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不能忘了初衷和初心
樊欣满面潮红地点点头:“应该是真的。这个月的月事一直没有来……我们在年前的那次……”
孔明有些烦恼地挠挠头:“那就没办法了,我必须要把你娶进门,就算你自己不要名分,我可不想我们的孩子没有爸爸。”
樊欣有些为难地道:“那……三小姐怎么办?”
“能怎么办?我去负荆请罪呗!哄哄她呗!”孔明无奈地道,“哎,江东的麻烦还真多。”
“江东又给夫君你带来什么麻烦了?”樊欣惊讶和紧张地问道。
孔明已经想起了一直堵在他心里的那件事:到底要不要支援江东呢?他把这件烦心事告诉给了樊欣。
樊欣想了想,叹口气:“这些军国大事,妾身不懂,也不关心,但妾身跟夫君一样都是在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的,夫君援助江东,对汉东的老百姓好,对江东的老百姓也好,难道……这还不行吗?”
樊欣的话让孔明心头一动,他隐隐地觉得樊欣说到了另外一条思路,一个他忽略了的东西。顿时,孔明心里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自责:“我是不是有点忘了自己的初衷和初心了?我的初衷、初心是为了挽救天下的汉民,挽救我的华夏同胞,如今,我却更在乎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此消彼长地忽略了广大民众,这可不好啊……”
曹操、刘备、孙坚,都很缺粮,就算不缺,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粮食,粮食是越多越好的,因为没有什么比粮食更加金贵的了。孔明不缺粮,他的官库里的粮食堪称堆积如山,并且几百个官库每个都是如此,多得都要发霉了(快要发霉的粮食都被拿去喂养家禽家畜的,从而不造成浪费,因为粮食多,所以汉东民众不但顿顿吃饱,并且还有大量的、多余的粮食用于喂养家禽家畜,从而把粮食转为更好的肉食)。孔明有的是粮食,曹刘孙三家都缺粮食,那么,孔明会无偿地把他的粮食送给曹孙刘三家吗?当然不会!第一,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都是孔明的同胞,但汉东百姓也都是孔明的同胞,并且还都是孔明的子民,如此,孔明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子民的血汗粮食拿出去便宜“外人”?第二,孔明就算赠送粮食给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也不能直接送到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的手里,只能送给曹孙刘三人,如此,岂不便宜了曹孙刘三人?孔明没办法派人带着粮食到曹孙刘三家治下挨家挨户地分发给老百姓,他只能把粮食直接交给曹孙刘三人,那么,鬼知道曹孙刘三人是把孔明的粮食分发给老百姓,还是充当军粮用于战争。因此,孔明一方面想要照顾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一方面也不得不避免让曹孙刘三人直接从中获利,这是比较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一件事。
孔明觉得樊欣说得对,自己不能只把眼光和心思放在所谓的宏图大业上,自己不应该忽略自己的初衷和初心,应该仍然多多关心自己的同胞。孙坚既然把江东境内那么多的铜山、丝绸场、种茶园交给孔明承包,只要孔明同意了,孙坚会得到他想要的“大笔援助”,但是,孔明也不亏,孔明得到了那些铜山、丝绸场、种茶园,汉东官府的收入会得到增长,大批的汉东的工匠商贩也能获利,江东的百姓万民同样有好处(江东民众本来只能糊口,孙坚得到孔明送来的粮食,虽然用于军粮,但肯定会拿出很大一部分发给民众),如此,何乐不为呢?
于是,孔明心里的天平再度地倾斜了回去,况且,他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孙仁,支援江东算是他给孙仁的一种补偿。
次日上午,孔明叫来李节,吩咐道:“你去一趟江东吧。”
接受步度根和中部鲜卑的归顺、占领和消化蒙州,是孔明在上半年忙的三件大事之一,他同时还忙着另外两件意义无穷的大事。
孔明现在是青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当朝尚主、汉东王,因此,他的住处有四个名字:青州刺史府、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汉东王府。自孔明被天子敕封为汉东王后,他的住处逐渐地被规格化地统称为“汉东王府”,实际上,他可以大兴土木、新建王府,虽然他有的是钱,但他没兴趣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他把他的青州刺史府(也是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稍微地修葺修葺一番、简单地装潢装潢一遍、适当地扩大扩大一些,便成为“汉东王府”了。
毫无疑问,汉东王府(青州刺史府、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在实质上超越了孔融的青州州牧府,是汉东八州的最高权力中枢机构。
三月中旬一天,孔明在汉东王府内召见了二十多人,都是汉东的政务高层,包括王脩、崔琰、管宁、王朗、孙邵、管统、是仪、邴原等,还有杨修和司马懿。
“诸位,”孔明开口道,“我先问一下大家,一个国家想要不断地强盛,除了土地城池、人口兵马、钱粮物资,还需要越多越好的什么?”
杨修不假思索地道:“回殿下,人才。”
“德祖一语中的。”孔明笑道,“人才最宝贵。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呢?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秦朝和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世官制’,也就是官员的儿子可以接任父亲的官职,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是不行的,一来,公权直接变为私有,带来的弊端和祸害可谓无需多言;二来,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但是,一样米养百样人,没人保证好官的儿子还是好官;三来,此举堵死了社会基层人士的上进渠道,从而埋下隐患,人人都乐意自家世世代代当官,但有几个人乐意自家世世代代当穷人呢?穷则思变,看不到希望的人生必然酝酿出愤怒的火苗;四来,此法挑选人才的范围太过于狭隘,堵塞了大部分有用之才为国出力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国家的损失。于是,到了本朝,这套‘世官制’遭到了抛弃,改为了‘举孝廉’,也就是‘察举制’。”
孔明拿起身边桌子上的茶杯,呷了口茶水,接着讲述道:“关于‘举孝廉’和‘察举制’,诸位肯定是再清楚不过了,其核心就是两个字——举荐。一个地方的才子,必须得到本地的高官贵人、高士名士的举荐,才能上进,这也是我们的‘月旦评’能够搞得如此红火的原因,一旦在月旦评上得到了我父亲这样的高官、郑公(郑玄)这样的名士的褒奖,立刻身价百倍,如此,各地才子岂能不趋之若鹜?察举制到底行不行呢?我们用事实说话。前汉和今汉已经延续四百年了,四百年来,察举制还是比较实用、比较成功的,为大汉上下各级官府发掘了、选拔了、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然而,它也有十分明显的、越来越严重的不足之处,其一,天下很大、才人很多,察举制造成很多不为人知的才人一直被埋没,终身没有得到朝廷任用;
其二,察举制为什么又叫‘举孝廉’呢?因为它看中的是一个人的德和才,评论一个人有无才干,还算明确,但评论一个人有无很好的品德,这就难说了,因为,人是会变的,也是会伪装的,还会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比如王莽,他在篡汉前的德操可是有口皆碑啊,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那是伪装出来的,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终南山吧?距离长安不算远的一座名山,数百年来,很多失意的文人墨客都跑到终南山里隐居,他们真的是隐居吗?当然不是,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把自己伪装成世外高人,从而引起朝廷和官府的重视、重用,这就是沽名钓誉。因为品德好就可以当官,所以必然催生大批人为了当官而故意伪装品德好,显然,这是需要杜绝的。实际上,在我看来,德要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至于私德,那是个人自由,无所谓,假如有个人才,他非常有才干,公德也没问题,但私德却是令人不敢恭维,比如好色,天天逛窑子、喝花酒,这样的人,能够通过举孝廉吗?当然不会!可是呢,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就是人才,就是可用的,只要他在当官后可以为民造福,至于他喜不喜欢逛窑子,那是他的个人自由,他的逛窑子之举跟他的为民造福之举,根本不矛盾。”
众人都听得笑起来,孔明说话就是这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孔明有些烦恼地挠挠头:“那就没办法了,我必须要把你娶进门,就算你自己不要名分,我可不想我们的孩子没有爸爸。”
樊欣有些为难地道:“那……三小姐怎么办?”
“能怎么办?我去负荆请罪呗!哄哄她呗!”孔明无奈地道,“哎,江东的麻烦还真多。”
“江东又给夫君你带来什么麻烦了?”樊欣惊讶和紧张地问道。
孔明已经想起了一直堵在他心里的那件事:到底要不要支援江东呢?他把这件烦心事告诉给了樊欣。
樊欣想了想,叹口气:“这些军国大事,妾身不懂,也不关心,但妾身跟夫君一样都是在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的,夫君援助江东,对汉东的老百姓好,对江东的老百姓也好,难道……这还不行吗?”
樊欣的话让孔明心头一动,他隐隐地觉得樊欣说到了另外一条思路,一个他忽略了的东西。顿时,孔明心里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自责:“我是不是有点忘了自己的初衷和初心了?我的初衷、初心是为了挽救天下的汉民,挽救我的华夏同胞,如今,我却更在乎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此消彼长地忽略了广大民众,这可不好啊……”
曹操、刘备、孙坚,都很缺粮,就算不缺,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粮食,粮食是越多越好的,因为没有什么比粮食更加金贵的了。孔明不缺粮,他的官库里的粮食堪称堆积如山,并且几百个官库每个都是如此,多得都要发霉了(快要发霉的粮食都被拿去喂养家禽家畜的,从而不造成浪费,因为粮食多,所以汉东民众不但顿顿吃饱,并且还有大量的、多余的粮食用于喂养家禽家畜,从而把粮食转为更好的肉食)。孔明有的是粮食,曹刘孙三家都缺粮食,那么,孔明会无偿地把他的粮食送给曹孙刘三家吗?当然不会!第一,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都是孔明的同胞,但汉东百姓也都是孔明的同胞,并且还都是孔明的子民,如此,孔明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子民的血汗粮食拿出去便宜“外人”?第二,孔明就算赠送粮食给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也不能直接送到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的手里,只能送给曹孙刘三人,如此,岂不便宜了曹孙刘三人?孔明没办法派人带着粮食到曹孙刘三家治下挨家挨户地分发给老百姓,他只能把粮食直接交给曹孙刘三人,那么,鬼知道曹孙刘三人是把孔明的粮食分发给老百姓,还是充当军粮用于战争。因此,孔明一方面想要照顾曹孙刘三家治下百姓,一方面也不得不避免让曹孙刘三人直接从中获利,这是比较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一件事。
孔明觉得樊欣说得对,自己不能只把眼光和心思放在所谓的宏图大业上,自己不应该忽略自己的初衷和初心,应该仍然多多关心自己的同胞。孙坚既然把江东境内那么多的铜山、丝绸场、种茶园交给孔明承包,只要孔明同意了,孙坚会得到他想要的“大笔援助”,但是,孔明也不亏,孔明得到了那些铜山、丝绸场、种茶园,汉东官府的收入会得到增长,大批的汉东的工匠商贩也能获利,江东的百姓万民同样有好处(江东民众本来只能糊口,孙坚得到孔明送来的粮食,虽然用于军粮,但肯定会拿出很大一部分发给民众),如此,何乐不为呢?
于是,孔明心里的天平再度地倾斜了回去,况且,他感觉自己有点对不起孙仁,支援江东算是他给孙仁的一种补偿。
次日上午,孔明叫来李节,吩咐道:“你去一趟江东吧。”
接受步度根和中部鲜卑的归顺、占领和消化蒙州,是孔明在上半年忙的三件大事之一,他同时还忙着另外两件意义无穷的大事。
孔明现在是青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当朝尚主、汉东王,因此,他的住处有四个名字:青州刺史府、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汉东王府。自孔明被天子敕封为汉东王后,他的住处逐渐地被规格化地统称为“汉东王府”,实际上,他可以大兴土木、新建王府,虽然他有的是钱,但他没兴趣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他把他的青州刺史府(也是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稍微地修葺修葺一番、简单地装潢装潢一遍、适当地扩大扩大一些,便成为“汉东王府”了。
毫无疑问,汉东王府(青州刺史府、骠骑大将军府、尚主府)在实质上超越了孔融的青州州牧府,是汉东八州的最高权力中枢机构。
三月中旬一天,孔明在汉东王府内召见了二十多人,都是汉东的政务高层,包括王脩、崔琰、管宁、王朗、孙邵、管统、是仪、邴原等,还有杨修和司马懿。
“诸位,”孔明开口道,“我先问一下大家,一个国家想要不断地强盛,除了土地城池、人口兵马、钱粮物资,还需要越多越好的什么?”
杨修不假思索地道:“回殿下,人才。”
“德祖一语中的。”孔明笑道,“人才最宝贵。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呢?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秦朝和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世官制’,也就是官员的儿子可以接任父亲的官职,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是不行的,一来,公权直接变为私有,带来的弊端和祸害可谓无需多言;二来,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但是,一样米养百样人,没人保证好官的儿子还是好官;三来,此举堵死了社会基层人士的上进渠道,从而埋下隐患,人人都乐意自家世世代代当官,但有几个人乐意自家世世代代当穷人呢?穷则思变,看不到希望的人生必然酝酿出愤怒的火苗;四来,此法挑选人才的范围太过于狭隘,堵塞了大部分有用之才为国出力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国家的损失。于是,到了本朝,这套‘世官制’遭到了抛弃,改为了‘举孝廉’,也就是‘察举制’。”
孔明拿起身边桌子上的茶杯,呷了口茶水,接着讲述道:“关于‘举孝廉’和‘察举制’,诸位肯定是再清楚不过了,其核心就是两个字——举荐。一个地方的才子,必须得到本地的高官贵人、高士名士的举荐,才能上进,这也是我们的‘月旦评’能够搞得如此红火的原因,一旦在月旦评上得到了我父亲这样的高官、郑公(郑玄)这样的名士的褒奖,立刻身价百倍,如此,各地才子岂能不趋之若鹜?察举制到底行不行呢?我们用事实说话。前汉和今汉已经延续四百年了,四百年来,察举制还是比较实用、比较成功的,为大汉上下各级官府发掘了、选拔了、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然而,它也有十分明显的、越来越严重的不足之处,其一,天下很大、才人很多,察举制造成很多不为人知的才人一直被埋没,终身没有得到朝廷任用;
其二,察举制为什么又叫‘举孝廉’呢?因为它看中的是一个人的德和才,评论一个人有无才干,还算明确,但评论一个人有无很好的品德,这就难说了,因为,人是会变的,也是会伪装的,还会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比如王莽,他在篡汉前的德操可是有口皆碑啊,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那是伪装出来的,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终南山吧?距离长安不算远的一座名山,数百年来,很多失意的文人墨客都跑到终南山里隐居,他们真的是隐居吗?当然不是,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把自己伪装成世外高人,从而引起朝廷和官府的重视、重用,这就是沽名钓誉。因为品德好就可以当官,所以必然催生大批人为了当官而故意伪装品德好,显然,这是需要杜绝的。实际上,在我看来,德要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至于私德,那是个人自由,无所谓,假如有个人才,他非常有才干,公德也没问题,但私德却是令人不敢恭维,比如好色,天天逛窑子、喝花酒,这样的人,能够通过举孝廉吗?当然不会!可是呢,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就是人才,就是可用的,只要他在当官后可以为民造福,至于他喜不喜欢逛窑子,那是他的个人自由,他的逛窑子之举跟他的为民造福之举,根本不矛盾。”
众人都听得笑起来,孔明说话就是这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