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6)
事实上,楚京和陈京并不是对这件事没反应。
恰恰相反,这件事让楚京和陈京日子同时变得难过起来。
楚京收到从春县传回来的消息后,最在乎的并不是在春县外战死的一万多楚军,而是没战死的楚军说,城内的旧黎世家同时叛变,在楚军的饮水中偷偷下迷药,趁着楚军浑身无力,给陈军开城门的事。
春县的楚军都能猜得到,第一次围住春县的人不是陈军而是赵军,楚京的人自然也能猜得到。
但事情的关键,不是围城的人究竟是谁,而是旧黎世家干净利落且毫无预兆的背叛楚国,出卖楚军。
今日是春县的旧黎世家这么做,明天呢?后天呢?
这次只是迷药,下次呢?
如果城外的人不再是假陈军,而是真陈军。
真陈军还会只将城内的楚军和楚臣五花大绑,就轻易离开春县吗?
发生在春县的事,让楚国朝堂从上到下,都沿着脸颊落下满头的冷汗。
相比之下,楚军和陈军几乎同归于尽的春县之战,反而能算得上是小事,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自从楚国嘉王成为楚太子后,亲自下旨将皇长孙贬为庶人的楚皇就几乎不再上朝。
听闻豫州惊变时,楚太子在大朝会上,楚皇则在寝殿中与他如今最喜欢的小辈,襄王和灵云公主说话。
原本楚国老太子还活着的时候,襄王虽然经常不在楚国,身上却有宗人寺卿的官职,身具族长的权利和责任。
自从在燕国与重奕等人分别,赶回楚京,接连经历老太子薨逝,嘉王和皇长孙争夺储君之位的事后,襄王不仅消极面对宗人府的差事,还彻底请辞宗人寺卿,再也不过问朝堂之事。
襄王看着粗犷却自有细腻之处。
前些年他总是往赵国跑,除了赵国永和帝好客,他也正好与肃王投缘,十分喜欢赵国不同于楚国的繁华之外。
还因为襄王已经察觉到老太子的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吃不消处理朝政所消耗的精力。
襄王不喜欢老太子,他和老太子差了许多岁,从小就没什么接触。
但襄王作为楚皇最疼爱的小辈之一,对于楚皇的忠心和孺慕却半分不参假。
襄王曾委婉的劝说老太子,既然觉得处理政务时力不从心,何不试着将不那么要紧的政务交给皇长孙。
当年楚皇开始觉得处理政务吃力的时候,就是让老太子顶上。
可惜老太子并没有感觉到襄王的好意,反而觉得皇长孙在祖父和父亲还在的时候,就开始惦记皇帝的权柄,还勾结掌握宗人寺又深得楚皇宠爱的襄王争权。
这件事让老太子认定,襄王和皇长孙都不是好东西。
老太子不敢对襄王如何,却特意当着外臣的面,狠狠的给皇长孙没脸。
襄王既对老太子无语,又对皇长孙愧疚。
生怕他留在楚国,会让老太子始终惦记着这件事,更加苛待皇长孙。
所有襄王前些年才总是往赵国跑,甚至住在咸阳的日子都比住在楚京的日子长。
参加过燕国孝帝的寿辰宴,回到燕国后,襄王突然发现,楚京已经不再是他熟悉楚京。
老太子不肯放权,就只能继续在政事上熬心血,身体每况愈下。
他又看不得皇长孙好,虽然不至于像是对待仇人似的对待儿子,却不许皇长孙触碰任何政务,甚至不许皇长孙去楚皇面前尽孝。
相比郁郁寡欢越发沉闷的皇长孙,反而与皇长孙的同龄的嘉王越发得意。
襄王、皇长孙、嘉王的年纪都差不多,也是同龄人中最得楚皇宠爱的小辈,再往下数,就是比他们小了一轮的灵云公主。
襄王长年在赵国停留,皇长孙被亲爹看着不许亲近祖父,恰逢灵云公主的长子生了场大病,灵云公主也顾不上楚皇。
以至于楚皇越来越偏爱经常陪伴他的嘉王,且毫不掩饰他的偏爱。
襄王发现楚京形势不对劲,立刻闭门不出。
他可不敢在几乎要咽气的老太子面前转悠。
万一老太子看见他,突然又想起当年的小心眼,直接气过去,他岂不是倒了大霉?
老太子薨逝前,嘉王的势头就有些挡不住意思。
他终于想到皇长孙是他的亲儿子,想为皇长孙铺路。
可惜已经晚了。
在楚皇心中,皇长孙只是个稍微特殊了点的孙子,甚至还不如虽然远在赵国不肯回楚京,却每旬都会让人送信回来的襄王。
老太子薨逝后,楚皇大恸。
很长的时间内,在没有政事的情况下,楚皇都只肯见嘉王、襄王和灵云公主。
襄王始终都记得他当年阴差阳错的坑了皇长孙。
他每次去见楚皇时,都会找借口带上皇长孙,还因此被嘉王敲打过。
襄王却不怕嘉王。
就算嘉王成为皇太子又怎么样。
难道成为皇太子,就敢违逆楚皇的意思对他动手?
就算嘉王登基,他也有好兄弟肃王做靠山,大不了携家带口的投奔好兄弟去,吃喝不愁总不是问题。
襄王却没有想到,人倒霉的时候,真的喝凉水都会塞牙。
他在嘉王身上栽了个大跟头。
嘉王将他的靠山掘了。
即使已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襄王却依旧想不通。
以楚国和赵国十余年的交情和正蜜里调油的关系,怎么会说掰就掰。
嘉王为了皇太子的位置愿意搏命,也就罢了。
那些因为嘉王和陈国达成共识而选择支持嘉王的朝臣们,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襄王想不通,但是襄王很识时务。
身后的两座靠山只剩下一座,他当然要牢牢抱紧楚皇的大腿。
多年来,他与赵国皇室的亲密,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在楚国已经在赵国和陈国之间选择陈国的情况下,他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襄王夹尾巴夹的十分彻底,直接辞了宗人寺卿的职位,再也不理会皇长孙和嘉王之间的争夺。
皇长孙的脾气一如既往的温吞,发现襄王在疏远他,就从善如流的远离襄王。
偶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襄王悄悄说几句话的时候,也都是在感谢襄王从前的好意。
襄王非但没觉得欣慰,反而更可惜。
皇长孙多好啊,怎么就被老太子养废了!
就算因为弃赵选陈之事对嘉王升起再大的偏见,襄王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楚皇认真问他储君的最佳人选,他会选择嘉王。
皇长孙太温吞,压不住朝臣。
主弱臣强,实乃大忌。
襄王担心的没错。
兔子就是兔子,就算借赵国的东风,伪装成了豺狼,终究还是会被真豺狼撕碎。
襄王对皇长孙最大的善意,就是在嘉王被册封为皇太子的时候,去求楚皇亲自下旨,将皇长孙贬为庶人。
他至今都记得楚皇当时的反应。
脸上先是闪过愕然,然后是复杂的让襄王难以形容的情绪。
不枉朕疼你。
望着楚皇虽然苍老却异常深邃的双眼,襄王惊觉楚皇似乎又矮小了许多。
原来楚皇什么都知道。
楚皇现在贬皇长孙为庶人,嘉王登基后,就算对皇长孙没有格外的恩典,也不会再为难皇长孙。
要是楚皇不出手,以嘉王的小心眼,肯定容不下曾经与他争夺过皇位的皇长孙,到时候是贬爵还是直接斩草除根,都在嘉王一念之间。
襄王忽然觉得,也许不是楚皇在嘉王和皇长孙之间选择嘉王,也不是楚皇选陈弃赵。
而是楚皇不得不选择嘉王,所以选择了嘉王投注全部身家的陈国。
襄王没收留已经是庶人的皇长孙。
既然皇长孙有幸脱离纷争,就该让皇长孙彻底离开。
他却不行,他要给最疼爱他的长辈送终,不能让楚皇离开的时候,身边一个贴心人都没有。
三年的时间,仿佛是个轮回。
皇太子忙于朝政,几乎没有时间来看望楚皇,难得来见楚皇,也总是频频看向门外,显然更惦记其他事。
久而久之,楚皇便越来越不愿意理会皇太子,将宠爱都给了常伴在他身边的襄王,甚至比当年宠爱皇太子时更甚。
至少楚皇当年,一定不会满是怅然的问皇太子,等朕走了,你要怎么办?
头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襄王猛得震住,甚至还掉了眼泪。
再听楚皇问这个问题,襄王就半真半假的与楚皇玩笑,太子容不下我,我就去赵国投奔肃王,给他看大门。
襄王不知道楚皇是为他考虑,还是为楚国考虑。
赵国永和帝的老儿子终于要娶妻,还是个男妻的消息传到楚国后,楚皇突然将皇太子叫来,让皇太子和襄王,分别写封信祝贺赵太子即将成婚。
皇太子自然不愿意,已经修身养心多年的楚皇突然大怒,指着皇太子的鼻子大骂不孝。
皇太子哪里敢担这个罪名?
看燕国孝帝,就算太后不是他的生母,他都不敢在太后指责他不孝的时候无动于衷。
况且皇太子还只是皇太子。
整个楚京的军防,始终都牢牢掌握在楚皇手中。
襄王不仅和皇太子分别写信,祝贺重奕即将大婚,还精心准备了份礼物,大大方方的让人送去咸阳。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重奕和宋佩瑜的爱好有没有改变,会不会喜欢他专门让人照着最经典的样式,用最好的材料打造的小玩具。
难得这日灵云公主也在,楚皇的笑声都比往日里响亮了许多。
妹妹竟然还认得针线,怎么从来都没见你给我做个小东西戴出去玩?襄王的目光从楚皇头上针脚密实,花样却歪歪扭扭的抹额上移开,似笑非笑的望向灵云公主,我不嫌你绣的丑。
灵云公主又羞又窘,红着脸挽着楚皇的手臂告状,他竟将我当成针线坊的绣女。想要绣品,还敢嫌丑。
楚皇抬起手将灵云公主的鬓角的碎发别在耳后,小心翼翼的摸了下头上的抹额,脸上的笑容与终于吃到糖果的小儿没有任何区别。
绣这么个东西,不知道要在手上添多少伤疤,不必理会那个混小子。楚皇眯着看得不太清楚的眼睛盯着灵云公主的手。
发现楚皇的动作,灵云公主脸上的表情突然凝滞,茫然的看向襄王,她没在楚皇眼中看到焦距。
襄王仍旧在笑,缓慢且坚定的朝着灵云公主摇头。
楚皇偶尔会有看不清东西的症状,还小心翼翼的瞒着身边的人,却不知道襄王早就发现了这点,照顾楚皇的心情,才从来都没提起过。
既然楚皇不想让他们发现,他们就假装不知道。
灵玉公主突然像小时候那样,将脸埋在楚皇的肩膀上,语气是与哀伤面容截然不同的欢快,灵云只给父皇做绣活,旁得什么人都不配。
好!楚皇又去摸头上的抹额,乖囡做这一个就够了,以后都别做了。
没等灵云公主再开口,楚皇突然转头看向墙角,难为灵云还惦记着我这个老东西,朕要赏她。拟旨,晋灵云公主为灵云长公主,享双禄,再从朕的私库中拨六个皇庄给灵云。
灵云公主万万没想到只是个抹额,竟然会让楚皇生出破例给她晋爵的心思,父
恭喜灵云妹妹,这下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姑奶奶了。襄王打断灵云公主的推拒。
不过是破例晋个长公主,前朝又不是没有先例。
难得老爷子高兴。
屋内的宫人们也纷纷恭喜灵云公主,笑嘻嘻的与灵云公主讨赏。
一片欢声笑语中,忽然有人进门,无声跪在楚皇面前,陛下,豫州春县八百里加急。
襄王不耐的皱起眉毛,沉声道,这些事自有太子处理,不必再来惊扰陛下。
来人却仍旧没有起身的意思,反而背脊更加弯曲,太子不能服众,朝堂打起来了。
襄王倒吸了口凉气,咬住舌尖,才勉强忍住问跪在地上的人你说什么?
十六郎与朕去看看,灵云先回吧。楚皇从软塌上站起来,眼睛已经恢复往日里的精光湛湛,脚步却没有他的语气稳当。
襄王只来得及给灵云公主使个眼色,让灵玉公主将儿女也带进宫来等着,便急步去追楚皇。
楚皇没如襄王预料的那般怒火中烧,情绪反而比呼吸声明显加重的襄王平静得多。
听到襄王劝他等轿子,楚皇就停下来等骄子,半点都不着急。
襄王这才放心了些。
第130章
直到亲眼看见长发凌乱不堪,满是褶皱的衣衫上甚至沾着灰尘的朝臣们,襄王才敢相信特意来请楚皇的人没撒谎。
察觉到襄王的目光后,朝臣们如梦初醒般低下头。
狼狈不已的朝服、已经光秃秃的腰间、满是脚印痕迹的靴子。
他们竟然在朝堂上与同僚动手
别说襄王诧异,朝臣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襄王横眉倒竖,犀利的目光从每个朝臣脸上划过,太子呢?
穿着明黄色太子朝服的人影,低着头从朝臣们身后绕出来,径直走到楚皇面前跪下,父皇。
襄王正看太子极度不顺眼,仍旧扶着楚皇的手臂站在楚皇身侧,丝毫没有朝旁边侧身,避开太子跪拜方向的意思。
他自上而下的打量低着头跪在地上的太子,眼中闪过嘲讽。
头上的玉冠是歪的,领口也不整齐。
堂堂监国太子,竟然亲自下场与朝臣们挽袖子?
楚皇也在垂目打量他的太子,抬头
太子没抬头,背脊反而更加弯曲,勉强保持平静的语气中暗含着难堪和请求,父皇
抬头!楚皇的语气陡然严厉。
太子贴在地砖的手指尖血色尽失,抬起头后,终于显露在楚皇和襄王视线中的脸上,血色却格外得多。
他的右脸颧骨上,正有个鸡蛋大小的淤紫。
襄王明显感觉得到,他正搀扶着的手臂正在颤抖。
谁动的手?楚皇的声音却极稳,与他颤抖的手臂截然相反。
是我动的手!人群中走出个身形瘦弱,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他比跪在地上的太子还要狼狈,外裳已经被撕扯成布条,发冠消失不见,头发乱糟糟的披散在身后。
是接替襄王任宗人寺卿的安定郡王。
恰恰相反,这件事让楚京和陈京日子同时变得难过起来。
楚京收到从春县传回来的消息后,最在乎的并不是在春县外战死的一万多楚军,而是没战死的楚军说,城内的旧黎世家同时叛变,在楚军的饮水中偷偷下迷药,趁着楚军浑身无力,给陈军开城门的事。
春县的楚军都能猜得到,第一次围住春县的人不是陈军而是赵军,楚京的人自然也能猜得到。
但事情的关键,不是围城的人究竟是谁,而是旧黎世家干净利落且毫无预兆的背叛楚国,出卖楚军。
今日是春县的旧黎世家这么做,明天呢?后天呢?
这次只是迷药,下次呢?
如果城外的人不再是假陈军,而是真陈军。
真陈军还会只将城内的楚军和楚臣五花大绑,就轻易离开春县吗?
发生在春县的事,让楚国朝堂从上到下,都沿着脸颊落下满头的冷汗。
相比之下,楚军和陈军几乎同归于尽的春县之战,反而能算得上是小事,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自从楚国嘉王成为楚太子后,亲自下旨将皇长孙贬为庶人的楚皇就几乎不再上朝。
听闻豫州惊变时,楚太子在大朝会上,楚皇则在寝殿中与他如今最喜欢的小辈,襄王和灵云公主说话。
原本楚国老太子还活着的时候,襄王虽然经常不在楚国,身上却有宗人寺卿的官职,身具族长的权利和责任。
自从在燕国与重奕等人分别,赶回楚京,接连经历老太子薨逝,嘉王和皇长孙争夺储君之位的事后,襄王不仅消极面对宗人府的差事,还彻底请辞宗人寺卿,再也不过问朝堂之事。
襄王看着粗犷却自有细腻之处。
前些年他总是往赵国跑,除了赵国永和帝好客,他也正好与肃王投缘,十分喜欢赵国不同于楚国的繁华之外。
还因为襄王已经察觉到老太子的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吃不消处理朝政所消耗的精力。
襄王不喜欢老太子,他和老太子差了许多岁,从小就没什么接触。
但襄王作为楚皇最疼爱的小辈之一,对于楚皇的忠心和孺慕却半分不参假。
襄王曾委婉的劝说老太子,既然觉得处理政务时力不从心,何不试着将不那么要紧的政务交给皇长孙。
当年楚皇开始觉得处理政务吃力的时候,就是让老太子顶上。
可惜老太子并没有感觉到襄王的好意,反而觉得皇长孙在祖父和父亲还在的时候,就开始惦记皇帝的权柄,还勾结掌握宗人寺又深得楚皇宠爱的襄王争权。
这件事让老太子认定,襄王和皇长孙都不是好东西。
老太子不敢对襄王如何,却特意当着外臣的面,狠狠的给皇长孙没脸。
襄王既对老太子无语,又对皇长孙愧疚。
生怕他留在楚国,会让老太子始终惦记着这件事,更加苛待皇长孙。
所有襄王前些年才总是往赵国跑,甚至住在咸阳的日子都比住在楚京的日子长。
参加过燕国孝帝的寿辰宴,回到燕国后,襄王突然发现,楚京已经不再是他熟悉楚京。
老太子不肯放权,就只能继续在政事上熬心血,身体每况愈下。
他又看不得皇长孙好,虽然不至于像是对待仇人似的对待儿子,却不许皇长孙触碰任何政务,甚至不许皇长孙去楚皇面前尽孝。
相比郁郁寡欢越发沉闷的皇长孙,反而与皇长孙的同龄的嘉王越发得意。
襄王、皇长孙、嘉王的年纪都差不多,也是同龄人中最得楚皇宠爱的小辈,再往下数,就是比他们小了一轮的灵云公主。
襄王长年在赵国停留,皇长孙被亲爹看着不许亲近祖父,恰逢灵云公主的长子生了场大病,灵云公主也顾不上楚皇。
以至于楚皇越来越偏爱经常陪伴他的嘉王,且毫不掩饰他的偏爱。
襄王发现楚京形势不对劲,立刻闭门不出。
他可不敢在几乎要咽气的老太子面前转悠。
万一老太子看见他,突然又想起当年的小心眼,直接气过去,他岂不是倒了大霉?
老太子薨逝前,嘉王的势头就有些挡不住意思。
他终于想到皇长孙是他的亲儿子,想为皇长孙铺路。
可惜已经晚了。
在楚皇心中,皇长孙只是个稍微特殊了点的孙子,甚至还不如虽然远在赵国不肯回楚京,却每旬都会让人送信回来的襄王。
老太子薨逝后,楚皇大恸。
很长的时间内,在没有政事的情况下,楚皇都只肯见嘉王、襄王和灵云公主。
襄王始终都记得他当年阴差阳错的坑了皇长孙。
他每次去见楚皇时,都会找借口带上皇长孙,还因此被嘉王敲打过。
襄王却不怕嘉王。
就算嘉王成为皇太子又怎么样。
难道成为皇太子,就敢违逆楚皇的意思对他动手?
就算嘉王登基,他也有好兄弟肃王做靠山,大不了携家带口的投奔好兄弟去,吃喝不愁总不是问题。
襄王却没有想到,人倒霉的时候,真的喝凉水都会塞牙。
他在嘉王身上栽了个大跟头。
嘉王将他的靠山掘了。
即使已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襄王却依旧想不通。
以楚国和赵国十余年的交情和正蜜里调油的关系,怎么会说掰就掰。
嘉王为了皇太子的位置愿意搏命,也就罢了。
那些因为嘉王和陈国达成共识而选择支持嘉王的朝臣们,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襄王想不通,但是襄王很识时务。
身后的两座靠山只剩下一座,他当然要牢牢抱紧楚皇的大腿。
多年来,他与赵国皇室的亲密,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在楚国已经在赵国和陈国之间选择陈国的情况下,他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襄王夹尾巴夹的十分彻底,直接辞了宗人寺卿的职位,再也不理会皇长孙和嘉王之间的争夺。
皇长孙的脾气一如既往的温吞,发现襄王在疏远他,就从善如流的远离襄王。
偶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襄王悄悄说几句话的时候,也都是在感谢襄王从前的好意。
襄王非但没觉得欣慰,反而更可惜。
皇长孙多好啊,怎么就被老太子养废了!
就算因为弃赵选陈之事对嘉王升起再大的偏见,襄王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楚皇认真问他储君的最佳人选,他会选择嘉王。
皇长孙太温吞,压不住朝臣。
主弱臣强,实乃大忌。
襄王担心的没错。
兔子就是兔子,就算借赵国的东风,伪装成了豺狼,终究还是会被真豺狼撕碎。
襄王对皇长孙最大的善意,就是在嘉王被册封为皇太子的时候,去求楚皇亲自下旨,将皇长孙贬为庶人。
他至今都记得楚皇当时的反应。
脸上先是闪过愕然,然后是复杂的让襄王难以形容的情绪。
不枉朕疼你。
望着楚皇虽然苍老却异常深邃的双眼,襄王惊觉楚皇似乎又矮小了许多。
原来楚皇什么都知道。
楚皇现在贬皇长孙为庶人,嘉王登基后,就算对皇长孙没有格外的恩典,也不会再为难皇长孙。
要是楚皇不出手,以嘉王的小心眼,肯定容不下曾经与他争夺过皇位的皇长孙,到时候是贬爵还是直接斩草除根,都在嘉王一念之间。
襄王忽然觉得,也许不是楚皇在嘉王和皇长孙之间选择嘉王,也不是楚皇选陈弃赵。
而是楚皇不得不选择嘉王,所以选择了嘉王投注全部身家的陈国。
襄王没收留已经是庶人的皇长孙。
既然皇长孙有幸脱离纷争,就该让皇长孙彻底离开。
他却不行,他要给最疼爱他的长辈送终,不能让楚皇离开的时候,身边一个贴心人都没有。
三年的时间,仿佛是个轮回。
皇太子忙于朝政,几乎没有时间来看望楚皇,难得来见楚皇,也总是频频看向门外,显然更惦记其他事。
久而久之,楚皇便越来越不愿意理会皇太子,将宠爱都给了常伴在他身边的襄王,甚至比当年宠爱皇太子时更甚。
至少楚皇当年,一定不会满是怅然的问皇太子,等朕走了,你要怎么办?
头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襄王猛得震住,甚至还掉了眼泪。
再听楚皇问这个问题,襄王就半真半假的与楚皇玩笑,太子容不下我,我就去赵国投奔肃王,给他看大门。
襄王不知道楚皇是为他考虑,还是为楚国考虑。
赵国永和帝的老儿子终于要娶妻,还是个男妻的消息传到楚国后,楚皇突然将皇太子叫来,让皇太子和襄王,分别写封信祝贺赵太子即将成婚。
皇太子自然不愿意,已经修身养心多年的楚皇突然大怒,指着皇太子的鼻子大骂不孝。
皇太子哪里敢担这个罪名?
看燕国孝帝,就算太后不是他的生母,他都不敢在太后指责他不孝的时候无动于衷。
况且皇太子还只是皇太子。
整个楚京的军防,始终都牢牢掌握在楚皇手中。
襄王不仅和皇太子分别写信,祝贺重奕即将大婚,还精心准备了份礼物,大大方方的让人送去咸阳。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重奕和宋佩瑜的爱好有没有改变,会不会喜欢他专门让人照着最经典的样式,用最好的材料打造的小玩具。
难得这日灵云公主也在,楚皇的笑声都比往日里响亮了许多。
妹妹竟然还认得针线,怎么从来都没见你给我做个小东西戴出去玩?襄王的目光从楚皇头上针脚密实,花样却歪歪扭扭的抹额上移开,似笑非笑的望向灵云公主,我不嫌你绣的丑。
灵云公主又羞又窘,红着脸挽着楚皇的手臂告状,他竟将我当成针线坊的绣女。想要绣品,还敢嫌丑。
楚皇抬起手将灵云公主的鬓角的碎发别在耳后,小心翼翼的摸了下头上的抹额,脸上的笑容与终于吃到糖果的小儿没有任何区别。
绣这么个东西,不知道要在手上添多少伤疤,不必理会那个混小子。楚皇眯着看得不太清楚的眼睛盯着灵云公主的手。
发现楚皇的动作,灵云公主脸上的表情突然凝滞,茫然的看向襄王,她没在楚皇眼中看到焦距。
襄王仍旧在笑,缓慢且坚定的朝着灵云公主摇头。
楚皇偶尔会有看不清东西的症状,还小心翼翼的瞒着身边的人,却不知道襄王早就发现了这点,照顾楚皇的心情,才从来都没提起过。
既然楚皇不想让他们发现,他们就假装不知道。
灵玉公主突然像小时候那样,将脸埋在楚皇的肩膀上,语气是与哀伤面容截然不同的欢快,灵云只给父皇做绣活,旁得什么人都不配。
好!楚皇又去摸头上的抹额,乖囡做这一个就够了,以后都别做了。
没等灵云公主再开口,楚皇突然转头看向墙角,难为灵云还惦记着我这个老东西,朕要赏她。拟旨,晋灵云公主为灵云长公主,享双禄,再从朕的私库中拨六个皇庄给灵云。
灵云公主万万没想到只是个抹额,竟然会让楚皇生出破例给她晋爵的心思,父
恭喜灵云妹妹,这下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姑奶奶了。襄王打断灵云公主的推拒。
不过是破例晋个长公主,前朝又不是没有先例。
难得老爷子高兴。
屋内的宫人们也纷纷恭喜灵云公主,笑嘻嘻的与灵云公主讨赏。
一片欢声笑语中,忽然有人进门,无声跪在楚皇面前,陛下,豫州春县八百里加急。
襄王不耐的皱起眉毛,沉声道,这些事自有太子处理,不必再来惊扰陛下。
来人却仍旧没有起身的意思,反而背脊更加弯曲,太子不能服众,朝堂打起来了。
襄王倒吸了口凉气,咬住舌尖,才勉强忍住问跪在地上的人你说什么?
十六郎与朕去看看,灵云先回吧。楚皇从软塌上站起来,眼睛已经恢复往日里的精光湛湛,脚步却没有他的语气稳当。
襄王只来得及给灵云公主使个眼色,让灵玉公主将儿女也带进宫来等着,便急步去追楚皇。
楚皇没如襄王预料的那般怒火中烧,情绪反而比呼吸声明显加重的襄王平静得多。
听到襄王劝他等轿子,楚皇就停下来等骄子,半点都不着急。
襄王这才放心了些。
第130章
直到亲眼看见长发凌乱不堪,满是褶皱的衣衫上甚至沾着灰尘的朝臣们,襄王才敢相信特意来请楚皇的人没撒谎。
察觉到襄王的目光后,朝臣们如梦初醒般低下头。
狼狈不已的朝服、已经光秃秃的腰间、满是脚印痕迹的靴子。
他们竟然在朝堂上与同僚动手
别说襄王诧异,朝臣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襄王横眉倒竖,犀利的目光从每个朝臣脸上划过,太子呢?
穿着明黄色太子朝服的人影,低着头从朝臣们身后绕出来,径直走到楚皇面前跪下,父皇。
襄王正看太子极度不顺眼,仍旧扶着楚皇的手臂站在楚皇身侧,丝毫没有朝旁边侧身,避开太子跪拜方向的意思。
他自上而下的打量低着头跪在地上的太子,眼中闪过嘲讽。
头上的玉冠是歪的,领口也不整齐。
堂堂监国太子,竟然亲自下场与朝臣们挽袖子?
楚皇也在垂目打量他的太子,抬头
太子没抬头,背脊反而更加弯曲,勉强保持平静的语气中暗含着难堪和请求,父皇
抬头!楚皇的语气陡然严厉。
太子贴在地砖的手指尖血色尽失,抬起头后,终于显露在楚皇和襄王视线中的脸上,血色却格外得多。
他的右脸颧骨上,正有个鸡蛋大小的淤紫。
襄王明显感觉得到,他正搀扶着的手臂正在颤抖。
谁动的手?楚皇的声音却极稳,与他颤抖的手臂截然相反。
是我动的手!人群中走出个身形瘦弱,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他比跪在地上的太子还要狼狈,外裳已经被撕扯成布条,发冠消失不见,头发乱糟糟的披散在身后。
是接替襄王任宗人寺卿的安定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