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第一次这么玩儿命复习冲刺考试,段磊他们甚至有点魔怔,在课间偷偷算塔罗牌。
“都别动,别说话,心诚则灵。”
体委非常肃穆,一只手按在胸口:“神秘的塔罗牌哟,请告诉我,我们期末考试能比期中再高五分吗?”
于笙在“塔罗牌哟”这一段就有点听不下去,起身想走,被班长好不容易劝住:“试试,笙哥,我们需要你身上的玄学之力,你再坐一会儿……”
学委点兵点将数了半天,最后颤巍巍抽出一张倒吊人。
这群人没一个会玩塔罗牌的,对着牌上的花纹面面相觑:“什么意思?”
“考不好不如上吊?”
“股悬梁锥刺头,复习更有效?”
“说不定是说,咱们的分数下一次能倒过来。”
……
“没事没事。”
段磊给跳起来追杀生活委员的体委让了条路,拍拍前排受惊的杨帆,让他安心继续学习,替大家挡着可能忽然进门检查纪律的主任:“体委这次考了200分整。”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光是意义上带来的压力就不言而喻。
学委和杨帆的宿舍前排了长队,都是捧着练习册埋头苦学的七班同学。
于笙不住校,被抱着腿哭诉这道题太难了的几率小一点,但也经常多留一节晚自习,简洁明了地讲些各科的难点和易错点。
尤其最后到了临考前那几天,于笙干脆跟着上满了最后一节晚自习。
“笙哥,这样没关系吗?”
段磊操心得很,不知道靳林琨和于笙的关系的时候担心他们笙哥的安全,等知道了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担忧这样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家庭和谐,“你给我们补课,靳老师会不会太孤单……”
“没事。”于笙判着他们同学自己加练的模拟卷,“他回家了。”
段磊:“!!”
虽然他们笙哥只简单说了四个字,段磊却已经脑补出了波澜曲折的一段故事:“他怎么回家了?你们闹不愉快了吗?是因为聚少离多吗?我们去路上一边跑一边喊靳老师不要走录视频给他看还来得及吗?”
于笙:“……”
一月初就过年,省示范要提前进入二轮复习,过年前还要再补一个星期的课,期末考试也比三中早了一周。
靳林琨不跟着补课,本来还想陪着于笙考完试,过年跟着家里去海南待两天就赶回来,结果还是被于笙扔了出去。
还带了满满当当一行李箱的手作糕点小礼物。
段磊长长松了口气,回去通知一群人不用去买横幅了:“还好还好,笙哥他们家很和谐……”
于笙看了看桌上铺开的卷子,觉得自己幸好还没布置作文。
不给他们机会发挥,都不知道这些人想象力到底还能有多浩瀚。
批改完卷子,又把依然有问题的地方订正整理到一起,时间就已经挺晚。于笙翻墙回了家,放下东西冲完澡,正好接到了靳林琨发过来的语音聊天。
两个人在一块儿待久了,临睡前不说几句话都不习惯。
靳林琨担心小朋友睡不着,被父母押着帮忙算期货汇率,困得声音都有点含混,还是守到了他把事情做完:“在做什么呢?”
这人的声音原本就显得磁性,搀上点困倦,莫名缱绻地在耳边绕了一会儿。
于笙夹着电话,单手把鸡蛋磕进碗里搅匀:“夜宵。”
蛋液碰上烧热的油,刺啦一声响起来,隔着电话好像都能跟着闻见格外嚣张的香气。
知道他吃不着,于笙还挺体贴:“哥,视频吗?”
靳林琨:“……”
多少还有良知,于笙跟他开了句玩笑,就停止了深夜放毒的行为,把厚蛋烧换了个盘子装出去:“你呢?”
靳林琨摸了块饼干,枕着胳膊翻了个身:“算什么时候才能过完年。”
照理考完试就能清闲下来,于笙也能赶回去跟着他们过个年。但考试结束正好是对题目印象最深刻的时候,这时候订正错题查漏补缺,效果要比隔一周再回来好得多。
省示范也是因为这个,才特意把期末考试往前提了一个星期,考完试再上一周的课。
三中老师们也要回家过年,于笙对班里预习当复习的进度大致了解过一遍,决定留下给这群人补补基础。
高三就这么一年,靳林琨对这个决定挺支持,就是有点想男朋友。
于笙自己坐在床边,夹了一筷子厚蛋烧放进嘴里,听着对面悉悉索索翻身的动静,抬起嘴角:“不着急,你好好陪叔叔阿姨。”
靳林琨:“叔叔阿姨觉得礼物和点心来就行了,没必要带人,我可以回去。”
语气实在模仿得太像,于笙没忍住,笑了一声。
靳林琨觉得他这种幸灾乐祸不太厚道:“还笑,你知道多沉吗?进去差点就超重改托运了,最后还是行李重量转自重才混进去的。”
于笙还没听过这种操作:“什么叫行李重量转自重?”
“就是蛋黄酥真好吃。”
靳林琨现在想想,还有点意犹未尽:“麻薯也不错,无骨凤爪味道入得刚刚好……”
好不容易把超重的部分吃完,靳林琨还很担心于笙,打电话认真跟他保证:“很快,我去待两天就回家。”
于笙也挺担心,看着飞机所剩无几的登机时间:“是得快点,不然你就能直接回家了。”
……
男朋友异常沉得住气,半天没能套出来想听的话。
靳林琨有点儿遗憾,又觉得这样也很好。
小朋友一个人在家也不怕寂寞了。
也知道走的人就是离开几天,不论走到哪儿,都肯定会回来了。
两个人聊天没什么核心思想,发散地东拉西扯了一会儿。靳林琨实在困得不行,最后没撑住先睡了过去。
终于把对面聊到睡着,于笙带着耳机坐了一会儿,沉稳地站起来,把手机放在了枕头边上。
第一百章
靳林琨发现最近于笙好像经常忘了挂断微信语音。
有时候他半夜起来喝水, 就会发现手机还连着, 顽强地用最后一点电量给他闪着小红灯。
还能听见另一头均匀清浅的呼吸声。
靳林琨觉得这个习惯就很好。
在第二天聊天的时候,靳林琨顺便假装无意提醒了男朋友一句, 平时记着点带充电宝。
于笙没太明白他怎么忽然出来这么一句话:今天考试,带充电宝干什么?
靳林琨心说免得晚上不够, 听他说考试, 才意识到已经到了三中的期末考。
升学压力大, 省内高三假期普遍短得要命。和省示范的安排不太一样,三中的课程一直上到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六七两天期末考试。
学生回家过个年,一个星期就要再回学校上课。
想家想小朋友:没事,这次老师们有什么要求?
于笙正给钢笔灌墨水, 单手回消息:还是压分, 说这次题难, 不准超过六百二。
今年的雪比去年多一点,昨天晚上就开始飘雪花, 今天路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钢笔都被冻得有点不顺畅。
于笙给笔尖呵了口气, 在纸上顺手划了两下, 拿过手机,把路上随手照的两张雪景发了过去。
想家想小朋友:下雪了?冷不冷?
想家想小朋友:出门记得多穿衣服,带热水袋,蒜苗们还好吗?
于笙:不冷,热, 蒜苗们很好吃。
早一遍晚一遍,于笙早被他唠叨烦了,该添衣服添衣服,该带热水袋带热水袋,根本不知道冷字怎么写。
话题紧跟着就发散到了蒜苗的做法上面,于笙点开那两张照片看了看,剪裁修了下边角,想起段磊他们经常说的,顺手加了个滤镜,重新又发了一遍。
靳林琨看着白的发光的滤镜,福至心灵地想明白了小朋友忽然给自己发照片干什么:好看,真漂亮。
想家想小朋友:你看这棵树,它上面的积雪和沟壑纵深的苍老树皮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体验。
于笙:“……”
靳林琨还在自由发挥:第二张的垃圾桶,处在整个画面的角落,和新雪的洁白纯净彼此反衬……
于笙:收。
于笙:第一句就够了。
靳林琨意犹未尽:不够,我还能夸
……
发现全校第一从坐下开始就在摆弄手机,小半个考场都没心思复习,凑在一块儿讨论于笙手机上是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复习秘籍。
好奇到不行。
“会不会是精华复习资料?”
第一考场的成员基本不流动,不少人都很熟,凑在角落里讨论:“或者是转运符,一看脑子就变清醒那种。”
一班班长表示赞同:“说不定是,听说七班现在有一套独立的备考祈福系统。”
有人听不明白:“这东西怎么独立?”
一班班长:“就是只有七班能看懂,只有七班能用,而且据说还特别灵。”
就比如“靳老师包过包会符”、“笙哥原声起床闹铃,百分百有效”、“老贺唠叨版助眠白噪音,精简省电版,时长仅1小时45分钟”。
……
一群人不明觉厉,信服地连连点头:“厉害厉害……”
身为讨论的核心,于笙对考场上的暗流涌动倒是没怎么察觉。
学委跟杨帆都在第一考场,趁着最后的时间,过来争分夺秒地问了几道题。
“都别动,别说话,心诚则灵。”
体委非常肃穆,一只手按在胸口:“神秘的塔罗牌哟,请告诉我,我们期末考试能比期中再高五分吗?”
于笙在“塔罗牌哟”这一段就有点听不下去,起身想走,被班长好不容易劝住:“试试,笙哥,我们需要你身上的玄学之力,你再坐一会儿……”
学委点兵点将数了半天,最后颤巍巍抽出一张倒吊人。
这群人没一个会玩塔罗牌的,对着牌上的花纹面面相觑:“什么意思?”
“考不好不如上吊?”
“股悬梁锥刺头,复习更有效?”
“说不定是说,咱们的分数下一次能倒过来。”
……
“没事没事。”
段磊给跳起来追杀生活委员的体委让了条路,拍拍前排受惊的杨帆,让他安心继续学习,替大家挡着可能忽然进门检查纪律的主任:“体委这次考了200分整。”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光是意义上带来的压力就不言而喻。
学委和杨帆的宿舍前排了长队,都是捧着练习册埋头苦学的七班同学。
于笙不住校,被抱着腿哭诉这道题太难了的几率小一点,但也经常多留一节晚自习,简洁明了地讲些各科的难点和易错点。
尤其最后到了临考前那几天,于笙干脆跟着上满了最后一节晚自习。
“笙哥,这样没关系吗?”
段磊操心得很,不知道靳林琨和于笙的关系的时候担心他们笙哥的安全,等知道了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担忧这样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家庭和谐,“你给我们补课,靳老师会不会太孤单……”
“没事。”于笙判着他们同学自己加练的模拟卷,“他回家了。”
段磊:“!!”
虽然他们笙哥只简单说了四个字,段磊却已经脑补出了波澜曲折的一段故事:“他怎么回家了?你们闹不愉快了吗?是因为聚少离多吗?我们去路上一边跑一边喊靳老师不要走录视频给他看还来得及吗?”
于笙:“……”
一月初就过年,省示范要提前进入二轮复习,过年前还要再补一个星期的课,期末考试也比三中早了一周。
靳林琨不跟着补课,本来还想陪着于笙考完试,过年跟着家里去海南待两天就赶回来,结果还是被于笙扔了出去。
还带了满满当当一行李箱的手作糕点小礼物。
段磊长长松了口气,回去通知一群人不用去买横幅了:“还好还好,笙哥他们家很和谐……”
于笙看了看桌上铺开的卷子,觉得自己幸好还没布置作文。
不给他们机会发挥,都不知道这些人想象力到底还能有多浩瀚。
批改完卷子,又把依然有问题的地方订正整理到一起,时间就已经挺晚。于笙翻墙回了家,放下东西冲完澡,正好接到了靳林琨发过来的语音聊天。
两个人在一块儿待久了,临睡前不说几句话都不习惯。
靳林琨担心小朋友睡不着,被父母押着帮忙算期货汇率,困得声音都有点含混,还是守到了他把事情做完:“在做什么呢?”
这人的声音原本就显得磁性,搀上点困倦,莫名缱绻地在耳边绕了一会儿。
于笙夹着电话,单手把鸡蛋磕进碗里搅匀:“夜宵。”
蛋液碰上烧热的油,刺啦一声响起来,隔着电话好像都能跟着闻见格外嚣张的香气。
知道他吃不着,于笙还挺体贴:“哥,视频吗?”
靳林琨:“……”
多少还有良知,于笙跟他开了句玩笑,就停止了深夜放毒的行为,把厚蛋烧换了个盘子装出去:“你呢?”
靳林琨摸了块饼干,枕着胳膊翻了个身:“算什么时候才能过完年。”
照理考完试就能清闲下来,于笙也能赶回去跟着他们过个年。但考试结束正好是对题目印象最深刻的时候,这时候订正错题查漏补缺,效果要比隔一周再回来好得多。
省示范也是因为这个,才特意把期末考试往前提了一个星期,考完试再上一周的课。
三中老师们也要回家过年,于笙对班里预习当复习的进度大致了解过一遍,决定留下给这群人补补基础。
高三就这么一年,靳林琨对这个决定挺支持,就是有点想男朋友。
于笙自己坐在床边,夹了一筷子厚蛋烧放进嘴里,听着对面悉悉索索翻身的动静,抬起嘴角:“不着急,你好好陪叔叔阿姨。”
靳林琨:“叔叔阿姨觉得礼物和点心来就行了,没必要带人,我可以回去。”
语气实在模仿得太像,于笙没忍住,笑了一声。
靳林琨觉得他这种幸灾乐祸不太厚道:“还笑,你知道多沉吗?进去差点就超重改托运了,最后还是行李重量转自重才混进去的。”
于笙还没听过这种操作:“什么叫行李重量转自重?”
“就是蛋黄酥真好吃。”
靳林琨现在想想,还有点意犹未尽:“麻薯也不错,无骨凤爪味道入得刚刚好……”
好不容易把超重的部分吃完,靳林琨还很担心于笙,打电话认真跟他保证:“很快,我去待两天就回家。”
于笙也挺担心,看着飞机所剩无几的登机时间:“是得快点,不然你就能直接回家了。”
……
男朋友异常沉得住气,半天没能套出来想听的话。
靳林琨有点儿遗憾,又觉得这样也很好。
小朋友一个人在家也不怕寂寞了。
也知道走的人就是离开几天,不论走到哪儿,都肯定会回来了。
两个人聊天没什么核心思想,发散地东拉西扯了一会儿。靳林琨实在困得不行,最后没撑住先睡了过去。
终于把对面聊到睡着,于笙带着耳机坐了一会儿,沉稳地站起来,把手机放在了枕头边上。
第一百章
靳林琨发现最近于笙好像经常忘了挂断微信语音。
有时候他半夜起来喝水, 就会发现手机还连着, 顽强地用最后一点电量给他闪着小红灯。
还能听见另一头均匀清浅的呼吸声。
靳林琨觉得这个习惯就很好。
在第二天聊天的时候,靳林琨顺便假装无意提醒了男朋友一句, 平时记着点带充电宝。
于笙没太明白他怎么忽然出来这么一句话:今天考试,带充电宝干什么?
靳林琨心说免得晚上不够, 听他说考试, 才意识到已经到了三中的期末考。
升学压力大, 省内高三假期普遍短得要命。和省示范的安排不太一样,三中的课程一直上到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六七两天期末考试。
学生回家过个年,一个星期就要再回学校上课。
想家想小朋友:没事,这次老师们有什么要求?
于笙正给钢笔灌墨水, 单手回消息:还是压分, 说这次题难, 不准超过六百二。
今年的雪比去年多一点,昨天晚上就开始飘雪花, 今天路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钢笔都被冻得有点不顺畅。
于笙给笔尖呵了口气, 在纸上顺手划了两下, 拿过手机,把路上随手照的两张雪景发了过去。
想家想小朋友:下雪了?冷不冷?
想家想小朋友:出门记得多穿衣服,带热水袋,蒜苗们还好吗?
于笙:不冷,热, 蒜苗们很好吃。
早一遍晚一遍,于笙早被他唠叨烦了,该添衣服添衣服,该带热水袋带热水袋,根本不知道冷字怎么写。
话题紧跟着就发散到了蒜苗的做法上面,于笙点开那两张照片看了看,剪裁修了下边角,想起段磊他们经常说的,顺手加了个滤镜,重新又发了一遍。
靳林琨看着白的发光的滤镜,福至心灵地想明白了小朋友忽然给自己发照片干什么:好看,真漂亮。
想家想小朋友:你看这棵树,它上面的积雪和沟壑纵深的苍老树皮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体验。
于笙:“……”
靳林琨还在自由发挥:第二张的垃圾桶,处在整个画面的角落,和新雪的洁白纯净彼此反衬……
于笙:收。
于笙:第一句就够了。
靳林琨意犹未尽:不够,我还能夸
……
发现全校第一从坐下开始就在摆弄手机,小半个考场都没心思复习,凑在一块儿讨论于笙手机上是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复习秘籍。
好奇到不行。
“会不会是精华复习资料?”
第一考场的成员基本不流动,不少人都很熟,凑在角落里讨论:“或者是转运符,一看脑子就变清醒那种。”
一班班长表示赞同:“说不定是,听说七班现在有一套独立的备考祈福系统。”
有人听不明白:“这东西怎么独立?”
一班班长:“就是只有七班能看懂,只有七班能用,而且据说还特别灵。”
就比如“靳老师包过包会符”、“笙哥原声起床闹铃,百分百有效”、“老贺唠叨版助眠白噪音,精简省电版,时长仅1小时45分钟”。
……
一群人不明觉厉,信服地连连点头:“厉害厉害……”
身为讨论的核心,于笙对考场上的暗流涌动倒是没怎么察觉。
学委跟杨帆都在第一考场,趁着最后的时间,过来争分夺秒地问了几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