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训练大宋第一只火枪部队(第二更)
第1482章
王洋砸了砸嘴,你们特么的是在夺我还是在损我。王大官人有些愤愤地翻了个白眼。“诸位,其实王某所设计的这种火枪,在目前不能大规模的装备士卒的情况下,最希望的还是由一只精锐骑兵来使用。”
骑兵?三位三衙大佬整齐划一的目光都落在了王洋的身上,面面相窥,最终,还是狄咏站了出来,朝着王洋笑眯眯地道。
“我说王大人,我大宋骑卒原本就不多,而且骑兵所凭依的,就是其迅捷的机动力和对于阵型的冲击力。”
拈了拈手中那份量不算轻的燧发转轮火枪,狄咏继续言道。“就算是这火枪击发再快,可是等他们冲入了敌军军阵之后,此于,怕是还不如一柄战刀管用。”
一旁的王厚可是在西北之地,跟那些精于骑术的游牧民族打过不少的交道,亦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
“是啊,王大人,就算是那些骑兵,这样的火枪,一只手根本拿不动,唯有两手同时用劲方可。总不能开火之后,战马驰骋至敌前之后,拿这枪管去捅敌人吧?哪怕是将士们再勇敢无畏,这管子虽然也可以借助马力把敌人给弄死,可是……”
“不不不,三位大人,我需要的不是一只勇往直前,直插入敌军阵型腹地的骑兵,而是一只游弋在敌人阵型和射程之外,利用他们手中的火枪远超过普通弓箭的射程,对敌方进行大规模的骚扰和杀伤,扰乱敌军阵型,击溃敌军士气的骑兵。”
“哪怕是敌人派出了骑兵过来追击,他们也可以在火枪射击完毕之后,从容遁走装弹,再回身击敌……”
王洋挺支持曹诗还有那王厚的想法,这两位老司机都挺阴损的,一个想要建立训练出一批类似于阻击手的精锐,专门射杀敌方的中下层军官,扰乱敌军的指挥系统。
而另外一位的想法则让王洋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些大宋御前炮兵,要知道,那些炮兵们为了方便他们的运输火炮以及养护火炮,还有在战时的各种需要速度和精度的操作,导致他们根本无法披甲,更无法携带冷兵器。
他们唯一的护甲就是半身胸甲,连头盔都容易干扰到他们的操作,所以头盔也就是平时戴一戴,战时根本都是被扔在一边的货。
拥有的近身武器,就是不超过一尺五的,悬挂在腰间的短剑,没办法,只要长过这个尺寸,就很容易干扰到那些士卒的火炮操作。
但是这种短管火枪则不一样,短管火枪的总长度也才不过一尺,甚至还可以为了方便那些炮兵,再把那枪管截短一些。
但有了这玩意,如果哪天,一旦被敌人进逼,那么,炮兵们不再是依靠那跟铁皮似的尺许长的短剑与跟敌人的长矛和大剑作战。
而只需要拔出腰间的转轮手枪,开火,开火,继续开火。
听了王洋的描述,又有赵佶在一旁边的支持,狄咏与身边的两人进行了一番的交流之后,微微颔首道。
“给予我大宋御前炮兵配备这样的火枪,倒是可以,不过就目前来看,似乎暂时没有那样的迫切性,倒是王大人你说的这种火枪骑兵,以火枪远超弓弩之射程和穿越力,再佐以骑兵之迅捷如风的机动力,若真的能够有这样一只精锐,的确会增加战场之胜机。”
“既然三位大人都是这么觉得的话,那就还请三位大人从我大宋禁军精锐之中,调出一只精锐骑兵。”王洋笑眯眯地朝着这三位大佬,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等原本就是奉陛下旨意过来,其一,是为了欣赏王大人研发出来的火器之功效,这二来嘛,自然就是为了配合王大人您的要求,既然你都提出来了,我们自然是要配合的。虽是一两个营的骑兵,或许还行,若是抽调得太多的话……”
“用不了那么多,目前我们的长枪的储备量也才不过三百多支而已,而且若是长期训练,还需要枪支替换,所以,王某倒觉得暂时需要一营骑兵便可。”
“一个营?这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不过王大人,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效果?”曹诗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三个月,三个月之后,王某就会请陛下参观火枪骑兵的军事学习。到时候,还需要我大宋的禁军精锐配合。让陛下看看,到底是传统的步骑配合厉害,还是步卒与枪骑兵的配合更胜一筹。”
“哦,那到时候,我等一定会亲自到场一观,若是你所训练出来的火枪骑兵能够更胜一筹的话,那么,我们会一起支持建立起你所说的火枪骑兵。
“先生,其实我看他们似乎并不太看好咱们所研发出来的火枪,他们似乎觉得这种武器的效用,还不如那元祐神威炮更大。”等到跟这三位三衙大佬道别之后,赵佶转过了头来朝着王洋小声地嘀咕道。
“这很正常,不过等着吧,等我们将那些火枪骑兵训练出来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任何冷兵器,都将无法阻拦火药武器的发展。”王洋眯起了两眼笑道。
从对那转轮式火枪的试射感受来看,王洋可以百分之百的笃定,这玩意只要能够拥有了充足而又严格的训练,那么,这种射速远远超过了西班牙火枪骑兵的转轮火枪骑兵,将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所有敢与大宋敌对,并敢于野战的敌人的噩梦存在。
#####
北国,风雪已然尽消,半岛之上,遍布着绿意,而此刻,在城墙以南的地区,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那高高的飘扬在北城墙顶端的巨大热气球,几乎成为了辽东半岛一景,哪怕是远在数十里外的海面上,一眼望去,都能够看到那高高悬浮于天空之上的巨大球影。
甚至于不少迷信的那些女直人初次来到了辽东城贸易时,会吓得跪拜在地,朝着那高高悬浮在天际的热气球朝拜。
码头之上,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大量的客栈和商铺往来的行人不断。不少的女直人扛着各种毛皮,山珍,来到了大连,跟那些宋国的商人们进行贸易。
用他们的产出换取盐巴、铁器,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工具。而从他们手中获得的那些毛皮和山珍,则会被贩往宋国,又或者是倭国,朝鲜。
王洋砸了砸嘴,你们特么的是在夺我还是在损我。王大官人有些愤愤地翻了个白眼。“诸位,其实王某所设计的这种火枪,在目前不能大规模的装备士卒的情况下,最希望的还是由一只精锐骑兵来使用。”
骑兵?三位三衙大佬整齐划一的目光都落在了王洋的身上,面面相窥,最终,还是狄咏站了出来,朝着王洋笑眯眯地道。
“我说王大人,我大宋骑卒原本就不多,而且骑兵所凭依的,就是其迅捷的机动力和对于阵型的冲击力。”
拈了拈手中那份量不算轻的燧发转轮火枪,狄咏继续言道。“就算是这火枪击发再快,可是等他们冲入了敌军军阵之后,此于,怕是还不如一柄战刀管用。”
一旁的王厚可是在西北之地,跟那些精于骑术的游牧民族打过不少的交道,亦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
“是啊,王大人,就算是那些骑兵,这样的火枪,一只手根本拿不动,唯有两手同时用劲方可。总不能开火之后,战马驰骋至敌前之后,拿这枪管去捅敌人吧?哪怕是将士们再勇敢无畏,这管子虽然也可以借助马力把敌人给弄死,可是……”
“不不不,三位大人,我需要的不是一只勇往直前,直插入敌军阵型腹地的骑兵,而是一只游弋在敌人阵型和射程之外,利用他们手中的火枪远超过普通弓箭的射程,对敌方进行大规模的骚扰和杀伤,扰乱敌军阵型,击溃敌军士气的骑兵。”
“哪怕是敌人派出了骑兵过来追击,他们也可以在火枪射击完毕之后,从容遁走装弹,再回身击敌……”
王洋挺支持曹诗还有那王厚的想法,这两位老司机都挺阴损的,一个想要建立训练出一批类似于阻击手的精锐,专门射杀敌方的中下层军官,扰乱敌军的指挥系统。
而另外一位的想法则让王洋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些大宋御前炮兵,要知道,那些炮兵们为了方便他们的运输火炮以及养护火炮,还有在战时的各种需要速度和精度的操作,导致他们根本无法披甲,更无法携带冷兵器。
他们唯一的护甲就是半身胸甲,连头盔都容易干扰到他们的操作,所以头盔也就是平时戴一戴,战时根本都是被扔在一边的货。
拥有的近身武器,就是不超过一尺五的,悬挂在腰间的短剑,没办法,只要长过这个尺寸,就很容易干扰到那些士卒的火炮操作。
但是这种短管火枪则不一样,短管火枪的总长度也才不过一尺,甚至还可以为了方便那些炮兵,再把那枪管截短一些。
但有了这玩意,如果哪天,一旦被敌人进逼,那么,炮兵们不再是依靠那跟铁皮似的尺许长的短剑与跟敌人的长矛和大剑作战。
而只需要拔出腰间的转轮手枪,开火,开火,继续开火。
听了王洋的描述,又有赵佶在一旁边的支持,狄咏与身边的两人进行了一番的交流之后,微微颔首道。
“给予我大宋御前炮兵配备这样的火枪,倒是可以,不过就目前来看,似乎暂时没有那样的迫切性,倒是王大人你说的这种火枪骑兵,以火枪远超弓弩之射程和穿越力,再佐以骑兵之迅捷如风的机动力,若真的能够有这样一只精锐,的确会增加战场之胜机。”
“既然三位大人都是这么觉得的话,那就还请三位大人从我大宋禁军精锐之中,调出一只精锐骑兵。”王洋笑眯眯地朝着这三位大佬,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等原本就是奉陛下旨意过来,其一,是为了欣赏王大人研发出来的火器之功效,这二来嘛,自然就是为了配合王大人您的要求,既然你都提出来了,我们自然是要配合的。虽是一两个营的骑兵,或许还行,若是抽调得太多的话……”
“用不了那么多,目前我们的长枪的储备量也才不过三百多支而已,而且若是长期训练,还需要枪支替换,所以,王某倒觉得暂时需要一营骑兵便可。”
“一个营?这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不过王大人,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效果?”曹诗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三个月,三个月之后,王某就会请陛下参观火枪骑兵的军事学习。到时候,还需要我大宋的禁军精锐配合。让陛下看看,到底是传统的步骑配合厉害,还是步卒与枪骑兵的配合更胜一筹。”
“哦,那到时候,我等一定会亲自到场一观,若是你所训练出来的火枪骑兵能够更胜一筹的话,那么,我们会一起支持建立起你所说的火枪骑兵。
“先生,其实我看他们似乎并不太看好咱们所研发出来的火枪,他们似乎觉得这种武器的效用,还不如那元祐神威炮更大。”等到跟这三位三衙大佬道别之后,赵佶转过了头来朝着王洋小声地嘀咕道。
“这很正常,不过等着吧,等我们将那些火枪骑兵训练出来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任何冷兵器,都将无法阻拦火药武器的发展。”王洋眯起了两眼笑道。
从对那转轮式火枪的试射感受来看,王洋可以百分之百的笃定,这玩意只要能够拥有了充足而又严格的训练,那么,这种射速远远超过了西班牙火枪骑兵的转轮火枪骑兵,将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所有敢与大宋敌对,并敢于野战的敌人的噩梦存在。
#####
北国,风雪已然尽消,半岛之上,遍布着绿意,而此刻,在城墙以南的地区,处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那高高的飘扬在北城墙顶端的巨大热气球,几乎成为了辽东半岛一景,哪怕是远在数十里外的海面上,一眼望去,都能够看到那高高悬浮于天空之上的巨大球影。
甚至于不少迷信的那些女直人初次来到了辽东城贸易时,会吓得跪拜在地,朝着那高高悬浮在天际的热气球朝拜。
码头之上,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大量的客栈和商铺往来的行人不断。不少的女直人扛着各种毛皮,山珍,来到了大连,跟那些宋国的商人们进行贸易。
用他们的产出换取盐巴、铁器,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工具。而从他们手中获得的那些毛皮和山珍,则会被贩往宋国,又或者是倭国,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