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疯狂的包子
刘氏大声道:“得了,你当年什么名声,你自己还不知道吗,你本家族的人连你家的门都不敢进,也就我不怕被你克,嫁给你。”
王志夫妻憋着不敢笑。李青青别过脸去笑。王亮、王桔笑得嘴都合不拢。
王老头嘀咕道:“那我也是头婚。”
张氏兴冲冲的道:“娘,我去问问二妹,要是她想嫁,那就从三个里面挑一个。”
刘氏下午忙着收菜,回到家又跟李青青商量菜价,然后就吃饭,还没有功夫跟王月商量,道:“我跟你一起去。”
“你别着急,把三个人的情况打听清楚再跟王月说。”王老头伸手把刘氏拉住,又道:“正月我们要去营地看王浩,看过王浩再定王月的亲事。”
刘氏的性格风风火火,王老头就怕刘氏几天就把王月的亲事定在正月,嫁女是大事,那样他就不能去看亲生的长子。
对于他来说,正月最大的事就是看王浩,别的事都得靠后。
刘氏自是知道王老头的打算,道:“老头子,你说什么呢,现在都是腊月了,下个月就正月,王月的亲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办,怎么也得半年后。”
张氏道:“爹,我和娘先跟二妹说一下,看看她的口风。”
昏黄的油灯照耀下,李青青望着刘氏、张氏的背影从大堂消失,心里想着王月的亲事。
王月非常勤快,动作麻利,还爱干净,很适合做吃食。几个月来,李青青已经习惯跟王月配合做包子。
如果王月外嫁,就得离开王家去夫家住,不能再帮着李青青做包子。
李青青内心希望王月嫁出去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获得幸福。王月很喜欢小孩子,肯定想出嫁。
王家包子已经在和县小有名气,等过了这个腊月,知道的人会更多,到时时常有人来定包子,就像今天的童管家一口气就定了三千个包子。
接下来,李青青还要做出新鲜吃食,需要帮手。
就在刘氏、张氏试探王月口风的时候,李青青下了一个决定:增加帮手。
忙碌起来,时间过的飞快。
三天后,李青青蒸的十个寿桃出现在童老太爷的寿宴。
大冬天竟然有桃子,虽然只是用面粉做的,也是特别引人注意,加上寿桃的喻意很好,凡是看到的人无不称赞。
只剩下几口牙平时胃口不好的童老太爷竟是吃了一个个寿桃,“好。这个好。”
寿桃只有十个,坐在主桌的人正好一个分一个吃了。别人只能看着开开眼。
“王家包子做的好,没想到还会做寿桃!”
“我也想定寿桃过年送给长辈。王家送寿桃的人走没走?”
谁能想到,当天就有三家派人到王家要定一千二百个寿桃。
“做寿桃太花功夫,这么多可做不了。”李青青却是摇头。
三家派来的人均道:“多少钱,你们家开个价钱!”
“不是价钱的事,确实是寿桃不好做。”李青青再次拒绝。
最后,王家跟三家签了契约,每家一百个寿桃,每个寿桃二十个铜钱,腊月二十八交货。
等三家派来的人走后,王老头激动的道:“一个寿桃的价钱比一斤猪肉还贵!”
腊月猪肉涨价了,肥肉少瘦肉多的猪肉一斤十六个铜钱,五花肉已经涨到十八个铜钱。
“做寿桃比较麻烦,就不接那么多了。”李青青寻思还是等正月去看王浩的途中跟王老头夫妻商量增加帮手的事。
这一日,王家院子搭了临时大棚,四台土灶也建好。王家开始一天十二个时辰不休息的大批量蒸包子、糖馒头。
当地人送礼是年前送,亲朋好友相互送,年礼都是腊月送出去。
小小的白面肉馅包子是今年和县卖的最红火的吃食,当之无愧成为上至县令下至平民送年礼的吃食。
老百姓辛苦了一年,到了过年总得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腊月的老百姓在花钱上面比平时要大方的多。
“王家卖的包子两个才五个铜钱,比糕点便宜多了。糕点还不经吃。我看就买包子送爹娘!”
“我那老岳父没几颗牙,吃不得硬的东西,他老人家也不爱吃甜的点心,我媳妇就让我买几十个包子送过去。”
“这些年送礼总是那几样点心,今年送礼换个新鲜吃食,我们家给亲朋好友送礼就送王家包子。”
“越到过年天气越冷,我买了二百多个包子,饿了就蒸包子吃,有菜有面还有肉,什么都有了。”
老百姓拉家常说起送年礼、美食几乎都提到了王家包子。
不止和县,连湘城的一些老百姓认为王家包子好吃不贵,特别是腊月别的吃食都涨价,只有王家包子没涨价,决定买王家包子当年礼。
湘城郊外军营的十几个军官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特意打发军士从王家买了几千个包子送回家。
还有成亲摆喜宴的人家也向王家买包子当成主食,包子可比白米饭显得大气阔绰的多。
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到亲朋好友都买王家包子,也跟着买。
一切如同李青青所料,刚进入腊月中旬,王家预订包子、糖包子、寿桃的订单无数,特别是包子,简直卖疯了!
每天王家要蒸八千个以上的包子,还要蒸几百个糖包子,几十个寿桃,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王志、王亮赶着大黄挨家挨户的送货,忙到在家里呆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困了两兄弟换着在牛车上睡觉补眠,饿了就吃包子。
张氏早就下厨房帮着干活了,她每天背着王聪悦剁菜,当当当,王聪悦刚开始听着声音这么大就哭闹,张氏根本不理,后来王聪悦听习惯不哭了竟然还能睡着。
李青青见王月累得连上茅厕都是跑着去,道:“姐,别着急。”
王月解释道:“我是尿憋的。”
王桔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跟着家人一起做包子,有时见家人太忙了,就主动煮饭。她按李青青说的把腊肉切成丁放进米里一起蒸,做成腊肉饭,再炒一个青菜。
王志夫妻憋着不敢笑。李青青别过脸去笑。王亮、王桔笑得嘴都合不拢。
王老头嘀咕道:“那我也是头婚。”
张氏兴冲冲的道:“娘,我去问问二妹,要是她想嫁,那就从三个里面挑一个。”
刘氏下午忙着收菜,回到家又跟李青青商量菜价,然后就吃饭,还没有功夫跟王月商量,道:“我跟你一起去。”
“你别着急,把三个人的情况打听清楚再跟王月说。”王老头伸手把刘氏拉住,又道:“正月我们要去营地看王浩,看过王浩再定王月的亲事。”
刘氏的性格风风火火,王老头就怕刘氏几天就把王月的亲事定在正月,嫁女是大事,那样他就不能去看亲生的长子。
对于他来说,正月最大的事就是看王浩,别的事都得靠后。
刘氏自是知道王老头的打算,道:“老头子,你说什么呢,现在都是腊月了,下个月就正月,王月的亲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办,怎么也得半年后。”
张氏道:“爹,我和娘先跟二妹说一下,看看她的口风。”
昏黄的油灯照耀下,李青青望着刘氏、张氏的背影从大堂消失,心里想着王月的亲事。
王月非常勤快,动作麻利,还爱干净,很适合做吃食。几个月来,李青青已经习惯跟王月配合做包子。
如果王月外嫁,就得离开王家去夫家住,不能再帮着李青青做包子。
李青青内心希望王月嫁出去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获得幸福。王月很喜欢小孩子,肯定想出嫁。
王家包子已经在和县小有名气,等过了这个腊月,知道的人会更多,到时时常有人来定包子,就像今天的童管家一口气就定了三千个包子。
接下来,李青青还要做出新鲜吃食,需要帮手。
就在刘氏、张氏试探王月口风的时候,李青青下了一个决定:增加帮手。
忙碌起来,时间过的飞快。
三天后,李青青蒸的十个寿桃出现在童老太爷的寿宴。
大冬天竟然有桃子,虽然只是用面粉做的,也是特别引人注意,加上寿桃的喻意很好,凡是看到的人无不称赞。
只剩下几口牙平时胃口不好的童老太爷竟是吃了一个个寿桃,“好。这个好。”
寿桃只有十个,坐在主桌的人正好一个分一个吃了。别人只能看着开开眼。
“王家包子做的好,没想到还会做寿桃!”
“我也想定寿桃过年送给长辈。王家送寿桃的人走没走?”
谁能想到,当天就有三家派人到王家要定一千二百个寿桃。
“做寿桃太花功夫,这么多可做不了。”李青青却是摇头。
三家派来的人均道:“多少钱,你们家开个价钱!”
“不是价钱的事,确实是寿桃不好做。”李青青再次拒绝。
最后,王家跟三家签了契约,每家一百个寿桃,每个寿桃二十个铜钱,腊月二十八交货。
等三家派来的人走后,王老头激动的道:“一个寿桃的价钱比一斤猪肉还贵!”
腊月猪肉涨价了,肥肉少瘦肉多的猪肉一斤十六个铜钱,五花肉已经涨到十八个铜钱。
“做寿桃比较麻烦,就不接那么多了。”李青青寻思还是等正月去看王浩的途中跟王老头夫妻商量增加帮手的事。
这一日,王家院子搭了临时大棚,四台土灶也建好。王家开始一天十二个时辰不休息的大批量蒸包子、糖馒头。
当地人送礼是年前送,亲朋好友相互送,年礼都是腊月送出去。
小小的白面肉馅包子是今年和县卖的最红火的吃食,当之无愧成为上至县令下至平民送年礼的吃食。
老百姓辛苦了一年,到了过年总得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腊月的老百姓在花钱上面比平时要大方的多。
“王家卖的包子两个才五个铜钱,比糕点便宜多了。糕点还不经吃。我看就买包子送爹娘!”
“我那老岳父没几颗牙,吃不得硬的东西,他老人家也不爱吃甜的点心,我媳妇就让我买几十个包子送过去。”
“这些年送礼总是那几样点心,今年送礼换个新鲜吃食,我们家给亲朋好友送礼就送王家包子。”
“越到过年天气越冷,我买了二百多个包子,饿了就蒸包子吃,有菜有面还有肉,什么都有了。”
老百姓拉家常说起送年礼、美食几乎都提到了王家包子。
不止和县,连湘城的一些老百姓认为王家包子好吃不贵,特别是腊月别的吃食都涨价,只有王家包子没涨价,决定买王家包子当年礼。
湘城郊外军营的十几个军官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特意打发军士从王家买了几千个包子送回家。
还有成亲摆喜宴的人家也向王家买包子当成主食,包子可比白米饭显得大气阔绰的多。
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到亲朋好友都买王家包子,也跟着买。
一切如同李青青所料,刚进入腊月中旬,王家预订包子、糖包子、寿桃的订单无数,特别是包子,简直卖疯了!
每天王家要蒸八千个以上的包子,还要蒸几百个糖包子,几十个寿桃,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王志、王亮赶着大黄挨家挨户的送货,忙到在家里呆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困了两兄弟换着在牛车上睡觉补眠,饿了就吃包子。
张氏早就下厨房帮着干活了,她每天背着王聪悦剁菜,当当当,王聪悦刚开始听着声音这么大就哭闹,张氏根本不理,后来王聪悦听习惯不哭了竟然还能睡着。
李青青见王月累得连上茅厕都是跑着去,道:“姐,别着急。”
王月解释道:“我是尿憋的。”
王桔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跟着家人一起做包子,有时见家人太忙了,就主动煮饭。她按李青青说的把腊肉切成丁放进米里一起蒸,做成腊肉饭,再炒一个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