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虽然见了许多,但是要做还并不现实,“他们衣服的面料与我们不同,很多都买不到,”鲁盼儿特别观察了,“比如一种叫牛仔裤的,很厚实,简直像帆布一样厚,多半是蓝色的,用棕色的线缝纫;再比如他们穿夹克衫,没有扣子,要用金属拉链……”
刘南就失望地说:“那我们岂不是什么也做不成了?”
“有一种可以试试,”这个问题鲁盼儿自然想过,“很多外国人里面穿着格子衬衫,挺好看的。”
“格子衣服?我们这里也有呀。”而且还多半是小孩子穿。
“不是我们日常穿的样式,”鲁盼儿拿起笔勾出了形状,“你们看,是这样的,宽宽松松,很舒服的,现在穿在大衣里面,再暖和些就可以直接穿了。”
“我要做一件!”刘南已经决定了。
大家纷纷响应,鲁盼儿又告诉她们选什么样的布料最好,最后嘱咐,“你们买布时也替我带一块。”她自己也跃跃欲试呢。
正说着,就听门外轰隆隆地响,刘南就问:“这是什么声音?”
“像是拖拉机,”鲁盼儿不是很肯定,公社的拖拉机怎么开到自己家门前?推开门一看,就见田翠翠穿着红棉袄,头戴红围巾,正高高地坐在红色的拖拉机上,“哇!田翠翠,你竟然会开拖拉机了!”
田翠翠停下拖拉机,跳下来笑了,“前段时间我出门就是去县里学开拖拉机、买拖拉机。”
鲁盼儿回到红旗九队后去看过田翠翠,那时她不在家,现在才知道原来如此,“你好厉害呀!”
“你不仅会开拖拉机,而且这台拖拉机还是你买的?”刘南吃惊地问。
“对呀!”田翠翠笑着说:“我认识你,文工团的演员,还到我们生产队演出过。你是从襄平县来做衣服的吧?等鲁盼儿做好了我可以帮你们送到县城去,开着拖拉机很方便的。”
“太好了,正好我们来一次很不容易。”最近哥哥特别忙,所以刘南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来的。
“过几天我就去襄平县买种子和化肥,顺路就捎去了。”田翠翠这几年一直做着各种生意,特别擅长与人交往,很快就与大家熟识,听到大家要做格子衬衫,也请刘南帮忙买了布,送衣服的时候正好取来。
刘南回去还要排练,交待好衣服的事儿也就走了。
田翠翠陪着鲁盼儿送了客人,便笑着说:“你送来的指甲钳可真好,不愧是外国进口的东西。”
“比起拖拉机,指甲钳又算什么?”鲁盼儿不盛佩服,“你真有魄力!”
“这是最小的手扶拖拉机,”田翠翠伸出三根手指头比了比,“花了三千多块钱!”
“可真贵呀!”鲁盼儿咝了一声,“比我家新买的房子还贵呢。”
“我把这几年挣的钱都拿了出来,还在信用社贷了款。”不过田翠翠却满怀信心,“现在农村改革了,再没有人抓投机倒把。我正要借这个机会大干一场!现在我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店,除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针头线脑这些日常小东西以外,还代卖种子、化肥、农药……而且我买拖拉机机不只为了运货,也可以耕田。”
“翠翠,你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鲁盼儿很佩服,“以后我们日常缺了什么,再不必去公社,到你家就能买来,方便多了。还有眼下才开始包产到户,许多人家都想着养牛耕田,你竟然买了拖拉机!”
“郑干事说,我们国家迟早会实现农业现代化,耕牛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他特别支持我买拖拉机,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他帮我选的,虽然小,但耕田、拉货样样都行!”
田翠翠说的郑干事就是郑峰,鲁盼儿点点头,“他上大学学的就是农业专业,你听他的肯定没错。”
“对,他不只懂得农机,还懂得种子、化肥、农药……”
正说着话,生产队里许多社员都过来看热闹,田翠翠开着拖拉机,一路上早在九队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有许多问题。
田翠翠一点也不烦,笑着一一回答,又应大家的要求,开着拖拉机在带着几个社员们在九队里转了一圈。
鲁盼儿见宋春妮也在人群中,便招手与她说话,“我打算请田翠翠帮忙用拖拉机犁地了,顺便在她家买种子、化肥和农药。你们家用不用?要是用的话现在就跟她约好,免得到时候人多排不上。”
陈建国和宋春妮见鲁盼儿只要了旱田,便也同样要了山脚下五十亩旱田,放弃了水田。陈婶儿年纪大了,春妮要上课,建设和建立还太小,虽然有建国这个壮劳力,但是他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打家具挣钱,没空儿伺弄水田,正与鲁盼儿家里情况相似。
现在鲁盼儿请请田翠翠帮忙解决了犁地、种子、化肥等一连串的问题,顺便提醒宋春妮。
如今陈家正是宋春妮当家,“这样可省了不少时间呢。”转身去找田翠翠商量,“我们家的田与鲁老师家,请你也帮我们买一样的东西,再加上春耕时犁地。——要多少钱?”
田翠翠今天开着拖拉机来九队,除了来看鲁盼儿,自然也有宣传的意思,价格她早想好了,便一一说了,“乡里乡亲的,一定不会多算钱的。”
宋春妮听了果然还不贵,比建国扔下木匠活儿回家种田要划算一些,两人马上约好了时间——拖拉机很快,上午给鲁盼儿家耕田,下午去陈家,正好两家的地靠在一起。
又有几户人家原要买耕牛的,此时也动心了,养牛要用饲料的,倒不如请拖拉机犁地,又快又省事。
而田翠翠家小卖店里出售的种子、化肥、农药也吸引了不少人,毕竟去襄平县里买,就算便宜些,也要出运费不是?
九队富裕,人均田地也多,田翠翠不出意料地揽了好几份儿活,看看天色,坐上拖拉机笑着向九队的社员们挥手,“过些天我来给大家犁地,顺便把种子化肥农药都送来。”
第159章 年轻得很
包产到户后第一年春耕, 鲁盼儿种下五十亩田后给杨瑾写信,“清明节后下了一场小雨, 田翠翠就开着拖拉机来帮我耕田了。拖拉机突突地响着,不到半天时间,五十亩地就犁好了。我发现拖拉机犁田不只快,而且耕得特别深,对土地保墒特别有利。”
“田犁好了,春耕最辛苦的活儿就完成了,接着的播种要轻松得多。我把梓嫣送到九奶奶家,带着梓恒下田。我在前面用锄头挖出坑, 他在后面数出三粒种子放进去,我们娘俩儿配合得特别好。”
“听郑峰说, 只用拖拉机耕地,还不算是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还有能自动犁地、播种的机器,田翠翠说如果有卖的,她一定第一个买。如果那样的话,种田可就容易多了。”
“梓恒回了家, 天天在田野里跑, 很快乐, 不过还会时常想起幼儿园。我已经答应他, 到了暑假, 我们就去北京,那时候玉米已经间过苗, 锄过草,上过肥,田里没什么活儿了,而丰收丰美也放假了。”
“明天我要带梓恒和梓嫣去舅舅家,他们已经在红星一队落了户,分了田,也盖了新房。听说红星一队是离省城最近的生产队,坐长途汽车很方便,田翠翠进货时会顺路把我和孩子们送到襄平县的长途汽车站。”
“还有,我现在正按你帮我制定的学习计划复习,新买的练习题册做起来感觉还不难,我还托朱干事帮我留心,高考报名时给我捎个信……”
第二天,鲁盼儿一早坐上田翠翠的拖拉机去了襄平县,在百货商店里买了些饼干、糖果,顺手将写好的信投进路边的邮筒,这样信能更快地送到杨瑾手里,然后才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
在红星一队下了车,鲁盼儿立即就看到了舅舅家。
就在大马路一边,一排新建的红砖房前面立了一处牌子,上面写着“王记”两个大字,门前停着好几辆自行车。
鲁盼儿走到门前,就见几个人说说笑笑从里面走了出来,“这衣服可真合身,王师傅手艺可真好!”
舅舅笑着送客人出来,一眼看到鲁盼儿,便笑着迎上来接过梓嫣,“小丫头长得粉团一般,呀,笑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鲁盼儿也笑了,“就没见过比她还爱笑的孩子。”
这时舅妈、表哥、表嫂、表妹加上几个孩子都出来了,“原来盼儿来了呀,快进屋里。”
“我竟高兴得忘了让外甥女进屋了。”舅舅大声笑着,“快来看看我们新盖的房子。”
有了改革开放政策,王铁尺下了决心从林场回来,他没有回令人伤心的家乡,而是选择了红星一队落户,“我看中这里离省城近,开裁缝铺子方便,宅基地也挑了最靠路边的,先盖了一排房子住着,等有了钱再盖上院子,在后面再起一排房子,与过去王家铺子一样,前面开店面,后面住人……”
“红星一队在郊区,这里不种粮食,只种蔬菜,专门供应省城。我们家的人都不大会干农活儿,不过也不指望那几亩地过日子……”
舅妈端了饭,“中午来不及,先随便吃点儿,下午让你表哥到省城里买点好吃的。”
鲁盼儿赶紧说:“都是一家人,不用特别买什么……”
“怎么不用!”舅舅打断了她,“省城先前特别有名气的酱香园重新开了,他们家卤的肉特别香,下午多买几样,晚上再炒几个菜!”
“这边儿人多生意好,你舅舅挣了钱,就让他们买去!”舅妈笑眯眯的,“你邮来的五百元钱可帮我们大忙,前段时间迁户口、搬家、盖房子、开铺子,样样都要花钱……”
一家人还没吃完饭,又有顾客上门。
舅舅放下碗带着大儿子出去了,鲁盼儿虽然受过舅舅指点,但毕竟没亲眼看过舅舅做活,早无心吃饭,请舅妈帮忙照看梓恒和梓嫣,自己也跟了过去。
做为红旗公社,甚至襄平县里都颇有名气的裁缝,鲁盼儿对于做衣服已经很有经验了,但是在舅舅面前,她才知道自己还差了不少。
大表哥跟着舅舅做了十几年的衣服,按舅舅的话说,还不能算是真正出徒,而她在基本功方面还差得远呢。
不料王铁尺带着外甥女儿几天之后,对她评价也相当高,“你这心思还真灵巧,对颜色、样式看得特别准,特别能吸引顾客。这方面我都比不了你,你的两个表哥更差得远了。”
舅舅的眼光还真准!鲁盼儿从做裁缝活儿起,不知不觉就引来许多顾客,而这些人又为她带来更多的顾客,其中很多人现在已经只固定在她这里做衣服了,“我自己就喜欢穿好看的衣服,一直特别注意人们的穿着,又经常帮身边的朋友出主意,选布料、样式确实很熟练,可是舅舅的做工我可比不了,尤其是皮衣,我简直一窍不通。”
“术业有专攻,皮衣金贵,手工就是最重要的,式样反倒要平常一些,你不学就不学罢,”舅舅替她打算,“就像开饭店,有几样真正的拿手菜就足够了,倒比样样都会、样样寻常要吸引客人。”
“我还真没想这么多,”鲁盼儿笑了,“最开始做缝纫活儿是觉得好玩儿,后来是为了挣钱,将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空儿做——今年我打算报考大学,到北京上学,将来毕业也争取留在北京,一家人团聚。”
“表姐,你不是结婚了吗?结婚了就不能报考大学了。”表妹在一旁说。
“不会的,你姐夫也结过婚,他的很多同学也都结过婚,又有了孩子,也都顺利地上了大学。”
“可是我刚刚听广播里就这么说的呀!”表妹很肯定,“不信,你问我妈,她也听到了。”
舅妈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么说的——当时你们在商量做衣服,可能没注意。”
鲁盼儿呆住了,明明前两年高考并没有对结婚的限制,怎么今年就变了呢?
舅舅见状,急忙叫了大儿子,“你赶紧骑车去省城,到报刊亭买一张今天的报纸,上面一定有报道。”
毕竟离省城近,报纸一会儿就买了回来,上面果然报导了今年高考报考条件,结过婚果然不能报考。
就在表哥去买报纸时,鲁盼儿已经相信了,表妹听的消息自然不能错,再看过报纸,也能平静地接受。她曾经放弃过,再经历的时候,总是更容易一些,“麻烦大表哥白跑了一趟。不能报考也没什么,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怎么都能走得通,又不是只有上大学一条路。”
“当年我从高中辍学回家,还不是把日子过得不错?现在家里的情况比那时好许多呢。”
“刚刚舅舅说我很适合当裁缝,我想着果然有道理。其实这几年我做衣服挣的钱一直比当老师多,我也喜欢做衣服,看着大家穿着我做的衣服漂漂亮亮的,我心情就特别好。”
“还有,今年就是允许报考,我也不一定考上。现在的高中生可与过去的不一样了,学校、家长和他们自己都更重视学习,课本的内容也更难了,而我毕竟扔下课本好几年了……”
舅舅听着鲁盼儿说完了一大堆的理由,知道她还是伤心的,只是为了安慰大家。也不点破,只点了点头,又一次告诉外甥女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当年你姥爷把这话传给舅舅,舅舅现在再传给你。靠着做衣服的手艺,你一样可以去北京,与外甥女婿一家团聚。”
“我们家之所以在红星一队落脚,就是打算重新在省城开铺子。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就能挣到钱,有了钱,住在哪里都行,买粮食也容易。”
“舅舅就快六十岁了,从林场回来从头开始,打算用三年时间把王家铺子重新建起来。盼儿你这么年轻,除了上大学,还有数不清的机会呢。”
鲁盼儿早知道舅舅比妈妈大十几岁,但她一直不觉得舅舅老了,因为舅舅的眼睛很亮,腰杆很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指点表哥和自己做衣服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她默默算了一下,舅舅果然快六十岁了,细看之下,舅舅的头发已经斑白,脸上也留下许多皱纹……
舅舅经历了多少呀!
从省城回到老家,在老家生活艰难不得不去了荒凉的林场,再从林场重新回来开裁缝铺子……
相比起来,自己的这点挫折算什么!
鲁盼儿真正想开了,“舅舅,你说的对,我还有好多机会呢!”
“你舅舅说的不错,我们从林场搬过来时只带几个包袱,才几个月,家慢慢就置办齐全了,再过几个月攒了钱,我们就去省城看铺子。你和外甥女婿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等外甥女婿毕业了就是国家干部,每个月都有工资,你再做衣服挣钱,还愁日子过不好?”
舅舅和舅妈的话给鲁盼儿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自己其实可以在北京做衣服生活,兼织毛活儿。事实上,寒假里自己已经做过了,那边的手工费还很高呢。
不上学了,自己一样能去北京,还能做缝纫活儿挣钱,更多的照顾孩子们!
“舅舅,舅妈,你们真是有见识的老人家……”
“见识是有点儿,”舅舅哈哈笑了打断了她,“不过,我可不是老人家!”
鲁盼儿忍不住笑了,“对,舅舅不老,还年轻得很呢!”
第160章 种种幸运
在舅舅家住了几天, 鲁盼儿带着孩子们回家,又到襄平县城搭田翠翠的拖拉机, 大家先前就约好的。
百货商店前,鲁盼儿一眼就看见田翠翠的红色拖拉机,郑峰正坐在一大堆东西上面,见了她笑着招呼,“班长,田翠翠让我在这里看着东西等你呢。”
鲁盼儿就笑着上了车,“还真是凑巧,竟在这里遇到了。你到县城办事?”
“今天不是公事, ”郑峰虽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可还是像在高中时一样老实, 认真地解释,“今天我休息, 田翠翠来买农药,让我帮她选货。”
刘南就失望地说:“那我们岂不是什么也做不成了?”
“有一种可以试试,”这个问题鲁盼儿自然想过,“很多外国人里面穿着格子衬衫,挺好看的。”
“格子衣服?我们这里也有呀。”而且还多半是小孩子穿。
“不是我们日常穿的样式,”鲁盼儿拿起笔勾出了形状,“你们看,是这样的,宽宽松松,很舒服的,现在穿在大衣里面,再暖和些就可以直接穿了。”
“我要做一件!”刘南已经决定了。
大家纷纷响应,鲁盼儿又告诉她们选什么样的布料最好,最后嘱咐,“你们买布时也替我带一块。”她自己也跃跃欲试呢。
正说着,就听门外轰隆隆地响,刘南就问:“这是什么声音?”
“像是拖拉机,”鲁盼儿不是很肯定,公社的拖拉机怎么开到自己家门前?推开门一看,就见田翠翠穿着红棉袄,头戴红围巾,正高高地坐在红色的拖拉机上,“哇!田翠翠,你竟然会开拖拉机了!”
田翠翠停下拖拉机,跳下来笑了,“前段时间我出门就是去县里学开拖拉机、买拖拉机。”
鲁盼儿回到红旗九队后去看过田翠翠,那时她不在家,现在才知道原来如此,“你好厉害呀!”
“你不仅会开拖拉机,而且这台拖拉机还是你买的?”刘南吃惊地问。
“对呀!”田翠翠笑着说:“我认识你,文工团的演员,还到我们生产队演出过。你是从襄平县来做衣服的吧?等鲁盼儿做好了我可以帮你们送到县城去,开着拖拉机很方便的。”
“太好了,正好我们来一次很不容易。”最近哥哥特别忙,所以刘南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来的。
“过几天我就去襄平县买种子和化肥,顺路就捎去了。”田翠翠这几年一直做着各种生意,特别擅长与人交往,很快就与大家熟识,听到大家要做格子衬衫,也请刘南帮忙买了布,送衣服的时候正好取来。
刘南回去还要排练,交待好衣服的事儿也就走了。
田翠翠陪着鲁盼儿送了客人,便笑着说:“你送来的指甲钳可真好,不愧是外国进口的东西。”
“比起拖拉机,指甲钳又算什么?”鲁盼儿不盛佩服,“你真有魄力!”
“这是最小的手扶拖拉机,”田翠翠伸出三根手指头比了比,“花了三千多块钱!”
“可真贵呀!”鲁盼儿咝了一声,“比我家新买的房子还贵呢。”
“我把这几年挣的钱都拿了出来,还在信用社贷了款。”不过田翠翠却满怀信心,“现在农村改革了,再没有人抓投机倒把。我正要借这个机会大干一场!现在我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店,除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针头线脑这些日常小东西以外,还代卖种子、化肥、农药……而且我买拖拉机机不只为了运货,也可以耕田。”
“翠翠,你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鲁盼儿很佩服,“以后我们日常缺了什么,再不必去公社,到你家就能买来,方便多了。还有眼下才开始包产到户,许多人家都想着养牛耕田,你竟然买了拖拉机!”
“郑干事说,我们国家迟早会实现农业现代化,耕牛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他特别支持我买拖拉机,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他帮我选的,虽然小,但耕田、拉货样样都行!”
田翠翠说的郑干事就是郑峰,鲁盼儿点点头,“他上大学学的就是农业专业,你听他的肯定没错。”
“对,他不只懂得农机,还懂得种子、化肥、农药……”
正说着话,生产队里许多社员都过来看热闹,田翠翠开着拖拉机,一路上早在九队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有许多问题。
田翠翠一点也不烦,笑着一一回答,又应大家的要求,开着拖拉机在带着几个社员们在九队里转了一圈。
鲁盼儿见宋春妮也在人群中,便招手与她说话,“我打算请田翠翠帮忙用拖拉机犁地了,顺便在她家买种子、化肥和农药。你们家用不用?要是用的话现在就跟她约好,免得到时候人多排不上。”
陈建国和宋春妮见鲁盼儿只要了旱田,便也同样要了山脚下五十亩旱田,放弃了水田。陈婶儿年纪大了,春妮要上课,建设和建立还太小,虽然有建国这个壮劳力,但是他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打家具挣钱,没空儿伺弄水田,正与鲁盼儿家里情况相似。
现在鲁盼儿请请田翠翠帮忙解决了犁地、种子、化肥等一连串的问题,顺便提醒宋春妮。
如今陈家正是宋春妮当家,“这样可省了不少时间呢。”转身去找田翠翠商量,“我们家的田与鲁老师家,请你也帮我们买一样的东西,再加上春耕时犁地。——要多少钱?”
田翠翠今天开着拖拉机来九队,除了来看鲁盼儿,自然也有宣传的意思,价格她早想好了,便一一说了,“乡里乡亲的,一定不会多算钱的。”
宋春妮听了果然还不贵,比建国扔下木匠活儿回家种田要划算一些,两人马上约好了时间——拖拉机很快,上午给鲁盼儿家耕田,下午去陈家,正好两家的地靠在一起。
又有几户人家原要买耕牛的,此时也动心了,养牛要用饲料的,倒不如请拖拉机犁地,又快又省事。
而田翠翠家小卖店里出售的种子、化肥、农药也吸引了不少人,毕竟去襄平县里买,就算便宜些,也要出运费不是?
九队富裕,人均田地也多,田翠翠不出意料地揽了好几份儿活,看看天色,坐上拖拉机笑着向九队的社员们挥手,“过些天我来给大家犁地,顺便把种子化肥农药都送来。”
第159章 年轻得很
包产到户后第一年春耕, 鲁盼儿种下五十亩田后给杨瑾写信,“清明节后下了一场小雨, 田翠翠就开着拖拉机来帮我耕田了。拖拉机突突地响着,不到半天时间,五十亩地就犁好了。我发现拖拉机犁田不只快,而且耕得特别深,对土地保墒特别有利。”
“田犁好了,春耕最辛苦的活儿就完成了,接着的播种要轻松得多。我把梓嫣送到九奶奶家,带着梓恒下田。我在前面用锄头挖出坑, 他在后面数出三粒种子放进去,我们娘俩儿配合得特别好。”
“听郑峰说, 只用拖拉机耕地,还不算是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还有能自动犁地、播种的机器,田翠翠说如果有卖的,她一定第一个买。如果那样的话,种田可就容易多了。”
“梓恒回了家, 天天在田野里跑, 很快乐, 不过还会时常想起幼儿园。我已经答应他, 到了暑假, 我们就去北京,那时候玉米已经间过苗, 锄过草,上过肥,田里没什么活儿了,而丰收丰美也放假了。”
“明天我要带梓恒和梓嫣去舅舅家,他们已经在红星一队落了户,分了田,也盖了新房。听说红星一队是离省城最近的生产队,坐长途汽车很方便,田翠翠进货时会顺路把我和孩子们送到襄平县的长途汽车站。”
“还有,我现在正按你帮我制定的学习计划复习,新买的练习题册做起来感觉还不难,我还托朱干事帮我留心,高考报名时给我捎个信……”
第二天,鲁盼儿一早坐上田翠翠的拖拉机去了襄平县,在百货商店里买了些饼干、糖果,顺手将写好的信投进路边的邮筒,这样信能更快地送到杨瑾手里,然后才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
在红星一队下了车,鲁盼儿立即就看到了舅舅家。
就在大马路一边,一排新建的红砖房前面立了一处牌子,上面写着“王记”两个大字,门前停着好几辆自行车。
鲁盼儿走到门前,就见几个人说说笑笑从里面走了出来,“这衣服可真合身,王师傅手艺可真好!”
舅舅笑着送客人出来,一眼看到鲁盼儿,便笑着迎上来接过梓嫣,“小丫头长得粉团一般,呀,笑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
鲁盼儿也笑了,“就没见过比她还爱笑的孩子。”
这时舅妈、表哥、表嫂、表妹加上几个孩子都出来了,“原来盼儿来了呀,快进屋里。”
“我竟高兴得忘了让外甥女进屋了。”舅舅大声笑着,“快来看看我们新盖的房子。”
有了改革开放政策,王铁尺下了决心从林场回来,他没有回令人伤心的家乡,而是选择了红星一队落户,“我看中这里离省城近,开裁缝铺子方便,宅基地也挑了最靠路边的,先盖了一排房子住着,等有了钱再盖上院子,在后面再起一排房子,与过去王家铺子一样,前面开店面,后面住人……”
“红星一队在郊区,这里不种粮食,只种蔬菜,专门供应省城。我们家的人都不大会干农活儿,不过也不指望那几亩地过日子……”
舅妈端了饭,“中午来不及,先随便吃点儿,下午让你表哥到省城里买点好吃的。”
鲁盼儿赶紧说:“都是一家人,不用特别买什么……”
“怎么不用!”舅舅打断了她,“省城先前特别有名气的酱香园重新开了,他们家卤的肉特别香,下午多买几样,晚上再炒几个菜!”
“这边儿人多生意好,你舅舅挣了钱,就让他们买去!”舅妈笑眯眯的,“你邮来的五百元钱可帮我们大忙,前段时间迁户口、搬家、盖房子、开铺子,样样都要花钱……”
一家人还没吃完饭,又有顾客上门。
舅舅放下碗带着大儿子出去了,鲁盼儿虽然受过舅舅指点,但毕竟没亲眼看过舅舅做活,早无心吃饭,请舅妈帮忙照看梓恒和梓嫣,自己也跟了过去。
做为红旗公社,甚至襄平县里都颇有名气的裁缝,鲁盼儿对于做衣服已经很有经验了,但是在舅舅面前,她才知道自己还差了不少。
大表哥跟着舅舅做了十几年的衣服,按舅舅的话说,还不能算是真正出徒,而她在基本功方面还差得远呢。
不料王铁尺带着外甥女儿几天之后,对她评价也相当高,“你这心思还真灵巧,对颜色、样式看得特别准,特别能吸引顾客。这方面我都比不了你,你的两个表哥更差得远了。”
舅舅的眼光还真准!鲁盼儿从做裁缝活儿起,不知不觉就引来许多顾客,而这些人又为她带来更多的顾客,其中很多人现在已经只固定在她这里做衣服了,“我自己就喜欢穿好看的衣服,一直特别注意人们的穿着,又经常帮身边的朋友出主意,选布料、样式确实很熟练,可是舅舅的做工我可比不了,尤其是皮衣,我简直一窍不通。”
“术业有专攻,皮衣金贵,手工就是最重要的,式样反倒要平常一些,你不学就不学罢,”舅舅替她打算,“就像开饭店,有几样真正的拿手菜就足够了,倒比样样都会、样样寻常要吸引客人。”
“我还真没想这么多,”鲁盼儿笑了,“最开始做缝纫活儿是觉得好玩儿,后来是为了挣钱,将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空儿做——今年我打算报考大学,到北京上学,将来毕业也争取留在北京,一家人团聚。”
“表姐,你不是结婚了吗?结婚了就不能报考大学了。”表妹在一旁说。
“不会的,你姐夫也结过婚,他的很多同学也都结过婚,又有了孩子,也都顺利地上了大学。”
“可是我刚刚听广播里就这么说的呀!”表妹很肯定,“不信,你问我妈,她也听到了。”
舅妈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么说的——当时你们在商量做衣服,可能没注意。”
鲁盼儿呆住了,明明前两年高考并没有对结婚的限制,怎么今年就变了呢?
舅舅见状,急忙叫了大儿子,“你赶紧骑车去省城,到报刊亭买一张今天的报纸,上面一定有报道。”
毕竟离省城近,报纸一会儿就买了回来,上面果然报导了今年高考报考条件,结过婚果然不能报考。
就在表哥去买报纸时,鲁盼儿已经相信了,表妹听的消息自然不能错,再看过报纸,也能平静地接受。她曾经放弃过,再经历的时候,总是更容易一些,“麻烦大表哥白跑了一趟。不能报考也没什么,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怎么都能走得通,又不是只有上大学一条路。”
“当年我从高中辍学回家,还不是把日子过得不错?现在家里的情况比那时好许多呢。”
“刚刚舅舅说我很适合当裁缝,我想着果然有道理。其实这几年我做衣服挣的钱一直比当老师多,我也喜欢做衣服,看着大家穿着我做的衣服漂漂亮亮的,我心情就特别好。”
“还有,今年就是允许报考,我也不一定考上。现在的高中生可与过去的不一样了,学校、家长和他们自己都更重视学习,课本的内容也更难了,而我毕竟扔下课本好几年了……”
舅舅听着鲁盼儿说完了一大堆的理由,知道她还是伤心的,只是为了安慰大家。也不点破,只点了点头,又一次告诉外甥女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当年你姥爷把这话传给舅舅,舅舅现在再传给你。靠着做衣服的手艺,你一样可以去北京,与外甥女婿一家团聚。”
“我们家之所以在红星一队落脚,就是打算重新在省城开铺子。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就能挣到钱,有了钱,住在哪里都行,买粮食也容易。”
“舅舅就快六十岁了,从林场回来从头开始,打算用三年时间把王家铺子重新建起来。盼儿你这么年轻,除了上大学,还有数不清的机会呢。”
鲁盼儿早知道舅舅比妈妈大十几岁,但她一直不觉得舅舅老了,因为舅舅的眼睛很亮,腰杆很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指点表哥和自己做衣服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她默默算了一下,舅舅果然快六十岁了,细看之下,舅舅的头发已经斑白,脸上也留下许多皱纹……
舅舅经历了多少呀!
从省城回到老家,在老家生活艰难不得不去了荒凉的林场,再从林场重新回来开裁缝铺子……
相比起来,自己的这点挫折算什么!
鲁盼儿真正想开了,“舅舅,你说的对,我还有好多机会呢!”
“你舅舅说的不错,我们从林场搬过来时只带几个包袱,才几个月,家慢慢就置办齐全了,再过几个月攒了钱,我们就去省城看铺子。你和外甥女婿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等外甥女婿毕业了就是国家干部,每个月都有工资,你再做衣服挣钱,还愁日子过不好?”
舅舅和舅妈的话给鲁盼儿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自己其实可以在北京做衣服生活,兼织毛活儿。事实上,寒假里自己已经做过了,那边的手工费还很高呢。
不上学了,自己一样能去北京,还能做缝纫活儿挣钱,更多的照顾孩子们!
“舅舅,舅妈,你们真是有见识的老人家……”
“见识是有点儿,”舅舅哈哈笑了打断了她,“不过,我可不是老人家!”
鲁盼儿忍不住笑了,“对,舅舅不老,还年轻得很呢!”
第160章 种种幸运
在舅舅家住了几天, 鲁盼儿带着孩子们回家,又到襄平县城搭田翠翠的拖拉机, 大家先前就约好的。
百货商店前,鲁盼儿一眼就看见田翠翠的红色拖拉机,郑峰正坐在一大堆东西上面,见了她笑着招呼,“班长,田翠翠让我在这里看着东西等你呢。”
鲁盼儿就笑着上了车,“还真是凑巧,竟在这里遇到了。你到县城办事?”
“今天不是公事, ”郑峰虽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可还是像在高中时一样老实, 认真地解释,“今天我休息, 田翠翠来买农药,让我帮她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