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灭西(中)
张献忠死了,服毒自尽,很平静。
平静的就跟大帐内近乎快要凝结的气氛一样,没有人嚎丧,一眼看去满是绝望……
左丞相汪兆麟叹了口气,走到已然气绝的张献忠身前道:“汪某追随大王半生,如今大王去了,汪某岂有独生的道理,大王且稍带片刻,汪某这就去地下陪您!”
这句话说完,汪兆麟拿起酒壶也为自己斟了一杯,几乎没有片刻犹豫便一饮而尽,殉节而亡!
右相严锡命苦笑着上前,大王让他们祈降活命,但又放了一壶毒酒在这,意思就是让他们自己选择怎么死罢了,寻常小卒投降多半还能免于一死,但他们这些大西国高官想要偷生简直就是妄想,大王不想受辱而死,难道他严锡命就愿意被俘以后受尽屈辱而亡吗?大王让他们自己选,那他又何惜这一命。
大西国右丞相严锡命服毒,死!
江鼎镇笑着上前,端起酒杯笑道:“诸位同僚,江某先行一步了……”
“江尚书何其急也!”龚完敬大笑着上前,道:“未免黄泉路上寂寞,龚某说不得也要叨扰江兄一路了。”
王国麟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同僚先后死在面前,内心已然纠结到了极点,看着走过他身边的同僚眼里露出的鄙夷目光更是让他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按照在大西国内的官位论,江、龚二位尚书服毒之后就该轮到他了,但他没有上前,不是他怕死,这帐内的大臣一个个前仆后继选择自我了断,不是他们多么的大义凛然,而是他们心里很清楚,以他们在大西国的地位,即便投降,最后也是必死无疑,但他不同,他如果降了,身家性命完全可以保全!
因为他是大西国的叛臣,大西国四川两次大败不说与他有直接关系,间接关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不是他将情报送给大明,大明新军就算再强,也不可能料敌机先,从容做出应对。
所以他不用死,但活着只能是屈辱的活着,这一辈子都将活在外人的鄙夷、不屑当中,甚至他的家人都会受尽人世白眼……
死还是生,是对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命运的抉择!
王国麟选择了死!
短短的一炷香时间,王国麟已然想透了一切,他活着,带给全家人的只有屈辱,尤其是他最疼爱的小孙子这辈子都没有机会抬起头来做人,但若是他死,大明的小皇帝哪怕只念及他一点点的好,都不会亏待他的家人,所以他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大西中军大帐内几乎成了死域,四十多位文臣武将连同张献忠在内,选择服毒了断的三十八人,大西丞相、尚书一个级别的高级官员无一企图偷生活下去,没有选择死的六七人都心存侥幸,因为他们几个官职不高不低,投降未必没有一条生路。
右军大营内,张定国同样在喝酒,堪称海量的他已然微微有了醉意,张献忠猜测的没错,出卖他的正是自己,但他没得选择,因为他是在用张献忠的命来换整个西军十万将士的命!
两天前他收到了来自大明第一舰队提督万长明的信,万长明很直接,如果他能将张献忠擒住交给大明,那么大明数万兵马将会放西军一条生路,若是顽抗,大军一至,玉石俱焚!鸡犬不留!
两相权衡取其轻,明军浮海远渡,剿灭大西国的战略目标已然极其明显,大西面对强势无比的明军根本看不到半点胜算。
和大明新军硬撼的下场,满清八旗尝过,李自成尝过,大西国同样尝过,两者之间战力根本不成正比,如果能有一线战而胜之的希望,张定国都未必会做出出卖义父这样堪称可耻的选择,但是没有胜机,一丝一毫的胜机都没有,顽抗的唯一结局就是葬送整个西军十万将勇!
张定国没有按照万长明的要求去做,只是将在外巡弋的斥候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所以大明将西军大营围了,从容部署至到发起攻击,中军都没有丝毫察觉到异样!
选择的权力,张定国交给了义父自己,如果义父选择死战到底,那么他张定国也会追随拼死一战!
如果义父选择牺牲自己换西军一条活路,那么他的选择就不算错,现在明军炮袭右营,中军却无丝毫动静,看来义父已然做出了选择……
张定国虎目冲血,站起身卸下身上的配刀,脱下已然穿戴齐整的战甲,身着锦袍走出大帐!
帐外,数百亲兵燃起的火把将整个左营大帐照耀的灯火通明,三万将士单膝跪地,等待着他们的将主做出最后的抉择!
生或死!
张定国轻声问道:“中军可有消息?”
亲兵统领身躯站的笔直,大声答道:“禀报将军,没有任何消息”
“再探!”
不多时,探听消息的亲兵返回左营,如一道离弦之箭一般冲到张定国跟前,惊恐道:“禀告将军,大王……大王……”
“大王如何了?”张定国沉声问道。
“大王服毒身亡!”传信兵惶恐道:“左右丞相、各部尚书等大臣共计三十八人已然追随大王而去……”
张定国双目泛泪,自己追随半生的义父果然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为了西军的存亡终归还是做出了如他一样的选择,只是没想到大西国满朝文武也会这般节烈,这多少让他感到有点意外。
“报……右营哗变,大帐被明军炮火夷平,艾将军生死不知……”
张定国吐出一口浊气喝道:“放信号,拿本将令箭前去中军、右营传本将将令,凡大西国将士,一律待在营内,卸甲、弃械,咱们……降了!”
西军大营外十里夜色当中,万长明目光冰冷的看着十里外冲天而起的火光,直到夜空当中升起三朵绚烂至极的烟花时,脸上才露出一缕淡淡的笑意。
“传本督将令,各营依次进剿西军大营,但有顽抗者,诛杀不论……”
平静的就跟大帐内近乎快要凝结的气氛一样,没有人嚎丧,一眼看去满是绝望……
左丞相汪兆麟叹了口气,走到已然气绝的张献忠身前道:“汪某追随大王半生,如今大王去了,汪某岂有独生的道理,大王且稍带片刻,汪某这就去地下陪您!”
这句话说完,汪兆麟拿起酒壶也为自己斟了一杯,几乎没有片刻犹豫便一饮而尽,殉节而亡!
右相严锡命苦笑着上前,大王让他们祈降活命,但又放了一壶毒酒在这,意思就是让他们自己选择怎么死罢了,寻常小卒投降多半还能免于一死,但他们这些大西国高官想要偷生简直就是妄想,大王不想受辱而死,难道他严锡命就愿意被俘以后受尽屈辱而亡吗?大王让他们自己选,那他又何惜这一命。
大西国右丞相严锡命服毒,死!
江鼎镇笑着上前,端起酒杯笑道:“诸位同僚,江某先行一步了……”
“江尚书何其急也!”龚完敬大笑着上前,道:“未免黄泉路上寂寞,龚某说不得也要叨扰江兄一路了。”
王国麟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同僚先后死在面前,内心已然纠结到了极点,看着走过他身边的同僚眼里露出的鄙夷目光更是让他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按照在大西国内的官位论,江、龚二位尚书服毒之后就该轮到他了,但他没有上前,不是他怕死,这帐内的大臣一个个前仆后继选择自我了断,不是他们多么的大义凛然,而是他们心里很清楚,以他们在大西国的地位,即便投降,最后也是必死无疑,但他不同,他如果降了,身家性命完全可以保全!
因为他是大西国的叛臣,大西国四川两次大败不说与他有直接关系,间接关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不是他将情报送给大明,大明新军就算再强,也不可能料敌机先,从容做出应对。
所以他不用死,但活着只能是屈辱的活着,这一辈子都将活在外人的鄙夷、不屑当中,甚至他的家人都会受尽人世白眼……
死还是生,是对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命运的抉择!
王国麟选择了死!
短短的一炷香时间,王国麟已然想透了一切,他活着,带给全家人的只有屈辱,尤其是他最疼爱的小孙子这辈子都没有机会抬起头来做人,但若是他死,大明的小皇帝哪怕只念及他一点点的好,都不会亏待他的家人,所以他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大西中军大帐内几乎成了死域,四十多位文臣武将连同张献忠在内,选择服毒了断的三十八人,大西丞相、尚书一个级别的高级官员无一企图偷生活下去,没有选择死的六七人都心存侥幸,因为他们几个官职不高不低,投降未必没有一条生路。
右军大营内,张定国同样在喝酒,堪称海量的他已然微微有了醉意,张献忠猜测的没错,出卖他的正是自己,但他没得选择,因为他是在用张献忠的命来换整个西军十万将士的命!
两天前他收到了来自大明第一舰队提督万长明的信,万长明很直接,如果他能将张献忠擒住交给大明,那么大明数万兵马将会放西军一条生路,若是顽抗,大军一至,玉石俱焚!鸡犬不留!
两相权衡取其轻,明军浮海远渡,剿灭大西国的战略目标已然极其明显,大西面对强势无比的明军根本看不到半点胜算。
和大明新军硬撼的下场,满清八旗尝过,李自成尝过,大西国同样尝过,两者之间战力根本不成正比,如果能有一线战而胜之的希望,张定国都未必会做出出卖义父这样堪称可耻的选择,但是没有胜机,一丝一毫的胜机都没有,顽抗的唯一结局就是葬送整个西军十万将勇!
张定国没有按照万长明的要求去做,只是将在外巡弋的斥候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所以大明将西军大营围了,从容部署至到发起攻击,中军都没有丝毫察觉到异样!
选择的权力,张定国交给了义父自己,如果义父选择死战到底,那么他张定国也会追随拼死一战!
如果义父选择牺牲自己换西军一条活路,那么他的选择就不算错,现在明军炮袭右营,中军却无丝毫动静,看来义父已然做出了选择……
张定国虎目冲血,站起身卸下身上的配刀,脱下已然穿戴齐整的战甲,身着锦袍走出大帐!
帐外,数百亲兵燃起的火把将整个左营大帐照耀的灯火通明,三万将士单膝跪地,等待着他们的将主做出最后的抉择!
生或死!
张定国轻声问道:“中军可有消息?”
亲兵统领身躯站的笔直,大声答道:“禀报将军,没有任何消息”
“再探!”
不多时,探听消息的亲兵返回左营,如一道离弦之箭一般冲到张定国跟前,惊恐道:“禀告将军,大王……大王……”
“大王如何了?”张定国沉声问道。
“大王服毒身亡!”传信兵惶恐道:“左右丞相、各部尚书等大臣共计三十八人已然追随大王而去……”
张定国双目泛泪,自己追随半生的义父果然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为了西军的存亡终归还是做出了如他一样的选择,只是没想到大西国满朝文武也会这般节烈,这多少让他感到有点意外。
“报……右营哗变,大帐被明军炮火夷平,艾将军生死不知……”
张定国吐出一口浊气喝道:“放信号,拿本将令箭前去中军、右营传本将将令,凡大西国将士,一律待在营内,卸甲、弃械,咱们……降了!”
西军大营外十里夜色当中,万长明目光冰冷的看着十里外冲天而起的火光,直到夜空当中升起三朵绚烂至极的烟花时,脸上才露出一缕淡淡的笑意。
“传本督将令,各营依次进剿西军大营,但有顽抗者,诛杀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