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该
听闻寒家来了人,冯二夫人心里怨怪的同时,亦觉得松了口气。
在她想来,寒家之所以会在这时候来人,应该是寒家也自知寒老爷子对连晴所做的事太过分了,所以才会亲自上门致歉,就算不是致歉,怎么也该解释一番。
否则,以寒家和冯家的地位差距,冯家人就算是处心积虑的想办法,也不一定能与寒家搭上关系,又怎么能让寒家人主动登冯家的门。
当然了,上次寒老爷子亲自上门带走连晴又是例外。
至于寒家来人的身份,冯二夫人在没见到人之前也有些揣测。
既然能被请进内院,又通知自己,想必来的必定是女眷。
至于来人是谁……
虽然是连晴有错在先,但凤止歌并未有任何损伤,反倒是连晴,因为寒老爷子的爱女心切而变成了如今这副鬼样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正常,但看起来,就算是日后有所好转,只怕心里也多少会留下些阴影,对她以后说亲必然会造成影响。
连晴都受了这么大的罪,寒家上门来赔礼或者解释的人,身份自然不会太低,就算掌家的寒夫人不可能亲自上门,但至少,也会是寒家两位少夫人之中的一位吧。
不得不说,出身商贾之家的连二夫人,在精于算计的同时,也着实有些自我感觉良好。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看到寒家来人时,冯二夫人就是这样的感觉。
来人当然不会是寒夫人,也不是冯二夫人所想的两位少夫人之一,就连寒家旁宗那些没什么分量的主子也不是,而是寒夫人身边的一位心腹嬷嬷!
一位嬷嬷!
就算这嬷嬷在寒夫人跟前再怎么得脸,也改变不了她只是一个下人的事实。
寒家让连晴变成了这样,居然只派了一个嬷嬷来?
失望之下,冯二夫人难免有些恼怒,若不是好歹记得这次来的吴嬷嬷乃是寒夫人身边的心腹,在寒家的地位可是不轻,说不准就要将心中的不满表现在脸上了。
吴嬷嬷跟在寒夫人身边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哪怕冯二夫人及时掩饰了面上的神色,也让她看出了冯二夫人心里的真正想法。
吴嬷嬷从来都不是个会拿身份地位说事的人,但猜到冯二夫人的想法,她仍忍不住在心里嗤笑一声。
冯家虽然只是个小家族,但同在京城,吴嬷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没听说过冯家。
听说冯家这些年一直是二房占了上风,她原本还以为这冯二夫人心里好歹也该有几分成算才是,如今看来,果然出身对一个人的眼光还是有制约的。
冯家表小姐在背后散布自家姑奶奶的流言,老爷子都亲自找上门去了,她能完好无损的回到冯家就该祈求老爷子没想着要下狠手,怎么着,这冯二夫人倒还认为冯家有礼了?
或许,这冯二夫人还以为,寒家来人,是要向她致歉?
一想到冯二夫人或许真的有这个想法,吴嬷嬷原本面上带着的温和笑容便不免冷了几分。
那位姑奶奶虽然是老爷子半道上认的,但在寒府上下,可没有谁敢拿这个说事。
只看老爷子、大老爷和夫人对那位姑奶奶的态度,所有人都该知道姑奶奶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寒家自家人都没人敢捊这个虎须,偏生还总有些不长眼的外人看不清楚形势想要欺上姑奶奶一下。
这次,借着这流言的由头,老爷子甚至还在金銮殿上对皇上直言“不服”。
想必这次以后,再没人敢不将姑奶奶放在眼里了吧?
眼前浮现出自家姑奶奶那张清冷从容的面容,吴嬷嬷对不知进退的冯二夫人更多了几分不喜。
冯二夫人虽然心中不悦,但好歹也算是心有城府,吩咐下人奉茶之后,便与吴嬷嬷分主宾坐下说话,语气中倒也透出几分热络:“原来是吴嬷嬷,有失远迎,还望吴嬷嬷多多担待。”
吴嬷嬷乃是寒夫人身边的心腹,所以在京城,还少有哪家女眷不认识她的。
面对冯二夫人的热络,吴嬷嬷只略略回以笑容,缓声道:“冯二夫人客气了。”
“谁不知道吴嬷嬷跟在寒夫人身边从来也没个闲的时候,不知道,吴嬷嬷这次光临寒舍有何要事?”冯二夫人又道。
许是出于心里的那点不忿,在说到“寒夫人”几个字时,冯二夫人特意咬重了些。
吴嬷嬷几十年的人精,哪能不明白冯二夫人是认为自己的身份低了,不过,这冯二夫人难道还以为,自家夫人会亲自登门?
心里如此想着,吴嬷嬷面上表情不变,顺着冯二夫人的询问道明来意:“二夫人,老身这次来府上叨扰,也是为了贵府表小姐之事。”
冯二夫人早就猜到了,自然不会吃惊。
她笑容微微一缓,脸上自然而然的便带了几分愁色,“为了我那苦命的侄女?”
只一个“苦命”二字,冯二夫人就先将连晴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吴嬷嬷点点头,心里却为来时夫人吩咐的那些话更加赞同起来。
见吴嬷嬷并未因自己所言而有任何置疑,冯二夫人心中一舒,只要寒家对连晴心存歉意,以寒家的地位,自然会寻到大武朝最好的大夫来为连晴诊治,更说不准,连晴还会因为寒家的那点歉意而攀上一门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亲事。
只要一想到这个,冯二夫人心神便是一振。
如果真能这样,那她也不用担忧以后要如何向自己的兄长交代了,反倒兄长得感激她才是。
这些念头在冯二夫人脑中微微一转,然后她面上就多了些歉意来:“说些这件事,也是我那侄女有错在先,她不该被那流言所惑,未查明事实就做了那些错事,也怪我那侄女太少不知事,还望吴嬷嬷向寒夫人转告她的歉意。”
连晴有错在先?
那岂不是在说寒老爷子之后对连晴所做的,是有错在后?
而且,连晴做错了事是因为她年少不知事?
要知道,连晴可是比凤止歌还要大上一些的,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子,许多都已经做了母亲,真亏冯二夫人这话说得出口。
所以,就因为连晴的年少,就能将她的过错一笔勾销?
冯二夫人怎么不说说,若是寒老爷子没有反应迅速的将流言压下来,若是凤止歌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在连晴这番推波助澜之下,恐怕就算是再清白的女子,也只有长伴青灯或者死亡两条路可走。
至于冯二夫人所说的歉意……
连晴想要害凤止歌,却是由她这个做姑姑的向寒夫人表达歉意?
吴嬷嬷听得心中冷笑连连。
也难怪商贾出身的冯二夫人这些年能力压冯家大夫人,就凭她这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就是冯大夫人比不上的。
心中不齿,吴嬷嬷虽然笑容不变,但说起话来,却没了那分客气。
“冯二夫人说的没错,老身这次确实是为府上表小姐来的,我家夫人向来是个心慈的,也猜到府上表小姐被送回来之后,冯二夫人心里会有疑惑,所以特地让老身来向二夫人说明一下情况。至于歉意,若是贵府表小姐与二夫人真的心存歉意,那也该两位亲自上安国公府去向我家姑奶奶表达才是。”吴嬷嬷话中带着淡淡的冷意。
冯二夫人自然听出了吴嬷嬷话中的异样。
而且,吴嬷嬷说,她是在寒夫人的好心之下,特地上门来替她说明一下连晴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子?
不是解释,更不是赔礼道歉?
这与她所想完全不同呀!
冯二夫人下意识的就想说些什么,但吴嬷嬷根本就不给她这个机会。
“要说我家姑奶奶,别看只是老爷子认的,但盍府的主子,那可都是把姑奶奶当作珍宝看待的,就连家中的几位小少爷到了近前,谁不是一口一个姑奶奶恭敬的叫着?却不曾想,老爷子和大老爷以及夫人都舍不得碰一根手指头的姑奶奶,却有人刻意针对她放出那等恶毒的流言,贵府的表小姐,更是胆大妄为的在后面煽风点火,老爷子会生气,那也是理所应当的。冯二夫人应该庆幸,老爷子身体尚算硬朗,没有因为贵府表小姐所做的事而气坏了身子,否则……”
说到这里,吴嬷嬷意味深长地看了冯二夫人一眼。
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若是寒老爷子真因连晴的事而气得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如今就不仅仅只是叫连晴受些教训了,恐怕整个冯家都会因此被牵扯上。
领会到这层意思,冯二夫人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着实生出些庆幸来。
吴嬷嬷接着道:“贵府表小姐做错了事,我家姑奶奶又心善不想与之计较,老爷子爱女心切之下,当然会想法子替女儿讨个公道,想必冯二夫人,也会理解的吧?”
冯二夫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僵硬着点了点头。
难道要她直言寒老爷子有错?
因冯二夫人的点头,吴嬷嬷面现满意之色,继续道:“冯二夫人果然深明大义,就算血亲做错了事也丝毫不包庇。我家老爷子早年丧女,重新得了这个女儿,难免就看得重了些,对待那些敢于对姑奶奶不利的人,当然也就手下不会留情,在老爷子眼中,贵府表小姐错就错在管不住口舌,所以才特地请了慈云庵里的老尼们细心调、教贵府表小姐,好叫她将来,再也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吴嬷嬷话说到这里止住,端起桌上的茶盏轻啜一口,半晌无话。
冯二夫人等了许久都不见吴嬷嬷有下文,心中有些摸不透吴嬷嬷这番话的意思,同时更想起了先前所见连晴的怪异表现。
那张带着恐惧与绝望,偏又发不出任何声音的脸,叫冯二夫人现在一想起来都忍不住心生寒意。
如果这就是吴嬷嬷所说的来自寒老爷子的调、教,对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闺阁千金来说,难免太重了些。
冯二夫人以后,吴嬷嬷应该还有话没说完的,但在下一刻,她就看到吴嬷嬷站起身。
“冯二夫人,我家夫人让我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既然如此,就不打扰二夫人了,告辞!”吴嬷嬷话说完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又蓦地停下,转身看了冯二夫人一眼,“二夫人,贵府表小姐会有今天,也是她咎由自取,半点怨不得旁人,不过经过了老爷子的一番苦心,想必贵府表小姐以后再不会犯这等错误,二夫人与表小姐,都不用太过感谢老爷子的用心良苦。”
丢下这样一番话,吴嬷嬷再不停留,径直离开了冯府。
而冯二夫人,在将吴嬷嬷的话细细品位了一遍后,气得双颊涨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膛也跟着急剧一起一伏。
到底没能忍下心里的这口恶气,好半晌之后,她猛地起身,抓起方才吴嬷嬷饮过茶的杯子便是重重一摔,听到那清脆的一声砰响,才算是把那口气稍稍压下了些许。
冯二夫人这时候想起见到吴嬷嬷以前,她所猜测的寒家来人道歉与解释的来意,就忍不住觉得自己简直是个笑话!
去他的道歉,去他的解释!
她算是看出来了,寒夫人之所以让这位心腹嬷嬷来冯家,这位吴嬷嬷又说了那么大一通话,只有最后几句才是她真正要说的。
敢情,吴嬷嬷所有的话加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她,连晴之所以会有现在的下场,都是她自己活该?
甚至,在连晴变成如今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之后,她还得记着寒老爷子这一番苦心不成?
好一句“咎由自取”!
好一个活该!
冯二夫人气得眼前发黑,差点没直接晕过去。
而京城的这次突如其来的流言事件,连晴的部分便算是落下了帷幕。
被人指着鼻子骂了活该,冯二夫人就算再怎么生气,到底也不敢再去与寒家人理论什么,只能硬生生咽了这口气,让连晴呆在冯家仔细将养了几天,待她情况稍稍好转了点,就将她将予连家来人送回了湖州去。
在她想来,寒家之所以会在这时候来人,应该是寒家也自知寒老爷子对连晴所做的事太过分了,所以才会亲自上门致歉,就算不是致歉,怎么也该解释一番。
否则,以寒家和冯家的地位差距,冯家人就算是处心积虑的想办法,也不一定能与寒家搭上关系,又怎么能让寒家人主动登冯家的门。
当然了,上次寒老爷子亲自上门带走连晴又是例外。
至于寒家来人的身份,冯二夫人在没见到人之前也有些揣测。
既然能被请进内院,又通知自己,想必来的必定是女眷。
至于来人是谁……
虽然是连晴有错在先,但凤止歌并未有任何损伤,反倒是连晴,因为寒老爷子的爱女心切而变成了如今这副鬼样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正常,但看起来,就算是日后有所好转,只怕心里也多少会留下些阴影,对她以后说亲必然会造成影响。
连晴都受了这么大的罪,寒家上门来赔礼或者解释的人,身份自然不会太低,就算掌家的寒夫人不可能亲自上门,但至少,也会是寒家两位少夫人之中的一位吧。
不得不说,出身商贾之家的连二夫人,在精于算计的同时,也着实有些自我感觉良好。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看到寒家来人时,冯二夫人就是这样的感觉。
来人当然不会是寒夫人,也不是冯二夫人所想的两位少夫人之一,就连寒家旁宗那些没什么分量的主子也不是,而是寒夫人身边的一位心腹嬷嬷!
一位嬷嬷!
就算这嬷嬷在寒夫人跟前再怎么得脸,也改变不了她只是一个下人的事实。
寒家让连晴变成了这样,居然只派了一个嬷嬷来?
失望之下,冯二夫人难免有些恼怒,若不是好歹记得这次来的吴嬷嬷乃是寒夫人身边的心腹,在寒家的地位可是不轻,说不准就要将心中的不满表现在脸上了。
吴嬷嬷跟在寒夫人身边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哪怕冯二夫人及时掩饰了面上的神色,也让她看出了冯二夫人心里的真正想法。
吴嬷嬷从来都不是个会拿身份地位说事的人,但猜到冯二夫人的想法,她仍忍不住在心里嗤笑一声。
冯家虽然只是个小家族,但同在京城,吴嬷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没听说过冯家。
听说冯家这些年一直是二房占了上风,她原本还以为这冯二夫人心里好歹也该有几分成算才是,如今看来,果然出身对一个人的眼光还是有制约的。
冯家表小姐在背后散布自家姑奶奶的流言,老爷子都亲自找上门去了,她能完好无损的回到冯家就该祈求老爷子没想着要下狠手,怎么着,这冯二夫人倒还认为冯家有礼了?
或许,这冯二夫人还以为,寒家来人,是要向她致歉?
一想到冯二夫人或许真的有这个想法,吴嬷嬷原本面上带着的温和笑容便不免冷了几分。
那位姑奶奶虽然是老爷子半道上认的,但在寒府上下,可没有谁敢拿这个说事。
只看老爷子、大老爷和夫人对那位姑奶奶的态度,所有人都该知道姑奶奶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寒家自家人都没人敢捊这个虎须,偏生还总有些不长眼的外人看不清楚形势想要欺上姑奶奶一下。
这次,借着这流言的由头,老爷子甚至还在金銮殿上对皇上直言“不服”。
想必这次以后,再没人敢不将姑奶奶放在眼里了吧?
眼前浮现出自家姑奶奶那张清冷从容的面容,吴嬷嬷对不知进退的冯二夫人更多了几分不喜。
冯二夫人虽然心中不悦,但好歹也算是心有城府,吩咐下人奉茶之后,便与吴嬷嬷分主宾坐下说话,语气中倒也透出几分热络:“原来是吴嬷嬷,有失远迎,还望吴嬷嬷多多担待。”
吴嬷嬷乃是寒夫人身边的心腹,所以在京城,还少有哪家女眷不认识她的。
面对冯二夫人的热络,吴嬷嬷只略略回以笑容,缓声道:“冯二夫人客气了。”
“谁不知道吴嬷嬷跟在寒夫人身边从来也没个闲的时候,不知道,吴嬷嬷这次光临寒舍有何要事?”冯二夫人又道。
许是出于心里的那点不忿,在说到“寒夫人”几个字时,冯二夫人特意咬重了些。
吴嬷嬷几十年的人精,哪能不明白冯二夫人是认为自己的身份低了,不过,这冯二夫人难道还以为,自家夫人会亲自登门?
心里如此想着,吴嬷嬷面上表情不变,顺着冯二夫人的询问道明来意:“二夫人,老身这次来府上叨扰,也是为了贵府表小姐之事。”
冯二夫人早就猜到了,自然不会吃惊。
她笑容微微一缓,脸上自然而然的便带了几分愁色,“为了我那苦命的侄女?”
只一个“苦命”二字,冯二夫人就先将连晴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吴嬷嬷点点头,心里却为来时夫人吩咐的那些话更加赞同起来。
见吴嬷嬷并未因自己所言而有任何置疑,冯二夫人心中一舒,只要寒家对连晴心存歉意,以寒家的地位,自然会寻到大武朝最好的大夫来为连晴诊治,更说不准,连晴还会因为寒家的那点歉意而攀上一门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亲事。
只要一想到这个,冯二夫人心神便是一振。
如果真能这样,那她也不用担忧以后要如何向自己的兄长交代了,反倒兄长得感激她才是。
这些念头在冯二夫人脑中微微一转,然后她面上就多了些歉意来:“说些这件事,也是我那侄女有错在先,她不该被那流言所惑,未查明事实就做了那些错事,也怪我那侄女太少不知事,还望吴嬷嬷向寒夫人转告她的歉意。”
连晴有错在先?
那岂不是在说寒老爷子之后对连晴所做的,是有错在后?
而且,连晴做错了事是因为她年少不知事?
要知道,连晴可是比凤止歌还要大上一些的,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子,许多都已经做了母亲,真亏冯二夫人这话说得出口。
所以,就因为连晴的年少,就能将她的过错一笔勾销?
冯二夫人怎么不说说,若是寒老爷子没有反应迅速的将流言压下来,若是凤止歌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在连晴这番推波助澜之下,恐怕就算是再清白的女子,也只有长伴青灯或者死亡两条路可走。
至于冯二夫人所说的歉意……
连晴想要害凤止歌,却是由她这个做姑姑的向寒夫人表达歉意?
吴嬷嬷听得心中冷笑连连。
也难怪商贾出身的冯二夫人这些年能力压冯家大夫人,就凭她这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就是冯大夫人比不上的。
心中不齿,吴嬷嬷虽然笑容不变,但说起话来,却没了那分客气。
“冯二夫人说的没错,老身这次确实是为府上表小姐来的,我家夫人向来是个心慈的,也猜到府上表小姐被送回来之后,冯二夫人心里会有疑惑,所以特地让老身来向二夫人说明一下情况。至于歉意,若是贵府表小姐与二夫人真的心存歉意,那也该两位亲自上安国公府去向我家姑奶奶表达才是。”吴嬷嬷话中带着淡淡的冷意。
冯二夫人自然听出了吴嬷嬷话中的异样。
而且,吴嬷嬷说,她是在寒夫人的好心之下,特地上门来替她说明一下连晴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子?
不是解释,更不是赔礼道歉?
这与她所想完全不同呀!
冯二夫人下意识的就想说些什么,但吴嬷嬷根本就不给她这个机会。
“要说我家姑奶奶,别看只是老爷子认的,但盍府的主子,那可都是把姑奶奶当作珍宝看待的,就连家中的几位小少爷到了近前,谁不是一口一个姑奶奶恭敬的叫着?却不曾想,老爷子和大老爷以及夫人都舍不得碰一根手指头的姑奶奶,却有人刻意针对她放出那等恶毒的流言,贵府的表小姐,更是胆大妄为的在后面煽风点火,老爷子会生气,那也是理所应当的。冯二夫人应该庆幸,老爷子身体尚算硬朗,没有因为贵府表小姐所做的事而气坏了身子,否则……”
说到这里,吴嬷嬷意味深长地看了冯二夫人一眼。
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若是寒老爷子真因连晴的事而气得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如今就不仅仅只是叫连晴受些教训了,恐怕整个冯家都会因此被牵扯上。
领会到这层意思,冯二夫人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着实生出些庆幸来。
吴嬷嬷接着道:“贵府表小姐做错了事,我家姑奶奶又心善不想与之计较,老爷子爱女心切之下,当然会想法子替女儿讨个公道,想必冯二夫人,也会理解的吧?”
冯二夫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僵硬着点了点头。
难道要她直言寒老爷子有错?
因冯二夫人的点头,吴嬷嬷面现满意之色,继续道:“冯二夫人果然深明大义,就算血亲做错了事也丝毫不包庇。我家老爷子早年丧女,重新得了这个女儿,难免就看得重了些,对待那些敢于对姑奶奶不利的人,当然也就手下不会留情,在老爷子眼中,贵府表小姐错就错在管不住口舌,所以才特地请了慈云庵里的老尼们细心调、教贵府表小姐,好叫她将来,再也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吴嬷嬷话说到这里止住,端起桌上的茶盏轻啜一口,半晌无话。
冯二夫人等了许久都不见吴嬷嬷有下文,心中有些摸不透吴嬷嬷这番话的意思,同时更想起了先前所见连晴的怪异表现。
那张带着恐惧与绝望,偏又发不出任何声音的脸,叫冯二夫人现在一想起来都忍不住心生寒意。
如果这就是吴嬷嬷所说的来自寒老爷子的调、教,对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闺阁千金来说,难免太重了些。
冯二夫人以后,吴嬷嬷应该还有话没说完的,但在下一刻,她就看到吴嬷嬷站起身。
“冯二夫人,我家夫人让我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既然如此,就不打扰二夫人了,告辞!”吴嬷嬷话说完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又蓦地停下,转身看了冯二夫人一眼,“二夫人,贵府表小姐会有今天,也是她咎由自取,半点怨不得旁人,不过经过了老爷子的一番苦心,想必贵府表小姐以后再不会犯这等错误,二夫人与表小姐,都不用太过感谢老爷子的用心良苦。”
丢下这样一番话,吴嬷嬷再不停留,径直离开了冯府。
而冯二夫人,在将吴嬷嬷的话细细品位了一遍后,气得双颊涨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膛也跟着急剧一起一伏。
到底没能忍下心里的这口恶气,好半晌之后,她猛地起身,抓起方才吴嬷嬷饮过茶的杯子便是重重一摔,听到那清脆的一声砰响,才算是把那口气稍稍压下了些许。
冯二夫人这时候想起见到吴嬷嬷以前,她所猜测的寒家来人道歉与解释的来意,就忍不住觉得自己简直是个笑话!
去他的道歉,去他的解释!
她算是看出来了,寒夫人之所以让这位心腹嬷嬷来冯家,这位吴嬷嬷又说了那么大一通话,只有最后几句才是她真正要说的。
敢情,吴嬷嬷所有的话加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她,连晴之所以会有现在的下场,都是她自己活该?
甚至,在连晴变成如今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之后,她还得记着寒老爷子这一番苦心不成?
好一句“咎由自取”!
好一个活该!
冯二夫人气得眼前发黑,差点没直接晕过去。
而京城的这次突如其来的流言事件,连晴的部分便算是落下了帷幕。
被人指着鼻子骂了活该,冯二夫人就算再怎么生气,到底也不敢再去与寒家人理论什么,只能硬生生咽了这口气,让连晴呆在冯家仔细将养了几天,待她情况稍稍好转了点,就将她将予连家来人送回了湖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