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所谓了,他买了放个十几年也赚大了。”姜昊不以为然的说。
  魏修一听,有些吃惊:“不是吧。”
  这也难怪魏修惊讶,要知道,在八十年代,黄花梨木作为海省的特产,都是论斤卖的,最便宜的时候甚至一斤几角钱,在那个时候,有许多农民家的家具都是黄花梨木做的。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黄花梨木的家具价格一路飙升,到了今天,像刚才被买走的那个箱子,市场价格已经到一万多了。
  到了这个价格后,很多人都预测,黄花梨木的价格已经涨到顶了。
  让魏修不可思议的是,姜昊居然又言之凿凿的断言,黄花梨木还要上涨。
  “怎么不是,这种黄花梨木生长缓慢,产地又少,用途又广,珍贵不奇怪,不珍贵才奇怪呢!”姜昊顺口说。
  这个时候,姜昊突然想起来,正如他所说的,像黄花梨这类珍贵的木料以后肯定是越来越贵的。
  那么,他是不是要趁着现在珍贵木料还算便宜,买一些号称“一寸紫檀一寸金”的紫檀木放在那里放着呢!
  如果现在不买的话,到了十几年之后,就算是肯花钱,也很难买到紫檀了。
  “那我也注意着些了,收一些自己留着。”魏修看着台上的木箱子,慢慢的说。
  在许浩把黄花梨木的箱子拿到手之后,殷发又挥了挥手,让人拿出了一幅画。
  “这是万明万总捐献的齐百十老人的山水十二屏中的一副,有喜欢的请竞价。”殷发又介绍说。
  魏修殷发的介绍听了眼睛一亮,可惜的说:“这可是好东西,没想到万明居然舍得拿出来。”
  齐百十老人是当代的国画大家,他的画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蔬果、玩具都可入画,和20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相符,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的收藏家愿意收藏百十老人的画。
  在90年代,齐百十老人的画已经是相当值钱了。
  比如刚刚国外的一个拍卖会上拍卖了他的一副《墨鹰》,已经拍出了一百多万人民币的价格。
  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画只会升值,绝不会贬值的。
  魏修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到一个青年站了起来,大声说:“我出五十万。”
  “我出八十万。”那个青年的话音还没落地,又有一个青年站了出来。
  魏修看着面无表情的姜昊,开玩笑的说:“姜先生,你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的话,我支持你把他拿下来。”
  这也是魏修的真心话,按照他的估计,这幅画大概也就是一百多万,这个价位,他拿下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姜昊斜了魏修一眼,轻声说:“你就那么想要这副假画?”
  魏修被姜昊吓了一跳,急忙问:“姜先生,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幅假画,你对鉴定古董字画也有研究吗?”
  说完之后,魏修还好好打量了姜昊一下,仿佛姜昊是一个妖怪一样,姜昊懂经商,懂木料,这并不奇怪,因为这种东西是需要天赋的,天赋好的人,自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到这些东西。
  可是姜昊居然还懂古董字画,这就让魏修不能理解了,古董字画这种东西虽然也看天赋,可是更多的却是看阅历的。
  阅历越广,知识面越丰富,鉴定的准确度就越高。
  姜昊小小年纪,就算有这个条件,他也未必能够看得了那么多字画吧,他为什么能够一眼就看出这副画是假的呢?魏修心里默默的想。
  姜昊看着疯狂竞价中的人们好长时间,这才说道:“我并不是对古董字画有研究,而是我知道,这东西全国只有一副,已经在1954年的时候被齐百十老人的弟子黄女士花4万多买去了,你认为,她会卖吗?”
  “就算她因为种种的原因,卖了那套山水十二屏,她会拆开卖吗?更别说,会出现在这里了,所以,这肯定是假的。”
  这就是来自于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的好处,这种有名东西的奇闻野史,随处都可以听得到,了解了这东西的去处之后,自然也知道这幅画是假的了。
  “这,万明居然拿了一副假的出来。”魏修不敢相信的说。
  姜昊顿了顿,这才说:“恐怕万明也不能肯定这是假的,不过是有些怀疑罢了,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顺势把它抛出去算了,还换了一个好名声。”
  两人说话间,这幅画被聂军的儿子花了一百二十万买了过去。
  “聂军要知道他儿子买了一副假画,就他那抠门的性格,还不吐血了。”魏修调笑着说。
  都是在皖省商圈里面混的,聂军外表华丽,内里抠门的性格,哪能瞒得过魏修的眼睛,所以魏修才这样调笑着。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姜昊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听了姜昊的话,魏修若有所悟的说:“你的意思是……”
  姜昊悠悠的说:“我看这幅画虽然是仿品,可是从纸质和画风上看,其实是很接近百十老人的,很有可能是他的哪个弟子仿的。”
  “如果聂军聪明的话,那就放出风去,他花了多少钱多少钱买了百十老人的什么画,再请百十老人在世的几个弟子来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让他们鉴定一下这幅画。”
  “这样一来,也许若干年后,这副山水十二屏的画就变成真的了,这就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
  记得后世的姜昊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个沃尔夫冈的人,他从事伪造名画已经多年,经他之手伪造的难辨真假的画作,包括达芬奇,毕加索的世界大师的名画高达五十多幅。
  结果呢,如果不是他偷懒用了一种后世的材料被发现,还是没有人能够识破他。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专家也不是很靠谱的,如果他们被一些信息误导了,很容易把假的当做真的来看待。
  魏修看了一下喜不自胜的聂军,笑了笑说:“这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关键是聂军连这幅画是假的都不知道,怎么能想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