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米
  第四百三十三章打米
  李君阁过去看,是副山水仕女图,画是江边处小亭,亭石桌上摆着瓶插花,个宫装女子手持枝鲜花,正站在亭边,跟江边撑着艘小船过来的小女娃说话,表情似乎有些嗔怪。
  小船是艘乌篷船,船前站着个可爱的小女娃,神情活泼,面露狡黠,似乎在提自己辩解什么。
  远处背景是浅色的山水,山水间有线色彩浓淡不的花树。
  宫装女子便是阿音,小女娃就是王美娴。
  画上题着阕词:“蚕声轻起梧桐,小亭东,数声鶗鴂雨住放天空。纤云散,新月淡,晚归蓬,却赖湾深红映浅红。”
  李君阁笑道:“哟!有长进,用蚕食桑叶的声音比喻小雨打梧桐,清新可爱,相当不错,有点点易安居士的味道了。”
  说完指着最后句:“这句化用前人名句‘肯爱深红爱浅红’,也很自然,符合画境,算得上题画词的精品了。”
  秋丫头给夸得脸都红了:“还要多谢二皮哥你的指点,还有四爷爷,这段时间听他讲课,感觉长进也不小。”
  丁老哈哈大笑:“看来李家沟还得常来啊,这个假期太值得了,别说秋丫头,就连我们四个也觉得受益匪浅,不对,五个,还有许思那小子!”
  李君阁转头:“哟,许老大跑哪里去了?还有我导师跟大师兄呢?”
  丁老说道:“许思那小子今天遇到个女娃,叫小芷的,两人不知怎么就聊到果山师傅,许思说明天就要走了,想再跟果山师傅聊聊。这不带着你导师跟大师兄,跟那女娃子起去法王寺了。”
  秋丫头将另幅画取出来,对李君阁说道:“二皮哥,这幅也请你指点指点。”
  李君阁看,正是在山上跟秋丫头聊写诗时用到的那幅写真,现在已经被秋丫头誊改成画作,题诗的内容也有了小小的变化,改成了“竹雨匀窗绿,苔钱锈石青。兰芳舒永昼,蕉叶展空庭。”
  李君阁笑了,指着第句道:“分字,怎么改成了匀字?”
  秋丫头忐忑地说道:“分字和匀字其实差不多,不过我觉得分是个比较干脆了当的动作,匀是点点地分过去,更符合‘缓慢的变化’这主题。”
  李君阁又指着第二句:“级字,为什么又改成了石字呢?”
  秋丫头说道:“二皮哥,我觉得级字有些造作,还是用石字更显得自然。”
  李君阁嘴角露出微笑,指着第三句:“这个舒字呢?我们开始是舒字,后来改成了消字,你为什么又重新改了回来?”
  秋丫头歪着脑袋说道:“你告诉我,舒字改消字,除了写出兰香在空气的弥散状态,还可以将单纯的视觉嗅觉这些直接的观感提升到了心灵的体会,是吧?”
  李君阁说道:“对呀,可你为什么又改回去了呢?肯定有理由的吧?”
  秋丫头说道:“后来我想,如果这样改,其实是把我自己的感受强加到了看画的人身上,我宁愿他们从我的画境慢慢地体会这样的味道,而不是从我们的诗里直接读出来,所以我就又改回去了!”
  李君阁鼓掌大笑:“妙极!哈哈哈哈,丁老,恭喜你收了这么个钟毓灵秀的弟子啊!”
  丁老头在旁边乐得眼睛都眯缝了,捋着胡子不住点头。
  李君阁笑完后,对秋丫头说道:“我说的炼字方法,看来你是已经掌握了。先不说炼得好不好,光是每改个字,能说出番道理来,这个方向就是对的!就照这样努力,平时心里头跳过什么好句子,就把它记在本子上,有时间就以它为眼,学习扩成首诗,这种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等到手法慢慢熟练后,就要逐步凝练成自己的风格,嗯……”
  说完指刚刚那首小词:“这个风格就不错,这个就是由你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日常感受积累出来的作品。”
  “‘言为心声’,这属于自己的东西啊,那是信手拈来如拾草芥;强行模仿别人的话,那就劳心费力如移泰山。丫头,你已经登堂入室了,继续加油吧!”
  丁老头拿着四个扎在起的锦囊,笑道:“皮娃,说过我们每人要送你幅画的,结果上次你跑得比风还快!”
  吴梅仙笑道:“放心,这次不会让你作诗了!”
  李君阁赶紧伸手接过:“实在是感激,谢谢,谢谢!”
  从木楼里出来,白婶说道:“皮娃,你们国的画,有点像我们外国的水彩。”
  李君阁笑道:“呃,咋看差不多,其实不样,从用纸,用笔,颜料,设计,思想,构图,美感,透视,技法,理念,后期处理,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方法。”
  “仅仅从线条运笔来说,国人喜欢以书法如画,对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起顿,飞白,枯湿……都有定之规;不但要具备书法的审美,还要符合画意境;好的国画跟书法样,既可以作为个整体来欣赏,又可以花字,甚至笔笔单独细细品味,这种意趣,是西方水彩画体会不到的。”
  就这样说着聊着,李君阁将五人组送到了祠堂,然后对他们说道:“今天大家都累坏了,明天开始晒谷子,同样要早点来哟!”
  第二天,李君阁先去木楼,将嘉州画派四老,秋丫头,许思,小芷送走,起出发的,还有李家沟第三个大学生赵华强。
  临出发前,赵华强对李君阁说道:“二皮哥,我根据育爷爷蛙场那套系统也搞了套,不过是简化版,目前只有温控,湿度提醒,食料提醒,饮水提醒,和冠海哥起,连接上了食料槽,水管,已经安装到鼠场里了,何苗哥会用。”
  说罢又赧然道:“这是第个能用的版本。非常简单,离人家农大的系统还差很远。”
  李君阁拍着他的肩膀道:“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才上手两个月而已,有时间我定去看看!兴趣是最好的启蒙,实践最好的导师,接下来还有好多地方能用上你这套系统,比如兰场,比如鱼塘,接下来还有个大养猪场,到时候你还可以研究研究荷兰人的设备程序,有的是施展空间啊!”
  送走众人回到家,五人组已经吃过早饭,准备干活了。
  交给芋头粽粑人根扁担两个箩筐,三人将堂屋的稻谷挑出来,倒在敞坝上。
  奶奶指挥白婶和俩妹崽,拿着耙子将稻子刮平晾晒。
  间要挑去杂夹其较大的稻草。
  稻谷经过三天晒制之后,含水量开始变得合适,正好这天有风,那就可以开始扬场了。
  扬场前要先过初筛,将些风吹不走的大草杆尘泥筛遍,只剩下能被风吹走的那些和谷粒。
  扬场的时候必须站在下风口,也就是人对着风来的方向,这样往侧前方扬出去的谷粒会被风吹回身边,而杂草尘灰会被风带到人的后方。
  事情好做人吃亏。
  芋头粽粑李君阁三人脸上蒙着围巾,戴着草帽,天下来,还是变成了三个土人,汗水在脸上划出根根道道,眼睫毛上都全是土灰。
  白婶跟俩妹崽也辛苦,筛筛子筛得两手都起了泡。
  不过将干净的谷粒收集到起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明天就可以开始打米了。
  不提李君阁几人这边蜗牛般的进度,千亩梯田这几天干得热火朝天。
  那边全是农机,梯田从山脚开始往上,几天下来已经收了三分之二。
  然后第批收下来的稻谷,经过晾晒之后都已经打成米装袋了,五溪号最近的任务,除了从夹川拉材料过来,就是往外运米运荔枝。
  阿音跟梁慧丽王吉星都搞成热线了,天起码五六个电话在联系。
  不过李君阁已经魔怔了,不过了今天把米弄出来,心里难受。
  大早,李君阁便将礌子磨盘安好,奶奶指挥着他从猪圈棚上头翻出来个大推子,将家里老石磨的推子换掉。
  然后架起个架子,挂上个大簸箕,这是最后摇米用的。
  等到五人组过来,李君阁挑出来担谷子,说道:“今天把这百斤谷子打出来,就算是功德圆满!”
  粽粑不服气:“才十分之,要不我们多打点?”
  李君阁笑道:“次打百斤已经够多了,稻子旦脱了壳就失去了活性,保存起来反而不如谷子方便。等你们离开李家沟的时候,再将这些谷子打成米。这样你们就可以带回美国去。现在嘛,先弄点新米尝尝鲜就可以了。”
  alice捧着紫红稻谷,放在鼻尖上闻:“嗯,有稻谷的香气,还有阳光的味道,赶快动手吧,我都等不及了。”
  还是奶奶总指挥,alice将稻谷送进风簸,粽粑卖力地摇动铁把让风叶转动起来,吹掉扬场后残留瘪壳。
  然后白婶将谷子送进礌子的洞眼,李君阁开始推礌子。
  稻谷被礌子的竹齿碾压后,米粒便与谷壳分离,奶奶边指挥众人干活,边拿扫帚将谷壳和稻米的混合物沿着礌子边上的沟槽扫进箩筐里。
  然后alice又将他们送进风簸,通过风力将谷壳和糙米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