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晚膳,顾家四房难得聚在一起,连顾青竹的父亲顾同山也从城外骑马赶了回来。
顾同山性格内敛,和结发卢氏感情深厚,发妻病逝将近四年未曾动过再续弦的心思,身边也只有一位从通房抬上来的姨娘,王老太君曾劝说过,奈何儿大不由娘,想想三房好歹有顾青竹和她胞弟明卓,儿女双全,又都是聪明孝顺的孩子,便随他去了。
因着天冷,从庄上带回的蔬菜都新鲜,大厨房除了常用的几样菜色外,又加了几个锅子。片好的牛肉整齐码在中间,香菇豆腐白菜青菜围在一旁,端上桌时咕嘟嘟的冒着泡,单瞧颜色就有胃口。
一家人乐融融的用罢饭各自散去,顾青竹则被父亲喊到书房。
顾青竹母亲卢氏当年待字闺中,便以才学闻名,嫁给顾同山后也偶尔在书房坐着翻翻藏书,如今用过的椅子还好端端的摆在房中,椅背上搭着她最喜欢的花毯。
“小姐喝些花茶暖暖身子。”
王玄跟着顾同山多年,书房不比其他地方,一般丫鬟侍从进不得,好多事都是他亲力亲为。顾青竹与他熟络,私下亲切的唤上句王叔,王玄听的心里熨帖极了,安排人端上几碟甜枣点心,这才合上门,站在不远处的回廊边守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仅以此细腻温馨的故事满足小天使们对爱情的某些幻想,欢迎收藏留言,不喜欢此类型的也无妨,愿下一刻就能找到合您胃口的那篇好文。
第3章 第三回
借着烛光,顾同山看女儿面色尚佳,又到了长身体的年纪,个子抽条似得往上拔,脸上肉眼见着减了不少,露出少女初成的模样,叹道:“日前听你祖母说你害了病,爹本是要亲自去的,可正赶上雪患,朝中事务繁忙...”
顾同山解释完原委,接着从桌上拿起张宣纸递过来,顾青竹打眼一瞧,密密麻麻列的全是药材,颇为不解。
“过几日太医院何大人来府上为你祖父祖母请平安脉,为父安已安排好,劳烦他给你也瞧瞧,这些常用药材且存着,如今灾患形势不好说,往后想筹备怕是不易。”
顾青竹摇头:“女儿知道您担心我身体,可如今确实已无大碍,倒是您自己,每年一到冬季便咳嗽不停,何太医医术高明,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给您把个脉。”
顾同山大手一挥,不甚在意:“老毛病不妨事。”
青竹欲再劝,门口王玄底底喊了声‘三爷’,然后扣了扣门:“户部刘侍郎差人来,请您去城北商议要事,车马在门外备妥当了。”
公务不可耽搁,顾同山又嘱咐几句,临出门一拍脑袋,从怀里掏出个月白色的锦绣袋:“长泽倒是胆大,直接求到我跟前了,为父看在他这份心上破回例,你若不想留,告诉王玄,他自会帮你处理。青竹,此事...不要过多怨他。”
顾青竹茫然的接过,手指略微一探,应是块长圆玉,顿时了然。
傅长泽不喜挂饰,连寻常公子都要准备三四个替换用的玉佩,他也只得一块,异常珍惜。顾青竹曾要过来看过,玉质白色,周边镂的有蟠龙飞虎云纹相伴,据说仿的是汉代古器,难得一见。
“女儿自然知道。”顾青竹攥着手中的玉佩,坦然一笑:“父亲放心,这事儿是该翻篇了。”
******
大雪初停。
天气冷的紧,早值打扫院落的丫鬟婆子个顶个的穿的厚实,一开口连串的雾气,连歇会儿都不愿,都跺着脚干活,生怕停下来身上那点热气让风吹的一干二净。
大房的顾明宏排行老四,如今在国子监读书,那日回来说监生们有人出头提议各家捐些旧的棉衣被褥,送到城外救济点去,得到一众响应。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大半为官家子弟,祖上没有五品以上官职荫庇都入不了,出些东西不在话下,儿孙心怀社稷很好,既能历练又能博美名,各家长辈也都积极支持。
李氏听后自然没意见,可家里需要她亲自过手的杂事太多,分/身乏术。
顾家这一脉人丁并不兴旺,大房嫡长孙顾明瑞中了进士,在唐州做官历练,两个孙女早已外嫁;二爷顾同生在泸州呆了七八年,老太君念着夫妻不能久分两地,便让二夫人领着幼子搬了过去;三房卢氏去的早,四房顾同鹤又是庶子。
合计一圈儿,可帮衬李氏的竟只有四房夫人,但身份在那摆着,小事还好,稍微要紧的就无法服众。
顾青竹如约来送辣菜,见李氏愁眉不展。
“这有什么难的?大伯母只管交给我办。”
李氏眼睛一亮,顾青竹是三房长女,顾家待嫁的姑娘们又属她年纪最长,行事作风更不用说,就是前段刚得过病,让人忧心。但李氏也不是婆妈的人,当即发话分出手下一个管事听顾青竹差遣,暗地里又吩咐人关照着七姑娘的身体。
顾青竹听顾明宏说完,心里便有了谱,点头问道:“四哥什么时候用?”
“越快越好。”顾明宏回想城门口看见那乌压压一片灾民,神色凝重:“整理出一批我们就先派车送出去,救急要紧,十天半月好转不了,以后可以隔两日集中再送。”
她这个四哥最为和善,与人说话脸上常带着喜色,现在却愁的眉头紧锁,可见是十万火急。
“咱们杂库里有这几年替换下来的棉被大袄,就是积了灰,也受些潮气。我带人整理出来简单收拾下应可以用的。”顾青竹记得前两月李氏整理库房时还说要处理掉,后来怕是给耽搁了,这才存到现在。
顾明宏没想到竟有现成的东西,楞了下:“有多少?”
顾青竹摇头:“我只听说拉出去要有四五车,具体还的问管库房的掌事。”
“那就不少。”顾明宏得了好消息,心下一松,脸也不再板着:“劳烦七妹了!”然后将她送回去,自己则动身往国子监找人商量联系车马和后续的事儿。
凡事都有个章程。
顾青竹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思索片刻,唰唰的写出几张条子,折好后分别递给如意和喜乐,遣她们跟各房通个信儿,就说府中捐衣救灾,凡有破旧保暖的衣物都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放好,日后有人专门去取。
如意和喜乐是亲姐妹,父母都在府上做活,因着这层关系,在各房能凑个面熟,跑腿儿的差事再合适不过。
如意拿了条子,脆生生的应下,带着喜乐风风火火的出了门,看的颂平眉头一挑,追了两步喝了声:“你俩稳当些!”
不消一个时辰,消息便传开了。
顾家老太爷官儿做的高,清正廉明一身傲骨,论财力,在汴梁城是排不上前,但眼前的家业好歹是多少代积累而来,比起普通官家,倒也算富贵。
家里的下人按着等次,每季至少会发套衣物,各房再另添置点儿,只要安心做活,过两三年还能有多余的衣服接济给亲戚。所以不光主子们指挥着人翻箱倒柜,丫鬟婆子每人出个一两件,刚进府没什么积攒的也不闲着,帮忙清理捆扎,场面热闹的紧。
另一边,顾青竹在后院大库前站着,叮嘱管事:“被褥衣物分开了放,记清楚件数登记造册,册子要一式三本,大伯母和四哥各自一本,您自己也留本作底,将来盘点时也好有个依据。”
管事弯腰垂手听着,喟叹这七姑娘年纪小心智却开的早,三房夫人去世时摆灵堂,那么小的丫头自己憋的泪,还要哄着弟弟,腰板直挺挺的跪在垫上,眼神做派浑然不像八九岁的女童。王老太君本就喜欢她,经了那一遭更是往心眼里疼,别说亲祖母,就是其他人看见,定也起怜惜之心。如今长大开始帮忙管理三房的杂事,搭理的井井有条,连顾府总管也不敢小觑她。
“奴下知道了,尽按姑娘的吩咐办。”
管事正欲转身,却又被顾青竹叫住:“咱们还有几辆可用的马车?”
管事掐指一算,回道“公中除去三辆专用的,还有四辆可调。”
“那就派人跟颂平去三房再取辆出来。”顾青竹见进度不慢,打算当日就先把东西送出去:“不用等,组上车队多派几个人手,直接给四公子送到国子监。”
晚膳,顾家四房难得聚在一起,连顾青竹的父亲顾同山也从城外骑马赶了回来。
顾同山性格内敛,和结发卢氏感情深厚,发妻病逝将近四年未曾动过再续弦的心思,身边也只有一位从通房抬上来的姨娘,王老太君曾劝说过,奈何儿大不由娘,想想三房好歹有顾青竹和她胞弟明卓,儿女双全,又都是聪明孝顺的孩子,便随他去了。
因着天冷,从庄上带回的蔬菜都新鲜,大厨房除了常用的几样菜色外,又加了几个锅子。片好的牛肉整齐码在中间,香菇豆腐白菜青菜围在一旁,端上桌时咕嘟嘟的冒着泡,单瞧颜色就有胃口。
一家人乐融融的用罢饭各自散去,顾青竹则被父亲喊到书房。
顾青竹母亲卢氏当年待字闺中,便以才学闻名,嫁给顾同山后也偶尔在书房坐着翻翻藏书,如今用过的椅子还好端端的摆在房中,椅背上搭着她最喜欢的花毯。
“小姐喝些花茶暖暖身子。”
王玄跟着顾同山多年,书房不比其他地方,一般丫鬟侍从进不得,好多事都是他亲力亲为。顾青竹与他熟络,私下亲切的唤上句王叔,王玄听的心里熨帖极了,安排人端上几碟甜枣点心,这才合上门,站在不远处的回廊边守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仅以此细腻温馨的故事满足小天使们对爱情的某些幻想,欢迎收藏留言,不喜欢此类型的也无妨,愿下一刻就能找到合您胃口的那篇好文。
第3章 第三回
借着烛光,顾同山看女儿面色尚佳,又到了长身体的年纪,个子抽条似得往上拔,脸上肉眼见着减了不少,露出少女初成的模样,叹道:“日前听你祖母说你害了病,爹本是要亲自去的,可正赶上雪患,朝中事务繁忙...”
顾同山解释完原委,接着从桌上拿起张宣纸递过来,顾青竹打眼一瞧,密密麻麻列的全是药材,颇为不解。
“过几日太医院何大人来府上为你祖父祖母请平安脉,为父安已安排好,劳烦他给你也瞧瞧,这些常用药材且存着,如今灾患形势不好说,往后想筹备怕是不易。”
顾青竹摇头:“女儿知道您担心我身体,可如今确实已无大碍,倒是您自己,每年一到冬季便咳嗽不停,何太医医术高明,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给您把个脉。”
顾同山大手一挥,不甚在意:“老毛病不妨事。”
青竹欲再劝,门口王玄底底喊了声‘三爷’,然后扣了扣门:“户部刘侍郎差人来,请您去城北商议要事,车马在门外备妥当了。”
公务不可耽搁,顾同山又嘱咐几句,临出门一拍脑袋,从怀里掏出个月白色的锦绣袋:“长泽倒是胆大,直接求到我跟前了,为父看在他这份心上破回例,你若不想留,告诉王玄,他自会帮你处理。青竹,此事...不要过多怨他。”
顾青竹茫然的接过,手指略微一探,应是块长圆玉,顿时了然。
傅长泽不喜挂饰,连寻常公子都要准备三四个替换用的玉佩,他也只得一块,异常珍惜。顾青竹曾要过来看过,玉质白色,周边镂的有蟠龙飞虎云纹相伴,据说仿的是汉代古器,难得一见。
“女儿自然知道。”顾青竹攥着手中的玉佩,坦然一笑:“父亲放心,这事儿是该翻篇了。”
******
大雪初停。
天气冷的紧,早值打扫院落的丫鬟婆子个顶个的穿的厚实,一开口连串的雾气,连歇会儿都不愿,都跺着脚干活,生怕停下来身上那点热气让风吹的一干二净。
大房的顾明宏排行老四,如今在国子监读书,那日回来说监生们有人出头提议各家捐些旧的棉衣被褥,送到城外救济点去,得到一众响应。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大半为官家子弟,祖上没有五品以上官职荫庇都入不了,出些东西不在话下,儿孙心怀社稷很好,既能历练又能博美名,各家长辈也都积极支持。
李氏听后自然没意见,可家里需要她亲自过手的杂事太多,分/身乏术。
顾家这一脉人丁并不兴旺,大房嫡长孙顾明瑞中了进士,在唐州做官历练,两个孙女早已外嫁;二爷顾同生在泸州呆了七八年,老太君念着夫妻不能久分两地,便让二夫人领着幼子搬了过去;三房卢氏去的早,四房顾同鹤又是庶子。
合计一圈儿,可帮衬李氏的竟只有四房夫人,但身份在那摆着,小事还好,稍微要紧的就无法服众。
顾青竹如约来送辣菜,见李氏愁眉不展。
“这有什么难的?大伯母只管交给我办。”
李氏眼睛一亮,顾青竹是三房长女,顾家待嫁的姑娘们又属她年纪最长,行事作风更不用说,就是前段刚得过病,让人忧心。但李氏也不是婆妈的人,当即发话分出手下一个管事听顾青竹差遣,暗地里又吩咐人关照着七姑娘的身体。
顾青竹听顾明宏说完,心里便有了谱,点头问道:“四哥什么时候用?”
“越快越好。”顾明宏回想城门口看见那乌压压一片灾民,神色凝重:“整理出一批我们就先派车送出去,救急要紧,十天半月好转不了,以后可以隔两日集中再送。”
她这个四哥最为和善,与人说话脸上常带着喜色,现在却愁的眉头紧锁,可见是十万火急。
“咱们杂库里有这几年替换下来的棉被大袄,就是积了灰,也受些潮气。我带人整理出来简单收拾下应可以用的。”顾青竹记得前两月李氏整理库房时还说要处理掉,后来怕是给耽搁了,这才存到现在。
顾明宏没想到竟有现成的东西,楞了下:“有多少?”
顾青竹摇头:“我只听说拉出去要有四五车,具体还的问管库房的掌事。”
“那就不少。”顾明宏得了好消息,心下一松,脸也不再板着:“劳烦七妹了!”然后将她送回去,自己则动身往国子监找人商量联系车马和后续的事儿。
凡事都有个章程。
顾青竹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思索片刻,唰唰的写出几张条子,折好后分别递给如意和喜乐,遣她们跟各房通个信儿,就说府中捐衣救灾,凡有破旧保暖的衣物都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放好,日后有人专门去取。
如意和喜乐是亲姐妹,父母都在府上做活,因着这层关系,在各房能凑个面熟,跑腿儿的差事再合适不过。
如意拿了条子,脆生生的应下,带着喜乐风风火火的出了门,看的颂平眉头一挑,追了两步喝了声:“你俩稳当些!”
不消一个时辰,消息便传开了。
顾家老太爷官儿做的高,清正廉明一身傲骨,论财力,在汴梁城是排不上前,但眼前的家业好歹是多少代积累而来,比起普通官家,倒也算富贵。
家里的下人按着等次,每季至少会发套衣物,各房再另添置点儿,只要安心做活,过两三年还能有多余的衣服接济给亲戚。所以不光主子们指挥着人翻箱倒柜,丫鬟婆子每人出个一两件,刚进府没什么积攒的也不闲着,帮忙清理捆扎,场面热闹的紧。
另一边,顾青竹在后院大库前站着,叮嘱管事:“被褥衣物分开了放,记清楚件数登记造册,册子要一式三本,大伯母和四哥各自一本,您自己也留本作底,将来盘点时也好有个依据。”
管事弯腰垂手听着,喟叹这七姑娘年纪小心智却开的早,三房夫人去世时摆灵堂,那么小的丫头自己憋的泪,还要哄着弟弟,腰板直挺挺的跪在垫上,眼神做派浑然不像八九岁的女童。王老太君本就喜欢她,经了那一遭更是往心眼里疼,别说亲祖母,就是其他人看见,定也起怜惜之心。如今长大开始帮忙管理三房的杂事,搭理的井井有条,连顾府总管也不敢小觑她。
“奴下知道了,尽按姑娘的吩咐办。”
管事正欲转身,却又被顾青竹叫住:“咱们还有几辆可用的马车?”
管事掐指一算,回道“公中除去三辆专用的,还有四辆可调。”
“那就派人跟颂平去三房再取辆出来。”顾青竹见进度不慢,打算当日就先把东西送出去:“不用等,组上车队多派几个人手,直接给四公子送到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