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光复昆明
光复昆明,政治意义巨大,朱永兴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皇明中兴的势头在民众印象中也将更加明显。
让晋王李定国率军先入昆明,把这个荣誉给了他,也算是朱永兴的一个小手段。一来偿了李定国的心愿,补上其败退昆明的遗憾;二来也有考察之意,看李定国是不是还有所保留。
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夏日的疾雨打在芭蕉叶上,踏破了难耐的寂静。
“来了,来了。”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倒,点燃香烛,负责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如临大敌,警惕的目光四下扫视。
朝廷留守,宗室亲王,这样的身份,以及目前朱永兴的威望,移跸省城,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昆明百姓遮道相迎,焚香祷拜。
只见一队手持旗帜的戎装甲士迅疾而来,穿过城门洞,当先的是两名手持红色令旗的骑士,紧随其后的是四名并排而行的骑士,手擎着清道旗。那些骑士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挑选,一个个都长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身上盔明甲亮,看着煞是威风。
“殿下有旨,孤至昆明,勿分军民老幼,皆可仰首观觇,低语谈论。”几名骑士放慢了速度,伴随着嗒嗒的马蹄声,齐声高喊着向前小跑。
喧哗声从围观的百姓中依次响起,片刻后皆伸长了脖子,期待的望着城门处。
旗帜过去之后,又随行军士手持着引幡、戟氅、金瓜、节钺等器物作为引导,缓缓行过,亲王仪仗虽然经过删简,但还是让百姓们赞叹不已。
在两排亲卫的保护下,朱永兴顶盔贯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出现在城门处。身后是李定国等一众大臣。
百姓们瞬间的激动过后,都屏住呼吸,大睁着眼睛。望着朱永兴含笑而来,甚至还向周围的百姓们招手示意。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孤零零的喊叫。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如同池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水纹涟漪飞快的在人群中扩散开去。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祝殿下身体安康,中兴大明。”
“佛祖保佑殿下。”
…………………
因为亲王仪仗的威严。因为固有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隔阂和恐惧,因为这一**狂热的呼喊声而烟消云散,一开始是百姓,他们笑着,欢呼着。后来连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激动的身体发抖,振臂高呼。
朱永兴在黄罗伞下挥舞着胳膊,鼻子发酸,眼睛湿润,这就是我的臣民。这就是纯真质朴的百姓。我没有为你们做什么,但我知道你们希望我为你们做什么。
“即权宜称皇弟以报命,未为不可;若我师趋长江,向金陵,大号可定,何人所能夺也!”
“有功者王,定论不磨。若我兵能复昆明,便是中兴一半根脚。若能南拜正朔,再正大号,已是有名。”
“千秋万世,公道犹存。使殿下克复昆明,再奄有半璧江山,功之所在,谁当与争?”
易成和张维翰的话语又浮上心头,在他们看来,光复昆明固然影响很大,但在正大号之前,却非要先拜孝陵不可。这便是趋长江,向金陵,南拜正朔。
圣子神孙啊,朱永兴知道在封建时代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即便是永历顺利交权也必须如此。这是政治上的影响,标榜正统,收拢民心的必不可少的举措。就目前来说,凭借南海舰队的实力,入长江,拜孝陵,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凡事要讲个时机,朱永兴并不急于这么做。
已经下马走入了宫殿,那如潮的欢呼声似乎还在朱永兴耳边次第响起,使他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殿下跋涉辛苦,先稍事休息,等到明日再议事不迟。”李定国一直跟随在朱永兴身侧,此时上前说道。
“吾没有那么娇贵。”朱永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他政事可缓,军事布置却不可耽搁。”
与退入贵州的吴军暂时相安,整个西南的战略都要进行调整,李定国要入川,要派援兵至广西与马宝夹击孙延龄和马雄……这些事情都是要尽快进行通报,以及布置的。
因为吴三桂的主动撤退,明军并未全部集中于昆明,但各部的主要将领或代表都已赶到,参加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滇省差不多全部光复了,意味着第一阶段作战的结束,该是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时候了。
晋王李定国、赵王白文选、陈国公吴子圣、叙国公马惟兴、总兵王三才等人,分别代表着滇西、滇东、滇南、广西战区,新形势下该合并的合并,该调动的调动,事务很多,涉及到了日后的战略走向,十分的重要。
对于和吴三桂暂时互不侵犯,众人并没有太大的意见,甚至非常赞同,认为这是争取吴三桂反正的节奏。尽管朱永兴的想法不尽相同,但也没有马上便表明。
滇西、滇南两大战区合并为滇省军区,赵王白文选与陈国公吴子圣为正副总指挥,率军分驻滇黔边界,呈纵深配置,既对吴三桂保持压力,又要防范其突然发动。
成立四川军区,由晋王李定国任总指挥,率军取道建昌入蜀,趁清军未调动完毕,拓展四川,争取与十三家联成一片。
叙国公马惟兴率滇东战区大部兵马进取广西,与汝阳王马宝组建广西军区,对广西清军展开反攻。
扩军一万,组建两个警备兵团,分别由平朔伯贺九义、孟津侯魏勇率领,加强安南与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以防万一。
湄公省扩军三千,成立海外军区,继续向南拓展,新建一省名河仙。
…………
会议的主议题确定,具体的驻防地区、行进线路、兵力布署、战术策略等,才最是耗费时间。总参谋部虽然已经做了规划,但或向众将进行解释,或听取众人建议,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方才计议已定。
难得重聚在一起,又适逢光复昆明这样振奋人心的喜事,虽然朱永兴历来都提倡节俭,却也不能不庆祝一番,把酒畅饮。
“这地瓜酒——”朱永兴不喜酒,但也能品出些好坏,抿了一小口,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过上一两年,等物资充裕了,禁酒令也可以有限度地放开。如今嘛,吾带来了些法国人送的酒,诸位品尝品尝。”
“口食之欲乃是小事,殿下殚心竭虑,筹措物资,方有今番景象,万不必为此而感到不安。”赵王白文选笑着宽慰了一句,又对几瓶法国酒产生了兴趣。
“是啊,将士、百姓无饿馁之苦,此皆殿下之功也。”晋王李定国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试探着说道:“殿下加强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是觉得缅人有敌意吗?”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缅人狡诈,不可不防。暂时逼迫吾做出了让步,这个账早晚是要缅人偿还的。”
“殿下,在彻底击败清军之前,对外大举用兵,特别是对缅甸,还须慎重啊!”李定国看似为大局着想,话中却还隐含着别的意思。
“这是自然。”朱永兴很干脆地接受了李定国的建议,停顿了一下,又开口说道:“大敌当前,我等更须精诚团结,共图兴复。甲申以后,内讧正是屡败之因,想必诸位也赞同吧?”
“若不是孙可望内讧叛降,西南局面如何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赵王白文选既是慨叹,又是附和着朱永兴,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了一下李定国。
不等李定国说话,朱永兴已经飞快地接着说道:“内讧,内讧,先是刀兵相见,自己人杀个血流成河,然后被敌人捡了便宜,从来没有一次例外。每想至此,吾都痛心疾首,难以自制。争的是什么,嘴上挂的名分大义,却把这华夏之地,把这万千黎民置于何地?”
屋内的气氛凝重起来,朱永兴却已经站起身,拿过打开的法国酒瓶,在席间一一走过,给诸位将官斟满。诸人赶忙起身肃立,躬身以示恭敬。
“可休矣。”朱永兴最后走到李定国身旁,给他倒满酒杯,长叹一声,站直了身子,提高声音说道:“内部的流血可休矣!吾之前说过,绝不因为内部争斗而向自己人举起屠刀,现在依然是这句话。来,诸位,相信吾的,愿与吾同心戮力,共图中兴大业、重复华夏的,请满饮此杯!”
晋王李定国微不可闻地吐出了一口气,赵王白文选则是一愣,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这话说得太满了,日后永历若是甘心让权倒还罢了,倘若要除掉岷殿下,难道不应该针锋相对吗?自古皇位争夺多么残酷,失败者又有几个是得善终的?
朱永兴见众人都躬身举杯,脸上笑得畅快,端杯一饮而尽,威士忌一入肚中,倒也火热得很。只是,他心中的情绪,却并不如烈酒入肚那般感受。
……………
让晋王李定国率军先入昆明,把这个荣誉给了他,也算是朱永兴的一个小手段。一来偿了李定国的心愿,补上其败退昆明的遗憾;二来也有考察之意,看李定国是不是还有所保留。
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夏日的疾雨打在芭蕉叶上,踏破了难耐的寂静。
“来了,来了。”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倒,点燃香烛,负责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如临大敌,警惕的目光四下扫视。
朝廷留守,宗室亲王,这样的身份,以及目前朱永兴的威望,移跸省城,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昆明百姓遮道相迎,焚香祷拜。
只见一队手持旗帜的戎装甲士迅疾而来,穿过城门洞,当先的是两名手持红色令旗的骑士,紧随其后的是四名并排而行的骑士,手擎着清道旗。那些骑士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挑选,一个个都长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身上盔明甲亮,看着煞是威风。
“殿下有旨,孤至昆明,勿分军民老幼,皆可仰首观觇,低语谈论。”几名骑士放慢了速度,伴随着嗒嗒的马蹄声,齐声高喊着向前小跑。
喧哗声从围观的百姓中依次响起,片刻后皆伸长了脖子,期待的望着城门处。
旗帜过去之后,又随行军士手持着引幡、戟氅、金瓜、节钺等器物作为引导,缓缓行过,亲王仪仗虽然经过删简,但还是让百姓们赞叹不已。
在两排亲卫的保护下,朱永兴顶盔贯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出现在城门处。身后是李定国等一众大臣。
百姓们瞬间的激动过后,都屏住呼吸,大睁着眼睛。望着朱永兴含笑而来,甚至还向周围的百姓们招手示意。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孤零零的喊叫。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如同池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水纹涟漪飞快的在人群中扩散开去。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祝殿下身体安康,中兴大明。”
“佛祖保佑殿下。”
…………………
因为亲王仪仗的威严。因为固有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隔阂和恐惧,因为这一**狂热的呼喊声而烟消云散,一开始是百姓,他们笑着,欢呼着。后来连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兵也激动的身体发抖,振臂高呼。
朱永兴在黄罗伞下挥舞着胳膊,鼻子发酸,眼睛湿润,这就是我的臣民。这就是纯真质朴的百姓。我没有为你们做什么,但我知道你们希望我为你们做什么。
“即权宜称皇弟以报命,未为不可;若我师趋长江,向金陵,大号可定,何人所能夺也!”
“有功者王,定论不磨。若我兵能复昆明,便是中兴一半根脚。若能南拜正朔,再正大号,已是有名。”
“千秋万世,公道犹存。使殿下克复昆明,再奄有半璧江山,功之所在,谁当与争?”
易成和张维翰的话语又浮上心头,在他们看来,光复昆明固然影响很大,但在正大号之前,却非要先拜孝陵不可。这便是趋长江,向金陵,南拜正朔。
圣子神孙啊,朱永兴知道在封建时代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即便是永历顺利交权也必须如此。这是政治上的影响,标榜正统,收拢民心的必不可少的举措。就目前来说,凭借南海舰队的实力,入长江,拜孝陵,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但凡事要讲个时机,朱永兴并不急于这么做。
已经下马走入了宫殿,那如潮的欢呼声似乎还在朱永兴耳边次第响起,使他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殿下跋涉辛苦,先稍事休息,等到明日再议事不迟。”李定国一直跟随在朱永兴身侧,此时上前说道。
“吾没有那么娇贵。”朱永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他政事可缓,军事布置却不可耽搁。”
与退入贵州的吴军暂时相安,整个西南的战略都要进行调整,李定国要入川,要派援兵至广西与马宝夹击孙延龄和马雄……这些事情都是要尽快进行通报,以及布置的。
因为吴三桂的主动撤退,明军并未全部集中于昆明,但各部的主要将领或代表都已赶到,参加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滇省差不多全部光复了,意味着第一阶段作战的结束,该是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时候了。
晋王李定国、赵王白文选、陈国公吴子圣、叙国公马惟兴、总兵王三才等人,分别代表着滇西、滇东、滇南、广西战区,新形势下该合并的合并,该调动的调动,事务很多,涉及到了日后的战略走向,十分的重要。
对于和吴三桂暂时互不侵犯,众人并没有太大的意见,甚至非常赞同,认为这是争取吴三桂反正的节奏。尽管朱永兴的想法不尽相同,但也没有马上便表明。
滇西、滇南两大战区合并为滇省军区,赵王白文选与陈国公吴子圣为正副总指挥,率军分驻滇黔边界,呈纵深配置,既对吴三桂保持压力,又要防范其突然发动。
成立四川军区,由晋王李定国任总指挥,率军取道建昌入蜀,趁清军未调动完毕,拓展四川,争取与十三家联成一片。
叙国公马惟兴率滇东战区大部兵马进取广西,与汝阳王马宝组建广西军区,对广西清军展开反攻。
扩军一万,组建两个警备兵团,分别由平朔伯贺九义、孟津侯魏勇率领,加强安南与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以防万一。
湄公省扩军三千,成立海外军区,继续向南拓展,新建一省名河仙。
…………
会议的主议题确定,具体的驻防地区、行进线路、兵力布署、战术策略等,才最是耗费时间。总参谋部虽然已经做了规划,但或向众将进行解释,或听取众人建议,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方才计议已定。
难得重聚在一起,又适逢光复昆明这样振奋人心的喜事,虽然朱永兴历来都提倡节俭,却也不能不庆祝一番,把酒畅饮。
“这地瓜酒——”朱永兴不喜酒,但也能品出些好坏,抿了一小口,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过上一两年,等物资充裕了,禁酒令也可以有限度地放开。如今嘛,吾带来了些法国人送的酒,诸位品尝品尝。”
“口食之欲乃是小事,殿下殚心竭虑,筹措物资,方有今番景象,万不必为此而感到不安。”赵王白文选笑着宽慰了一句,又对几瓶法国酒产生了兴趣。
“是啊,将士、百姓无饿馁之苦,此皆殿下之功也。”晋王李定国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试探着说道:“殿下加强滇缅边境的军事力量,是觉得缅人有敌意吗?”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缅人狡诈,不可不防。暂时逼迫吾做出了让步,这个账早晚是要缅人偿还的。”
“殿下,在彻底击败清军之前,对外大举用兵,特别是对缅甸,还须慎重啊!”李定国看似为大局着想,话中却还隐含着别的意思。
“这是自然。”朱永兴很干脆地接受了李定国的建议,停顿了一下,又开口说道:“大敌当前,我等更须精诚团结,共图兴复。甲申以后,内讧正是屡败之因,想必诸位也赞同吧?”
“若不是孙可望内讧叛降,西南局面如何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赵王白文选既是慨叹,又是附和着朱永兴,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了一下李定国。
不等李定国说话,朱永兴已经飞快地接着说道:“内讧,内讧,先是刀兵相见,自己人杀个血流成河,然后被敌人捡了便宜,从来没有一次例外。每想至此,吾都痛心疾首,难以自制。争的是什么,嘴上挂的名分大义,却把这华夏之地,把这万千黎民置于何地?”
屋内的气氛凝重起来,朱永兴却已经站起身,拿过打开的法国酒瓶,在席间一一走过,给诸位将官斟满。诸人赶忙起身肃立,躬身以示恭敬。
“可休矣。”朱永兴最后走到李定国身旁,给他倒满酒杯,长叹一声,站直了身子,提高声音说道:“内部的流血可休矣!吾之前说过,绝不因为内部争斗而向自己人举起屠刀,现在依然是这句话。来,诸位,相信吾的,愿与吾同心戮力,共图中兴大业、重复华夏的,请满饮此杯!”
晋王李定国微不可闻地吐出了一口气,赵王白文选则是一愣,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这话说得太满了,日后永历若是甘心让权倒还罢了,倘若要除掉岷殿下,难道不应该针锋相对吗?自古皇位争夺多么残酷,失败者又有几个是得善终的?
朱永兴见众人都躬身举杯,脸上笑得畅快,端杯一饮而尽,威士忌一入肚中,倒也火热得很。只是,他心中的情绪,却并不如烈酒入肚那般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