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贵阳(续三)
“上千人?”王尚礼和苗振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浓浓的怀疑。
上千人就是一支可观的兵力,无论如何都要引起重视,问题是楚军在这个方向派来上千人干什么?没有道理啊!
“你们是不是看错了,他们打出旗号了吗?”王尚礼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原因,对方可能是从贵阳西边赶来的云南兵,他们如果派出一支轻装急进的先头部队,碰巧又走错了路,就可能跑到西北方向的山后。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楚军的辎重部队,给那个七十五师运送补给,不知道前面已经打起来了,才会稀里糊涂的闯进战场。
“他们打着楚贼的方旗,但是旗号不明。”
楚军和西军都打着大明红色的战旗,汪克凡按照后世的习惯,规定楚军的战旗必须使用长方形,西军和楚军开战之后,为了方便识别敌我,一律只用三角形战旗,彼此之间很容易区分。
“那就是楚贼的运粮队。”王尚礼非常自信的得出结论,又说道:“既然贼人送上门来了,就不能放过他们。”
他命令苗振宗带领一千战兵,去消灭这支糊涂的楚军辎重部队,对方虽然也有上千人,却是没有战斗力的辅兵,甚至无法保证一人有一件防身武器,用一千战兵去对付他们绝对属于杀鸡用牛刀,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这一千战兵都穿着便捷的轻甲和皮甲,没有笨拙迟缓的铁甲兵。
这是白捡的功劳,几乎没有风险,只是需要费些力气罢了,苗振宗出发后,把一千名士兵分成几路前进,像一张渔网似的展开搜索队形,手无寸铁的辅兵看到敌人大举来袭,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扔下粮包四散逃跑,想要把他们全部消灭并不容易,预先展开兵力,可以多抓一些俘虏。
向西南方向走了五里山路,绕过两座低矮的山包,又向西追出去一段,苗振宗既没有发现那支楚军运粮队,也没有遇到其他的西军斥候,他站在高处,在视线所及范围内仔细又看了一遍,四周都是很平常的山岭丘陵,没有大队人马的踪迹,如果楚军运粮队刚才就在这一带,不可能离开的这么快,肯定早被发现了。
“你们还是看错了,最多只有百十个贼人,或许更少些。”
没有抓到预想中的肥羊,苗振宗很是沮丧,翻山越岭的转了一大圈,是一个很辛苦的任务,却连楚贼的毛都没见到一根,对方既然不是楚军的运粮队,又确定打着楚军的方旗,那么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应该是楚军的斥候队,人数也许超过一百人,西军斥候因为太紧张,又严重夸大了对方的兵力,以为他们有一千人。
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战场,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哪怕最有经验的斥候,仓促遇敌的时候也很难保持冷静,他们提供的第一手情报大多是混乱和错误的,经常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必须经过确认才能采用,王尚礼接到这个斥候的报告后,没有派人确认,就派苗振宗来追剿楚军的运粮队,主要是因为部队正在无所事事,有枣没枣打三竿子再说。
斥候行动快捷,这么长的时间肯定已经走远了,很可能还会化整为零,分散成一个个目标很小的斥候小队,想在这重重大山里把他们找出来并消灭,比攻占图云关的难度还大,苗振宗没有做这种徒劳的努力,只在附近的山头上加了几组哨兵,吩咐他们发现异常就举烟报警,然后率部返回。
归途可以走便捷的近路,苗振宗从两座山头中间插了过去。
上山,下山,跨过一道欢快的山涧,穿过一条状如兽口的通道,苗振宗的眼前霍然开朗——日出峰遥遥在望,图云关依稀可见,南明河像一条晶莹闪亮的玉带镶嵌在山野之间,远看山峦如聚,林海如浪,近看红旗翻卷,刀枪如林,好一派壮美的山河景色。
咦?好像有什么不对头的东西混进来了。
苗振宗猛然转头,盯着不远处那一面两丈高的红旗发愣,是的,刚才没有看错,这是一面长方形的红旗,而且还是两丈高的帅旗,说明旗下的将领最少是总兵、副将这一级的大将,对应楚军大约就是师长甚至军长,旗上龙飞凤舞的一个“谭”字,旗下站着一员盔明甲亮的大将,他的身后是一队整齐的士兵,士兵手里拿着寒光闪闪的刀枪,身上穿着统一样式的棉甲,长蛇般的队伍填满了整条山路,看不到队尾在哪里。
“谭啸!”
苗振宗震惊之余,一口叫出敌将的名字,随即醒悟过来,拔出佩刀向身后的西军士兵喊道:“儿郎们,随我杀贼!”
纵身冲下山路的时候,苗振宗对那个报信的斥候恨恨踢了一脚:“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去向固原候报警,就说我遇到了贼将谭啸,他的兵力远不止一千,最少有两千……嗯,两三千的样子。”
这个笨蛋还是把楚军的人数搞错了,但不是夸大,而是后果更严重的缩小和少报,以至苗振宗现在陷入非常危险的处境,以苗大将军丰富的经验,大眼一看就知道谭啸的兵力最少有两千人,而且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兵,他的一千轻甲兵肯定不是对手。
明知不敌,也要挺身迎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每个将领都知道的基本道理,现在如果转身逃跑,会被敌人乘胜追杀,反而死得更快,苗振宗希望能打谭啸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迅速撤退,这样反倒会有一线生机。
派那个斥候回去报警,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谭啸的兵力比他估计的更多,派个人回去给王尚礼报警,王尚礼可以提前做好战斗准备,还可以派兵来救援苗振宗。
谭啸也被苗振宗吓了一跳。
按照计划,他率领一万战兵从图云关的西侧赶向战场,准备跳过王尚礼的前军,不与其纠缠,而是直接从侧翼进攻刘文秀,力求把他的中军和前军、后军分割开来,然后各个击破。这一带的地形道路在战前准备的时候都经过反复勘察,所以部队推进的速度很快,先头部队大约一千人很顺利地绕过了王尚礼,谭啸带着两千多人迅速跟上,其他的部队,比如陈友龙的镇筸兵,以及卞祥的宁州兵在左右两翼稍后一些的地方,可是刚刚翻过一座山包,就和苗振宗撞了个满怀。
西军怎么钻到先头部队的后面来了?
谭啸的心猛的一沉,西军大队人马出现在这里,说明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被敌人穿插分割,更不是一个好兆头,谭啸虽然有一万战兵,但是在山地行军,部队之间必然会失去联系,如果被王尚礼在腰眼狠狠戳上一刀,很可能打个败仗。
看到苗振宗只有一千来人的样子,而且都是轻甲兵,谭啸稍稍松了口气,看样子西军也是仓促赶来,起码不是中了埋伏,以他身边的两千多战兵,打败这一千西军不在话下。
“兄弟们,随我杀贼!”
现在就是争分夺秒,谭啸速战速决,把手里的两千战兵一次投入战斗,半点余力也不留,这么做当然是很危险的,如果突然又从其他地方赶来一支敌军,没有预备队会非常被动,但是谭啸打仗从来都是猛打猛冲的风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眼前的敌人砸趴下再说,这种不按规矩出牌的战术,有时候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山路上,山坡上,两军展开了一场遭遇战,苗振宗只有一千轻甲兵,在谭啸的全力猛攻下很快就顶不住了,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眼看部队即将崩溃,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苗振宗一脚踹倒将旗,对着西军士兵大声叫道:“儿郎们,贼人凶悍,随我撤回大营!”
喊完之后,苗振宗扔掉头盔,解下铠甲,只带着一把佩刀和几十个亲兵转身向后逃去,逃跑要有逃跑的样子,如果不扔掉笨重的头盔和铠甲,苗振宗肯定跑不过那些只穿着轻甲的士兵,很可能壮烈牺牲。
敌军脆败,谭啸立刻率军追击,紧跟着苗振宗的屁股插向纵深,转眼就追出去四五里路,离王尚礼的主力越来越近,只是因为情报不足,他并不确定王尚礼的具体位置,只是知道个大概。
太顺利了!
手下有人提醒他,苗振宗这支西军来的古怪,败的蹊跷,小心他是在诈败诱敌,按说西军的战斗力没有这么弱,刘文秀也没有这么大意,很可能在前面设下埋伏,让苗振宗把楚军主力引进伏击圈。
“诱就诱吧,反正咱们已经暴露了,还怕什么诱敌之计?刘文秀设下埋伏最好,老子有一万人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谭啸仗着兵力雄厚,不怕中了西军的埋伏,只是经过一些地形险要的地方稍稍放慢速度,派出斥候四下侦察,然后又派人给陈友龙和卞祥传令,命令镇筸兵和宁州兵迅速跟上,撑起两翼齐头并进,以便互相掩护……事实证明,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谭啸一路上都没遇到有效的抵抗,只有周围的几座山头上,点起了报警的狼烟。
上千人就是一支可观的兵力,无论如何都要引起重视,问题是楚军在这个方向派来上千人干什么?没有道理啊!
“你们是不是看错了,他们打出旗号了吗?”王尚礼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原因,对方可能是从贵阳西边赶来的云南兵,他们如果派出一支轻装急进的先头部队,碰巧又走错了路,就可能跑到西北方向的山后。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楚军的辎重部队,给那个七十五师运送补给,不知道前面已经打起来了,才会稀里糊涂的闯进战场。
“他们打着楚贼的方旗,但是旗号不明。”
楚军和西军都打着大明红色的战旗,汪克凡按照后世的习惯,规定楚军的战旗必须使用长方形,西军和楚军开战之后,为了方便识别敌我,一律只用三角形战旗,彼此之间很容易区分。
“那就是楚贼的运粮队。”王尚礼非常自信的得出结论,又说道:“既然贼人送上门来了,就不能放过他们。”
他命令苗振宗带领一千战兵,去消灭这支糊涂的楚军辎重部队,对方虽然也有上千人,却是没有战斗力的辅兵,甚至无法保证一人有一件防身武器,用一千战兵去对付他们绝对属于杀鸡用牛刀,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这一千战兵都穿着便捷的轻甲和皮甲,没有笨拙迟缓的铁甲兵。
这是白捡的功劳,几乎没有风险,只是需要费些力气罢了,苗振宗出发后,把一千名士兵分成几路前进,像一张渔网似的展开搜索队形,手无寸铁的辅兵看到敌人大举来袭,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扔下粮包四散逃跑,想要把他们全部消灭并不容易,预先展开兵力,可以多抓一些俘虏。
向西南方向走了五里山路,绕过两座低矮的山包,又向西追出去一段,苗振宗既没有发现那支楚军运粮队,也没有遇到其他的西军斥候,他站在高处,在视线所及范围内仔细又看了一遍,四周都是很平常的山岭丘陵,没有大队人马的踪迹,如果楚军运粮队刚才就在这一带,不可能离开的这么快,肯定早被发现了。
“你们还是看错了,最多只有百十个贼人,或许更少些。”
没有抓到预想中的肥羊,苗振宗很是沮丧,翻山越岭的转了一大圈,是一个很辛苦的任务,却连楚贼的毛都没见到一根,对方既然不是楚军的运粮队,又确定打着楚军的方旗,那么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应该是楚军的斥候队,人数也许超过一百人,西军斥候因为太紧张,又严重夸大了对方的兵力,以为他们有一千人。
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战场,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哪怕最有经验的斥候,仓促遇敌的时候也很难保持冷静,他们提供的第一手情报大多是混乱和错误的,经常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必须经过确认才能采用,王尚礼接到这个斥候的报告后,没有派人确认,就派苗振宗来追剿楚军的运粮队,主要是因为部队正在无所事事,有枣没枣打三竿子再说。
斥候行动快捷,这么长的时间肯定已经走远了,很可能还会化整为零,分散成一个个目标很小的斥候小队,想在这重重大山里把他们找出来并消灭,比攻占图云关的难度还大,苗振宗没有做这种徒劳的努力,只在附近的山头上加了几组哨兵,吩咐他们发现异常就举烟报警,然后率部返回。
归途可以走便捷的近路,苗振宗从两座山头中间插了过去。
上山,下山,跨过一道欢快的山涧,穿过一条状如兽口的通道,苗振宗的眼前霍然开朗——日出峰遥遥在望,图云关依稀可见,南明河像一条晶莹闪亮的玉带镶嵌在山野之间,远看山峦如聚,林海如浪,近看红旗翻卷,刀枪如林,好一派壮美的山河景色。
咦?好像有什么不对头的东西混进来了。
苗振宗猛然转头,盯着不远处那一面两丈高的红旗发愣,是的,刚才没有看错,这是一面长方形的红旗,而且还是两丈高的帅旗,说明旗下的将领最少是总兵、副将这一级的大将,对应楚军大约就是师长甚至军长,旗上龙飞凤舞的一个“谭”字,旗下站着一员盔明甲亮的大将,他的身后是一队整齐的士兵,士兵手里拿着寒光闪闪的刀枪,身上穿着统一样式的棉甲,长蛇般的队伍填满了整条山路,看不到队尾在哪里。
“谭啸!”
苗振宗震惊之余,一口叫出敌将的名字,随即醒悟过来,拔出佩刀向身后的西军士兵喊道:“儿郎们,随我杀贼!”
纵身冲下山路的时候,苗振宗对那个报信的斥候恨恨踢了一脚:“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去向固原候报警,就说我遇到了贼将谭啸,他的兵力远不止一千,最少有两千……嗯,两三千的样子。”
这个笨蛋还是把楚军的人数搞错了,但不是夸大,而是后果更严重的缩小和少报,以至苗振宗现在陷入非常危险的处境,以苗大将军丰富的经验,大眼一看就知道谭啸的兵力最少有两千人,而且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兵,他的一千轻甲兵肯定不是对手。
明知不敌,也要挺身迎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每个将领都知道的基本道理,现在如果转身逃跑,会被敌人乘胜追杀,反而死得更快,苗振宗希望能打谭啸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迅速撤退,这样反倒会有一线生机。
派那个斥候回去报警,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谭啸的兵力比他估计的更多,派个人回去给王尚礼报警,王尚礼可以提前做好战斗准备,还可以派兵来救援苗振宗。
谭啸也被苗振宗吓了一跳。
按照计划,他率领一万战兵从图云关的西侧赶向战场,准备跳过王尚礼的前军,不与其纠缠,而是直接从侧翼进攻刘文秀,力求把他的中军和前军、后军分割开来,然后各个击破。这一带的地形道路在战前准备的时候都经过反复勘察,所以部队推进的速度很快,先头部队大约一千人很顺利地绕过了王尚礼,谭啸带着两千多人迅速跟上,其他的部队,比如陈友龙的镇筸兵,以及卞祥的宁州兵在左右两翼稍后一些的地方,可是刚刚翻过一座山包,就和苗振宗撞了个满怀。
西军怎么钻到先头部队的后面来了?
谭啸的心猛的一沉,西军大队人马出现在这里,说明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被敌人穿插分割,更不是一个好兆头,谭啸虽然有一万战兵,但是在山地行军,部队之间必然会失去联系,如果被王尚礼在腰眼狠狠戳上一刀,很可能打个败仗。
看到苗振宗只有一千来人的样子,而且都是轻甲兵,谭啸稍稍松了口气,看样子西军也是仓促赶来,起码不是中了埋伏,以他身边的两千多战兵,打败这一千西军不在话下。
“兄弟们,随我杀贼!”
现在就是争分夺秒,谭啸速战速决,把手里的两千战兵一次投入战斗,半点余力也不留,这么做当然是很危险的,如果突然又从其他地方赶来一支敌军,没有预备队会非常被动,但是谭啸打仗从来都是猛打猛冲的风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眼前的敌人砸趴下再说,这种不按规矩出牌的战术,有时候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山路上,山坡上,两军展开了一场遭遇战,苗振宗只有一千轻甲兵,在谭啸的全力猛攻下很快就顶不住了,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眼看部队即将崩溃,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苗振宗一脚踹倒将旗,对着西军士兵大声叫道:“儿郎们,贼人凶悍,随我撤回大营!”
喊完之后,苗振宗扔掉头盔,解下铠甲,只带着一把佩刀和几十个亲兵转身向后逃去,逃跑要有逃跑的样子,如果不扔掉笨重的头盔和铠甲,苗振宗肯定跑不过那些只穿着轻甲的士兵,很可能壮烈牺牲。
敌军脆败,谭啸立刻率军追击,紧跟着苗振宗的屁股插向纵深,转眼就追出去四五里路,离王尚礼的主力越来越近,只是因为情报不足,他并不确定王尚礼的具体位置,只是知道个大概。
太顺利了!
手下有人提醒他,苗振宗这支西军来的古怪,败的蹊跷,小心他是在诈败诱敌,按说西军的战斗力没有这么弱,刘文秀也没有这么大意,很可能在前面设下埋伏,让苗振宗把楚军主力引进伏击圈。
“诱就诱吧,反正咱们已经暴露了,还怕什么诱敌之计?刘文秀设下埋伏最好,老子有一万人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谭啸仗着兵力雄厚,不怕中了西军的埋伏,只是经过一些地形险要的地方稍稍放慢速度,派出斥候四下侦察,然后又派人给陈友龙和卞祥传令,命令镇筸兵和宁州兵迅速跟上,撑起两翼齐头并进,以便互相掩护……事实证明,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谭啸一路上都没遇到有效的抵抗,只有周围的几座山头上,点起了报警的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