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060】首包饺子
报道程序走完之后,他们这些家长就没什么事,可以离开了,因为孩子们一会儿就要到教室等着发新书了。
说到新书,六个孩子没有买六套,而是买了三套,反正今年是第一年,程度不一样。
等学一学期看看他们的程度,渐渐的就会根据年龄拉开距离,节省下来的钱,就能买成其他学习用品了。
另外,他们也去一年级的教室看了,每一张桌子上都放了沙盘,估计一年级用到作业本的机会也不多。
其实这个年代就是这个条件,老师也是想方设法的为孩子们减轻负担,而且这个年代的老师特别负责任,这可能跟孩子少有关系,不像后世一个班有五六十个,孩子们坐都坐不开,更何况老师?
好生交代之后,一行人就离开了学校,毕竟家里还有家里的事要管,他们从学校出来就直接回家了,连逛逛的心思都没有了,实在是最近花钱花太多,不是他们不想买,而是觉得买不起。
到家的时候,已经晌午,家里一下子少了六个孩子,都不太适应,觉得空落落的,在二叔二婶的强烈要求下,晌午就曾尛就带着曾淼在叔叔家吃了,连三叔一家也过来了。
南方人的主食都是米,据她观察,这边甚少种植糯米稻的,都是普通的水稻,而且也没见黑米稻、红米稻,等后世常见的其他稻谷品种。
他们的一日三餐都和稻谷有关,早上是米粥,晌午是杂粮米饭,晚上也是米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不像是曾尛偶尔还会从空间拿出窝头和馒头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
其实曾尛也给他们分了点白面,可他们甚少吃,都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了,自己从来没想起来吃一下。
今天晌午既然是在叔叔家吃饭,就下意识的想改变一下伙食,于是她从家提出来四五斤的杂粮面粉,这种面粉比白面粉还要贵呢,可是啥办法,她要拿出太多的白面,会引起他们的不安的。
毕竟在南方人眼里,白面和精大米一样,都是稀罕物,不,甚至比精大米还要稀罕,因为换富强粉非常不好换。
“昨天我们在山上摘了不少的野苋菜,我想配上鸡蛋,咱们包饺子吃。”
“包饺子?”
曾尛是地道的北方人,虽然她很喜欢吃米,但是一天三顿下来,也受不了啊,所以得想办法改善一下伙食。
在北方,包饺子,包包子都很稀松平常,是他们最常见的食物,可是在南方,尤其在这偏远的城镇,包饺子这个词还是有点陌生的。
于是曾尛笑道:“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不过我在县城晃荡的时候,看到路边一老太太在摘菜,和旁边的老人家说起这个饺子的做法,我就记了下来,今天想试试好不好吃。”
“哎呀,那敢情好,咱们这儿最不缺的就是野菜了,鸡蛋我们家也有。”
曾尛已经拿过来的杂粮面,就没打算再拿鸡蛋,所以叔叔婶婶家各拿出来三个鸡蛋,六个鸡蛋虽然不算多,但也够他们尝尝鲜了。
于是曾尛就口述让婶婶们和面:“那奶奶说了,这面不能活的太软,软了饺子容易粘连,也不能太硬,硬了就不好捏了,要活的不软不硬恰到好处。”
之后就是菜的问题:“要先在水里面焯一下,捏干水分,剁碎,之后超鸡蛋,鸡蛋里要多放油,捣碎和菜混合到一起,再撒各种调料,不可太甜,要不然吃不出味道就不好吃了。”
最后就是饺子皮如何擀,如何包的问题,曾尛能用语言组织的都用语言组织,反正权当她啥也不懂,只管转述,倒是没想到婶婶们悟性不错,虽然饺子包的难看,但是形状是有了,而且味道尝了一下,还不赖,就是这炒鸡蛋的油若是能从动物油脂换成植物油就好了。
她不太喜欢动物油脂的味道,尤其上面还飘着油炸炸,不过她不喜欢,孩子们喜欢啊,对于这缺油少盐的年代,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美食了。
曾尛和两个婶婶配合的极好,又有曾淼在旁边打下手,哎?还别说,曾尛的像模像样直接影响到两位婶婶的操作。
随着包的越多,看曾尛的捏法,她们的手越来越灵活,两个小时之内,就捏了一百五十多个饺子。
水开之后,饺子下锅,虽然是扁扁的,没有后世包出来的圆滚滚的效果,但依然很诱.人。
这杂面也不知道是什么面混合磨出来的,摸起来有点粗糙,粘度不怎么够,最后又抓了一把白面进去,才勉强出了效果。
饺子下锅后,曾尛又回家将空间里的辣白菜、萝卜干儿、酸黄瓜等拿出来切盘,三种装到一个小盘里,端到了隔壁。
因为这些咸菜吃多了不好,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有个下菜的小菜,所以就端了过来。
饺子最后装到一个大盆里端到桌子上,男人一盆,女人一盆,咸菜又分了一个盘子。
曾尛喜欢吃饺子蘸醋,特意在自己碗里倒了点醋,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倒了点。
之后在曾家老两口的发话下,开始吃饭,沾过醋的饺子搁在嘴里味道很特别,尤其他们这边都是米醋,米醋特别的酸,虽然险些盖过饺子馅的味道,但是二者相结合之后的味道真的很可口。
二叔和三叔觉得这味道不过瘾,还一人拿着一根红辣椒啃着吃,哎呀,她看着都辣。
当然,她准备的小菜也非常受欢迎,曾尛就说这是自己腌制的,如果大家喜欢吃,她回头拿过来点儿,不过因为是腌制的食物,少吃为好。
“小小,你咋那么厉害呢,听一遍就记住了,这饺子的吃法新鲜,以前只是听说过,但是没有机会做,现在托你的福,今个儿尝尝,味道是真不错,那这些辣白菜酸黄瓜,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回头教教我们!”
曾尛配合的点头:“行啊,这是我今年夏天的时候腌制好放在地窖里,现在打开吃刚刚好,回头婶婶有空了,咱们一起做辣白菜。”
说到新书,六个孩子没有买六套,而是买了三套,反正今年是第一年,程度不一样。
等学一学期看看他们的程度,渐渐的就会根据年龄拉开距离,节省下来的钱,就能买成其他学习用品了。
另外,他们也去一年级的教室看了,每一张桌子上都放了沙盘,估计一年级用到作业本的机会也不多。
其实这个年代就是这个条件,老师也是想方设法的为孩子们减轻负担,而且这个年代的老师特别负责任,这可能跟孩子少有关系,不像后世一个班有五六十个,孩子们坐都坐不开,更何况老师?
好生交代之后,一行人就离开了学校,毕竟家里还有家里的事要管,他们从学校出来就直接回家了,连逛逛的心思都没有了,实在是最近花钱花太多,不是他们不想买,而是觉得买不起。
到家的时候,已经晌午,家里一下子少了六个孩子,都不太适应,觉得空落落的,在二叔二婶的强烈要求下,晌午就曾尛就带着曾淼在叔叔家吃了,连三叔一家也过来了。
南方人的主食都是米,据她观察,这边甚少种植糯米稻的,都是普通的水稻,而且也没见黑米稻、红米稻,等后世常见的其他稻谷品种。
他们的一日三餐都和稻谷有关,早上是米粥,晌午是杂粮米饭,晚上也是米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不像是曾尛偶尔还会从空间拿出窝头和馒头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
其实曾尛也给他们分了点白面,可他们甚少吃,都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了,自己从来没想起来吃一下。
今天晌午既然是在叔叔家吃饭,就下意识的想改变一下伙食,于是她从家提出来四五斤的杂粮面粉,这种面粉比白面粉还要贵呢,可是啥办法,她要拿出太多的白面,会引起他们的不安的。
毕竟在南方人眼里,白面和精大米一样,都是稀罕物,不,甚至比精大米还要稀罕,因为换富强粉非常不好换。
“昨天我们在山上摘了不少的野苋菜,我想配上鸡蛋,咱们包饺子吃。”
“包饺子?”
曾尛是地道的北方人,虽然她很喜欢吃米,但是一天三顿下来,也受不了啊,所以得想办法改善一下伙食。
在北方,包饺子,包包子都很稀松平常,是他们最常见的食物,可是在南方,尤其在这偏远的城镇,包饺子这个词还是有点陌生的。
于是曾尛笑道:“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不过我在县城晃荡的时候,看到路边一老太太在摘菜,和旁边的老人家说起这个饺子的做法,我就记了下来,今天想试试好不好吃。”
“哎呀,那敢情好,咱们这儿最不缺的就是野菜了,鸡蛋我们家也有。”
曾尛已经拿过来的杂粮面,就没打算再拿鸡蛋,所以叔叔婶婶家各拿出来三个鸡蛋,六个鸡蛋虽然不算多,但也够他们尝尝鲜了。
于是曾尛就口述让婶婶们和面:“那奶奶说了,这面不能活的太软,软了饺子容易粘连,也不能太硬,硬了就不好捏了,要活的不软不硬恰到好处。”
之后就是菜的问题:“要先在水里面焯一下,捏干水分,剁碎,之后超鸡蛋,鸡蛋里要多放油,捣碎和菜混合到一起,再撒各种调料,不可太甜,要不然吃不出味道就不好吃了。”
最后就是饺子皮如何擀,如何包的问题,曾尛能用语言组织的都用语言组织,反正权当她啥也不懂,只管转述,倒是没想到婶婶们悟性不错,虽然饺子包的难看,但是形状是有了,而且味道尝了一下,还不赖,就是这炒鸡蛋的油若是能从动物油脂换成植物油就好了。
她不太喜欢动物油脂的味道,尤其上面还飘着油炸炸,不过她不喜欢,孩子们喜欢啊,对于这缺油少盐的年代,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美食了。
曾尛和两个婶婶配合的极好,又有曾淼在旁边打下手,哎?还别说,曾尛的像模像样直接影响到两位婶婶的操作。
随着包的越多,看曾尛的捏法,她们的手越来越灵活,两个小时之内,就捏了一百五十多个饺子。
水开之后,饺子下锅,虽然是扁扁的,没有后世包出来的圆滚滚的效果,但依然很诱.人。
这杂面也不知道是什么面混合磨出来的,摸起来有点粗糙,粘度不怎么够,最后又抓了一把白面进去,才勉强出了效果。
饺子下锅后,曾尛又回家将空间里的辣白菜、萝卜干儿、酸黄瓜等拿出来切盘,三种装到一个小盘里,端到了隔壁。
因为这些咸菜吃多了不好,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有个下菜的小菜,所以就端了过来。
饺子最后装到一个大盆里端到桌子上,男人一盆,女人一盆,咸菜又分了一个盘子。
曾尛喜欢吃饺子蘸醋,特意在自己碗里倒了点醋,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倒了点。
之后在曾家老两口的发话下,开始吃饭,沾过醋的饺子搁在嘴里味道很特别,尤其他们这边都是米醋,米醋特别的酸,虽然险些盖过饺子馅的味道,但是二者相结合之后的味道真的很可口。
二叔和三叔觉得这味道不过瘾,还一人拿着一根红辣椒啃着吃,哎呀,她看着都辣。
当然,她准备的小菜也非常受欢迎,曾尛就说这是自己腌制的,如果大家喜欢吃,她回头拿过来点儿,不过因为是腌制的食物,少吃为好。
“小小,你咋那么厉害呢,听一遍就记住了,这饺子的吃法新鲜,以前只是听说过,但是没有机会做,现在托你的福,今个儿尝尝,味道是真不错,那这些辣白菜酸黄瓜,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回头教教我们!”
曾尛配合的点头:“行啊,这是我今年夏天的时候腌制好放在地窖里,现在打开吃刚刚好,回头婶婶有空了,咱们一起做辣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