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戚家
林阳二人来到村子西边的一家院子门口。
王天虎上前敲了敲大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农人打扮的胖男人探出头来,见到林阳二人,问道:“你们是?”
“我们是来这边玩的游客,听说这边山上有个以前的古战场,但是不知道怎么过去。有人告诉我们您家里老太爷似乎知道一些消息,所以就来打听打听。”
男人狐疑地看着他们两人,正想关门拒绝,院内却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
“墩子,是什么人啊?”
“老祖,是外面的游客,想来打听点事儿。”
“那让他们进来坐吧,怎么能让客人在外头站着。”
“请进吧。”这个叫墩子的男人闻言,有些不情不愿地打开了大门。
林阳二人也不客气,大脚迈进。
整个院子很大,院子正中有一张大圆桌,看样子有不少年份了,一大家子人正围坐在旁吃着晚饭。
“两位客人,还没吃饭吧?一起坐下吃点。”
坐在主位的,正是刚才发话的那个老人,此时热情地招呼着林阳他们。
只是老人身边的人看林阳二人的眼神都带着些敌意,似乎并不是很喜欢他们。不过林阳是当没看见,王天虎直接就是毫无自觉。
墩子去一旁的房间里搬了俩板凳过来,二人坐下,拿起空置的干净碗筷就大快朵颐起来。
“哈哈哈,好久没外人来了,可该热闹热闹了。”
老人见他们俩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抚须大笑。
“老爷子,还不知怎么称呼?”林阳扒拉了两口饭,嘴里含混不清地问道。
“老夫姓戚。”老人答道,却没有问林阳二人的名字。
“七?还有人姓数字的?”
林阳一巴掌把他脑袋拍在桌上,骂道:“没文化就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心中暗骂这小子其他没学会,自己嘴贫的本事都是学了不少。
王天虎吃痛,赶紧拿饭把嘴塞满了。
“戚老爷子,我们来府上是想问问关于这青狼山古战场的事儿。”林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你们是从哪知道的?”一个一身西装的男人连忙问道,岁数看起来比墩子年轻一些。
“朋友告诉我的。我本身对历史研究很有兴趣,尤其是这类未被发掘的遗迹,对我的研究课题会很有帮助。”
林阳撒谎不带脸红的,一旁的王天虎憋笑憋的饭都快喷出来了。
“说实话,小朋友。我对你们的目的没有兴趣,你们要去只管去。只是到了那,是福是祸,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林阳听这口气,那地方似乎还有些危险。
不过这也在林阳的意料之中。
跟着张之龄当了这么久的徒弟,除了道行法术,林阳关于这风水地脉也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知识。
据林阳所知,但凡是曾发生惨烈战斗的古战场所在,阴处化极阴,阳处化极阳,都是绝顶的凶地,除非是自然变化导致环境或者地貌的巨变,否则常人一旦靠近,必有灾殃。
“战场就在青狼山的西南面的松树林里,那里是过去官兵抗击倭寇的地方。”
“老人家可知道那里战斗的规模有多大呢?”
“呵呵,要说规模还真没有多大。当时还是明朝,进犯我华夏的倭寇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最多时不过是数百人。”
老人见二人有兴趣听也就敞开了说了。
“当时在那里爆发战斗的人,不过就是两千官兵与八百多倭寇。官府看似人数很多,但是实力却和倭寇不相上下,杀的那是难分难解。”
“那后来结果怎么样了?”王天虎好奇地问道。
“后来嘛,倭寇都被杀光了。”
“那还挺好的,毕竟赢了嘛。”
“呵呵,要真是这样那里还算不上什么。正当官兵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出那片林子了。
他们在山中兜兜转转了一个多月,很多人都发疯了,甚至有人直接在那里自杀了。”
“怎么会这样?”林阳知道下面应该就是重点了,赶紧集中精神,就差那个小本本做笔记了。
“后来还是军中一个懂得方术的士兵看出了端倪。原来是那领头的倭寇将领,临死前将自己部下的血肉用东瀛的秘法进行献祭,使得整个林子变成了一个大迷踪阵。”
那戚老爷子说到这里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自己正在亲身经历一般。
“但是那时的队伍已经彻底陷入了癫狂。即使他们知道了原因,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破解这个阵法,结果……”
“他们都死在里面了?”林阳也猜到了结局,戚老爷子点了点头。
“现在你们还想去吗?那里也算是青狼山的一个禁地,曾经有些不怕死的家伙往里头去过,不过,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出来的。”
“我们有非去不可的理由。”林阳看了一眼王天虎,见他还在那边大快朵颐,不由得有些恼怒。
老子在这装逼呢,你搁这蹭饭来了?
“那随你们吧。”戚老爷子也没多劝,只是招呼他们多吃点。
一顿饱餐之后,林阳二人便告辞了,连夜动身上山去了。巫同的情况很不明朗,已经不容许他们再拖下去了。
“老祖,他们是不是和之前那四个人是一路的?”西装男有些关切地问道。
“这我倒不清楚,不过,我看那姓巫的孩子和他们有点关联。”
“那您把为什么不把一切都告诉他们?”墩子问道。
“万一他们不是呢?”老爷子反问道。
墩子一时语塞。
“我戚家守卫这古战场已经数百年了,那小巫我看的出来是个良善的孩子,所以才放心让他进去谋个造化。
但刚才那个年轻人我看不透。那就让他进去一试吧,看看老祖宗们的态度。”
“老祖英明!”墩子和西装男点了点头,低头应道。
而此时此刻的林阳二人,已经离开了村子,头也不回地向山里走去。
这一夜的月光,怎么看怎么透着阴冷。
王天虎上前敲了敲大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农人打扮的胖男人探出头来,见到林阳二人,问道:“你们是?”
“我们是来这边玩的游客,听说这边山上有个以前的古战场,但是不知道怎么过去。有人告诉我们您家里老太爷似乎知道一些消息,所以就来打听打听。”
男人狐疑地看着他们两人,正想关门拒绝,院内却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
“墩子,是什么人啊?”
“老祖,是外面的游客,想来打听点事儿。”
“那让他们进来坐吧,怎么能让客人在外头站着。”
“请进吧。”这个叫墩子的男人闻言,有些不情不愿地打开了大门。
林阳二人也不客气,大脚迈进。
整个院子很大,院子正中有一张大圆桌,看样子有不少年份了,一大家子人正围坐在旁吃着晚饭。
“两位客人,还没吃饭吧?一起坐下吃点。”
坐在主位的,正是刚才发话的那个老人,此时热情地招呼着林阳他们。
只是老人身边的人看林阳二人的眼神都带着些敌意,似乎并不是很喜欢他们。不过林阳是当没看见,王天虎直接就是毫无自觉。
墩子去一旁的房间里搬了俩板凳过来,二人坐下,拿起空置的干净碗筷就大快朵颐起来。
“哈哈哈,好久没外人来了,可该热闹热闹了。”
老人见他们俩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抚须大笑。
“老爷子,还不知怎么称呼?”林阳扒拉了两口饭,嘴里含混不清地问道。
“老夫姓戚。”老人答道,却没有问林阳二人的名字。
“七?还有人姓数字的?”
林阳一巴掌把他脑袋拍在桌上,骂道:“没文化就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心中暗骂这小子其他没学会,自己嘴贫的本事都是学了不少。
王天虎吃痛,赶紧拿饭把嘴塞满了。
“戚老爷子,我们来府上是想问问关于这青狼山古战场的事儿。”林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你们是从哪知道的?”一个一身西装的男人连忙问道,岁数看起来比墩子年轻一些。
“朋友告诉我的。我本身对历史研究很有兴趣,尤其是这类未被发掘的遗迹,对我的研究课题会很有帮助。”
林阳撒谎不带脸红的,一旁的王天虎憋笑憋的饭都快喷出来了。
“说实话,小朋友。我对你们的目的没有兴趣,你们要去只管去。只是到了那,是福是祸,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林阳听这口气,那地方似乎还有些危险。
不过这也在林阳的意料之中。
跟着张之龄当了这么久的徒弟,除了道行法术,林阳关于这风水地脉也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知识。
据林阳所知,但凡是曾发生惨烈战斗的古战场所在,阴处化极阴,阳处化极阳,都是绝顶的凶地,除非是自然变化导致环境或者地貌的巨变,否则常人一旦靠近,必有灾殃。
“战场就在青狼山的西南面的松树林里,那里是过去官兵抗击倭寇的地方。”
“老人家可知道那里战斗的规模有多大呢?”
“呵呵,要说规模还真没有多大。当时还是明朝,进犯我华夏的倭寇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最多时不过是数百人。”
老人见二人有兴趣听也就敞开了说了。
“当时在那里爆发战斗的人,不过就是两千官兵与八百多倭寇。官府看似人数很多,但是实力却和倭寇不相上下,杀的那是难分难解。”
“那后来结果怎么样了?”王天虎好奇地问道。
“后来嘛,倭寇都被杀光了。”
“那还挺好的,毕竟赢了嘛。”
“呵呵,要真是这样那里还算不上什么。正当官兵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出那片林子了。
他们在山中兜兜转转了一个多月,很多人都发疯了,甚至有人直接在那里自杀了。”
“怎么会这样?”林阳知道下面应该就是重点了,赶紧集中精神,就差那个小本本做笔记了。
“后来还是军中一个懂得方术的士兵看出了端倪。原来是那领头的倭寇将领,临死前将自己部下的血肉用东瀛的秘法进行献祭,使得整个林子变成了一个大迷踪阵。”
那戚老爷子说到这里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自己正在亲身经历一般。
“但是那时的队伍已经彻底陷入了癫狂。即使他们知道了原因,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破解这个阵法,结果……”
“他们都死在里面了?”林阳也猜到了结局,戚老爷子点了点头。
“现在你们还想去吗?那里也算是青狼山的一个禁地,曾经有些不怕死的家伙往里头去过,不过,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出来的。”
“我们有非去不可的理由。”林阳看了一眼王天虎,见他还在那边大快朵颐,不由得有些恼怒。
老子在这装逼呢,你搁这蹭饭来了?
“那随你们吧。”戚老爷子也没多劝,只是招呼他们多吃点。
一顿饱餐之后,林阳二人便告辞了,连夜动身上山去了。巫同的情况很不明朗,已经不容许他们再拖下去了。
“老祖,他们是不是和之前那四个人是一路的?”西装男有些关切地问道。
“这我倒不清楚,不过,我看那姓巫的孩子和他们有点关联。”
“那您把为什么不把一切都告诉他们?”墩子问道。
“万一他们不是呢?”老爷子反问道。
墩子一时语塞。
“我戚家守卫这古战场已经数百年了,那小巫我看的出来是个良善的孩子,所以才放心让他进去谋个造化。
但刚才那个年轻人我看不透。那就让他进去一试吧,看看老祖宗们的态度。”
“老祖英明!”墩子和西装男点了点头,低头应道。
而此时此刻的林阳二人,已经离开了村子,头也不回地向山里走去。
这一夜的月光,怎么看怎么透着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