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先下手为强(上)
平原。
作为府城,这座城池的规模和繁华程度,都不是平遥这座县城能比。虽然晋州整体的发展水平低下,尤其作为一个边塞省份,经济民生不能与内地相比。但是在安定邦的刻意维持之下,州内所有大型重点城市,在表面上还都过得去。在安定邦给州内牧民官下达的指标中,包括乞丐数量,店面经营程度甚至于人口维持率,都做了规定。
这种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并不能真的改善生活环境,但是以残酷的军法外加部队作为基础,配合上高压手段,勉强装点门面还是做得到。而正是靠着这种门面,安定邦在朝廷里得到不错的评价,乃至天子也认为安定邦虽然是赳赳武夫,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处理行政。是以晋州的军政分治提案虽然在朝廷里提过多次,但从没得到过批复。
白衣军之乱时,何知章收拢全府的州郡兵拱卫府城,导致白衣军在各地任意行动,差点形成燎原之势。这种安排在军政上显然是巨大的败笔,不过在他的仕途上,却未必是昏招。靠着这些州郡兵,他不但保住了府城不失,也避免了州郡兵在战斗中的损失。这一举措显然很对安定邦胃口,在白衣军事变平息后,何知章不但没有因为之前的无能而被处置,相反倒是更受重用。比如眼下,大批的粮食被运进平原库房,就是个明证。
在晋州由于奉行先军制度,一切物资优先供应部队,导致百姓长期处于饥饿之中,即便是府城,粮草也不充足,粮食是整个晋地最为宝贵的财富。何知章这些文官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是饮食条件跟内地不能比。安定邦防文官像防贼,粮食的管理权限,一般都掌握在武官手中。后来发现这种管理制度无非是让硕鼠从文官变成武将之后,又开始实行军仓制。在晋州,有几处重要的军事据点,都是安定邦存放军粮的地方,以亲信带领重兵保护。各地粮食征收以及朝廷的粮食运来,先堆满这些地方的仓库,而后才是地方。
像是平原的粮仓,基本长期处于空转状态。府库里征收的税粮,还不等放好就要被拉到军仓之中。能够留下一两成,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今天却是破天荒地从军仓拉来大批粮草,把平原的库房撑满。更重要的是,这些粮仓的管理权,不再是武将,而是交给了何知章。
望着眼前传令的军官,何知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三次之后,才知道自己没听错,也不是做梦。
那名军官对待何知章态度非常客气,“安帅有令,这些粮食归何太守管理。为了保护这些粮食,平原的州郡兵全部归何太守节制。包括末将带领的两千骑兵,也归何太守管辖,您只管吩咐就好。”
“不敢……这可万万不敢。”何知章摇头道:“将军乃是安帅身边猛将,下官乃是文臣,不懂武事,哪里敢吩咐?”
“太守客气了,大帅既然有令,您随便吩咐,小的都只能听从。另外小的也得跟您透个底,大帅有交代,这批粮草干系重大,数字上千万要小心,保管上也要注意,千万不能出了纰漏。在军仓那,已经斩了个督管了。”
“啊?有这等事?”何知章一惊,“军仓督管都是大帅身边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怎么?”
“军仓那边有两成的粮食对不上账,后来听说是被督管挪了去做生意。咱们的总管下令,把人就地正法。大帅那边还不知道消息,就算知道也只会处罚得更重。有这个事,何太守可是要仔细一些才是。”
“自然,这没有话说。将军放心,这些粮食进了仓库,保证不会短缺。”
何知章嘴上应承着,心里却在冷笑。这些丘八不通文墨,下场就是连坏事都不会做。吃粮仓得活做到让人查出账目把柄,这简直就是蠢到极处。大秤小秤,大斗小斗,这些入门的手段他们都还没掌握。就不说怎么在账目上搞鬼,让人查不出把柄来,以及粮食里如何掺杂杂物,变出若干米粮的事。单是这些粮食进库交卸的账目,就是简单潦草,里面有的是作弊的空间。晋州多年来重武轻文的下场,就是这种细枝末节的工作没有人做,防范别人的手段也十分原始粗暴,缺乏技术性以及可执行性。即便是那位号称有能的行军总管史敬恩,也是军阵之学,在行政上的能力同样严重不足。
整个晋州的行政官僚体系,就是一坨烂泥。在平时靠着军管制度,这种弊病体现的不是十分明显。可是现在当全面准备时,各方面的毛病就一一暴露出来,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
偷粮?自己当然没那么笨,而是会通过行政手段,把这些粮食变成自己的,即便是那位史总管在,也保证让他看不出丝毫破绽。自己的心不贪,这些粮食只要两成就够了。比起因为没有行政管理人才,导致的浪费与不必要消耗,区区两成的好处,已经算是节省到了极处。相信自己这次不但可以发一笔大财,还能在史总管面前立个大功。
就在他考虑着该如何与陈家合作,把这批粮食卖个好价钱的当口。忽然远方街道上,传来人喊马嘶之声,随后便是阵阵惊叫。带队的军官眉头一皱,“何太守,这里地面可还太平?”
“放心吧,本官的平原有一万五千名州郡兵驻守,而且城高壁厚,易守难攻。慢说最近没有战事,即便有战事发生,也足以坚守一月有余。晋州民风剽悍,百姓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事,将军何必大惊小怪。”
何知章侃侃而谈,那名领兵的军官额头上却已经见了汗。这时呐喊声越来越大,那名武官猛地一推何知章,朝着身后的随从亲兵大喝道:“放火!烧粮仓!一粒粮食也不能留下!”
作为府城,这座城池的规模和繁华程度,都不是平遥这座县城能比。虽然晋州整体的发展水平低下,尤其作为一个边塞省份,经济民生不能与内地相比。但是在安定邦的刻意维持之下,州内所有大型重点城市,在表面上还都过得去。在安定邦给州内牧民官下达的指标中,包括乞丐数量,店面经营程度甚至于人口维持率,都做了规定。
这种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并不能真的改善生活环境,但是以残酷的军法外加部队作为基础,配合上高压手段,勉强装点门面还是做得到。而正是靠着这种门面,安定邦在朝廷里得到不错的评价,乃至天子也认为安定邦虽然是赳赳武夫,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处理行政。是以晋州的军政分治提案虽然在朝廷里提过多次,但从没得到过批复。
白衣军之乱时,何知章收拢全府的州郡兵拱卫府城,导致白衣军在各地任意行动,差点形成燎原之势。这种安排在军政上显然是巨大的败笔,不过在他的仕途上,却未必是昏招。靠着这些州郡兵,他不但保住了府城不失,也避免了州郡兵在战斗中的损失。这一举措显然很对安定邦胃口,在白衣军事变平息后,何知章不但没有因为之前的无能而被处置,相反倒是更受重用。比如眼下,大批的粮食被运进平原库房,就是个明证。
在晋州由于奉行先军制度,一切物资优先供应部队,导致百姓长期处于饥饿之中,即便是府城,粮草也不充足,粮食是整个晋地最为宝贵的财富。何知章这些文官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是饮食条件跟内地不能比。安定邦防文官像防贼,粮食的管理权限,一般都掌握在武官手中。后来发现这种管理制度无非是让硕鼠从文官变成武将之后,又开始实行军仓制。在晋州,有几处重要的军事据点,都是安定邦存放军粮的地方,以亲信带领重兵保护。各地粮食征收以及朝廷的粮食运来,先堆满这些地方的仓库,而后才是地方。
像是平原的粮仓,基本长期处于空转状态。府库里征收的税粮,还不等放好就要被拉到军仓之中。能够留下一两成,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今天却是破天荒地从军仓拉来大批粮草,把平原的库房撑满。更重要的是,这些粮仓的管理权,不再是武将,而是交给了何知章。
望着眼前传令的军官,何知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三次之后,才知道自己没听错,也不是做梦。
那名军官对待何知章态度非常客气,“安帅有令,这些粮食归何太守管理。为了保护这些粮食,平原的州郡兵全部归何太守节制。包括末将带领的两千骑兵,也归何太守管辖,您只管吩咐就好。”
“不敢……这可万万不敢。”何知章摇头道:“将军乃是安帅身边猛将,下官乃是文臣,不懂武事,哪里敢吩咐?”
“太守客气了,大帅既然有令,您随便吩咐,小的都只能听从。另外小的也得跟您透个底,大帅有交代,这批粮草干系重大,数字上千万要小心,保管上也要注意,千万不能出了纰漏。在军仓那,已经斩了个督管了。”
“啊?有这等事?”何知章一惊,“军仓督管都是大帅身边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怎么?”
“军仓那边有两成的粮食对不上账,后来听说是被督管挪了去做生意。咱们的总管下令,把人就地正法。大帅那边还不知道消息,就算知道也只会处罚得更重。有这个事,何太守可是要仔细一些才是。”
“自然,这没有话说。将军放心,这些粮食进了仓库,保证不会短缺。”
何知章嘴上应承着,心里却在冷笑。这些丘八不通文墨,下场就是连坏事都不会做。吃粮仓得活做到让人查出账目把柄,这简直就是蠢到极处。大秤小秤,大斗小斗,这些入门的手段他们都还没掌握。就不说怎么在账目上搞鬼,让人查不出把柄来,以及粮食里如何掺杂杂物,变出若干米粮的事。单是这些粮食进库交卸的账目,就是简单潦草,里面有的是作弊的空间。晋州多年来重武轻文的下场,就是这种细枝末节的工作没有人做,防范别人的手段也十分原始粗暴,缺乏技术性以及可执行性。即便是那位号称有能的行军总管史敬恩,也是军阵之学,在行政上的能力同样严重不足。
整个晋州的行政官僚体系,就是一坨烂泥。在平时靠着军管制度,这种弊病体现的不是十分明显。可是现在当全面准备时,各方面的毛病就一一暴露出来,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
偷粮?自己当然没那么笨,而是会通过行政手段,把这些粮食变成自己的,即便是那位史总管在,也保证让他看不出丝毫破绽。自己的心不贪,这些粮食只要两成就够了。比起因为没有行政管理人才,导致的浪费与不必要消耗,区区两成的好处,已经算是节省到了极处。相信自己这次不但可以发一笔大财,还能在史总管面前立个大功。
就在他考虑着该如何与陈家合作,把这批粮食卖个好价钱的当口。忽然远方街道上,传来人喊马嘶之声,随后便是阵阵惊叫。带队的军官眉头一皱,“何太守,这里地面可还太平?”
“放心吧,本官的平原有一万五千名州郡兵驻守,而且城高壁厚,易守难攻。慢说最近没有战事,即便有战事发生,也足以坚守一月有余。晋州民风剽悍,百姓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事,将军何必大惊小怪。”
何知章侃侃而谈,那名领兵的军官额头上却已经见了汗。这时呐喊声越来越大,那名武官猛地一推何知章,朝着身后的随从亲兵大喝道:“放火!烧粮仓!一粒粮食也不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