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鱼龙白服
  小吃还是正餐,点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种闲暇中的享受。特别是南京夫子庙的小吃,更是演绎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夫子庙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样有模样,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种让人感受诗一般遐思和联想的情趣,让人馋涎欲滴。
  金灿灿,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甜滋滋,咸味味,酸渍渍,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荤素果菜,随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领。
  而夫子庙的特色还在于灵活生动的经营方式,不仅有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张灯结彩的“老淮扬”,鳞次栉比排列着的是香气四溢、现做现吃的小吃摊,灯光下的动人笑靥,民歌式的招徕吆喝,为沉浸在灯影浆声中的迷幻秦淮带来了温馨和欢乐。
  魁光阁上,朱永兴慢慢品着雨花茶,不时拈起颗五香豆扔进嘴里。桌对面恭谨地坐着不久前从缅甸回来的郑昭仁,以及户部尚书易成。
  公主柔儿打扮得精雕玉琢,故作文静地坐在旁边的一张桌上,一大堆小吃摆了半个桌面,陪坐陪吃的是女官段琬儿和杨金等三四个女护卫。
  外围的几张桌旁坐着朱永兴的御前侍卫,都是便装打扮,将朱永兴和小公主隔开保护。
  虽然没有净街包楼,但气氛自是与往常不同,朱永兴倒是想象平民一样,安步当车,在熙攘的闹市中感受一下,可身份使然,如今这般已经是简而又简的微服出行了。
  今天一来是顺着柔儿的心意。带她出来玩耍;二来是想找个宽松些的环境,提点一下郑家出身的几个人。
  当初建立并扶植商团,朱永兴是想使其成为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抗衡的对手,遏制这两个主要国家在亚洲的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
  从目前来看,商团的运作还是很成功的。首先得益于货源的倾斜,比英、荷等国能得到更多的茶、丝、棉、瓷等商品;其次是明朝的重新崛起。并控制了南海沿线的主要港口;最后则是商品交易所的快捷方便,使得流通次数增加很多。
  有一利则有一弊。在商团日益壮大的同时,朱永兴开始担心它成为一个畸形的怪兽。在商言商,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奉公守法,赚多少利益,那是他们的本事。但官商勾结,则是绝不允许的。
  现在商团的首脑人物有几个,可势力最大的。话语权最重的还是郑家。而与郑家有渊源的易成和郑昭仁,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即将履任国安部侍郎,都是重要的位置。对此,朱永兴既要重用他们的才能,又要警诫他们不得以权谋私。
  “商团此次捐资百万,于国有大功。日后呢,在婆罗洲的渗透发展还需要他们出力——”朱永兴宠爱地摸了摸柔儿的头发。她正乖巧地端来一盘千层油糕。
  停顿了一下,易成和郑昭仁都凝神听着。他们其实也多少能猜到一些其中的究竟。圣上对明朝之前的弊端曾多有贬斥,他俩都已是高官,再与商团有所勾连,可是不智。
  “但商界是商界,若与官员勾结,岂不是要重蹈本朝之覆辙?”朱永兴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正当经营,自有法律保障;唯利是图、触犯国法,亦由有司问罪。日后王公大臣亦可能入股商团,股红算是一笔收入,也减轻国家负担。所以。朕虽有股份在商团,然却从不过问、干涉其商务活动,便是想作个榜样,免得那些人要插手其间,营私舞弊。”
  “万——,龙爷可设一单独机构,集中管理王公大臣的入股资金,这样便可避免他们直接与商团拉上关系。”易成思索了一下,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见他之前也是想过此事的。
  朱永兴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好,出钱的只管出钱,经营的只管经营,中间设个屏障,便能避免不少暗地里的手脚。嗯——”他将目光转向郑昭仁,“国安部下设两位侍郎,一主管国内,一主管海外,你意属哪个?”
  “回龙爷,我想管国内。”郑昭仁觉得商团日后在海外的发展将是重点,便想避开这个敏感区域。
  “避嫌吗?”朱永兴微微一笑,说道:“只要心中明白,做事清白,又有什么可怕的?莫要因为出身的关系而畏首畏尾,朕是相信你们的,想必你们也不会令朕失望。”
  “我等定谨守本分,万不敢妄为。”易成赶忙答道。
  “嗯,你们都是聪明人,多余的话也不要朕提点了。”朱永兴将盘子向中间推了推,笑道:“来,尝尝,味道不错。”
  话不用说得太透,这便是面对聪明人的好处。朱永兴尽到本分,也就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有监察部门在,又正在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法令条文,比如财产公示、举报有奖等来限制官员的胡作非为。
  楼梯上一阵脚步声,张川天和孙女在两个下人的陪同下,走上了楼。
  “你这丫头,要把爷爷这老骨头累散嘛?”张川天找了个桌子,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抱怨着。
  “可我要自己逛,您又不放心。”张施华娇嗔着,伸手给爷爷拿捏着肩膀。
  “他们也人生地不熟的。”张川天看了下人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张施华目光一扫,立刻隔着两张桌看向了柔儿那里,狠狠吸了吸鼻子,香气扑鼻的包子,余味浓郁的黄桥烧饼,人见人爱的“什色点心”……
  “哎,可真笨哪!”张施华气得一跺脚,转向下人吩咐道:“我去看看那张桌上的吃食,然后你们去一一买来。”说着,她迈步便走,一下子便触动了侍卫们的戒备圈,几道不善的目光顿时投注过来。
  张川天到底是见多识广,气氛一变,他立刻感觉到不对,忙阻止孙女,“阿华,别乱动。”
  “怎么了?”张施华只盯着桌上众多的吃食,浑没注意到异样,爷爷一叫,她不由得抬头细瞅,顿时与段琬儿对上了目光。
  “你,你——”张施华微皱秀眉,仔细思索。
  她与段琬儿见过一面,那是朱永兴为了以示仁厚和重视,自己这边宴请商团首脑和华侨,女眷那边也由龙儿代表招待了一番。其中段琬儿作为女官,自然是要在其间张罗。
  “大人——”张施华终于想起来了,不由得吃惊地瞪圆了眼睛,有些忙乱地要行礼。
  嘘!段琬儿赶忙伸出食指竖在唇边,然后轻轻招了招手,示意张施华过来。
  “勿要声张!”段琬儿低声说道:“妹妹喜欢这吃食,便坐下同用,要有别的想吃的,我去叫人买来。”
  “这——”张施华一时不知该不该答应,毕竟她是一介平民,人家可是皇宫内的女官。
  “客气什么,快坐。”段琬儿伸手拉了她一把,笑着把“什色点心”推过来,“这个好吃,荤素兼备,甜咸宜人,妹妹尽管品尝。”
  张施华有些扭捏地拿过一块,小口小口地吃着,只觉得这女官和蔼可亲,估计是偷着跑出来解馋,不欲声张。
  柔儿从朱永兴那桌献完殷勤又跑了回来,见到座位上多了一人,有些诧异,乌溜溜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张施华。
  “咦?”张施华眼睛瞪得更圆,这女孩虽然装扮不同了,可在宫内的宴席上却是见过的,是,是公主。她想要站起,段琬儿已经伸手放在了她的肩膀上。
  “嘘!”柔儿与段琬儿一般的动作,坐回到座位上,指出手指点了点,象个小大人儿似的调皮一笑,“我认得你,那天你是最好看的,还送了几块宝石,其中那个,那个父皇说叫金刚石,能划玻璃呢!”
  张施华笑得局促紧张,低声说道:“回公主殿下,只要您喜欢,草民愿意再献。”
  “不要,不要。”柔儿晃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说道:“父皇知道了会生气,再说我也不喜欢什么宝石。你倒是说说,在海外有什么好玩儿的,比如可爱的小动物。”
  张施华想了想,说道:“回殿下,婆罗洲有一种很小很小的松鼠,有一种很大很大的飞蛾,还有十分滑稽可笑的长鼻猴……”
  “长鼻猴?是长着大象鼻子的猴子吗?”柔儿立刻有了兴趣,想象着这两种动物的结合体。
  “没那么长,只是这么长……”
  啊,哦,柔儿听得入神,不时提问,张施华作着讲解,紧张的情绪慢慢缓解下来。
  张川天早已经意识到不对,因为他认出了另一位高官——户部尚书易成。捐资输饷必然会与户部打交道,虽然只有一两面,但他记得清楚。六部九卿这等大人物,竟然没坐到主位上,态度似乎还恭谨异常。那他对面坐的那位——张川天几乎不敢想,偷偷地打量着戴着墨镜的这位贵人。嗯,确实是很象的,张川天的心脏剧烈跳了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