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郭嘉的养成
————刘修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他现在也够心狠手辣,为了擒杀檀石槐,他曾经亲手将数百跟随了他数年的虎士送到檀石槐的刀下,就是为了消耗他的体力。可是如今见郭嘉要将这些平民送到贾龙的刀下,他还是有些心神不宁。
战士战死,那是天经地义,可是平民……而且郭嘉为了不让贾龙生疑,要求把甘宁的八百锦衣少年全部撤下来。这八百人虽然也不是什么正规军队,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强的,把他们全部抽掉,等于抽掉了怎么成义军的脊梁骨,那还打什么仗,直接排着队送上去让贾龙杀就是了。
出乎刘修的意料,最后不忍心的只有他,一旦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姓,连张任都狠下了心,完全同意郭嘉的建议,至于甘宁,那就更不用说了,他除了对不能亲自参加战斗表示遗憾之后,对那些百姓的死他根本不关心。
刘修再一次做了远庖厨的君子,他远远的躲开了,他觉得自己无法接受那种残忍的画面。
张任找到了马相和赵祇,没有说郭嘉的计划,只是告诉他们,这一仗要由你们自己来打,不要太拼命,意思一下就撤,安全的撤回绵竹去就是胜利,我们坚守绵竹,把贾龙耗得没力气了,再出城反击。
马相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他正在愁怎么对付贾龙呢,想来想去,好象除了拼命之外没什么办法,现在听说可以不用拼命了,他打心眼里高兴,倒没有去想为什么甘宁和张任全部先撤了。
当胆战心惊的赵瑶带着八百多县卒,小心翼翼的冲杀过来时,马相等人只抵抗了一刻钟就撤退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单打独斗也许能耍狠,可是不管是逃跑还是进攻,要讲秩序这一点他们是不清楚的,攻是一哄而上,退也是一哄而散,那种狼狈的样子都不用装,完全是本色表演,真得不能再真。
看着落荒而逃的乱民,赵瑶一头雾水,随即又是一阵狂喜。赵瑶是汉中名士赵宣的儿子,弟兄七人,都以道德称闻。他从小就有名望,后来出仕做官,政绩也不错,做缑氏令的时候,司徒袁汤、司空赵戒就互相通信说,赵瑶在缑氏做官,连老虎都要避开,如果天下的县都如此,全国的安乐升平就没什么困难了。这话当然有吹捧的意思,但是赵瑶政绩不错却也是事实。可是问题是他善于理政,却不善于打仗,要不然也不至于看着绵竹失守而手足无措。太守是一郡之将,如有兵事,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平叛责任人,如果他通晓军事,又何至于需要贾龙从成都赶来。
他要为贾龙执盾先驱,不过是句场面话,可没曾想贾龙真让他打前锋了。虽说理由很充足,让你将功折罪,弥补绵竹失守,你求援不力的过失,可是赵瑶知道,自己真不是打仗的料。
他已经做好了捐躯的准备,南郑赵家不能出一个临阵脱逃的太守,他可以死,名声却不能坏。可是看到当攻击开始没多久,他才喊了两嗓子,敌人就开始逃跑的时候,他还是愣住了,以至于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直到郡丞来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一面派人通知贾龙,一面下令追击。
马相那些人打仗没章法,逃跑时也顾不上什么前后掩护,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体力不错,跑起来飞快,赵瑶又给他们留出了一点时间,这就更轻松了,撒开两条腿,一路跑回绵竹,清点一下人数,发现居然才少了百十个人,而且估计死的人非常有限,大部分是在路上开了小差了。反正他们又没什么制服,连刀都不用扔,随便往哪个山林里一躲,等官军过去了,再大摇大摆的出来,继续过他挑夫的曰子。
贾龙听到赵瑶的汇报,也没有太在意,他觉得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如果野战官军都不能占优势,那这些乱民的战斗力也太骇了。贾龙随即指挥大军直奔绵竹,一面将绵竹团团围住,一面通知涪县、梓潼的县令率兵前来支援,并用快马飞报成都,已经将乱民围在绵竹,只待攻城,不过城里有近万乱民,以他目前的兵力攻城,有些不足,请使君大人耐心等候。
贾龙的意思很明白,我把乱民围住了,你派人来加把力,一鼓作气把这些人解决了吧,免得拖得时间长了节外生枝。
刘焉接到贾龙的汇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乱民,那就用不着担心了。刘焉也没有发兵,只是通知贾龙说,我正在征集其他各郡的援兵,需要一段时间,你好生的在绵竹攻城,不急在这一时,反正汉中的防线很坚固,你又围住了绵竹,打通了道路,能否攻下绵竹城,已经不是那么急迫的了。
贾龙接到这消息,气得仰天长叹,他知道刘焉是不想把兵力交到他的手上,这才另调郡兵来增援他。可是他也无法可想,只得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绵竹城。
城头打的旗号还是马相、赵祇,可是真正主事的却是张任。张任虽然初次领兵,但他多年的积累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借着贾龙准备的时间,也在城里忙活开了,成都城的守备是贾龙主持的,他跟在贾龙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贾龙是怎么守城的,当然也能猜得出他将怎么攻城,预先就做了准备。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绵竹城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贾龙的噩梦。
而贾龙此刻还蒙在鼓里,犹自在为刘焉的不完全信任而生气。
离贾龙军营两里外的一个险峰上,刘修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递到甘宁的手中,甘宁早就等着心焦了,连忙接过来套在眼睛上,嘴里啧啧有声:“嘿,真是神了,真是神了。”
刘修转过身,见郭嘉正箕坐在一块大石上,一手捏着一根树枝,一手摩挲着下巴,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停的眨着眼睛,树枝在石头上漫无目的的画着。
刘修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刚才观察了好一阵,发现贾龙的军营扎得很有章法,偷袭是不现实的事,而成都又没有按照他们的估计发兵支援,他现在身边只有甘宁的八百多人和三千五百多巴郡人,这些人的战斗力比义军强一点,但和贾龙带领的官军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打打伏击还有希望,列阵而战,胜算极低。
刘修有些上火,他已经深入益州两个月了,还是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希望。可是他现在是这些人的主心骨,心里再急,也不能放在脸上。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郭嘉也有些慌了,如果他再慌,那郭嘉可能就会崩溃了。
毕竟还是年轻,哪怕他是再聪明的鬼才,一下子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也难以承受,他在这个时候必须承担起顶梁柱的作用,接过郭嘉肩上的压力,才能让他不至于绷得太紧。
刘修挨着郭嘉坐下,揽住郭嘉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半开玩笑的安慰他道:“看来刘焉这人有些贪权,我们对他的小气估计不足,再等几天,如果还没有动静,我们就打道回府吧。”
郭嘉眉毛有些僵硬的挑了挑,绷紧的骨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过了一会,他无声的笑了。他在刘修身边呆了五六年,刘修就像他的父兄,照顾他们母子的生活,信任他,鼓励他,把最机密的事交给他做。他一直想为刘修做更多的事,这次终于有机会外出执行任务,他非常兴奋,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不如所愿。他原本估计贾龙围住绵竹之后,刘焉会派兵支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中途伏击援军,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再图谋成都。现在刘焉不派兵,就缩在成都,反倒让他们无从下口了。他非常担心刘修会因此对他失望。
刘修的话,让他绷紧的心慢慢的放松下来,似乎有些蚀住的脑子又慢慢开始运转。
“我们改变计划,夹击贾龙。”郭嘉沉思了好久,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
刘修眨了眨眼睛,示意郭嘉继续说。
“刘焉不发兵,可是他一定会征调其他各郡的郡卒,犍为离这里很近,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我们必须在他们到达之前击败贾龙。”
“那怎么击败他?”甘宁听说要开打,顾不得再看贾龙的军营,两眼放光的转过头。
“当然是前后夹击。”郭嘉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绵竹城在内,贾龙在中间,我们在外面。趁贾龙攻城时,我们从外面猛击贾龙的中军。击破贾龙后,南据雒县,北据涪县,传檄益州,并通知关中猛攻汉中。”
刘修眼前一亮,这等于是把原先的策略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放弃了奇兵突袭成都,转而谋求占据广汉,在益州腹地扎下一颗钉子,切断汉中和成都的联系,然后与关中一起夹击汉中,引关中主力入益州,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迅速突破秦岭和大巴山这两道天险,夺得半个益州,把战线推进到刘焉的面前。比起原先突袭成都的计划,这个计划显得不那么完美,却更加稳妥,更具有可行行。占据了涪县、绵竹、雒城之后,凭借着板楯蛮和巴郡豪强们的帮助,他完全可以站稳脚根,在接下来与刘焉的争夺中取得上风。
郭嘉在成长,他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路。
“兴霸,你看呢?”
“好啊。”甘宁一拍手,“只要将军亮出旗号,别的我不敢说,巴郡人应该都会支持将军。要论咬文嚼字,我们巴郡不如蜀郡,可是要论打仗,我们巴郡可比蜀郡人凶猛多了。将军,巴郡能打仗的,可不仅仅是板楯蛮啊。”
刘修笑了起来,甘宁这话说得不错,长治久安要靠文,可是征战天下要靠武。益州太平太久了,巴郡人一直没什么用武之地,几任益州刺史大多不怎么看重巴郡人,现在到了让巴郡人发威的时候了。甘宁愿意帮他,板楯七姓愿意帮他,阆中豪强愿意帮他,除了利益诉求之外,在未来的益州官场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也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准备准备,通知一下张任,约个时间,给贾龙一个惊喜。”
……贾龙坐在大营里,双手交叉,置于腹前,眼睛看着案上的那一罐蜂蜜,浓眉紧皱。他从成都市里拿走这罐蜜,可不是想自己查鲜,他是想提醒刘焉,那些巴人形迹可疑。没想到见到刘焉后,刘焉交给他领兵出征的任务,一时倒把这件事给忘了。半路上,他让人给刘焉送了一封信,请刘焉立刻下令把那些巴人抓起来。这已经快十天了,刘焉也没有消息传来。
绵竹到成都不过两百里,快马送信,一天就可以到,刘焉到现在没消息,究竟是没抓到人,还是根本没当回事?虽说那些巴人要想攻破衙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贾龙觉得,这些心情不轨的人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
贾龙有些心神不宁,他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可是却想不出一点征兆,他人在绵竹,心却在成都。这一次,他虽然相信了刘焉的话,认为车骑将军刘修大逆不道,可是他又有些怀疑刘焉究竟用心何在。真的如他所说,他是个忠臣吗?
“贾校尉,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按着刀环,大步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贾龙对面,看到案上的蜜罐,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闻起来很是香甜。”
“巴郡出的蜜,味道挺不错,你拿去尝尝,不过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贾龙笑着把蜜罐推到吴班面前,吴班接在手中,掂了掂,嘻嘻一笑:“那就多谢校尉了。”
“元雄,你刚才说什么?”
“哦,我说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一边闻着蜜,一边说道:“我在巢车上看了一下,城头的防备不比成都差。”
“是吗?”贾龙有些意外,起身从旁边的兰锜上拿下自己的佩刀,“我去看看。”
吴班连忙跟了上去。贾龙走到刚树起的巢车旁,亲自上了巢车,让人把车厢摇了起来,一直超过城头。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城头的设施,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眼前这一切……似乎有些眼熟。
(未完待续)
战士战死,那是天经地义,可是平民……而且郭嘉为了不让贾龙生疑,要求把甘宁的八百锦衣少年全部撤下来。这八百人虽然也不是什么正规军队,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强的,把他们全部抽掉,等于抽掉了怎么成义军的脊梁骨,那还打什么仗,直接排着队送上去让贾龙杀就是了。
出乎刘修的意料,最后不忍心的只有他,一旦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姓,连张任都狠下了心,完全同意郭嘉的建议,至于甘宁,那就更不用说了,他除了对不能亲自参加战斗表示遗憾之后,对那些百姓的死他根本不关心。
刘修再一次做了远庖厨的君子,他远远的躲开了,他觉得自己无法接受那种残忍的画面。
张任找到了马相和赵祇,没有说郭嘉的计划,只是告诉他们,这一仗要由你们自己来打,不要太拼命,意思一下就撤,安全的撤回绵竹去就是胜利,我们坚守绵竹,把贾龙耗得没力气了,再出城反击。
马相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他正在愁怎么对付贾龙呢,想来想去,好象除了拼命之外没什么办法,现在听说可以不用拼命了,他打心眼里高兴,倒没有去想为什么甘宁和张任全部先撤了。
当胆战心惊的赵瑶带着八百多县卒,小心翼翼的冲杀过来时,马相等人只抵抗了一刻钟就撤退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单打独斗也许能耍狠,可是不管是逃跑还是进攻,要讲秩序这一点他们是不清楚的,攻是一哄而上,退也是一哄而散,那种狼狈的样子都不用装,完全是本色表演,真得不能再真。
看着落荒而逃的乱民,赵瑶一头雾水,随即又是一阵狂喜。赵瑶是汉中名士赵宣的儿子,弟兄七人,都以道德称闻。他从小就有名望,后来出仕做官,政绩也不错,做缑氏令的时候,司徒袁汤、司空赵戒就互相通信说,赵瑶在缑氏做官,连老虎都要避开,如果天下的县都如此,全国的安乐升平就没什么困难了。这话当然有吹捧的意思,但是赵瑶政绩不错却也是事实。可是问题是他善于理政,却不善于打仗,要不然也不至于看着绵竹失守而手足无措。太守是一郡之将,如有兵事,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平叛责任人,如果他通晓军事,又何至于需要贾龙从成都赶来。
他要为贾龙执盾先驱,不过是句场面话,可没曾想贾龙真让他打前锋了。虽说理由很充足,让你将功折罪,弥补绵竹失守,你求援不力的过失,可是赵瑶知道,自己真不是打仗的料。
他已经做好了捐躯的准备,南郑赵家不能出一个临阵脱逃的太守,他可以死,名声却不能坏。可是看到当攻击开始没多久,他才喊了两嗓子,敌人就开始逃跑的时候,他还是愣住了,以至于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直到郡丞来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一面派人通知贾龙,一面下令追击。
马相那些人打仗没章法,逃跑时也顾不上什么前后掩护,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体力不错,跑起来飞快,赵瑶又给他们留出了一点时间,这就更轻松了,撒开两条腿,一路跑回绵竹,清点一下人数,发现居然才少了百十个人,而且估计死的人非常有限,大部分是在路上开了小差了。反正他们又没什么制服,连刀都不用扔,随便往哪个山林里一躲,等官军过去了,再大摇大摆的出来,继续过他挑夫的曰子。
贾龙听到赵瑶的汇报,也没有太在意,他觉得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如果野战官军都不能占优势,那这些乱民的战斗力也太骇了。贾龙随即指挥大军直奔绵竹,一面将绵竹团团围住,一面通知涪县、梓潼的县令率兵前来支援,并用快马飞报成都,已经将乱民围在绵竹,只待攻城,不过城里有近万乱民,以他目前的兵力攻城,有些不足,请使君大人耐心等候。
贾龙的意思很明白,我把乱民围住了,你派人来加把力,一鼓作气把这些人解决了吧,免得拖得时间长了节外生枝。
刘焉接到贾龙的汇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乱民,那就用不着担心了。刘焉也没有发兵,只是通知贾龙说,我正在征集其他各郡的援兵,需要一段时间,你好生的在绵竹攻城,不急在这一时,反正汉中的防线很坚固,你又围住了绵竹,打通了道路,能否攻下绵竹城,已经不是那么急迫的了。
贾龙接到这消息,气得仰天长叹,他知道刘焉是不想把兵力交到他的手上,这才另调郡兵来增援他。可是他也无法可想,只得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绵竹城。
城头打的旗号还是马相、赵祇,可是真正主事的却是张任。张任虽然初次领兵,但他多年的积累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借着贾龙准备的时间,也在城里忙活开了,成都城的守备是贾龙主持的,他跟在贾龙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贾龙是怎么守城的,当然也能猜得出他将怎么攻城,预先就做了准备。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绵竹城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贾龙的噩梦。
而贾龙此刻还蒙在鼓里,犹自在为刘焉的不完全信任而生气。
离贾龙军营两里外的一个险峰上,刘修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递到甘宁的手中,甘宁早就等着心焦了,连忙接过来套在眼睛上,嘴里啧啧有声:“嘿,真是神了,真是神了。”
刘修转过身,见郭嘉正箕坐在一块大石上,一手捏着一根树枝,一手摩挲着下巴,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停的眨着眼睛,树枝在石头上漫无目的的画着。
刘修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刚才观察了好一阵,发现贾龙的军营扎得很有章法,偷袭是不现实的事,而成都又没有按照他们的估计发兵支援,他现在身边只有甘宁的八百多人和三千五百多巴郡人,这些人的战斗力比义军强一点,但和贾龙带领的官军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打打伏击还有希望,列阵而战,胜算极低。
刘修有些上火,他已经深入益州两个月了,还是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希望。可是他现在是这些人的主心骨,心里再急,也不能放在脸上。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郭嘉也有些慌了,如果他再慌,那郭嘉可能就会崩溃了。
毕竟还是年轻,哪怕他是再聪明的鬼才,一下子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也难以承受,他在这个时候必须承担起顶梁柱的作用,接过郭嘉肩上的压力,才能让他不至于绷得太紧。
刘修挨着郭嘉坐下,揽住郭嘉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半开玩笑的安慰他道:“看来刘焉这人有些贪权,我们对他的小气估计不足,再等几天,如果还没有动静,我们就打道回府吧。”
郭嘉眉毛有些僵硬的挑了挑,绷紧的骨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过了一会,他无声的笑了。他在刘修身边呆了五六年,刘修就像他的父兄,照顾他们母子的生活,信任他,鼓励他,把最机密的事交给他做。他一直想为刘修做更多的事,这次终于有机会外出执行任务,他非常兴奋,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不如所愿。他原本估计贾龙围住绵竹之后,刘焉会派兵支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中途伏击援军,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再图谋成都。现在刘焉不派兵,就缩在成都,反倒让他们无从下口了。他非常担心刘修会因此对他失望。
刘修的话,让他绷紧的心慢慢的放松下来,似乎有些蚀住的脑子又慢慢开始运转。
“我们改变计划,夹击贾龙。”郭嘉沉思了好久,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
刘修眨了眨眼睛,示意郭嘉继续说。
“刘焉不发兵,可是他一定会征调其他各郡的郡卒,犍为离这里很近,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我们必须在他们到达之前击败贾龙。”
“那怎么击败他?”甘宁听说要开打,顾不得再看贾龙的军营,两眼放光的转过头。
“当然是前后夹击。”郭嘉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绵竹城在内,贾龙在中间,我们在外面。趁贾龙攻城时,我们从外面猛击贾龙的中军。击破贾龙后,南据雒县,北据涪县,传檄益州,并通知关中猛攻汉中。”
刘修眼前一亮,这等于是把原先的策略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放弃了奇兵突袭成都,转而谋求占据广汉,在益州腹地扎下一颗钉子,切断汉中和成都的联系,然后与关中一起夹击汉中,引关中主力入益州,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迅速突破秦岭和大巴山这两道天险,夺得半个益州,把战线推进到刘焉的面前。比起原先突袭成都的计划,这个计划显得不那么完美,却更加稳妥,更具有可行行。占据了涪县、绵竹、雒城之后,凭借着板楯蛮和巴郡豪强们的帮助,他完全可以站稳脚根,在接下来与刘焉的争夺中取得上风。
郭嘉在成长,他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路。
“兴霸,你看呢?”
“好啊。”甘宁一拍手,“只要将军亮出旗号,别的我不敢说,巴郡人应该都会支持将军。要论咬文嚼字,我们巴郡不如蜀郡,可是要论打仗,我们巴郡可比蜀郡人凶猛多了。将军,巴郡能打仗的,可不仅仅是板楯蛮啊。”
刘修笑了起来,甘宁这话说得不错,长治久安要靠文,可是征战天下要靠武。益州太平太久了,巴郡人一直没什么用武之地,几任益州刺史大多不怎么看重巴郡人,现在到了让巴郡人发威的时候了。甘宁愿意帮他,板楯七姓愿意帮他,阆中豪强愿意帮他,除了利益诉求之外,在未来的益州官场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也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准备准备,通知一下张任,约个时间,给贾龙一个惊喜。”
……贾龙坐在大营里,双手交叉,置于腹前,眼睛看着案上的那一罐蜂蜜,浓眉紧皱。他从成都市里拿走这罐蜜,可不是想自己查鲜,他是想提醒刘焉,那些巴人形迹可疑。没想到见到刘焉后,刘焉交给他领兵出征的任务,一时倒把这件事给忘了。半路上,他让人给刘焉送了一封信,请刘焉立刻下令把那些巴人抓起来。这已经快十天了,刘焉也没有消息传来。
绵竹到成都不过两百里,快马送信,一天就可以到,刘焉到现在没消息,究竟是没抓到人,还是根本没当回事?虽说那些巴人要想攻破衙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贾龙觉得,这些心情不轨的人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
贾龙有些心神不宁,他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可是却想不出一点征兆,他人在绵竹,心却在成都。这一次,他虽然相信了刘焉的话,认为车骑将军刘修大逆不道,可是他又有些怀疑刘焉究竟用心何在。真的如他所说,他是个忠臣吗?
“贾校尉,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按着刀环,大步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贾龙对面,看到案上的蜜罐,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闻起来很是香甜。”
“巴郡出的蜜,味道挺不错,你拿去尝尝,不过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贾龙笑着把蜜罐推到吴班面前,吴班接在手中,掂了掂,嘻嘻一笑:“那就多谢校尉了。”
“元雄,你刚才说什么?”
“哦,我说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一边闻着蜜,一边说道:“我在巢车上看了一下,城头的防备不比成都差。”
“是吗?”贾龙有些意外,起身从旁边的兰锜上拿下自己的佩刀,“我去看看。”
吴班连忙跟了上去。贾龙走到刚树起的巢车旁,亲自上了巢车,让人把车厢摇了起来,一直超过城头。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城头的设施,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眼前这一切……似乎有些眼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