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2章 原来如此
蜀军的这次调动着实让人感到迷惑,阎宇将所有外围屯驻的人马都调往了南郑,似乎在刻意地加强南郑的防御。
南郑做为汉中的郡治,以前在姜维主持汉中防御的时候,并不太重视,其防守兵力远少于临近的汉城和乐城,阎宇此次将汉中外围的兵力调回南郑,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错,但在邓艾看来,汉中外围驻军的价值是远远要大于将兵力撤回南郑的,如果阎宇此举并没有什么阴谋的话,那只能是用愚蠢来形容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阎宇的行为,那就是舍本逐末,放弃了外围防御的这些要点,而去守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的城池,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对于阎宇,邓艾了解的并不多,自从邓艾坐镇雍凉以来,他对手一直就是姜维,所以邓艾对姜维是知根知底的,而阎宇长久以来一直担任的是永安都督,邓艾对他的了解自然也就不多。
不过阎宇能一直稳坐永安都督的位置,想必也是有着一定的过人之处的,否则的话,在将星云集的蜀国,怎么可能会有他的立足之地。
身为右大将军,永安都督,阎宇的位子也着实是不低的,由此可见,阎宇的能力也应当是不差的,否则蜀国朝廷不可能将如些重要的地方交给阎宇来掌管。
如果说永安比不上汉中,但这次阎宇却是实打实地从永安调到了汉中来当都督,而且他还不是胡济那样的都督,在姜维手底下当差,听从姜维的差遣,而是他这次和姜维进行了对调,姜维从汉中调往了永安,阎宇从永安调到了汉中,阎宇成为了汉中真正的“一把手”。
如果阎宇能力不俗的话,那肯定是不会犯这种战略性错误的,所以邓艾一直比较怀疑阎宇的此番调动,有什么重大的阴谋,这一点是他必须要摸清楚的,只有真正搞清楚了阎宇的真实意图,邓艾才能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来。
想要摸清汉中蜀军的真实情况,还得倚仗汉中间军司的间谍才行,所以邓艾决定给青隼传信,让他抓紧时间调查清楚蜀军这次军事调动的真实意图,大战在即,任何一个细节邓艾都不可能轻易地放过。
不过还没等邓艾给青隼发信呢,青隼最新的情报就已经是报到了长安,邓艾读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看来阎宇并没有什么阴谋和圈套,更没有什么新的战略部署,此番大规模地调动汉中外围的兵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而在此次的事件之中,潜伏到汉中都督府的咸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咸鱼向阎宇献出计谋,而阎宇利欲熏心急欲从姜维手中将汉中的兵权给夺下来,所以急不可待地实施了这个计划。
这倒也不算是阎宇的愚蠢,而是阎宇实在是太贪心了,为了谋夺汉中的兵马控制权,他完全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看来汉中间军司这次的表现十分的出色,邓艾要求他们离间蜀军将帅,削弱蜀军汉中防御体系的计划是大获成功了,这次阎宇能将汉中外围防御的兵马都撤回到了南郑,等于是将姜维的防御大计给彻底地破坏了。
从表面上,是阎宇得利了,原本他只能掌握南郑城的两千守军,经过这次的调动之后,阎宇麾下能控制的兵马多达上万人,这完全是他虎口拨牙,从姜维的手中夺下的权力,估计这个时候,阎宇正兴奋地难以言表。
但他似乎并不知道,这次事件最为得利的并不是他,而是在关中一直虎视眈眈的魏军,其实让邓艾一直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些汉中外围的蜀军游击队伍,这些游击队藏匿在深山老林之中,机动灵活,迂回辗转,魏军想要清剿他们,绝非容易的事。
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游击给剿除掉,那么邓艾就算是攻入到了汉中腹地,也不会安心的,因为邓艾必须要时刻提防这些游击队的滋扰和对粮道的破坏,如果不能有效的清剿这些背后之敌,那么魏军的后方一直就会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
而且魏军越往前推进,后方的力量就会越空虚,越容易给蜀军一些可趁之机,他们会倚仗对地利的熟悉程度,在这山峦和峡谷之间,与魏军进行全面的周旋,魏军也将不得不抽调出大量的军队来,一则为了护送粮草,二则为了清剿蜀军游击队,这必将会影响魏军向正面战场上兵力的投送。
本身这次的伐蜀之战,对魏军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蜀国的国力是没有魏国强,蜀国的军力也是远远逊色于魏国的,但蜀国却是拥有天下最为险峻的山川道路,凭借着这些地理上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凭险据守。
而魏军最为擅长的骑兵和投石车,在这次的作战中,却几乎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丧失了优势兵种的魏军,其实在这次的战争之中,并没有多少的胜算。
但这场大战,却是有如在弦之前,不得不发,做为北线战区的最高指挥官,邓艾自然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想要打好这一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才行。
姜维的汉中防御体系,就是以坚城为主,游击军为辅,将魏军的大队人马放入到汉中平原上,固守城池,避而不战,和魏军拼消耗。
话说这招邓艾也特别的熟悉,不就是魏军对付蜀军的惯用招数吗?姜维显然是在这方面吃足了魏军的苦头,才会想出这么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来。
当初姜维伐魏之时,就是面对避而不战的魏军无计可施,每每到最后,因为粮草耗尽难以为继而被迫退兵。
现在魏军伐蜀,也势必将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而这些游击军的存在,对魏军后勤补给线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这次阎宇主动地撤走了外围的蜀军,等于是给邓艾办了一件好事,解决了邓艾的后顾之忧。
南郑做为汉中的郡治,以前在姜维主持汉中防御的时候,并不太重视,其防守兵力远少于临近的汉城和乐城,阎宇此次将汉中外围的兵力调回南郑,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错,但在邓艾看来,汉中外围驻军的价值是远远要大于将兵力撤回南郑的,如果阎宇此举并没有什么阴谋的话,那只能是用愚蠢来形容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阎宇的行为,那就是舍本逐末,放弃了外围防御的这些要点,而去守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的城池,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对于阎宇,邓艾了解的并不多,自从邓艾坐镇雍凉以来,他对手一直就是姜维,所以邓艾对姜维是知根知底的,而阎宇长久以来一直担任的是永安都督,邓艾对他的了解自然也就不多。
不过阎宇能一直稳坐永安都督的位置,想必也是有着一定的过人之处的,否则的话,在将星云集的蜀国,怎么可能会有他的立足之地。
身为右大将军,永安都督,阎宇的位子也着实是不低的,由此可见,阎宇的能力也应当是不差的,否则蜀国朝廷不可能将如些重要的地方交给阎宇来掌管。
如果说永安比不上汉中,但这次阎宇却是实打实地从永安调到了汉中来当都督,而且他还不是胡济那样的都督,在姜维手底下当差,听从姜维的差遣,而是他这次和姜维进行了对调,姜维从汉中调往了永安,阎宇从永安调到了汉中,阎宇成为了汉中真正的“一把手”。
如果阎宇能力不俗的话,那肯定是不会犯这种战略性错误的,所以邓艾一直比较怀疑阎宇的此番调动,有什么重大的阴谋,这一点是他必须要摸清楚的,只有真正搞清楚了阎宇的真实意图,邓艾才能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来。
想要摸清汉中蜀军的真实情况,还得倚仗汉中间军司的间谍才行,所以邓艾决定给青隼传信,让他抓紧时间调查清楚蜀军这次军事调动的真实意图,大战在即,任何一个细节邓艾都不可能轻易地放过。
不过还没等邓艾给青隼发信呢,青隼最新的情报就已经是报到了长安,邓艾读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看来阎宇并没有什么阴谋和圈套,更没有什么新的战略部署,此番大规模地调动汉中外围的兵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而在此次的事件之中,潜伏到汉中都督府的咸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咸鱼向阎宇献出计谋,而阎宇利欲熏心急欲从姜维手中将汉中的兵权给夺下来,所以急不可待地实施了这个计划。
这倒也不算是阎宇的愚蠢,而是阎宇实在是太贪心了,为了谋夺汉中的兵马控制权,他完全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看来汉中间军司这次的表现十分的出色,邓艾要求他们离间蜀军将帅,削弱蜀军汉中防御体系的计划是大获成功了,这次阎宇能将汉中外围防御的兵马都撤回到了南郑,等于是将姜维的防御大计给彻底地破坏了。
从表面上,是阎宇得利了,原本他只能掌握南郑城的两千守军,经过这次的调动之后,阎宇麾下能控制的兵马多达上万人,这完全是他虎口拨牙,从姜维的手中夺下的权力,估计这个时候,阎宇正兴奋地难以言表。
但他似乎并不知道,这次事件最为得利的并不是他,而是在关中一直虎视眈眈的魏军,其实让邓艾一直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些汉中外围的蜀军游击队伍,这些游击队藏匿在深山老林之中,机动灵活,迂回辗转,魏军想要清剿他们,绝非容易的事。
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游击给剿除掉,那么邓艾就算是攻入到了汉中腹地,也不会安心的,因为邓艾必须要时刻提防这些游击队的滋扰和对粮道的破坏,如果不能有效的清剿这些背后之敌,那么魏军的后方一直就会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
而且魏军越往前推进,后方的力量就会越空虚,越容易给蜀军一些可趁之机,他们会倚仗对地利的熟悉程度,在这山峦和峡谷之间,与魏军进行全面的周旋,魏军也将不得不抽调出大量的军队来,一则为了护送粮草,二则为了清剿蜀军游击队,这必将会影响魏军向正面战场上兵力的投送。
本身这次的伐蜀之战,对魏军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蜀国的国力是没有魏国强,蜀国的军力也是远远逊色于魏国的,但蜀国却是拥有天下最为险峻的山川道路,凭借着这些地理上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凭险据守。
而魏军最为擅长的骑兵和投石车,在这次的作战中,却几乎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丧失了优势兵种的魏军,其实在这次的战争之中,并没有多少的胜算。
但这场大战,却是有如在弦之前,不得不发,做为北线战区的最高指挥官,邓艾自然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想要打好这一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才行。
姜维的汉中防御体系,就是以坚城为主,游击军为辅,将魏军的大队人马放入到汉中平原上,固守城池,避而不战,和魏军拼消耗。
话说这招邓艾也特别的熟悉,不就是魏军对付蜀军的惯用招数吗?姜维显然是在这方面吃足了魏军的苦头,才会想出这么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来。
当初姜维伐魏之时,就是面对避而不战的魏军无计可施,每每到最后,因为粮草耗尽难以为继而被迫退兵。
现在魏军伐蜀,也势必将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而这些游击军的存在,对魏军后勤补给线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这次阎宇主动地撤走了外围的蜀军,等于是给邓艾办了一件好事,解决了邓艾的后顾之忧。