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黑心(二)
余姑姑那个被牛皇后绑进宫的丫头,只供认了公主府的财产,被挪用了近半之数。
除了无法动用的御赐大件,余姑姑贪到连成安公主一些不常穿的衣裳首饰,都敢拿出去变卖的地步。
至于她贪了那么多钱,都拿去干嘛了,这丫头委实不知。
她只贪了些蝇头小利,还全送出宫外,肥了她的爹娘兄弟。
至于余姑姑下的毒药,经太医查证,确实来自她和贤妃母亲的家乡,大齐北境济州的一种杂草。
别说是人了,就是牛马那么大的牲口误食,也是要即刻毙命的。
但要因此说贤妃就是幕后指使,又没有证据。
且牛皇后前脚回宫,贤妃也不知打哪儿得来的消息,后脚即刻领着她生的三个皇子,去皇上宫外跪着了。
也是一脸悲愤,主动揭示了自己和余姑姑半个老乡关系,但绝不承认二人有所勾连。还口口声声,说皇后娘娘肯定要问责于她云云。
牛皇后那个憋屈哟,就甭提了。
状还没来得及告,申冤的先来了。她要怎么添油加醋?
只得如实把事情说了。
睿帝安抚了贤妃,让她领着皇子们回去了。
回头也不听牛皇后分析案情,把她也打发走了。
然后,就传令尉迟圭进宫了。
许惜颜一面喝粥,一面腹内暗嘲。
当初牛皇后漫天要价,她就算准了她讨不到多少便宜。只没想到,竟是彻头彻尾的白忙一场。
简直弱爆!
其实这跟做买卖一个道理,什么总想赚到极限,反注定做不下去。
也是活该。
只这些狗屁倒灶的宫斗戏码,许惜颜并不关心,只问,“弟弟的事,有线索么?”
成安公主眼巴巴的看了过来。
她早想问了,只没敢。
许观海神色黯然,“当初负责诊治的几位太医,虽有不在了的,但脉案是齐全的。三哥儿确是百日咳无疑,但他怎么染上的,确实不知。太医院的院正说,以往也有一家子没事,独孩子病了的。且三哥儿又不是皇子,能碍到谁的事?许家也没结过这样深仇大恨吧?”
成安公主,吧嗒吧嗒掉下泪来,“那,那会不会是我……”
“不会。”
许惜颜淡淡,却肯定的道,“母亲骄纵,却从未打杀人命。纵然结仇,也在宫中。但弟弟不是皇子,碍不到谁的路。为何要这样大费周张,到公主府来取他性命?”
许观海恍然。
他原先也以为是成安公主得罪人,可女儿这么一分析,他却有了新的思路。
“我与公主不和,京城人尽皆知。但有了嫡子,怎么说我都得多看顾着公主府些。只要谋害了他,就断了我的念头,让我再不愿插手公主府之事。一来可以方便余姑姑敛财,二来,让许家和公主生分,彼此不能成为助力。三来,三来……”
他想不出更多,但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许惜颜道,“所以,还是要找出余姑姑背后之人。只我觉得,怕是不止一股势力。”
许观海原就聪明,这思路一通,马上想到更多。
“那余氏在宫中经营多年,盘根错结,关系极广。当年为何偏偏选中你娘这样没有倚仗的公主,追随于她?只怕早存了不良居心,拿她当幌子罢了。且这么快把消息送到尉迟将军耳朵里,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出事之后,又果断自尽,估计是怕熬不过审讯,牵扯太多。至于那贤妃,也未必就真的干净!”
正是如此。
成安公主听不懂这些复杂的争斗,只是着急,“既如此,那怎么办?总不能管阎王老爷把人要回来,叫她说清楚吧?”
许惜颜安慰道,“没关系。是狐狸,就总会露出尾巴来的。不管是谁,既苦心布置多年,必有所图。如今余姑姑一死,他们在成安公主府的线就断了,必然还要有所动作,走着瞧就是。”
许观海恨声道,“这样算计我们许家和公主府,害死了你弟弟,又差点害死阿颜你。此仇不报,枉为人父!”
那是必须。
若不是为了查探弟弟的死因,许惜颜何必疑心余姑姑多年,却一直隐忍不发?
“宫中还有何事?皇上见了尉迟将军,不会没半点风声吧?”
要不怎么放过许家,还让成安公主回府?
许观海颇为难的看了女儿一眼,成安公主还不知发生何事,催促道,“你倒是说呀!卖什么关子?”
许观海瞪了她一眼,方才说了。
此事早已公开,女儿迟早知道。与其从外头听说,倒不如他先说了吧。
尉迟圭,
他会这样急着上京,他们原都以为,是被许惜颜服毒拒婚激怒。却不想,尉迟家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的祖母,就上个月,刚刚过世了!
这位尉迟老太太,实在悲催。
苦了一辈子,好容易盼着孙子出息了,眼看全家要上京城,享富贵了。老太太一乐呵,把家里养的鸡全杀了,一人吃了大半只。据说当晚就旧疾发作,没了。
祖父母过世,且生父不在,尉迟圭按制就得辞去官职,守孝一年。
所以他在去接家小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快马加鞭,赶上京城辞官,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遇到许惜颜之事,只能说是赶巧了。
成安公主目瞪口呆。
那她这个毒,岂不是白下了?
就算她不多此一举,尉迟圭也得推了这门婚事。
许观海说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瞧瞧这蠢妇闹的,里外里亏出多少去?
不仅害女儿平白遭了一回大罪,差点丢了小命,更是背上一个沉重的负累。
那尉迟一家子,还不知如何收拾。
许惜颜,捏着喝粥的汤匙,差点失态的砸了出去。
要是早知道——
可千金难买早知道!
她怎会连头发也给人割去一绺?
那鬼将军果然没叫错,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黑心鬼!
闭眼深吸了口气,少女淡淡道,“罢了,既已答应,总不好反悔。那尉迟家的人,眼看就要上京了,父亲赶紧派人去路上迎候着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笔账,她算是记下了。
除了无法动用的御赐大件,余姑姑贪到连成安公主一些不常穿的衣裳首饰,都敢拿出去变卖的地步。
至于她贪了那么多钱,都拿去干嘛了,这丫头委实不知。
她只贪了些蝇头小利,还全送出宫外,肥了她的爹娘兄弟。
至于余姑姑下的毒药,经太医查证,确实来自她和贤妃母亲的家乡,大齐北境济州的一种杂草。
别说是人了,就是牛马那么大的牲口误食,也是要即刻毙命的。
但要因此说贤妃就是幕后指使,又没有证据。
且牛皇后前脚回宫,贤妃也不知打哪儿得来的消息,后脚即刻领着她生的三个皇子,去皇上宫外跪着了。
也是一脸悲愤,主动揭示了自己和余姑姑半个老乡关系,但绝不承认二人有所勾连。还口口声声,说皇后娘娘肯定要问责于她云云。
牛皇后那个憋屈哟,就甭提了。
状还没来得及告,申冤的先来了。她要怎么添油加醋?
只得如实把事情说了。
睿帝安抚了贤妃,让她领着皇子们回去了。
回头也不听牛皇后分析案情,把她也打发走了。
然后,就传令尉迟圭进宫了。
许惜颜一面喝粥,一面腹内暗嘲。
当初牛皇后漫天要价,她就算准了她讨不到多少便宜。只没想到,竟是彻头彻尾的白忙一场。
简直弱爆!
其实这跟做买卖一个道理,什么总想赚到极限,反注定做不下去。
也是活该。
只这些狗屁倒灶的宫斗戏码,许惜颜并不关心,只问,“弟弟的事,有线索么?”
成安公主眼巴巴的看了过来。
她早想问了,只没敢。
许观海神色黯然,“当初负责诊治的几位太医,虽有不在了的,但脉案是齐全的。三哥儿确是百日咳无疑,但他怎么染上的,确实不知。太医院的院正说,以往也有一家子没事,独孩子病了的。且三哥儿又不是皇子,能碍到谁的事?许家也没结过这样深仇大恨吧?”
成安公主,吧嗒吧嗒掉下泪来,“那,那会不会是我……”
“不会。”
许惜颜淡淡,却肯定的道,“母亲骄纵,却从未打杀人命。纵然结仇,也在宫中。但弟弟不是皇子,碍不到谁的路。为何要这样大费周张,到公主府来取他性命?”
许观海恍然。
他原先也以为是成安公主得罪人,可女儿这么一分析,他却有了新的思路。
“我与公主不和,京城人尽皆知。但有了嫡子,怎么说我都得多看顾着公主府些。只要谋害了他,就断了我的念头,让我再不愿插手公主府之事。一来可以方便余姑姑敛财,二来,让许家和公主生分,彼此不能成为助力。三来,三来……”
他想不出更多,但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许惜颜道,“所以,还是要找出余姑姑背后之人。只我觉得,怕是不止一股势力。”
许观海原就聪明,这思路一通,马上想到更多。
“那余氏在宫中经营多年,盘根错结,关系极广。当年为何偏偏选中你娘这样没有倚仗的公主,追随于她?只怕早存了不良居心,拿她当幌子罢了。且这么快把消息送到尉迟将军耳朵里,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出事之后,又果断自尽,估计是怕熬不过审讯,牵扯太多。至于那贤妃,也未必就真的干净!”
正是如此。
成安公主听不懂这些复杂的争斗,只是着急,“既如此,那怎么办?总不能管阎王老爷把人要回来,叫她说清楚吧?”
许惜颜安慰道,“没关系。是狐狸,就总会露出尾巴来的。不管是谁,既苦心布置多年,必有所图。如今余姑姑一死,他们在成安公主府的线就断了,必然还要有所动作,走着瞧就是。”
许观海恨声道,“这样算计我们许家和公主府,害死了你弟弟,又差点害死阿颜你。此仇不报,枉为人父!”
那是必须。
若不是为了查探弟弟的死因,许惜颜何必疑心余姑姑多年,却一直隐忍不发?
“宫中还有何事?皇上见了尉迟将军,不会没半点风声吧?”
要不怎么放过许家,还让成安公主回府?
许观海颇为难的看了女儿一眼,成安公主还不知发生何事,催促道,“你倒是说呀!卖什么关子?”
许观海瞪了她一眼,方才说了。
此事早已公开,女儿迟早知道。与其从外头听说,倒不如他先说了吧。
尉迟圭,
他会这样急着上京,他们原都以为,是被许惜颜服毒拒婚激怒。却不想,尉迟家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的祖母,就上个月,刚刚过世了!
这位尉迟老太太,实在悲催。
苦了一辈子,好容易盼着孙子出息了,眼看全家要上京城,享富贵了。老太太一乐呵,把家里养的鸡全杀了,一人吃了大半只。据说当晚就旧疾发作,没了。
祖父母过世,且生父不在,尉迟圭按制就得辞去官职,守孝一年。
所以他在去接家小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快马加鞭,赶上京城辞官,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遇到许惜颜之事,只能说是赶巧了。
成安公主目瞪口呆。
那她这个毒,岂不是白下了?
就算她不多此一举,尉迟圭也得推了这门婚事。
许观海说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瞧瞧这蠢妇闹的,里外里亏出多少去?
不仅害女儿平白遭了一回大罪,差点丢了小命,更是背上一个沉重的负累。
那尉迟一家子,还不知如何收拾。
许惜颜,捏着喝粥的汤匙,差点失态的砸了出去。
要是早知道——
可千金难买早知道!
她怎会连头发也给人割去一绺?
那鬼将军果然没叫错,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黑心鬼!
闭眼深吸了口气,少女淡淡道,“罢了,既已答应,总不好反悔。那尉迟家的人,眼看就要上京了,父亲赶紧派人去路上迎候着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笔账,她算是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