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明军孱弱的原因
招五六千人可不光是出五六千两工钱那么简单,招人来干活,总得管人吃喝拉撒,这些上面花的钱基本跟工钱差不多。
也就是说,招五六千人干活的话,每个月最少要支出一万多两,而且光这些还不够,要造武器装备还得花很多银子,比如材料的开采和进购,马车来回运输的消耗,工具设备的制造等等,如果把所有的费用都加上,一个月下来,差不多的花两万两银子。
这会儿杨聪终于明白明军为什么会越来越弱了,没钱,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光是一个宣府镇,提升一下武器装备水平就需要这么多银子,大明九个边镇的边军武器装备全部提升上来,没个几百万两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个没钱并不是说大明朝廷抠不出这么多银子,要嘉靖真的什么都懂,随便抠点一年都能抠出几十万两甚至几百万两军费都不是问题,抠个几年,大明边军的武器装备就能提升一个档次。
问题就在于嘉靖并不是什么都懂,他自己或许认为自己本事大的很,但实际上他本事相当一般,特别在捞钱这方面,他甚至连个普通的举人都不如。
他要厉害,随便管管宫里的太监,一年便能多出三四百万两的收入来。
他要真的本事齐天,随便抄抄贪官污吏的家,都能抄出几年的军费来。
可惜,他根本不会捞钱,甚至别人捞了他的钱他都不清楚。
比如宫里的太监,一年最少从皇庄捞去三四百万两,他要真厉害,摁住那些太监一顿抄啊,不说别的,宫里那些大太监每个人那里基本都能抄出上百万两来,有了这些银子,足以将所有边军装备全部焕然一新,击败鞑子,压根就不是问题。
又比如朝中的贪官污吏,一年贪腐三四百万两肯定是有的,他要真厉害,逮着那些贪官污吏一顿抄,同样能让明军战斗力飙升。
可惜,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手段高明,玩的朝臣团团转,殊不知很多时候都是他被别人玩得团团转。
后世某些戏里面还演得他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还说出了什么水清,什么水浊的鬼话,意思就是说,不管贪官清官他都要用,他甚至还要依仗严嵩这个大贪官给他去捞钱,简直是莫名其妙,神经错乱,他要真厉害需要靠贪官吗?
明军之所以没钱装备新武器,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根源就在于嘉靖等皇帝的无能!
当然,光没钱还不会导致明军战斗力一落千丈,明初的时候也没什么钱,但是明军却相当的强大,很多时候,明军之所以孱弱,人为的原因也占很大因素。
历史上的嘉靖朝就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巡抚或者总督再会领兵打仗都没用,如果站错了队或者没有后台,立再大的功勋都得死!
比如说浙江巡抚朱纨就曾大败倭寇,并将与倭寇勾结的海盗头子杀了个精光,结果,惹怒了海商四大豪门,海商豪门联合严嵩一通诬告,嘉靖竟然下旨将朱纨革职查办,气得朱纨愤而自杀。
又比如兵部尚书东南五省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就曾获得王江泾大捷,将倭寇打得屁股尿流,结果,他们的功劳全被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给抢了,而且他们还被严嵩和赵文华诬陷,最后被嘉靖下旨斩于西市。
再比如三边总督曾铣就曾大败俺答,并且提出了收复河套,将北元余孽赶出塞外的计划,可惜,他无端卷入了夏言和严嵩的恶斗,被严嵩诬陷,最后被嘉靖下旨斩于午门,家人皆被流放三千里充军!
历史上,嘉靖朝唯一没因为抵御倭寇和鞑子有功而获死罪的功臣貌似就只有胡宗宪了,因为胡宗宪当时忍辱负重,投奔严嵩的门下,获得了严嵩的赏识,可惜,最后严嵩倒台了,他也跟着受牵连,含冤自杀而亡。
当然,这会儿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朱纨、李天经、曾铣、胡宗宪等人还没有跟倭寇和鞑子交手呢,杨聪倒是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和击败鞑子,获取不世功勋的“封疆大吏”。
他当然知道历史上朱纨、曾铣等人的结局,所以,他做起事来异常小心,尽量避免被人揪住小辫子。
他也知道,不管是夏言还是严嵩都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好人,这两个家伙,一旦揪住他的小辫子,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收拾他,不管他立再大的功勋都没用。
这个时候,朝堂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这年头,你想办点什么事就会得罪相关的利益集团。
还好,他后面还有阳明一脉,还有定国公等公侯勋贵,还有陆炳和张岳,倒也不怕夏言和严嵩无中生有诬蔑他,只要没有真凭实据,他就不怕
这会儿他只想赶紧把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造出来,先打场胜仗再说。
投石机和巨型轰天雷测试成功之后,他便开始亲自坐镇宣化厂,督促王宣等人赶紧招人,赶紧准备生产设备,尽快实现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的量产。
好家伙,这人是好招,这银子花起来也如同流水一般,一开始他就给李芳和孟冲各塞了五万两银子,紧接着又是招人,又是进购材料,又是添置设备,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两。
好在他其他的不多,就是钱多,在杨家的全力支援下,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很快就实现了量产。
紧接着他又开始抓操练了,要知道除了朱希忠带来的一千神机营将士,其他边军精锐和京营宿卫对火药武器可不怎么熟悉,如果不好好操练一番,他们自己用轰天雷把自己轰了也不一定。
这个时候,唐顺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火药武器的应用他甚至比杨聪还要精通,各种战略战术他简直是信手拈来,各项训练计划他也安排的井井有条,边军精锐、京营宿卫和神机营将士很快就被他黏合到了一起,各种战法也慢慢开始显露出威力,相信不出两个月这一万多将士便能和四五万鞑子骑兵争锋。
武器装备和操练的事情都步入了正轨,杨聪突然又发现一个问题,他貌似还没去战场考察过呢。
这鞑子是不大可能来进攻宣化府城的,基本上,每次鞑子都是从宣府镇西北方向的长城缺口处冲进来,然后在城外劫掠一番便跑了,而这时候他还没去看过宣府镇西北方向的长城呢。
也就是说,招五六千人干活的话,每个月最少要支出一万多两,而且光这些还不够,要造武器装备还得花很多银子,比如材料的开采和进购,马车来回运输的消耗,工具设备的制造等等,如果把所有的费用都加上,一个月下来,差不多的花两万两银子。
这会儿杨聪终于明白明军为什么会越来越弱了,没钱,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光是一个宣府镇,提升一下武器装备水平就需要这么多银子,大明九个边镇的边军武器装备全部提升上来,没个几百万两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个没钱并不是说大明朝廷抠不出这么多银子,要嘉靖真的什么都懂,随便抠点一年都能抠出几十万两甚至几百万两军费都不是问题,抠个几年,大明边军的武器装备就能提升一个档次。
问题就在于嘉靖并不是什么都懂,他自己或许认为自己本事大的很,但实际上他本事相当一般,特别在捞钱这方面,他甚至连个普通的举人都不如。
他要厉害,随便管管宫里的太监,一年便能多出三四百万两的收入来。
他要真的本事齐天,随便抄抄贪官污吏的家,都能抄出几年的军费来。
可惜,他根本不会捞钱,甚至别人捞了他的钱他都不清楚。
比如宫里的太监,一年最少从皇庄捞去三四百万两,他要真厉害,摁住那些太监一顿抄啊,不说别的,宫里那些大太监每个人那里基本都能抄出上百万两来,有了这些银子,足以将所有边军装备全部焕然一新,击败鞑子,压根就不是问题。
又比如朝中的贪官污吏,一年贪腐三四百万两肯定是有的,他要真厉害,逮着那些贪官污吏一顿抄,同样能让明军战斗力飙升。
可惜,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手段高明,玩的朝臣团团转,殊不知很多时候都是他被别人玩得团团转。
后世某些戏里面还演得他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还说出了什么水清,什么水浊的鬼话,意思就是说,不管贪官清官他都要用,他甚至还要依仗严嵩这个大贪官给他去捞钱,简直是莫名其妙,神经错乱,他要真厉害需要靠贪官吗?
明军之所以没钱装备新武器,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根源就在于嘉靖等皇帝的无能!
当然,光没钱还不会导致明军战斗力一落千丈,明初的时候也没什么钱,但是明军却相当的强大,很多时候,明军之所以孱弱,人为的原因也占很大因素。
历史上的嘉靖朝就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巡抚或者总督再会领兵打仗都没用,如果站错了队或者没有后台,立再大的功勋都得死!
比如说浙江巡抚朱纨就曾大败倭寇,并将与倭寇勾结的海盗头子杀了个精光,结果,惹怒了海商四大豪门,海商豪门联合严嵩一通诬告,嘉靖竟然下旨将朱纨革职查办,气得朱纨愤而自杀。
又比如兵部尚书东南五省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就曾获得王江泾大捷,将倭寇打得屁股尿流,结果,他们的功劳全被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给抢了,而且他们还被严嵩和赵文华诬陷,最后被嘉靖下旨斩于西市。
再比如三边总督曾铣就曾大败俺答,并且提出了收复河套,将北元余孽赶出塞外的计划,可惜,他无端卷入了夏言和严嵩的恶斗,被严嵩诬陷,最后被嘉靖下旨斩于午门,家人皆被流放三千里充军!
历史上,嘉靖朝唯一没因为抵御倭寇和鞑子有功而获死罪的功臣貌似就只有胡宗宪了,因为胡宗宪当时忍辱负重,投奔严嵩的门下,获得了严嵩的赏识,可惜,最后严嵩倒台了,他也跟着受牵连,含冤自杀而亡。
当然,这会儿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朱纨、李天经、曾铣、胡宗宪等人还没有跟倭寇和鞑子交手呢,杨聪倒是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和击败鞑子,获取不世功勋的“封疆大吏”。
他当然知道历史上朱纨、曾铣等人的结局,所以,他做起事来异常小心,尽量避免被人揪住小辫子。
他也知道,不管是夏言还是严嵩都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好人,这两个家伙,一旦揪住他的小辫子,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收拾他,不管他立再大的功勋都没用。
这个时候,朝堂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这年头,你想办点什么事就会得罪相关的利益集团。
还好,他后面还有阳明一脉,还有定国公等公侯勋贵,还有陆炳和张岳,倒也不怕夏言和严嵩无中生有诬蔑他,只要没有真凭实据,他就不怕
这会儿他只想赶紧把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造出来,先打场胜仗再说。
投石机和巨型轰天雷测试成功之后,他便开始亲自坐镇宣化厂,督促王宣等人赶紧招人,赶紧准备生产设备,尽快实现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的量产。
好家伙,这人是好招,这银子花起来也如同流水一般,一开始他就给李芳和孟冲各塞了五万两银子,紧接着又是招人,又是进购材料,又是添置设备,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两。
好在他其他的不多,就是钱多,在杨家的全力支援下,轰天雷,火龙战车,手弩,投石机等武器装备很快就实现了量产。
紧接着他又开始抓操练了,要知道除了朱希忠带来的一千神机营将士,其他边军精锐和京营宿卫对火药武器可不怎么熟悉,如果不好好操练一番,他们自己用轰天雷把自己轰了也不一定。
这个时候,唐顺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火药武器的应用他甚至比杨聪还要精通,各种战略战术他简直是信手拈来,各项训练计划他也安排的井井有条,边军精锐、京营宿卫和神机营将士很快就被他黏合到了一起,各种战法也慢慢开始显露出威力,相信不出两个月这一万多将士便能和四五万鞑子骑兵争锋。
武器装备和操练的事情都步入了正轨,杨聪突然又发现一个问题,他貌似还没去战场考察过呢。
这鞑子是不大可能来进攻宣化府城的,基本上,每次鞑子都是从宣府镇西北方向的长城缺口处冲进来,然后在城外劫掠一番便跑了,而这时候他还没去看过宣府镇西北方向的长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