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配合
那姐儿穿一身水蓝镀金子母扣的窄长褙子,玉色抹胸,雪白的花鸟折枝百迭裙子。
显得身姿袅娜,故而另外三人都被吸引得打量她的身量。
独独顾遥死死盯着她的脸。
雪白的肌肤,眉眼清秀有灵气。
乌压压的发簪一只水白玉的芙蓉花簪子,唇上点了胭脂,脸也敷了粉,眉间一点花钿,眼角一抹晕红。
在莹莹灯火里,美得干净绰约。
但是,这样灵动的小娘子,是不应当作为一个玩物被这样摆出来的。
顾遥记得慕稚娘又一把好嗓子,又甜又润,脆生生甜津津,吆喝着卖青菜。
噼里啪啦地讨价还价,忙碌又美好。
只见她低眉一拨琵琶弦,三两声,再成了调子一气弹下来,咿呀咿呀地唱起小调来。
当真恍如隔世,一张容貌活成两个人。
可她也是这样。
等唱完了,慕稚娘抱着琵琶一屈膝,这时想起有同伴说,今日有位郎君绝好面貌,着了一身绛红衣衫。
她记得某个人,忍不住想看看,能否越得过某个人。
顾遥早别开了,躲到知身后去了。慕稚娘只看到笑得舒朗的陈知,缺心眼似的。
等到慕稚娘怀着遗憾地退出去,顾遥才转出来,继续去剥桌上的杏仁。
“方才那个姐儿倒是极好的身段,纤细袅娜,一看便是个文雅的佳人。”陈知评头论足,对于美人看了他一眼很是自得。
若是平时,顾遥定然说一句“兴许人家先前是在大街上卖青菜的呢”,可她说不出来。
于是只好继续剥杏仁,剥完杏仁剥松子,剥完松子剥核桃。
总归,曲儿是没听的,干果倒剥了不少。
不多时,干果就被顾遥剥得差不多了,几人一合计,点了一桌子酒菜来了,好继续找点事做。
正讲到月氏一带又起异动,频频犯边,可大齐如今国力衰退,大半朝臣不主战。
陈知喝得半醉,一拍桌子,高声怒道:“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大齐江山万里,不靠武力镇守攘除外患,反倒还要让一个弱女子去求和,真是岂有此理!”
陈明和崔珉当即皱眉,陈明已经把自家兄长拉下来坐着了,不叫他大声胡乱喧哗。
月氏和大齐贯来不和,多年来一直小打小闹,靠着兵力镇守和财务安抚,一直没有大动静。
可自去年东,月氏频频犯边……甚至在京都上蔡,都找出不少的月氏探子。
若非有图,像月氏这样的游牧民族,根本不敢在冬季把动静闹到上蔡城里来。
酝酿到最近,两方关系越发紧张,按说是要打起来的。
可是还没有,大齐主和派颇多,都提议和亲,花重金划城池安抚月氏。
“说起来,朝廷的做法也确实懦弱了些,怎么能连仗都不敢打,这叫百姓怎么放心?”陈明也低声抱怨,但也只敢含蓄用词。
崔珉只是笑着摇摇头,不发表意见。朝臣又不可能真的满脑子脂膏,只是大齐国力不胜,一旦战败,百年基业便毁于一旦了。
还不如苟且偷生,多有几天好日子。
“朝政涣散,真打起来难罢了。”顾遥道,一面抬了眼,对崔珉道,“如今西北一带是谁镇守?”
崔珉对顾遥问他有点惊讶,却仍是好脾气地道:“如今任三边总督是林成之,这林成长是文康帝三年的二甲进士,河北保定人,多年来却领了不少军功,今上登基之后便领了三边总督之职,在西北没回来。”
顾遥嗯了一声,道了谢。
也就是说林成之竟然在西北盘踞八年之久,委实久了些。
这个人她不认识,却晓得一点。那次她在檐下玩耍,太后,也就是她的皇祖母,跟着身边的老人闲聊。
“我先前听说,有个进士郎打仗,大胜而归,真是奇怪呢。”
太后身边的嬷嬷就道:“是翰林院的一位庶吉士,蹉跎了许多年,还没踏入官场呢,怕是极了,就领命挣军功去了。”
老嬷嬷笑呵呵的,太后也来劲个,问道:“哦?你给我讲讲。”
“是河北保定人士,听说乡试是案首,很有些才学,名字是叫做林成之……哎呀,您老人家还是饶了我罢,莫再考我了,也只打听来了这些。”
两人便不再多说了,太后把睡得迷迷糊糊的嘉柔抱在怀里,细细地拍着,脸上挂着顶慈祥的笑……
顾遥赶紧回过神,却发现另外三人的话题已经变为了和亲之人身上。
“圣上是打算从平西王的留下来的两位公主中挑一个的,可平西王一带英烈,战死沙场,这样对一双孤女,未免太过。”
顾遥一愣,竟然从嘉熙嘉柔中挑。不知不觉的,从前跋扈得意的人,怕是也风光不在了。
“那两位金尊玉贵的,被破格封为公主,怎么会被送往月氏和亲?”顾遥道,总归她总觉得不可能。
陈知一敲桌沿,道:“这里便不懂了吧?这封号是先帝册的,和今上半点关系都没有。再说了,先帝和这两位公主半点关系打不着,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说得摇头晃脑,三人都忍俊不禁。
但顾遥晓得,便是阿梓想这样,也行不通。朝臣不会同意的,嘉熙嘉柔是忠烈之后,应当好好安抚。
只是不知道,最后会落到哪个人头上。
“和亲对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来说,未免痛苦了些。”陈明蹙着眉道。
崔珉便敲敲扇子,瞥他一眼道:“这也未必,得看这位娘子有没有足够的胸怀。和亲是维系族和平,守护大齐子民平安,江山无缺,怎么不是好事?”
陈知失笑,嗤道:“谁家闺中小娘子还想得到家国天下?相夫教子过日子罢了,大齐的儒雅男儿哪里都要胜过北地的一群粗鲁莽汉。”
顾遥压低了眼睫不说话,心里堵得难受,干脆闷头喝酒。
崔珉苦笑,给陈知敬一杯酒,道:“你还别轻贱女子,只是你见识浅薄,不曾见过深明大义的女子罢了。”
陈知下意识道:“你见过?”
“我家便有娘子愿意做这样深明大义的事情。”
显得身姿袅娜,故而另外三人都被吸引得打量她的身量。
独独顾遥死死盯着她的脸。
雪白的肌肤,眉眼清秀有灵气。
乌压压的发簪一只水白玉的芙蓉花簪子,唇上点了胭脂,脸也敷了粉,眉间一点花钿,眼角一抹晕红。
在莹莹灯火里,美得干净绰约。
但是,这样灵动的小娘子,是不应当作为一个玩物被这样摆出来的。
顾遥记得慕稚娘又一把好嗓子,又甜又润,脆生生甜津津,吆喝着卖青菜。
噼里啪啦地讨价还价,忙碌又美好。
只见她低眉一拨琵琶弦,三两声,再成了调子一气弹下来,咿呀咿呀地唱起小调来。
当真恍如隔世,一张容貌活成两个人。
可她也是这样。
等唱完了,慕稚娘抱着琵琶一屈膝,这时想起有同伴说,今日有位郎君绝好面貌,着了一身绛红衣衫。
她记得某个人,忍不住想看看,能否越得过某个人。
顾遥早别开了,躲到知身后去了。慕稚娘只看到笑得舒朗的陈知,缺心眼似的。
等到慕稚娘怀着遗憾地退出去,顾遥才转出来,继续去剥桌上的杏仁。
“方才那个姐儿倒是极好的身段,纤细袅娜,一看便是个文雅的佳人。”陈知评头论足,对于美人看了他一眼很是自得。
若是平时,顾遥定然说一句“兴许人家先前是在大街上卖青菜的呢”,可她说不出来。
于是只好继续剥杏仁,剥完杏仁剥松子,剥完松子剥核桃。
总归,曲儿是没听的,干果倒剥了不少。
不多时,干果就被顾遥剥得差不多了,几人一合计,点了一桌子酒菜来了,好继续找点事做。
正讲到月氏一带又起异动,频频犯边,可大齐如今国力衰退,大半朝臣不主战。
陈知喝得半醉,一拍桌子,高声怒道:“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大齐江山万里,不靠武力镇守攘除外患,反倒还要让一个弱女子去求和,真是岂有此理!”
陈明和崔珉当即皱眉,陈明已经把自家兄长拉下来坐着了,不叫他大声胡乱喧哗。
月氏和大齐贯来不和,多年来一直小打小闹,靠着兵力镇守和财务安抚,一直没有大动静。
可自去年东,月氏频频犯边……甚至在京都上蔡,都找出不少的月氏探子。
若非有图,像月氏这样的游牧民族,根本不敢在冬季把动静闹到上蔡城里来。
酝酿到最近,两方关系越发紧张,按说是要打起来的。
可是还没有,大齐主和派颇多,都提议和亲,花重金划城池安抚月氏。
“说起来,朝廷的做法也确实懦弱了些,怎么能连仗都不敢打,这叫百姓怎么放心?”陈明也低声抱怨,但也只敢含蓄用词。
崔珉只是笑着摇摇头,不发表意见。朝臣又不可能真的满脑子脂膏,只是大齐国力不胜,一旦战败,百年基业便毁于一旦了。
还不如苟且偷生,多有几天好日子。
“朝政涣散,真打起来难罢了。”顾遥道,一面抬了眼,对崔珉道,“如今西北一带是谁镇守?”
崔珉对顾遥问他有点惊讶,却仍是好脾气地道:“如今任三边总督是林成之,这林成长是文康帝三年的二甲进士,河北保定人,多年来却领了不少军功,今上登基之后便领了三边总督之职,在西北没回来。”
顾遥嗯了一声,道了谢。
也就是说林成之竟然在西北盘踞八年之久,委实久了些。
这个人她不认识,却晓得一点。那次她在檐下玩耍,太后,也就是她的皇祖母,跟着身边的老人闲聊。
“我先前听说,有个进士郎打仗,大胜而归,真是奇怪呢。”
太后身边的嬷嬷就道:“是翰林院的一位庶吉士,蹉跎了许多年,还没踏入官场呢,怕是极了,就领命挣军功去了。”
老嬷嬷笑呵呵的,太后也来劲个,问道:“哦?你给我讲讲。”
“是河北保定人士,听说乡试是案首,很有些才学,名字是叫做林成之……哎呀,您老人家还是饶了我罢,莫再考我了,也只打听来了这些。”
两人便不再多说了,太后把睡得迷迷糊糊的嘉柔抱在怀里,细细地拍着,脸上挂着顶慈祥的笑……
顾遥赶紧回过神,却发现另外三人的话题已经变为了和亲之人身上。
“圣上是打算从平西王的留下来的两位公主中挑一个的,可平西王一带英烈,战死沙场,这样对一双孤女,未免太过。”
顾遥一愣,竟然从嘉熙嘉柔中挑。不知不觉的,从前跋扈得意的人,怕是也风光不在了。
“那两位金尊玉贵的,被破格封为公主,怎么会被送往月氏和亲?”顾遥道,总归她总觉得不可能。
陈知一敲桌沿,道:“这里便不懂了吧?这封号是先帝册的,和今上半点关系都没有。再说了,先帝和这两位公主半点关系打不着,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说得摇头晃脑,三人都忍俊不禁。
但顾遥晓得,便是阿梓想这样,也行不通。朝臣不会同意的,嘉熙嘉柔是忠烈之后,应当好好安抚。
只是不知道,最后会落到哪个人头上。
“和亲对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来说,未免痛苦了些。”陈明蹙着眉道。
崔珉便敲敲扇子,瞥他一眼道:“这也未必,得看这位娘子有没有足够的胸怀。和亲是维系族和平,守护大齐子民平安,江山无缺,怎么不是好事?”
陈知失笑,嗤道:“谁家闺中小娘子还想得到家国天下?相夫教子过日子罢了,大齐的儒雅男儿哪里都要胜过北地的一群粗鲁莽汉。”
顾遥压低了眼睫不说话,心里堵得难受,干脆闷头喝酒。
崔珉苦笑,给陈知敬一杯酒,道:“你还别轻贱女子,只是你见识浅薄,不曾见过深明大义的女子罢了。”
陈知下意识道:“你见过?”
“我家便有娘子愿意做这样深明大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