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明晚三更,御花园
  对于寇准乞骸骨,满朝文武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甚至连一丝惊奇也没有。
  他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寇准真的要辞官。
  而是新君登基的一套礼节。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君登基,老臣自然得有所表示。
  这个表示就是乞骸骨。
  向新君证明,他没有贪恋权位的心思。
  新君若是强硬了,可以当场准奏。
  新君若是不够强硬,或者像是赵祯一样很年幼,自然得挽留。
  赵祯早就经过了陈琳的提醒,所以在寇准奏请乞骸骨的时候,他赶忙起身,跑下了御阶,扶起了寇准。
  “不准!我……朕还要仰仗爱卿治理江山社稷。”
  “宣诏!”
  赵祯扶起了寇准,绷着小脸说了一句。
  郭槐当即取出了一卷诏书,宣读了起来。
  诏书的内容,跟赵恒之前许诺寇准的基本上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赵祯给寇准又加了一个集贤阁大学士的头衔。
  有点锦上添花的意思。
  也有向朝臣们证明,他珍惜贤才的意思。
  当然了,赵祯自己其实不懂这些。
  而是寇准、刘娥等人商议以后决定的。
  依照规矩,寇准应该被进爵的,但寇准自己推辞了。
  他说自己已经有了摄政之权,而且已经官居一品,再进爵位,就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不合适。
  等到郭槐宣读完了诏书,寇准拱手一礼,“老臣多谢官家厚爱。”
  寇准退出了殿中。
  随后,向敏中、李迪等一帮子老臣,先后也出来乞骸骨。
  赵祯一一扶起他们,驳回了他们乞骸骨的奏请,各有加封。
  等到加封完了朝臣以后。
  赵祯亲自下了御阶,请寇准上了御阶,坐在了三阶御阶的第二阶,左边的位置。
  如此,寇准才算是真的坐实了摄政之权。
  扶着寇准上了御阶,待到寇准坐定以后,赵祯重新回到了龙椅上,眨巴着眼睛,怯怯的说:“朕……朕为何没见到加封寇季的诏书?”
  陈琳闻言,垂下了脑袋,不想说话。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心里默默的埋怨了一句。
  赵祯啊,我知道你够兄弟,但现在这个场面,明显不是提这个的时候……
  寇准闻言,恶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
  寇季摊开手,一脸无奈。
  刘娥的目光在寇季身上盘桓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满朝文武神色古怪的看向寇季。
  向敏中假装迷迷糊糊的往后靠了靠,低声对身后的儿子道:“看到了吧……这就叫简在帝心!”
  向传正愣愣的点点头。
  “咳……”
  寇准咳嗽了一声,干巴巴的道:“官家,寇季年幼,已经官居六品。再往上,就位列五品了……他对朝廷没有大功,不能授予五品官。”
  赵祯还有说话,寇准怕他说出一些不合规矩的话,赶忙拍了拍寇公车,沉声道:“先帝驾崩,国丧三载,官家要为先帝守灵四十九日。
  在此期间,休朝。”
  满朝文武齐齐躬身应答,“喏……”
  “今官家登基,当明发邸报,昭告各府各州各县。”
  “喏……”
  “退朝!”
  “……”
  满朝文武,向赵祯施礼以后,退出了垂拱殿。
  赵祯愣愣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悄然离去。
  刘娥在满朝文武走后,对寇准道:“寇公,哀家母子守灵期间,朝政就有劳寇公了。”
  登基大典已毕,刘娥的自称也变了。
  从本宫变成了哀家。
  寇准拱了拱手,淡淡的道:“理应如此。”
  刘娥对陈琳吩咐道:“帮官家换上丧服,随哀家去大庆殿,帮先帝守灵。”
  赵祯从龙椅上站起身,任由陈琳摆布。
  眼见寇季要推着寇准离开,他終于忍不住开口道:“能不能带上寇季?”
  刘娥、寇准皆是一愣。
  刘娥刚要开口拒绝。
  就听寇准道:“寇季身为天子门生,理应帮先帝守灵。”
  寇季张了张嘴,要推辞。
  却被寇准瞪了一眼。
  寇季暗叹了一口气,拱手道:“遵旨……”
  刘娥心里很不满,却也没说什么。
  寇准搬出了寇季天子门生的身份,让他去帮赵恒守灵,刘娥也不好拒绝。
  古人很重视规矩。
  一个徒弟半个儿就是规矩。
  寇季是赵恒唯一的学生,相当于赵恒的半个儿子。
  他帮赵恒去守灵,谁也挑不出错。
  非皇室子弟,为皇帝守灵,那绝对是一份美差。
  不仅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可,也是以后仕途上晋升的青云梯。
  可以说,寇季帮赵恒守完了灵,只要以后不出岔子,出将入相是必然的。
  然而,寇季却不觉得这是一份美差。
  他反而觉得这是一趟苦差。
  古人守灵,规矩严苛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穿的是粗布麻衣,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还都是冷的。
  而且守在棺椁前,一守就是四十九日,觉都睡不好。
  但寇准已经替他决定了,他想推辞也推辞不了。
  刘娥吩咐郭槐,去帮寇季找了一套丧服穿上。
  然后带着他们去了大庆殿。
  大庆殿里。
  各宫嫔妃跪了一地。
  寇季在当中发现了他见过的杨妃、杜妃,剩下的一大群嫔妃,他都不认识。
  有年老的,有年轻的,还有跟他年龄相当的小丫头。
  刘娥领着寇季、赵祯到了大庆殿,在殿门口,找了个位置,让寇季去跪着。
  寇季也没说什么,顺势就去殿门口跪着了。
  刘娥带着赵祯,到了赵恒的棺椁前跪下。
  没过多久,郭槐领着一个年龄四旬左右的妇人进了大庆殿内。
  寇季在妇人身上打量了一下,大致就猜出了妇人的身份。
  赵祯的生母,李氏。
  李氏进了殿,看到了赵祯,浑身都在哆嗦。
  但她却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而是规规矩矩的走到了刘娥身边,对刘娥一礼。
  “娘娘……”
  她以前只是刘娥身边的婢女。
  若非赵恒想出了借腹生子的法子,她未必有机会能够得到赵恒宠幸,更没机会为赵恒生下儿子。
  所以在刘娥面前,她表现的很卑微。
  她被囚禁多年,哭过、笑过、疯过、癫过、怨过、骂过。
  她胸中所有的怨气,已经被时间磨平了。
  如今,她只想陪在儿子身边,哪怕什么名分都没有,哪怕做一个婢女,她也心甘情愿。
  刘娥看到了她,心思很复杂。
  她虽然囚禁了李氏,可从没虐待过李氏。
  李氏除了没有自由,见不了赵祯,其余的待遇之类的,远比宫里的其他嫔妃要优厚。
  她想让李氏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最好别再出现在她面前。
  可造化弄人。
  周怀正临死前一语,道出了赵祯身世。
  满朝文武群情激扬,她不得不把李氏请出来,安抚百官。
  刘娥缓缓起身,伸手去牵李氏的手,李氏浑身哆嗦了一下,硬梆梆的站着,任由刘娥拉住她的手。
  刘娥淡然道:“以后别叫哀家娘娘了……官家已经登基,已经册封了你为皇太妃,以后你称呼哀家一声姐姐就行。”
  李氏浑身颤抖了一下,一脸惊恐的道:“那件事……有人说出去了?”
  刘娥微微握了握拳头,沉声道:“现在已经满城皆知了……要不了多久,恐怕天下人都知道了……”
  李氏浑身哆嗦着道:“娘娘……奴婢……奴婢真的什么也没说……”
  刘娥皱起眉头,沉声道:“你儿子如今是官家,你怎能自称奴婢?你想让人看轻他吗?”
  李氏赶忙摇头,“没有……没有……”
  刘娥沉声叮嘱道:“记住你的身份,你现在是皇太妃!你儿子是官家!”
  李氏眼角含着泪,愣愣的点头。
  “跪下,为先帝守灵!”
  李氏赶忙跪倒在了地上。
  刘娥也顺势跪在了地上,不再多言。
  赵祯从李氏到了刘娥身旁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她。
  但他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而是默默的观察着李氏。
  等到李氏跪到以后,他才犹豫着、迟疑着,低声道:“您……您是……您是朕的生母……”
  李氏浑身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她不知道自己是该答应,还是不该答应。
  无数次午夜梦回,她都梦到了他们母子重逢的场面。
  她梦到过,赵祯冲破了宫里的重重阻碍,扑到她面前,呼唤她娘亲的场面。
  她也梦到过赵祯领兵杀了刘娥,提着血刃,走到她面前,告诉她‘孩儿来接您了’。
  她梦到过无数场面,唯独没有梦到现在这个场面。
  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赵祯越是看着她,她越是说不出话。
  赵祯盯着她看了许久,见她不说话,就认真的道:“朕能感觉到……您是朕的生母……可您这么多年,为何不来看朕?
  是不喜欢朕吗?”
  “呜……”
  李氏一下哭出了声。
  她慌忙的摆着手,“不是的……不是的……我没有不想见你……我日日夜夜做梦……梦到的都是见到你的场景……”
  有些实话,刘娥在她身旁,她没办法告诉赵祯。
  赵祯盯着她,乖巧的道:“您不愿意见朕,也没关系。朕不怪您……您能抱抱朕吗?就像是寇季抱朕一样的抱着朕?”
  李氏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赵祯却主动钻进了她的怀里。
  李氏浑身一僵,然后猛然抱住了赵祯,放声大哭。
  刘娥、杨妃,脸色都不好看。
  她们养育赵祯多年,眼见着赵祯跟李氏亲近,像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被夺走了一样,心里空空的。
  赵祯抱着李氏,也哭了。
  母子两个人哭了许久,赵祯垂着泪,仰起头,问道:“寇季说,您会对朕好的,是真的吗?”
  李氏闻言,重重的点头。
  赵祯突然破涕为笑,他伸出小手,牵着李氏、牵着杨妃,依靠到了刘娥怀里,对殿门口的寇季道:“寇季,你说的没错。朕真的有三个娘,她们都会对朕好的。”
  刘娥、杨妃闻言,浑身一震。
  她们原以为,赵祯找到了自己的生母,就会跟她们生疏,甚至怨恨她们。
  却没料到,在赵祯心里,她们依然是他的娘。
  刘娥脑子里突然响起了寇季在垂拱殿上的那番话。
  她现在有点明白了那些话的深意。
  有些事,瞒久了就是怨,就是恨。
  提早说出来,反而会没有那么多怨恨。
  甚至有可能还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娥看向殿门口的寇季,招了招手,“过来这边跪着……”
  寇季起身,走到了赵恒棺椁前跪下。
  刘娥看着寇季,淡淡的道:“你说的不错……”
  寇季对着赵恒的棺椁拱了拱手,“臣想,这也是先帝愿意看到的……”
  刘娥、杨妃闻言,一起点了点头。
  温馨的认亲场面,冲淡了赵恒死去的悲伤
  寇季瞧着脸上垂泪,眼中却充满了幸福的赵祯,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傻小子,你得谢谢周怀正,也得谢谢我。要不是我鼓动周怀正闹这一出,也许你这辈子也不会见到你的亲娘……
  夜幕。
  缓缓降临。
  宦官、宫娥们送来了一顿简单的冷餐。
  寇季吃着如同嚼蜡,赵祯却吃的格外香甜。
  简单的吃过了一番后,众人重新在殿里跪着。
  入夜以后。
  赵祯的皇妹撑不住了,在殿里频频打瞌睡。
  刘娥让杜妃带着小公主先下去休息。
  杜妃答应了一声,带着小公主回去了。
  安置好了小公主,她又回来了,一群人继续在殿里跪着。
  一熬就是一晚上。
  大约三更天的时候。
  寇季正跪在地上,垂着脑袋闭目打瞌睡,有人悄无声息的蹭到了他身边,塞给了他一个字条。
  寇季猛然惊醒,回身一看,却没看到塞给他字条的人。
  寇季左右打量了一眼,见没人注意,就翻开了字条。
  仅仅扫了一眼,他浑身的睡意立马没了。
  字条上面写着‘明晚三更,御花园。’
  寇季立马把字条扔进了眼前的火盆里,让它化成了灰烬。
  “什么东西?”
  赵祯看到了寇季往火盆里扔东西的动作,疑惑的小声发问。
  寇季干巴巴道:“没什么……”
  赵祯点了点头,也没有追问。
  跪在赵祯身侧的李氏大概猜到了什么,她张了张嘴,想说话,可却没有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