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五教
杨广曾经叮嘱过萧夜心,即便是在扬州城内行走都要千万当心,但她以为既然自己跟杨广来了江南,不可能镇日都留居别院,她无法像曾经那样单枪匹马地去别处,可在她仍能够在扬州城中走一走,算是见微知著,或许能有帮助杨广的办法。
在经历过上一次扬州大乱之后,隋军在此处加派了重兵防卫,因此即便如今割地反隋势力纷纷崛起,扬州的情况尚算稳定。
因萧夜心出行时,杨广还未颁布暂停《五教》的军令,因此她还能看见有隋军在街上对百姓抽查《五教》的诵读情况,其中便有一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因为无法背诵《五教》而将要遭到了隋军的殴打。
“住手!”萧夜心喝止住那些隋军,上前将孩子护在身后道,“不过是一个孩子,字还认不得多少,你们就这样施以暴行,不怕晋王知道了拿你们治罪么?”
“《五教》乃大隋天子亲自下令,要江南百姓熟记背诵之篇目,我等都是奉命抽查,若有不会者自然要严加惩治,否则如何展现我大隋天子威严,如何管教这些江南愚民?”一名隋军颐指气使道,“你既要为这小娃出头,就将《五教》完整背诵,若有错漏,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萧夜心取出杨广交给自己的印信,那几名隋军见后即刻下跪道:“不知是晋王身边的贵人,还请莫怪。”
“江南大乱,你们负责守护扬州安危,如今却在这里恃强凌弱,这件事我会记下,回头转告晋王。”
那几名隋军士兵磕头求饶道:“天子之命,小的们确实不敢违抗,还请晋王网开一面。”
他们所言不假,江南大乱的直接导火索便是杨坚用来束缚江南民心的这篇《五教》,因此萧夜心虽然不齿于他们欺凌弱小的行为,却也无法当中作出忤逆杨坚的行为,以免将来让杨广难堪,遂将那几名隋军士兵打发走了。
那小孩儿原本躲在萧夜心身后,见凶神恶煞的隋军离去,可也知道了萧夜心是北朝人,他心中痛恨之极,便狠狠咬了萧夜心一口,又踢了她一脚,转头跑开了。
萧夜心担心那孩子出事便一直跟着他回了家。
孩子住在一间破败的茅草屋内,家徒四壁,虽然父母健在,可一看便是家境贫寒之人。此时孩子的母亲正在生火做饭,萧夜心发现,被放进灶头火堆里的正是分发的《五教》书稿。
由此可见,江南百姓对《五教》的痛恨,竟就是用来焚烧泄愤的。
孩子发现了在暗中观察的萧夜心,随即大喊道:“有北朝的坏蛋来了!出来打坏蛋!”
萧夜心未曾料到,原本安静的破落贫民居住之地,忽然冒出了十数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拿着木棍、凳子、破旧的铲子等所有可以用来当做武器的东西,很快将萧夜心围了起来。
那个孩子激动地喊道:“她是北朝派来的人!”
孩子尚且对朝廷怀有如此强烈的敌意,更别说那些已通世故的扬州百姓。眼前这些男男女女全都面露憎意,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死死盯着萧夜心,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一般,要将这北朝派来的探子扒皮拆骨。
萧夜心正思忖要如何逃脱,不料有人忽然抓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就拉着她跑。她起初惊魂未定,只想尽快从哪些充满恨意的扬州百姓手中脱身,而当她看清身前人是谁时,她惊讶得忘了自己方才身处险境。
终于逃到安全之地时,萧夜心顾不上气喘吁吁的身体,盯着身前的弘宣问道:“你怎么来了扬州?”
弘宣扶着墙,大口喘气道:“皇后命我来的。”
萧夜心狐疑道:“不是太子?”
曾经的阿柔绝对不会质疑他说的任何一句话,可现在,当听见萧夜心的质问,弘宣心头一沉,倍感酸楚,道:“不是。”
“皇后让你来做什么?”
“说来奇怪,晋王最终得以来江南,还是皇后向陛下进言,可她又实在担心晋王的情况,所以让我过来看看,随时将晋王在江南的情况传递回去,免得她日夜担心。”
独孤一样疼爱杨广,为杨广的将来考虑,她确实做得出让杨广领兵平乱之事。但他们毕竟母子连心,联想到江南的时局,她放心不下,所以想要及时知道杨广的安危也无可厚非,让弘宣潜入江南,便也算是顺理成章。
然而萧夜心又一想,这便证明弘宣已经赢得了独孤的信任,这却更令她担忧不已。
沉思之际,萧夜心未曾注意到弘宣一直看着自己,待她回神,发现了弘宣的目光,她立即避开道:“你总盯着我做什么?”
“我听皇后说,你已经有了身孕。可方才我带着你一路狂奔,你的样子却不似皇后所言。”
“难道皇后还要你看着我不成?”萧夜心反唇相讥,转身便要离去。然而未走几步,她又停下,问弘宣道:“你没受伤吧?”
弘宣摇头道:“只是多跑了两步,有些喘。”
两人之间又一次的沉默更明显的划分开他们如今的立场,即便不再有昔日那令自己难以忘怀的少女情思,可她和弘宣到底自年幼便相识,数年相知相伴,她做不到决然而去,始终无法恩断义绝。
“你最好不要让晋王知道你来了扬州,否则凭现在的情况,你很可能成为当初在太子算计下的晋王,只是你不可能有他那样的幸运。”又要离开之际,萧夜心听见了弘宣那一声“阿柔”,这本是她以为这世上最美妙的低唤,可现今这个人再念起她的名字,她已不复当初的心境。
一旦想起那日在晋王府对杨广做下的承诺,想起杨广对自己的希望,萧夜心故作冷漠道:“我不想晋王再对你我有任何误会,以后再见,你还是称我萧姑娘吧。”
不知为何,萧夜心的冷淡令弘宣心生怜惜的同时也感到欣慰。他的阿柔长大了,在经历了那些生死离别之后,她不再是当初冲动固执的模样,他以为那些将会伴随她一生的简单和快乐就这样被时光消耗殆尽。他有些想念曾经的阿柔,可那个能够陪伴在她身边的人不可能是他,杨广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一旦想起张丽华的死和那些流言,他便无法平静。
弘宣不知,正是他当初的拒绝让萧夜心绝望,所有因他而起的感情都因为后来那些不可预料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萧夜心被逼着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即便她真的爱上了杨广,但关于年少的时光,总有至今不能完全释怀的遗憾和些微的恨意,只是她无法说出来,也不愿意再提及。
才与弘宣分手,萧夜心便遇见了出来寻她的杨广,她深怕被杨广发现弘宣的行踪,便催促道:“我只是出来走走,没想到就这么晚了,赶紧回去吧。”
杨广察觉到萧夜心神情间的虚晃,却没有立刻点破,将她带回了住处。
晚膳后,萧夜心和杨广都因为心事重重而沉默,最后还是杨广先开了口,道:“我准备去一趟建康,你留在扬州。”
萧夜心走去杨广面前,垂眼道:“你有正事要办,我不会也不能拦你。只是希望你多保重……还有……替我看着萧玚。”
“是你要多保重。”杨广拥她入怀道,“我不在的日子,你还是少往外头跑,否则有了危险,我都不能及时保护你。”
萧夜心觉得想多了,可杨广按在她肩头的手收紧了一些,她便觉得这是一种警告。她虽已和弘宣划清了界限,但杨广本就多疑,她唯恐又触到了他极为敏感的心思,便安静地在他怀里待了片刻,道:“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杨广的手摩挲着萧夜心的肩头,目光却飘向了窗外,道:“你说。”
萧夜心隐去了弘宣的部分,将在城中的遭遇尽数告知杨广,再道:“如今民乱皆因《五教》起,这个时候若还遵循陛下的命令,只怕我们不光不能平息民怨,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江南百姓抵抗朝廷。所以我想请问殿下,有没有可能取消《五教》?”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今日我已经传令停止散步《五教》。”
萧夜心惊喜道:“当真?”
“不假。”杨广始终望着窗外的眸光加深了一些,眉头亦皱紧几分,似在等待什么,而他搂着萧夜心的手正是在这份等待中又一次收紧了,“我去建康,你也不能闲着。《五教》乃是父皇教化江南百姓之用,如今说要取缔便是藐视天子之威,需要想个替代之法,否则有损龙威,便是将来立了功也要因这件事受罚。”
杨广说的用心,可萧夜心却觉得他的心里并非在思考这件事,只是杨广不愿意说,她便不能问,只好应道:“那么殿下外出行军,我留在扬州想收服民心之策,双管齐下,如何?”
杨广点头,却仍是心思另在他处的模样。
此时有侍从前来禀告,说是原本驻守江南的几位将军一起前来拜见杨广,且都气势汹汹,说是为了废除《五教》一事而来。
在经历过上一次扬州大乱之后,隋军在此处加派了重兵防卫,因此即便如今割地反隋势力纷纷崛起,扬州的情况尚算稳定。
因萧夜心出行时,杨广还未颁布暂停《五教》的军令,因此她还能看见有隋军在街上对百姓抽查《五教》的诵读情况,其中便有一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因为无法背诵《五教》而将要遭到了隋军的殴打。
“住手!”萧夜心喝止住那些隋军,上前将孩子护在身后道,“不过是一个孩子,字还认不得多少,你们就这样施以暴行,不怕晋王知道了拿你们治罪么?”
“《五教》乃大隋天子亲自下令,要江南百姓熟记背诵之篇目,我等都是奉命抽查,若有不会者自然要严加惩治,否则如何展现我大隋天子威严,如何管教这些江南愚民?”一名隋军颐指气使道,“你既要为这小娃出头,就将《五教》完整背诵,若有错漏,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萧夜心取出杨广交给自己的印信,那几名隋军见后即刻下跪道:“不知是晋王身边的贵人,还请莫怪。”
“江南大乱,你们负责守护扬州安危,如今却在这里恃强凌弱,这件事我会记下,回头转告晋王。”
那几名隋军士兵磕头求饶道:“天子之命,小的们确实不敢违抗,还请晋王网开一面。”
他们所言不假,江南大乱的直接导火索便是杨坚用来束缚江南民心的这篇《五教》,因此萧夜心虽然不齿于他们欺凌弱小的行为,却也无法当中作出忤逆杨坚的行为,以免将来让杨广难堪,遂将那几名隋军士兵打发走了。
那小孩儿原本躲在萧夜心身后,见凶神恶煞的隋军离去,可也知道了萧夜心是北朝人,他心中痛恨之极,便狠狠咬了萧夜心一口,又踢了她一脚,转头跑开了。
萧夜心担心那孩子出事便一直跟着他回了家。
孩子住在一间破败的茅草屋内,家徒四壁,虽然父母健在,可一看便是家境贫寒之人。此时孩子的母亲正在生火做饭,萧夜心发现,被放进灶头火堆里的正是分发的《五教》书稿。
由此可见,江南百姓对《五教》的痛恨,竟就是用来焚烧泄愤的。
孩子发现了在暗中观察的萧夜心,随即大喊道:“有北朝的坏蛋来了!出来打坏蛋!”
萧夜心未曾料到,原本安静的破落贫民居住之地,忽然冒出了十数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拿着木棍、凳子、破旧的铲子等所有可以用来当做武器的东西,很快将萧夜心围了起来。
那个孩子激动地喊道:“她是北朝派来的人!”
孩子尚且对朝廷怀有如此强烈的敌意,更别说那些已通世故的扬州百姓。眼前这些男男女女全都面露憎意,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死死盯着萧夜心,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一般,要将这北朝派来的探子扒皮拆骨。
萧夜心正思忖要如何逃脱,不料有人忽然抓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就拉着她跑。她起初惊魂未定,只想尽快从哪些充满恨意的扬州百姓手中脱身,而当她看清身前人是谁时,她惊讶得忘了自己方才身处险境。
终于逃到安全之地时,萧夜心顾不上气喘吁吁的身体,盯着身前的弘宣问道:“你怎么来了扬州?”
弘宣扶着墙,大口喘气道:“皇后命我来的。”
萧夜心狐疑道:“不是太子?”
曾经的阿柔绝对不会质疑他说的任何一句话,可现在,当听见萧夜心的质问,弘宣心头一沉,倍感酸楚,道:“不是。”
“皇后让你来做什么?”
“说来奇怪,晋王最终得以来江南,还是皇后向陛下进言,可她又实在担心晋王的情况,所以让我过来看看,随时将晋王在江南的情况传递回去,免得她日夜担心。”
独孤一样疼爱杨广,为杨广的将来考虑,她确实做得出让杨广领兵平乱之事。但他们毕竟母子连心,联想到江南的时局,她放心不下,所以想要及时知道杨广的安危也无可厚非,让弘宣潜入江南,便也算是顺理成章。
然而萧夜心又一想,这便证明弘宣已经赢得了独孤的信任,这却更令她担忧不已。
沉思之际,萧夜心未曾注意到弘宣一直看着自己,待她回神,发现了弘宣的目光,她立即避开道:“你总盯着我做什么?”
“我听皇后说,你已经有了身孕。可方才我带着你一路狂奔,你的样子却不似皇后所言。”
“难道皇后还要你看着我不成?”萧夜心反唇相讥,转身便要离去。然而未走几步,她又停下,问弘宣道:“你没受伤吧?”
弘宣摇头道:“只是多跑了两步,有些喘。”
两人之间又一次的沉默更明显的划分开他们如今的立场,即便不再有昔日那令自己难以忘怀的少女情思,可她和弘宣到底自年幼便相识,数年相知相伴,她做不到决然而去,始终无法恩断义绝。
“你最好不要让晋王知道你来了扬州,否则凭现在的情况,你很可能成为当初在太子算计下的晋王,只是你不可能有他那样的幸运。”又要离开之际,萧夜心听见了弘宣那一声“阿柔”,这本是她以为这世上最美妙的低唤,可现今这个人再念起她的名字,她已不复当初的心境。
一旦想起那日在晋王府对杨广做下的承诺,想起杨广对自己的希望,萧夜心故作冷漠道:“我不想晋王再对你我有任何误会,以后再见,你还是称我萧姑娘吧。”
不知为何,萧夜心的冷淡令弘宣心生怜惜的同时也感到欣慰。他的阿柔长大了,在经历了那些生死离别之后,她不再是当初冲动固执的模样,他以为那些将会伴随她一生的简单和快乐就这样被时光消耗殆尽。他有些想念曾经的阿柔,可那个能够陪伴在她身边的人不可能是他,杨广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一旦想起张丽华的死和那些流言,他便无法平静。
弘宣不知,正是他当初的拒绝让萧夜心绝望,所有因他而起的感情都因为后来那些不可预料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萧夜心被逼着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即便她真的爱上了杨广,但关于年少的时光,总有至今不能完全释怀的遗憾和些微的恨意,只是她无法说出来,也不愿意再提及。
才与弘宣分手,萧夜心便遇见了出来寻她的杨广,她深怕被杨广发现弘宣的行踪,便催促道:“我只是出来走走,没想到就这么晚了,赶紧回去吧。”
杨广察觉到萧夜心神情间的虚晃,却没有立刻点破,将她带回了住处。
晚膳后,萧夜心和杨广都因为心事重重而沉默,最后还是杨广先开了口,道:“我准备去一趟建康,你留在扬州。”
萧夜心走去杨广面前,垂眼道:“你有正事要办,我不会也不能拦你。只是希望你多保重……还有……替我看着萧玚。”
“是你要多保重。”杨广拥她入怀道,“我不在的日子,你还是少往外头跑,否则有了危险,我都不能及时保护你。”
萧夜心觉得想多了,可杨广按在她肩头的手收紧了一些,她便觉得这是一种警告。她虽已和弘宣划清了界限,但杨广本就多疑,她唯恐又触到了他极为敏感的心思,便安静地在他怀里待了片刻,道:“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杨广的手摩挲着萧夜心的肩头,目光却飘向了窗外,道:“你说。”
萧夜心隐去了弘宣的部分,将在城中的遭遇尽数告知杨广,再道:“如今民乱皆因《五教》起,这个时候若还遵循陛下的命令,只怕我们不光不能平息民怨,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江南百姓抵抗朝廷。所以我想请问殿下,有没有可能取消《五教》?”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今日我已经传令停止散步《五教》。”
萧夜心惊喜道:“当真?”
“不假。”杨广始终望着窗外的眸光加深了一些,眉头亦皱紧几分,似在等待什么,而他搂着萧夜心的手正是在这份等待中又一次收紧了,“我去建康,你也不能闲着。《五教》乃是父皇教化江南百姓之用,如今说要取缔便是藐视天子之威,需要想个替代之法,否则有损龙威,便是将来立了功也要因这件事受罚。”
杨广说的用心,可萧夜心却觉得他的心里并非在思考这件事,只是杨广不愿意说,她便不能问,只好应道:“那么殿下外出行军,我留在扬州想收服民心之策,双管齐下,如何?”
杨广点头,却仍是心思另在他处的模样。
此时有侍从前来禀告,说是原本驻守江南的几位将军一起前来拜见杨广,且都气势汹汹,说是为了废除《五教》一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