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革命尚未成功
杨帆这些天一直没有回家,因为**交替的方式不是正常而和平的,宫廷的警备是重中之重,他直到现在依旧要每天守在军营里,今儿是抽空回来一趟,实在不知道家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杨念祖嗫嚅着刚要回答,小蛮忽然从竹林小径中走出来,一见儿子像老鼠见猫似的站在父亲面前,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便对杨帆娇嗔道:“你呀,好久不回家,一回来就训他作什么。念祖,你去玩吧。”
杨念祖一听如蒙大赦,向杨帆吐了吐舌头,立即溜之呼也。小蛮对杨帆道:“展先生辞去了西席,家里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老师,便让他歇两天吧,这孩子现在做起功课来还是挺认真的。”
那位展先生教书很负责,与杨帆宾主之间相处的也不错,如今竟然辞去了,杨帆很是惋惜,便问道:“展先生怎么会辞归呢,他是嫌咱们家的束修不高,还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小蛮道:“奴家也曾一再挽留,后来那展先生实在推却不过,这才说出实情。原来这位展先生以前是敬相公家里的西席,后来他的一个甥女还嫁给了敬相公的内弟为续弦。如今敬相公保举他要做官了。人家有这般大好前程,奴家怎好拦着,便赠了他一份程仪,送他离开了。”
称为相公的就是宰相,宰相班中姓敬的现在只有一个敬晖,听说是这么回事,杨帆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地道:“良师难觅啊,那就好好扫听一下吧,选个好先生回来,不能误了孩子。婉儿来了,你去见见她吧,我到书房见一位朋友。”
小蛮点点头,径往花园赶去,杨帆也直奔书房。杨帆推开书房的门,就见一人正负手望着壁上的山水画,听见声音扭头一看,便转过身来,向他笑吟吟地长揖一礼,漫声道:“草民沈沐,见过侯爷。”
杨帆笑起来,道:“沈兄,你也开我玩笑是不是?你要是喜欢,那咱俩就换换,我还羡慕你这布衣侯的逍遥呢。”
沈沐直起腰来,笑道:“怎么,你年纪轻轻的,就从一无所有熬到了世袭国侯,还不满足么?”
杨帆叹道:“庙堂之中不**啊。你知道的倒是不少,回来多久了?”
沈沐懒散地笑道:“刚回来,不过……有些消息,我不在长安也一样了如指掌。要不然,你以为我怎么知道你受封侯爵了?”
杨帆道:“不过是多领一份俸禄罢了,有甚么大不了的。”
沈沐道:“不只吧……”
他上下打量杨帆几眼,问道:“你现在可是冠军大将军了,怎么没着紫服玉带?”
杨帆道:“我有那么搔包么?又不是上殿面君,我穿成那副样子是要唱大戏么?”
沈沐“哧哧”地笑起来,道:“朝廷体制,我是不甚了然的。怎么样,你这个冠军大将军,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杨帆皱着眉头想了想,道:“除了多领几石禄米,需要向我行礼的官员多了几个,也就是手下的兵丁又多些了。”
沈沐双眼一亮,探身问道:“多了多少?”
杨帆道:“千骑变万骑,你说多了多少?”
沈沐一惊,失声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杨帆抻了个懒腰道:“就是今儿,皇帝刚刚跟我交待的。”
沈沐笑起来,道:“好啊!你这才是闷声发大财呢,比起那些表面风光都要强些,官很容易就夺走,爵也很容易就削掉,可这实打实的兵权,不管谁想动你,他都得先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杨帆无聊地摆了摆手,道:“我既不想造反,也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那么大的权力做什么?”
沈沐狡黠地道:“是么?那你怎么不挂冠归去?”
杨帆双手一摊,道:“你以为我想走就能走啊?我又没到七老八十的岁数,有什么理由解甲归田呢?皇帝能准么?皇帝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是不会放我走的。张相公把我当做功臣一党,也宁愿由我继续掌握千骑,我如今是泥足深陷、拔足不得啊,”
沈沐笑道:“他们都很看重你啊,这就是你做‘避役’(变色龙)的好处了。不过,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吧?”
杨帆睨了他一眼,道:“我看你今儿来,不是因为刚刚回京特来探望吧?”
沈沐坐正了身子,神情严肃了些:“二郎,女皇退位,太子登基了,李唐江山已经恢复,可是你觉得,天下是否能从此太平下来呢?”
杨帆又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觉得如何?”
沈沐道:“我觉得,神龙元年,玄武之变,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杨帆的神色倏然一动,虽然他背后有“观天部”这个智囊团帮他搜集情报、分析大势,为他出谋划策,但他从未因此小觑过隐宗的能力,他相信隐宗里应该也有一个类似的组织。
杨帆很想听听沈沐的见解,进而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于是他也坐正了身子,向沈沐认真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沈沐道:“女皇本来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只是二张的异军突起让所有人心里都没了谱,他们不想横生枝节,所以才断然动用了武力。如今二张伏诛,他们达到了目的,女皇退位只是让太子登基的时间提前了一些。
要说出人意料的变化,其实是朝廷中的力量分布出了大变化。拥戴皇太子登基后,功臣们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了当今朝廷上最炙手可热的一支力量,同生共死的经历,已经使他们抱成了团,可以称之为……功臣党。
李唐皇室的力量在这次兵变中也增强了,但是这股力量并不是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而是掌握在相王和太平公主手上,相王控制了南衙,他的权力主要是武力,在朝堂上当然也有倾向于他的人,可称之为相王党。
太平公主的力量主要表现在朝堂上,明里暗里她的门下这一次都占据了很多要职,可以预料,她还会拉一份清单,把更多门下塞进朝廷,占据要职。而且,她是调解皇帝与相王、皇帝与梁王、相王与梁王等各方矛盾的最佳人选,举足轻重,因而可称之为太平党。
武氏一族呢,在这次兵变中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况且武家在这次兵变中也是出了大力的,哪怕功臣们再如何排斥,他们也必须得给武三思一个交待,因而可以预料,武家的力量这次也一定会有所加强,因而,可称之为梁王党。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原本未来的局势应该是武氏和李氏共掌天下,武氏掌军、李氏秉政,武家的首领是武三思,李家的首领则是当今皇帝。武三思年近七旬,没几年好活了,武家第三代中后继乏人,而李家则有皇权大义在手。
那时的相王和太平公主,都没有力量单独同武氏抗衡,也没有力量同大义在手的皇帝抗衡,他们只能坚定地站在皇帝身边,汇合整个李唐家族的力量,慢慢抵消武家家族自女皇秉政以来形成的影响,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将权力集中于皇家。
可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呢?李唐皇氏的力量变强了,但这力量分别掌握于相王党和太平党手中,而不是直接属于皇帝。武家的力量也增强了,皇帝这边呢?本来文武百官就是皇帝手中的力量,可文武百官中冒出一个功臣集团自成一旦,尾大不掉了。
于是朝廷将要面对的局面将是:武氏一党还是武氏一党,而李氏一党则**为三党,这三党按照势力大小分别是功臣党、相王党和太平党。李氏一党**三党的直接后果就是,皇帝被架空了,变成了所有势力里面最弱的一方。”
沈沐的声音振聋发聩般在杨帆耳边回响:“‘群雄并起,主弱臣强!’自古以来,但凡如此,可有安宁?你,算是帝党、相王党、太平党、梁王党还是功臣党?即便你已解甲归田,如果你那一党败了,你能得善终吗?人常说功成身退,功尚未成,你如何能退?”
※※※※※※※※※※※※※※※※※※※※※※※※
“哗啦!”
御案上高高垒起的奏章被李显一把拂到地上,李显勃然大怒了,气得胸膛起伏,脸庞涨红:“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一个个的,这是要把朕当成傀儡摆布么?”
韦妃亲自捧了食盘送到御书房,上面摆着一碗羹汤和一碟糖饼,这是李显最爱吃的食物。一见李显大怒,韦妃忙放下食盘,柔声道:“看看你,怎么生这么大的气,你是皇帝了,凡事要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啊。”
“你看看,你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混帐东西!”
李显一见韦妃进来,顺手抓起一份幸存在御案上的奏章,随手翻开看了看,便递给韦妃,愤怒地道:“喏!这份是桓彦范的请功奏章,上边所列的功臣名字不下百余人,朕连一个都没见过。
你看看这个人,这是桓彦范的大舅哥易州刺史赵履温,桓彦范说他也是策划兵变拥朕登基的大功臣!他远在河北怎么策划兵变拥朕登基?这不是把朕当成白痴了吗?这是**裸的欺君,肆无忌惮的欺君!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君臣的**月是如此短暂,这才刚刚出了正月……
P: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投票呀!
.(未完待续。)
杨念祖嗫嚅着刚要回答,小蛮忽然从竹林小径中走出来,一见儿子像老鼠见猫似的站在父亲面前,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便对杨帆娇嗔道:“你呀,好久不回家,一回来就训他作什么。念祖,你去玩吧。”
杨念祖一听如蒙大赦,向杨帆吐了吐舌头,立即溜之呼也。小蛮对杨帆道:“展先生辞去了西席,家里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老师,便让他歇两天吧,这孩子现在做起功课来还是挺认真的。”
那位展先生教书很负责,与杨帆宾主之间相处的也不错,如今竟然辞去了,杨帆很是惋惜,便问道:“展先生怎么会辞归呢,他是嫌咱们家的束修不高,还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小蛮道:“奴家也曾一再挽留,后来那展先生实在推却不过,这才说出实情。原来这位展先生以前是敬相公家里的西席,后来他的一个甥女还嫁给了敬相公的内弟为续弦。如今敬相公保举他要做官了。人家有这般大好前程,奴家怎好拦着,便赠了他一份程仪,送他离开了。”
称为相公的就是宰相,宰相班中姓敬的现在只有一个敬晖,听说是这么回事,杨帆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地道:“良师难觅啊,那就好好扫听一下吧,选个好先生回来,不能误了孩子。婉儿来了,你去见见她吧,我到书房见一位朋友。”
小蛮点点头,径往花园赶去,杨帆也直奔书房。杨帆推开书房的门,就见一人正负手望着壁上的山水画,听见声音扭头一看,便转过身来,向他笑吟吟地长揖一礼,漫声道:“草民沈沐,见过侯爷。”
杨帆笑起来,道:“沈兄,你也开我玩笑是不是?你要是喜欢,那咱俩就换换,我还羡慕你这布衣侯的逍遥呢。”
沈沐直起腰来,笑道:“怎么,你年纪轻轻的,就从一无所有熬到了世袭国侯,还不满足么?”
杨帆叹道:“庙堂之中不**啊。你知道的倒是不少,回来多久了?”
沈沐懒散地笑道:“刚回来,不过……有些消息,我不在长安也一样了如指掌。要不然,你以为我怎么知道你受封侯爵了?”
杨帆道:“不过是多领一份俸禄罢了,有甚么大不了的。”
沈沐道:“不只吧……”
他上下打量杨帆几眼,问道:“你现在可是冠军大将军了,怎么没着紫服玉带?”
杨帆道:“我有那么搔包么?又不是上殿面君,我穿成那副样子是要唱大戏么?”
沈沐“哧哧”地笑起来,道:“朝廷体制,我是不甚了然的。怎么样,你这个冠军大将军,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杨帆皱着眉头想了想,道:“除了多领几石禄米,需要向我行礼的官员多了几个,也就是手下的兵丁又多些了。”
沈沐双眼一亮,探身问道:“多了多少?”
杨帆道:“千骑变万骑,你说多了多少?”
沈沐一惊,失声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杨帆抻了个懒腰道:“就是今儿,皇帝刚刚跟我交待的。”
沈沐笑起来,道:“好啊!你这才是闷声发大财呢,比起那些表面风光都要强些,官很容易就夺走,爵也很容易就削掉,可这实打实的兵权,不管谁想动你,他都得先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杨帆无聊地摆了摆手,道:“我既不想造反,也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那么大的权力做什么?”
沈沐狡黠地道:“是么?那你怎么不挂冠归去?”
杨帆双手一摊,道:“你以为我想走就能走啊?我又没到七老八十的岁数,有什么理由解甲归田呢?皇帝能准么?皇帝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是不会放我走的。张相公把我当做功臣一党,也宁愿由我继续掌握千骑,我如今是泥足深陷、拔足不得啊,”
沈沐笑道:“他们都很看重你啊,这就是你做‘避役’(变色龙)的好处了。不过,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吧?”
杨帆睨了他一眼,道:“我看你今儿来,不是因为刚刚回京特来探望吧?”
沈沐坐正了身子,神情严肃了些:“二郎,女皇退位,太子登基了,李唐江山已经恢复,可是你觉得,天下是否能从此太平下来呢?”
杨帆又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觉得如何?”
沈沐道:“我觉得,神龙元年,玄武之变,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杨帆的神色倏然一动,虽然他背后有“观天部”这个智囊团帮他搜集情报、分析大势,为他出谋划策,但他从未因此小觑过隐宗的能力,他相信隐宗里应该也有一个类似的组织。
杨帆很想听听沈沐的见解,进而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于是他也坐正了身子,向沈沐认真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沈沐道:“女皇本来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只是二张的异军突起让所有人心里都没了谱,他们不想横生枝节,所以才断然动用了武力。如今二张伏诛,他们达到了目的,女皇退位只是让太子登基的时间提前了一些。
要说出人意料的变化,其实是朝廷中的力量分布出了大变化。拥戴皇太子登基后,功臣们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了当今朝廷上最炙手可热的一支力量,同生共死的经历,已经使他们抱成了团,可以称之为……功臣党。
李唐皇室的力量在这次兵变中也增强了,但是这股力量并不是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而是掌握在相王和太平公主手上,相王控制了南衙,他的权力主要是武力,在朝堂上当然也有倾向于他的人,可称之为相王党。
太平公主的力量主要表现在朝堂上,明里暗里她的门下这一次都占据了很多要职,可以预料,她还会拉一份清单,把更多门下塞进朝廷,占据要职。而且,她是调解皇帝与相王、皇帝与梁王、相王与梁王等各方矛盾的最佳人选,举足轻重,因而可称之为太平党。
武氏一族呢,在这次兵变中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况且武家在这次兵变中也是出了大力的,哪怕功臣们再如何排斥,他们也必须得给武三思一个交待,因而可以预料,武家的力量这次也一定会有所加强,因而,可称之为梁王党。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原本未来的局势应该是武氏和李氏共掌天下,武氏掌军、李氏秉政,武家的首领是武三思,李家的首领则是当今皇帝。武三思年近七旬,没几年好活了,武家第三代中后继乏人,而李家则有皇权大义在手。
那时的相王和太平公主,都没有力量单独同武氏抗衡,也没有力量同大义在手的皇帝抗衡,他们只能坚定地站在皇帝身边,汇合整个李唐家族的力量,慢慢抵消武家家族自女皇秉政以来形成的影响,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将权力集中于皇家。
可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呢?李唐皇氏的力量变强了,但这力量分别掌握于相王党和太平党手中,而不是直接属于皇帝。武家的力量也增强了,皇帝这边呢?本来文武百官就是皇帝手中的力量,可文武百官中冒出一个功臣集团自成一旦,尾大不掉了。
于是朝廷将要面对的局面将是:武氏一党还是武氏一党,而李氏一党则**为三党,这三党按照势力大小分别是功臣党、相王党和太平党。李氏一党**三党的直接后果就是,皇帝被架空了,变成了所有势力里面最弱的一方。”
沈沐的声音振聋发聩般在杨帆耳边回响:“‘群雄并起,主弱臣强!’自古以来,但凡如此,可有安宁?你,算是帝党、相王党、太平党、梁王党还是功臣党?即便你已解甲归田,如果你那一党败了,你能得善终吗?人常说功成身退,功尚未成,你如何能退?”
※※※※※※※※※※※※※※※※※※※※※※※※
“哗啦!”
御案上高高垒起的奏章被李显一把拂到地上,李显勃然大怒了,气得胸膛起伏,脸庞涨红:“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一个个的,这是要把朕当成傀儡摆布么?”
韦妃亲自捧了食盘送到御书房,上面摆着一碗羹汤和一碟糖饼,这是李显最爱吃的食物。一见李显大怒,韦妃忙放下食盘,柔声道:“看看你,怎么生这么大的气,你是皇帝了,凡事要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啊。”
“你看看,你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混帐东西!”
李显一见韦妃进来,顺手抓起一份幸存在御案上的奏章,随手翻开看了看,便递给韦妃,愤怒地道:“喏!这份是桓彦范的请功奏章,上边所列的功臣名字不下百余人,朕连一个都没见过。
你看看这个人,这是桓彦范的大舅哥易州刺史赵履温,桓彦范说他也是策划兵变拥朕登基的大功臣!他远在河北怎么策划兵变拥朕登基?这不是把朕当成白痴了吗?这是**裸的欺君,肆无忌惮的欺君!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君臣的**月是如此短暂,这才刚刚出了正月……
P: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投票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