和俘获。被俘的辽东降兵当中有四成最终成为刘和麾下的士兵,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和教育,已经彻底忠于刘和。度辽军中便有当初俘获的辽东降兵两千多人。如今他们返回故土,自然成为鲜于银最好的向导和攻城的先锋。
五十人的小队进入辽队城后,在队率李云聪的带领下很快便来到了名士邴原居住的院落门前。
李云聪想起临来之前主将鲜于银的交待。
“邴学士是大公子极为看重的名士,与吾亦有私谊,你们这些肚子里面没墨水的家伙,见到邴学士之后一定要恭敬,说话不能粗俗,不可大声大气,但务必要将邴学士请到新昌城来。”
“若是邴学士不肯前来呢?”
“笨蛋!邴学士要是不来,你们不会‘硬’请啊!”
李云聪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尽量装出一副人畜无害,客气恭敬的模样,然后伸手拍响了邴家的院门。
不多时,一个小书童拉开院门,探出半个身子来,有些疑惑地看着门口的李云聪。
“这位好汉何事叩门?”
“敢问这位小丈夫,邴学士在家么?”李云聪一脸讨好地问道。
被人唤作“小丈夫”,书童心里有些暗自得意。“我家丈夫正在后院看书注疏,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打搅。”
“小丈夫。某这里有一封书信,是邴学士的故交让我送来的,还请转交丈夫,就说某有急事要面见丈夫。”
“那你先在门口候着吧。”小书童拿了书信。关上院门,快步向后院走去。
“丈夫,门外来了一群骑马的壮汉,为首一人说是受人之托前来送信。看样子十分着急,不知丈夫见还是不见?”
正在提笔书写的邴原,听到门外书童的问话。有些不悦地放下毛笔,对着屋外说道:“书信何在?”
书童于是推门而入,将李云聪带来的书信呈于邴原的面前书案之上。
邴原拆信细看,然后皱紧了眉头。“公孙度这次只怕是难逃覆灭了啊。只是没有想到刘家公子如此了得,刚刚在幽州西北大破胡人,紧接着便挥师东进前来对付公孙度,这辽东今后只怕是难得安生了。”
“小五,你去将那门外为首的汉子请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奴婢晓得了,还请丈夫稍候。”
片刻之后,李云聪跟随小书童进了邴原的书房。
“小人度辽军左部前营队率李云聪,见过邴学士!”
“鲜于将军为何派你前来?”
“只因小人加入度辽军之前便是辽队人氏,对这附近比较熟悉,所以将军特遣某来迎接丈夫移步新昌城。”李云聪恭敬回答。
邴原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既是辽队人氏,为何却要在度辽军中任事,帮着别人对付公孙将军?”
“回学士的话,辽东之地本就属于幽州管辖,并非公孙度之私产,如今吾等奉太傅大人之命前来征伐有意自立的公孙度,上乘天意,下顺民心,是以占有大义名份。”
“呵呵,小小一个军中兵头,竟然知道大义名份,这度辽军不简单啊。你且稍候,容我收拾一下,便随你前往新昌城。”
“还请学士见谅,鲜于将军说了,因为时间紧迫,丈夫只需带上这些年来的注疏所得便可,其余的家什财产皆可不顾,等平了公孙度之后,大公子会亲来辽东赔给您的!”
“哦,大公子还会亲来辽东?那我到时候可要问他要一套蔡学士家中藏书的副本!”
邴原一辈子喜好藏书,后世更是被人称为东汉藏书家,他早就听说蔡邕家中藏书丰厚,这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问刘和要一套蔡邕所藏书籍的誊抄副本。刘和是蔡邕的女婿,又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邴原问他要书正是要对了人。
当日傍晚,李云聪护送着邴原一家坦然离开辽队城。守在城门的士兵只以为是新昌守将要请邴学士前去讲学,所以并不阻拦。
度辽军选择上岸的地方太过隐蔽,如今整个辽东的军民只以为辽西的大军会从医巫闾山那边打过来,加之从鲜于银完全封锁了辽东半岛那边的消息,所以直到现在,襄平附近的守军都还不知道度辽军已经逼近到襄平城近百里的地方。
两日之后,李云聪护送着邴原一家安全抵达新昌。鲜于银十分热情地迎接了邴原,然后将邴原安置在城中早已准备好的一处宽大院落之中。
“根矩丈夫,当初大辽水边一别就是五年,如今再见面时,丈夫看上去更加的气度不凡!”
“鲜于将军过奖了,当初将军与韩子佩前来辽东时,可是小心翼翼,如今却是率领万余虎贲之士睥睨辽东,人生之机遇变化,真是变幻莫测啊。”
“这次我来辽东,却是奉了大公子之令,只为铲除公孙氏盘踞在辽东的势力,将这片疆土再度纳入我大汉版图之中!丈夫乃饱学之士,在辽东声名远播,还请助我一臂之力。”
“不知将军需要邴某如何相助?”
鲜于银一脸严肃地说道:“出征之前,公子特意对我叮嘱,大军此来辽东,不在杀伤掳掠,只为剪除异心公孙氏虽有不臣之罪,然祸不及辽东军民,只要辽东军民愿意脱离公孙氏的统治,不与吾军作对,便不会有刀兵加僧祸。”
邴原点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听懂将军的话了。将军是想借我之名,联络辽东士族,安抚辽东人心,对否?”
“还请丈夫成全!”
“呵呵,能为辽东百姓减轻少许血光之灾,这样的好事,邴某自当全力而为。”
当日夜里,邴原向同样避祸辽东的好友王烈、管宁和国渊等人写下书信,鲜于银则派人扮成普通百姓,携带着书信前往襄平、辽阳和险渎等地,秘密联络辽东各地的士族。
邴原、王烈、管宁和国渊四人堪称客居辽东的“四大学士”,只要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声援,度辽军在收复城池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就会大大降低,而在这个过程中度辽军的伤亡自然会减轻不少,这对于后续的行动显得十分重要。
按照刘和的要求,这次东征辽东,度辽军要尽量以最为温和的方式解决掉公孙度,然后将公孙度手下的部队特别是辽东水师收为己用,最终将辽东四郡之地并入幽州,使得幽州的实力再上一层,战略纵深则向东推进一千多里。
鲜于银虽然不是武力值爆表的猛将,但他却是刘和手下最为听话的将领,刘和说要怎么办,他就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所以这次平定辽东,鲜于银每一步都做得稳妥扎实,直到现在都是不急不躁,并未立即对襄平城发起攻击。
公孙度在辽东虽然是个“土皇帝”,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在辽东的西北方向有辽东鲜卑人闹事,在辽东的北方则有凶猛的夫余人盘踞,在辽东的东面还有一个十分难缠的高句丽国。如果这次刘和调动大军将辽东之地打个稀巴烂,将公孙度麾下的部队全都消耗在战场上,那么就算得到了辽东之地,刘和也是得不偿失,立即就要面临群狼环伺的危险境地。
辽东就像一块大肥肉,公孙度便是这肉中刺,鲜于银要做的事情就是替大公子小心翼翼地将肉刺拔掉,而且是要尽量不将肉刺附近的好肉给带出来浪费了,最终让刘和吃得满嘴流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