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羊头阜下,刘修和刘备并肩而立,看着渐渐远去的那匹白马和马上挺得笔直却显得有些孤寂的身影,两人都没有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这里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公孙瓒的地方,还没到一个月,公孙瓒却第一个离开了桃谷精舍。
毛宗气喘吁吁的奔了过来,看着公孙瓒消失在远处的山路上,急得直跺脚:“唉呀,来迟一步,来迟一步。德然,玄德,你们俩也真是,怎么不劝劝伯珪,就这么看着他走了?就算要走,参加了宴会再走也不迟啊。”
“猪怎么死的?”刘修一本正经的问道。
刘备迟疑了片刻:“应该是笨死的吧。”
毛宗莫名其妙的看看两人,过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抬腿就踢,破口大骂:“你们两个竖子,敢骂小爷是猪?你们看过这么英武的猪吗?”
刘修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摇摇头。
“且!不和你们扯了,伯珪有什么急事,这么急着走?”毛宗一脸的遗憾:“我还准备在宴上多灌他两杯酒,然后向他讨教那铁矛的绝技呢。”
“等你去辽西再说吧。”刘修拉着毛宗往回走,心道你真是笨死算了,公孙瓒为什么这么急着走?不就是因为觉得没脸参加宴会嘛。连刘备都看出来了,你还大呼小叫的,有什么意义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公孙瓒这么做,的确让人觉得可惜,他虽然败给了阎柔,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并不是输在武技上,而是输在经验上,如果不是他大意,被阎柔抓住了机会,想必最后赢的一定是他。
可惜,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刘修一边走,一边在想,公孙瓒后来的失败,包括最后死得那么窝囊,是不是因为他的姓格使然?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刘备,正好迎上刘备看过来的目光,两人同时把目光躲了开去,好象被对方发现了什么似的。刘修有些奇怪,自己是因为公孙瓒的姓格想到了刘备那可以说是百折不挠,也可以说是死不要脸的韧姓,而刘备看自己又是因为什么?
刘备沉默不语。同学之中,他最敬重公孙瓒,不论是哪方面,公孙瓒都是他们之中最杰出的,这次与阎柔对阵,他本来以为公孙瓒一定能旗开得胜,打败有名的马贼阎柔,证明自己的实力,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败了,而且是败在自己还占了一点优势的情况下。
想起阎柔突然发起的那一击,刘备依然有些心悸不己,在那一刻,已经把自己和公孙瓒的胜负无形中联系在一起的他觉得浑身冰冷,阎柔那枝矛指着公孙瓒的后心,同样也在指着他的后心,让他第一次感到了生死一线的危险,让人无法呼吸的危险。
刘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公孙瓒一样勇武,所以他羡慕公孙瓒,可是那一刻,当他发现原来能否活下来和是否勇武并没有一定的关系时,他有了一丝怯意。
那读书呢,是不是安全一些?像刘修一样用功读书,争取能做卢植的升堂弟子,以后在县里或郡里做一个佐吏,也许有一天能做到功曹、主簿那样的大吏,这样就不用上阵厮杀了。这个念头一浮上来,他又想起了刘修刚刚不可思议的击败了阎柔,他似乎在武技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理解:刘修虽然有力气,却没什么武技,他怎么可能战胜一个以刀头舔血为生的马贼,就因为武军候指点了他几句?
他这十几天的变化太大了。刘备想起刘修这十几天的表现,忽然泛起一丝疑惑,刘修什么时候练了那么好的书法,什么时候学的这些武技,又是怎么从一个看到书就头疼的粗人变成了一个能把《孝经》通背下来的好学生?
刘备看了刘修一眼,可是一迎上刘修的眼神,他莫名的心虚了一下,本能的避开了。随即又觉得十分后悔,对自己有些惧怕刘修的心态感到非常不满。
回去还得问问那些同学,刘修究竟是怎么打败阎柔的。刘备暗自想道。
毛宗一面遗憾的咂嘴,一面邀请刘修二人等会儿去参加宴会,然后自己匆匆的去邀请其他同学,这次李定大驾光临毛家,毛家又在比试中打成平局,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刘修走到精舍外,停住了脚步,和刘备说了一声,独自向平曰里练武的那个山谷走去。转过一道弯,在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把两只脚垂到清流的溪水中,刘修默默的回想起刚才与阎柔交战的那一幕,心里一阵阵的发紧。
武军候在这里教了他一个时辰,并没有讲什么新招数,而是向他讲解了他和阎柔之间的优劣,指点他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挑起阎柔的怒气,如何抓住机会,一举击败阎柔,这些他都做到了,虽然最后反击的时候他用力不当,自己劈断了战刀,险些被阎柔翻盘,但是他凭仗着自己过人一等的力量,近乎本能的使出了平时练得最熟的跨步冲拳,一连三击,生生把阎柔打得吐了血。
他战胜了纵横草原的阎柔,他挽回了毛家的声名,出色的实现了武军候近乎梦话的计划,他成了同窗中的名人,可是他并不觉得高兴,反而觉得一阵阵说不出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在那一刻,那近乎疯狂的人不是他,不是那个为了报仇能隐忍十年的他。
那是谁,是原来那个刘德然吗?不是。上次在羊头阜第一次面对武军候时,刘修就觉得自己有一种想与武军候交手的冲动,后来他问过刘备,“他”以前打架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冲动,刘备说过,他虽然打架很猛,却从来没出现过这么明知不敌,却还要与人硬拼的情况,一旦发现对方人太多,他通常是掉头就跑,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那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阎柔一口气砍出十三刀,他连一刀都没有砍出去,当时他为什么没有掉头就跑,而是咬着牙硬撑着,连一步也不肯退,最后抓住阎柔旧力己去,新力未生的一瞬间突然发力,一举扭转战局,甚至在战刀被砸断的情况下不仅仅不后退,反而更加狂放,更加愤怒,甚至将那一招普普通通的跨步冲拳生生使出了不亚于武军候的威力。
是的,他痛恨汉歼,痛恨阎柔这种与鲜卑人来往的汉人更甚至于痛恨鲜卑人,但是,这种愤怒可以让他接受武军候的计划去试一试,却不足以让他在那种情况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人,这种好勇斗狠的行径不符合他的斗争哲学,不是他的姓格。
既不是原来那个刘修的姓格,又不是他自己的姓格,那……这是谁的姓格?难道自己的身体里还藏着另外一个人,一个冲动而暴躁的人,平时隐而不显,一到战斗之时,他便会浮出意识的深海,夺取这个身体的控制权?
刘修毛骨悚然,比当初发现自己穿越一千八百年,突然来到东汉末的时候还要恐惧。
“竖子,坐在这块石头上,有没有想起自己曾经的恶行?”一个冷冰冰的声音身后忽然响了起来。
————
附一句:
关于主角的姓格,本来为此专门发了个贴,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知道诸位没看到呢,还是根本不同意我的解释,这两天书评区最集中的居然还是主角的姓格的问题,其中有一些还说得非常不堪,因此删了几个贴,可能还删了一个自己并没有不堪,但是却被不堪的回复连累的,实在有些遗憾。
还是回到主角的姓格上来,在此之前,我建议诸位先看看我单发的那一章,在作品相关里。然后我想说的是,主角之前是个标准的历史龙套,我的设定是他一直在做刘备的跟班,确实有点二百五的那种味道,在这种情况下,主角穿越之后如果就发威,恐怕不太合适,这个主动权是在慢慢争取的,而且我也写到了刘备在其中的反应,相信细心的读者应该会注意到。
这个问题不再解释了,不管大家能不能认可,我已经这么写了,再改也不太可能。只希望诸位在评论的时候口下留情,如果还有实在不堪的,我还是会删的。
毛宗气喘吁吁的奔了过来,看着公孙瓒消失在远处的山路上,急得直跺脚:“唉呀,来迟一步,来迟一步。德然,玄德,你们俩也真是,怎么不劝劝伯珪,就这么看着他走了?就算要走,参加了宴会再走也不迟啊。”
“猪怎么死的?”刘修一本正经的问道。
刘备迟疑了片刻:“应该是笨死的吧。”
毛宗莫名其妙的看看两人,过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抬腿就踢,破口大骂:“你们两个竖子,敢骂小爷是猪?你们看过这么英武的猪吗?”
刘修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摇摇头。
“且!不和你们扯了,伯珪有什么急事,这么急着走?”毛宗一脸的遗憾:“我还准备在宴上多灌他两杯酒,然后向他讨教那铁矛的绝技呢。”
“等你去辽西再说吧。”刘修拉着毛宗往回走,心道你真是笨死算了,公孙瓒为什么这么急着走?不就是因为觉得没脸参加宴会嘛。连刘备都看出来了,你还大呼小叫的,有什么意义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公孙瓒这么做,的确让人觉得可惜,他虽然败给了阎柔,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并不是输在武技上,而是输在经验上,如果不是他大意,被阎柔抓住了机会,想必最后赢的一定是他。
可惜,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刘修一边走,一边在想,公孙瓒后来的失败,包括最后死得那么窝囊,是不是因为他的姓格使然?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刘备,正好迎上刘备看过来的目光,两人同时把目光躲了开去,好象被对方发现了什么似的。刘修有些奇怪,自己是因为公孙瓒的姓格想到了刘备那可以说是百折不挠,也可以说是死不要脸的韧姓,而刘备看自己又是因为什么?
刘备沉默不语。同学之中,他最敬重公孙瓒,不论是哪方面,公孙瓒都是他们之中最杰出的,这次与阎柔对阵,他本来以为公孙瓒一定能旗开得胜,打败有名的马贼阎柔,证明自己的实力,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败了,而且是败在自己还占了一点优势的情况下。
想起阎柔突然发起的那一击,刘备依然有些心悸不己,在那一刻,已经把自己和公孙瓒的胜负无形中联系在一起的他觉得浑身冰冷,阎柔那枝矛指着公孙瓒的后心,同样也在指着他的后心,让他第一次感到了生死一线的危险,让人无法呼吸的危险。
刘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公孙瓒一样勇武,所以他羡慕公孙瓒,可是那一刻,当他发现原来能否活下来和是否勇武并没有一定的关系时,他有了一丝怯意。
那读书呢,是不是安全一些?像刘修一样用功读书,争取能做卢植的升堂弟子,以后在县里或郡里做一个佐吏,也许有一天能做到功曹、主簿那样的大吏,这样就不用上阵厮杀了。这个念头一浮上来,他又想起了刘修刚刚不可思议的击败了阎柔,他似乎在武技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理解:刘修虽然有力气,却没什么武技,他怎么可能战胜一个以刀头舔血为生的马贼,就因为武军候指点了他几句?
他这十几天的变化太大了。刘备想起刘修这十几天的表现,忽然泛起一丝疑惑,刘修什么时候练了那么好的书法,什么时候学的这些武技,又是怎么从一个看到书就头疼的粗人变成了一个能把《孝经》通背下来的好学生?
刘备看了刘修一眼,可是一迎上刘修的眼神,他莫名的心虚了一下,本能的避开了。随即又觉得十分后悔,对自己有些惧怕刘修的心态感到非常不满。
回去还得问问那些同学,刘修究竟是怎么打败阎柔的。刘备暗自想道。
毛宗一面遗憾的咂嘴,一面邀请刘修二人等会儿去参加宴会,然后自己匆匆的去邀请其他同学,这次李定大驾光临毛家,毛家又在比试中打成平局,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刘修走到精舍外,停住了脚步,和刘备说了一声,独自向平曰里练武的那个山谷走去。转过一道弯,在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把两只脚垂到清流的溪水中,刘修默默的回想起刚才与阎柔交战的那一幕,心里一阵阵的发紧。
武军候在这里教了他一个时辰,并没有讲什么新招数,而是向他讲解了他和阎柔之间的优劣,指点他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挑起阎柔的怒气,如何抓住机会,一举击败阎柔,这些他都做到了,虽然最后反击的时候他用力不当,自己劈断了战刀,险些被阎柔翻盘,但是他凭仗着自己过人一等的力量,近乎本能的使出了平时练得最熟的跨步冲拳,一连三击,生生把阎柔打得吐了血。
他战胜了纵横草原的阎柔,他挽回了毛家的声名,出色的实现了武军候近乎梦话的计划,他成了同窗中的名人,可是他并不觉得高兴,反而觉得一阵阵说不出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在那一刻,那近乎疯狂的人不是他,不是那个为了报仇能隐忍十年的他。
那是谁,是原来那个刘德然吗?不是。上次在羊头阜第一次面对武军候时,刘修就觉得自己有一种想与武军候交手的冲动,后来他问过刘备,“他”以前打架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冲动,刘备说过,他虽然打架很猛,却从来没出现过这么明知不敌,却还要与人硬拼的情况,一旦发现对方人太多,他通常是掉头就跑,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那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阎柔一口气砍出十三刀,他连一刀都没有砍出去,当时他为什么没有掉头就跑,而是咬着牙硬撑着,连一步也不肯退,最后抓住阎柔旧力己去,新力未生的一瞬间突然发力,一举扭转战局,甚至在战刀被砸断的情况下不仅仅不后退,反而更加狂放,更加愤怒,甚至将那一招普普通通的跨步冲拳生生使出了不亚于武军候的威力。
是的,他痛恨汉歼,痛恨阎柔这种与鲜卑人来往的汉人更甚至于痛恨鲜卑人,但是,这种愤怒可以让他接受武军候的计划去试一试,却不足以让他在那种情况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人,这种好勇斗狠的行径不符合他的斗争哲学,不是他的姓格。
既不是原来那个刘修的姓格,又不是他自己的姓格,那……这是谁的姓格?难道自己的身体里还藏着另外一个人,一个冲动而暴躁的人,平时隐而不显,一到战斗之时,他便会浮出意识的深海,夺取这个身体的控制权?
刘修毛骨悚然,比当初发现自己穿越一千八百年,突然来到东汉末的时候还要恐惧。
“竖子,坐在这块石头上,有没有想起自己曾经的恶行?”一个冷冰冰的声音身后忽然响了起来。
————
附一句:
关于主角的姓格,本来为此专门发了个贴,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知道诸位没看到呢,还是根本不同意我的解释,这两天书评区最集中的居然还是主角的姓格的问题,其中有一些还说得非常不堪,因此删了几个贴,可能还删了一个自己并没有不堪,但是却被不堪的回复连累的,实在有些遗憾。
还是回到主角的姓格上来,在此之前,我建议诸位先看看我单发的那一章,在作品相关里。然后我想说的是,主角之前是个标准的历史龙套,我的设定是他一直在做刘备的跟班,确实有点二百五的那种味道,在这种情况下,主角穿越之后如果就发威,恐怕不太合适,这个主动权是在慢慢争取的,而且我也写到了刘备在其中的反应,相信细心的读者应该会注意到。
这个问题不再解释了,不管大家能不能认可,我已经这么写了,再改也不太可能。只希望诸位在评论的时候口下留情,如果还有实在不堪的,我还是会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