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很显然,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不知道这在他看来没什么大不了变个戏法的玩意儿,有多大的影响。
陆游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官家的无奈,也看到辛弃疾的兴奋,只得拍拍方靖远的肩头说道:“方贤弟啊,看来让你在御史台,还真是大材小用了!你可知自从汴京兵工厂被封之后,突火枪和霹雳炮的图纸下落不明,眼下就算朝廷的火器营里,也没几支能用的火器。就算有……也没你这简单安全易上手……你明白吗?”
方靖远明白了,原来不是他们不懂得火器的厉害,而是……技术断代失传了!
当年李纲在守卫汴京时,还一度用霹雳炮击退过金兵,让金人闻声丧胆,只可惜因为先前的那场意外,汴京根本没存下多少火药,风光一时之后,霹雳炮就成了摆设,繁华如斯的汴京依旧没逃过被践踏摧毁的结局。
这个时代的技术壁垒比后世的专利限制还要严重,尤其是这种神兵利器,在官方管制得尤为严格,所以才会因为兵工厂爆炸导致技术断代,谁也说不清那一次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只是为了安全和其他顾虑,到了临安,也没人再提重建兵工厂的事儿。
故而谁也没想到,方靖远一个好端端的探花郎,御史台谏官,居然能自己琢磨着做出这管类似突火枪的拉花炮,怎能不让一心惦记着收复故土的辛弃疾和陆游眼热心跳,恨不得立刻从他脑子里挖出配方和设计图来。
“配方和图纸给你们也不是不行,反正我拿出来,本来就是打算给官家的。只不过……”方靖远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倒也没想着藏私或借此盈利,只是冲着赵昚笑道:“还请官家点头,恩科再开一次武举。”
“武举?”赵昚一怔,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还想去当考官?上次出题难得那些考生都快骂死你了,还不知足?”
方靖远点点头,说道:“我这几日查过吏部和兵部的资料,我大宋向来以文官辖制武官,可眼下文官有余,武将不足,就算有一个虞允文挡住完颜亮又如何?总不能次次敌军来犯,都只能等着……眼下金帝已死,这两年内乱不止,正是我们北上收服故土的好时机,若不趁此机会招揽天下豪杰,又待何时?”
赵昚方登帝位,正是意气纷发壮志满怀之时,虽被太上皇掣肘难以施展拳脚,却也想过借北伐之机收拢兵权,方靖远此言对他来说无疑正中下怀,当即点头应下。
“好!既是如此,朕……我回去便命人拟旨,明年春闱会试之后,便开武举会试,若得文武状元者,便可随军北伐!”
辛弃疾听得摩拳擦掌,忍不住问道:“不知辛某可否能参加会试……”
“不行!”不等赵昚开口,陆游就一口回绝,“你已得上皇亲封为江阴军签判,天下皆知,若是再入考场,岂不惹人非议?”
方靖远见辛弃疾一脸遗憾之色,深感学霸不畏考试的精神,转念一想,便提议道:“听闻辛兄率五十骑勇闯金贼五万人大营,生擒叛贼归来,如此勇武过人,足智多谋,想来对兵法一道,亦是造诣不浅吧!”
宋朝的武举除了考校武艺之外,还要考兵法程文策论,这些对方靖远来说是一窍不通,方才看到辛弃疾的表情,忽然灵机一动,便向赵昚保举他做考官。
“官家既有用兵之意,何不将辛大人调入兵部。辛大人熟知北方风土人情,又与金兵交过手,经验丰富,武艺高超,远胜过兵部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大人……”
更重要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昚如今继位,最缺的就是完全忠心于他的可用之人,听方靖远一说,立刻明白过来,当即点头准了。若是兵部吏部侍郎之类的三四品高官,他尚需禀报太上皇知晓,可辛弃疾如今不过是个有官无职的七品官,他让人安排一下,根本不会惊动宫中的老大人。
“多谢陛下……”辛弃疾喜出望外,真心实意地向赵昚行礼,哪怕被他拦下,亦从心底对这位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官家敬服。
他从金国辖区归正南宋,早就做好了被排挤被投闲置散的心理准备,原想着无论给个什么末流官儿,以他的能力,都可以慢慢积累功绩升上去,只是方才听得有恩科文武会试,一时动心,却被陆游拦下,可没想到考生都当不成的他,居然被方靖远保举为考官,这短短片刻间心路起起伏伏,比过去的十几年都要让人激动。
赵昚借机勉励了他一番,又夸了他填的词,一时间君臣和乐融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满怀壮志,尚未经历挫折和失败,俱是意气纷发,谈笑风生时,倒比先前处得更为自在。
酒正酣时,忽听窗外几声炸响,夜空中绽开朵朵烟花,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比现实中的花儿更绚丽更耀目。震得整个临安城的人都跟着仰望天际,想不出这非年非节的日子,怎么突然会有人放这些烟花,如此大的手笔,还不知要破费多少。
楼下喝彩声和喧哗声不断,都在猜测这场烟花盛宴的来历,赵昚却看着方靖远,“刚才那小把戏是前菜,这才是你要给我看的?”
方靖远点点头,当初他看小说时见人能用烟花放出贺寿的文字,在贡院前几日等着考生们答题时,闲极无聊,就做了点设计,出来后便找了家烟花铺子去做,可没想到那家小铺子的东家竟然跟着酒楼有关,一来二去的,他就干脆把思路和设计图都交给他们,正好今日有了成品实验,便提前让赵昚和陆游等人检验一下。
“这些也算不得成品,尚待改进,等做好了,应该能赶上为上皇贺寿……”
辛弃疾却眼露精光,目光炯炯地望着他,“方大人若是放心,肯将此物交给辛某,或许辛某能奉上一份更大的寿礼!”
赵昚看看方靖远又看看辛弃疾,面无表情。哪怕明知他们是想为他争取权力才去“讨好”太上皇,可眼睁睁看着如此精彩的礼物竟不是独属于自己……
就有点心痛。
第十三章 挑灯看剑
出头一时爽,事后满头包。
方靖远开始后悔自己为了一时风头,一时没忍住,被和乐楼的老板一忽悠就提前放出了花炮和烟花炮。
他本以为这只是小小的技术改进,自己只不过提供了一点方向和意见,这些原本就该在这个时代存在的东西,他拿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可现在他才知道,小说都是骗人的,夸张其词的有,敷衍了事的有,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他现在甚至没法去核对比较。
因为自从他来到这里,改变了那场本当掀起偌大风波让刚继位的赵昚灰头土脸的临安府乡试,这个世界就成了他知道的那段历史的平行世界,过去如何,本就文史渣的方靖远自己也不知道。未来如何,更是谁也无法预料。
尤其是陆游和辛弃疾两位大佬,就此缠上了他,当晚就借口酒醉,住进了他的小宅子不说,还一个二个的都不肯走了。
他这宅子本就不大,除了自己住的卧房和书房之外,就只有一间正房和西厢的一间客房,两个家仆都是住在门房那边,原本想借口住不下请两位移驾给自己留点空间,没想到辛弃疾干脆让随从在附近租了处院子住下,自己打包了行礼就住进了客房。
他口口声声是来商议如何让“手雷”的效用最大化,可一看到方靖远书房里的那些图纸和工具,就彻底挪不动腿了。
“这是什么?这……这是什么什么?”
方靖远从不否认自己是个“窝里乱”,打小书桌上就没整齐过,乱糟糟得能堆出一座山来,别人看着都头疼的时候,也只有他能从里面翻出自己要用的东西来。反倒是别人真给他收拾规整后,就找不到要用的东西了。
然后,少不了一阵子乱翻,恢复原样。
可现在,除了他之外,喜欢翻这“垃圾堆”的,又多了个辛大佬。
辛大佬如今年方二十三,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年纪,从看到拉花炮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心痒难捱,恨不得立刻拿来比划一下,可惜和乐楼里都是一次性的,放完就成了废品,就算拆开也看不出关键部位的“秘密”,怎能不让他好奇。
而和乐楼放出的花炮是成品,方靖远的书房里还有不少半成品。
用空气炮推进放炮是最简单的做法,压缩空气的机关拉炮才是他最理想状态下的安全拉炮,为了这个实验他几乎半个书房里都堆着大大小小的竹筒和纸筒,几乎都快没了落脚的地方。
对别人来说是垃圾堆,可对辛弃疾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宝藏。
他一头扎进去就不肯出去了,叫嚣着就算让他当考官,这次除了兵法策论也要考点火器常识,他身为考官自然应该身先士卒了解“题情”,不研究透了绝不肯离开。为此,他甚至让随从包揽了方靖远宅里的大小事务,从洒扫卫生到吃吃喝喝都做的十分到位,压根不用他们在去费心。
以辛弃疾如今的品级还够不上朝会,而方靖远还在御史台挂职,每日少不了去点卯签到,也只能由着他赖在了自己家,把陆游看得那叫一个眼热。
可惜陆游上有老母,下有妻儿,蹭住一宿还可以说是抵足夜谈,常住不归就怕家宅不宁。
因此每日只要上朝,见到方靖远就忍不住追问新型手炮的研究进度,甚至还借口给辛弃疾送重阳登高的帖子,非得跟着去方靖远的书房里“坐坐”,盘算着说不定就能从他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废纸堆里再找出什么宝贝来。
辛弃疾刚给他炫耀了昨夜一宿没睡,翻出来的一张神臂弩图纸。
这个还真不是方靖远的作品,是他在贡院跟张玉湖谈及军中弓弩时,张玉湖说虞允文曾让人改进过八牛弩,当时射穿金主完颜亮坐船帆绳,吓退金兵用的就是这一款神兵,只可惜造价昂贵,搬运和安装都极为不便,最要命的是准头不足,才导致这等神兵只能用于攻城守城,而不是寻常战阵。
于是方靖远就找来了工部所存的八牛弩图纸,稍微改造了一下,改制成的神臂弩,单人可用,不光有手动脚动两款,还加上了瞄准的机关。尤其是小型臂弩,是他给自己的防身利器。毕竟在这个世界里,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没点防身的本事可不行。
对他而言,三点一线瞄准法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可在这个时代尚未普及开来,更不用说计算箭阵射程抛物线距离等更复杂的方程式,他随手涂画还没来得及给张玉湖看,就被辛弃疾先发现了。
辛弃疾自幼习武,比张玉湖和方靖远更为弓马娴熟,对这些兵器的了解也远在他之上,不光见猎心喜,还拉着方靖远追问箭程和箭阵覆盖面的计算公式怎么来的,再得知这次乡试那道让众考生骂娘的“何日相逢”题就是方靖远出的,更是喜上眉梢,追问个不休。
方靖远也没想到,辛弃疾文武全才之外,居然对数学也颇有研究。
原本他给那些工匠讲解图纸时,说不清的数据只能让他们照图摸索,可跟辛弃疾一说,他不光是能举一反三地算出数据,还能亲自动手。
照辛弃疾所言,他用的那张牛角雕弓就是自己亲手所制,原本在老家还有他自己仿照三国志描写打造的一把“伪·青龙偃月刀”,只因后来押送叛徒南下需要隐匿行踪,不方便带如此显眼的长兵器,这才忍痛放弃。
而他随身所佩的龙泉剑也是请人精心锻造,虽说不上削铁如泥,但先前破阵时杀敌无数,也是开了刃见过血的宝剑。
宝剑送给了方靖远,方靖远的神臂弩就成了辛弃疾的心头好,为此,他甚至提前若干年写出了那首后世让方靖远同期考生背得想哭考得最频繁的词《破阵子》注1,只是改了最后那几句,变成独属于他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燕幽寒光照铁衣,踏破九州山河倾。归来仍如梦!
方靖远哭笑不得地接下他“赠英雄”的宝剑,这强制性的回礼倒也算是合他的心意,只是更为珍重的是辛大佬的亲笔题词,这等宝物收藏好了,以后就是他的传家宝啊!
只是他没想到,未来的传家宝还没升值,他自己的本家就先把他告上了临安府。
“不孝不悌,罔顾王法,窃卖考题,徇私舞弊!”
他揪出来的科场舞弊案,兜了一圈,竟然是自己的“家人”把黑锅抡圆了砸回到了他的头上。
第十四章 闲里告状
举报方靖远的人,是他方家同族的一位堂兄。
那人也不知从哪打听到,这次临安府乡试最难的“算法题”是出自方靖远之手,不知是自己一时冲动,还是被人撺掇,冒出来一口咬定这是他作弊之举,说他是因为先前通关节的考题被人搜捡出来,才故意出难题把人刷掉,避免被人发觉。
旁人不知道方靖远的水平,他们自家人可是一清二楚,当初的探花郎若不是上皇看脸加看在太子的面上,怎会便宜了他?
在开考之前,方家明明说好了有三个参加乡试的子弟要他关照,还特地送了份礼。可没想到他居然换题不说,还把人都刷下来,方家子弟此番乡试全军覆没,对方靖远恨之入骨。
按此时的大宋律例,举告有功者,可得被告一半家产,有功名者甚至有机会入朝为官。他们干脆就拿了先前通关节的“试题”前去举告,想借着举告之功,博个出身。
大理寺卿先前就收到了赵昚派人押送来的几个闹事“考生”,这会儿一听又有人举告科举舞弊的主谋是方靖远,登时吓了一跳,赶紧派人来“请”。别人不知道,他这刚被赵昚敲打过的,如何不知此番挖出弊案的人里,功劳最大的就数这位方大人。
居然还有人告到他头上,真是不知死活。
若非举告的人方靖远亲眷,他直接就让人乱棍打出去,连请来问话对质的环节都可以省下。
被自家人举告,无论如何都得走一趟,方靖远只得将家里的事都交代给了辛弃疾,想着怕是赶不上明日重阳登高的聚会,还特地给陆游留了封信致歉,这才跟着去了大理寺。
这还是在他有官有职还是现任皇帝心腹的前提下,才没被人直接带走,饶是如此,等到了大理寺,第一眼看到张玉湖时,方靖远还是有些汗颜,想不到自己的“家事”,竟连累到其他人。
“族人不肖,累及大人,元泽着实惭愧。”
张玉湖却不以为意地笑笑,“元泽不必如此,我若是不知你为人倒也罢了,共事一场,你有没有做过,谁人不知?清者自清,无非是来走个过场,不过那几个放赖诬告之徒,怕是忘了诬告尚有反坐之罪,只望元泽届时不要为他们求情便可。”
方靖远苦笑道:“圣人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元泽虽才疏学浅,却也并非不知好歹之人。科考事关国法,岂容人随意污蔑抹黑?泄题卖题夹带舞弊是重罪,污蔑造谣毁人声誉同样也当入罪,否则小人随口污蔑便可毁人一声,岂不是天下大乱,群鸦喋喋,再无有君子容身之地。”
“不错!若是不幸遇上昏官酷吏,屈打成招,岂不冤哉!”张玉湖点头称是,特地给大理寺卿唐凤仪递了个眼神。
唐凤仪在派人去“请”方靖远之前,便先请来了张玉湖,并让人询问了当日在贡院中的一众考官,尤其是负责巡检的李知府,得知当日方靖远奉皇命监察考场,起初并无参与命题之事,直到搜捡时发现泄题,怀疑有人根据考官名录和喜好提前押题,众考官无计可施之时,这才给了他出题的机会。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根本轮不到方靖远出题,他事先也从未跟王尚书和张侍郎等考官讨论过试题,预知试题泄题卖题之事,除非他能未卜先知,否则根本不可能出在他身上。
可既然有人举告,他也不能不问,否则一个包庇之名,又得扣在他的头上。
只不过,这可不是什么“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年代。
大宋虽相对其他朝代而言更注重民权,寻常民告官也不会被先行入罪受罚,故而历朝历代之中,宋代的公案官司最多,莫说是民告官,甚至连告皇帝的都有。但前提是你有理有据能站得住脚,想要诬告碰瓷讹诈点好处的,一旦被证实,反坐的刑罚甚至重过所告之罪数倍,轻则刑杖若干,重则抄家流放,家产赔给被诬告的人。
方家人敢告,无非就是仗着方靖远是一家人,就算告不了,他若是不追究,也不会受什么责罚,若是能告成,不但能得到举告揭发之功,还可以将方靖远获罪被抄的家常收归族有,自从方靖远分家独立之后,日子越来越好,本家却一路往下,早已对他眼红不已。
可他们哪里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方靖远,合并了21世纪的记忆后,脑中压根没有族人不能得罪这种概念。
无欲则刚,古人离不得家族,是因为有族人的扶持,同气连枝,才能更有助于在官场行走。可方靖远的前身就因为伴读之事与族人闹翻,后来又走的是皇帝直臣的路子,不群不党,更不会跟那些曾经坑过他害过他的族人有关系,无欲无求,自然不会怕他们以此相胁。
得了这个允诺,唐凤仪对方家人也就不再客气,人证物证俱在,便命人用刑。
那两人哪里想到告状不成居然会被打板子,先是自持有秀才功名拒不认罪,唐凤仪也不跟他们客气,户部侍郎张玉湖就在身边,又是今科临安府乡试的副主考,以“扰乱乡试,诬告考官”之名,当场革去两人功名,剥下儒衫,当堂杖责三十。
张玉湖在贡院门口就打了十来个作弊的考生,已然成了考生们眼中铁面无私黑脸无情的辣手判官,负责刑杖的人也毫不留情,扒了两人的外袍不说,连裤子都扯了下去,羞得两人拼命挣扎,却被死死按住。
他们挣扎动弹的越厉害,衙役们下手就越狠,这三十杖打下去,前十杖还能听到他们喊冤叫骂,中十杖就只能听得哀嚎哭泣求饶,到最后十杖时,连嚎都嚎不出来,整个人瘫在地上如烂泥一般,腰部以下直至大腿都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闻讯赶来的方家人见此情形,差点就晕死过去,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还让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上堂前,指着方靖远怒骂道:“早知你如此心狠歹毒,连堂兄弟都不肯放过,老夫就该将你逐出家族,除名家谱……”
第十五章 见风使舵
方靖远霍然起身,看着老族长,脑中闪过一串画面,正是原身昔日被族人欺辱的记忆,不禁皱起眉来,冷笑一声。
陆游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官家的无奈,也看到辛弃疾的兴奋,只得拍拍方靖远的肩头说道:“方贤弟啊,看来让你在御史台,还真是大材小用了!你可知自从汴京兵工厂被封之后,突火枪和霹雳炮的图纸下落不明,眼下就算朝廷的火器营里,也没几支能用的火器。就算有……也没你这简单安全易上手……你明白吗?”
方靖远明白了,原来不是他们不懂得火器的厉害,而是……技术断代失传了!
当年李纲在守卫汴京时,还一度用霹雳炮击退过金兵,让金人闻声丧胆,只可惜因为先前的那场意外,汴京根本没存下多少火药,风光一时之后,霹雳炮就成了摆设,繁华如斯的汴京依旧没逃过被践踏摧毁的结局。
这个时代的技术壁垒比后世的专利限制还要严重,尤其是这种神兵利器,在官方管制得尤为严格,所以才会因为兵工厂爆炸导致技术断代,谁也说不清那一次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只是为了安全和其他顾虑,到了临安,也没人再提重建兵工厂的事儿。
故而谁也没想到,方靖远一个好端端的探花郎,御史台谏官,居然能自己琢磨着做出这管类似突火枪的拉花炮,怎能不让一心惦记着收复故土的辛弃疾和陆游眼热心跳,恨不得立刻从他脑子里挖出配方和设计图来。
“配方和图纸给你们也不是不行,反正我拿出来,本来就是打算给官家的。只不过……”方靖远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倒也没想着藏私或借此盈利,只是冲着赵昚笑道:“还请官家点头,恩科再开一次武举。”
“武举?”赵昚一怔,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还想去当考官?上次出题难得那些考生都快骂死你了,还不知足?”
方靖远点点头,说道:“我这几日查过吏部和兵部的资料,我大宋向来以文官辖制武官,可眼下文官有余,武将不足,就算有一个虞允文挡住完颜亮又如何?总不能次次敌军来犯,都只能等着……眼下金帝已死,这两年内乱不止,正是我们北上收服故土的好时机,若不趁此机会招揽天下豪杰,又待何时?”
赵昚方登帝位,正是意气纷发壮志满怀之时,虽被太上皇掣肘难以施展拳脚,却也想过借北伐之机收拢兵权,方靖远此言对他来说无疑正中下怀,当即点头应下。
“好!既是如此,朕……我回去便命人拟旨,明年春闱会试之后,便开武举会试,若得文武状元者,便可随军北伐!”
辛弃疾听得摩拳擦掌,忍不住问道:“不知辛某可否能参加会试……”
“不行!”不等赵昚开口,陆游就一口回绝,“你已得上皇亲封为江阴军签判,天下皆知,若是再入考场,岂不惹人非议?”
方靖远见辛弃疾一脸遗憾之色,深感学霸不畏考试的精神,转念一想,便提议道:“听闻辛兄率五十骑勇闯金贼五万人大营,生擒叛贼归来,如此勇武过人,足智多谋,想来对兵法一道,亦是造诣不浅吧!”
宋朝的武举除了考校武艺之外,还要考兵法程文策论,这些对方靖远来说是一窍不通,方才看到辛弃疾的表情,忽然灵机一动,便向赵昚保举他做考官。
“官家既有用兵之意,何不将辛大人调入兵部。辛大人熟知北方风土人情,又与金兵交过手,经验丰富,武艺高超,远胜过兵部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大人……”
更重要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昚如今继位,最缺的就是完全忠心于他的可用之人,听方靖远一说,立刻明白过来,当即点头准了。若是兵部吏部侍郎之类的三四品高官,他尚需禀报太上皇知晓,可辛弃疾如今不过是个有官无职的七品官,他让人安排一下,根本不会惊动宫中的老大人。
“多谢陛下……”辛弃疾喜出望外,真心实意地向赵昚行礼,哪怕被他拦下,亦从心底对这位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官家敬服。
他从金国辖区归正南宋,早就做好了被排挤被投闲置散的心理准备,原想着无论给个什么末流官儿,以他的能力,都可以慢慢积累功绩升上去,只是方才听得有恩科文武会试,一时动心,却被陆游拦下,可没想到考生都当不成的他,居然被方靖远保举为考官,这短短片刻间心路起起伏伏,比过去的十几年都要让人激动。
赵昚借机勉励了他一番,又夸了他填的词,一时间君臣和乐融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满怀壮志,尚未经历挫折和失败,俱是意气纷发,谈笑风生时,倒比先前处得更为自在。
酒正酣时,忽听窗外几声炸响,夜空中绽开朵朵烟花,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比现实中的花儿更绚丽更耀目。震得整个临安城的人都跟着仰望天际,想不出这非年非节的日子,怎么突然会有人放这些烟花,如此大的手笔,还不知要破费多少。
楼下喝彩声和喧哗声不断,都在猜测这场烟花盛宴的来历,赵昚却看着方靖远,“刚才那小把戏是前菜,这才是你要给我看的?”
方靖远点点头,当初他看小说时见人能用烟花放出贺寿的文字,在贡院前几日等着考生们答题时,闲极无聊,就做了点设计,出来后便找了家烟花铺子去做,可没想到那家小铺子的东家竟然跟着酒楼有关,一来二去的,他就干脆把思路和设计图都交给他们,正好今日有了成品实验,便提前让赵昚和陆游等人检验一下。
“这些也算不得成品,尚待改进,等做好了,应该能赶上为上皇贺寿……”
辛弃疾却眼露精光,目光炯炯地望着他,“方大人若是放心,肯将此物交给辛某,或许辛某能奉上一份更大的寿礼!”
赵昚看看方靖远又看看辛弃疾,面无表情。哪怕明知他们是想为他争取权力才去“讨好”太上皇,可眼睁睁看着如此精彩的礼物竟不是独属于自己……
就有点心痛。
第十三章 挑灯看剑
出头一时爽,事后满头包。
方靖远开始后悔自己为了一时风头,一时没忍住,被和乐楼的老板一忽悠就提前放出了花炮和烟花炮。
他本以为这只是小小的技术改进,自己只不过提供了一点方向和意见,这些原本就该在这个时代存在的东西,他拿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可现在他才知道,小说都是骗人的,夸张其词的有,敷衍了事的有,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他现在甚至没法去核对比较。
因为自从他来到这里,改变了那场本当掀起偌大风波让刚继位的赵昚灰头土脸的临安府乡试,这个世界就成了他知道的那段历史的平行世界,过去如何,本就文史渣的方靖远自己也不知道。未来如何,更是谁也无法预料。
尤其是陆游和辛弃疾两位大佬,就此缠上了他,当晚就借口酒醉,住进了他的小宅子不说,还一个二个的都不肯走了。
他这宅子本就不大,除了自己住的卧房和书房之外,就只有一间正房和西厢的一间客房,两个家仆都是住在门房那边,原本想借口住不下请两位移驾给自己留点空间,没想到辛弃疾干脆让随从在附近租了处院子住下,自己打包了行礼就住进了客房。
他口口声声是来商议如何让“手雷”的效用最大化,可一看到方靖远书房里的那些图纸和工具,就彻底挪不动腿了。
“这是什么?这……这是什么什么?”
方靖远从不否认自己是个“窝里乱”,打小书桌上就没整齐过,乱糟糟得能堆出一座山来,别人看着都头疼的时候,也只有他能从里面翻出自己要用的东西来。反倒是别人真给他收拾规整后,就找不到要用的东西了。
然后,少不了一阵子乱翻,恢复原样。
可现在,除了他之外,喜欢翻这“垃圾堆”的,又多了个辛大佬。
辛大佬如今年方二十三,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年纪,从看到拉花炮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心痒难捱,恨不得立刻拿来比划一下,可惜和乐楼里都是一次性的,放完就成了废品,就算拆开也看不出关键部位的“秘密”,怎能不让他好奇。
而和乐楼放出的花炮是成品,方靖远的书房里还有不少半成品。
用空气炮推进放炮是最简单的做法,压缩空气的机关拉炮才是他最理想状态下的安全拉炮,为了这个实验他几乎半个书房里都堆着大大小小的竹筒和纸筒,几乎都快没了落脚的地方。
对别人来说是垃圾堆,可对辛弃疾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宝藏。
他一头扎进去就不肯出去了,叫嚣着就算让他当考官,这次除了兵法策论也要考点火器常识,他身为考官自然应该身先士卒了解“题情”,不研究透了绝不肯离开。为此,他甚至让随从包揽了方靖远宅里的大小事务,从洒扫卫生到吃吃喝喝都做的十分到位,压根不用他们在去费心。
以辛弃疾如今的品级还够不上朝会,而方靖远还在御史台挂职,每日少不了去点卯签到,也只能由着他赖在了自己家,把陆游看得那叫一个眼热。
可惜陆游上有老母,下有妻儿,蹭住一宿还可以说是抵足夜谈,常住不归就怕家宅不宁。
因此每日只要上朝,见到方靖远就忍不住追问新型手炮的研究进度,甚至还借口给辛弃疾送重阳登高的帖子,非得跟着去方靖远的书房里“坐坐”,盘算着说不定就能从他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废纸堆里再找出什么宝贝来。
辛弃疾刚给他炫耀了昨夜一宿没睡,翻出来的一张神臂弩图纸。
这个还真不是方靖远的作品,是他在贡院跟张玉湖谈及军中弓弩时,张玉湖说虞允文曾让人改进过八牛弩,当时射穿金主完颜亮坐船帆绳,吓退金兵用的就是这一款神兵,只可惜造价昂贵,搬运和安装都极为不便,最要命的是准头不足,才导致这等神兵只能用于攻城守城,而不是寻常战阵。
于是方靖远就找来了工部所存的八牛弩图纸,稍微改造了一下,改制成的神臂弩,单人可用,不光有手动脚动两款,还加上了瞄准的机关。尤其是小型臂弩,是他给自己的防身利器。毕竟在这个世界里,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没点防身的本事可不行。
对他而言,三点一线瞄准法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可在这个时代尚未普及开来,更不用说计算箭阵射程抛物线距离等更复杂的方程式,他随手涂画还没来得及给张玉湖看,就被辛弃疾先发现了。
辛弃疾自幼习武,比张玉湖和方靖远更为弓马娴熟,对这些兵器的了解也远在他之上,不光见猎心喜,还拉着方靖远追问箭程和箭阵覆盖面的计算公式怎么来的,再得知这次乡试那道让众考生骂娘的“何日相逢”题就是方靖远出的,更是喜上眉梢,追问个不休。
方靖远也没想到,辛弃疾文武全才之外,居然对数学也颇有研究。
原本他给那些工匠讲解图纸时,说不清的数据只能让他们照图摸索,可跟辛弃疾一说,他不光是能举一反三地算出数据,还能亲自动手。
照辛弃疾所言,他用的那张牛角雕弓就是自己亲手所制,原本在老家还有他自己仿照三国志描写打造的一把“伪·青龙偃月刀”,只因后来押送叛徒南下需要隐匿行踪,不方便带如此显眼的长兵器,这才忍痛放弃。
而他随身所佩的龙泉剑也是请人精心锻造,虽说不上削铁如泥,但先前破阵时杀敌无数,也是开了刃见过血的宝剑。
宝剑送给了方靖远,方靖远的神臂弩就成了辛弃疾的心头好,为此,他甚至提前若干年写出了那首后世让方靖远同期考生背得想哭考得最频繁的词《破阵子》注1,只是改了最后那几句,变成独属于他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燕幽寒光照铁衣,踏破九州山河倾。归来仍如梦!
方靖远哭笑不得地接下他“赠英雄”的宝剑,这强制性的回礼倒也算是合他的心意,只是更为珍重的是辛大佬的亲笔题词,这等宝物收藏好了,以后就是他的传家宝啊!
只是他没想到,未来的传家宝还没升值,他自己的本家就先把他告上了临安府。
“不孝不悌,罔顾王法,窃卖考题,徇私舞弊!”
他揪出来的科场舞弊案,兜了一圈,竟然是自己的“家人”把黑锅抡圆了砸回到了他的头上。
第十四章 闲里告状
举报方靖远的人,是他方家同族的一位堂兄。
那人也不知从哪打听到,这次临安府乡试最难的“算法题”是出自方靖远之手,不知是自己一时冲动,还是被人撺掇,冒出来一口咬定这是他作弊之举,说他是因为先前通关节的考题被人搜捡出来,才故意出难题把人刷掉,避免被人发觉。
旁人不知道方靖远的水平,他们自家人可是一清二楚,当初的探花郎若不是上皇看脸加看在太子的面上,怎会便宜了他?
在开考之前,方家明明说好了有三个参加乡试的子弟要他关照,还特地送了份礼。可没想到他居然换题不说,还把人都刷下来,方家子弟此番乡试全军覆没,对方靖远恨之入骨。
按此时的大宋律例,举告有功者,可得被告一半家产,有功名者甚至有机会入朝为官。他们干脆就拿了先前通关节的“试题”前去举告,想借着举告之功,博个出身。
大理寺卿先前就收到了赵昚派人押送来的几个闹事“考生”,这会儿一听又有人举告科举舞弊的主谋是方靖远,登时吓了一跳,赶紧派人来“请”。别人不知道,他这刚被赵昚敲打过的,如何不知此番挖出弊案的人里,功劳最大的就数这位方大人。
居然还有人告到他头上,真是不知死活。
若非举告的人方靖远亲眷,他直接就让人乱棍打出去,连请来问话对质的环节都可以省下。
被自家人举告,无论如何都得走一趟,方靖远只得将家里的事都交代给了辛弃疾,想着怕是赶不上明日重阳登高的聚会,还特地给陆游留了封信致歉,这才跟着去了大理寺。
这还是在他有官有职还是现任皇帝心腹的前提下,才没被人直接带走,饶是如此,等到了大理寺,第一眼看到张玉湖时,方靖远还是有些汗颜,想不到自己的“家事”,竟连累到其他人。
“族人不肖,累及大人,元泽着实惭愧。”
张玉湖却不以为意地笑笑,“元泽不必如此,我若是不知你为人倒也罢了,共事一场,你有没有做过,谁人不知?清者自清,无非是来走个过场,不过那几个放赖诬告之徒,怕是忘了诬告尚有反坐之罪,只望元泽届时不要为他们求情便可。”
方靖远苦笑道:“圣人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元泽虽才疏学浅,却也并非不知好歹之人。科考事关国法,岂容人随意污蔑抹黑?泄题卖题夹带舞弊是重罪,污蔑造谣毁人声誉同样也当入罪,否则小人随口污蔑便可毁人一声,岂不是天下大乱,群鸦喋喋,再无有君子容身之地。”
“不错!若是不幸遇上昏官酷吏,屈打成招,岂不冤哉!”张玉湖点头称是,特地给大理寺卿唐凤仪递了个眼神。
唐凤仪在派人去“请”方靖远之前,便先请来了张玉湖,并让人询问了当日在贡院中的一众考官,尤其是负责巡检的李知府,得知当日方靖远奉皇命监察考场,起初并无参与命题之事,直到搜捡时发现泄题,怀疑有人根据考官名录和喜好提前押题,众考官无计可施之时,这才给了他出题的机会。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根本轮不到方靖远出题,他事先也从未跟王尚书和张侍郎等考官讨论过试题,预知试题泄题卖题之事,除非他能未卜先知,否则根本不可能出在他身上。
可既然有人举告,他也不能不问,否则一个包庇之名,又得扣在他的头上。
只不过,这可不是什么“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年代。
大宋虽相对其他朝代而言更注重民权,寻常民告官也不会被先行入罪受罚,故而历朝历代之中,宋代的公案官司最多,莫说是民告官,甚至连告皇帝的都有。但前提是你有理有据能站得住脚,想要诬告碰瓷讹诈点好处的,一旦被证实,反坐的刑罚甚至重过所告之罪数倍,轻则刑杖若干,重则抄家流放,家产赔给被诬告的人。
方家人敢告,无非就是仗着方靖远是一家人,就算告不了,他若是不追究,也不会受什么责罚,若是能告成,不但能得到举告揭发之功,还可以将方靖远获罪被抄的家常收归族有,自从方靖远分家独立之后,日子越来越好,本家却一路往下,早已对他眼红不已。
可他们哪里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方靖远,合并了21世纪的记忆后,脑中压根没有族人不能得罪这种概念。
无欲则刚,古人离不得家族,是因为有族人的扶持,同气连枝,才能更有助于在官场行走。可方靖远的前身就因为伴读之事与族人闹翻,后来又走的是皇帝直臣的路子,不群不党,更不会跟那些曾经坑过他害过他的族人有关系,无欲无求,自然不会怕他们以此相胁。
得了这个允诺,唐凤仪对方家人也就不再客气,人证物证俱在,便命人用刑。
那两人哪里想到告状不成居然会被打板子,先是自持有秀才功名拒不认罪,唐凤仪也不跟他们客气,户部侍郎张玉湖就在身边,又是今科临安府乡试的副主考,以“扰乱乡试,诬告考官”之名,当场革去两人功名,剥下儒衫,当堂杖责三十。
张玉湖在贡院门口就打了十来个作弊的考生,已然成了考生们眼中铁面无私黑脸无情的辣手判官,负责刑杖的人也毫不留情,扒了两人的外袍不说,连裤子都扯了下去,羞得两人拼命挣扎,却被死死按住。
他们挣扎动弹的越厉害,衙役们下手就越狠,这三十杖打下去,前十杖还能听到他们喊冤叫骂,中十杖就只能听得哀嚎哭泣求饶,到最后十杖时,连嚎都嚎不出来,整个人瘫在地上如烂泥一般,腰部以下直至大腿都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闻讯赶来的方家人见此情形,差点就晕死过去,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还让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上堂前,指着方靖远怒骂道:“早知你如此心狠歹毒,连堂兄弟都不肯放过,老夫就该将你逐出家族,除名家谱……”
第十五章 见风使舵
方靖远霍然起身,看着老族长,脑中闪过一串画面,正是原身昔日被族人欺辱的记忆,不禁皱起眉来,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