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孤忠_240
“宣抚,您伤还没好,万一再伤到自己,可成了我的罪过。您就别为难我们这些僚属了。”岳云不容吕祉再说,已经麻利摘下了他的幞头,打散了他的发髻……
作者有话要说:
系统:试炼者,我都犯规帮你烧火了,你加油洗澡,啊,不康复呀。
注释:宋代文官习惯随身佩戴香料。
第121章 五年平金(51)
一时摘下幞头,吕祉鬓边星星点点的白发便显露出来,刺目惊心。平素他容貌清峻,即使在伤中也是标准的文士作派举止儒雅;此刻数丝银发再配以剑眉凤目,辅之以形之于色的一股郁郁之气,倒让他清雅之中平添了风霜磨砺后的坚毅。
岳云手便一滞,不由在空中停了片刻,叉手道:“宣抚。”一时喉头哽咽,不能自持。岳云清楚记得,哪怕是在庐州城中,哪怕是救援王德负伤之后,吕祉尚一腔意气发如墨染;此刻这耀眼银霜,算来该是闻得金人屠城之后煎熬出来的。昔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吕祉竟差相仿佛,真个是史书再现。岳云虽是见惯了风浪,也难免一时悲慨失态。
吕祉也从镜中望见了满目的白发,却奇怪地联想到了官家。官家也才不过三十正当盛年,白发却比此刻的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富有天下,却也憔悴如斯。吕祉将头发一挽,拢在手中,笑道:“这银丝是忧劳而生忧劳而去,看来我也到了岁月不饶人的年纪了,以后更得惕励自勉,毕竟岳宣抚有词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吗。”
岳云先还悲伤,闻言便绽出了一丝笑容:“宣抚原来还知道我爹这首词。”
“岳少保的满江红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吕祉话锋一转,笑道,“岳机宜,你可要多学你爹的沉鸷。否则见到我受伤要流泪,见到几根白发又流泪,传出去该教人笑话了。”
“末将哭那也是哭宣抚为国操劳成疾,是我辈武人之楷模。宣抚尽管告诉我爹去。我爹知道了,非但不会责骂我,想必还会暗许我重情知义。”
岳云边说边麻利地帮吕祉梳洗换药起来。
……
吕祉确实非常疲劳,一觉直睡到了日上三竿,方才惊醒。他已经吩咐若有军情随时来报,一夜却并无人打扰,知道是张宪的主意,让他多休息些时候好恢复体力。但吕祉睡得并不踏实,梦中也在不停地与敌人厮杀,大呼迎战。他在梦中大刀挥舞斩了一员敌将后,彻底清醒过来。便立即穿戴整齐,坐上软兜直奔城头。
果然,王德、张宪、黄纵、岳云诸人都在城头。张宪正皱眉凝神思索。王德则瞪着眼睛,观望城下。众人见吕祉来了,忙施礼唱喏。
吕祉急于知道金军进攻的情况,直接问道:“战况如何?金人今天可曾匍匐登城?”
“我才知道金人也是嘴上说得好听,其实脓包。”王德扯着嗓子道,“兔崽子们今天的攻势还不如昨天呢。懒洋洋地打了一个时辰,就收兵休息了。”
“王太尉说得不错,只打了一个时辰。若按金人平日的耐力,原不该如此的。”
“有什么该不该的,他们也是人。我看,金狗怕热,又觉得攻不下咱这坚城,于是就偷懒了。”王德自从长子死后,一直不见笑容。这回宋军赢了一仗,才让他兴致高了些。
吕祉发现张宪既没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依旧一副淡然思索的表情,不免问道:“张太尉可有别的看法?”
“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怕金军如此反常,是要往别的地方调动兵力了。”
吕祉闻言心头一沉。从城头望去,只见金军营寨森严,赛里着实是宿将,整持得规规矩矩。但要想在城头侦知赛里大军得动向,却是痴心妄想了。张宪说得果然严谨。
“调动兵力,调动到哪里呢?”吕祉捻须沉吟。
“我看,不出兵试探是没法知道金军得真正意图的。”
“张太尉的意思是要派遣硬探?”吕祉问道。
张宪目光沉静:“宣抚,下官知道宣抚在守庐州之初也曾派过硬探。然而此回与上次大不同。一则我军此次不过万人,金人大军至少两万之众,兵力占绝对优势。二则我军困守孤城,若要派人做硬探,须得枪对枪刀对刀得大干一场,只怕多得是有去无回。如此则我军兵力愈减,形势日危。当然,若是不出兵探金人虚实,恐怕咱们会让金人蒙蔽,搞不清金军大兵的动态,有负官家干城之寄。真是左右为难。下官还请宣抚三思。”
张宪确实与一般勇将不同,能高屋建瓴地条述己见。而他明明有出兵之意,却不擅自做决定,而是将利弊逐一说明。为人处事也颇有大将之风。也是南渡之初这个特殊时候,不得不倚重武将,不仅具体的军事布置要众将执行,就是军事方略实际也出自众将。正是这种特殊的体制,培养了一批有全局观念的将领,非吕祉上辈子可比。何况,张宪念过武学,在宋代武学本身培养的就是武职官员,而非将领。张宪如此谙熟官场作风,也算其来有自。
不过吕祉不需要深思便早已拿定主意,直接说道:“张太尉的忧虑自有道理,但当职与太尉的判断一般无二。不管形势多么艰难,当职已经下定出兵哨探的决心,就算损失再大,也要搞清楚金兵主力的动向。再不能出上万大军与两百骑兵对峙两个时辰的荒唐事情了。”
吕祉的话都是肺腑之言,未经思索便脱口而出。张宪虽然高兴吕祉当机立断,却对最后一句无法释怀。
王德也是瞠目望向吕祉。“宣抚的决断,末将不敢多嘴。不过金兵与我军对峙多时,互有胜负,末将以为就算金人使用疑兵之计,也绝对不至于只派出两百骑兵。金兵真要是只有这点子人马断后,末将这夜叉名号也不是白叫的,立刻叫这些人滚去见夜叉。”
吕祉苦笑,也是自己失言。诸将自然无法知道多年之后袁督师回应皇帝“必不令敌越蓟西”的豪言壮语,也不知道后金竟然不攻坚城“使我不能发一炮”的无奈。他笑着掩饰道:“王太尉夜叉的威名在外,虏人自然不敢托大冒犯。适才当职所言,不过是一种最不可能的情况。举此例子以明当职的心志。当职再说一句话,张太尉、王太尉,咱们相处时间虽然不是太久,和张太尉更不过短短十数天,然而彼此却称得上患难之交心心相映。你们应该知道,当职虽是个文官,也是不怕死的。只恨有伤在身,自家不便亲执干戈,但有当职在寨内坐镇,请你们放手一搏,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王德听的面红耳热,攥紧拳头重重捶了下寨墙道:“吕宣抚是个文官都不怕死,洒家一个孤苦老头子,更没有什么可怕的。探查金军动向算个鸟事,包在我的身上了。”
张宪也收回了瞭望城外金军大营的目光,他不会如王德一般的粗鲁,但也深施一礼:“自家五哥当初曾言,宣抚目光长远迥异常人,有国士之风;若是能与宣抚合军,要下官务必竭力辅助,万万不能存彼此之分门户之见。下官与宣抚相识以来,宣抚的确处处以国事为重,胸怀行事都让下官等自愧无及,今日之事尤见宣抚英风慷慨,果然五哥所言不虚。宣抚放心,出城哨探之事,下官当仔细区处,断不让我军士兵枉自断送性命。”
作者有话要说:
系统:试炼者,我都犯规帮你烧火了,你加油洗澡,啊,不康复呀。
注释:宋代文官习惯随身佩戴香料。
第121章 五年平金(51)
一时摘下幞头,吕祉鬓边星星点点的白发便显露出来,刺目惊心。平素他容貌清峻,即使在伤中也是标准的文士作派举止儒雅;此刻数丝银发再配以剑眉凤目,辅之以形之于色的一股郁郁之气,倒让他清雅之中平添了风霜磨砺后的坚毅。
岳云手便一滞,不由在空中停了片刻,叉手道:“宣抚。”一时喉头哽咽,不能自持。岳云清楚记得,哪怕是在庐州城中,哪怕是救援王德负伤之后,吕祉尚一腔意气发如墨染;此刻这耀眼银霜,算来该是闻得金人屠城之后煎熬出来的。昔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吕祉竟差相仿佛,真个是史书再现。岳云虽是见惯了风浪,也难免一时悲慨失态。
吕祉也从镜中望见了满目的白发,却奇怪地联想到了官家。官家也才不过三十正当盛年,白发却比此刻的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富有天下,却也憔悴如斯。吕祉将头发一挽,拢在手中,笑道:“这银丝是忧劳而生忧劳而去,看来我也到了岁月不饶人的年纪了,以后更得惕励自勉,毕竟岳宣抚有词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吗。”
岳云先还悲伤,闻言便绽出了一丝笑容:“宣抚原来还知道我爹这首词。”
“岳少保的满江红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吕祉话锋一转,笑道,“岳机宜,你可要多学你爹的沉鸷。否则见到我受伤要流泪,见到几根白发又流泪,传出去该教人笑话了。”
“末将哭那也是哭宣抚为国操劳成疾,是我辈武人之楷模。宣抚尽管告诉我爹去。我爹知道了,非但不会责骂我,想必还会暗许我重情知义。”
岳云边说边麻利地帮吕祉梳洗换药起来。
……
吕祉确实非常疲劳,一觉直睡到了日上三竿,方才惊醒。他已经吩咐若有军情随时来报,一夜却并无人打扰,知道是张宪的主意,让他多休息些时候好恢复体力。但吕祉睡得并不踏实,梦中也在不停地与敌人厮杀,大呼迎战。他在梦中大刀挥舞斩了一员敌将后,彻底清醒过来。便立即穿戴整齐,坐上软兜直奔城头。
果然,王德、张宪、黄纵、岳云诸人都在城头。张宪正皱眉凝神思索。王德则瞪着眼睛,观望城下。众人见吕祉来了,忙施礼唱喏。
吕祉急于知道金军进攻的情况,直接问道:“战况如何?金人今天可曾匍匐登城?”
“我才知道金人也是嘴上说得好听,其实脓包。”王德扯着嗓子道,“兔崽子们今天的攻势还不如昨天呢。懒洋洋地打了一个时辰,就收兵休息了。”
“王太尉说得不错,只打了一个时辰。若按金人平日的耐力,原不该如此的。”
“有什么该不该的,他们也是人。我看,金狗怕热,又觉得攻不下咱这坚城,于是就偷懒了。”王德自从长子死后,一直不见笑容。这回宋军赢了一仗,才让他兴致高了些。
吕祉发现张宪既没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依旧一副淡然思索的表情,不免问道:“张太尉可有别的看法?”
“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怕金军如此反常,是要往别的地方调动兵力了。”
吕祉闻言心头一沉。从城头望去,只见金军营寨森严,赛里着实是宿将,整持得规规矩矩。但要想在城头侦知赛里大军得动向,却是痴心妄想了。张宪说得果然严谨。
“调动兵力,调动到哪里呢?”吕祉捻须沉吟。
“我看,不出兵试探是没法知道金军得真正意图的。”
“张太尉的意思是要派遣硬探?”吕祉问道。
张宪目光沉静:“宣抚,下官知道宣抚在守庐州之初也曾派过硬探。然而此回与上次大不同。一则我军此次不过万人,金人大军至少两万之众,兵力占绝对优势。二则我军困守孤城,若要派人做硬探,须得枪对枪刀对刀得大干一场,只怕多得是有去无回。如此则我军兵力愈减,形势日危。当然,若是不出兵探金人虚实,恐怕咱们会让金人蒙蔽,搞不清金军大兵的动态,有负官家干城之寄。真是左右为难。下官还请宣抚三思。”
张宪确实与一般勇将不同,能高屋建瓴地条述己见。而他明明有出兵之意,却不擅自做决定,而是将利弊逐一说明。为人处事也颇有大将之风。也是南渡之初这个特殊时候,不得不倚重武将,不仅具体的军事布置要众将执行,就是军事方略实际也出自众将。正是这种特殊的体制,培养了一批有全局观念的将领,非吕祉上辈子可比。何况,张宪念过武学,在宋代武学本身培养的就是武职官员,而非将领。张宪如此谙熟官场作风,也算其来有自。
不过吕祉不需要深思便早已拿定主意,直接说道:“张太尉的忧虑自有道理,但当职与太尉的判断一般无二。不管形势多么艰难,当职已经下定出兵哨探的决心,就算损失再大,也要搞清楚金兵主力的动向。再不能出上万大军与两百骑兵对峙两个时辰的荒唐事情了。”
吕祉的话都是肺腑之言,未经思索便脱口而出。张宪虽然高兴吕祉当机立断,却对最后一句无法释怀。
王德也是瞠目望向吕祉。“宣抚的决断,末将不敢多嘴。不过金兵与我军对峙多时,互有胜负,末将以为就算金人使用疑兵之计,也绝对不至于只派出两百骑兵。金兵真要是只有这点子人马断后,末将这夜叉名号也不是白叫的,立刻叫这些人滚去见夜叉。”
吕祉苦笑,也是自己失言。诸将自然无法知道多年之后袁督师回应皇帝“必不令敌越蓟西”的豪言壮语,也不知道后金竟然不攻坚城“使我不能发一炮”的无奈。他笑着掩饰道:“王太尉夜叉的威名在外,虏人自然不敢托大冒犯。适才当职所言,不过是一种最不可能的情况。举此例子以明当职的心志。当职再说一句话,张太尉、王太尉,咱们相处时间虽然不是太久,和张太尉更不过短短十数天,然而彼此却称得上患难之交心心相映。你们应该知道,当职虽是个文官,也是不怕死的。只恨有伤在身,自家不便亲执干戈,但有当职在寨内坐镇,请你们放手一搏,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王德听的面红耳热,攥紧拳头重重捶了下寨墙道:“吕宣抚是个文官都不怕死,洒家一个孤苦老头子,更没有什么可怕的。探查金军动向算个鸟事,包在我的身上了。”
张宪也收回了瞭望城外金军大营的目光,他不会如王德一般的粗鲁,但也深施一礼:“自家五哥当初曾言,宣抚目光长远迥异常人,有国士之风;若是能与宣抚合军,要下官务必竭力辅助,万万不能存彼此之分门户之见。下官与宣抚相识以来,宣抚的确处处以国事为重,胸怀行事都让下官等自愧无及,今日之事尤见宣抚英风慷慨,果然五哥所言不虚。宣抚放心,出城哨探之事,下官当仔细区处,断不让我军士兵枉自断送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