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公子刘元朔一直留在长安,全程亲眼目睹了大汉帝国百年盛典各项主要活动的举行。这是他生命中亲身参与的最重要事件之一,留下的印象自然无比深刻。
一个王朝竟然可以强盛到如此的地步!
不必说那些威严的礼仪,也不必说精神抖擞的大汉军队。更不必说那些闪烁着寒芒的各种武器装备,最优良品种所培育出来的战马,以及那种锐利无匹的战斗气势。只单单看来自天下各郡县和长安的民众脸上那种自豪幸福的表情,就足以令人慨叹不已了。
这种对国家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依赖,是装不出来的。没有人能够去强迫一个没有自己家园、缺衣少食、或者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表现出这样的满足感。给他们这种保障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和辉煌无比的盛世。
在这一年秋天即将过完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盛世庆典,就这样结束了。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会对以后帝国的发展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在那些从天下四面八方而来的拥有权力者眼中,在漫天飞舞的长安落叶里所看到的一切,将会成为他们永远铭刻在心头的一个警戒。
这样一个威武强大的帝国,也许只有衷心的拥戴,才能够给后世子孙带来福祉。而任何的叛逆或者是与之为敌者,必将会招来大祸,贻害无穷。
而这,正是大汉王朝的主政者策划这次活动的初衷。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起码现在看起来,效果还很不错。
这样的评价,自然是在一个较为私人的场合里,汉国公元召以轻松的口气,对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最信任的人所说的。那一次,刘元朔恰恰就坐在他的身边,亲耳听的很清楚。
“先贤所著的典籍上说,治理天下之要务,以收服人心为最重。只有人心真正的驯服了,才会身体力行,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同时实行两种手段为最佳。如果简单的说,第一就是以利诱之。第二就是以力畏之!呵呵,现在看起来,元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都做的很好了。令人不服不行啊!”
御史大夫司马相如语气中满是钦佩。这位已经真正承担起国之重责的人物,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元召的成长,也亲身经历了大汉帝国是怎样飞跃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如此成就,千古罕见。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欣逢这样的一个时代。
其他几位朝堂重臣也纷纷点头,十分赞同他的说法。时至今日,朝堂上下焕然一新,早就没有那种朋党勾结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倾轧的现象发生了。尤其是经过这次凝聚人心的百年盛典之后,所有一切变得更加不同。这一点无需明言,朝野民间都有深切的体会。
第一次坐在这种重要场合的刘元朔,只是在旁边认真的听着。这里可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但即便如此,这少年的心中已经十分激动。他虽然不知道元召为什么要让他来,却明白必有
深意。他偷眼看着如同被众星拱月一般的身影,一种无以言说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个伟大人物是他的父亲,而这里是他的故国!
“长卿兄过誉了!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功劳。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和英勇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天下所有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现在的良好局面,就需要我们在座的诸位戒骄戒躁,以最谦虚谨慎的态度把我们已经开始的各方面改革全力推行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个国家保持长盛不败,避免重新陷入兴衰的轮回……!”
元召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从容叙说。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去刻意的展露锋芒,更不需要隐藏什么。万里山河的画卷在他手里徐徐展开,所有的色彩都在按照他的意志去涂画。千秋万壑,表里春秋。这既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权力,更是一种谁也无法替代的责任。不管成败,都关系着亿兆生灵的福祉,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元公也不用太谦虚了。一切功勋,青史自有公断。咱们的太史公从头至尾可都记得很清楚呢。呵呵!”
东方朔轻轻拍了拍手掌,笑着说了一句。而坐在后面的太史令司马迁却并没有笑。这位白发萧疏的执史笔者,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元公及诸位请放心。青史如钩,刻画铭记。斑斑点点,不可或缺。老夫如果不能用手中的笔全面地记载下这一个恢弘的时代,那就有愧于史官这个称号。是会被后人骂的。”
看到他的认真样子,元召和其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毋庸讳言,大汉帝国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居功甚伟,能够在将来的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每一个人心头涌动的自豪和荣誉感却是不必多说。
“元公,如今这件大事也终于忙完了。这几天,来自天下各地的诸侯王和番邦属国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已经陆续开始离开长安,回他们各自的地方去。这件事,各有司官员已经在安排,特此禀明一下,请元公和诸位放心!”
负责这件事的人,是刚刚担任光禄寺大夫不久的辛庆忌。这位年轻的官员,是元召亲自点名提拔的。这次他负责接待这么繁重的任务,本来还有许多人十分怀疑他的能力。毕竟,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骤然身居高位,已经引起质疑。又要肩负起这么重大的职责,他到底能不能行呢?
而事实上表明,他能行!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并没有多少实际从政经验的年轻人,不仅把这次接待任务组织的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出现纰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更多的时候协助元召,主动承担了庆典的部分重要活动。比如,赴南郊祭祀天地和去高祖皇帝庙祭告的这两次活动,便都是他受元召委托组织完成的。而且都十分成功,引起不少人的称赞。
可以预见,名叫辛庆忌
的这个年轻人,他的前途之路已经打开,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听完他简略的汇报,元召点了点头,温言嘉奖了几句。已经有好几个像辛庆忌这样的优秀年轻人,被他安排到了重要职位上。未来的希望,将会在这一批人身上,他很期待他们将会取得的成就。
能够得到元召的亲口嘉奖,辛庆忌自然是心情激荡。不过,他略一犹豫,还是把在心里已经考虑了好几遍应不应该提起的那件事说了出来。
“元公,不知您还记得没有?数日之前,那一批在长安街头闹事的高丽人,一直在狱中关押着。因为忙于庆典活动,遵照您的吩咐,并没有来得及详细审问。这件事该怎么办,还请示下。”
其实,辛庆忌心里是有些奇怪的。按理说,这样的事应该交给长安府衙来处理。但元召偏偏交给了他。难道是因为牵涉到异族人的缘故?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哦,我当然没有忘。那些高丽人嘛……先在狱里关着吧!不用管他们。那个女子安排好了没有?”
“光禄寺里有特别的馆驿,我已经安排了人,好好照顾金秀珠和她的那个仆人。”
“很好。现在可以去好好的过问一下这件事的始末了。”
“元公,您要亲自接手这件事吗?”
辛庆忌连忙问了一句。他虽然没有详细的审问过那些高丽人,却早已经明白这其中的非同小可之处。他从来就是个聪明人。在没有得到元召亲自命令之前,是绝对不会去随便过问其中缘由的。
“庆忌,如果你不嫌辛苦,这件事还是麻烦你去弄明白吧。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辛庆忌心中一愣。他没有想到元召真的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办。不过,此时此刻他当然不会推脱。连忙允诺道。
“元公吩咐,敢不从命!我一定会查个明明白白的。”
“这样就好。你去办,我很放心。呵呵!这也是对你的一种历练……另外,因为这其中可能牵涉到东海的一些事。你带着元朔一起去吧。”
“带小公子去……是!”
辛庆忌心中的吃惊更甚。他早就知道这件事非同寻常。却没想到牵扯到这么深。看来,决不能马虎对待啊!
刘元朔也暗自吃了一惊。他终于明白元召为什么要带他到这里来了。就在稍早些时候,有一次去府中,云冰小姨曾经略微提起过几句。他当时还没有全听明白。却没想到,被她亲自杀伤擒获的这些高丽人,果然包藏祸心!
既然得到命令,辛庆忌不敢耽搁,他躬身而起,在离开之前恭敬的又问了一句。
“元公,如果没有特别的吩咐,我这就带小公子去了?”
“你们去吧。要记住一点,最好在这两天之内就把全部事情都弄清楚。因为……我们马上要动身去东海了!”
刘元朔蓦然回过头来,脸上惊喜交集。
小公子刘元朔一直留在长安,全程亲眼目睹了大汉帝国百年盛典各项主要活动的举行。这是他生命中亲身参与的最重要事件之一,留下的印象自然无比深刻。
一个王朝竟然可以强盛到如此的地步!
不必说那些威严的礼仪,也不必说精神抖擞的大汉军队。更不必说那些闪烁着寒芒的各种武器装备,最优良品种所培育出来的战马,以及那种锐利无匹的战斗气势。只单单看来自天下各郡县和长安的民众脸上那种自豪幸福的表情,就足以令人慨叹不已了。
这种对国家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依赖,是装不出来的。没有人能够去强迫一个没有自己家园、缺衣少食、或者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表现出这样的满足感。给他们这种保障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和辉煌无比的盛世。
在这一年秋天即将过完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盛世庆典,就这样结束了。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会对以后帝国的发展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在那些从天下四面八方而来的拥有权力者眼中,在漫天飞舞的长安落叶里所看到的一切,将会成为他们永远铭刻在心头的一个警戒。
这样一个威武强大的帝国,也许只有衷心的拥戴,才能够给后世子孙带来福祉。而任何的叛逆或者是与之为敌者,必将会招来大祸,贻害无穷。
而这,正是大汉王朝的主政者策划这次活动的初衷。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起码现在看起来,效果还很不错。
这样的评价,自然是在一个较为私人的场合里,汉国公元召以轻松的口气,对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最信任的人所说的。那一次,刘元朔恰恰就坐在他的身边,亲耳听的很清楚。
“先贤所著的典籍上说,治理天下之要务,以收服人心为最重。只有人心真正的驯服了,才会身体力行,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同时实行两种手段为最佳。如果简单的说,第一就是以利诱之。第二就是以力畏之!呵呵,现在看起来,元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都做的很好了。令人不服不行啊!”
御史大夫司马相如语气中满是钦佩。这位已经真正承担起国之重责的人物,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元召的成长,也亲身经历了大汉帝国是怎样飞跃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如此成就,千古罕见。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欣逢这样的一个时代。
其他几位朝堂重臣也纷纷点头,十分赞同他的说法。时至今日,朝堂上下焕然一新,早就没有那种朋党勾结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倾轧的现象发生了。尤其是经过这次凝聚人心的百年盛典之后,所有一切变得更加不同。这一点无需明言,朝野民间都有深切的体会。
第一次坐在这种重要场合的刘元朔,只是在旁边认真的听着。这里可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但即便如此,这少年的心中已经十分激动。他虽然不知道元召为什么要让他来,却明白必有
深意。他偷眼看着如同被众星拱月一般的身影,一种无以言说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个伟大人物是他的父亲,而这里是他的故国!
“长卿兄过誉了!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功劳。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和英勇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天下所有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现在的良好局面,就需要我们在座的诸位戒骄戒躁,以最谦虚谨慎的态度把我们已经开始的各方面改革全力推行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个国家保持长盛不败,避免重新陷入兴衰的轮回……!”
元召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从容叙说。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去刻意的展露锋芒,更不需要隐藏什么。万里山河的画卷在他手里徐徐展开,所有的色彩都在按照他的意志去涂画。千秋万壑,表里春秋。这既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权力,更是一种谁也无法替代的责任。不管成败,都关系着亿兆生灵的福祉,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元公也不用太谦虚了。一切功勋,青史自有公断。咱们的太史公从头至尾可都记得很清楚呢。呵呵!”
东方朔轻轻拍了拍手掌,笑着说了一句。而坐在后面的太史令司马迁却并没有笑。这位白发萧疏的执史笔者,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元公及诸位请放心。青史如钩,刻画铭记。斑斑点点,不可或缺。老夫如果不能用手中的笔全面地记载下这一个恢弘的时代,那就有愧于史官这个称号。是会被后人骂的。”
看到他的认真样子,元召和其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毋庸讳言,大汉帝国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居功甚伟,能够在将来的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每一个人心头涌动的自豪和荣誉感却是不必多说。
“元公,如今这件大事也终于忙完了。这几天,来自天下各地的诸侯王和番邦属国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已经陆续开始离开长安,回他们各自的地方去。这件事,各有司官员已经在安排,特此禀明一下,请元公和诸位放心!”
负责这件事的人,是刚刚担任光禄寺大夫不久的辛庆忌。这位年轻的官员,是元召亲自点名提拔的。这次他负责接待这么繁重的任务,本来还有许多人十分怀疑他的能力。毕竟,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骤然身居高位,已经引起质疑。又要肩负起这么重大的职责,他到底能不能行呢?
而事实上表明,他能行!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并没有多少实际从政经验的年轻人,不仅把这次接待任务组织的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出现纰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更多的时候协助元召,主动承担了庆典的部分重要活动。比如,赴南郊祭祀天地和去高祖皇帝庙祭告的这两次活动,便都是他受元召委托组织完成的。而且都十分成功,引起不少人的称赞。
可以预见,名叫辛庆忌
的这个年轻人,他的前途之路已经打开,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听完他简略的汇报,元召点了点头,温言嘉奖了几句。已经有好几个像辛庆忌这样的优秀年轻人,被他安排到了重要职位上。未来的希望,将会在这一批人身上,他很期待他们将会取得的成就。
能够得到元召的亲口嘉奖,辛庆忌自然是心情激荡。不过,他略一犹豫,还是把在心里已经考虑了好几遍应不应该提起的那件事说了出来。
“元公,不知您还记得没有?数日之前,那一批在长安街头闹事的高丽人,一直在狱中关押着。因为忙于庆典活动,遵照您的吩咐,并没有来得及详细审问。这件事该怎么办,还请示下。”
其实,辛庆忌心里是有些奇怪的。按理说,这样的事应该交给长安府衙来处理。但元召偏偏交给了他。难道是因为牵涉到异族人的缘故?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哦,我当然没有忘。那些高丽人嘛……先在狱里关着吧!不用管他们。那个女子安排好了没有?”
“光禄寺里有特别的馆驿,我已经安排了人,好好照顾金秀珠和她的那个仆人。”
“很好。现在可以去好好的过问一下这件事的始末了。”
“元公,您要亲自接手这件事吗?”
辛庆忌连忙问了一句。他虽然没有详细的审问过那些高丽人,却早已经明白这其中的非同小可之处。他从来就是个聪明人。在没有得到元召亲自命令之前,是绝对不会去随便过问其中缘由的。
“庆忌,如果你不嫌辛苦,这件事还是麻烦你去弄明白吧。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辛庆忌心中一愣。他没有想到元召真的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办。不过,此时此刻他当然不会推脱。连忙允诺道。
“元公吩咐,敢不从命!我一定会查个明明白白的。”
“这样就好。你去办,我很放心。呵呵!这也是对你的一种历练……另外,因为这其中可能牵涉到东海的一些事。你带着元朔一起去吧。”
“带小公子去……是!”
辛庆忌心中的吃惊更甚。他早就知道这件事非同寻常。却没想到牵扯到这么深。看来,决不能马虎对待啊!
刘元朔也暗自吃了一惊。他终于明白元召为什么要带他到这里来了。就在稍早些时候,有一次去府中,云冰小姨曾经略微提起过几句。他当时还没有全听明白。却没想到,被她亲自杀伤擒获的这些高丽人,果然包藏祸心!
既然得到命令,辛庆忌不敢耽搁,他躬身而起,在离开之前恭敬的又问了一句。
“元公,如果没有特别的吩咐,我这就带小公子去了?”
“你们去吧。要记住一点,最好在这两天之内就把全部事情都弄清楚。因为……我们马上要动身去东海了!”
刘元朔蓦然回过头来,脸上惊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