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沈墨臻站起来鞠躬微笑示意,又重新坐下,继续演奏下一首曲目。
整场演奏会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共九首曲目,前六首为沈墨臻的独奏,一首为她和民乐其他专业的同学集体大合奏,一首为她与闻芳菲的合奏,最后一首便是她与刘嫚的合奏。每首曲子都有近十分的时长。
时间卡得很紧,没有主持人报幕,一首曲子结束,舞台两侧的屏幕就会显示出下一首曲子的名字。
沈墨臻独奏期间,不能中途换衣服,不能休息,不能喝水,一直坐在舞台上,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直到连续演奏完六首曲子,才能下场为大合奏做准备。
很辛苦!
即使沈墨臻之前参加过许多大型音乐会,经验丰富,可也没有像这样持续性长时间的演奏过。
演奏第六首曲子的时候,高压和强体力消耗让沈墨臻的后背和额头出现薄汗,她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呼吸。
演奏结束,她长舒一口气,谢幕后,快速离开舞台去补妆换衣服。
彼时,刘嫚才开始换衣服化妆。
陶之瑶这次带来的汉服,是“风华”系列中的第四套,名为“槐安”。
第一百八十五章 高山流水
槐安顾名思义,整套裙子都是白色的,这套白色的汉服,跟刘嫚遇见小可儿那一次,穿的廉价白色道具汉服,完全不能放在一起谈。
这才是真正的华服,它的白色很正,是那种棉麻的白色,而不是现代布料的纯白色,仔细看,可以看到衣襟和裙摆的位置,用真丝刺绣出一朵一朵的槐花花瓣,非常逼真,更美的是,当灯光打在这些槐花花瓣上时,花瓣会变成很浅很浅的绿色。
绿色和白色,都是令人心安的颜色,也许这就是设计师给它取名“槐安”的原因。
刘嫚换好衣服,陶之瑶拍手称赞,“汉服女神再次出场啦。”
“标配白色,”李小茹笑道。
当初,刘嫚不就是靠一身白色汉服走红的吗?
不过在这个地方,沈墨臻才是主角,刘嫚是配角的,衣服已经很拉风了,所以苗小妹便淡化了刘嫚的妆容,只涂了合乎肤色的粉底和腮红,让她的脸色在聚光灯下看起来更均匀即可。苗小妹给刘嫚梳的头发也是比较简单的发髻,不像上次那么复杂。
等苗小妹给刘嫚造型好,沈墨臻和闻芳菲的表演已经开始了。
她们俩表演的是古筝二重奏,《长相思》。
这首曲子写意白居易的名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闻芳菲起的开头,前半部分都由她独奏。
多亏苏教授的高压教育法,刘嫚不仅知道白居易此人的生平,还刚背诵过这首词,不过曲子她还是没有听过。
闻芳菲既然是沈墨臻的师妹,她的古筝水平之高,毋庸置疑,刘嫚和她排练时,也已经领教过。
从闻芳菲的琴声中,刘嫚可以体味到,悲伤与思念,大抵这首曲子和它的词一样,表达的是深闺怨恨。
闻芳菲负责的第一段结束,下一段由沈墨臻独奏,当沈墨臻的琴声响起时,刘嫚的眼前蓦然一亮。
因为她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区别。闺怨还是那个闺怨,但再多深情,再多孤独,再多伤别离,终归云烟清风中。
沈墨臻的境界比闻芳菲高出了一大截!
或许这就是沈墨臻被称之为民乐女神的原因吧,她的天赋与悟性,其他人确实难以企及。
一曲终了,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沈墨臻和闻芳菲同时起身,向观众致意。
闻芳菲从左侧离开舞台,而沈墨臻则看向右侧,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做出邀请的姿态。
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今晚最后的曲目《高山流水》,古筝:沈墨臻、古琴:刘嫚。
一直庄重且没有什么杂音的观众席,竟在这一刻有了低低的惊讶声和议论声。
大家交头接耳,刘嫚是那个刘嫚吗?
首都音乐学院,有几个刘嫚?
当刘嫚从幕后出现,走到沈墨臻身边时,观众们都惊呆了。
还真是那个刘嫚啊!
会弹古琴的刘嫚,仅此一人啊。
可她们不是情敌吗?沈墨臻居然愿意邀请她同台!大家都感到十分惊奇。
大部分观众都听过刘嫚的古琴演奏的《梁祝》,对她印象深刻,同时也对这首《高山流水》有了期待。
而台下,这些天一直心脏不舒服,病恹恹的魏婉茹,忽然有了精神般,坐直了身体,还微微向前倾,似乎有些许激动。她身旁,沈墨臻的父亲,著名作曲家沈恒好奇问她,“这个孩子是谁?你们看到她好像都很兴奋。”
沈墨臻的母亲,著名扬琴演奏家云飒也是一脸不解,他们都是高雅的音乐家,很少关注网络上的东西。不过沈墨臻已经告诉他们,她和唐图分手了,但没有提到刘嫚。
“她是一个可以媲美你们女儿的天才人物,”魏婉茹笑得神秘,“待会儿你们听听她的《高山流水》就知道了。”
沈恒和云飒很惊讶,魏婉茹惜字如金,为师严厉严谨,对他们女儿都很少有如此之高的评价,这个女孩优秀到何种地步,让魏婉茹这么看重?
沈墨臻中场只换了两次衣服,一次在集体大合奏前,一次在与闻芳菲演奏前,她刚才和闻芳菲同台时,穿的也是现在这身汉服。
她的汉服上白,下浅橘,很符合她温婉柔和的气质,专业造型师给她也做了复古的汉朝发髻,化了苗小妹看不上眼的精致妆容。
两个女孩同台站立,都一身华丽的汉服,都年轻美貌,都古典优雅,风格看似相近,实则气质迥然不同。
沈墨臻的气质更纯粹,就是一位专而精的艺术家,而刘嫚的气质让人捉摸不透,她是有文艺的感觉,文艺通常是跟小清新联系在一起,而她的文艺却能够和大气宽厚划上等号。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乐器前坐下。
沈墨臻手指一动,先行奏起。
她们事先排练过,分工明确,沈墨臻负责主旋律,而刘嫚演绎变奏部分。
《高山流水》是所有学古筝的学生必弹曲目,却很少有人能弹出曲子的精髓。
沈墨臻以前多次演奏过《高山流水》,她的版本已经得到老师、父母和同学的高度赞扬,现在只不过再演绎一遍罢了。
但她的状态其实并不好,沈墨臻才22岁,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独奏会,第一次长时间不间断的演出,她没有办法完整hold住全场。
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演奏,不像以前那样,只用演奏一两首曲目,就可以完美风光的退场。这也和平时的排练完全不同,她面对的是上千观众,这些观众之中,有些人还拿着手机实时直播,她其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更不说演奏乐器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正常人,都会乏累。
在和闻芳菲合奏时,沈墨臻已经是强撑着弹到最后,到达极限,险些坚持不下去。
此时再与刘嫚合奏,她神情偶有几分恍惚,一不小心,弹错了一两个音,但她很快意识到问题,立刻修正,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她的错误。
第一百八十六章 花送知音
台下,沈墨臻的父母和魏教授都发现了问题,他们的耳朵可敏锐得很。
沈恒和云飒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如果沈墨臻在他们面前,肯定要被狠狠批评一顿。
见她们俩脸上有责备之意,对沈墨臻一直要求严格的魏教授,难得宽容道,
“墨臻还是太年轻,临场经验不足,能撑到现在,实属不错,小云,你年轻时,还不如她呢。”
被点名的云飒不好意思道,“我们做父母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尽善尽美。”
魏教授轻轻摇头,“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她的话音刚落,刘嫚的古琴声忽然汇入了沈墨臻的古筝声中。
魏教授和沈墨臻父母同时一愣。
他们都是专业音乐家,听个开头,就能大致知道沈墨臻和刘嫚是如何分工的,他们从艺几十年了,熟悉《高山流水》所有的演奏版本,熟悉《高山流水》曲谱中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小节,每一种变奏。表演者稍有不对,他们灵敏的耳朵就能分别出来。
他们认为刘嫚的合奏,不该从这个节点开始,她提前了。
舞台上的沈墨臻也怔了一下,手指险些又弹错音。她看向刘嫚,刘嫚朝她轻轻颔首,笑了笑。
沈墨臻起初并没有明白刘嫚的意思,她以为刘嫚是想抢风头,就好比拍戏时,抢戏的效果。
但很快,她就发现刘嫚的真实用意。
刘嫚没有弹主旋律,她也没有按照排练时的约定弹变奏,她只弹辅音,类似钢琴的和弦。古琴的音色比古筝低沉,音量也比古筝小一些,听起来,还是沈墨臻的古筝占主导地位。
然而,每当沈墨臻的手指疲软,精神麻木大意时,刘嫚的古琴音就会忽然加重,盖住她的错音,把曲子润色得更加完美。
沈墨臻心里很感激。
外行人恐怕会认为这个二重奏是失败的,古琴部分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连音量都很小,好像在划水一样。
而演奏者,却格外聚精会神,非常认真的样子,着实奇怪得很。
只有内行才知道,要在一段正在演奏的曲子中,预知出同伴即将可能发生失误,并及时作出修正,还不影响旋律的走向,如同润物细无声,得需要多么敏锐的耳力,以及多么深厚的音乐基础,一些大师级别的演奏家,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而且刘嫚的心态非常好——在光芒四射的舞台上,千人的目光下,一段正曲都不弹,甘愿沦为打酱油的,可不是每位演奏者都甘心情愿做这样的事。
他们会抗议,大家都是演奏者,凭什么自己成了龙套?
沈墨臻的父母总算明白魏婉茹为何重视这个女孩,他们认为,她的天赋,确实比他们的女儿高,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品格,难能可贵。
在刘嫚的辅助下,沈墨臻总算顺利的演奏完《高山流水》全曲,不明真相的观众们纷纷起身,鼓掌叫好。
沈墨臻和刘嫚也从各自的椅子上站起来,两人相视而笑,沈墨臻原本客气疏离的目光里,多了一点东西,她心里很清楚,这就是友谊。
过去,她弹奏了上百遍的《高山流水》,却直到今天,她才真正体会到为何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摔琴绝弦,发誓此生不再碰琴。
在这世上,找一个能听得懂自己琴音,还能理解帮助自己的人,太难。
她的父母做不到,她的老师做不到,唐图做不到,刘嫚却做到了。
沈墨臻眼眶竟有些酸涩,
从小到大,她一直被束缚在条条框框里,遵照父母的意思,老师的意思,亦步亦趋的前进,事事完美,如同一只提线玩偶,就连这场音乐会,不也是演奏给他们看的吗?
难道她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固定了吗?
为什么她不能像刘嫚这样,肆意潇洒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沈墨臻仰头,掩饰住眼里的酸涩,再看她,依然还是那个自信满满的民乐女神,她绕过古筝,朝刘嫚伸出手。
刘嫚愣了一下,才牵起她的手,然后,两个女孩携手走到舞台最前面,向观众致谢。
让李小茹说对了,刘嫚真的和沈墨臻,手牵手,成了好朋友。
身着华美汉服的两个女孩,站在在聚光灯下,笑得格外光彩照人。
魏婉茹望着她们俩,忽的转头问沈恒、云飒二人:“你们知道,什么事情才是最荒谬的吗?”
整场演奏会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共九首曲目,前六首为沈墨臻的独奏,一首为她和民乐其他专业的同学集体大合奏,一首为她与闻芳菲的合奏,最后一首便是她与刘嫚的合奏。每首曲子都有近十分的时长。
时间卡得很紧,没有主持人报幕,一首曲子结束,舞台两侧的屏幕就会显示出下一首曲子的名字。
沈墨臻独奏期间,不能中途换衣服,不能休息,不能喝水,一直坐在舞台上,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直到连续演奏完六首曲子,才能下场为大合奏做准备。
很辛苦!
即使沈墨臻之前参加过许多大型音乐会,经验丰富,可也没有像这样持续性长时间的演奏过。
演奏第六首曲子的时候,高压和强体力消耗让沈墨臻的后背和额头出现薄汗,她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呼吸。
演奏结束,她长舒一口气,谢幕后,快速离开舞台去补妆换衣服。
彼时,刘嫚才开始换衣服化妆。
陶之瑶这次带来的汉服,是“风华”系列中的第四套,名为“槐安”。
第一百八十五章 高山流水
槐安顾名思义,整套裙子都是白色的,这套白色的汉服,跟刘嫚遇见小可儿那一次,穿的廉价白色道具汉服,完全不能放在一起谈。
这才是真正的华服,它的白色很正,是那种棉麻的白色,而不是现代布料的纯白色,仔细看,可以看到衣襟和裙摆的位置,用真丝刺绣出一朵一朵的槐花花瓣,非常逼真,更美的是,当灯光打在这些槐花花瓣上时,花瓣会变成很浅很浅的绿色。
绿色和白色,都是令人心安的颜色,也许这就是设计师给它取名“槐安”的原因。
刘嫚换好衣服,陶之瑶拍手称赞,“汉服女神再次出场啦。”
“标配白色,”李小茹笑道。
当初,刘嫚不就是靠一身白色汉服走红的吗?
不过在这个地方,沈墨臻才是主角,刘嫚是配角的,衣服已经很拉风了,所以苗小妹便淡化了刘嫚的妆容,只涂了合乎肤色的粉底和腮红,让她的脸色在聚光灯下看起来更均匀即可。苗小妹给刘嫚梳的头发也是比较简单的发髻,不像上次那么复杂。
等苗小妹给刘嫚造型好,沈墨臻和闻芳菲的表演已经开始了。
她们俩表演的是古筝二重奏,《长相思》。
这首曲子写意白居易的名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闻芳菲起的开头,前半部分都由她独奏。
多亏苏教授的高压教育法,刘嫚不仅知道白居易此人的生平,还刚背诵过这首词,不过曲子她还是没有听过。
闻芳菲既然是沈墨臻的师妹,她的古筝水平之高,毋庸置疑,刘嫚和她排练时,也已经领教过。
从闻芳菲的琴声中,刘嫚可以体味到,悲伤与思念,大抵这首曲子和它的词一样,表达的是深闺怨恨。
闻芳菲负责的第一段结束,下一段由沈墨臻独奏,当沈墨臻的琴声响起时,刘嫚的眼前蓦然一亮。
因为她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区别。闺怨还是那个闺怨,但再多深情,再多孤独,再多伤别离,终归云烟清风中。
沈墨臻的境界比闻芳菲高出了一大截!
或许这就是沈墨臻被称之为民乐女神的原因吧,她的天赋与悟性,其他人确实难以企及。
一曲终了,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沈墨臻和闻芳菲同时起身,向观众致意。
闻芳菲从左侧离开舞台,而沈墨臻则看向右侧,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做出邀请的姿态。
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今晚最后的曲目《高山流水》,古筝:沈墨臻、古琴:刘嫚。
一直庄重且没有什么杂音的观众席,竟在这一刻有了低低的惊讶声和议论声。
大家交头接耳,刘嫚是那个刘嫚吗?
首都音乐学院,有几个刘嫚?
当刘嫚从幕后出现,走到沈墨臻身边时,观众们都惊呆了。
还真是那个刘嫚啊!
会弹古琴的刘嫚,仅此一人啊。
可她们不是情敌吗?沈墨臻居然愿意邀请她同台!大家都感到十分惊奇。
大部分观众都听过刘嫚的古琴演奏的《梁祝》,对她印象深刻,同时也对这首《高山流水》有了期待。
而台下,这些天一直心脏不舒服,病恹恹的魏婉茹,忽然有了精神般,坐直了身体,还微微向前倾,似乎有些许激动。她身旁,沈墨臻的父亲,著名作曲家沈恒好奇问她,“这个孩子是谁?你们看到她好像都很兴奋。”
沈墨臻的母亲,著名扬琴演奏家云飒也是一脸不解,他们都是高雅的音乐家,很少关注网络上的东西。不过沈墨臻已经告诉他们,她和唐图分手了,但没有提到刘嫚。
“她是一个可以媲美你们女儿的天才人物,”魏婉茹笑得神秘,“待会儿你们听听她的《高山流水》就知道了。”
沈恒和云飒很惊讶,魏婉茹惜字如金,为师严厉严谨,对他们女儿都很少有如此之高的评价,这个女孩优秀到何种地步,让魏婉茹这么看重?
沈墨臻中场只换了两次衣服,一次在集体大合奏前,一次在与闻芳菲演奏前,她刚才和闻芳菲同台时,穿的也是现在这身汉服。
她的汉服上白,下浅橘,很符合她温婉柔和的气质,专业造型师给她也做了复古的汉朝发髻,化了苗小妹看不上眼的精致妆容。
两个女孩同台站立,都一身华丽的汉服,都年轻美貌,都古典优雅,风格看似相近,实则气质迥然不同。
沈墨臻的气质更纯粹,就是一位专而精的艺术家,而刘嫚的气质让人捉摸不透,她是有文艺的感觉,文艺通常是跟小清新联系在一起,而她的文艺却能够和大气宽厚划上等号。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乐器前坐下。
沈墨臻手指一动,先行奏起。
她们事先排练过,分工明确,沈墨臻负责主旋律,而刘嫚演绎变奏部分。
《高山流水》是所有学古筝的学生必弹曲目,却很少有人能弹出曲子的精髓。
沈墨臻以前多次演奏过《高山流水》,她的版本已经得到老师、父母和同学的高度赞扬,现在只不过再演绎一遍罢了。
但她的状态其实并不好,沈墨臻才22岁,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独奏会,第一次长时间不间断的演出,她没有办法完整hold住全场。
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演奏,不像以前那样,只用演奏一两首曲目,就可以完美风光的退场。这也和平时的排练完全不同,她面对的是上千观众,这些观众之中,有些人还拿着手机实时直播,她其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更不说演奏乐器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正常人,都会乏累。
在和闻芳菲合奏时,沈墨臻已经是强撑着弹到最后,到达极限,险些坚持不下去。
此时再与刘嫚合奏,她神情偶有几分恍惚,一不小心,弹错了一两个音,但她很快意识到问题,立刻修正,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她的错误。
第一百八十六章 花送知音
台下,沈墨臻的父母和魏教授都发现了问题,他们的耳朵可敏锐得很。
沈恒和云飒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如果沈墨臻在他们面前,肯定要被狠狠批评一顿。
见她们俩脸上有责备之意,对沈墨臻一直要求严格的魏教授,难得宽容道,
“墨臻还是太年轻,临场经验不足,能撑到现在,实属不错,小云,你年轻时,还不如她呢。”
被点名的云飒不好意思道,“我们做父母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尽善尽美。”
魏教授轻轻摇头,“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她的话音刚落,刘嫚的古琴声忽然汇入了沈墨臻的古筝声中。
魏教授和沈墨臻父母同时一愣。
他们都是专业音乐家,听个开头,就能大致知道沈墨臻和刘嫚是如何分工的,他们从艺几十年了,熟悉《高山流水》所有的演奏版本,熟悉《高山流水》曲谱中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小节,每一种变奏。表演者稍有不对,他们灵敏的耳朵就能分别出来。
他们认为刘嫚的合奏,不该从这个节点开始,她提前了。
舞台上的沈墨臻也怔了一下,手指险些又弹错音。她看向刘嫚,刘嫚朝她轻轻颔首,笑了笑。
沈墨臻起初并没有明白刘嫚的意思,她以为刘嫚是想抢风头,就好比拍戏时,抢戏的效果。
但很快,她就发现刘嫚的真实用意。
刘嫚没有弹主旋律,她也没有按照排练时的约定弹变奏,她只弹辅音,类似钢琴的和弦。古琴的音色比古筝低沉,音量也比古筝小一些,听起来,还是沈墨臻的古筝占主导地位。
然而,每当沈墨臻的手指疲软,精神麻木大意时,刘嫚的古琴音就会忽然加重,盖住她的错音,把曲子润色得更加完美。
沈墨臻心里很感激。
外行人恐怕会认为这个二重奏是失败的,古琴部分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连音量都很小,好像在划水一样。
而演奏者,却格外聚精会神,非常认真的样子,着实奇怪得很。
只有内行才知道,要在一段正在演奏的曲子中,预知出同伴即将可能发生失误,并及时作出修正,还不影响旋律的走向,如同润物细无声,得需要多么敏锐的耳力,以及多么深厚的音乐基础,一些大师级别的演奏家,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而且刘嫚的心态非常好——在光芒四射的舞台上,千人的目光下,一段正曲都不弹,甘愿沦为打酱油的,可不是每位演奏者都甘心情愿做这样的事。
他们会抗议,大家都是演奏者,凭什么自己成了龙套?
沈墨臻的父母总算明白魏婉茹为何重视这个女孩,他们认为,她的天赋,确实比他们的女儿高,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品格,难能可贵。
在刘嫚的辅助下,沈墨臻总算顺利的演奏完《高山流水》全曲,不明真相的观众们纷纷起身,鼓掌叫好。
沈墨臻和刘嫚也从各自的椅子上站起来,两人相视而笑,沈墨臻原本客气疏离的目光里,多了一点东西,她心里很清楚,这就是友谊。
过去,她弹奏了上百遍的《高山流水》,却直到今天,她才真正体会到为何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摔琴绝弦,发誓此生不再碰琴。
在这世上,找一个能听得懂自己琴音,还能理解帮助自己的人,太难。
她的父母做不到,她的老师做不到,唐图做不到,刘嫚却做到了。
沈墨臻眼眶竟有些酸涩,
从小到大,她一直被束缚在条条框框里,遵照父母的意思,老师的意思,亦步亦趋的前进,事事完美,如同一只提线玩偶,就连这场音乐会,不也是演奏给他们看的吗?
难道她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固定了吗?
为什么她不能像刘嫚这样,肆意潇洒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沈墨臻仰头,掩饰住眼里的酸涩,再看她,依然还是那个自信满满的民乐女神,她绕过古筝,朝刘嫚伸出手。
刘嫚愣了一下,才牵起她的手,然后,两个女孩携手走到舞台最前面,向观众致谢。
让李小茹说对了,刘嫚真的和沈墨臻,手牵手,成了好朋友。
身着华美汉服的两个女孩,站在在聚光灯下,笑得格外光彩照人。
魏婉茹望着她们俩,忽的转头问沈恒、云飒二人:“你们知道,什么事情才是最荒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