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奥丁神的宠儿
经过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大会,最终这群从家里搬出来怀揣梦想和希望为了未来而决意努力奋斗的日耳曼青年们确定了整个村落的大政方针。
尽管对于万尼乌斯的话并不了解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觉得很厉害的日耳曼青年们在懵懵懂懂中便以奥丁、多纳尔和芙蕾雅之名起誓,紧密的团结在以万尼乌斯为领导的日耳曼狂战士核心周围,坚定坚决的以发展日耳曼青年公社生产力为中心,坚持万尼乌斯的领导,坚持青年公社制度,为实现整个日耳曼青年公社全体社员的共同富裕奋斗终身。
在诱惑着一群日耳曼青年签订了卖身契……不对,是立下了神圣的誓言之后,万尼乌斯立即果断的让所有人将牲畜集合到了一起,之后选拔出了“狩猎队”、“伐木队”、“垦植队”、“建筑队”、“畜牧队”等一系列掌握着专业技术的专业化队伍,为日后的日耳曼青年公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实质性的问题是,在解决了各人顾各人导致的牲畜群无法顺利迁徙的问题之后,一百多名日耳曼青年顺利的完成了大行军,到达了莱茵河畔,万尼乌斯选定的新村落的地点。
到达地点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城镇规划。在充分的吸取了日耳曼人常规村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在充分的考虑到目前广大日耳曼青年对房屋的大量需求和建设房屋人力稀缺的主要矛盾之后,万尼乌斯认为他有必要利用千年之后的建筑经验,从一开始就对整个村落的建设作出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
首先是村落需要足够靠近莱茵河以及附近的森林,这样可以方便取水和伐木。
其次是农田的建设需要再莱茵河浅谈-村落的远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战争对农业的破坏——毕竟,如果这个村落将来会遭遇战争,那么最有可能就是来自莱茵河对岸与特里尔人的战争。那么,将农田建设在远离莱茵河的一端,则可以依托村庄抵御敌人,保护农田。
而第三个要考虑的则是莱茵河可能的泛滥——这样,在村落的外围则需要提前建设好壕沟、堤坝。
另外,城镇内部的规划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万尼乌斯绝对不希望再次出现新的迷宫,另一方面则是要充分考虑到日常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总而言之,最后,万尼乌斯设计出了一个让所有日耳曼人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的整体方案。
首先,为每个日耳曼人——将来很可能是家庭——建造一个两室一厅的房间。一进门是一个能够容纳二三十人在其中宴饮的客厅。客厅之后有三个门,分别通向两个卧室和一个专用的厨房。两个卧室之间又有门连通。
接下来,所有的房间都建造成棱角分明的方形,并且一间挨一间,每十九间房子围成一个方框并留出一个出口——这样一来,每一个方框里就有十九名日耳曼战士,即便被人突袭也能迅速的组织人手予以反击。而每个方框里,都单独建有一个蓄水池,用于储存日耳曼人的生活用水。
方框和方框之间由宽阔的道路连通并隔开,整齐的排列并构成了整个村落,又留了八倍大的空地方便在未来容纳更多的居民。而村子的外围则由围墙保护起来,围墙的外围又有排水沟保护。村子的正门有吊桥用于使人们方便的进出村子。
在村口处则是巨大的食堂——毫无疑问的,这里是所有日耳曼青年公社成员吃饭的地方——除了巨大的锅灶之外,这里还应该有一大堆的圆桌和木墩,方便日耳曼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食。而将来这个村子里所种植的粮食收割后,有三分之一的粮食也将储存在这里——另外三分之一存在万尼乌斯居住的那个方框里,最后三分之一则分给每一个人作为储备粮以防万一。
而在村子的东方,被计划开垦为农田的平地旁则挖了一个巨大的深坑,用于装载所有日耳曼青年的生活垃圾并进行沤肥——根据万尼乌斯订立的规矩,每一个方框里的十九名日耳曼战士每天要由一个人将所有十九个人的生活垃圾和粪便都收集起来,用大桶运到村外——而垦植队的人则负责将整个村落的生活垃圾用车拉到沤肥坑里。
而村子和农田之间,则是牲畜养殖区——按照万尼乌斯的计划,这里也需要建起有围墙和排水沟环绕的房舍,用于圈养牲畜。
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说的就是万尼乌斯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尽管他制订了宏大的计划,将所有的日耳曼青年都震得五体投地,但实际情况是,他组织的建筑队一共也只有三十二个人,想要将他计划中的东西全部建设出来,没个两三年是不太可能的。
即便是退而求其次,只建设房屋部分,以目前的人手,想要给所有人盖好日耳曼式的房屋,没有三四个月也不太可能——到时候,早到冬天了,没房子的同学就只好喝西北风了。
然而,在日耳曼青年们对万尼乌斯的信任再次出现动摇的时候,来自二十一世界的死宅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上的优越感就再次体现出来了——从一开始,万尼乌斯想盖的就不是日耳曼式的木屋,而是我大中华国东北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所建造的方便快捷密不透风冬暖夏凉的土坯房。
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独生子女,万尼乌斯——我是说,前世的杜克血蝎大叔并没有亲自尝试过建造土坯房,所以他的实际操作经验为零。
幸运的是,作为农民的孩子,杜克血蝎大叔好歹知道土坯房和火炕大概是怎么建设的。所谓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尽管实际操作经验为零,但是万尼乌斯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对于日耳曼青年们来说这种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首先,万尼乌斯同学发明了独轮手推车,用于让建筑队的建筑工人们将泥土从沤肥坑搬运到房屋建设地。这个独轮手推车只有一个轮子,两个把手和一个平板(废话),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大大的提高了日耳曼青年们的运输效率。
其次,万尼乌斯同学发明了起重机,用于让建筑队的建筑工人们将泥土从沤肥坑里吊到上面——因为沤肥坑挖得很大很深。举一反三的万尼乌斯同时已经开始计划着用起重机建房子。
在建筑工地上堆起了很多黄泥之后,万尼乌斯指挥着建筑工们将干草斩成小段,将黄泥掺水,放入干草段,充分搅拌——为了加速搅拌,万尼乌斯又发明了搅拌机——期间,由于万尼乌斯不断的提出新的发明创造,他得到了一个新特性“奥丁神的宠儿”,影响力+1,受人民欢迎程度+5%。
将黄泥搅拌好之后,放入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夯实,将模具提起来,一块泥砖就成型了,等到晒干之后就可以用来建造土坯房了。
在万尼乌斯迅速的带着建筑队的日耳曼青年们制作出一块又一块的泥砖并迅速的建起一间又一间土坯房的同时,其他的队伍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狩猎队在进入森林后的第十五天出来了,并带回来了大量的猎物——其中的一些已经被处理成了肉块,另外一些则仍旧是活物。
与狩猎队共同行动的则是采集队——这些相对瘦弱一些的日耳曼青年也不负众望的将森林里能够采集得到的蘑菇木耳橡子野菜收罗一空,为青年公社提供了大量的菜肴。
而在狩猎队和采集队留下一些人在朱丽叶的指挥下处理食物的同时,剩下的人则在朱丽叶的建议下组成了捕鱼队,凭借附近莱茵河浅滩的优势对莱茵河里的渔业资源展开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捕捞——当然,最后,按照万尼乌斯的最高指示,所有不够大的鱼都被重新放回了河里。
于此同时,垦植队的青年们在万尼乌斯所提供的“现代化种植方式”的指导下,也初步完成了垦荒和堆肥的工作,并开始继续按照万尼乌斯的指挥兴修包括蓄水池、排水沟和晒粮场在内的各种附带设施。
相比之下,伐木队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尽管由于万尼乌斯建设土坯房的构想使他们不必为建造房屋提供大量的木头,但是本着“让每一个日耳曼青年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的指导思想,伐木对的工作就由“为建造房屋提供木头”变成了“砍伐和储备足够所有人越冬的柴火”——算起来,工作量反倒更大了。
至于畜牧队……
每天出去放猪牧羊,等到万尼乌斯的建筑队为所有的日耳曼青年都建好房子之后,才开始给畜牧队建设养殖场。结果就是直到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飘落下来,青年公社建设工程第一阶段宣告胜利结束的时候,公社的牲畜们才终于住上了和日耳曼青年们一样的土坯房——当然,两室一厅什么的就不必想了,但温暖的火墙和煮熟的食物还是有的。
在公社食堂里,当所有日耳曼青年都其乐融融的聚集在一起大碗喝汤大块吃肉并纷纷对万尼乌斯表达着自己的赞美之情的时候,连续两个月连轴转忙到臭死的万尼乌斯终于有精力休息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数据了。
尽管对于万尼乌斯的话并不了解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觉得很厉害的日耳曼青年们在懵懵懂懂中便以奥丁、多纳尔和芙蕾雅之名起誓,紧密的团结在以万尼乌斯为领导的日耳曼狂战士核心周围,坚定坚决的以发展日耳曼青年公社生产力为中心,坚持万尼乌斯的领导,坚持青年公社制度,为实现整个日耳曼青年公社全体社员的共同富裕奋斗终身。
在诱惑着一群日耳曼青年签订了卖身契……不对,是立下了神圣的誓言之后,万尼乌斯立即果断的让所有人将牲畜集合到了一起,之后选拔出了“狩猎队”、“伐木队”、“垦植队”、“建筑队”、“畜牧队”等一系列掌握着专业技术的专业化队伍,为日后的日耳曼青年公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实质性的问题是,在解决了各人顾各人导致的牲畜群无法顺利迁徙的问题之后,一百多名日耳曼青年顺利的完成了大行军,到达了莱茵河畔,万尼乌斯选定的新村落的地点。
到达地点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城镇规划。在充分的吸取了日耳曼人常规村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在充分的考虑到目前广大日耳曼青年对房屋的大量需求和建设房屋人力稀缺的主要矛盾之后,万尼乌斯认为他有必要利用千年之后的建筑经验,从一开始就对整个村落的建设作出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
首先是村落需要足够靠近莱茵河以及附近的森林,这样可以方便取水和伐木。
其次是农田的建设需要再莱茵河浅谈-村落的远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战争对农业的破坏——毕竟,如果这个村落将来会遭遇战争,那么最有可能就是来自莱茵河对岸与特里尔人的战争。那么,将农田建设在远离莱茵河的一端,则可以依托村庄抵御敌人,保护农田。
而第三个要考虑的则是莱茵河可能的泛滥——这样,在村落的外围则需要提前建设好壕沟、堤坝。
另外,城镇内部的规划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万尼乌斯绝对不希望再次出现新的迷宫,另一方面则是要充分考虑到日常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总而言之,最后,万尼乌斯设计出了一个让所有日耳曼人都目瞪口呆赞叹不已的整体方案。
首先,为每个日耳曼人——将来很可能是家庭——建造一个两室一厅的房间。一进门是一个能够容纳二三十人在其中宴饮的客厅。客厅之后有三个门,分别通向两个卧室和一个专用的厨房。两个卧室之间又有门连通。
接下来,所有的房间都建造成棱角分明的方形,并且一间挨一间,每十九间房子围成一个方框并留出一个出口——这样一来,每一个方框里就有十九名日耳曼战士,即便被人突袭也能迅速的组织人手予以反击。而每个方框里,都单独建有一个蓄水池,用于储存日耳曼人的生活用水。
方框和方框之间由宽阔的道路连通并隔开,整齐的排列并构成了整个村落,又留了八倍大的空地方便在未来容纳更多的居民。而村子的外围则由围墙保护起来,围墙的外围又有排水沟保护。村子的正门有吊桥用于使人们方便的进出村子。
在村口处则是巨大的食堂——毫无疑问的,这里是所有日耳曼青年公社成员吃饭的地方——除了巨大的锅灶之外,这里还应该有一大堆的圆桌和木墩,方便日耳曼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食。而将来这个村子里所种植的粮食收割后,有三分之一的粮食也将储存在这里——另外三分之一存在万尼乌斯居住的那个方框里,最后三分之一则分给每一个人作为储备粮以防万一。
而在村子的东方,被计划开垦为农田的平地旁则挖了一个巨大的深坑,用于装载所有日耳曼青年的生活垃圾并进行沤肥——根据万尼乌斯订立的规矩,每一个方框里的十九名日耳曼战士每天要由一个人将所有十九个人的生活垃圾和粪便都收集起来,用大桶运到村外——而垦植队的人则负责将整个村落的生活垃圾用车拉到沤肥坑里。
而村子和农田之间,则是牲畜养殖区——按照万尼乌斯的计划,这里也需要建起有围墙和排水沟环绕的房舍,用于圈养牲畜。
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说的就是万尼乌斯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尽管他制订了宏大的计划,将所有的日耳曼青年都震得五体投地,但实际情况是,他组织的建筑队一共也只有三十二个人,想要将他计划中的东西全部建设出来,没个两三年是不太可能的。
即便是退而求其次,只建设房屋部分,以目前的人手,想要给所有人盖好日耳曼式的房屋,没有三四个月也不太可能——到时候,早到冬天了,没房子的同学就只好喝西北风了。
然而,在日耳曼青年们对万尼乌斯的信任再次出现动摇的时候,来自二十一世界的死宅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上的优越感就再次体现出来了——从一开始,万尼乌斯想盖的就不是日耳曼式的木屋,而是我大中华国东北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所建造的方便快捷密不透风冬暖夏凉的土坯房。
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独生子女,万尼乌斯——我是说,前世的杜克血蝎大叔并没有亲自尝试过建造土坯房,所以他的实际操作经验为零。
幸运的是,作为农民的孩子,杜克血蝎大叔好歹知道土坯房和火炕大概是怎么建设的。所谓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尽管实际操作经验为零,但是万尼乌斯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对于日耳曼青年们来说这种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首先,万尼乌斯同学发明了独轮手推车,用于让建筑队的建筑工人们将泥土从沤肥坑搬运到房屋建设地。这个独轮手推车只有一个轮子,两个把手和一个平板(废话),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大大的提高了日耳曼青年们的运输效率。
其次,万尼乌斯同学发明了起重机,用于让建筑队的建筑工人们将泥土从沤肥坑里吊到上面——因为沤肥坑挖得很大很深。举一反三的万尼乌斯同时已经开始计划着用起重机建房子。
在建筑工地上堆起了很多黄泥之后,万尼乌斯指挥着建筑工们将干草斩成小段,将黄泥掺水,放入干草段,充分搅拌——为了加速搅拌,万尼乌斯又发明了搅拌机——期间,由于万尼乌斯不断的提出新的发明创造,他得到了一个新特性“奥丁神的宠儿”,影响力+1,受人民欢迎程度+5%。
将黄泥搅拌好之后,放入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夯实,将模具提起来,一块泥砖就成型了,等到晒干之后就可以用来建造土坯房了。
在万尼乌斯迅速的带着建筑队的日耳曼青年们制作出一块又一块的泥砖并迅速的建起一间又一间土坯房的同时,其他的队伍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狩猎队在进入森林后的第十五天出来了,并带回来了大量的猎物——其中的一些已经被处理成了肉块,另外一些则仍旧是活物。
与狩猎队共同行动的则是采集队——这些相对瘦弱一些的日耳曼青年也不负众望的将森林里能够采集得到的蘑菇木耳橡子野菜收罗一空,为青年公社提供了大量的菜肴。
而在狩猎队和采集队留下一些人在朱丽叶的指挥下处理食物的同时,剩下的人则在朱丽叶的建议下组成了捕鱼队,凭借附近莱茵河浅滩的优势对莱茵河里的渔业资源展开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捕捞——当然,最后,按照万尼乌斯的最高指示,所有不够大的鱼都被重新放回了河里。
于此同时,垦植队的青年们在万尼乌斯所提供的“现代化种植方式”的指导下,也初步完成了垦荒和堆肥的工作,并开始继续按照万尼乌斯的指挥兴修包括蓄水池、排水沟和晒粮场在内的各种附带设施。
相比之下,伐木队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尽管由于万尼乌斯建设土坯房的构想使他们不必为建造房屋提供大量的木头,但是本着“让每一个日耳曼青年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的指导思想,伐木对的工作就由“为建造房屋提供木头”变成了“砍伐和储备足够所有人越冬的柴火”——算起来,工作量反倒更大了。
至于畜牧队……
每天出去放猪牧羊,等到万尼乌斯的建筑队为所有的日耳曼青年都建好房子之后,才开始给畜牧队建设养殖场。结果就是直到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飘落下来,青年公社建设工程第一阶段宣告胜利结束的时候,公社的牲畜们才终于住上了和日耳曼青年们一样的土坯房——当然,两室一厅什么的就不必想了,但温暖的火墙和煮熟的食物还是有的。
在公社食堂里,当所有日耳曼青年都其乐融融的聚集在一起大碗喝汤大块吃肉并纷纷对万尼乌斯表达着自己的赞美之情的时候,连续两个月连轴转忙到臭死的万尼乌斯终于有精力休息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