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御驾亲征!
乾清宫,崇祯皇帝说了什么呢?还没等杨山芦开口呢,他已经说道:“爱卿你什么都不用说了,因为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次朕要御驾亲征!”
“什么?御驾亲征?”杨山芦果然就被吓了一跳……这和历史上的完全不一样了呀!而且这位好端端的,怎么就想到了要御驾亲征呢?这要是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
可是看到杨山芦很是惊讶,并且明显想要劝阻的样子,崇祯皇帝却是摆摆手道:“爱卿你且慢开口,你先听朕说……按照你的判断,这次出关援救锦州的战役,最终会演变成明清两国之间的大决战,是不是这样?”
“这是肯定的——”杨山芦就是点点头道,根据他收集到的情报来看,皇太极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派出4万兵马围困锦州的(锦州城内有2万明军),而一旦等到我军大规模增兵之后,皇太极就会立即倾巢而来的。
既然确定了这一点,崇祯皇帝就是接着说道:“爱卿,你可知道当初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后,定都南京,可为什么成祖皇帝又要迁都于此呢?”
“因为天子守国门——”杨山芦就是喃喃的道。
“没错!”崇祯就是陡然提高了一个音量道:“正是因为天子守国门!这是朕的责任!所以朕作为太祖血脉,成祖后人,值此国战的关键时刻,又怎么能够因为自身的安危,而畏缩不前呢?”
“所以值此时刻,朕不仅要天子守国门!朕还要御驾亲征,重现当年成祖之风采——犯我中华者,虽然必诛!”
我去,杨山芦听的都是热血沸腾了!然后他也就明白了,这位不愧是崇祯皇帝啊!(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大明终于没能回天,他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换句话说他也是个有血性的皇帝!你想想看,在他登基之前,狗鞑子不过是疥癞之患,只是在关外闹腾而已。
可是在他登基之后呢,十几年里就已经有四次入寇之患!并且每次都是掠我财货,杀我百万百姓就不用说了,甚至有一次都直接打到了京师城下,动摇国本了!这样的屈辱,岂是他所能容忍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得益于杨山芦的分析,他已经知道这是明清两国之间的大决战,不出意外的也是最后一战了(也就是说正常情况的话,这一战过后,就把我大清重新打回原始社会了)
所以他再不御驾亲征的话,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且崇祯皇帝也对杨山芦有着绝对的信心(四万玄甲军呢),所以他必须抓住这次的机会,狗鞑子你犯我京城?那么这次我就御驾亲征!
“皇上……”虽然杨山芦还是很佩服的,可是他还想劝说一下,毕竟御驾亲征确实很好,可是太危险了!
远的不说,就像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那会还是明成祖朱棣之后没几年呢,明军还很有战斗力,国力也处在上升期,可是最后怎么样?明英宗兴冲冲的御驾亲征,可是土木堡一战,五十万大军尽墨!连明英宗本人都被鞑子俘虏了!(瓦刺人)
所谓前车之鉴,后者之师,虽然杨山芦相信,这次有他在,是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可怎么说,都没有呆在京城来的安全啊!
不过这一次,崇祯却是罕见的没有听从杨山芦的劝告,他就是决绝的道:“爱卿你不必再劝朕!我意已决!”
甚至崇祯皇帝都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朕也知道自己才识学浅,身为太祖的不肖子孙,却没有学到太祖成祖那般的文成武德于万一!可问题是,朕也想做一个好皇帝!想做一个能叱咤江山,平定天下的好皇帝啊!所以这一次,朕是一定要出关的!”
“所以还请爱卿,助朕一臂之力!”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山芦也就知道,再劝也没有用了,他也只能跪下磕头道:“既然皇上有此宏愿,微臣敢不从命!”
当然这样一来,杨山芦也就明白了,老爹杨嗣昌为什么不能当上这次的督师了……看他的样子估计前几天就知道了。
果然,接着崇祯皇帝就是对他说道:“所以爱卿你要知道,朕在御驾亲征之后,京城里必须留下可靠人手,所以杨老爱卿就必须坐镇京城,辅佐朝政的,所以这次的蓟辽督师只能用洪承畴。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放心,先不说以你如今镇国伯的身份,完全可以在大军中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就算是洪承畴和你有什么争议的话,朕既然也出关了,还是可以给你做主的嘛。”
“微臣遵旨——”既然崇祯都这么说了,杨山芦还能说什么呢,也就只能遵命了,而且不得不说,崇祯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就好像他之前治理山西的时候,崇祯一共给过他二样东西……尚方宝剑,还有‘如朕亲临’的御赐金牌。
而现在治理山西结束了,可是崇祯收回的也只有一枚御赐金牌,尚方宝剑还是留在他手里(正四品以下都可以先斩后奏,含正四品,此外还有之前赐下的御赐蟒袍)。
所以有了这些东西,杨山芦觉得说话还是有相当的底气的,而且就像崇祯说的那样,既然他都御驾亲征了,到时候有什么不能决断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他来做主嘛。
既然这样的话,杨山芦也就默认了,不过他觉得有一点还是需要提醒崇祯的……那就是御驾亲征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特别是在大战爆发之前,需要绝对封锁消息!
不然的话,如果被心怀敌意的人知道了,皇帝御驾亲征了,京城空虚,说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包括出征的将士们,如果被他们知道皇帝都和他们一起出征,也容易太早点燃兴奋点,所以还不如保密的好。
对于这个建议,崇祯还是欣然采纳的……包括他之前,此事也只告诉了他老爹杨嗣昌一人而已,包括接下来三人商量之后,就是决定照此办理,对外则是宣称皇帝偶染小恙,所以不能上朝的,这样来避开百官耳目。
至于对内,同样需要保密,另外还要做到绝对的安全,所以三人商量下来后,就是决定再调集一万神机营将士,随同出征。
至于什么是神机营,也就是成立于明成祖期间,所谓的京营三大营,专门用于保卫皇帝的(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并且这三大营,还大多都由勋贵子弟组成,忠诚度有保证,所以到时候崇祯就藏在这支军队中,平时不露面,这样来封锁消息。
并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例如等到出关之后,双方打到难解难分,在最最关键的时刻,忽然代表崇祯亲临的天子龙旗出现在战场上,那种对于士气的激励……
这样筹划一番后,也就差不多了,不过因为崇祯都御驾亲征了,杨山芦的某些计划也需要调整一下。
例如之前他手下的一支尖刀部队——特种营,只准备带出来四百人,剩下四百人看家,不过现在嘛,杨山芦就决定全部调出来(让监察司什么的加强戒备),这样到时候就有充足的人手,散布在神机营周边,进行暗中保卫了。
于是这一夜,乾清宫的烛火,到了很晚才熄灭。
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出征大军,也就是宣府、大同两军,和神机营将士,一共七万一千人,在京师百姓的欢送下,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师,往辽东方向开拔而去。
大军出了京城之后,走的是通州、于田方向,直到山海关。
按照兵部给出的限期,是在九月到达山海关,九月十日之前到达宁远,而这个期限,因为从京师到宁远不到九百里,所以还是非常宽裕的。
并且等到大军开拔之后,整整七万大军,那真的是无边无际,不过因为都是老行伍,所以行军还是非常有章法的……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辎重和火炮营什么的就在最后。
此外配合大军此次行动的,还有数以万计的押运粮草辎重的民夫,他们跟在大军的身后,在京师到山海关的官道上,就像蚂蚁一般忙碌往来。
没错,因为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而且此次的锦州之战,出动兵力堪称空前绝后!
(预计出动的明军总数将多达十几万,就算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狠狠教训了小日本、蒙古这些番邦蛮夷的,三战而定汉家疆土,巩固我大明宗主国地位的三场伟大战争,都不到这个人数的一半!所以可想而知后勤运输会如何繁忙了)。
而且为了此次作战,朝廷上下,都是非常配合(因为在大明时报上,都宣传成国运之战了,事关国运,谁敢不配合?),特别是兵部和工部,都竭尽全力,征调了数万辆小推车日夜不停的运粮。
(当然这种支持力度还是很正常的,先不说杨山芦的老爹杨嗣昌,依旧兼任着兵部尚书,这次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之后,就等于是总理朝纲了嘛)。
不过就算这样,杨山芦治军,一直是秉着立足自身,再依靠朝廷补给的原则,所以这一次,玄甲军中依然携带着可供四万大军,食用整整一个月的粮草,这样来确保万一遇到突发事件之后,不会自乱阵脚的(当然这一点也是其他明军很难学习的,其他明军能有整个山西,作为粮食的补充基地吗?)
行走近一个月之后,这一天大军就到达了玉田,前方哨骑来报,玉田总兵、平东伯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各领战兵一万前来汇合。
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众人都是非常欢喜的……而这就是举国之力啊!并且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等到了宁远之后,那里就会聚集了更多的入援总兵。
就像什么山西总兵李辅明,蓟镇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等,都已经于之前到达。
总之此次国运之战,大明可以说把所有的筹码,都推上了赌桌,就看会不会再和历史上一样,被狗鞑子最终打得大败亏输,而狗鞑子却是一战功成,最终号称帝业定了!
ps 鞠躬感谢书友yaojin2010的888厚赏!在这寒冷的冬日,这是对白马最温暖的鼓励啊……
“什么?御驾亲征?”杨山芦果然就被吓了一跳……这和历史上的完全不一样了呀!而且这位好端端的,怎么就想到了要御驾亲征呢?这要是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
可是看到杨山芦很是惊讶,并且明显想要劝阻的样子,崇祯皇帝却是摆摆手道:“爱卿你且慢开口,你先听朕说……按照你的判断,这次出关援救锦州的战役,最终会演变成明清两国之间的大决战,是不是这样?”
“这是肯定的——”杨山芦就是点点头道,根据他收集到的情报来看,皇太极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派出4万兵马围困锦州的(锦州城内有2万明军),而一旦等到我军大规模增兵之后,皇太极就会立即倾巢而来的。
既然确定了这一点,崇祯皇帝就是接着说道:“爱卿,你可知道当初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后,定都南京,可为什么成祖皇帝又要迁都于此呢?”
“因为天子守国门——”杨山芦就是喃喃的道。
“没错!”崇祯就是陡然提高了一个音量道:“正是因为天子守国门!这是朕的责任!所以朕作为太祖血脉,成祖后人,值此国战的关键时刻,又怎么能够因为自身的安危,而畏缩不前呢?”
“所以值此时刻,朕不仅要天子守国门!朕还要御驾亲征,重现当年成祖之风采——犯我中华者,虽然必诛!”
我去,杨山芦听的都是热血沸腾了!然后他也就明白了,这位不愧是崇祯皇帝啊!(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大明终于没能回天,他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换句话说他也是个有血性的皇帝!你想想看,在他登基之前,狗鞑子不过是疥癞之患,只是在关外闹腾而已。
可是在他登基之后呢,十几年里就已经有四次入寇之患!并且每次都是掠我财货,杀我百万百姓就不用说了,甚至有一次都直接打到了京师城下,动摇国本了!这样的屈辱,岂是他所能容忍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得益于杨山芦的分析,他已经知道这是明清两国之间的大决战,不出意外的也是最后一战了(也就是说正常情况的话,这一战过后,就把我大清重新打回原始社会了)
所以他再不御驾亲征的话,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而且崇祯皇帝也对杨山芦有着绝对的信心(四万玄甲军呢),所以他必须抓住这次的机会,狗鞑子你犯我京城?那么这次我就御驾亲征!
“皇上……”虽然杨山芦还是很佩服的,可是他还想劝说一下,毕竟御驾亲征确实很好,可是太危险了!
远的不说,就像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那会还是明成祖朱棣之后没几年呢,明军还很有战斗力,国力也处在上升期,可是最后怎么样?明英宗兴冲冲的御驾亲征,可是土木堡一战,五十万大军尽墨!连明英宗本人都被鞑子俘虏了!(瓦刺人)
所谓前车之鉴,后者之师,虽然杨山芦相信,这次有他在,是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可怎么说,都没有呆在京城来的安全啊!
不过这一次,崇祯却是罕见的没有听从杨山芦的劝告,他就是决绝的道:“爱卿你不必再劝朕!我意已决!”
甚至崇祯皇帝都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朕也知道自己才识学浅,身为太祖的不肖子孙,却没有学到太祖成祖那般的文成武德于万一!可问题是,朕也想做一个好皇帝!想做一个能叱咤江山,平定天下的好皇帝啊!所以这一次,朕是一定要出关的!”
“所以还请爱卿,助朕一臂之力!”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山芦也就知道,再劝也没有用了,他也只能跪下磕头道:“既然皇上有此宏愿,微臣敢不从命!”
当然这样一来,杨山芦也就明白了,老爹杨嗣昌为什么不能当上这次的督师了……看他的样子估计前几天就知道了。
果然,接着崇祯皇帝就是对他说道:“所以爱卿你要知道,朕在御驾亲征之后,京城里必须留下可靠人手,所以杨老爱卿就必须坐镇京城,辅佐朝政的,所以这次的蓟辽督师只能用洪承畴。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放心,先不说以你如今镇国伯的身份,完全可以在大军中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就算是洪承畴和你有什么争议的话,朕既然也出关了,还是可以给你做主的嘛。”
“微臣遵旨——”既然崇祯都这么说了,杨山芦还能说什么呢,也就只能遵命了,而且不得不说,崇祯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就好像他之前治理山西的时候,崇祯一共给过他二样东西……尚方宝剑,还有‘如朕亲临’的御赐金牌。
而现在治理山西结束了,可是崇祯收回的也只有一枚御赐金牌,尚方宝剑还是留在他手里(正四品以下都可以先斩后奏,含正四品,此外还有之前赐下的御赐蟒袍)。
所以有了这些东西,杨山芦觉得说话还是有相当的底气的,而且就像崇祯说的那样,既然他都御驾亲征了,到时候有什么不能决断的事情,完全可以让他来做主嘛。
既然这样的话,杨山芦也就默认了,不过他觉得有一点还是需要提醒崇祯的……那就是御驾亲征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特别是在大战爆发之前,需要绝对封锁消息!
不然的话,如果被心怀敌意的人知道了,皇帝御驾亲征了,京城空虚,说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包括出征的将士们,如果被他们知道皇帝都和他们一起出征,也容易太早点燃兴奋点,所以还不如保密的好。
对于这个建议,崇祯还是欣然采纳的……包括他之前,此事也只告诉了他老爹杨嗣昌一人而已,包括接下来三人商量之后,就是决定照此办理,对外则是宣称皇帝偶染小恙,所以不能上朝的,这样来避开百官耳目。
至于对内,同样需要保密,另外还要做到绝对的安全,所以三人商量下来后,就是决定再调集一万神机营将士,随同出征。
至于什么是神机营,也就是成立于明成祖期间,所谓的京营三大营,专门用于保卫皇帝的(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并且这三大营,还大多都由勋贵子弟组成,忠诚度有保证,所以到时候崇祯就藏在这支军队中,平时不露面,这样来封锁消息。
并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例如等到出关之后,双方打到难解难分,在最最关键的时刻,忽然代表崇祯亲临的天子龙旗出现在战场上,那种对于士气的激励……
这样筹划一番后,也就差不多了,不过因为崇祯都御驾亲征了,杨山芦的某些计划也需要调整一下。
例如之前他手下的一支尖刀部队——特种营,只准备带出来四百人,剩下四百人看家,不过现在嘛,杨山芦就决定全部调出来(让监察司什么的加强戒备),这样到时候就有充足的人手,散布在神机营周边,进行暗中保卫了。
于是这一夜,乾清宫的烛火,到了很晚才熄灭。
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出征大军,也就是宣府、大同两军,和神机营将士,一共七万一千人,在京师百姓的欢送下,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师,往辽东方向开拔而去。
大军出了京城之后,走的是通州、于田方向,直到山海关。
按照兵部给出的限期,是在九月到达山海关,九月十日之前到达宁远,而这个期限,因为从京师到宁远不到九百里,所以还是非常宽裕的。
并且等到大军开拔之后,整整七万大军,那真的是无边无际,不过因为都是老行伍,所以行军还是非常有章法的……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辎重和火炮营什么的就在最后。
此外配合大军此次行动的,还有数以万计的押运粮草辎重的民夫,他们跟在大军的身后,在京师到山海关的官道上,就像蚂蚁一般忙碌往来。
没错,因为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而且此次的锦州之战,出动兵力堪称空前绝后!
(预计出动的明军总数将多达十几万,就算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狠狠教训了小日本、蒙古这些番邦蛮夷的,三战而定汉家疆土,巩固我大明宗主国地位的三场伟大战争,都不到这个人数的一半!所以可想而知后勤运输会如何繁忙了)。
而且为了此次作战,朝廷上下,都是非常配合(因为在大明时报上,都宣传成国运之战了,事关国运,谁敢不配合?),特别是兵部和工部,都竭尽全力,征调了数万辆小推车日夜不停的运粮。
(当然这种支持力度还是很正常的,先不说杨山芦的老爹杨嗣昌,依旧兼任着兵部尚书,这次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之后,就等于是总理朝纲了嘛)。
不过就算这样,杨山芦治军,一直是秉着立足自身,再依靠朝廷补给的原则,所以这一次,玄甲军中依然携带着可供四万大军,食用整整一个月的粮草,这样来确保万一遇到突发事件之后,不会自乱阵脚的(当然这一点也是其他明军很难学习的,其他明军能有整个山西,作为粮食的补充基地吗?)
行走近一个月之后,这一天大军就到达了玉田,前方哨骑来报,玉田总兵、平东伯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各领战兵一万前来汇合。
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众人都是非常欢喜的……而这就是举国之力啊!并且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等到了宁远之后,那里就会聚集了更多的入援总兵。
就像什么山西总兵李辅明,蓟镇总兵白广恩、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等,都已经于之前到达。
总之此次国运之战,大明可以说把所有的筹码,都推上了赌桌,就看会不会再和历史上一样,被狗鞑子最终打得大败亏输,而狗鞑子却是一战功成,最终号称帝业定了!
ps 鞠躬感谢书友yaojin2010的888厚赏!在这寒冷的冬日,这是对白马最温暖的鼓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